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加坡的公务员制度及其启示
新加坡的公务员制度及其启示
【摘要】新加坡是一个面积小、人口密度大且异质性强的城市国家。从1965年独立至今的几十年里,新加坡在保持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贪污腐败行为。这与其独特而富有成效的公务员制度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借鉴其经验,加强公务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关键词】新加坡 公务员制度 经验 启示
新加坡是一个赤道国家,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别名星岛,又译“狮子城”,是世界上著名的“花园之城”。总面积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0万,其中华人占75.2%,马来人占13.6%,印度人占8.8%,其他族占2.4%。语言有英语、华语、新加坡语、马来语四种。①从1965年独立至今的短短几十年内,新加坡就从一个面积小、人口密度大且异质性强的小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公认的、在保持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贪污行为的国家。自2002年以来,新加坡政府连续在透明国际组织政府清廉度排名中名列前茅,具体排名情况如下:2002年~2006年第5位,2007年第4位,2008年第2位,2009年第3位,2010年第1位,2011年第5位。这与其拥有一套独特且富有成效的公务员制度是分不开的。
文明的交融造就卓越的制度
新加坡的公务员制度是在殖民地时期的行政体制上发展起来的。1842年,新加坡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按照自身发展模式,逐步将立法、行政、司法等机构模式移植到了新加坡。二战后,英国政府又进一步完善了新加坡的行政体制。理性与法治、民主政治与精英治理等西方政治文明理念开始在新加坡生根发芽。1965年独立后,面对人口异质性强、文化背景多元、对国家认同度低等特点,新加坡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展了一系列反对全盘西化倾向、捍卫亚洲价值观的运动。在1982年农历新年献词中,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号召新加坡人保护和弘扬儒家道德传统,大力提倡培养新加坡人的职业道德,并把道德规范纳入公务员的行为体系和考核范围,力图用东方儒家伦理道德陶冶公职人员的品德,通过树立公职人员公正廉洁的形象来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席卷全球的公共管理运动中,新加坡再次对公共行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大的改革是1995年5月开展的“面向21世纪的公共服务”运动,由直属于总理公署的专门办公室负责指导和推进。通过这场运动,随意浪费现象大量消除,公共服务绩效大幅提升,一支反应迅速、责任心强、精益求精的公务员队伍开始在新加坡建立起来。
具体而言,新加坡的公务员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折衷、独立的管理模式。新加坡沿袭殖民时期的机构设置,充分吸收西方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思想,在行政系统外设立了独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即公共服务委员会。它由总统直接领导,由5到14人构成,任期5年。新加坡的公务员职位,按横向工作性质划分,包含行政服务类、专业服务类、执行服务类、文书服务类、技术服务类和办公室服务类六个类别;按纵向职务层次划分,自上而下分为常务秘书、副常务秘书、首席助理秘书、助理秘书、高级行政助理、行政助理等。每一个职务又分为若干对应的职级。新加坡宪法还明确规定,政府官员、国会议员、政治协会会长、工会及所有与工会有联系的组织成员不得担任公务委员会委员。其成员通常是由有成就的工商界和金融界人士、教授、医生等组成,以保证独立性和公正性,避免行政系统滥用人事权。
严格录用考核,注重公务员整体素质建设。新加坡主要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与英美发达国家一样,考试制度强调公开、公平、择优录取的原则。不同的是,新加坡公务员录用兼顾刚性与柔性原则。刚性原则体现在对应聘者的学历有一定的硬性要求,柔性原则体现在对应聘者的品德修养等情况要严格审查,道德有失或有不良嗜好者将不予录取。公务员被录用后还要接受品德跟踪考核以及工作能力和潜力评估的考验,只有通过这两项考核的公务员才能晋升。实践证明,这种注重公务员整体素质的录用考核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政府的廉洁运作。此外,新加坡还有专门的公务员培训机构公务员学院,负责提升在岗公务员的整体素质。
高福利、高薪酬的工资待遇。新加坡是著名的高福利、高薪酬国家。新加坡政府认为,要想吸引和留住人才,必须“富之、贵之、教之、誉之”,因而十分重视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作为社会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公务员的薪酬标准通常接近或高于市场人才的竞争水平。这一政策,不仅可以吸引社会精英到政府任职,保证政府拥有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而且可以通过“高薪”达到“养廉”的目的,使公务员在不敢贪污的同时也不必贪污。
新加坡公务员制度建设的经验
总结新加坡在公务员制度建设上的经验,可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鼓励创新与变革。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圈影响且有被殖民历史的小国,新加坡不仅没有被完全西化或汉化,反而借鉴两大文明,创设出独特而高效的制度,是与其始终鼓励求新与变革分不开的。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培养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创新意识和适应变革意识,要求各部门形成一种期待变革、欢迎变革并有效执行变革的组织文化。政府甚至要求每个公务员对与自己工作相关的问题都能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为此,政府还专门设立杰出创新奖,用于鼓励公共服务创新。
人才选拔多样化。新加坡政府一直强调“有好领袖才有好政府”,十分注重培养和招揽人才。总理公署内部专门设立选拔人才的机构诠叙组。该组成员由总理挑选和领导,在全国明察暗访,寻找优秀人才并及时向公务员服务委员会推荐,以备录用。政府还用总统奖学金培养有潜质的学生,将其送至国外名牌大学深造,并与政府签约,学成后回国为政府服务。现任总理李显龙、前任总理吴作栋都曾是总统奖学金的获得者。李光耀曾说:“公共服务,不论是政治领袖还是公务员,都必须由最好的人担任”。②而人才一旦被选拔出来,就会根据其专业特长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量才使用。
严格的监督与管理。新加坡公务员的行为准则和岗位职责,相关法律法规都作了明确规定。与此同时,新加坡还建立起一套近乎苛刻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包括官方与民间两个方面。官方秉持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理念,设置独立运作的贪污调查局负责廉政监督;民众则可以通过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监督公务员。此外,新加坡有严格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公务员必须自动填写法定声明,申报财产(包括个人动产、不动产、存款、股票、债券等,有配偶的还必须申报配偶财产),并有专门机构进行核查。
新加坡公务员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对我国而言,新加坡的公务员制度至少有两方面启示:
注重公务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此同时,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出现滑坡,腐败现象层出不穷,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屡禁不止,官僚主义之风愈演愈烈,对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而要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对公务员队伍的腐蚀,首要措施恐怕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上筑起防腐拒变的长堤,使他们树立起廉洁自律意识,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力、地位和利益问题,努力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纯洁。
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邓小平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肆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制度问题带有标志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③具体到公务员制度建设上,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的选拔任用,开辟一条真正能识别、吸收治国良才的通道。我国的公务员录用虽然采用公开考试的方式,但在具体操作细节上还有不少问题,导致许多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新加坡的经验恰恰提示我们,要想吸收人才,必须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具体的选拔措施。
其次,健全法制,完善体制内监督。新加坡公务员制度的理性与法治精神非常突出,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处理公务时,公务员不能依据个人感情或利益关系行事,而是严格依章办事,不讲情面。中国的《公务员法》于2005年颁布,与之配套的各个方面或环节单项制度设计仍旧滞后,一些地方招考公务员时“潜规则”大行其道,给体制内监督带来了很大不便。因此,要加快对公务员监督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步伐,尽快构建起严密的监管体系。
最后,不断完善退出机制。官本位思想作为一种深入人心的传统价值观,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建国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系统不断扩张,虽进行过几次精简机构的改革,但目前的官民比例仍远远高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在完善公务员选拔任用、加强体制内监督的同时,必须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缩减公务员的“利益弹性空间”,实现公务员与其他职业之间的自由转换。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淡化官本位传统,保持公务员系统的活力与高效。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注释:
①吴志华:《当今国外公务员制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8页。
②蔡定剑:“向新加坡学习什么?”,《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7日。
③《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3页。
第二篇:新加坡廉政建设的主要制度架构及启示
新加坡廉政建设的主要制度架构及启示
2014-05-06 16:41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新 刘瑜
摘要:在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尤其是加速发展时期,都会面临着腐败的侵蚀与影响,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速度。世界各国在治理腐败的过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经验,而新加坡作为以廉政著称于世的亚洲国家,作为与我国有着共同儒家文化基础、有着颇多相同或相似之处的发达国家,其完善的肃贪倡廉的制度设计与除恶务尽的信心与决心,对于我国的反腐倡廉、治理腐败无疑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治理腐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腐败不仅影响着政府的行政行为能力,也极大制约着政府的公信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面对腐败的困扰,各国苦苦寻觅虽无治本之良策,但却也积累了许多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新加坡作为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其廉政建设的成效有目共睹,尤其是其反腐过程中逐渐建立的一套全面、完善、颇具特色而又行之有效的反腐败的法律制度体系与运行机制,不仅创造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奇迹,也成就了新加坡的廉政奇迹和政治清誉。
一、新加坡廉政建设的主要制度架构
一般来说,腐败是权力有价(格)的寻租行为,是权力拥有者通过所掌握的政治、经济或社会权力而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利己主义行为。腐败行为之所以滋生,其根源在于权力行为双方与第三方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或者说是权力拥有者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惩戒机制。因此治理腐败的根本也就在于,如何促进和保证权力拥有者在行使权力时的透明和公正,如何促进和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而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是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而健全并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的法律法规体系[1].新加坡的廉政建设之所以卓有成效,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在反腐倡廉过程中制定和实施了包括《反贪污法》、《没收贪污所得法》、《公务员惩戒条例》等在内的一套科学、完整、严谨的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得益于建立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反腐败运行机制与监督预防体系。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内容。
(一)任前考察制度
新加坡政府公务员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政务官(即政治领袖);二是事务官(即各级各类政府工作人员);三是国营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三类公务人员中,政务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其他两类国家公务员则普遍实行先考察后聘用的公开选拔制度。新加坡政府规定(1)所有人员在进入政府工作部门之前都必须经过考试和试用。经过两年聘用合格者,正式录用为国家公务员,不合格者予以辞退。(2)考试和试用合格后,要接受严格的任前资格审查。审查的具体内容包括:有无犯罪前科、家庭情况、个人爱好、品德修养、社会背景、日常交往人员情况等,以防止有潜在腐败行为人员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影响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3)资格审查合格录用后,每人还必须写入职宣誓书,在法院宣誓官面前进行任职宣暂。宣誓任职后绝对为国家服务、服从命令、严守国家公务机密、决不贪污或有其他违法行为,如有违反,愿意接受最严厉的处罚[2].此外,政府还要求每个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要详细记录自己的各项活动,主管单位的常任秘书会定期检查记录内容,如发现所记录内容涉嫌贪腐,则立即移交反贪调查局进行相关调查核实。严格的任前考察聘任制度,对公务员廉洁自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保证了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人员的良好素质。
(二)财产申报制度
新加坡法律明确规定,凡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及时进行个人财产申报。就其申报的内容而言一般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任职财产申报。即当公务员被聘用后,必须及时申报自己的全部合法财产。申报的范围主要包括其在银行的存款、合法持有的有价债券、证券、个人及家庭主要成员所拥有动产及不动产、所进行的个人及家庭投资及投资收益情况、个人债务负担等,并出具相关的财产清单及证明[3].同时,要到法院设置的公务人员公证处接受相关的财产审查,并由指定的宣誓官出据相关的公证书。公证书的正本交由公务人员所属机关人事部门进行保存,副本则要由法院公证处进行备案、备查。相关部门的常任秘书会对每一份申报的个人财产进行详细审阅,同时还要由反贪调查局对财产申报是否属实、有无隐瞒漏报或转移财产等情况进行审查;另一部分是财产申报。财产申报:主要是对任职后公务人员个人及主要家庭成员出现的财产变动情况及变动原因进行申报,每年7月进行[2].反贪污调查局则会对任职后公务人员个
人及主要家庭成员所增加财产的确实性及合法性进行审查核实。如果发现弄虚作假,则会受到相关纪律处分直至开除。如果财产来源不明或涉嫌违法的,则其来源不明的财产会被全部没收直至移送法院进行司法处理。
(三)严格的反贪管理制度
新加坡法律制度对公务人员所担任的社会兼职和在公务活动中收受礼品等行为也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规定[4].1.严禁公务人员收受礼品。除个人私交外,任何政府公务人员均不得收受下级相关企业或个人赠与的任何礼品。如因个人退休等原因而接受礼品,则必须及时向公务人员所在机关管理部门的常任秘书申报,并详细列明所接受物品的价值、物品名称、赠与人等,并且规定所接受礼品的最高金额不得超过300美元。在特殊情况下,确因无法拒绝而收受的礼品,在收受行为发生后也必须及时向上级报告并上交礼品。
2.严禁受贿行为。新加坡法律明文规定,政府公务人员不得以任何名义向下级宫员或其他有工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借钱,政府官员在借出钱财时不得索取任何利息或变相索取利息;政府工作人员也不得以行政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来索取或变相索取报酬,也不得以自己的职务权力帮助他人获取经济利益等。并且明确规定贿赂物的范围除财物外,还包括其他的不正当利益。
3.严禁公务人员社会兼职。新加坡法律规定,政府公务人员在其任职期间未经上级批准,不得担任社会职务,不得从事自由职业活动(如讲学)。
(四)品德考核制度
新加坡非常重视公务员的品德监督,除在任职前进行常规的品德考察外,还要进行更为严格的任后例行品德考核。个人品德行为考核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日常个人品德行为考核,二是个人行为跟踪考核[5].日常个人品行考核:新加坡政府每年会发给每个任职公务员一本已编注页码和日期的日常行为记录本,要求公务员每天必须随身携带,随时记录自己日常活动,并于每周周一时交由主管官员检查并签字发还。如果主管官员检查时发现问题,要及时将相关记录本送交反贪调查局进行进一步调查核实。与之相配套,新加坡实行主管检查官员与其所辖政府公务员实行品德考核连坐制,即如果主管检查官员对其所辖政府公务员品行疏于管束或主管官员检查时没能及时发现问题或故意帮助隐瞒问题,一旦被反贪调查局通过其他途径调查核实,则会被与违纪公务员一并处罚。
个人行为跟踪考核:新加坡法律赋予了反贪调查局一项特权,即可以对所有政府公务员特别是新参加工作的公务员进行相关行为跟踪,暗中监视、跟踪和调查他们的日常活动是否正当、合法,并收集相关证据。同时,要及时将相关证据与负责该公务员日常行为考核的主管官员进行沟通,以进一步核实该公务员日常行为记录本所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品德考核制度通过强化政府公务员廉洁奉公的自律行为和法律赋予的强制监督行为有效保证了政府的纯洁和高效运行。
(五)高俸养廉制度
为了保证公务员队伍的生活质量和行政行为的廉洁高效,新加坡政府在公务人员中普遍实行了高俸养廉的制度,并随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新加坡政府公务人员的工资在经历了自1973年以来的连续4次上调后,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世界各国同类公务人员的工资中也是较高的。新加坡政府由总理公署和14个部组成,共有公务员
7.6万人,分超级和1至4级5个等级,相应地,其薪俸也分为5个等级。超级主要分为部长和副部长,月薪为14551-16540新元和10580-14550新元;1级分为副部长和助理部长,月薪为9051-10400新元和6350-9050新元;2级分为助理部长和主任,月薪为6161-7190新元和4100-6160新元;3级分为主任和助理主任,月薪为2550-5130新元;4级为管理人员,应届生最高为2800新元(当时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同期,15-24岁,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新加坡国民的平均月薪仅为2600新元。[1]除正常月薪外,新加坡公务员的收入还会包括业绩奖励、年终奖金、优秀奖金,医疗福利、住房优惠、集体保障等福利以及优厚的公务员退休养老金。所有这些制度安排足以保障政府公务员无需寻求薪俸以外的收入即可获得稳定、充裕的生活来源,足以使他们无需借助贪污腐败就能过上一种与其社会地位相称的比较体面的生活,从而有效斩断了政府公务员贪污受贿的内在动机。
(六)独立高效的反腐机构
根据《反贪污法》,新加坡成立了直接隶属于总理公署的反贪调查局。反贪调查局由局长、副局长和局长助理组成,由总统任命,对总理负责,不受任何其他部门的管辖和制约。其主要任务是调查和处理公共服务部门和政府机构中涉嫌贪污腐败的人员和案件,审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运作惯例和工作程序,并对敏感部门人员进行定期轮换。反贪调查局在实施调查行为时还被赋予了充分的自主权和十分广泛的特权,拥有绝对的权威。有权采取各种手段了解一切政府官员(无论名声多大、地位多高)的廉洁自律情况,对涉嫌官员一律严惩不贷,不允许任何人有法外特权;有权要求知情者提供被调查者的一切真实情况;反贪调查局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可以不用逮捕证即可逮捕任何涉嫌贪腐的人员;无需授权即可行使《刑事诉讼法》所赋予的特别权力;有权入室调查和没收被认为是赃款、赃物的任何钱财及物品;有权要求涉嫌贪污受贿人员说明其财产来源,不能说明和证明其财产合法来源的,可以移交法庭进行相关司法审判。反贪调查局高效、快捷的反贪治贪行动,有效震慑和遏制了政府工作人员的贪腐欲念,保证了新加坡社会的高效清明和政府公务员的廉洁奉公。
二、新加坡廉政建设的制度启示
新加坡廉政建设虽然因与我国在体制、国情等方面有着众多的差异而显得有所不同,但在防腐治腐及制度建设方面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却又与我国有着颇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我们有着共同的儒家文化基础,同样有着反贪治腐的坚强决心、有着同样广泛的民意基础等等。毫无疑问,新加坡在廉政建设方面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与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完善法制,制定系统严密的反腐制度体系
在现有的物质生活资料不足以满足所有人需要的条件下,出于利已主义动机人人都有腐败的可能,而作为掌握着一定社会资源的政府部门的公务人员其腐败的风险系数会更高。因此,要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就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最大化地减少人们的利已主义动机可能带给社会的危害。
在新加坡,完备、严格、细密、合理的廉政法律法规体系及运行系统构建了一张细致严密、覆盖全面、可操作性强的反贪倡廉之网,在有效抑制了公务人员的利已主义动机和腐败冲动、打击和惩治腐败方面发挥了标本兼治的巨大作用,这也给予了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以莫大的启示。当前,在我国虽然也有一些防贪、惩贪、治腐的法律法规和条款,但大多数或属于一般的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或属于党的内部文件或约束性规定,缺乏法律所应有的强制性;或属于单纯的部门法,约束力有限;或因各种反腐规定互不联通,而缺乏整体合力,或在执行时存在着以罚代刑、以党纪代国法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我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工作。因此,我国现阶段防腐治贪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制定出一套能有效整合各种反腐法律法规且科学、全面、系统、执行有力、可操作性强、涵盖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惩治的治腐防贪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从而有效保证反腐倡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及违法必究。
(二)整合国家力量,设立专门、独立的反贪治腐机构
新加坡廉政建设经验表明,反腐倡廉必须有一个统一且具有较强独立性的反贪治腐机构,这也是新加坡廉政建设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虽然也有各级各类反腐败机构肩负着相同的职责和任务,但相比较而言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就横向而言,机构林立,数量众多。既有党内的也有行政的,既有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也有政府机关的,既有经济的也有法律的,然而这些机构往往是机构重叠但却互不隶属只对本部门负责,形成了九龙治水,龙龙不治的局面,难以形成合力,作用难以发挥;就纵向而言,这些机构又往往隶属于某一机构或部门,缺乏办案独立自主性,受制于上级机构或部门领导的意志,形成了反贪治腐对下不对上,只监督下级和群众而不监督上级和领导的尴尬局面。因此,在廉政机构建设上我国应积极借鉴吸纳新加坡反腐经验,整合反腐败机构,成立类似于新加坡反贪调查局的具有统一系统和独立办案权的反贪污专门机构,实行从国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县的垂直统一领导,机构主要领导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直接任命,隶属于中央,只对中央负责,不受地方管辖和制约。[3]惟有如此,才能保证反腐败工作不受或少受干扰,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反腐机构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三)保障待遇,确立科学合理的薪俸水平
一般来说,新加坡的公务人员大都廉洁奉公,这除了有严明的法律约束和反贪机构强有力的审查监督等因素外,主要还是因为政府实施的高俸养廉的薪俸政策等一系列配套待遇足以使他们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使他们在权衡腐败成本与收益后最终选择了遵纪守法。
虽然现阶段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综合国力尚且不强,国家暂时还无力像新加坡一样拿出较高的薪俸来达到养廉之目的,但依然可以采取措施来鼓励和倡导公务人员的廉洁自律。一是根据每年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物价上涨幅度等及时调整公务人员的薪俸待遇,使其收入总体保持在社会收入平均水平之上,奠定公务人员不必为生活而贪腐的底线;二是对廉洁奉公、业绩突出、社会反映良好的政府公务人员及时进行表彰、奖励、破格提拔重用等,以树立榜样,增强其上进心和奋进力、自豪感和满意度,从而吸引更多政府公务人员努力工作,加强自律;三是政府要加强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社会福利投入,不使国家公务人员因社会福利费而使本已不多的薪俸收入进一步减少。相反,要努力使其社会福利水平和收入超过社会平均福利水平,从而有效保障国家公务人员不需因担忧医疗和养老而腐败。
总之,当前我国正处于了反贪治腐的关键时期,一系列案件特别是一些涉案公务人员层级高、金额大、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的相继查处,一方面准确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腐败问题零容忍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反贪治腐的科学选择和战略性安排,但另一方面却也突出反映和暴露出我国当前的反腐败工作依然处于顶层设计时期,依然面临着法律制度缺乏、监督不足等制度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虽然各国会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而面临大相径庭的腐败内容与问题,也会因文化传统和道德标准等发展背景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反腐制度设计与安排,这也就决定了世界永远不会有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治理腐败制度模式,但各国在治理腐败时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却是具有共性的、一致的,即如何来规范制度以最大化地约束和限制权力拥有者的利己性追求及其产生的腐败行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廉政制度建设的经验无疑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参考文献:
[1]刘国新。诚信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理论前沿,2007(21):24-25.[2]刘国雄。新加坡的廉政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严实。新加坡的廉政与社会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4]宋振国,刘长敏。各国廉政建设比较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5]孙晓莉。国外廉政文化概略[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作者单位:刘国新,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瑜,政法学院)
第三篇:美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及其启示
美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陈 恒
(浙江海洋学院
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
A10储运班)
【摘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 福利的工作人员。本文基于美国公务员分类管理,阐述了包含工资、福利、保险在内的美国公务员薪酬基本框架。结合美 国公务员薪酬的特点,以及我国公共部门薪酬制度现状,本文提出了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美国;公务员;薪酬;职位;绩效
前 言
获得薪酬,是公务员享有的法定权利。薪酬主要包括工资、福利、保险等。作为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公务员薪酬制度不仅体现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也吸收了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先进成果。当前,我国正致力于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具有稳定性、灵活性、竞争性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尤为重要。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学习和借鉴美国 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合理成分,推动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变革。
美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结构分类管理是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前提和基础。1923年,美国国会颁发《联邦政府职位分类法》,并确立了同工同酬的薪酬原则。1949年,美国国会修订《联邦政府职位分类法》,将公务员职位归纳为:一般职位序列(GS),共分为18职等;二是技艺保管序列(GPS),共10职等。此外,按照雇用期限,可将政府雇员分为永久雇员、临时雇员;按照工作方式,可将政府雇员分为全职雇员和非全职雇员。
一、美国公务员工资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共有30多个工资系统。公务员工资包括法定工资制度和其他工资制度。
(1)法定工资制度,适用于白领雇员,包括GS工资序列;外交人员工资序列;退伍军人健康管理人员工资序列。
(2)其他工资制度 ,主要包括:适用于高级公务员的工资序E S、SES的联邦工资序列FWS;行政法规决定的工资序列AD。20世纪中后期,随着重塑人力资源管理运动的开展,美国公务员工资制度不断变革。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务员的工资由专门的联邦工资账户支付,而各州、县、市公务员的工资,则由本级政府财政负担。
(一)基本工资
美国已形成以常规工资体系为主,以弹性工资体系为辅的多元化工资框架。
(1)常规工资体系。常规工资体系适用于一般职序列GS。GS工资序列是美国政府覆盖面最广、涉及人数最多的工资制度。按照工作任务、责任、任职资格条件等标准,可以将GS职位分为23类、420职系、15职等,10职级。按照等内晋级幅度,可将GS职位序列分为单间隔等级序列(如GS-12,3/4/5/6)、双间隔等级序列(如GS-5,7/9/11)。GS职位序列的等内增资适用于永久性职位雇员,等内增资需符合的条件是:绩效能力应该达到基本要求,即绩效评定至少达到第3等次“良好”;达到规定的任职年限;在规定的任职年限内没有获得过其他增资。
(2)弹性工资体系。一是最高工资标准规则。最高工资标准规则,是指允许行政机构给予GS职位序列雇员高于常规工资标准的特殊工资规则,适用于GS序列雇员的再雇用、凋任、重新安排工作、晋升、降级以及其他职位变动。二是雇用高资格条件者和特别需要者的弹性工资。联邦政府各行政机构在雇用具备高资格条件的申请者和特别需要的职位人员时,可以给予他们高于招募职位工资等级标准的工资。三是高级雇员弹性工资。对联邦政府中的高级公务员、高层雇员、科学或专家职位雇员等高级雇员实行的具有宽带结构的弹性工资。联邦行政机构可以根据高级雇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和实际工作绩效,在最低标准与最高标准之间决定他们的年薪报酬。
(二)津贴、补贴
美国公务员的津贴包括:(1)制服津贴,总数不得超过125美元。(2)住宅津贴和生活津贴。依据《美国法典》,对派往合众国、波多黎各自由邦、运河区和合众国领地和属地以外的其他地区的公务员,给予临时住宅津贴,以及租金、取暖、采光、燃料、煤气、电和 水等生活津贴。(3)生活费津贴。给予派驻国外公务员的调任津贴、分居生活供养津贴、教育津贴和交通费等。(4)岗位津贴,是根据环境,给予驻国外地区工作雇员的津贴,岗位 差额不得超过其基本薪金率的25%。(5)危险薪金津贴和其他津贴。此外,美国公务员还享受加班费、假期补助、购房补助等补贴。
(三)奖金。
联邦政府奖励包括各种现金奖、工作成绩奖、政府推荐奖、高绩效提薪、荣誉与正式赞扬、休假奖等。《美国法典》详细规定了工作成绩奖、现金奖等措施。其中,工作成绩奖金额不得多于基本薪金率的10%,也不得少于基本薪金率的2%。但是,经机关首长确认可以给予超过基本薪金的10%,不超过20%的成绩奖。奖金现金奖金额不超过1万美元,但经人事管理署批准,可授予超过1万美元但不超过2.5万美元的奖金奖。为了吸引、安置、稳定优秀公共管理人才,联邦政府推出了包括“雇用奖金”、“ 安置奖金 ”、“留人津贴”的3Rs奖励措施。如“雇用奖金”旨在吸引稀缺人才,包括一般职序列职位和高层职位、科学或专家职位、高级公务员职位等职位类别的人才,只要其与政府行政机构签订6个月以上的雇用合同,就可以获得一笔相当于任职后基本年薪25%的一次性“雇用奖金”。
二、美国公务员福利
美国公务员福利制度包括年休假、家庭与医疗假,以及出庭假、骨髓与器官捐赠假、紧急事件假、应征入伍假和无工资假等。
(一)年休假制度。联邦政府雇员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假期与其服务期紧密相关。普通公务员最长年休假不超过30天,高级公务员最长年休假不超过90天。未休假或未修满假的公务员可以依据未修的时间计算累积的补偿津贴。
(二)家庭与医疗休假制度。
按照美国1993年《家庭与休假法案》,联邦政府公务员的直系家庭成员因患癌症、心脏病等严重疾病,或负重伤、怀孕或分娩需要长期照顾时,可以申请最长12周的无薪假期。
(三)病假。
联邦政府公务员每年可以获得不超过13天的病假,以看病或照顾家庭成员和患病家属,以及处理与收养有关的事宜。
三、美国公务员保险
(一)健康保险。
联邦雇员健康保险计划(Federal Employee Health Benefits Program)于1960年实施。联邦政府雇员既可以自选医院、医生看病,也可以在指定医院由特定医生看病。加入健康保险计划后,个人依法支付25%医疗费用,并享受税收减免;联邦政府依法支付75%医疗费用。联邦雇员的健康保险包括以下产品:住院和医疗费用保险;处方药保险;牙科、眼科保险;短期和长期失能保险;长期看护保险;意外险。
美国联邦公务员保险主要包括健康保险、集体人寿保险、养老金。
(二)集体人寿保险。
联邦雇员集体人寿保险(Federal Employee Group Life Insurance)计划于1954年8月实施,是美国最大的人寿保险计划,包括基本人寿保险和三个可选险种。其中,基本人寿保险为强制性保险计划,所缴费用直接从联邦雇员的基本工资中根据扣除。基本人寿保险的交费标准是按照基本保险额度中每1000美元,每两周交纳0.15美元,个人支付2/3,单位支付1/3。寿险计划包括定期寿险、万能寿险和终生寿险等形式。
(三)养老金。
养老金是美国雇员退休计划的重要形式。美国雇员退休计划主要包括养老金计划、利润分享计划、合格的退休金储蓄计划。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养老金包括公务员退休金制度和联邦雇员退休金制度。其中,公务员退休金制度适用于1983年前参加工作的联邦政府雇员;联邦雇员退休金制度适用于1984年以来参加工作的联邦雇员。
四、美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特点
(一)法制化:
健全薪酬法规,加强薪酬管理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公务员薪酬管理法制化建设。美国政府不仅在《彭德尔顿法》(1883年)、《文官制度改革法》(1978年)中规定了薪酬制度,也出台了一系列与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退休有关的配套法规,如《联邦工资改革法》(1962年)、《联邦工资平衡法》(1970年)、《 联 邦 雇 员 工 资 比 较 法 》、《公务员退休法》、《雇员退休收入安全法案》(1974年)、《家庭及医疗休假法案》(1993年)、《联邦雇员分享法》(1988年)等。
(二)高绩效化:
坚持功绩制原则,力求绩效和公平并重功绩制是美国文官制度的重要特色,《彭德尔顿法》(1883年)、《文官制度改革法》(1978年)先后确认了功绩制原则。同工同酬和绩效工资是功绩制的重要内容,“同等价值的工作应该给予同等的薪酬,同时 考虑整个国家和地方的私营部门雇主 所支付的薪酬水平,对绩效突出者给 予适当的激励和褒奖;雇员应当保持 适当的绩效水平,未达到适当绩效水平者应当改进,对不能或不愿改进绩 效以满足规定标准者予以辞退”。1994年,联邦政府出台《政府绩效与 结果法案》,通过绩效计划、实施、测定和评估,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在美国 《文官制度改革法》等法规,凸显联 邦雇员和私营企业雇员薪酬水平平衡 问题,力求实现公务员工资的外部公平。确保中、低级公务员的工资与同一地区私营企业的雇员的工资大体相当。”
(三)分权化:
实行宽带薪酬,向行政部门和一线管理者授权二十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致力于突破官僚制,构建 “企业家政府”。“分权的政府:从 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4]是企业家政 府的重要特质。分权式政府通过参与 管理,分散公共机构的权力,构建协作性组织。美国政府重塑人力资源管 理运动主张“将权力分散并授权给基层”,并“创建雇员、工会、管理者 之间的新的合作关系,以促进改革和 雇员参与”。在公务员薪酬管理过 程中,美国政府注重吸引雇员、工会参与,通过个人协商和集体谈判,提高公务员薪酬管理的民主性、满意度。
(四)弹性化:
突破繁文缛节,灵活浮动工资传统官僚制组织坚持以规则为本,注重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的程 序。企业家政府要求“摆脱旧式的规章手册的束缚,并取消明细分类项目”,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打造有使命感的政府。按照《重塑人力资 源管理》主张,在一般职序列职等内部实行弹性薪酬,保持一般职职务序列的15职等结构,废除每一职等内按 照10级序列提薪的硬性规定,设计弹性的职等内薪酬晋级制度,并给予行政机构确定职等内基本薪酬水平的权力。除一般职务序列职等(GS)外,高级雇员也实行弹性薪酬,这无疑 有助于增强公共职位的吸引力。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推出题为“改进联邦政府管理和绩效战略”的总统管理 议程,“实现最大弹性”是该议程的重要原则,公务员薪酬弹性进一步加强。如在确保“同工同酬”功绩制原则的同时,可以形成几十种不同的薪 酬制度。
(五)人性化:
以人为本,理顺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在工作和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履行不同的职能。
(六)市场化:
利用市场工具,完善薪酬结构工资市场化体现在几个方面:
(1)实施工资调查。工资调查是美国行政机构、联邦人事管理机构“就工资结构向立法机构提出建议并获得批准的基础”。通过工资调查,了解和掌握劳动力市场信息,明确不同社会组织的薪酬差距,据此确立公务员工资标准、层级。工作职位分析、归纳、评估是工资调查的前提。同时,基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预算、物价指数、通货膨胀指数等因素,可以灵活调整公务员的工资。
(2)利用市场化薪酬工具。“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重视”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要特征。美国公务员薪酬制度革过程中,充分利用在私营部门流行的市场化薪酬工具,以增强公务员薪酬的灵活性、竞争性。另外,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其工作时间,以使一些政府机构雇主采取“买、卖”假期,与雇员进行年休假、假日、病假等方面的交易。
(3)利用市场机制,健全公务员保险体制。美国公务员保险包括健康保险、集体人寿保险等,并实行养老金制度。
五、美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要想有效地激励雇员,工资和福利必须具有竞争性、公平性、灵活性,并且易于管理和实施”。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改革、创新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以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加强公务员薪酬法制化建设
健全的薪酬法规是公务员薪酬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与美国相比,我国公务员薪酬法制化建设明显滞后,仅出台与公务员薪酬相关的条例、方案或规章制度,如《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2006年)、《关于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2006年)、《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2008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2008年)等。在实施《公务员法》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整合相关配套法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薪酬法》,详细规定公务员薪酬的形式、结构、设计依据、薪酬变动、管理程序、管理责任等。进一步完善职务工资与级别工资,清理、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奖金。按照公务员福利市场化、社会化、货币化原则,健全福利管理制度,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务员福利。健全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规范公务员退休程序,适时建立公务员养老金制度,不断提高退休待遇。
(二)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
规范公务员薪酬结构健全的分类管理制度是公务员薪酬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美国公务员分类管理以职位分类为主,以品位分类为辅,设置了不同的职类、职组、职等、职系、职级。美国政府雇员不仅适应一般职务序列GS,也适应高级公务员序列SES;不仅包括白领职业,也包括蓝领职业。按照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我国公务员职位类别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在遵守《公务员》、《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的同时,有必要借鉴美国的公务员分类管理体制,针对不同的公务员职位类别,明细公务员职位的职组、职等、职系、职级。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灵活确定公务员的工资、保险、福利、退休待遇等制度。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在一些经济管理、科技、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发改委、工业与信 息化等部门,适当设计部分“高级公务员”职位,面向全球或全国公开选聘,并与之签订绩效合同,规定期任职期限、工作标准、工作责任和目标,实行绩效薪酬,加强绩效管理。逐渐推广公务员聘任制,健全聘任制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构建与聘任制公务员相适应的弹性薪酬制度。
(三)改进公务员考核方法,健全
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公务员考核结果是确定公务员的职务、级别、薪酬的重要依据。不论对于GS序列还是SES序列的公务员,美国联邦政府都严格规定了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程序。随着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的出台,美国公务员绩效管理制度日渐成熟。按照我国《公务员法》,对公务 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 考核工作实绩。要按照《公务员考核 规定(试行)》、《体现科学发展观 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等法规,严 格规定公务员考核的主体、客体、范 围、内容、程序、等次、纪律,坚持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平时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同时,有必要结合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学习和借鉴美国公务员绩效评估的方法、手段、技术,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 务员绩效评估体系,探索公务员绩效薪酬制度。
(四)构建分权化、弹性化、人性化薪酬体系
美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具有分权化、弹性化、人性化等特点。有必要 结合我国国情,根据我国公共部门人 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适度推动公务员 薪酬管理权限下放,构建分权化、弹性化、人性化公务员薪酬体系。
(1)分权化。我国各级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门可以将部分公务员薪酬 管理权限适度下放至各行政部门和机 关首长。在薪酬制度设计、实施、监 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公务员或公务 员团体的力量,构建公务员、政府部 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之间的 “合作伙伴关系”。对于聘任制职位和部分选任制、委任制职位,可以根 据部门特点和工作性质,适时推行宽 幅度、低层级、绩效为本的宽带薪酬制度。
(2)弹性化。弹性化薪酬管理要求突破官僚制,摆脱繁琐、僵化、陈旧的工资管理规则的约束,灵活机 动地晋升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档次。对于部分处级及其以上领导职务、副调研及其以上的非领导职务,聘任制公务员,以及部分专业技术职 务的公务员,可以根据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岗位特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 情况和地方财政实力,构建弹性薪酬 体系。
(3)人性化。按照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需求、自尊与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内容。公务 员薪酬设计应当基于公务员多元化的 物质和精神需求,力求人性化,以缓 解公务员工作责任与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五)引进科学、合理的市场化薪酬管理手段
(1)完善完善工资调查制度。要完善工资调查制度,加强公务员工资平衡比较,“参照劳动力市场确 定工资率”
[10]
。美国政府通过工资调查,了解和掌握劳动力市场工资比 率,据此适度调整公务员工资额度、增速,保持公务员工资与私营部门工 资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实现公务员工资的外部公平。《公务员法》规定,要“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 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 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 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在工资调查过程中,要科学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目的、对象、方法、范围、手段,规范工资调查程序,并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科学分析调 查数据。国家、地区、政府部门要 根据工资调查比较的结果,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水平等情况,适时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2)条件成熟的政府部门和地方,适时探索公务员福利 市场机制,畅通福利交易平台。公员薪酬主管部门、行政机构等部门,要依法规范公务员福利交易市 场秩序,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机制。
(3)健全公务员保险制度。坚持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相 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完善公务员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制度,适时构建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公务员的岗位特点和工作性质,依法设计灵活的险种,以满足公务员多元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龙,沈安琪:“中美公务员工 资福利制度比较”,《成都行政学院学 报》2009年第4期,第19页.[2]刘毅:“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工 资制度研究及启示”,《中国人力资源 开发》,2005年第11期,第97页.[3]吴志华著:《美国公务员制度的 改革与转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 版社2006年版,第18页.[4][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 布勒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企业 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上 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
第四篇:新加坡与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建设比较
新加坡与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建设比较
字数:2809字号:大 中 小
[内容摘要]近年来,新加坡在公务员制度建设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通过对新加坡与我国公务员的录用制度、财产申报制度、工资福利制度、礼品接受制度等制度建设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应当从强化公务员录用、辞退制度和加强激励、监督制度两方面加强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
[关键词]新加坡;中国;公务员制度建设;比较
[作者简介]彭文民,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新加坡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但自1965年独立后,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成为一个初步现代化的国家。新加坡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健全的公务员制度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本文通过对新加坡与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比较,为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一、公务员的录用制度比较
新加坡的公务员考试制度除强调公开、公平、择优录用和一定的学历资格条件外,还对应聘者品德、修养等个人背景情况审查非常严格。应聘者一旦被发现私生活不检点或者有不良嗜好,即被拒于公务员队伍之外。之所以采取这种措施,是因为新加坡一向将保持公务员队伍的“廉能”视为有效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学历资格和考试,大致可以反映应聘者是否符合“能”的要求,但是不能考察出应聘者在被录用为公务员之后是否能做到“廉”。为了保证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减少公务员贪污腐化的现象,新加坡政府把录用前的品德修养审查视为防止公务员贪污腐化的有效办法。通过对应聘者的品德、修养等个人背景情况进行严格而详细的审查,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防止那些染有不良嗜好和品行不端的人进入公务员队伍,为政府机构的廉洁运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在新加坡,对于法定上任的国家公务员还规定必须在法院宣誓官面前进行出任宣誓。通过宣誓激发公务员对自己即将从事的职务的神圣感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律感。
与新加坡公务员录用制度相比,我国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贯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方面还应当加大力度,尤其应当增加公务员录用后期工作的透明度,强化对录用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各部门录用结果的审批,还要有其他更有效的措施。如:对于容易出现纰漏的公务员录用后期工作除了本机关人事部门负责以外,还应当有人事主管部门的监督性参与;要向条件较好而未被录用的人员说明理由并允许其申诉;要加大查处录用工作中的违法乱纪行为的力度,等等。另外,从新加坡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要形成一支高效、廉能的公务员队伍,光有“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考试形式还远远不够,还应强调公务员录用过程中对应考人员政治、道德品质的考察,坚持德才兼备的方针。考察政治、道德品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审查应考人员的档案材料,二是向应考人员所在单位、学校等了解其一贯的表现。在这两种方式的考察过程中必须做到在广度上要加大范围、深度上要考察彻底。
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比较
新加坡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比较完备,它具有下列主要特点:一是财产申报的对象范围相当广泛,所有公务员都在申报之列;二是申报内容涉及公务员财产和利益的各个主要方面,不仅包括本人的财产和利益,还包括配偶、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财产、利益;三是部门负责人和专门机构承担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的主要责任。这些特点使新加坡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行之有效。财产申报对象和内容的广泛,有利于政府对每一位公务员进行全面的监督。强化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则有利于各部门增强对本部门公务员约束和监督的自觉性。
我国目前还没有实行针对所有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考虑到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对象范围既包括一定级别以上的公务员,也包括一部分非公务员的其他国有单位领导人。根据199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含县、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负责人,必须依照规定申报收入。应该说,上述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是监督的重点对象,因为他们掌握较大的权力,相应地所具备的以权谋私机会较多。理想的财产申报制度应当是针对每一位公务员的,但是由于我国公务员队伍庞大,如果实行全面申报,成本过高而且效益不一定好,因而目前尚不具备实行全面申报的条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今后仍应当逐步扩大财产申报的适用范围,特别是要将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的一般干部以及乡镇一级的基层领导干部也包括进来。
三、工资福利制度的比较
新加坡政府认为,与其让公务员通过不法途径获取钱财,不如给予其优厚待遇。也就是说,虽然政府实行高薪养廉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与因公务员贪污腐败而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的损害以及因优秀人才的流失对政府有效运作的影响相比,这种投入是值得的。新加坡公务员的总体工资水平比社会平均工资高了很多,而且享有定期休假,退休后享受养老金、提高福利待遇等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以“高薪养廉”为特征的公务员工资薪金制度,尽管还争论较大,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效仿。客观地说,在多数实行高薪养廉的国家,反腐败是卓有成效的。
在我国,长期以来对是否应当在公务员中实行高薪养廉存在较大争议。持肯定主张者以许多国家实行高薪养廉制度取得的良好效果为证,主张在我国实行高薪养廉也将是防止腐败的有效措施。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反对高薪养廉的主张,认为高薪养廉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公仆理论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相背离的。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尽管高薪养廉有利于控制腐败,但是我国目前尚不具备高薪养廉的条件。我们认为,工资福利水平较高与廉洁之间、工资低廉与腐败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适当提高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水平对于其专注于自己的政府服务职责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另外,实行高薪,由于提高了贪污腐败的代价,因而在理论上无疑是有利于廉政建设的。但是实行高薪本身有其消极的一面,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前提之一就是国家必须具备相当的财力,能够支付公职人员的高工资。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建设所需的资金庞大,国家还没有财力大幅度提高公务员工资和福利待遇。因此,对于我国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制度要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又要着眼于公务员制度的有效性。
四、公务员礼品接受制度的比较
作为一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为了防止公务员利用职务便利从一些交际和应酬中获取好处,新加坡法律明文规定,公务员不能接受礼品馈赠和饮宴邀请等,一经查出,以贪污论处。根据新加坡《公务员指导手册》第207条的规定,政府公务员不得为下列目的索取或接受作为鼓励或报答的任何报酬:
(1)实施或不实施某种官方行为,或者帮助妨碍、拖延、阻挠或避免某种官方行为;(2)帮助某人获得或阻止其获得合同或利益。而公务员禁止接受的”报酬”包括:(1)金钱或任何物品、贷款、赏金、酬谢、佣金、有价证券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财产或财产性利益,无论这种财产为动产或不动产;(2)任何职位、就业或契约;(3)任何贷款、义务或其他责任的偿付、放弃、免除或取消,不论这种偿付、放弃、免除或取消是全部的还是部分的;(4)任何其他各种服务、恩惠或好处。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新加坡所规定的公务员禁止收受的”报酬”,涉及的形式是相当广泛的,而且并不因为礼品的价值小而允许公务员接受。
我国对禁止党员干部收受礼品有过多次规定。1993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和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的通知》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括离休、退休干部和受党政机关委托、聘任从事公务的人员),特别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包括礼仪庆典、新闻发布会和经济活动中,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变相形式接受礼金和有价证券。1993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反腐败斗争近期抓好几项工作的决定》规定: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准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不准接受下属单位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赠送的信用卡”。199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第2条规定:“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不得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礼品,必须登记上交。”在这些规定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中共中央于1997年3月28日发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个专门的廉洁从政纪律规范。其第1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有下列行为:(1)索取管理、服务对象的钱物;(2)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馈赠和宴请;(3)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4)接受下属单位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赠送的信用卡及其他支付凭证„„”根据上述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准主动地采取提要求、暗示等方式向接受管理、服务的当事人要钱、要物,不准接受与执行公务相关联的、与正常履行公务相冲突的礼物馈赠和宴请,不准在国内和对外公务活动中接受现金、代币购物券、礼仪储蓄单、债券、股票及其他有价证券,不准接受下属单位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赠送的信用卡及支票等支付凭证。凡违反规定者,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将受到批评教育、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处分,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受到刑罚处罚。《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试行)》借鉴了国外公务员廉政制度的许多经验,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廉政建设和党的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它只是一个党纪规范,而不是法律或行政法规。它还不适用于公务员中的非党员和县(处)级以下的普通党员干部。另外,新加坡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加强廉政建设方面,不断完善法律和制度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执法、执纪。只有对每一个公务员都提出严格的廉洁要求,并且不分地位高低,对违法违纪者发现一个查处一个,才能培养公务员高度的廉洁自律意识。而全体公务员的廉洁自律水平,恰恰是能否建立和维持一个廉洁政府的关键所在。
通过以上对新加坡和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新加坡公务员制度建设在一些方面已相当完备,而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具体来讲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当前应加强两方面的制度建设:第一,强化公务员录用、辞退制度的条件和程序建设。录用公务员不仅要通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而且要注重对其在校成绩、表现或其过去工作情况的考察,强调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等)均衡与专业素质突出相结合的原则。辞退公务员也要有严格的条件和程序。公务员队伍只有能进能出才有活力,但进出必须有严格的条件和程序才能保证公平和效率。第二,加强激励、监督制度建设,提高公务员制度的效率。新加坡公务员制度中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广泛性、工资福利制度的优遇性、礼品接受制度的严格性都加强了对公务员的激励和监督,从而提高了公务员制度的效率。我国也应建立完备的激励、监督机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公务员制度的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但新加坡毕竟是资本主义国家,它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因此,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定要立足我们的国情,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来加强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建设。
第五篇: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启示
对中国留学生就读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 新加坡职业教育吸引了大批中国留学生,主要优势在于其教学质量高,升学、就业渠道通畅,有健全的培育和吸引外来人才的政策机制等等。这对目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产业型、技能型人才以及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有借鉴和引导的意义。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岛国,却在建国后的短短几十年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这与新加坡大力推行科学务实的职业教育密不可分。职业教育不仅是新加坡教育的主体,也是经济发展的支柱。
新加坡成功的职业教育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本国人才,还吸引了大批留学生。近几年新加坡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的人数为5000人,据2008年的统计,在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有3.9万之众。约有46%的留学生就读专业文凭课程与高级专业文凭课程,仅有25%的留学生就读本科或研究生课程。
新加坡职业教育吸引中国留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品质优良,培养出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1)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优良品质离不开专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资质量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保障。
一方面,新加坡高职院校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严格的教师选拔、培养制度。重视教师的企业经验,规定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在企业工作3年以上的资历,也鼓励有成就的工程师、技师进入教育行业或做兼职教师。同时,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鼓励教师从事科技项目的研发,使专业教师不断从生产实践中汲取营养。此外,新加坡高职院校开展了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发、联合办学等项目,鼓励并帮助教师到海外进修,提升师资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采用灵活的教师聘用制,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教学评估制度来保障教学质量。通常在每学期期末之前校园网站就开通了网上教师评估平台,学生们使用学号和密码登录后,对所选课目的任课教师进行在线评估。虽然只要花费大约十分钟的时间,但学生有义务参加评估,这也是获准参加考试的必要条件。再综合其它方面的评估,对反馈结果不佳的教师将不再续聘。
(2)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优良品质体现在培养出了市场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通过对专业设置,课程更新调整以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落实。
高职院校通过对市场信息的调研、反馈,使专业设置尽可能切合市场需求。从课程确定、课程设计和课程审查等各方面都与产业、行业紧密关联。例如:新加坡创新计算机学院通过 1
市场调研,针对新加坡港务局、樟宜国际机场等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采用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就近设立办学点等灵活方式为企业服务。这样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不但满足了市场的人才需求,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
在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采取先实践后理论以及在实践中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等教学手段。在新加坡各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中,“教学工厂”模式得以广泛推广,教学工厂是由企业与学校联办的以教学和技能训练为目的的生产车间,使学生通过生产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经历了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锻炼,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职业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教学工厂”模式将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一种深层次的产学结合模式。
二、新加坡采取既分流又并轨的教育体制,具备合理完善的上升通道。
新加坡实行小学、中学两次分流,每年约有25%的学生升入初级学院(2年制的大学预备教育),40%的学生升入理工学院(3年制文凭课程),25%的学生升入工艺教育机构或技术教育学院(2年制技术培训课程)。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每个层次都有独立的职业发展方向,但又是互联相通的,成绩优良的学生有机会在更高的教育水平上参加更高一级的学习。这样的教育机制能够因材施教,发挥人才的潜能。
另外,新加坡沿袭了英联邦的教育体系,英文授课,政府院校的文凭受国际认可。许多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与欧美同步,对想去欧美继续深造的留学生,在新加坡的学习成为快捷的通道和跳板。
三、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恰当,合理有效的控制投入和产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国家教育体制的建立要从整体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出发,研究产业政策的导向,综合考虑到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企业的用人成本,使各层次教育有机结合,最大效率的配置和利用资源。新加坡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切合市场对研究型人才和技术性人才的需求状况,避免了匮乏和过剩两种偏颇,实现了高效利用人力资源,对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1)教育资金投入得到合理配置。新加坡政府除国家拨款发展职业教育以外,还向企业集资建立技能发展基金。(2)调控了企业的用人成本。由于毕业生的起薪是根据学历来定,合理用人使企业节约开支,提高了竞争力。(3)成就了高性价比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切合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好,虽然职业教育比大学本科的学历低,但从所投入的时间、金钱和所得到的回报来看,具有高性价比。在新加坡甚至有一些已具备资格升入初级学院的中学毕业生选择就读职业教育。
四、新加坡职业教育成为引进外来人才的渠道,留学生享有广阔的择业空间
新加坡把人才作为立国之本,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的问题,采取积极吸引并留住人才的国策。就读新加坡政府高职院校的外国留学生,可以享受新加坡政府的学费资助,比例约占学费总额的70%以上,使得留学生的学费支出仅比本地学生高大约10%.享受政府资助的留学人员毕业以后需要在新加坡工作三年。留学生在找到工作后,只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工作合同,可获得工作许可,符合一定的条件还可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资格,享受更好的社会福利保障。
就找工作的难易程度方面,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往往机会更多,因为社会对产业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从收入看,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收入未必低,例如在新加坡具有美发师资格的高职毕业生,收入可能与硕士研究生起薪相当。一些中国留学生看中在新加坡留学后有留在当地发展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留学生获得适合中国国内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回国就业处于有利的位置。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市场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仅上海,未来5年中就将有50万的技能型人才缺口。与其去挤学历教育的“独木桥”,不如选择职业教育,适合发挥自己的潜能又有好的就业前景。
中国的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两个一半的态势,即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半规模,高等职业教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中国面临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一方面作为制造业大国,对技能性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海外院校对我国中学毕业生生源的抢占逐步增加,据报道,今年我国有大约10%的应届毕业生放弃高考,其中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留学。面对国际竞争,中国职业教育须迎头赶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在向人力资源大国发展的进程中,职业教育任重道远。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育留学生吸引人才的成功经验具有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一、我国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未确立应有的社会地位,面临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任。
由于受到招收生源的质量、师资水平、办学条件、课程设置、教材等各方面条件所限,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加之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风气,使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受到影响,生源质量不佳反过来又影响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很难在求职市场上体现出优势,造成劳动力供需失衡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在1996年的《职业教育法》中已经得到确立,但确立其应有的社会地位还需具体的措施保障。关键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最终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并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职业教育经费紧张,投入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经费供给方面除了中央财政拨款,还可多渠道筹措资金,使职业教育投资主体与资金来源向多元化发展。可以鼓励调动企业、个人对职业教育投资,甚至可以吸收国外资金和贷款来发展我国高职教育。也可借鉴新加坡征收“技能发展基金”的做法,向企业集资,支持保障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方面须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协调与管理。对办学规范、教学质量高的院校给予经费上的倾斜,对教学质量不良的院校予以限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为例,包括四种教育机构: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分别由教育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由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资源分散造成诸多问题。因此,整合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是当务之急。有教育专家提出,应明确划分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的职责,可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职业学校,劳动部门则负责技术资格认证、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指导行业制定职业标准。
三、打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普教和职教的上升通道;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认可度。
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对于增加职业院校的吸引力有很大帮助。学生在求职与升学之间有自由选择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发掘自身潜能。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是一项能沟通各教育层次的行之有效的机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既能满足企业的“定单”需求,为企业提供适合的人才;也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吸引生源。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又与其它教育类型互有联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沟通职业教育与行业用人需求的桥梁,对促进就业、提升教学水平,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重视推行“双证制度”,鼓励并帮助学生考取中国国内的行业技术等级证书和/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薪酬待遇,同时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
四、拓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输出,服务世界
中餐烹饪在国际上具有广泛深入的影响力。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等政府职能部门与中国烹饪协会以及国内外高等院校紧密合作,举办中餐烹饪职业认证和专业培训;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行业交流和技术交流,不断弘扬中华烹饪文化,提高中餐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输出有引导和探索的意义。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外国人学习汉语已经越来越广泛。据统计,外国留学生在中国主要是在大学中学习汉语。职业教育可以以汉语语言优势为契机拓展服务领域,吸引国外受教育者来中国留学,提升国际影响力。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应在国际竞争和发展的框架下去构思,着眼于世界职业教育最新发展的趋势,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使职业教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深层次发展的驱动力。
参考文章
1.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王学风 《职业技术教育》 2001(31)
2.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李春玲《教育与职业》
(9)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