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学校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间:2019-05-14 22:2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学校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学校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第一篇:2018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学校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学校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

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内,在原题上作答无效)

1.人和动物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会不会使用工具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渔猎 D.会不会审美

2.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A.半坡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河姆渡遗址

3.传说即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依次是()A.禹、尧、舜 B.舜、尧、禹 C.尧、舜、禹 D.尧、禹、舜

4.古书中“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说的是()A.开山碎石,打通障碍 B.疏导江湖,引水入海

C.鲧治理洪水,“九年而不利” D.禹治理洪水,终于获得成功

5.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是()A.舜 B.尧 C.禹 D.启

6.公元前14世纪,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是()A.汤 B.伊尹 C.盘庚 D.纣

7.中国历来是“礼仪之帮”,夏商西周时用于稳定社会秩序的是()A.礼仪教化 B.“授民授疆土” C.宗法制 D.加强刑罚

8.“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段史料反映了西周的()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土地国有制

9.夏、商、西周社会区分尊卑贵贱等级的标准是()A.才能高低 B.血缘亲疏 C.财富多寡 D.功劳大小

10.春秋时期最显著地政治特点是()A.征战激烈,加剧分裂趋势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周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

11.决定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战役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2.西周时期,农业生产所采用的方式是()A.千耦其耘 B.个体农耕 C.牛耕技术 D.铁制工具

13.我国使用县制,最早始于()A.秦朝 B.秦国 C.燕国 D.齐国

14.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是()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甲骨文 D.青铜立人像

15.《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句话反映的教育思想是()A.注意因材施教 B.兴办私学

C.学习态度要谦虚

D.对学过的知识要按时复习

17.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者是()A.大禹 B.管仲 C.李冰 D.商鞅

18.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秦的暴政 B.徭役繁重 C.赋税沉重 D.刑法严酷

19.对秦朝的统一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是()A.马陵战役 B.桂陵战役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20.“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这是诗人李白对哪位统治者统一过程的形象描述()A.秦始皇 B.汉高祖 C.唐太宗 D.隋文帝

21.现在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银行在设计微标时,都参考了内方外圆的造型(如图),该造型与下列哪种古钱币外形相似()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22.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是在()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23.新疆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部分是在()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2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最早的纸大约出现于()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25.东汉末年一家豪强地主,要计算他家的田亩面积,可参阅的书籍是()A.《离骚》 B.《九章算术》 C.《道德经》 D.《史记》

二、非选择题(50分)【细心审题,认真答题,字迹规范】

26.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的成就是什么?

(2)图二这位医学家是谁?他在医学史上的创举是什么?

(3)图三是谁的著作?他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27.识读图:

请回答:

(1)请写出这幅图的名称及大致路线。

(2)为这条道路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谁?当时的皇帝是谁?

(3)西汉王朝为了保护这一道路畅通,采取了什么措施?

(4)这条道路的开通在当时具有什么意义?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有没有实现?能够说明这一问题的历史现象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怎样的政治主张?他变法的措施有哪些?

(3)综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29.阅读下列材料: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请回答:(1)材料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什么人?

(2)“秦皇”“汉武”在地方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巩固中央集权?

(3)写出“秦皇”“汉武”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4)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劳动创造了人类.

【解答】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 故选.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知识点.

【解答】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今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因此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故选. 3.【答案】C 【解析】本题以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尧舜禹的相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继黄帝之后,尧舜禹是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尧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舜,舜后来又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治水有功的禹,故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是尧、舜、禹. 故选.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大禹治水,知道“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老百姓)”反映的是大禹治水.

【解答】相传,上古时期,洪水肆虐,禹带领人们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消除了水患.材料“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反映的是禹治理洪水,终于获得成功. 故选.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

【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选.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盘庚迁殷,知道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

【解答】商朝都城因政治动荡和水患多次迁都,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商朝才稳定下来. 故选.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夏、商、西周时期礼仪教化制度,知道这一时期实行礼仪教化制度最根本目的是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解答】礼仪教化是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重要手段之一.夏、商、西周时期实行礼仪教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故选. 8.【答案】C 【解析】本题以分封制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解答】由材料“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可知题干中的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建立了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隶的森严的等级制度. 故选.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当时夏商西周社会状况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结构是由贵族、平民和奴隶三部分构成的,而当时的社会又是以血缘的亲疏关系为依据来确定贵族、平民和奴隶的等级身份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

【解答】春秋时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故选.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城濮大战.

【解答】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故选.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千耦其耘”,知道“千耦其耘”的现象出现于西周时期,【解答】“千耦其耘”的现象出现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个体农耕”取代了“千耦其耘”. 故选.

13.【答案】B 【解析】本题以商鞅变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解答】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其中,县今天还在沿用,是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故在我国最早使用县制是秦国. 故选.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知道青铜立人像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解答】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青铜立人像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故选.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甲骨文.

【解答】解答本题首先应读懂题干的引文,明白“殷”指商朝,以及“典”“册”的含义.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故选.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

【解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的是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反映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学习态度要谦虚. 故选.

17.【答案】C 【解析】本题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者.

【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选.

18.【答案】A 【解析】本题以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秦的暴政.

【解答】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 故选.

19.【答案】C 【解析】本题以秦朝的统一为依托,考查的是长平之战的知识.

【解答】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进行了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六国再也无法与秦国抗衡. 故选.

20.【答案】A 【解析】本题以李白的诗句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统一的知识.

【解答】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因此说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是对秦始皇统一全国过程的形象描述. 故选.

2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现在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银行在设计微标时,都参考了内方外圆的造型,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所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微标造型与圆形方孔钱外形相似,是正确的选项;刀形币、蚁鼻钱、铲形币的形制、重量各不相同,排除选项. 故选.

2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相关知识;识记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的朝代.

【解答】汉武帝时期,为实现大一统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故选.

2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张骞出使西域的有关内容,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解答】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这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权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加强了中原汉族和西域各国的联系. 故选.

24.【答案】C 【解析】本题以我国最早的纸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纸的发明和改进.

【解答】我国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我国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西汉末期,能够制造出纤维分布均匀、质地比较细白的纸.甘肃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 故选.

2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九章算术》的有关内容,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解答】东汉末年一家豪强地主,要计算他家的田亩面积,可参阅的书籍是《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是一部数学名著,总结了周秦到汉代以来的数学成就,书中记载了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还总结出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故选.

26.【答案】(1)蔡伦;改进造纸术.;(2)华佗;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3)张仲景;医圣.

【解析】本题以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蔡伦、华佗、张仲景的相关知识.;;【解答】(1)依据所学,图一人物是蔡伦.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2)图二是华佗.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疼痛,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3)图三是张仲景的著作.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27.【答案】(1)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2)张骞;汉武帝.;(3)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4)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解析】本题以丝绸之路图片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胡萝卜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解答】(1)仔细观察材料图片可知,图片是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中国的丝织品从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再到中亚、西亚的安息,一直到达欧洲的大秦.;(2)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张骞.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与西域的通道,有利于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3)西汉王朝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这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权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加强了中原汉族和西域各国的联系.;(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8.【答案】(1)管仲改革;有实现;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2)这体现了商鞅主张变法改革的思想;措施:实行县制、废井田、统一度量衡.;(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五霸,重点考查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的内容.本题考查了对历史上改革的认识.;;【解答】(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齐桓公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正式称霸,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称霸诸侯.;(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只要对国家有利,不必效仿古代.这体现了商鞅主张变法改革的思想.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内容有: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和军功.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因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统一度量衡,在秦国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管仲改革促进了齐国的强大;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顺应形势,变则通,通则久.

29.【答案】(1)“秦皇”指秦始皇或者嬴政;“汉武”指汉武帝或者刘彻.;(2)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设刺史.;(3)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4)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促进了西汉经济发展,把汉朝推向鼎盛时期.

【解析】(1)本题考查据材料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把握材料中的秦皇汉武所指的人物名字.;(2)本题考查秦始皇、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识记郡县制的推行以及颁布“推恩令”等史实.;(3)本题考查秦皇汉武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他们分别采取的不同政策.识记焚书坑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等措施.;(4)本题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的丰功伟绩.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把汉朝推向鼎盛时期.

【解答】(1)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的“秦皇”指的是秦始皇,“汉武”指的是汉武帝,他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是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创立了一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一;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上大一统的局面,开始进入鼎盛时期.;(2)秦始皇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这样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皇采取“焚书坑儒”的措施,即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又把暗中批评他的批儒生在咸阳活埋;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即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4)秦始皇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实现了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第二篇:七年级生物上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本学期第二次月考已经结束,现将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月考试卷共有三个大题,考试内容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最高分90分,最低分25分,全年级参考人数112人,平均分

,及格率%,优秀率%。

此次考试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探究题。题型难易适当,符合新课程考核要求,且试题涉及的内容广泛,有课本内的,也涉及到课本外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试卷结构及试题赋分

1、试卷的试题难易比为7:2:1

2、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考题内容占75% 左右。

3、第一大题为基础部分,第二大题为基础知识第三大题为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部分。

4、试卷结构较合理,难度适中,既考核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也考查评价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梯度。

三、根据阅卷及考生成绩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单选题40分,第二大题判断题20分,考察基本概念和知识技能及学生身边生活经验知识,第三大题实验探究题,学生得分率不高。学生对课本知识要认知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把生物知识应用到生活经验上的能力较差。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

1、教师要在平时多用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要重视“双基知识”,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加强。

2、教师在教学中多和学生交流合作,把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多联系,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归纳分析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注要重课本基础知识点的教学,做好填空题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4、学生的错别字较多,教师要加强文字的书写,尤其是一些概念或名称中不经常使用的文字的书写。

5、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多重视过程教学及实验教学,把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做到实处,分组实验及实验习题要做认真,实验报告都要认真填写。养成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性及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使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罕井初级中学

郭亚莉

第三篇:2018(含答案)七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12月份)

2018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一团中学七年级(上)月考

历史试卷(12月份)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页的答案栏上,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A.繁重的徭役 B.很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2.为实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愿望,陈胜在哪里建立张楚政权()A.咸阳 B.蕲县 C.陈 D.大泽乡

3.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严酷的刑法 B.骄傲自大 C.赋税徭役沉重 D.失去民心

4.文景之治是指()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5.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是接受了谁的建议()A.董仲舒 B.刘濞 C.晁错 D.主父偃

6.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这句话告诫当时的统治者()

A.秦朝的统治被推翻

B.必须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

C.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 D.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王

7.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而西汉时期提出“以德化民”在()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

8.今天的北大和清华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A.大学 B.儒学 C.郡国学 D.太学

9.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儒学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窒息学术空气

10.我国历史上唯一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11.汉武帝和汉明帝的相同历史功绩是()A.反击匈奴 B.治理黄河 C.提倡节俭 D.弘扬佛法

12.下面几项重大发明,属于东汉时的是()A.温室栽培蔬菜 B.发明耧车 C.发明水排 D.在耕犁上安装犁壁

13.西汉发明的新型播种工具是()A.简车 B.翻车 C.耧车 D.水排

14.新型生产工具的发明,促进了两汉经济的发展。水排的发明主要用于()A.农业 B.冶铁业 C.冶钢业 D.丝织业

15.我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钢材的国家,其时间大概是()A.春秋战国 B.秦朝 C.汉朝 D.三国时期

16.汉武帝时期,人们使用得最多的钱币是()A.圆形方孔钱 B.刀形币 C.五诛钱 D.银元

17.下列关于冒顿单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汉之际,匈奴族的杰出首领 B.首次统一蒙古草原

C.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D.与西汉订立和好盟约

18.贾谊(公元前 一公元前)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引文指的是()A.蒙恬率军反击匈奴 B.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C.窦固率军反击匈奴 D.窦宪大败北匈奴

19.卫青、霍去病沉重打击匈奴的地点是()A.漠北地区 B.蒙古草原 C.河西走廊 D.河套地区

20.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 B.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首诗是现代史学家翦伯赞所作,他在诗中赞扬了()A.汉武帝 B.冒顿单于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 22.张骞出使西域后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几种植物是()①水稻 ②葡萄 ③小麦 ④核桃。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往哪里的著名商路?()A.西亚和欧洲 B.日本 C.朝鲜 D.东南亚

24.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后果是()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 C.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 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

25.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A.使中国和西欧直接交流

B.使天山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片 C.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26.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的实物制造于()A.西汉早期 B.西汉晚期 C.东汉早期

27.下列哪些史实可以从《史记》中查阅到()①山顶洞人的氏族生活 ②武王伐纣

③陈胜、吴广起义 ④商鞅变法 ⑤焚书坑儒 ⑥班超出使西域 ⑦文景之治 ⑧城濮之战。A.①②⑤⑦ B.②③④⑤⑧C.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③⑤⑥⑦

28.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的相同点是()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有孙权参加 ③都采用了火攻 ④都是以少胜多

⑤都是军阀之间的斗争。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29.下列人物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①孙权 ②曹操 ③刘备 ④曹丕 ⑤诸葛亮 ⑥袁绍。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东汉晚期 D.③④⑤ D.②③④⑥

30.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东汉结束 ②刘备称帝 ③赤壁之战 ④孙权割据江东。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这段话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

汉景帝的哪些措施体现了这种思想?

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之为什么?

32.毛泽东曾经在诗词《泌园春•雪》这首诗词中这样写道:“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你能说了这句诗词中指的是哪两位皇帝吗?

请你结合史实说一说这 两位哪位的功劳更大?(要求理由充实,符合史实)

33.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 也没有战争之苦。

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

34.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笔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古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并写出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三国时期,英雄倍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 【解答】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繁重的徭役. 故选 .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知识.

【解答】公元前 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故选 . 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后期,秦二世任用奸臣赵高,政治腐败,徭役繁重,最终失去民心,各地人们揭竿而起.项羽进入咸阳后,火烧皇宫,并把秦朝的财宝运回彭城,纵容士兵烧杀抢掠,而刘邦则是对咸阳百姓约法三章,因此项羽的失败也是由于失去民心.因而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失去民心. 故选 .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

【解答】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故选 . 5.【答案】D 【解析】本题以主父偃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

【解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推恩令的实施,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解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故选 .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休养生息政策.

【解答】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这句话告诫当时的统治者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百姓失去土地,吃不饱,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死亡人数超过一半.汉高祖时期,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开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 故选 . 7.【答案】B 【解析】本题以“以德化民”为切入点,考查了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

【解答】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故西汉时期提出“以德化民”在文景时期. 故选 .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行儒家教育.

【解答】依据所学,为推行儒家教育,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这国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 故选 .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知识点.

【解答】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故选 .

10.【答案】B 【解析】本题以“跨公元前后的朝代”为切入点,考查西汉的建立和灭亡时间.

【解答】秦的起止时间为公元前 年-公元前 年,东汉的起止时间为 年 年,西汉的起止时间为公元前 年—-公元 年,唐朝起止时间为公元 年-公元 年. 故选 .

11.【答案】B 【解析】本题以汉武帝和汉明帝的相同历史功绩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治理黄河.

【解答】汉武帝时期,黄河下游决口,十几个郡县遭受洪灾.武帝下令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的文官武将都去背柴草,堵塞决口.经过这次治理,有八十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西汉末年黄河水患又严重起来,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经过这次彻底治理,在以后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故汉武帝和汉明帝的相同历史功绩是治理黄河. 故选 .

12.【答案】C 【解析】本题以几项重大发明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属于东汉时的重大发明.

【解答】汉代冶铁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了人力,提高冶炼质量.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故属于东汉时的重大发明是水排. 故选 .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耧车,知道汉代出现的耧车是一种新型的播种工具.

【解答】汉代出现的耧车是一种新型的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提高了播种的速度和质量. 故选 .

14.【答案】B 【解析】本题以生产工具的发明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水排的作用.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其重要作用是用来鼓风冶铁.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冶炼质量,所以水排的发明主要用于冶铁业. 故选 .

15.【答案】C 【解析】本题以我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钢材的国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其时间.汉代冶铁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解答】汉代冶铁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了人力,提高冶炼质量.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我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钢材的国家,其时间大概是汉朝. 故选 .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知道汉武帝把盐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解答】汉武帝把盐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故汉武帝时期,人们使用得最多的钱币是五铢钱. 故选 .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的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掌握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的知识.

【解答】秦汉之际,生活于我国北方的匈奴逐渐强大起来,匈奴族杰出的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冒顿没有与西汉订立和好盟约,选项 表述不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 .

18.【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漠北战役的有关内容,注意分析题干,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出击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的“万里长城”.

【解答】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 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引文指的是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故选 .

1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漠北战役的认识.

【解答】公元前 年,汉武帝又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分别率精骑袭击匈奴,在漠北大战中大败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故选 .

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和匈奴的战争.

【解答】秦汉之际,匈奴不断袭扰边民,烧杀抢掠,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西汉政府反击匈奴,因而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故选 .

21.【答案】C 【解析】本题以“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为切入点,考查的知识点是昭君出塞.

【解答】汉元帝时期,昭君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是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促进了汉匈之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题目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即描述了昭君出塞的意义.故“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首诗是现代史学家翦伯赞所作,他在诗中赞扬了王昭君. 故选 .

22.【答案】B 【解析】本题以张骞出使西域后,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品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葡和核桃. 【解答】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等植物开始传入中原,汉朝的铸铁等技术也传到了西域.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就是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张骞出使西域后,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是葡萄和核桃. 故选 .

23.【答案】A 【解析】本题以丝绸之路通往哪里为切入点,考查丝绸之路路线.

【解答】依据所学,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线. 故选 .

2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把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后果.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加强了同西域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故 符合题意. 故选 .

2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考查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理解.

【解答】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是西汉政府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汉朝的丝、丝织品大量运到西域后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情况下出现的.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也是西汉时期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汉族与沿途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 故选 .

26.【答案】A 【解析】本题以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的实物为切入点,考查古代科技成就.

【解答】西汉早期,我国劳动人民由“漂絮成片”现象,发明了纸.因此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的实物制造于西汉早期. 故选 .

2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记》的有关内容,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 多年的历史.因而①山顶洞人的氏族生活⑥班超出使西域不可能记载,②③④⑤⑦⑧符合题意. 故选 .

2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 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火烧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败袁军主力.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故选 .

2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 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曹操、袁绍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们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 故选 .

30.【答案】C 【解析】本题以三国时期是事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 【解答】东汉末年,孙权割据江东.公元 年,汉献帝禅位,曹丕称帝,东汉结束.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曹操统一北方后,与 年南下,首先击败刘表和依附刘表的刘备,占领荆州,进逼孙吴.孙权和刘备共同抗曹,派周瑜在赤壁与曹操决战.所以考查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①②. 故选 .

31.【答案】 农本思想.;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文景之治.

【解析】本题以汉景帝的言论材料为切入点,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解答】 据材料“(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可知,材料反映了汉景帝的重视农业的思想,;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称之为文景之治.

32.【答案】 秦始皇和汉武帝.;我认为汉武帝的功劳最大,因为汉武帝时期实行了以下措施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政治上: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样封国越发越小.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太学.经济上: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汉武帝与秦始皇.识记汉武帝与秦始皇的相关历史.;本题考查汉武帝的功绩.理解汉武帝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采取的统一措施.

【解答】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这句诗词中指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开放性试题,分析合情合理即可,如支持汉武帝,可依据汉武帝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采取的统一措施作答.

33.【答案】 战,和.;公元前 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王昭君出塞.;都有积极的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部得到了安定;昭君出塞,汉、匈和亲,为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解析】 本题以“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为切入点,考查汉与匈奴的两种关系.;本题以“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为切入点,考查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和昭君出塞.;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 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反映的是“和”的关系.;材料一是指公元前 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故唱此曲.材料二是指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边境的匈奴人民过上了多年安定生活.;汉武帝反击匈奴和昭君出塞都有积极的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部得到了安定;昭君出塞,汉、匈和亲,为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34.【答案】 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 年,刘备建立蜀,定都成都; 年,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

赤壁之战.公元 年,曹操和孙刘联军.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周瑜,诸葛亮.

因为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骄傲 轻敌,麻痹大意.加上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很多人得了传染病.这就埋下了失败的祸根.而孙刘联军采用了正确的战术,火攻曹军.结果大败曹操.

如喜欢曹操,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善于谋略.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促进了北方生产的发展.(也可以写其它人.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以《三国演义》的诗词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切入点,考查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

【解答】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都洛阳.第二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

据材料“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可知是 年,孙刘联军和曹操进行了赤壁之战,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

公元前 年,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与诸葛亮指挥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使曹操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巩固在他在长江中下游的统治,刘备占有四川,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周郎”指周瑜,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诸葛亮.

材料是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追忆的是历史上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曹军虽然实力强大,但曹操骄傲轻敌,曹军又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水土不服.而孙刘联军虽然实力较弱,但将帅同心,指挥正确,战术灵活,采用火攻,黄盖诈降成功,火烧战船和曹军.所以赤壁之战最终曹军战败,孙刘联军获得了胜利.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我喜欢曹操,因为他有远大的志向,善于谋略.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促进了北方生产的发展.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中学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

历 史 试 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序号直接填入题后括号内。)1.右图是我国商周时期在西南地区盛行的——种青铜文化的代表,它出现于()A.长江三角洲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2.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评价()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3.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山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的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A.已经会人工取火 B.过着群居生活 C.种植粟 D.会制造陶器

4、右图是什么人头部复原像()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5.活动中,老师让刘欣欣同学做组长,她却让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深有感叹:这是______的再现啊()A.战争 B.禅让 C.世袭 D.暴力

6.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安阳殷墟人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7、右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人遗址

8、“有的墓随葬品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始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大汶口人

9.“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A.水稻和玉米 B.水稻和小麦 C.粟和小麦 D.粟和水稻

10.孙中山“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指的是()A.蚩尤

B.黄帝

C.女娲

D.大禹 1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尧时期

B.舜时期

C.禹时期

D.黄帝时期

12、.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13.西周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农业

B.玉器加工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制瓷业 14.造型雄奇、工艺高超、名闻中外的青铜器精品,是商朝的()A.象尊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犀尊

15.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什么时候已经齐备()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商周

16.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有()

A.乐器 B.食器 C.盛水器皿 D.装饰品 17.东周开始于()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770年 18.“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总目标是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年表。目前我们的课本即采用了这一成果。据此,请你推算一下,夏商周三代各自统治的时间为()

A.470年 554年 275年

B.407年 550年 260年 C.450年 554年 275年

D.470年 550年 275年 19.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A.纣

B.启

C.幽王

D.桀

20.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配伍选择。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舜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半坡原始居民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尧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山顶洞人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禹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河姆渡原始居民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三、判断辨析。下列说法是正确的请打“ 1.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使用和保管天然火增强生存能力。()

3、从人种起源看,不同人种并没有优劣之分。()

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5.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说明他们已过着定居生活。()6.从黄帝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

7、舜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8.大汶口原始居民已经能制造黑陶和白陶。()

四、识图题

(一)读右图回答(5分)

(1)图中是哪个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1分)

(2)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他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2分)

(3)他使用的石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被称作什么时代?(2分)

(二)、(1)右图青铜器的名称和制造朝代各是什么?(2分)

(2)它在青铜铸造史上有什么地位?(2分)

(3)请你想一想,它是用来做什么用的?(2分)

(4)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什么特点?(2分)

(三)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

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修建的何种类型的房屋?(4分)

(2)除了建筑的房屋不同,两种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还有什么主要的不同点?(2分)

五、材料解析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今山东境内),曰齐。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尚父”指的是谁?他建立了哪一个诸侯国?(4分)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看出构成诸侯的是哪些人?他们从天子那里得到什么?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8分)

(3)两则材料反应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4分)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1分)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1分)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1分)

4、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这种社会制度包括了哪些朝代?(2分)

5、面对各个朝代的兴亡,你有什么启示?(2分)

一、选择题 共20分,每小题1分。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C 2 D B B 14 B B B C D 18 A D 19 D B 20 D 12 13 B

A 16 17 B

B

D

二、配伍选择(12分)C D B A F E

三、判断辨析(8分)

1、×

2、√

3、√

4、×

5、√

6、×

7、×

8、√

四、识图题(20分)

(一)、(1)北京人(1分)

(2)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70—20万年前(2分)(3)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旧时器时代(2分)

(二)、(1)司母戊鼎,商朝;(2分)(2)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2分)

(3)鼎是烧煮或盛放鱼肉的器具,大量用于祭祀。(3分)(4)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2分)

(三)、(1)图一: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图二: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4分)

(2)河姆渡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2分)

五、材料解析题(20分)

(一)、(1)“人祭”和“人殉”。(2分)(2)奴隶(1分)

(3)夏、商、西周时期,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3分)

(二)、(1)半坡原始居民。(1分)(2)半坡人面鱼纹盆。(2分)(3)粟。(1分)

(4)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2分)

(三)1、启;(1分)

2、世袭制;(2分)

3、夏朝;(1分)

4、奴隶社会,夏、商、周(4分)

第五篇: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

本次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分:选择题,非选择题。试题灵活、新颖也是这份试卷的可贵之处。整套试题中能够从书上直接翻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而问答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穿。

二、试卷分析

试卷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从这次考试中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为选择题的第2、3、11、12、13、14题;学生对时间和事件的把握不够准确。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题;学生不认识题中图片所反映的制度,导致后面的几问都答错。从总的来说,本份试卷难度较大,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阶段评价

关于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具体阅卷中,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还是基本知识问题。尽管是阶段总结性考试,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如第7题根据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有一部分同学选错。

其次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甚至混淆了时间概念,尽管答得有条有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如17题第二问这种制度下的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很多学生答成把土地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

最后,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和问答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不明题意,或思维模糊,当然无从答起。

三、关于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知识是能力之源。要加大学生做题力度,把讲练相结合。(2)、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概念。在这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但有一个误区必须要避免:即由开卷考试可能带来的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

(3)、还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文学以及政治常识初步的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内容本身的博大精深就注定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的园地。

下载2018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学校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学校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