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练习!

时间:2019-05-14 22:0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练习!》。

第一篇: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练习!

第七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

1.“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A.夏商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

2.下列的描述中,哪一项不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A.参战兵力多

B.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C.交战区域广 D.持续时间长

3.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 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 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 D.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

4.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是()A.兴修水利工程 B.推行重农抑商 C.承认土地私有 D.推广牛耕生产

5.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与战国时期的哪一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关()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白渠)6.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相比()A.霸主出现更多,更替更频繁 B.周天子的地位有所提高 C.诸侯国的数目不断增加 D.战争更为频繁惨烈

7.“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A.变法的背景 B.变法的领导人 C.变法的内容 D.变法的影响

8.战国时期,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看百家讲坛,品胜败兴衰】

材料一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在战国七雄的竞争中,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

(1)战国时期,“大兼并”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请说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点以及三次著名的战役。

(2)战国中期以后,在“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中,先后崛起的是哪几个 2 国家?

(3)根据“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最终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和实力”,说说商鞅变法带给你的启示。

【读经典著作,析变法举措】

材料二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以颁布《垦草令》为起端,先后两次推行变法。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小家庭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统一度量衡制等。——《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4)分析材料二,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商鞅变法中相对应的措施。(用原文)①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③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 ④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

⑤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影响的措施—— 【游中华大地,赞祖先智慧】

材料三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造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3 名录。

(5)都江堰是哪一年由谁主持修建的?它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的由来。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故选择B项。

2.B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排除A、C、D三项。“尊王攘夷”是春秋时期的口号,故选择B项。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治世不一道”,是指治世的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便国不法古”,是指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治理天下 4 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商鞅用这句话来对付那些墨守成规、反对变法的旧贵族,故选择C项。

4.C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措施。A、B、D三项都属于经济上的措施,而生产关系的调整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排除这三项。春秋时期的井田制是土地国有,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而土地私有是封建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使得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故选择C项。

5.C解析:本题考查都江堰。都江堰建成之后,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选择C项。

6.D解析: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排除A、C两项;战国时期,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排除B项。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故选择D项。

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商君”即商鞅,是变法的领导人;“决裂阡陌”等是变法的内容;“秦无敌于天下”是变法的影响,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择A项。

8.(1)特点: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2)魏国、齐国、赵国、秦国。(3)改革是强国之路。(4)①“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②“奖励耕织”或“统一度量衡制”;③“奖励军功”;④“废除世卿世禄制”;⑤“推行县制”。(5)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第二篇: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

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①饮食②军事③祭祀④外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青铜器既是商周时期青铜制造文明发达的体现,也是商周社会状况的反映,这主要是因为()

①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②青铜器甚至是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③青铜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④青铜礼器的数量体现了君王的残暴与仁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4.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的文字的造字方法是()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下列有关青铜文明的描述错误的是()A.青铜文明是指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制造业

B.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取得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命运的基础之上的 C.青铜文明的优秀代表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D.青铜文明是指夏、商、周时期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

6.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下列叙述正确反映了甲骨文情况的是()

①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②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③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④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时期,去了解这一时期人类创造的文明。【青铜器】

图一 图二 图三

(1)请写出上面三幅图片中青铜器的名称。说一说这些青铜器的主要用途。这些青铜器主要是用什么方法铸造而成的?

(2)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功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甲骨文】

图四

图五

(3)这两幅图片中的文字都是甲骨文,请你说出这些文字首先是在什么时候被谁发现的。这些文字主要记载了哪一时期的历史?

(4)这些文字中主要记载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文字?这一文字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

(5)仔细观察图五中的甲骨文,这些文字主要采用的造字方法是什么?除了这种造字方法外,再列举出甲骨文造字的三种方法。

(6)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创造的文明被称为什么?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悟。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故选择A项。

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可用排除法,青铜器作为礼器并未体现君王的残暴与仁德,④错误,排除A、C、D三项,故选择B项。

3.B解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故选择B项。

4.A解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图片中的文字都是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 4 勾画出来,属于象形文字,故选择A项。

5.A解析:本题考查青铜文明的内涵。青铜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包括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等方面的文明,被称为“青铜文明”。青铜制造业仅仅是青铜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故选择A项。

6.D解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①正确;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②正确;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③正确;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④正确,故选择D项。

7.(1)图一:四羊方尊;图二:司母戊鼎;图三:利簋。这些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祭祀。“泥范铸造法”。(2)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3)1899年,王懿荣。商周时期的历史。(4)祭祀、战争、农业、狩猎、畜牧业等。评价: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意义: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5)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6)青铜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篇: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2.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

B.马王堆帛画

C.秦兵马俑

D.湖北随州编钟 3.墨家的创始人是()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孟子 4.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5.下列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6.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盛宴,它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这场“盛宴”是()A.春秋争霸

B.三家分晋

C.百家争鸣

D.楚汉之争

7.如图是一则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的漫画。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8.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的时期莫过于汉唐”。这里“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A.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法家思想受到国君赏识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9.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相传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A.鲁班

B.荀子

C.屈原

D.老子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11.“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在中国古代居民家中常常可见“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这类匾额或门联。古代家庭崇尚的积善、忠孝和耕读应是迎合()A.老庄之学

B.孔孟之道

C.墨家学说

D.法家理论

12.(2017·西宁)以关爱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为基本蕴含的人文情怀,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之一。以下集中体现了人文情怀的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研制白炽灯、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B.罗马帝国扩张、美国出兵轰炸南联盟、极端组织发动恐怖袭击 C.达尔文提出优胜劣汰、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牛顿发现三大定律 D.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我国坚持人民至上

1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主张属于儒家学派的是()A.“无为”

B.“仁”

C.“法与时移”

D.“兼爱”、“非攻’ 14.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思想主张是()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温故知新 15.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系()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6.下列思想家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A.老子和孔子

B.孔子和庄子

C.老子和庄子

D.老子和韩非 17.下图中的书籍应和哪位思想家有关()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孙子

18.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等诸子百家对急剧的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的是()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9.“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提出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一观点符合今天的()

A.发展的观点

B.保护环境的观点

C.休渔政策

D.“仁政”的观点 20.下列关于战国时编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是商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B.编钟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几件铜钟的组合

C.编钟的规模一般有三件一组,十几件一组甚至几十件一组。D.有的铜钟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孔子 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指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他创立的学派叫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这一建议被哪个皇帝所采纳?其影响如何?(3)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继承与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22.阅读下列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这两句诗的作者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2)他生活在哪个时期的哪个国家?(3)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4)相传我国端午节吃粽子的民俗就是为了纪念他,他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2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材料二: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

——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1)材料一中,各学派之间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创立学说,广收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

(2)今天我们提倡依法治国,可以借鉴法家的主张,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谁?(3)战国时期,对国君最有用的是哪一学派?试简要说明理由。

(4)如果你是初一的班主任,你会借鉴什么学派的思想来管理班级?试简要说明理由。

第四篇:2013秋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第2单元 第7课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第二单元 第7课 同步练习

一、双基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下午的阳光穿过阳台的金银花,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nǎo(),已经pí()倦不堪了。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启示

B.驾驶

C.探测

D.走廊 缝制 缓慢 赠送 芬芳

模仿 脾气 涨红 浸满

浑为一谈 花团锦簇 由然而生 悔恨寞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道题在老师指导后,我忽然恍然大悟。....B.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C.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不要惊醒他。....D.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反对“不求甚解”,着力解决“不学习”的问题。....4.文学常识填空。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

, 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主要著作有

《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班级开展了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1)【励志故事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像海伦·凯勒一样具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与命运抗争的杰出人士还有很多,请列举出一个古今中外身残志坚的事迹。

答:

(2)【修改读后感】下面是小明同学写的《再塑生命的人》的读后感,但一句有语病,一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a在我读完《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后,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感动了。b我看不到海伦丝毫的恐惧、凄凉和悲哀,看到的却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和她那对生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活充满着的爱。c我不禁感慨:只要你的心是坚强的,那么,哪怕你永远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你也能感到满世界灿烂的阳光? ①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 ②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是第___句,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3)【拟写结束语】请你帮主持人设计一段活动结束语。

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10~13段,回答下列问题。

6.这几段主要写了什么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答: 7.课文第10段中说“突然间,我恍然大悟”,作者悟到了什么? 答:

8.课文第11段写道:“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答:

9.第12段中说道:“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这句话里的“浸”字用得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答: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回答10~13题。

学 会 说 话 海伦·凯勒

最初,我夜以继日地苦练,才使我最亲近的朋友能听懂我的意思。随后,在莎莉文小姐的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帮助下,我反反复复练习发准每一个字音,练习各种音的自由结合。一直到现在,她还是每天不断地纠正我不正确的发音。

只有那些曾经教导过聋哑孩童说话的人才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也只有他们才能体会到我所必须克服的是什么样的困难。我完全是靠手指来感觉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的:我用触觉来把握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迫使自己反复练习那些发不好音的词和句子,有时一练就是几小时,直到我感觉到发出的音准了为止。

我的任务是练习、练习、再练习。失败和疲劳常常将我绊倒,但一想到再坚持一会儿就能把音发准,就能让我所爱的人看到我的进步,我就有了勇气。我急切想看到他们为我的成功而露出笑容。

“妹妹就要能听懂我的话了。”这成了鼓舞我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强信念。我常常欣喜若狂地反复念叨:“我现在不是哑巴了。”一想到我将能够自由自在地同母亲谈话,能够理解她用嘴唇做出的反应,我就充满了信心。当我发现,用嘴说话要比用手指说话容易得多时,真是惊讶不已。为此,我不再用手语字母同人谈话了。但莎莉文小姐和一些朋友依然用这种方式同我交谈,因为同唇读法相比,手语字母更方便些,我理解得更快些。

在这里,也许我应该说明一下盲聋人所使用的手语字母。那些不了解我们的人似乎对手语有些困惑不解。人们给我读书或同我谈话时,采用聋人所使用的一般方法,用一只手在我手上拼写出单词和句子。我把手轻轻地放在说话者的手上,一方面不妨碍其手指的运动,另一方面又能很容易地感觉到他手指的运动。我的感觉和人们看书一样,感觉到的是一个个字,而不是单个的字母。同我谈话的人由于手指经常运动,因而手指运用得灵活自如,有些人字母拼写得非常快,就像熟练的打字员在打字机上打字一样。当然,熟练的拼写同写字一样,也成了我一种不知不觉的动作。

能用嘴说话以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想赶回家。这一重要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我踏上了归途。一路上,我和莎莉文小姐不停地用嘴说话,我不是为了说话而说话,而是为了抓紧一切时机尽量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不知不觉火车已经进站了,只见家里人都站在站台上迎接我们。一下火车,母亲一下把我搂在怀里,全身颤抖着,兴奋得说不出一句话,默默无声地倾听我发出的每一字音。小妹妹米珠丽抓住我的手,又亲又吻,高兴得一个劲儿地蹦跳。父亲站在旁边一言不发,但慈祥的脸上却露出极其愉悦的神色。直到现在,我一想到此情此景,就不禁热泪盈眶,真好像是以赛亚的预言在我身上得到了应验:“山岭齐声歌唱,树木拍手欢呼!”

(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删减)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10.是什么激励着海伦“学会说话”的? 答: 11.海伦学会说话必须克服的困难是什么? 答: 1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答: 13.首尾两段由“直到现在”领起的两个句子,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

四、写作练笔

14.【写法借鉴】文中有很多细腻的心理描写,其中有精彩的内心独白,反映了作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如“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这段内心独白表现了作者学习的艰辛,真实地再现了其当时急躁、乖戾的性格弱点。

【片段仿写】请你也运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写一段话表现自己的某种心理(高兴、恐惧、紧张等)。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答案解析

1.答案:cuō fǔ zhàn 恼 疲

2.【解析】选B。A项“浑”应为“混”;C项“由”应为“油”;D项“寞”应为“莫”。3.【解析】选A。“恍然大悟”指忽然间明白过来。与“忽然”有重复。4.答案:海伦〃凯勒 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5.(1)答案(示例):司马迁身受宫刑,完成名垂史册的《史记》;张海迪自学成才,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民间艺人阿炳奏响《二泉映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贝多芬谱写出《命运交响曲》。

(2)①答案:a 在读完《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后,我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感动了。②答案:c ?。

(3)答案(示例):生命是珍贵而又短暂的,“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要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同学们,让我们扬起奋发向上的风帆,在生命长河中勇敢地藐视困难、直面人生。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6.【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阅读选段,概括出主要人物做了何事即可。答案:主要记叙了“我”在井房认识“水”的经历。

7.【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海伦通过“水”领悟到语言文字的奥秘。

答案:领悟到语言文字的奥秘,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明白了宇宙万物都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人们的新思想。

8.【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能力。结合内容理解“水”激发了海伦的求知欲,使她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答案:“水”使“我”有了自己的思想,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不再是仅仅限于模仿学习,而是能够敞开自己的心灵,感受到人间的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也因为有了求知欲,就更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9.【解析】此题考查重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结合海伦此时的心理即可解答此题。

答案:“浸”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满眼都是泪水的样子,深刻真实地写出了“我”内心的自责和愧疚。

10.【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海伦“学会说话”的愿望是和亲人交流,回报亲人,这种信念激励她走向成功。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答案:是海伦回报亲人、和亲人交流的渴望,这使她对成功充满了信心,从而拥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强信念,最终学会了说话。

11.【解析】本题考查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从文章第2段中选取相关语句作答。答案:靠手指来感觉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把握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

12.【解析】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及作用的把握。根据常用描写方法的特点判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方法,结合语句内容体会表达作用。

答案: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一家人对“我”的归来高兴、激动、兴奋的心情。13.【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内容的理解。结合语境,联系语句内容体会两句话的情感。答案:首段一句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海伦持之以恒、不厌其烦的教育和帮助,以及海伦的感激之情;末段一句突出了海伦当时的兴奋程度,表现了学会说话对海伦的重大意义。

14.答案(示例):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MP3,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第五篇: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01 史前时期和夏商周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01

史前时期和夏商周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知识整合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一)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北京、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

2.元谋人

(1)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2)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3.北京人

(1)1921年,考古学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了一处遗址,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2)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学科%网

(3)北京人用石块、兽角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4)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山顶洞人

(1)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

(2)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经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也会埋葬逝者。

(3)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二)原始农耕生活

1.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习性,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2)在中国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7000年。大约同时,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河姆渡人

(1)考古学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些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其中,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最具代表性,距今7000年左右。

(2)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3)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一样,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人的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4)水稻是当时这一带的主要农作物,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表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3.半坡人

(1)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定名为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

(2)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

(3)半坡人采用磨制方法制作而成的石器,称为磨制石器,也被称为新石器。使用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新石器时代”。

(4)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

(5)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最多,图案栩栩如生。

(三)远古的传说

1.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也有关于早期社会的很多传说。其中,炎帝、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

2.炎黄联盟

(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2)阪泉之战(炎黄联盟):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3)涿鹿之战(炎黄战蚩尤):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相传,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3.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4.尧舜禹的禅让

(1)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这一时期,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泛滥,洪水成灾。为抵御共同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2)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他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时让位于禹。学科^网

(3)大禹治水:禹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以筑堤的方法堵截洪水,用了9年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改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

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一)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

2.商汤灭夏

(1)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落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

(2)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3)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4)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5)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3.武王伐纣

(1)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日益强盛。

(2)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3)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4.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学科!网

(3)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6.到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二)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

(1)我国在黄河流域的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4000年的铜器,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铜容器残片,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铜镜。

(2)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当时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

(4)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二三百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2.甲骨文

(1)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有4

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

(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5)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6)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三)动荡的春秋时期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

2.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3.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4.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5.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6.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7.春秋时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8.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9.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四)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东周的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

(2)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3)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当时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学/科网

(4)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尤其是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2.商鞅变法

(1)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各国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

3.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

(2)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

(3)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3个主体工程。

(4)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5)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五)百家争鸣

1.老子

(1)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

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

②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③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④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3)老子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2.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大思想家

①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②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③孔子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3)大教育家

①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②在教学中,孔子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③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④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3.百家争鸣

(1)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①墨家

A.创始人:墨子。

B.主张: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学科#网

②儒家

A.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B.主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③道家

A.代表人物:庄子。

B.主张: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④法家:

A: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B:集大成者:韩非。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百家争鸣

①含义: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②作用: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考向一

归纳比较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典例引领】我国境内原始人类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北京人、元谋人、河姆渡人、半坡人

B.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

C.北京人、元谋人、半坡人、河姆渡人

D.元谋人、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

【答案】B

考向二

图解西周分封制

1.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其直接统治;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土地上的平民、奴隶分给宗亲、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学科&网

2.分封制下,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诸侯在自己的封土内,又将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所得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士大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义务。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

4.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士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他们像金字塔一样,压在广大的平民和奴隶之上。

【典例引领】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如果你是一位卿大夫,在你之下的等级有

①周天子

②士

③诸侯

④平民

⑤奴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答案】C

考向三

比较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典例引领】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古代最早提出“以德治国”这一理念的是

A.道家的老子

B.儒家的孔子

C.墨家的墨子

D.法家的韩非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家学派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A不符合题意,排除;儒家的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B符合题意;墨家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C也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家的韩非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D也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学科@网

1.某旅行团在我国境内寻找距今约170万年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点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

2.“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下列文物与诗中对应的是

A

B

C

D

3.依据下面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这是孙中山先生缅怀哪一位人物的题词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4.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是

A.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

B.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C.禹建立夏朝

D.原始农耕的出现

5.《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这说明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

A.定期朝见周天子

B.交纳贡赋

C.拱卫周王室

D.定期服役

6.考古挖掘出来的历史文物对历史研究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对殷墟遗址加大考古力度,发掘出来最多的应该是

A.石器

B.青铜器

C.铁器

D.瓷器

7.观察下面的甲骨文字,你认为这些文字使用的是哪一造字方法

A.指事

B.会意

C.形声

D.象形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②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③齐国是春秋时期东方的大国

④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在商鞅变法中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C.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D.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人属于哪一思想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促进教育公平的是

A.提出“仁者爱人”

B.提倡“为政以德”

C.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D.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1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材料三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1)材料一中的“桓公”是哪国国君?“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材料二是《战国七雄示意图》,回答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时期?其还有哪些内容,请补充一条。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你认为“桓公霸诸侯”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2018年海南)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下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

A.学会磨制石器

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

C.懂得采集果实

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2.(2018年山东聊城)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3.(2018年山东德州)“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4.(2018年福建)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5.(2018年江苏宿迁)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6.(2018年四川宜宾)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军功

D.奖励耕织

7.(2018年山东枣庄)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A.“春秋无义战”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为政以德”

8.(2018年湖南邵阳)截至2017年12月底,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孔子热”在全球持续升温,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学者关注。下列就“孔子热”现象的议论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国学者:充分说明优秀文化没有国界

B.乙国学者:伴随着中国和平崛起而出现,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

C.丙国学者:只有运用孔子思想才能解决好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D.丁国学者:孔子的很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符合人类的共同追求

考点冲关

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现了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选A。

2.【答案】B

3.【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题词中的关键信息“神州轩辕”“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相传,黄帝发明了指南车。故选B。学科%网

4.【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故选C。

5.【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受封者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建立并治理诸侯国,以拱卫周王室。题干中“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的意思是,有侵略者到来时,点燃烽火,诸侯都要来保卫周王,这说明了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拱卫周王室。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墟是我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因此,如果我们对殷墟遗址加大考古范围,发掘出来最多的应该是青铜器。答案选B。

7.【答案】D

【解析】图中的“牛”“羊”“人”的甲骨文字,都是用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的,使用了象形的造字方法。

8.【答案】C

9.【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鼓励耕织,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这就使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使农民可以通过生产免除徭役,获得直接的红利。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答案】B

【解析】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1.【答案】D

【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促进教育公平”。孔子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有教无类”,D当选。A、B属于孔子的政治主张,排除。“温故而知新”虽然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但属于学习方法类,与“促进教育公平”无关,C也排除。

12.【答案】(1)齐国。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2)A:齐;B:楚;C:秦;D:燕。

(3)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等。(答出一条即可)影响: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提高,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重用人才,改革强国。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以“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扩充疆界,使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其中,地理位置处于最西边的是秦国,地理位置处于最东边的是齐国,地理位置处于最北边的是燕国,地理位置处于最南边的是楚国,中间由北朝南依次是赵、魏、韩。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在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在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在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富国强兵;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大增。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直通中考

1.【答案】D

【解析】依据图片所给信息“北京人复原头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头像保留了猿的某些特点,头部仍然像猿,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没有明显下额,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北京人只会制造打制石器;B项说法错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知道使用火的是元谋人;C项信息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来。故选D。学科%网

2.【答案】C

3.【答案】D

【解析】相传,四五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答案为D。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由此可见,题干中的“西周、王、侯、制度”与分封制有关,故A符合题意;秦朝废分封,实行郡县制,B与题干的“西周”无关;科举制是隋朝首创的,C不符合题意;行省制是元朝创立的政治制度,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牛’、‘耕’”作为名”,由此判断与我国牛耕技术的使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

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故选A。

6.【答案】C

7.【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的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支持正义战争,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春秋无义战”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下》;选项B“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选项D“为政以德”是儒家思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答案选C。

8.【答案】C

【解析】“孔子热”在全球持续升温,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学者关注,说明优秀文化没有国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热”现象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B正确,不符合题意;有些问题可以运用孔子思想解决好,但不是只有运用孔子思想才能解决好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孔子的“仁”等很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符合人类的共同追求,这是“孔子热”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下载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