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模式、经验与启示

时间:2019-05-13 20:2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模式、经验与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模式、经验与启示》。

第一篇:国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模式、经验与启示

国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模式、经验与启示

摘要:目的 探讨国外对流动人口实施的公共卫生管理模式,为完善与改进我国的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提供经验与启示。方法 采用了综述和对比分析法。主要从人口流动概况、政策变化和政策主体与资源三个方面对国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政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政府要按需配置资源,建立完备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计划并健全医疗保障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力量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参与度,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系统。结论 明确政府的责任和主导,完善流动人口的公共管理服务制度,健全流动人口的信息管理系统,调动社会保障资源和社区的参与。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模式;流动人口;经验与启示

各个国家都有流动人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大范围的劳动力跨地区或国家进行流动,会造成政府服务和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1]。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体制、社会背景、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卫生医疗体系、保障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2],但在对流动人口实施的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措施上存在一定的共性,我们可以借鉴其中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用于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国外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政策和管理特征

1.1美国

1.1.1人口流动概况 美国人口的流动率一直都很高,从1990年至今的年均流动率可达16%。在1965年之前,国内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从乡村到城镇。此后人口流动主要是城市间的流动。

1.1.2流动人口政策的变化 美国针对人口的迁移流动出台了一系列的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其流动人口政策的变化经历了4个阶段[3]。①开始阶段(1800~1870):美国对于公共卫生的管理思想始于外国大量的旅游者和移民,对于人群传染病的管理起初也属于地方事务,由社区进行管理。②发展阶段(1871~1910): 大量欧洲移民在美国内战结束后涌入美国,这给输入性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可能性。因此,美国通过了《国家隔离检疫法案》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同时成立各个州与地方卫生局。③注重预防阶段(1911~193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大萧条,此阶段主要为加强疾病预防的工作。④成熟阶段(1936至今):美国国会通过《社会安全法案》,将不同人群的公共卫生管理不从局限的疾病预防,逐渐转变为母婴卫生服务、社会医疗保险、职业安全、传染病治疗和卫生等不同层面。1944年制定《公共卫生服务法案》,对移民可接受公共卫生与传染病检疫服务,与之相关的治疗费用筹措方法、支付方式和途径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自2001年来,美国的国会和政府基金给予了医院与医学中心更多更完善的财政资助。

1.1.3政策主体与资源 传染病防控管理体系在美国是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层次管理的,第一层为中央机构,主要是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二层次是州政府机构,也就是州公共卫生局,主要进行管理统筹;第三层为地方卫生机构,即市、县、镇的公共卫生局。

资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4]:①社会保障资源:凭借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号进行流动人口的管理与信息追踪。社会保障号信息系统在美国目前已经实现全境联网,可通过社会保障号查询到个人,使个人享受到公共援助、医疗救助和管理等服务。国内移民在国内享受同等医疗保险;②信息资源:美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国家疾病监督电子系统,监测和统计疾病的发病趋势与爆发的资料。以上两种信息资源在三级卫生管理部门之间实现数据共享。

1.2日本、韩国与台湾地区

1.2.1人口流动概况 日、韩和台湾地区与我国同处东亚地区,在地理人文环境等方面与我国大陆相似。上世纪60 ~70年代,此三地的农村劳动力大量集中向城市迁移,其中在日本,农村的流动人口主要是到城市以“通勤兼业”和“异地转移”为主,而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员则较少,在战后台湾和韩国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的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1.2.3政策主体与资源 日本传染病防控系统是由政府健康课、保健所、保健中心和社区志愿者所组成的保健体系[5]。韩国的公共卫生管理系统主要由保健福祉部负责,并通过中央、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贯彻落实。中国台湾地区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主管机关是“行政院”卫生署。

日本的流动人口管理实行“户籍随人走”,人口可自由流动,并可享受当地的所有福利。无论人们在哪里居住,都会拥有合法的身份,这样可以增加人们的归属感,并且能够享有居住地的各种政策和服务。台湾地区实行户籍登记制度,“三级管理、户警分立”。户籍不区分户别,即为城镇户口、农村户等,所有的流动人口处于有序状态。

1.3其他国家地区 德国农村的流动人口开始流动始于 1930年,在流动人口的流动中,近距离的人口流动占很大一部分[6]。德国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卫生部对州卫生局、县市卫生所实施垂直化管理,是合作伙伴关系。德国具有健全完备的医疗保障系统,所以并不存在因迁移异地或无钱而导致的医疗无保障和看不起病的情况。

墨西哥和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起墨西哥移民流行病学检测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可方便交换墨美两国的流行传染病的资料;澳大利亚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和主流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可能是因为其财政资源、社会需求和政治愿望等造成;欧盟非常关注移民的健康,在建立项目和制订政策时注重考虑移民的需要。国外经验总结

2.1政府按需配置资源 世界各国对于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管理主体都是中央或地方政府,采用三级式管理体系进行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管理。同时各国家地区公民的“户籍”身份基本只承载信息登记功能,不承载其他社会功能,因此也不会产生差别待遇。

2.2完备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计划 国外政府均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公共卫生服务法规与政策,并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生活就业等相关的管理服务计划也已经较为完善。

2.3健全的医疗保障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中央公共财政对公共卫生的管理经费进行支出,医疗保障制度同时覆盖一部分传染病的防治项目。比如,美国《公共卫生服务法》、德国《传染病防治法》中都对因接受隔离或流调而误工的人员明确规定了补偿费用或措施。

2.4社会力量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参与 公共卫生管理事业仅仅依靠卫生行政部门单独完成是远远不够的。台湾地区是以社区卫生所或医院为依托,建立并训练组织小区防疫团,其可以提供推广、咨询传染病的防疫知识工作。

2.5流动人口信息系统 流动人口的从业类别、健康状况、人口底数等信息为开展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资料。比如美国的社会保障号系统,根据公民的社会保障号即可查询到居民个人的居住地的变更情况。国外经验的启示

3.1明确政府责任和主导 公共卫生管理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公益,政府在对公共卫生的管理上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对流动人口传染病的管理,在监测、信息、大范围调动资源的能力可快速帮助政府实现管理工作。

3.2完善流动人口的公共管理服务制度 流动人口属于社会的弱势人群,尽快完善城市教育培训制度和用工制度,提高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可大力促进其健康水平。而对特困人群,更应全部或部分免费的对其提供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避免其因经济问题延误治疗,致使传染病扩散。

3.3健全流动人口的信息管理系统 应以“人口居住登记制度”为核心,建立居住登记与户籍准入相结合的完善的人口管理制度。暂住证应该转化为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凭证,使其和社会生活权利联系在一起,并按照人口的居住年限为其提供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流动人口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3.4调动社会保障资源和社区的参与 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已逐步成为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管理的主潮流,我国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的基层作用,从而更广泛地覆盖散居的流动人口。与此同时,对医疗保障制度等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使疾病的预防得到更好的贯彻和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竞波,何倩,傅鸿鹏.国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模式经验与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 48-52.[2]简伟研.国外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管理[J].药物经济学基本方法,2008:80.[3]李延平.德国,英国卫生监督管理考察与思考[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5,12(3): 205-207.[4]李玲.国外医疗卫生体制以及对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启示[J].2004.[5]韩珊珊.基于社会融入角度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6]胡瑞敏,徐国丰.北仑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现场建卡”模式做法与成效[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10:1065-1066.编辑/苏小梅

第二篇: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 始城市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步入郊区化发展阶段。至21世纪初,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近半数。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对我们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及特点一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属于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以大都市区为特色的美国城市化。美国是一个在不断移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化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脉络清晰完整,带有一定“原型”特征,同时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9世纪中期起工业化进程加速,其工业发达地区也成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1920年,美国近半数人口在城市居住,已进入城市时代。第二阶段,20世纪20-70年代。其中50-70年代是美国城市化进程最为迅猛的阶段。该时期城市化有两大特点。一是郊区化现象出现。郊区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罗斯福新政大规模推动公共工程建设的结果。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人口从中心城市向郊区迁移,促使城市向郊区蔓延,由此出现了城市向大都市区的转化。二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早先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和南部。大批新的城市中心在新兴高科技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的支撑下崛起。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郊区化进程更加迅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伴随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1990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数量达40个,人口占总人口的51.5%,美国成为一个以大型都市区为主的国家。美国的郊区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伴随人口郊区化,先后出现了制造业、零售业、个人服务业和办公业的郊区化。大量的就业岗位迁到郊区,形成现代化的中心区。中心城市由于受到了周边郊区城市的有力挑战,人口不断减少,而产业的转移又造成自身功能的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由郊区化导致的中心城市财政危机、失业、种族~、贫困等问题持续恶化,衰落的中心城市成为美国社会问题的中心,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从80年代起,一些老工业城市针对旧城衰落采取许多振兴对策,部分城市如纽约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或旧城的再开发,吸引中产阶级从郊区回迁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这种现象被称为“再城市化”或“中产阶级化”。不过,人们对“中产阶级化”也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旧城改造往往以少数民族或低收入阶层居住区为对象,这些弱势群体成为中心城区“中产阶级化”的牺牲品。由政府引导的日本城市化。日本城市化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但直到1940年,城市化水平仍落后于当时欧美工业化国家。1956—1973年间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量年均达到42.9万城市化也进入加速期,并于1975年达到75.9%,实现了人口城市化。在日本城市化的进程中,同样出现了大都市区(日本称之为大都市圈)超前发展的现象。按日本政府的定义,日本共有7个中心城市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东京圈”、“名古屋圈”、“京(京都)阪(大阪)神(神户)圈”三个大都市圈。此外,日本还有4个中心城市人口达50万以上的都市圈。在日本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工业发展和城市布局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二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为工业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基金,在工业建设用地、工业区的准备、工业用水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技术帮助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另外,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出口行业,外向化的经济战略使产业向沿海城市高度集中。1980年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和社会各项职能开始向东京集中,形成了“东京圈”控制其他区域的局面。日本最大的10个城市也集中分布在太平洋东岸的工业带,而且有7个位居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本先后制定和实施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形成了包括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在内的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过度城市化”的拉丁美洲。拉美的现代城市化进程始于19世纪末期。1900年,整个拉美地区城市化水平为25%。到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先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速,194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9%。20世纪5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推行“进口替代”战略,伴随着工业以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但自60年代后,由于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加上政府不重视农业,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该地区城市人口由5400万迅速增加到1990年的3.1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71.4%,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80%。虽然从人口城市化水平来看,拉美地区同西方发达国家相差不大,但拉美的经济发展水平却远远低于后者。总体而言,拉美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农村经济持续恶化、普通农民大量破产基础之上的。这里的农村大庄园制度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大量农民在破产并丧失发展空间后,不得不进入城市寻找新的生存机会。但由于拉美主要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后,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增长缓慢,甚至不时爆发经济危机,城市就业机会严重不足;而农民缺乏工业技能,加上工业化水

制定区域规划,如日本国土厅先后数次制定了比大都市圈范围更大的首都圈、中京圈、近畿圈的发展规划,以协调都市圈内部的发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涉及的问题更为宏观。为使地方与全球生态可持续性联系起来,还需要各国政府乃至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总而言之,为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个人、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缔造城市的美好未来。

[1]

第三篇: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 始城市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步入郊区化发展阶段。至21世纪初,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近半数。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对我们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及特点一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属于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以大都市区为特色的美国城市化。美国是一个在不断移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化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脉络清晰完整,带有一定“原型”特征,同时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9世纪中期起工业化进程加速,其工业发达地区也成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1920年,美国近半数人口在城市居住,已进入城市时代。第二阶段,20世纪20-70年代。其中50-70年代是美国城市化进程最为迅猛的阶段。该时期城市化有两大特点。一是郊区化现象出现。郊区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罗斯福新政大规模推动公共工程建设的结果。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人口从中心城市向郊区迁移,促使城市向郊区蔓延,由此出现了城市向大都市区的转化。二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早先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和南部。大批新的城市中心在新兴高科技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的支撑下崛起。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郊区化进程更加迅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伴随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1990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数量达40个,人口占总人口的51.5%,美国成为一个以大型都市区为主的国家。美国的郊区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伴随人口郊区化,先后出现了制造业、零售业、个人服务业和办公业的郊区化。大量的就业岗位迁到郊区,形成现代化的中心区。中心城市由于受到了周边郊区城市的有力挑战,人口不断减少,而产业的转移又造成自身功能的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由郊区化导致的中心城市财政危机、失业、种族骚乱、贫困等问题持续恶化,衰落的中心城市成为美国社会问题的中心,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从80年代起,一些老工业城市针对旧城衰落采取许多振兴对策,部分城市如纽约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或旧城的再开发,吸引中产阶级从郊区回迁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这种现象被称为“再城市化”或“中产阶级化”。不过,人们对“中产阶级化”也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旧城改造往往以少数民族或低收入阶层居住区为对象,这些弱势群体成为中心城区“中产阶级化”的牺牲品。由政府引导的日本城市化。日本城市化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但直到1940年,城市化水平仍落后于当时欧美工业化国家。1956—1973年间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量年均达到42.9万城市化也进入加速期,并于1975年达到75.9%,实现了人口城市化。在日本城市化的进程中,同样出现了大都市区(日本称之为大都市圈)超前发展的现象。按日本政府的定义,日本共有7个中心城市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东京圈”、“名古屋圈”、“京(京都)阪(大阪)神(神户)圈”三个大都市圈。此外,日本还有4个中心城市人口达50万以上的都市圈。在日本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工业发展和城市布局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二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为工业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基金,在工业建设用地、工业区的准备、工业用水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技术帮助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另外,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出口行业,外向化的经济战略使产业向沿海城市高度集中。1980年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和社会各项职能开始向东京集中,形成了“东京圈”控制其他区域的局面。日本最大的10个城市也集中分布在太平洋东岸的工业带,而且有7个位居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本先后制定和实施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形成了包括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在内的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过度城市化”的拉丁美洲。拉美的现代城市化进程始于19世纪末期。1900年,整个拉美地区城市化水平为25%。到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先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速,194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9%。20世纪5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推行“进口替代”战略,伴随着工业以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但自60年代后,由于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加上政府不重视农业,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该地区城市人口由5400万迅速增加到1990年的3.1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71.4%,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缔造城市的未来。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均产生许多复杂的问题,而政府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为此需要建立新的机制。联合国人居中心针对城市建设提出“赋予能力框架”,鼓励个人、家庭、社区、商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赋予能力”的观念已广泛应用于一些国家的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如,印度尼西亚的泗水大规模房屋改善计划让市民和社区组织参加优先事项的决策过程。当城市面临的问题超越城市行政区的范围时,则需要从区域角度进行统一协调。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建立区域内城市间的协调机制,如美国旧金山湾区的9个县政府组成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负责湾区的经济发展、环境、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是由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区域规划,如日本国土厅先后数次制定了比大都市圈范围更大的首都圈、中京圈、近畿圈的发展规划,以协调都市圈内部的发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涉及的问题更为宏观。为使地方与全球生态可持续性联系起来,还需要各国政府乃至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总而言之,为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个人、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缔造城市的美好未来。

[1]

第四篇: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徐淑兰季诚钧 浙江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对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作介绍, 对德国、美国的后勤管理的做法与特点作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总结提炼了对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国外高校高校后勤后勤后勤管理

【作者简介】徐淑兰一, 女, 浙江东阳人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季诚钧肠一, 男,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院长、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

高校后勤是社会生产服务的一部分, 与教学科研不同的是, 它是可以实现等价交换的一种服务。高校后勤为教学、科研和 师生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性劳动, 具有商品属性在计划经济时

代, 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对后勤部门的劳动只强调其教育性, 否 认其商品性, 排斥按经济规律办事, 以致形成了一种纯服务、福 利型、封闭式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在管理体制、方法等方面 与教学管理、利研管理几乎一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 高校后 勤改革的深人进行, 福利型后勤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本文通 过对国外高校后勤管理做法与特点的归纳, 给我国高校后勤管 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国外高校后勘管理模式

后勤管理与后勤事务的运作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国

外高校后勤事务的运作模式十分灵活, 大致可分为高校直接参 与型、专门机构负责型、自办与引进结合型三种类型。直接参与 型是由学校直接负责后勤具体事务。在这种模式下, 学校设有 专门的后勤管理机构, 并成立具体的后勤办事机构, 由后勤管理 部门下达任务, 学校具体的事务部门负责实施, 计划经济下的中 国、前苏联为这一模式。自办与引进结合型则是由学校与社会 共同承担学校后勤事务。在这一模式下, 大学同样设有专门后 勤管理机构, 有分管大学后勤工作的专职副校长, 并设有各种服 务机构, 学校也直接管理与运作部分大学后勤服务项目, 但同 时, 也将大部分后勤服务项目以招、投标方式向社会开放, 吸引 社会各方纷纷进人大学, 运用市场化的企业机制为大学提供更 加经济与高效的后勤服务。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为这一模 式。专门机构负责型则是由政府专门成立面向高校后勤的机 构,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大学的后勤服务全部交由校外机构

负责, 如“ 大学事务中心”和“ 大学生服务中心”。在这一体制下, 高校不设后勤管理机构, 后勤事务完全脱离学校, 专门机构可以 自己承担高校后勤事务, 也可以吸纳社会第三产业参与。这一 体制为德国、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

以德国为例。德国大学后勤服务的社会化管理已有八十多 年的历史, 颇具特色, 为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大学所效仿。德国大 学后勤服务是通过一个健全和协调的机构网络、在大学集中的 城市或地区建立的大学生服务中心来实现的。目前, 德国共有 个大学生服务中心, 分别隶属于州或直辖市政府教育管理部

门, 其性质为一种福利型的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 接受政府的财 政拨款和法律监督。其机构为代表大会、管理委员会和常设机 构。代表大会由有关院校各选派一名常务副校长、数名大学生、教授、妇女事务专员等组成, 任期两年, 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讨论 经营、财务等工作, 审定服务中心的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 选举管理委员会正、副主任, 并报请州政府文教部批准。管理委 员会由教授或常务副校长、大学生、社会人士、服务中心工作人 员及妇女事务专员等组成, 任期两年。管理委员会聘任服务中 心正、副经理, 并报请州政府文教部批准审议和通过经理的财 政计划和财务报告决定购置或出售房地产等。大学生服

务中心下设人事、膳食、宿舍、设备及维修、贷学金管理等职能部 门, 作为常设机构管理有关事务。大学生服务中心主要面向大

学的学生和教职工, 服务范围包括住宿、饮食、文化娱乐、教育资 助、残疾人救助等等。大学生服务中心按民营企业的管理办法, 成本核算, 实行有偿服务, 但价格比市场上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 二。大学生服务中心经营如有盈利, 则留做发展基金, 不得转为 工作人员的福利经费收不抵支, 则由国家给予补助。

美国高校由于其独立性、自治性及其不同的发展历史传统, 其后勤服务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模式和特色。总体上看, 美国 高校后勤事务社会化程度很高。根据薛沛建的总结, 其特点有 一是形式多样。美国大学的宿舍、食堂等举办形式, 有学校直接 举办、社会举办或两者兼而有之三种形式。一般来说, 普通大学 和社区大学因其规模较小而不设宿舍、食堂、医院、书店和其他 服务设施, 而多由周边的社区或一些企业经营但一些综合性大

学、名牌私立大学、军校等, 校内后勤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从事多 方面的经营活动, 由学校进行管理。二是尽可能充分利用社会 力量办学后勤。三是学校与后勤部门形成规范的权利义务关

系, 以严谨的合同方式予以确定。许多比较正规、规模较大的大 学都由校长、副校长组成管理运作系统, 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行 业标准对服务质量予以监督。四是学生参与后勤事务。美国大 学的学生会组织膳食管理委员会定期评估餐厅工作, 同时膳食 管理部门吸收学生参与餐厅管理工作, 并组织学生到餐厅劳动。学生宿舍也是如此。五是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意识非常突

出。美国高校后勤管理贯彻了“ 以人为本” 的思想, 尽可能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 方便师生生活。

二、国外高校后勤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给我们的启示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当然,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还要结合实 际, 分步骤、有计划地加以实施。

一加速后勤社会化进程,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国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程度很高, 这样, 可以使学校集中精力办__好教学、科研等事务, 也可以使有限资金集中到教学科研之上。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高校后勤体系具有供给制、福利制的性 质和小而全的特征, 普遍采取封闭式和自我配套的服务运作方

式。高校就像一座小城市, 学校不仅在“ 办学” , 而且在“ 办社

会”。这种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 小社会”带来了“ 铁饭碗”、“ 大 锅饭”和平均主义, 后勤系统缺乏活力, 效率不高, 国家和学校都 不堪重负, 严重制约了大学的发展。为此, 大学后勤改革自印 年代中期即开始改革, 但直到刃年代在整体上仍处于“ 政企不

分、事企不分”的状态。望尧〕年,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 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 高校后勤社会化成为高校后 勤改革的主要思路与方向。

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把高校的后勤服务变成社会服务, 从

而把高校的后勤服务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 运用价值规律, 实 行等价经营、有偿服务、按质论价、自负盈亏。最终把学校的后 勤服务系统成建制地从学校剥离出去, 使高校后勤走向社会, 融 人社会。为此, 通过引人社会力量, 造成竞争格局, 按市场法则 进行运作, 可以减少学校奖金投人与人员配备, 提高服务质量。二加快后勤实体与学校的剥离, 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后

勒实体。从我国目前国内大学后勤社会化的典型做法来看, 可 以归纳为三种主要模式, 即内化型、混合型和外化型。内化型模 式是学校仍然保留后勤人员, 但实行事企分开, 组建准企业化管 理的后勤服务经济实体。这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初级形

式。在坚持“ 事企分开, 两权分离”的原则下, 后勤部门通过对学 校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 将人事、财务实行计划单列, 全员全额

承包, 建立准企业化、半企业化的“ 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 的管 理模式。学校建立后勤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服务经济实体。后

勤行政管理部门作为“ 小机关”要精干、高效, 属学校行政编制, 是甲方, 对外代表学校行使行政职后勤服务经济实体必须是相 对独立于学校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准企业, 是乙方, 专门从 事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学校和甲、乙方要明确产权关系和各自 的权利、责任, 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混合型后勤社会化管理模 式采取校际联办或学校与社会联办, 走规范化、集约化的道路。这是实现大学后勤社会化的过渡形式。学校将后勤分离出来, 采取并人、托管、联办、连锁等方式进入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新的 体制和运行机制, 实行有偿服务。外向型模式是将学校的后勤 人员全部推向社会, 成为企业编制人员, 与学校脱钩学校用于 后勤的国有资产或出售或有偿使用经费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 但要严格执行校方的服务标准, 实行合理调控。这是高校 后勤社会化的最终模式, 把学校从后勤中彻底解放出来, 集中精 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这三种模式在具体的实践中, 也可以称 之为服务实体模式、社校联合模式、校际联合模式、完全社会化 模式等。从我国目前大学实际操作情况来看, 以内化型和混合 型模式居多但在一些高教园区与大学城, 社会后勤化的程度较 高, 以外型化、社校联合模式为主。

每个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后勤改革的路径。第一步, 要把原有的后勤管理模式转变为“ 小机关、大实体”或“ 小机关、多实体” , 改变原总务部门既代表甲方又代表乙方的旧模式。第 二步, 要进一步理顺机关和实体的关系, 彻底将小机关的管理职 能与实体的经营服务职能剥离, 即将全校的后勤资源, 包括人员 成建制地从学校母体中分离出去, 成立后勤服务公司, 做到机关 要真正小, 只行使管理职能实体要真正实, 一开始就按照企业 化运作,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这两步改革的步伐许多大学都已 经迈出。第三步, 要通过兼并、股份制等办法, 将各自独立的实 体组成服务大集团,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 实现规模经 营为后勤逐步走上社会、参与社会竟争做好体制上的准备。第

四步, 完全把后勤部门从学校中分离, 人员_______、资产等都完全独立, 与社会部门一起参与学校后勤业务的竟争。要使后勤经济实体 要真正成为产权界定明晰, 有权举债, 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 责任的法人企业实体。目前,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大都停留在第 二步, 还没有能够实现第三步、第四步。要迈出后两步, 其中最 主要的问题是必须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 度。

三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改变后勤管理部门的职能。教

育行政部门应该更多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按市场经济运作 方式加以处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与各校实际问题, 制定相应 的灵活的政策。

对后勤部门的管理, 各大学一般设置后勤管理处, 作为校方

代表, 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属事业编制, 代表学校管理、监督、指 导、协调各服务经营实体, 保障各后勤服务实体正常运转。后勤 管理机构下面可以设技术质量管理科, 负责监督、检查服务质量 和服务范围、工程质量和预决算等, 并行使制裁、处罚权力设立 资产管理科, 负责房地产和行政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等 设立财务科, 负责后勤管理部门的计划统计及专项资金的管理 和使用、有关专项工程的计划审核和经费仪用等等。后勤管理 处也要进一步转化职能, 明确学校、后勤管理者和经营者三者的 关系, 减少行政干扰, 按经济规律办事,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逐步建立和形成资产多元化、经营服 务多样化、服务管理企业化、消费市场内外一体化的新体系。市场经济作为法制经济、契约经济, 后勤管理部门作为学校

管理后勤事务的机构, 要熟悉市场运作法则, 按市场机制操作学 校后勤事务。校方与分离出去的后勤服务实体主要通过合同规 定的权利与义务加以约束, 学校要建立后勤服务的监督协调机

制, 可以成立由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参加的高校后勤服务监督、评估委员会性质的机构, 定期抽查后勤工作的质量, 进行监督评 估并予以奖惩。

四各省市可以组建专门面向高校的后勤服务集团, 走集

约化、专业化道路。由于高校后勤事务具有相同的服务对象和 业务纽带, 再加上实行”两级管理、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地方 政府在办学资源的配置上有较大权力, 因此, 可在地方政府的统 筹安排和宏观调控下, 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区域内后勤服务生产

经营的集约化, 建立类似于德国、法国的“ 大学事务中心”或“ 大 学生服务中心”。这一“ 中心”是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 充 分体现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 并兼顾市场性。

目前, 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市场竞争能力总体上不是很

强, 地方实行的准社会化、具有垄断性和过渡性的集约化生产经 营方式, 以保护学校后勤实体的利益,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人, 学校后勤实体改革的完成, 后勤服 务市场的成熟, 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生产经营能力的 增强, 后勤服务资源必须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得到优化配置, 融人 区域内社会第三产业的集约化过程, 真正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 化。

【参考文献】

薛沛建《美国大学后勤管理—中美大学后勤管理比较研 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世界报告》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种

龚虹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犯, 何曙光高校后勤社会化及其资产管理模式的探讨武汉理工 大学硕士论文, 以狡,

第五篇:国外农业产业化经验与启示

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及启示

郭生河

(龙岩市农业学校福建龙岩364000)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本文列举了美国等国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通过分析,对如何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得到了一定的启示。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验启示

农业产业化,国际上通常称之为“农业一体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龙头企业带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公司、农户和基地相结合的农村经济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一体化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

1.1 美国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美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于20世纪五十年代,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高度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产业化大格局已全面形成[1]。其经营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农业的合同制经营。这种形式是通过工商运输大公司与农场主签订合同的办法,把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与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联结起来,形成产供销(或产加销)的有机综合体。美国的绝大部分农产品如饲料、肉鸡、水果、蔬菜、蛋等都是根据合同生产的。二是农场主合作社经营。这种形式是由若干农场主自愿联合组成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联合经营农业。这种合作社并不改变家庭农场的经营地位,它主要为农场主提供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销售、储运、加工等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服务。三是农工商综合企业。这种形式是指大公司(工业、商业、或金融垄断资本)直接投资经营大农场,并把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农业生产本身、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乃至科学技术研究等各个环节联结起来,组成有机的农工商综合体。这种农工商综合体的特点是实行完全垂直一体经营,生产技术水平比较先进,经营规模也较大[2]。

1.2 日本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群岛国家,农业经营的土地规模十分狭小,基本上是以一家一户的家庭个体经营为主[2]。日本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成功地创造了一条不同美、英、法、德等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小规模家庭经营

1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日本如此之快地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协同组织(简称农协)的作用是息息相关的。日本农协是一个具有二重属性的农业合作社,一方面它是农民自愿联合起来的经济组织,另一方面,它又是政府借以推行农业现代化及其他农业政策的中介机构。农协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开展一系列的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比如:农协组织可以为组员集中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价格上可以得到优惠。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农协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发展农业和农村社区福利,开展了包括对农业经营进行宏观和微观上指导、生产资料购买、资金存贷、农产品仓储、运输、加工、销售、保险,以及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关的问题研究、出版和教育活动,深受农民的欢迎。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日本农协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这与日本政府对农协在税收、价格、信贷、流通以及设施等方面,有许多优惠政策,给予补贴有关[3]。如:在税收上,日本对农协法人采用特殊税制,农协所得税率为23%,事业税率为8%;而一般企业的所得税率为40%,事业税率为12%,等等。

1.3 泰国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泰国是我国的近邻,经济上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泰国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在GDP中所占比重一般为50%--60%。泰国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是实施农业工业化战略,并经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实施战略的突破口和关键。其经营形式主要有:农业合作社;“政府+公司+银行+农户”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生产模式。农业合作社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由农民自愿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并为农户提供有偿服务的。政府不干涉合作社具体事务,但在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合作社在实际运行中尽可能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提高了经济和政治地位。“政府+公司+银行+农户”经营模式实现了政府、银行、公司和农户四者之间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和紧密合作,这有利于用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分散的农户进行农产品生产,发展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家庭农场在泰国具有相当的规模,这些农场经营管理水平高,技术先进,商品量大,在农村商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4 荷兰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荷兰是一个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的发达国家,享有“欧洲门户”之称。荷兰虽然农业人口少,农业增加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但它却是一个农业和农村发展非常成功的国家。农业为国民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食品,农业净出口要占全部产品净出口(不含服务出口)的90%左右[3],是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它充分采

用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发展高效农业,走农业产业化之路。荷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家庭农场为主的大农场经营,实行高度集约经营和专业化经营;二是农业合作社组织。荷兰采取以家庭农场为主的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模式,一方面是因为荷兰人多地少,特别是农用地的缺乏;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农业人口少,大约71%的农场平均不到2个劳动力,但是,农民普遍接受了较高文化教育,国家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机构也十分发达,并且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合作社组织是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存在于农业生产领域,而且广泛存在并作用于农产品加工、销售、贸易和农业信贷、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领域。合作社组织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5 以色列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该国不仅耕地少,而且水资源严重缺乏,气候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然而,以色列的农业却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且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以色列农业的成功主要是得益于其因地制宜地走自己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以色列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是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作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重要措施和根本保证,除此之外,还与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提供低息贷款等措施直接或间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宏观调控及建立农业区域合作组织和农业专业组织等支撑与服务体系是息息相关的,这些措施都促进了以色列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有效地发展。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启示

纵观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共同的特点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在做法上实行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的集约经营,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产品商品化、企业规模化、管理企业化和服务社会化的经营方式[4]。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对提高龙岩市及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1 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化要积极扶持和引导

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部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政府部门通过制订政策、提供低息贷款等措施直接或间接地对农业生产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如,(1)政府给合作社各种优惠政策。(2)实施农业信贷支持政策。(3)采取低税收优惠政策。因此,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部门要制定和落实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和引导。

2.2 重视大型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培育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是关键环节。它一方面连接着国内外市场,另一方面连接着生产基地的千家万户,担负着开拓市场、疏导生产、深化加工、延长农产品销售时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供服务等综合功能。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竞争能力的大小和带动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与成效。例如,泰国正大集团就是农业产业化的最佳典型。

2.3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本质,是维系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在美国,通过农业的合同制经营、农场主合作社经营和农工商综合企业等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和利益调节机制,使农业生产的供、产、加、运、销等部门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在泰国,特别是通过“公司+农户”的经营形式,把小农的个体经营纳入公司社会化大生产的协作范围,并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在荷兰,农村家庭农场与合作经济组织为了各自的利益和效益结成利益共同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4 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

从各国农业产业化的成功实践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农业产业化经营成功的国家,合作社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式多样,从基层到全国都比较健全,这些合作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使得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着重要地位。例如,在美国,有5/6的农民参加了合作社,而家庭农场一般都参加几个不同性质的合作社,平均每个农场参加2个合作社;在荷兰,每人平均至少是3—4个合作社的成员;泰国70%的农民参加了农业、土地、渔业等各种合作社,另有奶牛、农产品、菠萝等合作社;以色列80%的农产品是由集体或合作组织生产的。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和帮助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2.5 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是基础

纵观国外农业产业化发达的国家,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都非常突出,这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现代化农业的国家,其通过长期演进,已形成玉米带、棉花带、畜牧带等10个各具特色的农业带。在美国50个州中虽然有37个州从事商品蔬菜生产,但主产区比较集中,并且形成西南冬季蔬菜基地、中南冬季蔬菜基地、东南冬春早熟蔬菜基地和北方冷凉蔬菜产区四大产区,以上

四大产区的蔬菜产量约占美国蔬菜总产量的90%左右[3];荷兰是农业产业化高度发达的国家,区域化布局突出。全国由西向东已形成了三个主要生产带,即西部沿海园艺生产带、中部奶类生产带和东部、南端畜牧生产带[2]。各地发展农业产业一定要根据实际,以行政区域为基础进行合理规划,实现区域化布局,集中连片种植。

2.6 农业服务社会化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西方农业发达国家,农民进入市场都是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一般是通过合同方式将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的服务统一起来,形成综合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如在农工商综合体系中,农业生产者一般只从事某一项或几项农业生产作业,而其他的工作都是由综合体提供的服务来完成。这种一体化的全程服务,不但经营风险大幅减少,而且也使综合体的整体效率大大提高。例如,在美国,农场主的某种需要通过打电话就可经按时得到高质量的服务。

2.7 加强教育,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教育是强国之本,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必由之路。例如,以色列就非常重视教育,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高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以色列的文盲率只有1%,高素质的农民不仅能很快地掌握新的农业技术,而且能在实践中创造和发明新的技术和方法。这是以色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有力保证,也是以色列农业产业化经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荷兰的高效农业之所以取得举世关注的成效,这与其重视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是紧密相关的。因此,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就必须加强教育,特别是对农业人口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掌握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1] 何肃雅.发展特色农业加快花生产业进程[J],河南农业,2005,(5):34-36.[2] 赵保佑,张成智主编.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M],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4.[3] 赖作卿 著.产业分化与企业成长—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1.[4] 胡雪梅,王滨等.国外农业产业化对中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4.4.作者简介:郭生河,男,1964年生,龙岩农校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长期从事作物栽培学、遗传育种学的教学工作。联系方式:***;guoshenghe45@sina.com

下载国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模式、经验与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模式、经验与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外的经验与启示[全文5篇]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

    国外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摘要:在我国正在进行的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运动中,教师是影响着新课程改革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着新一代成长的重要因素。而教师素质的整体......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经验及启示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经验及启示来源:国土资源报作者:李珂 高晓巍2010-08-30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农协提供服务日本的土地流转主要通过买卖和租赁两种方式。日本的农地改革和1952年制......

    国外社区管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3

    国外社区管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满分: 100.0分 得分:40.0分 一 .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20.0 1. 新加坡社区的领袖由民选产生,对居民负责。 错误 正确答案:B A.正确 B.错误 2. 西方......

    国外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文/李艳 作者简介:李艳(1970.8-),女,天津人,现任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国外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起步较早,有许多成熟的理论和经验。这些......

    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100分)[五篇模版]

    祝贺您通过考试!您的分数为100,及格分数为60,学分在24小时内更新。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新加坡政府发表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的新加坡的五大“共同价......

    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70分试题)

    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70分试题)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姜跃教授指出,国外廉政建设的启示之一是,,是廉政建设的保障。A.权力监督和社会监督 B.廉政文化建......

    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90分)[五篇模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姜跃教授指出,国外廉政建设的启示之一是,,是廉政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 A.权力监督和社会监督 B.廉政文化建设 C.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D.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