第一篇:“人权入宪”的刑法学思考
“人权入宪”的刑法学思考
摘要:“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庄严的写入宪法,标志着我们的法治和宪政之路有了根本的风向标。然而宪法中字面的人权变成现实中的人权,则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宪法与人权的关系。刑事法与人权保障有着密切的关系,历来是人权保障的最后一道屏障,素有人权的大宪章之美称,因此,“人权入宪”势必对我们刑事法产生重大的观念、立法和司法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人权入宪”;刑事法理念;刑事立法;刑事司法
人权不是一个天生的概念。我们知道,人权最早是在13世纪的西方社会为了反对封建神权和封建特权的而生的产物。英国的《自由大宪章》被后世认为是最早的人权立法。再后来经过启蒙运动的促进,到18世纪末确立了“天赋人权”学说,后来人权学说进入了现实的实践领域,从制定宣言到制定宪法、法律,在欧美国家普遍建立了人权保障的法律制度。我国历来也是人权保护的注重国家。尤其是建国以来,经过不断努力,于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十二次会议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使得人权保障已经成为宪法性的根本原则,成为了全体国民活动的根本准则。“人权入宪”在中国的民主宪政和人权发展历史上是第一次,是必给人权的刑法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宪政基础,同时对我们刑法学的研究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就对于刑法理念、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三方面来探寻其影响。
一、人权入宪对我们刑法理念的影响
刑法理念又称为刑法观念,它指的是人们对于刑法的性质、目的和功能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看法、心态和价值取向的总称。理念是实践的指导,刑法理念对于我们的刑事立法以及司法都具有指导意义。人权入宪通过对于我们观念的影响,必然会带来我们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变化。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刑法史,留给我们的是以罚代刑、重刑处罚、因果报应刑等的刑罚观。虽然建国后法治文明的建设以及人权事业的发展很显著,但是力图通过刑罚权来惩罚犯罪,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稳定的旧观念依然存在。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立法者和司法者观念中,人权保障普遍被冷漠、被忽视,这又直接导致了刑罚权的被滥用和乱用。仅仅强调刑法的社会保障功能,而牺牲公民的基本权利,表面上可以换来社会的安宁,但是刑法在人们的眼里,却成了 “专政工具”。我们的国家形象因此受损,世界人权组织常拿此来诋毁我们的人权事业。因此,确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刑法观念,在刑法的价值观上真正融入人权的意蕴,是我们刑法学发展的理论前提。“人权入宪”使尊重和保障人权之一理念成为制度以固定下来,它将指导我们的刑事司法和立法活动。因此,随着人权入宪的制度化,作为刑事立法者和刑事司法者,他们的人权观念的转变对我们人权事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刑事立法层面,立法机关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本注意观念,科学的协调打击罪犯和保障人权之间的矛盾,从而在制度层面上对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国家刑罚权和公民权利之间划定一个合理的分界线;在司法层面,则必须摈弃刑法单纯为政治统治服务的刑法观,树立国家刑罚权的自我克制意识,司法运作既要注意对公共安全和社会次序的有效维护,也要注意对于公民个人尤其是犯罪人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做到社会保障和人权保障的有机结合,以实现社会正义这一刑法的根本价值追求。
因此,“人权入宪”的制度化,已经在我们刑事法治领域掀起了一连串的刑法价值观的革命,以人为本的现代刑法观念必将持续发展下去,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必将日益落实和完善。这样,国家才能实现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之间的动态平衡,最大限度的发挥刑法的功能。
二、人权入宪对我们刑事立法的影响
我们知道,随着我国法治文明建设的进程的深入,我国的刑事制度以及并且继续向着现代民主化、法治化,向着国际化人权保障的目标前进。考察建国来的刑事法发展历程,我国的刑事制度在惩治犯罪、稳定社会次序、保护公私财产和人们安全生活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情和制度的原因,同时被数千年来漠视人权的传统观念的死死纠缠,我国的刑事制度还存在着自身结构上的缺陷和基本人权保障的局限,因此,随着“人权入宪”的制度设计,我国的刑事制度在强化惩治犯罪的同时,还应当坚持不懈于基本人权的保障机能的完善。伟大导师列宁说过:“宪法就是写着人们权利的纸”,宪法有其自身的权威性和效力的最高性,因此可以说宪法是最根本的人权保障书,没有宪法保障,任何人权保障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权入宪”将使刑事法彻底摆脱以往不重视基本人权保障的局面,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制度设计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我们就要借着“人权入宪”的东风来下决心纠正在刑事立法领域所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现行刑法和1979年刑法相比,在对基本人权保障的制度设计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克服了旧刑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些内容:一是在现行刑法中明确提出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最刑责相适应原则;第二就是取消了类推制度,其实这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在要求,另外随着一些案件的全国热议例如孙志刚案件,“收容审查”这种极缺乏监督极易对基本人权侵犯的行政强制手段也退居历史的幕后;再者就是以刑法修正案大体过去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补充立法规定,使刑事法律的修改在立法程序上步入了正常的轨道。作为刑法的程序法的刑诉立法也有相应的立法进步,那就是:在我国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增加了许多可以体现“无罪推定”原则的科学合理的内容,在刑事诉讼中,任何受刑事追究的人,在未经法定司法程序最终确定有罪以前,在法律上应假定或推定其无罪,具体说来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举证责任方面由控诉方来承担,对于不确定的或者有疑义的作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第二,被告人享有沉默权和其他辩护权利,没有证明自己有罪或无罪的义务;第三,法院是认定被告嫌疑人有罪与否的唯一机关,最终的审判权由法院独自享有。另外我国政府在1997和1998年先后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而全国人大也已于2002年正式批准加入《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但是按照上述人权两公约中的规定,我国刑法立法乃至刑事司法制度中依然存有许多亟待完善之处。例如:中国的死刑立法过多,死刑司法状况让人堪忧,1997年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罪名达到68个,几乎占整个罪名的七分之一,与其他国家相比,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都位居世界前列,相比之下,人口已经超过10亿的印度,其死刑罪名只有六个;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着制度性质定位模糊、收容对象宽泛、审批程序不严、当事人缺乏必要的司法救济、劳动期限过长等诸多的弊端,也成为国际社会指责我国人权保障状况的口实。
很显然,上面试举的存在于我国刑事立法规定之中的结构性的缺陷,与当今世界的人权保障和法治发展进步趋势是背道而驰的。“人权入宪”将中国的人权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台阶,如何将人权领域所出现的新形势、新精神反到刑法立法与刑事司法中,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必须直面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因此,对于我们刑事法律制度规定之中存在的自身结构性的缺陷和人权保障的局限,我们要具体在以人为本的人本观念的指导下,在深刻认识到基本权利保障的制度设计的完善的必要性,明了刑法作为人权保障的最后一道屏障的意味,真真正正的把基本人权作为一类普遍权利体现在我们的刑事立法过程之中。
第二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的提案(精选)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1404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理
提 案 人:李朋德,高吉喜,郭华东,孟安明,韩康,马利,揭新民,潘碧灵,李莉,梁留科,杨元喜
主 题 词:法律,立法 提案形式:个人联名 内 容:
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和当前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建议对宪法做如下修改:
1、在“序言”第七自然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加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将“序言”第七自然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3、在第三十三条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后增加“人人都有在安全、健康的环境里生活的权利,同时也有为当今和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
一、生态文明入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入宪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党的意志和重要的执政理念。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有必要在我国根本大法——宪法中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是应对生态危机、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2012年四川什邡、江苏启东等地接连发生的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山西长治由苯胺泄露引发的严重污染事故,2013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的大规模严重雾霾天气,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和忧虑,凸显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是转变发展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的需要。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造成我国目前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所在。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符合“法律生态化”的要求,即以有利于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指针,对现行法律进行全方位的审视、修改、补充和完善,使国家根本大法体现时代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并强调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将“五位一体”总布局在宪法中加以体现,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入宪的可行性
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有现实基础。我国宪法在第二十六条第一段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入宪有先例可以参照。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写入党章。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了宪法。党的十八大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章,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充分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环境权是公民在安全、健康的环境里生活的权利,是免于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权利,是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环境权写入宪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环境权入宪是国家保障人权和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在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公民环境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在宪法中确立公民的环境权利迫在眉睫。环境权是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其他已经拥有宪法基本权利地位的人权具有平等性。环境权入宪能够提高环境权的权利位阶,加快环境权从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的转变过程。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2001年批准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已包含环境权的实质内容和要求。环境权入宪能够显示我国对履行国际公约的重视态度。另外,随着国际上以环境议题为中心的国际条约和区域协定不断涌现,环境权入宪的政治性也不容忽视,对于我国开展环境外交有着重要意义。
环境权入宪是转变环境保护与治理方式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推行政府主导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方式,公众参与程度较低,其根源在于公民的环境权利没有得到保障,环境保护与治理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纵观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环境状况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出现了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拐点。我国目前的人均GDP已接近这一水平,但环境状况却未得到根本改善,一些方面甚至仍在恶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民的环境权仅作为一项应有权利而非法定权利,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使环境权法律化,使其能充分发挥健全环境法律体系、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公民环境保护积极性的作用。没有公民的支持和参与,国家的环境管理将是管不胜管,防不胜防。环境权入宪有利于提升生态破坏和污染受害者维权的法律依据高度及提高其维权意识,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式的转变。
环境权入宪有利于减少环境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国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一方面表明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公众的环境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环境诉求无法通过合法渠道得以解决,转而采取过激行为维护自身环境权益,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在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中确立环境权,将有利于在单项法中把环境权进一步展开和细化,使公民正当环境权益得到维护,环境诉求得以通过合法途径得以主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环境权入宪有利于在我国宪法中形成完整的社会权体系,促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权有劳动权、受教育权、获得物质帮助权等,缺乏环境权的社会权体系是不完整的,也不能完全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环境权入宪可以作为吹响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号角的标志。生态文明是全新的文明形态,可以说是对现有生产、生活方式革命性的改变,需要借助权利的表述形式。环境权是生态文明新时代最好的权利表述形式。
(二)环境权入宪的可行性
环境权入宪有现实基础。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已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为环境权入宪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内部支持。国务院于2009年和2012年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均已将“环境权利”作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体系之中。我国已有10余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了环境权,这些立法虽然效力与层级较低,但也表明环境权法律化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为我国的环境权入宪积累了经验。我国《环境保护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环境权,但其第一条规定其立法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业化建设的发展”,事实上隐含了环境权的内容。环境权凝炼而明确地表达了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环境权入宪在某种程度上是环境保护法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结果。
环境权入宪有先例可循。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权入宪已经成为全球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和潮流。截至2006年,已有法国、俄罗斯、南非、巴西、韩国等53个国家通过新制定或修改的方式对环境权予以了宪法确认。这为我国的环境权入宪提供了借鉴。
环境权入宪有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保障。环境权的实现需要相关配套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的保障。我国已经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影响评价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确立了公民的环境信息知情权、环境事务参与权和环境诉权。这为环境权入宪之后环境权的实现提供了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基础。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三篇:强化检察监督执行中人权保障的思考
**省**县看守所发生的“躲猫猫”事件曝光后,看守所内在押人员应享有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被更加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湮灭证据、串供等事件的发生,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要依法剥夺其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同时,在押人员依法享有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也要得到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受追诉的对象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一旦被羁押,就会处于非常脆弱的地位,国家权力如用之不当,则极易造成对他们权利的侵害。因此,对其必须进行有效地制约。
当前看守所对在押人员在人权保护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对在押人员的诉讼权利保护不够,隐形、变相超期羁押现象仍然存在。高检院、高法院、公安部多次联合下文严禁超期羁押,将杜绝超期羁押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目张胆的超期羁押是很少有了,不少地方甚至连续多年保持了无超期羁押的辉煌记录,但表面合乎法定期限,实质超期羁押的隐形、变相超期羁押现象仍然存在,这无疑是对在押人员人权的严重侵犯。
2、一些看守所还存在牢头狱霸殴打、体罚在押人员等监管不到位、管理混乱的问题。如躲猫猫事件等。
3、一些看守所监管场所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被监管对象的“居住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4、在押人员其他权利未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如在押人员的消费义务,在一些看守所,在押人员只要一进看守所,不管条件如何,就要购买由看守所统一提供的生活必需品。还有的以较高的价格向在押人员出售商品,在押人员的伙食标准也未能随着社会上物价的上涨而有所提高等。
看守所等监管场所人权保护不足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看守所执法人员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认为被监管对象在监管场所只有接受教育和改造的权利,没有必要过多地强调其他权利;
(二)认为被监管对象是坏人,有些甚至是社会渣子,监管条件差一点对他们也是一种惩罚;
(三)认为被监管对象虽然是公民,但他们是违法和涉嫌犯罪的公民,不可能和其他公民享受同等待遇;
(四)认为被监管对象的合法权益是应该保障,但当地条件有限,无法保障;
(五)认为保障被监管对象合法权益不仅需要物质准备,而且需要思想准备,而思想准备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在权益保障方面,主观上持观望态度,行动上表现为“不作为”。另外就是立法滞后,我国现行的看守所条例是1990年制定的,其中一些内容已明显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造成了对在押人员人权保护的法律依据不足。
在崇尚“法治”、保障人权呼声高涨的今天,严防“躲猫猫”事件再次发生,人民检察院应充分发挥驻所检察监督职能,强化看守所被羁押人员的人权保障机制,树立维权意识,转变执法观念,突出人权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依法监督的水平,使驻所检察工作更具人性化,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权保障。
一、加强收押、出所活动检察监督,保护公民不受非法羁押
1、把好“收押出所检察关”。在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时,现场检察《拘留证》、《逮捕证》、寄押凭证、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执行通知书、收监执行决定书等法律文书、手续是否齐全,检查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对收押、出监凭证进行审查,如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及时提出纠正意见,纠正非法收押现象。
2、把好“羁押期限检察关”。超期羁押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基层检察院应力争使所有驻所检察室与其看守所信息联网,以便驻所检察室对羁押期限实行动态监督,检察人员认真执行羁押期限预警机制,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包括在押人员入监权利和义务告知制度、在押人员控告申诉材料递转制度、约见检察官制度、羁押期限届满前预警、催办制度,跟踪监督制度以及信息通报等制度,促进驻所检察室在督促、监督方面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杜绝超期羁押,有效保障了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二、加强监管活动检察监督,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1、检察监督看守所对男犯和女犯是否实行分押;检察看守所对在押人员的监舍和活动场所,特别是重特大案犯的监管警戒是否安全,提审、押解是否符合规定;检察看守所是否用在押人员代行干警职务管理在押人员;检察看守所干警、其他办案人员、武警对在押人员使用戒具、武器是否符合规定,对在押人员有无体罚、虐待、侮辱人格的行为等,维护在押人员人格权和人身安全。
2、检察新入所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其随身所带的衣物、现金,由看守所代为保管并逐一登记、开列的清单和在押人员离开看守所时一并结算或退还的凭据,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财产权。3.检察监督看守所对在押人员劳动保护权。保护在押人员参加劳动时间及身体健康,避免其出现超体力劳动或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现象。
4、定期检察看守所对在押人员的伙食标准、环境卫生、病伤医治等是否符合规定和有无虚报、冒领、克扣囚粮囚款等问题。注意对看守所生活环境、饮食卫生、药品管理
刺客魔传 仙界走私大鳄 封天印地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杨春妹-
问题一:开展数学课堂实效研究有何现实意义?
回顾五年来新课程改革所走过的路,我们曾和孩子们共同在课堂生活中共同分享过兴奋、快乐和幸福,但是,我们也有过困惑和不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愈加有了冷静的思考。理性客观地反思过去,实事求是地面对今天,以平和的心态,科学研究的精神来分析当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课程改革的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把问题讨论聚焦在“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上,这是大家的心声,这是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有的老师曾问我:“现在又提出实效性”是不是又要完全回到原来的课堂教学状态中呢?研究实效性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
研究讨论“实效性”,不是要走回头路,而是在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回顾反思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研究“实效性”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触及课堂教学更深层面的实质问题,唤起广大教师研究探索的热情,使教师在“实效性”的大讨论中更有针对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对课堂教学实效本质的再认识,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我想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也必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问题二:课堂实效具体指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
课堂教学的实效主要指课堂教学整体的效果。我想它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方面的问题。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定位是否 1
准确?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教学资源?教学中是否通过为学生创设现实的有价值、有意义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关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是否进行了有效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是否通过有效地评价与调控,因材施教,促进不同学生的反思与进步?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课堂教学是否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是否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注入了后劲?
问题三:课堂实效与教学质量、课堂效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追求高质量的教学质量、讲求高质量的课堂效率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本保证。换句话说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一定是追求高质量的教学过程;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一定是讲求高效率的教学过程。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即要关注教师教的质量,又要关注学生学的质量,二者缺一不可。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师要有“课堂成本意识”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长效”与“短时”、“可持续发展”与“暂时利益”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不能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为代价,靠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的教学即使获得了暂时利益,比如学生的考试成绩暂时提高了,但学生的身心疲惫,失去兴趣和热情,这不是我们提倡的“实效性”。教师要在单位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用关注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施教学。
问题四:落实了“数学化”课堂是否就是实效好的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应该体现在让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但是不能说只要经历了“数学化”就是落实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经历“数学化”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途径。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是数学教学有实效性的基础,但不是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必然。落实实效性好的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落实课程目标,而不只是关注学生的数学智慧。
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数学内涵,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对现实进行数学化的过程,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用数学符号描述现象,进行数学建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单纯地获取知识,而是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享受获得富有生命活力的优质的数学教育。
凡事要有度,把握好"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心慢慢体验!在教学中用心的去"悟"
问题五:课堂实效是否可以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分成相应的三维实效?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观念的核心是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它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发展的真正内涵。
静观缺乏实效性的课堂教学,首先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游离学生的实际,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客观求实地反映学生应达到的实际水平。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方向,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泛化、虚 3
化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教学中,我们首先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要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如何整体落实三维目标,我想说三层意思:一是,与时俱进地选择好教学内容,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定好位,打好桩。二是,以满腔的热情、智慧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唤起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三是,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学习热情,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地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以赴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不断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问题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把握非常重要,请您谈谈如何预设基础性生成资源?如何把握稍纵即逝的偶发性资源? 的确,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把握很重要。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课堂生成呢?我看还是得从关注学生谈起,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的生活背景不同,认知个性不同,课堂上孩子们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问题,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会各俱情态。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会自然生成许多资源,如果我们没有关注生成的意识,一些偶发性的资源就会一纵即逝,使真正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地处理和解决,这样课堂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课堂生成资源有关注的意识,4
读懂生成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生成资源来自哪里?一是教师精心预设,二是课堂学习中自然生成。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有价值的问题是重要的生成资源。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教学内容提出具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资源,引发学生的发现探索,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使生成的问题成为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预设,为可能在学习中自然生成的资源搭设生成的平台,给生成资源以“着陆”之机。
教师要以真诚宽容地态度接纳生成,为学生问题的生成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经验基础、尊重不同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从自我个性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关注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用宽容的态度接纳课堂生成。这样课堂生成才有“着陆”的基础,生成资源课堂来。
作为教师必须清楚地看到不是所有课堂出现的问题都对学生的学习有价值,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在课堂里解决。一节课只有40分钟,哪些生成的新问题需要放大?哪些问题引发再思考、再讨论?从而有可能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在短时间做出理性的判断,即“生成”的价值何在?
机智的筛选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筛选生成并巧妙地利用生成,这的确对教师是个重要的挑战。
“生成资源”用好了,可使课堂教学妙笔生花,用的不当反而画蛇添足,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我认为,有利于与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并能触动学生交注欲望,思考兴趣的生成资源必须用好;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相连并促进学生对数学思考,有利于对数学思想、方法更深入讨论的生成资源必须用好; 5
来自学生不管是正确,或错误的资源,只要对有启发,有交流价值的资源都要用好。
课堂的正确往往由于这些生成资源的不约而至,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入随波助流。可是,也非常遗憾,往往这些偶发性的资源从教师的手边悄悄地流走,失去了很好的数学教育的时机,使这些自发闪现出的思维火花,自生自灭。教师真的要用心、用情小心冀冀地去呵护这些可贵的“与众不同”,使稍纵即逝的偶发资源真正发挥它的价值。这里的课堂教学才能动态生成,充满智慧,显示活力。
问题七:请您分别谈谈如何提供课堂上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实效性?
谈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问题--数学学习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改革以来,“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教师们眼界大开,大家顿悟“原来学生可以在如此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中学习研究数学。但是一些看似表面热闹,形式多变、牵强附会、毫无数学思考价值的学习情况真的令人不安和担忧。大量的精力放在情境的设计上,大块的课堂时间在“非数学活动中”溜走。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学习情境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什么?我们不得不自问:
·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情境?
·数学学习为什么要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 ·数学学习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情境?
·怎样创设数学学习情境?
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很好思考和研究的。
为什么要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呢?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研究的数学世界,创设学习情境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创造情境而创造情境,创设情境一定是围绕着教学目标,紧贴教学内容,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呢?学生首先需要一个温馨和谐、平等安全的心理环境,需要一个有利于观察、思考、实践的自主探究环境,需要一个充满好奇疑问的问题环境,需要一个与伙伴教师互动合作的交流环境。创设学习环境要遵循“实效性”的原则,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发展的良好学习环境。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创设学习环境,在课堂实践中教师们用智慧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有利于促进学习的学习环境。
1、创设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2、创设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
3、创设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
4、创设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数学情境的创设切忌浮躁,表面化,要立足数学学科的本质,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数学化,讲求数学思维的含量,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7
与把握。学习环境的创设要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真正使情境创设有价值、有实效。
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首先来自于自主探究的问题、合作交流的问题是否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交流的欲望。有需要才会积极主动投入其中,这是能否产生探究合作的需要,引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探究的问题是否具有现实性、挑战性,是否有探究价值,能否引发学生更深层面的思考,促进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自主探究的实效性来自探究问题的质量。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探究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有了疑问,才会有更深刻的思考。思起于疑,疑是最能引起探究反射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的问题,用数学问题的魅力引发学生探究的需要。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提出适当的探究问题,为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探究数学知识注入活力。
还有就是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去自己探索。如面对探究问题,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进行科学的论证,得出正确结论。在探索中鼓励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巧妙地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反思、调整,使解决问题策略得到提升。
谈到合作学习,它与自主探索是不能分开的。要想合作交流的有效,首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想法拿什么去与别人交流?因此,我说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
其次,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问题解决的目标,合理敏锐捕捉合作时机,适时调控合作进程,科学评价合作效果。还要合理的组建小组人员的搭配,明确小组成员分工,组织好组内、组际之间的交流。
对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要加强指导。除了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外,还要注意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和良好合作习惯的培养。如倾听的习惯、质疑的能力,有条理汇报交流的能力,合作探究的方法策略等。对良好习惯的养成,合作探究技能的培养要持之以恒。
问题八:提高课堂实效性应遵循哪些原则?有哪些主要策略?应注意什么?
原则:
1、关注个性差异的原则 2、实事求是的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策略: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2、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3、多种教学方式融合,精心组织学习活动;
4、有效捕捉、利用教学资源;
5、多层反馈,有效调控,适当评价。
注意问题(教师应努力做到的):
1、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尊重接纳学生差异。
2、教师要深刻领悟教材,掌握教材重点难点,具有学科思想,了解学科历史文化,提升学科素养。
3、有效地组织学习素材,使学习资源优化。
4、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专业技能。
实效性课堂呼吁实效型教师。我心中的实效型教师该是什么样子呢?
l 深刻领悟教材,具有学科思想,了解学科历史文化; l 能有效地组织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l 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差异,懂得尊重,他懂得怎样尊重别人和怎样获得别人的尊重;
l 充满热情,有激情,充满期待; l 热情真诚友善宽容,给予学生信任; l 有数学专业技能,具有学科素养;
吴老师关于评价有效性的三个观点:
一、评价要实事求是;
二、评价要真诚;
三、评价要个性化;(我想既包括对学生的个性化,也包括教师本身的个性化)
第五篇:读《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有感
读《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有感
李巨洋
今天读了《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的第一章“刑法的社会功能”,启发颇多,最重要的是,其一,对我心灵的救赎;其二,对我感知人事的启发;其三,习法、写作的思考。
我今天没有在知识层面来看这一章,原因在于:之前太重于知识的吸取,而忘记了体味作者的深意,而达到“互为主观的共鸣”,今是有感而发,以后也会注意。
首先,心灵的救赎。大一吧,我怀有一颗清灵纯真的心灵,自然是敏锐,而好奇。对于正义、苦厄也感触颇深,不知是否是生来就有的美德。那时候,一花一木,一虫一草都能激起我极大的喜悦,心里怀有一颗宇宙,那是赤子之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比较之心,精于计量,害怕吃亏,我至今不晓得是因为是社会对我的侵蚀,还是刑法学习对我的反噬,但是总之,计量替代正义慢慢占据我的内心。今天读东茂老师的书,似是刑法学习是有不小的影响,刑法是硝烟弥漫的疆域,是用恶的方法解恶缘的地方,杀伐之气太重,以至人心也反以污化。
但应该说被刑法反噬只能说明道行不够,没有参透刑法本质,没有思考它真正的根土,刑法本是事人之学,就如东茂老师所言“非从天降,非从地出,发乎人间,合乎内心而已”,本质还是要归复人的情感,不能超出人们的预测,植根于人间。所以,既是事人之学,当然秉持正义,然后中正,明事理,而不囿于人情,当是真正治刑法之人。
刑法,是人之学,超不出人文社科的墙头,它与文学、史学、哲学一样,要关怀人心(但总也有点体味不到那个感觉),之所以说这个,是要看到刑法与社会连接的部分,它普通的地方,现在我们因为它本身的杀伐总看到的是它的特殊性,没有深挖他们背后的连接,所以一方面,实质方面,导致刑法学科的自说自话,背离了人性,脱离了它生存的土地;另一方面,形式层面,语言的艰涩,与诗、散文等文学形式背离太远。东茂老师又说它像美学,都是在作价值判断,是说的法的形式方面,实质方面刑法与美学好像关系不太大;最后都是实现人的喜悦(刑法因为裁判得当,赋予人们更大的自由)。
啊,我懂得了,东茂老师说刑法如同美学,一是语言(形式),语言要简练通俗、说理论证,而有美感;二是,功能(实质),都是创造喜悦,刑法是通过限制自由而创造更大的自由(诡谲幽深),引起人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