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100分)
祝贺您通过考试!您的分数为100,及格分数为60,学分在24小时内更新。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新加坡政府发表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的新加坡的五大“共同价值观”中不包括以下哪项?
A.国家至上,社会优先 B.家庭为根,社会为本 C.关怀扶持,同舟共济 D.宗教统一,种族和谐
2.姜跃教授指出,1977年到1997年,美国联邦政府“关门”()
A.7次 B.17次 C.27次 D.37次
3.姜跃教授指出,国外廉政建设的启示之一是,(),是廉政建设的保障。
A.权力监督和社会监督 B.廉政文化建设 C.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D.法治建设
4.“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这是下列哪位提出的?
A.孟德斯鸠 B.卢梭 C.黑格尔 D.休谟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姜跃教授指出,新加坡贪污调查局有五项权力,包括以下哪些?
A.逮捕权 B.调查权 C.搜查权 D.获取财产情报权
2.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原则中的“三权”指的是()
A.立法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救济权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姜跃教授指出,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和制衡非常有效,因为立法权掌握在议会手中,议会是党派活动的场所,其中不仅有执政党议员,也有在野党和反对党议员,能够对行政权形成有效制衡。
正确 错误
2.姜跃教授指出,西方议会拥有审批权和行政立法权。
正确 错误
3.姜跃教授指出,在近年来透明国际每年发布的廉洁指数排行榜上,新加坡稳居前五名,在东南亚这个腐败高发的地区,连续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政府被公认为高效廉洁的政府。
正确 错误
4.姜跃教授指出,议会拥有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权。
正确 错误
第二篇: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70分试题)
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70分试题)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姜跃教授指出,国外廉政建设的启示之一是,(),是廉政建设的保障。A.权力监督和社会监督
B.廉政文化建设
C.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D.法治建设
2.姜跃教授指出,1977年到1997年,美国联邦政府“关门”()A.7次
B.17次
C.27次
D.37次
3.当一个政府和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是下列哪项的基本含义? A.塔西佗陷阱
B.中等收入陷阱
C.布里丹毛驴效应
D.烂苹果效应
4.姜跃教授指出,国外廉政建设的启示之一是,(),是廉政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A.权力监督和社会监督
B.廉政文化建设
C.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D.法治建设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姜跃教授指出,资产阶级价值观具体包括以下哪些?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自由平等
D.公民基本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2.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原则中的“三权”指的是()A.立法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救济权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姜跃教授指出,在近年来透明国际每年发布的廉洁指数排行榜上,新加坡稳居前五名,在东南亚这个腐败高发的地区,连续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政府被公认为高效廉洁的政府。正确
错误 2.姜跃教授指出,新加坡廉政建设经验之一是,依法治腐,使人不敢贪。正确
错误
3.姜跃教授指出,英国和美国在现代化的初期,也有长达半个多世纪甚至一个世纪的腐败高发期。正确
错误
4.姜跃教授指出,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和制衡非常有效,因为立法权掌握在议会手中,议会是党派活动的场所,其中不仅有执政党议员,也有在野党和反对党议员,能够对行政权形成有效制衡。正确
错误
第三篇: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100分试题)
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100分试题)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姜跃教授指出,国外廉政建设的启示之一是,(),是廉政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
A.权力监督和社会监督 B.廉政文化建设 C.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D.法治建设
2.姜跃教授指出,国外廉政建设的启示之一是,(),是廉政建设反腐防腐的有力武器。
A.权力监督和社会监督 B.廉政文化建设 C.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D.法治建设
3.“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这是下列哪位提出的?
A.孟德斯鸠 B.卢梭 C.黑格尔
D.休谟
4.“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这是下列哪位提出的?
A.孟德斯鸠 B.卢梭 C.黑格尔
D.休谟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姜跃教授指出,新加坡贪污调查局有五项权力,包括以下哪些?
A.逮捕权 B.调查权
C.搜查权
D.获取财产情报权
2.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原则中的“三权”指的是()
A.立法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救济权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姜跃教授指出,新加坡允许反对党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执政党造成了压力,使其在行政过程中,不能够超越于法律规定的权力,使权力膨胀或乱用权力。正确
错误
2.姜跃教授指出,在近年来透明国际每年发布的廉洁指数排行榜上,新加坡稳居前五名,在东南亚这个腐败高发的地区,连续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政府被公认为高效廉洁的政府。
正确
错误
3.姜跃教授指出,议会拥有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权。
正确
错误
4.姜跃教授指出,英国和美国在现代化的初期,也有长达半个多世纪甚至一个世纪的腐败高发期。
正确 错误
第四篇: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90分)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姜跃教授指出,国外廉政建设的启示之一是,(),是廉政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
A.权力监督和社会监督 B.廉政文化建设 C.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D.法治建设
2.当一个政府和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是下列哪项的基本含义?
A.塔西佗陷阱 B.中等收入陷阱 C.布里丹毛驴效应 D.烂苹果效应
3.“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这是下列哪位提出的?
A.孟德斯鸠 B.卢梭 C.黑格尔 D.休谟
4.新加坡政府发表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的新加坡的五大“共同价值观”中不包括以下哪项?
A.国家至上,社会优先 B.家庭为根,社会为本 C.关怀扶持,同舟共济 D.宗教统一,种族和谐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姜跃教授指出,资产阶级价值观具体包括以下哪些?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自由平等
D.公民基本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2.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原则中的“三权”指的是()
A.立法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救济权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姜跃教授指出,新加坡廉政建设经验之一是,依法治腐,使人不敢贪。
正确 错误
2.姜跃教授指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继承、发扬传统的同时,还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比如民主观念与法治精神。
正确 错误
3.姜跃教授指出,在美国,上至总统下至普通官员,都必须按时如实填写财产申报表格,由道德署收存,随时接受公众查询和监督。
正确 错误 4.姜跃教授指出,在近年来透明国际每年发布的廉洁指数排行榜上,新加坡稳居前五名,在东南亚这个腐败高发的地区,连续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政府被公认为高效廉洁的政府。
正确 错误
第五篇: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 始城市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步入郊区化发展阶段。至21世纪初,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近半数。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对我们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及特点一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属于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以大都市区为特色的美国城市化。美国是一个在不断移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化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脉络清晰完整,带有一定“原型”特征,同时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9世纪中期起工业化进程加速,其工业发达地区也成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1920年,美国近半数人口在城市居住,已进入城市时代。第二阶段,20世纪20-70年代。其中50-70年代是美国城市化进程最为迅猛的阶段。该时期城市化有两大特点。一是郊区化现象出现。郊区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罗斯福新政大规模推动公共工程建设的结果。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人口从中心城市向郊区迁移,促使城市向郊区蔓延,由此出现了城市向大都市区的转化。二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早先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和南部。大批新的城市中心在新兴高科技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的支撑下崛起。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郊区化进程更加迅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伴随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1990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数量达40个,人口占总人口的51.5%,美国成为一个以大型都市区为主的国家。美国的郊区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伴随人口郊区化,先后出现了制造业、零售业、个人服务业和办公业的郊区化。大量的就业岗位迁到郊区,形成现代化的中心区。中心城市由于受到了周边郊区城市的有力挑战,人口不断减少,而产业的转移又造成自身功能的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由郊区化导致的中心城市财政危机、失业、种族~、贫困等问题持续恶化,衰落的中心城市成为美国社会问题的中心,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从80年代起,一些老工业城市针对旧城衰落采取许多振兴对策,部分城市如纽约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或旧城的再开发,吸引中产阶级从郊区回迁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这种现象被称为“再城市化”或“中产阶级化”。不过,人们对“中产阶级化”也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旧城改造往往以少数民族或低收入阶层居住区为对象,这些弱势群体成为中心城区“中产阶级化”的牺牲品。由政府引导的日本城市化。日本城市化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但直到1940年,城市化水平仍落后于当时欧美工业化国家。1956—1973年间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量年均达到42.9万城市化也进入加速期,并于1975年达到75.9%,实现了人口城市化。在日本城市化的进程中,同样出现了大都市区(日本称之为大都市圈)超前发展的现象。按日本政府的定义,日本共有7个中心城市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东京圈”、“名古屋圈”、“京(京都)阪(大阪)神(神户)圈”三个大都市圈。此外,日本还有4个中心城市人口达50万以上的都市圈。在日本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工业发展和城市布局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二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为工业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基金,在工业建设用地、工业区的准备、工业用水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技术帮助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另外,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出口行业,外向化的经济战略使产业向沿海城市高度集中。1980年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和社会各项职能开始向东京集中,形成了“东京圈”控制其他区域的局面。日本最大的10个城市也集中分布在太平洋东岸的工业带,而且有7个位居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本先后制定和实施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形成了包括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在内的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过度城市化”的拉丁美洲。拉美的现代城市化进程始于19世纪末期。1900年,整个拉美地区城市化水平为25%。到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先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速,194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9%。20世纪5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推行“进口替代”战略,伴随着工业以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但自60年代后,由于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加上政府不重视农业,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该地区城市人口由5400万迅速增加到1990年的3.1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71.4%,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80%。虽然从人口城市化水平来看,拉美地区同西方发达国家相差不大,但拉美的经济发展水平却远远低于后者。总体而言,拉美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农村经济持续恶化、普通农民大量破产基础之上的。这里的农村大庄园制度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大量农民在破产并丧失发展空间后,不得不进入城市寻找新的生存机会。但由于拉美主要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后,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增长缓慢,甚至不时爆发经济危机,城市就业机会严重不足;而农民缺乏工业技能,加上工业化水
制定区域规划,如日本国土厅先后数次制定了比大都市圈范围更大的首都圈、中京圈、近畿圈的发展规划,以协调都市圈内部的发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涉及的问题更为宏观。为使地方与全球生态可持续性联系起来,还需要各国政府乃至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总而言之,为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个人、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缔造城市的美好未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