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启示
导读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的改革进程以来,弹指一挥间,中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岁月。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回顾和梳理中国改革40年的成就、经验和教训,为我们即将开启的新的改革探索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01中国40年改革的基本历程
总的来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新全面展开的,到目前为止,这一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目标探索”,“框架构建”、“体制完善”和“新的探索”四个阶段。
1、改革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直到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坊经济体制,这一时期是改革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十一届三中全会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阶段
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内容。到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这一阶段主要对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国有企业方面、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完善阶段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与此同时,党中央总结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自此,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4、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选举产生了党的新一届领导核心。新阶段的改革不再拘泥于经济体制改革领域,而是涵盖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的全面的改革。与此同时,为落实这些改革内容,如前所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还为此成立了7个专项小组。截止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召开了三十八次会议,会议内容就囊括了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过去的改革当中一直难以解决甚至回避的诸多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方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02中国四十年改革的主要成就和突出矛盾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1、五个方面的主要成就
40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是体现在它推动我国实现或正在实现的五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1改革开放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1978年5月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思想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号召人们彻底打破思想枷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上,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正是由于有了这个转变,才可能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变封闭半封闭的状况,进而迎来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内核,为我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不竭的思想理论活力源泉。2改革开放推动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就在农村和局部地区铺开,农村生产力迅速得到解放,农产品日渐丰富,但城市经济因延续计划管理体制未见大的起色。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此后,经过不懈探索,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5个主要环节,同时要求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要求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明确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对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的认可,也是使市场经济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起点。3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从闭关锁国转向全方位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引进了大量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使国内商品市场丰富和繁荣起来,使市场因素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上升,有力冲击了计划经济的樊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90年代的麦当劳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扩大,由沿海地区迅速向内陆腹地拓展。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吸收利用外资从弥补“双缺口”为主转向优化资本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转变,利用外资实现新发展,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不仅仅在局限于引进来,更拓展到了走出去的高度,“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投行的设立、G20峰会的召开都表明,中国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在全球经济衰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化的领军者、推动者,这在4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4改革开放推动国家从人治走向法治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坚定走依法治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时,邓小平同志就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并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法治的理念。
1999年3月,全国人大对宪法进行了修改,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全面走向法治社会,必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法治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动。5改革开放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人民生活从贫穷落后转向小康。改革开放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状况,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
改革4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从1978年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3361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12363元。居民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16年的29.3%和32.2%,人民生活从满足于吃饱穿暖转变到更加注重个性和享受的多层次消费。居民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4年的75岁。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一步步变为现实,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无穷的活力。
2、三大矛盾
中国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前期单边突进的改革遗留的问题越来越成为拖累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障碍,而且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随着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的转变,我国需求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新的需求和旧的体制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新老问题同时并存,影响改革的深化。目前仍存在的矛盾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的矛盾以当前最重要的“三去一降一补”为例,虽然整体战略上极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行政手段一刀切,专去民营企业的传言。“三去一降一补”需要行政手段的配合,不过应尽量以市场的优胜劣汰为主要手段,让行政要求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砝码,这样虽然见效慢一些,但长期看会更加的健康。2税费过重与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并存的矛盾我国已开始从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但相应的社会体制改革还不适应这个时代变化的趋势。公共产品短缺成为阻碍扩大内需、制约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共产品短缺使我国消费率不断下降,消费率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国。
但是,作为公共产品供应源泉的我国老百姓的税赋水平并不低。如曹德旺所指,中国企业税赋同比美国高出相当于营业额的11.6%,这在世界上明显属于较高税赋的国家。同一些宏观税负超过30%的国家相比,在社会福利支出(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方面)法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例为35%,瑞典是38%,挪威是33%,丹麦是37%,澳大利亚是23%,美国是21%,我国还有很大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政府作为了投资的主体而没有成为创造环境的主体,财政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比重还不高,地方政府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上。3依法治国的理念在实际行动中仍然有待落实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早已提出,但是行政部门职能缺位、错位、越位,行政审批门槛多、公共服务不到位、权力行使不规范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阻滞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宪法》明确的法院、检察院独立司法也受到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司法独立”的影响,律师尤其是刑事辩护律师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乃至以敌我矛盾予以处理,严重违背依法治国的理念。
凡此种种,彰显法治状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当中利益主体各不相同,市场经济的运行实际也是各个市场主体之间利益交换、协调的过程,是不断产生矛盾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司法承载着保障这些矛盾有效、迅速解决,维护不同市场主体利益交换、协调通畅运行的重要功能,依法治国的理念必须贯彻到实处。03中国40年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1、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
科学的理论是改革顺利推进的思想保证。改革的进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思想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体系。典型的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十六大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把改革的理论推进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2、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也是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地位不断提升的历程。从完全的“一大二公”和“割资本主义尾巴”到“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出,再到从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的转变,进一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最终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我们回顾中国40年改革的经验,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在创新方面,民营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近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一倍,这都是市场经济的成果。另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仍然要头脑清醒地坚持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区别,本质上并不在与有无计划或者说制定的计划是否科学,即便在完全市场化的社会里,企业也会制定诸多的生产计划、推广计划,计划得好的企业更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计划与市场两者区别的本质是由行政权力来配置资源还是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由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判断来配置资源。互联网大数据可以使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但是,它无法解决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人的创造性、积极性的问题。只有自由选择的市场,才能产生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只有自由选择的市场,它所形成的数据和联网才有意义,否则何以持续的发展繁荣?互联网和大数据只有与市场相结合,才能迸发出最大的效用。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不动摇。
3、先行先试、先易后难,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我国改革的典型特征是采取了先行试点、总结推广的方式。立足于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有机结合起来,选择一定地区或改革领域开展试点,在对试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成功经验和做法再行推广。这种由点而面、先易后难的改革推进方式,既控制了风险,又通过有效的推广机制使成功经验能够迅速普及,成为我国渐进式改革战略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重要途径。
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不断完善改革的推进方式,统筹兼顾,加强总体协调。我们注重把握“破旧”和“立新’’的关系,立足于立新,适时、大胆地破旧,从而不断消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协调配合,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开放也是改革,做到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的主要是一些触及深层利益关系、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而且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方面的改革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使得改革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的要求更加凸显,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设立的全民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门就经济体制、民主法治、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设立了专门的改革小组,为改革的统筹协调创造了条件。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的体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从长远来看,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同时,发展和稳定也提供了深化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基本条件。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四十多年来的改革进程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改革方法论上的经验,也在价值观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1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的目标是人民的福祉,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更不是为了权力的巩固而改革。改革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是社会和谐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改革的初始动机上,小平同志首先考虑到的是人民的福祉,而后延伸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本质问题。
在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注重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同时注重从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努力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通过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达到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
改革为了人民,人民就有了无限的动力和创造力,改革就能够依靠人民。事实证明,以人民福祉为目标的改革就能够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能够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改革既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又要充分扩大社会参与度。
改革的历史也表明,一系列影响重大的改革措施的推出,都是以基层单位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具体改革经验和做法为基础和依据的。我们的改革始终注重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扩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把政府合理引导、积极推动与充分发挥群众改革创新的自主性、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2坚守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的理念什么是市场?最通俗地讲,市场就是人与人交换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交换关系。因此,抛开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的运动轨迹,市场静态的基础就是不同产权的主体和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因为分属不同产权,因而有交易之需要,因为有平等之地位,因而有交易之可能。
交易越活跃,则市场越繁荣。反之,如果不能使不同产权的主体之间保持平等的地位,那就造成重则强取豪夺,轻则打击生产和交易的积极性,都将造成生产的破坏,交易关系就难以持续。正是由于有了这样正确的认识,所以党的十八大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谁来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市场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理所当然要靠政府保证。十八大的一句名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要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因为如果各种所有制经济不能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就不能使其公平参与竞争,如果不能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也就是不能参与公平竞争。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经济,就应当保障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公平受到法律保护。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非上市公司的合法权利的法律保障程度还难以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类交易主体之间难免发生各种纠纷,而依据法律可预见的、公正的司法处理结果能够消除矛盾,恢复正常的市场秩序。我国司法实践当中企业之间的纠纷处理的干扰因素过多,导致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往往难以受到保障,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当中尤其显著。更有甚者,民营非上市公司各种财产权力还受到各种腐败势力的压榨,并难以受到法律的公正保护,其结果是企业创新积极性不足,资本大量外逃。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就必须保障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因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不仅仅是治国方略的重大宣示,同时也是对十八大提出的“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要求的具体落实。04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大以来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改革40周年之际,中国的改革事业仍然需要在诸多议题上深入推进。
1、国有企业改革仍有待突破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几乎伴随着改革的全程,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再到承包制,最终到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历经长时间的摸索。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就事论事,必须同整个改革密切联系起来。因此,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题,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探索和创造的重要经验。但是最近还有人认为,按照共产党宣:“消灭私有制”的要求,改革以来不仅没有消灭私有制而是搞了私有化,出现了两极分化,“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野蛮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号召:“私企的共产党员站在工人阶级一边与资本家作斗争,夺回劳动成果,推翻剥削制度。”企图要全面否定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意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企业改革方向不能动摇。产权清晰,就是企业拥有的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企业及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度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直接干预,长期资不抵债的依法破产,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质和组织合理制度。要在国有企业的制度性改革上下功夫,实行“三大”转变:要从企业法调节转向公司法调节转变,从管企为主转向管资本为主,从行政隶属关系转向为股权关系。切实做到政企分开,政党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走出“一管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的怪圈。
? 坚持和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证。但如何正确、全面理解和执行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并不是企业事无巨细都要管,而是党委要把大事、方向性的问题抓住不放。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股东会、董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经管班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高了,才能真正体现党的领导的成果。
2、财税体制改革仍有待突破
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当中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地方债高企就对我国的金融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这也是去杠杆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目前地方债尚未构成直接现实的危险,但是我国财税体制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归属于地方的直接税少而间接税多的这种情况使得这种危险没有明确的地方财政解决之路。类似房地产税这样的直接税的缺失,使得房价飙涨,严重扭曲经济发展的正常路径,严重透支居民消费能力,继而造成系统性的风险。要破除这一风险,就必须对财税体制进行改革,并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财税体制突破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税体制改革关系着纳税人尤其是纳税企业的负担。据一些学者统计,2015年中国GDP是67.6万亿元,财政收入为26.67万亿,宏观税负为39.4%,超过发达国家10个百分点。与国际比较,我国是宏观税负较重的国家之一。政府行政性收费多,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其次,财税体制改革又紧密连接着行政体制改革。我国政府的优越性首先应当体现在政府效能要超越西方国家。作同样的管理工作、提供同样的公共服务,成本(也就是老百姓缴纳的税费)应当是更低而不是更高。但是,现实情况并不如人意,这固然是因为我国政府还承担了大量投资的职能,但政府直接成为市场主体,其效能是让人怀疑的,也不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要求。这意味着我国行政体制还有很大改革空间。如何在《宪法》基础上,真正通过人大来约束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有效监督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科学分配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这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内容。
? 最后,财税体制改革还密切联系着民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民生工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得到的实惠不断提高。但前文已述,同一些宏观税负超过30%的国家相比,在社会福利支出(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方面,我国还有很大差距。这都需要以财税体制改革为切入点,落实简政放权,倒逼行政体制改革,压缩行政支出,真正让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人民有改革的获得感。如此,改革就能取得八十年代那样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3、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政府作用
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特征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在这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中国人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行动力和创造力,在互联网应用的诸多方面,甚至取得了世界领先的优势。当然,由于科技研发体制仍有待进一步的优化,我国的互联网应用大多以服务业为主,包括金融服务业。但是,仅仅是服务业的互联网化,就已经给当下的经济社会状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中包括阿里、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的迅速崛起,服装、小商品市场门店的式微;互联网金融的勃发和动荡;互联网社交带来的信息流转的加速度等等。
这些互联网带来的新业态有许多方面游离于我们过去的监管体制之外,这些监管机制,有些是必要的,比如防止非法集资的金融监管措施,有些则是本来就应当被淘汰的,还有一些则是在新经济背景下不合时宜的。这种情况对政府部门的监管理念、监管能力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果监管抱残守缺,则有可能因噎废食而使我国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被竞争对手所超越,而如果监管缺位,类似非法集资监管套利就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对互联网新业态的适度监管程度的拿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要考验。另外,政府部门除了直接的监管功能之外,还担负着与监管融合的裁判功能,譬如反垄断。? 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副作用是垄断变得更加易如反掌,互联网产业往往号称有第一就没有第二的生产空间,互联网的跨界搏杀能力更使得能够使垄断涵盖诸多领域;
? 另一方面,这个互联网的大时代也是智能制造的时代,各种创新创意层出不穷,经济持续发展有赖于源源不断的创新创意,要保护人们创新创意的积极性,就必须加强专利和非专利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反击垄断对创新的伤害。综合以上两点,在互联网时代,就要特别注重加强反垄断的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和各类创新创意的保护。
第二篇: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写写帮整理)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在这三十三年的政策实行中,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苏南模式兴起到自我终结,再到新苏南模式的重新崛起.产生了一系列的变迁和创新,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本人作为来自苏南农村的一名天大学生,刚好有这个契机,来谈谈我对苏南地区改革开放历程的浅陋见解。
关键词:改革开放,苏南模式,产权不明,新苏南模式,教训和经验
一、苏南地区改革发展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江苏省辖区的长江两岸在元代以前大多分属不同的政区。明代一同划归南直隶后,江南属于应天巡抚(江北江浦,六合二县属京师金陵应天府),江北属于凤庐巡抚。清代江苏建省后,曾有数次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江南属于驻扎苏州的江苏布政使管辖,江北和南京属于驻扎南京的江宁布政使管辖。清末一度在江北清江浦(淮安)设立江淮巡抚,与驻扎苏州的江苏巡抚并立。1949年到1952年,中共在华东大区下分别设立苏南行署区(驻无锡)和苏北行署区(驻扬州)。1952年九月,苏北、苏南行署区以及直辖市南京市合并为新江苏省,南京被降为省辖市;1958年苏南划9县苏中—苏南崇明县共10县划归上海,江苏省由此得来。2000年,为了更好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江苏省把南京、镇江也划入苏南范围,苏南正式变成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5个地区。
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苏南各地在集体副业基础上办起了一批社队企业,主要为本地农民提供简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到20世纪70年代,这些小型社队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农机具厂,为集体制造一些农机具。可以说,在改革开放战略在全国实施之前,苏南人民在经济发展上,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二、改革开放前期——苏南模式的兴起
苏南模式是对以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范围的苏南农村,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以T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蓬勃兴起而促成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运行过程的特征和全貌的概括。乡镇企业初始阶段称做“社队企业”,在上世纪60年代就悄悄地发展起来,到改革开放后,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放开计划外“市场调节”一块的机遇下。与当时我国走向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立即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强劲生命力,出现了以总量统计的农村工业赶超城市工业的奇迹。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苏南工业的“半壁江山”,其后又迅速扩展为“三分天下有其二”。其发展之快,被赞称为惊人的“苏南速度”.由此引发了人们关注和探研,促成了苏南模式的诞生。
苏南模式和乡镇企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苏南模式以乡镇企业的创新发展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转型与演变。推进这个进程,不只需要安排好乡镇企业自身投入与产出以及外向开拓供销渠道等关系,而且涉及T业为主导与农业为基础的关系,工业一马当先与各业兴旺的关系.更要协调好T农利益矛盾以调动务丁队伍创业积极性并稳定务农人心.处理好先富、后富、共同富的问题。实践还表明:苏南模式的成功,突出地表现为苏南农村在长期保持综合发展好势头基础上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1992年江苏涌现9个乡镇丁业产值超百亿元县(市).即无锡县、江阴市、武进县、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县、昆山市、吴江市和吴县,全部集巾在苏锡常地区。根据1992年资料评出的1993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的排名榜巾,这些县(市)大部位列前十名;以后几届全国百强县排名前十位内,苏南始终能保持五、六个县(市)之多。苏南就是以加速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并通过正确
处理先富、后富、共同富的问题,在长期保持快速发展和强劲实力基础上.有效保障了农民收入的逐年提高,以1992年与1980年相比。苏锡常三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5:1缩小到
1.35:1。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苏南模式创造的经济奇迹在国内广为流传,与温州模式一起,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样板。
三、苏南模式的自我终结和新苏南模式的重新崛起
苏南模式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那就是集体经济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企业产权不明、政企不分、收几分配不合理等。随着社会大背景的改变,苏南模式的内托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实践证明,苏南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苏南地区已“痛失全国领先地位”。从1996年开始,苏南各地相继二次进行了乡镇企业的所有制改革,改制的檀心是产杠的集巾化,将所有权集中于经营者个人或少数经营层,最终彻底地明晰丁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基本上把乡镇政府对乡镇企业的直接支配权从企业撤出来,这样就意眯着以乡镇集体企业为主要特征的旧苏南模式自然而然走到了“终结”。
在经历一系列改革之后,到了2000左右,新苏南模式已经初具雏形。在新苏南模式中,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在已有明晰企业产权、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乡村范围内的集 体财产所有权(包括土地所有权),并通过建立和健全社区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如乡村股份合作社),占有、处置、使用、经营现有的社区集体资产,实现政府与乡村经济组织的职责分开。这些新苏南模式的特征,可概括为“三为主、一并举、二化、两分开”,即以股份经济(或混合型经济)为主、以集团型网络企业为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传统加工业与高新 技术产业同时并举;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政企分开,政经分开。此外,还存在其他的创新。如:从经济增长方式来看,原苏南模式是粗放型经营,靠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获取少许经济 效益,产品附加值低;新苏南模式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产品附加值高。从城乡关系来看,原苏南模式是乡村经济,农村支援城市;新苏南模式则是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苏南经济的特色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为载体,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外向型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生产基地,苏南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为载体,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大规模地向这一地区转移,并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
2、民营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增长呈现外资、民资并举的格局。经济全球化使外资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苏南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也明显增强。因此,苏南地区所有制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经济增长呈现外资、民资并举的格局。
3、富民与强市兼顾,县域经济独具特色
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是富民,使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苏南" 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两个率先”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苏南的县域经济,独具活力和特色。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测算,2005年南京(23个)、无锡(22 个)、常州(21 个)、苏州(23个)4 市有20 个以上指标达到了省定时序进度,镇江有19 个指标完成了时序进度。对照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的目标值,苏州、无锡市全面达到了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和江阴市成为全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的6个县级市。
四、苏南改革开放的教训与经验
创新引领苏南,创业改变生活,创意开拓未来。
坚持以人为本
藏富于民是苏南发展的一大特色,苏南的改革发展史是一部“以人为本”的、尊重民意、集中民智、依靠民力、创造民富的奋斗史,要坚持造福人民,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要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切实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是新苏南发展的硬道理,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多个文明一起抓、一起上,不断地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优势,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提高苏南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
坚持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是苏南人的一贯作风,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地区情况出发,从世界日益变化了的新的实际出发,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着显微镜,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发展,以科学精神,开拓进取,干实事,务实功,求实效,继续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奋勇争先。
坚持创业创新
敢为人先、善为人先,是苏南人的精神品格,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创业与创新相辅相成,创业需要创新,创新推进创业。创业富民,要继续推进全民创业,努力提高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创新强市,要继续推进全面创新,激励人们争当创新勇士,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并使创业与创新相互推进,让苏南成为创业者的热土,创新者的乐园,让创新就在空气之中,使创业精神不断弘扬,创新文化不断生成。
坚持合作共生
合作创新、共生共赢,是苏南人的现代理念,也是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持统筹兼顾的具体探索;已经进入依靠创意取胜、追求合作共赢的新阶段,善于分工合作,乐于使用合力,以提高创新绩效,是时代的新要求;要坚持以“创新共生”的战略思维和“合作双赢”的发展理念,继续进行集群运作,坚持集成创新,努力实现集聚效应,做到各用长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苏南、苏南模式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3.《苏南模式,是已经历史终结?还是在创新演进》——江南论坛
4.江苏省统计局网站
5.《强市场和弱政府,苏南模式的制度创新》夏永祥
6.许翠玲《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总结及反思》
第三篇:戊戌变法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戊戌变法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这两次中国历史上靠得最近的重大改革的命运和结果迥然不同。总结中国历次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以及外国的经验教训,能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和推动,得到光绪皇帝支持的戊戌变法,由于遭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廷保守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镇压,仅仅进行103天就寿终正寝。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宪政意义的政治改革,戊戌变法用血的教训给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经验:从政的美德是节制和谨慎,改革需取得保守集团的中立并拥有相当实力的支持者,通盘计划与具体推进协调进行,用地方改革拉动全局改革。
1978年开始,由邓小平倡导和推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三十多年,还将继续进行下去。迄今为止,这场中国历史上空前壮阔、持久和深刻的改革运动,从总体上来看,进行顺利,成果巨大,影响深远,势头经久不衰。
与历史上那些惨遭失败的变法相比,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以中国迄今唯一成功的改革范例载入了历史。为什么过去的改革大都失败,唯独改革开放取得成功、改革者们能功德圆满呢?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戊戌变法因为朝中大臣多为慈禧亲信,所以最终导向维护保守派的利益。维新派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并且急切的对慈禧展开进攻,操之过急,树敌太广,这是改革大忌。
任何旨在革除积弊,缓和矛盾,推动发展,富国强兵的变革,都有合理性和进步性。但谁来发动、领导和支持改革运动,却与改革的命运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一开始就是由中国共产党亲自发动和全力推动的,始终处于党的坚强领导之下。邓小平是党的领袖,是改革的倡导者和总设计师,对改革的发动和推进起到了关键和独特的作用。但改革不是靠他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也不是靠一群人的智慧和力量,而是靠全党的智慧和力量。一句话,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意志和行动。
二是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世界上一切改革与革命的终极关怀,无不是为大多数人谋福祉。清末的中国民众正处在空前的水深火热之中。戊戌变法的维新派在政治改革上激情燃烧,而在解决具体民生问题上却一筹莫展,从而远远地脱离了底层群体,尤其是农民群众。光绪帝颁布的新政上谕数以百计,却没有一件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仅如此,某些新政措施却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发生了直接冲突。地方老百姓对维新派的种种措施讨厌已极。
改革开放,固然有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提高执政能力的考虑,但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它领导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革除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社会长治久安。
判断改革是非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主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一切改革举措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人民不是改革的旁观者,而是改革的主人,直接参与改革,共享改革成果。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普遍改善,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现在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进。人民从改革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看到未来希望,因而衷心支持改革。三是改革策略正确
在改革顺序上,先农村,后城市。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相对来说,农村情况较简单,改革容易推开,城市较复杂,改革需做大量准备工作;农村改革见效快,第 1 页
可以为城市改革提供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保障;农村改革成功能为整个改革积累经验,增强人们对改革的信心。
先侧重经济改革,同时不失时机地在某些政治领域进行改革。废除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终身制,既是重大政治改革,又比较容易做到。规定领导职务任期制,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把政治改革引向深入。这些年来,围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国家政治领域在民主和法制轨道上取得显著进步。先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经济特区建设、国企改革、税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农村基层选举改革等,无不在试点基础上推开的。
循序渐进,或“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一条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历程,仍方兴未艾,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深懂得,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道路不会平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会一帆风顺,但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意,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效和功绩举国举世公认。任何否定改革开放、让改革开放停顿或倒退的企图,都是不可能得逞的。改革的目标必将全面实现,一个现代化的、繁荣昌盛的、民主文明的、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必将屹立在世界东方。
第 2 页
第四篇:深圳改革开放党的建经验与启示
深圳改革开放党建的创新成绩及经验启示
深圳,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历经31年改革开放的栉风沐雨,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比较发达、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海滨城市,向世人展示着新世纪的活力和希望,展示着五百余万深圳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圳经济特区31年的发展成就,体现着深圳市委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执政思路,体现着执政为民、人民共享经济特区成果的执政理念,体现着提高领导水平、创新党建工作机制的探索精神,体现着深圳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成果,体现着党组织带领各方面力量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改革开放31年来,特区党组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党内制度体系,使党内生活的各方面基本做到有章可循,特区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在穿越历史中,深圳的基层党组织一直走在前列。经济特区31年的伟大历程表明,特区的事业不停顿,首先是党的建设不停顿。31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创新创新再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特区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总结深圳的经验,其在自主创新工作方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突出成绩,主要是由于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懈的努力:
一是政府的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型战略清晰而坚定。深圳政府在全国较早意识到,不自主创新,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圳的发展将后劲不足,难以为继。于是,他们决定走自主创新之路:主动退出服装、玩具等加工型产业,鼓励“三来一补”企业外迁,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放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在随后的几年中,深圳先后制定实施了50多项鼓励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可以说,深圳的决策者们已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深圳的“生死之路、命运之途”。面对由于大量“三来一补”企业外迁导致GDP增速下降这一现实,深圳的决策者们明确提出,虽然“创新”不如“三来一补”对GDP增长立竿见影,经济增速的排名在全国不得不靠后,“脸面”可能不那么好看,但深圳要耐得住寂寞,要“舍得名誉”、“舍得时间”、“舍得投入”。可以说,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转型战略,使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深圳也因此具有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二是坚持让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创新主体。作出通过创新谋求发展的战略决策后,如何推动具体的创新活动就成为决策者们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深圳的决策者们非常坚决地采取了市场激励的手段。它们把自主创新的选择权、决策权交给了企业和企业家。在深圳,对于创新和产业升级活动,没有计划指令、也没有统一模式,企业家们的创新各有各的“高招”。有华为的“研发第一”、中兴的“市场捆绑”,也有朗科的“专利攻防”、中集的“引进颠覆”和腾讯的“游戏”
开发等等。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创新,政府的态度是放手,用深圳决策者们的话说,就是让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各开各的‘花’、各结各的‘果’”。正是由于在创新活动上充分重视企业、尊重企业,使深圳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活动做到了名副其实的以企业为主体: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科研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
三是政府在打造一流创新环境上不遗余力。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并不是说政府对待创新工作可以做“甩手掌柜”,深圳市政府在创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体制与机制环境上下了大功夫。深圳市以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城市环境为核心,出台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以知识产权、财税、金融、政府采购和产业发展等政策手段引导自主创新,以建立各类公共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支撑自主创新,以完善科技资本市场和创新中介体系服务自主创新,有效地集聚了创新资源,增强了城市的发展动力。从举办展示、交易科技创新成果的“高交会”,到搭建一系列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从对创新进行立法保护,到对政府服务实施责效监督,政府的角色定位就是不当“运动员”、“裁判员”,只当“维护员”和“服务员”。这些努力不仅使深圳本地企业的创新充满了活力,而且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到深圳创新。深圳的政府服务水平也因此在2006年被《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评估为“全国第一”。
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
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市委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互动互进。深圳经济特区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深刻而有益的启示:
(一)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开展党的建设。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这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特区建设中,深圳市委高扬发展的旗帜,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解决经济特区前进中的问题,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推进特区一轮又一轮的大发展,使特区经济每隔几年就上一个新的台阶。即使在面对挑战、遭遇挫折的时期,深圳市委和各级党组织也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在遭遇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前进。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深圳市委和各级党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使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围绕保持先进性这个根本推进党的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光辉历史,是一部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历史。党的先进性是特区发展的最可宝贵的财富,是特区党的建设的生命力之源、凝聚力之源、创造力之源、战斗力之源。回顾深圳经济特区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还有一份特殊的自豪、特殊的骄傲——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的辉煌成就,本身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先进理论的实践产物,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鲜明印证和生动写照。如果没有党的先进理论指引,如果没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如果没有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如果没有一代代特区共产党员切实践行先进性,扎根特区这片昔日荒凉贫瘠的土地,筚路蓝缕、披荆斩棘,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就没有特区的今天。可以说,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昭示着我们为之奋斗不息的伟大事业必将取得成功。
(三)围绕执政能力建设这个关键加强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所在。在经济特区建设中,深圳市委始终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贯穿于经济特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经济特区创业发展的进程中,深圳市委和各级党组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民主政治的能力、发展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和谐深圳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开放事务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全面贯彻干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广大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合理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使基层组织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总之,历史的前进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由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量,无数个的平行四边形,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历史变革。如果我们将深圳经济特区31年的党的建设作为一个过程,我们就能比较充分地看到其间所遭遇的坎坷和曲折,看到我们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还面临着很多风险和挑战。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1年是一场演练,也是一种积累,我们走出了一条道路,锻造了一支队伍,酿就了一股豪情,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必须珍惜所得到的这一切。
第五篇:改革开放后中国乡镇企业产权变革历程及启示
第二次讨论专题: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0082901
4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中国乡镇企业产权变革历程分析
(王小溪00829014法学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两大创造,它们大大改变了中国农业和农村面貌,给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伴随着乡镇企业发展不断变化的就是乡镇企业背后的产权制度,因而,笔者想从这个视角切入回顾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制度变迁并于最后着重谈一下笔者对乡镇企业如何更好发展的思考。
一、从乡镇企业发展视角看中国改革开放
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视角,政治、经济、文化,中国各个领域经过了改革开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改革开放后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但是经济实在是一个过于宽泛的概念,而研究改革开放的一个很好的小的视角便是从企业入手,因为中国企业改革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的缩影。企业又分为国企和乡镇企业,国企改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中国的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历经磨难却焕发了勃勃生机,活跃了整个中国的经济。1987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这是对乡镇企业地位和贡献的最高评价,“异军突起”成为那个时代形容乡镇企业最多的字眼。本文试图从乡镇企业发展的视角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二、乡镇企业发展历程1、1958-1965社办工业阶段
1958年初毛主席在成都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社办工业”的概念,它是中国乡镇企业的雏形。
2、1966-1978社队企业阶段
这一阶段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很多。经历了一段政策上的打压、资金与物资上的缺乏,发展遇到不可想象的困难,其产值增加速度变化不大。从1975-1978年农民和基层干部办社队企业的积极性大增,情况好转。
3、乡镇企业确立与快速发展阶段
1984年六届二次全国人代会上提议制定《乡镇企业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乡镇企业。1996年八届人大通过,历时12年。在该法中首次对乡镇企业这一概念作了界定:“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或者农民投资超过百分之五
十、或者虽不足百分之五十,但能起到控股或者实际支配作用,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农义务的各类企业。”
80年代的乡镇企业中,“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观念深入人心,这使得很多乡镇企业实行家族化管理。此外,政府的力量也涉入很多,很多乡镇企业是由政府主控的。
1991年到1997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平均递增40.5%,企业数由1992年的2092万个2-
在的社会条件消失,这必然导致中国乡镇企业重新界定产权的发生。
四、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阶段与经验
据查阅的资料,可将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历程划分为四个重要阶段:第一,在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下,企业控制权从乡镇政府向企业和企业家转移;第二,‘控制权’构成企业经理增强经营管理努力的初级激励;第三,作为‘控制权’的重要内容,企业经理的收入开始以各种方式与企业的剩余挂钩,‘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开始组合到一起,成为对企业经理的激励;第四,形成与企业剩余控制权对称的剩余索取权,以及完整的‘剩余权’的资本化。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这些经验可以从江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历程得出,中国乡镇企业的改革最早是从这里开始的,并形成了著名的苏南模式。网络上有很多介绍苏南地区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案例,笔者在这里不做赘述,不过确实可以通过对几家具体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探讨中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历程、变革发生的背景原因及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如何成为产权、企业家产权又如何资本化这几部分内容。
五、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带来的思考
对于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问题,笔者有以下思考:
1、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要求政企必须分离。中国早期政府控制乡镇企业是特殊历史条件和制度环境下的产物,随着市场的开放,政府退出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层面说明扩大企业自主权是企业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的职能在于监督企业并为企业投资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由于政府是特殊的权力机构,过多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必将扰乱市场的公平和秩序,并且容易造成垄断。除此之外,观察今天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财大气粗的中石油、中石化收购国外企业风光无限时1,中小乡镇企业却面临着融资难、贷不到款的问题。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普遍存在着“国有偏好”的倾向,这与中国长时间政企不分、国企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事实有一定关系。更重要的是,这提醒我们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比如改革目前的信贷制度。
2、充分发挥企业家人力资本离不开持续的激励机制。观察中国乡镇企业的改革会发现,无论是“控制权”向企业家转移还是企业经理与企业剩余挂钩,其背后的实质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对企业家的激励作用。人的潜力无穷的,而天赋、努力、责任、创新、合作意愿、学习能力都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企业家成就一个企业绝不是夸张,就在我家顺义区就有两个这样的企业——汇源果汁与燕京啤酒。汇源果汁在朱新礼、燕京啤酒在李福成的带领下,由最初规模很小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今天的上市公司,两位创始人功不可没(当然他们俩人最后都成为了既有社会地位又有财富的企业家)。但是对于企业中的高级工程师、经理人来说,当要求私人的产权拿出来为整个企业利润创收时,如果没有持续的激励机制显1比如2010年4月12日中石化斥资46.5亿成功收购了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旗下加拿大Syncrude股权
然是不现实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似乎就可以理解了为何在今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设有人力资源部,同时为何企业经理,CEO们会获得很高的薪水,因为他们的领导和决策是一种资本的投资,而作为回报他们将得到丰厚的薪水。而“年终奖金制”、“绩效工资”甚至加班付的双倍薪水都是不同形式的激励机制,这些已普遍存在于现代企业中。尽管如此,人力资本仍有很大的可挖掘空间,只要配合某种特殊的激励机制。
3、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产权的变革促进企业产权的改革。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市场和利润说明一切。曾经政府控制的乡镇企业面临经营和管理上的问题使得他们不得不去聘用懂得经营、管理、投资的总经理,而这些企业经理们正确的决策使得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作为回报或者说为了留住这些企业经理们,政府必须做出妥协让步,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控制权、管理权及利润的分享权,久而久之,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产权就转变为一种对企业的产权。这一转变使得曾经企业名义上的产权人发生了变化,进而带动企业的产权改革。这又不禁使我想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不公平现象:比如那些掌握财技窍门的金融专才,他们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完成一个金融交易就可能赚取巨额的财富,赚取财富暂且不说,可怕的是他们中的某些人可以牺牲掉众多小股东的利益完成一个公司的私有化。这个由人力资本不同造成的知识鸿沟带来的产权的改变是完全有可能的。
4、企业经理的人力资本产权完成它的资本化是通过获得企业股份的形式或者说途径来实现的。改革开放的早期,一台机器的所有权可能姓私,但交给管理人统一管理,这就是最早的“公私合营”。但是由于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价值不断上身,便出现了企业领导通过追加属于个人的投资、获得企业的股份进而改变了企业的资产结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股东的历史事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可留有部分股权以便为今后可能出现的杰出管理人提供入股机会。如何留住杰出人才,使企业更好的发展的一个不错的途径就是让他真正的参与其中,也就是通过其入股使他的人力资本产权完成资本化。
总之,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是有很多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今天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规模化发展问题、信贷问题、绿色发展问题、企业职能问题、市场化问题等等。乡镇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缩小城乡差距,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建设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史为鉴还要面向未来,中国乡镇企业的继续改革和发展是必须的,同时也是任重道远的。
参考文献:
1、周其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企业家人力资本——基于浙江、江苏和山东一些乡镇企业个案的研究》,收录于《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李敏,《乡镇企业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探析》,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