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政策(5篇)

时间:2019-05-14 23:1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律政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律政策》。

第一篇:法律政策

闻出版工作在宣传思想战线处于重要地位,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和出版物,不但向社会提供大量信息、知识,同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生活联系密切,而且对社会舆论乃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负有重要责任。

新闻作为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政治性很强,具有公开、广泛、及时、迅速等特点,能够最迅速、最广泛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并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能够广泛地反映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表达人民的意见和呼声;能够及时地传播国际国内的各种信息,直接影响群众的思想和行为;能够有效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向,激励、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我们国家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新闻工作做得好,可以对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起到极大动员、鼓舞作用,对先进的东西起到积极的倡导、弘扬作用,对错误的东西起到及时的制止、纠正作用,还可以对科学的知识起到传播、普及作用。如果做得不好,尤其是政治上出了偏差,就会“谬误出于口,则乱及千里之外”。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系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到,我们的新闻媒体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阵地,是宣传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主阵地,是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也是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认识社会的主渠道。新闻工作地位重要,责任重大。这就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反映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是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是凝聚人心、增进团结、励精图治、振兴中华的迫切需要,是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迫切需要。

出版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或方式,将著作制作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与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可以说,出版是一种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性工作,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出版工作是很严肃的政治工作。相当多的出版物载有意识形态的内容,影响人们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关系到文化传统、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世界各国都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对本国出版业的有效管理,以维护国家利益。出版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科技文化工作。出版物是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出版业的发展水平,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对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着重要影响。出版工作又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经济工作。出版业自身也是一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绝大多数出版物是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的,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讲究经营管理,承担经济风险。出版工作的政治属性、科技文化属性、经济工作属性,是在出版过程中同时发生的,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要在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的同时,重视它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因素,不能有所偏废,这才能保证出版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出版业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都与出版工作密切相关。出版物的质量、数量如何,直接反映并影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新闻传媒一样,出版物也是思想文化科学的重要传播手段,科学理论、正确舆论、高尚精神、优秀作品都需要通过出版物来体现。任何一种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一经出版发行,就能传之久远,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出版工作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的任务,就是要有力地促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发展和普及,深入持久地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道德,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做贡献;要传播一切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为推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出版大量内容积极向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出版物,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塑造人们的美好心灵,帮助人民群众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落后、愚昧的风俗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明确新闻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要求,始终坚持正确的新闻出版导向和发展方向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形成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引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这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新闻出版工作的根本方针,必须明确认识,深刻理解,牢牢把握。我们党和国家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引导群众认清自己的根本利益提供舆论支持。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反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的新气象,着力表现我们民族和人民的英雄业绩、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貌,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多从积极的、建设性的角度进行宣传,注意平衡社会心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不论是思想导向、价值导向,还是生活导向、消费导向,都要积极健康向上,克服不负责任的舆论,制止消极有害的舆论,决不给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必须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牢牢掌握新闻宣传的主动权。切实把握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宣传基调,着力反映时代最强音,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氛围,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遵循新闻规律,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客观规律。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题,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避免只讲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必须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自觉遵守宣传纪律。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自觉服从党的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严格执行保密规定,维护国家尊严、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紧跟时代步伐,真实反映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事实说服人、教育人、引导人。深入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火热生活中去,反映生活本质,把握社会主流,挖掘生动事实,聚焦生活场景,倾听群众意愿,反映群众呼声,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必须增强新闻宣传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坚持事实准确,分析科学,判断正确,生动鲜活,严防主观想象、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弄虚作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是非清楚,旗帜鲜明,给以正确引导。在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根本原则的问题上,必须保持清醒和坚定,关键时刻不动摇,大事面前不糊涂。要讲究宣传艺术,选题要准,角度要新,立意要高,挖掘要深,语言要美,制作要精,增强可读性、可听性、可视性。多采写、多报道来自基层的新闻和信息,多采写、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新闻宣传的感染力。

出版工作作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牢牢把握出版物的正确导向和出版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不断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对涉及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问题,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对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想和观点,坚决予以批评和纠正。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要坚持尊重群众意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中汲取出版资源,多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出版物,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着力弘扬民族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凝聚社会力量,激发社会活力,做到题材、形式、风格、层次多种多样,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精益求精。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做到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相统一。决不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决不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出版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努力提高综合经营水平,积极探索两个效益相统一的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有利于争鸣和探索的良好环境,在学术问题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题材、风格和形式的自由发展,促进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繁荣发展。要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引进和传播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为我所用。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多出政治质量、学术质量、艺术质量、印制装帧等方面代表国家出版水平,思想性、可读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出版物。必须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有机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正确区分学术、艺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切实加强出版法律建设,建立健全可以使国家有效地引导、管理出版活动,规范出版生产、流通各个环节,打击各种非法出版活动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宏观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保证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

五、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在改革创新中推进新闻出版工作繁荣发展

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实践在深入,事物在变化,新闻出版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手段、运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信息传播渠道和电子出版物的迅速兴起,既为新闻出版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新的途径和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党报、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传统的出版发行管理方式产生了冲击,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想站稳脚跟,巩固阵地并不断发展壮大,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紧跟时代,适应新的形势,立足新的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通过认识上的新飞跃,实现思路上的新突破,开创工作上的新局面。要站在时代潮头,用宽广的眼界来观察形势、把握大局,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认识发展变化着的事物,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来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问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开拓的过程中创新,善于吸收借鉴一切有益的经验,发展壮大自己,永葆生机与活力,在竞争中掌握主动。

新闻宣传要改进,引导水平要提高。只有不断改进提高,才能够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才能够提高吸引力、感染力,才能更好地有效服务群众、感染引导群众,才能真正赢得群众欢迎。新闻宣传改进提高的内容很多,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坚持做到贴近群众、联系实际、深入生活,全面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新特点,善于从党的中心工作和群众最关心、同群众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入手,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做到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新闻宣传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把党的主张宣传到群众的心坎上,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巩固取得的成果,继续完善提高。要坚持从工作需要出发,注重新闻价值,讲求实际效果,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实质性内容,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更好地展现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实践。要把笔头和镜头对准群众,把更多的版面、时间留给群众,多报道反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进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多提供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群众心声,更好地指导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学习的信息。要进一步改进加强对国内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积极稳妥地引导社会热点。社会纷繁复杂,问题不断发生,这符合物质运动规律。新闻聚焦热点,热点产生效应,这也符合新闻宣传规律,问题在于如何把握和报道。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有很强的新闻性,都很容易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特别是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息等新的信息传播手段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更好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而又现实的意义。突发事件往往事发突然,影响广泛,不及时报道、正确引导,社会上小道消息就会广为传播,很容易众说纷纭,导致流言传播,引起思想混乱。开通大道,才能堵住小道,发出正确声音,才能阻止不正确的声音。对突发事件应及时报道,主动引导。要从有利于党和政府开展工作,有利于组织社会力量共同行动,有利于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有利于保持人心安宁、社会稳定出发,按照归口管理、政府发布、区别情况、分层报道、讲究报道方式、注重引导效果的原则和要求,及时主动、准确稳妥地进行报道。严格防止一味追求轰动效应,炒热点、抢卖点,不加分析,不负责任,不准确核对事实,不计后果的刻意炒作渲染。更要防止借题发挥,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借机宣扬错误的政治观点。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弘扬正气,改进工作。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党和政府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搞好舆论监督对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是有益有利的。舆论监督既要加强,又要改进。对社会而言,要进一步优化舆论监督的环境,做到正确看待舆论监督,主动运用舆论监督,增强舆论监督的承受能力。对新闻报道来说,要进一步认清监督的性质,明确监督的作用,端正监督的目的,摆正监督的位置,用好监督的形式,注重监督的效果。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舆论监督都是支持和拥护的。正确运用舆论监督,可以拉近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可以推动社会公正、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使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党、对政府增强信心、增进信任。改进和加强舆论监督,就是要做到使舆论监督真正成为党和政府推动工作的帮手,成为反映民意的窗口,成为解疑释虑的渠道,成为党和政府连结群众的纽带。要做到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端正党风、政风,反对腐败,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安定团结。要做到事实准确,结论正确,出于公心,有利工作,努力把舆论监督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对出版工作来说,坚持改革创新之路,也是繁荣发展出版业的必由之路。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推动出版业的发展壮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发展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发展观,遵循出版业的发展规律,做大做强出版业。要正确处理出版物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普遍的商品属性的关系,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生产运营机制,实现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通过改革创新,提高出版业的集约化程度,优化出版结构,实现规模效益。要深化发行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格局,产销见面,连锁经营,拓展市场空间,增加“两个效益”,并积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更好地宣传中国,介绍中国。要加强新的科学技术在出版工作中的应用,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手段,把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出版发行各个环节,依靠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出版的时效、质量和经营管理的水平。要增强多种媒体的综合开发和经营能力,促进出版资源在多种媒体间有效转换,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出版业发展壮大的步伐。

第二篇:中国民间借贷法律政策

中国民间借贷法律相关规定

2015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近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审理这类案件提供了依据。上海五色土就人们对自然人借贷合同中最关心的利息、违约金等做相关分析,与1991年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比较。

一、浮动利率变为固定利率

1991年《意见》第六条: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2015年《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五色土点评:将36%的比例替代基准贷款利率的四倍作为利率保护上限,划了“两线三区”,24%以下为司法保护区,24%-36%之间为自然债务区,36%以上为无效区。2015年上海民间借贷的利率行情在年18%左右,低于24%的水平线。

二、自然人借贷直接的利息约定

1991年《意见》第八条: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本意见第6条规定计息。

2015年《规定》第二十五条: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五色土点评:以后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必须明确利息,否则将得不到保护。三:逾期利率的计算

1991年《意见》第九条: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贷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

2015年《规定》第二十九条: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五色土点评:将逾期利率固定,但是不约定逾期利率是不能最大限度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以前利率虽然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但债务人要求退还已经支付的利息,法院是不支持的,但是《规定》明确了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为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第三条 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第四条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第五条 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公安或者检察机关不予立案,或者立案侦查后撤销案件,或者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定不构成非法集资犯罪,当事人又以同一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六条 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虽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事实的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第七条 民间借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第八条 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判决认定其有罪,出借人起诉请求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九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视为具备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关于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

(二)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或者通过网络贷款平台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

(三)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

(四)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

(五)出借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第十条 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一条 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二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且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三条 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依法确定担保人的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第十五条 原告以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为依据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或者反诉,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行为引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当事人通过调解、和解或者清算达成的债权债务协议,不适用前款规定。第十六条 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第十七条 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第十八条 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经审查现有证据无法确认借贷行为、借贷金额、支付方式等案件主要事实,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

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有下列情形,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流向以及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

(一)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

(二)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

(三)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

(四)当事人双方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

(五)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

(六)当事人双方对借贷事实的发生没有任何争议或者诉辩明显不符合常理;

(七)借款人的配偶或合伙人、案外人的其他债权人提出有事实依据的异议;

(八)当事人在其他纠纷中存在低价转让财产的情形;

(九)当事人不正当放弃权利;

(十)其他可能存在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情形。

第二十条 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其请求。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之规定,依法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对该单位进行罚款,并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他人在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或者借款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但未表明其保证人身份或者承担保证责任,或者通过其他事实不能推定其为保证人,出借人请求其承担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二条 借贷双方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当事人请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出借人请求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三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企业名义与出借人签订民间借贷合同,出借人、企业或者其股东能够证明所借款项用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个人使用,出借人请求将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列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个人名义与出借人签订民间借贷合同,所借款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出借人请求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以签订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并向当事人释明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拒绝变更的,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

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借款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金钱债务,出借人可以申请拍卖买卖合同标的物,以偿还债务。就拍卖所得的价款与应偿还借款本息之间的差额,借款人或者出借人有权主张返还或补偿。第二十五条 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二十七条 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第二十八条 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九条 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十条 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十一条 没有约定利息但借款人自愿支付,或者超过约定的利率自愿支付利息或违约金,且没有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出借人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

第三十二条 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8月13日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同时废止;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第三篇:农村妇女实用法律政策明白纸

农村妇女实用法律政策明白纸

农村妇女实用法律政策明白纸

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保护妇女权益的部分规定

第三十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

第三十二条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重用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

等的权利。

第三十四条妇女享有的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在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中,不得歧视妇女。

丧偶妇女有权处分继承的财产,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三十五条丧偶妇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公、婆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第三十六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

第三十七条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病、残妇女和老年妇女。

第四十二条妇女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妇女人格尊严。禁止通过大人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形式使用妇女肖像。

第四十三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

第四十四条国家保护妇女的婚姻自主权。禁止干涉妇女的结婚、离婚自由。

第四十五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四十六条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

第四十八条夫妻共有的房屋,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妻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离婚时,女方的住房应当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协议解决。

第四十九条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

父亲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有其他情形不能担任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的,母亲的监护权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五十一条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育龄夫妻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划生育,有关部门应当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具和技术,保障实施节育手术的妇女的健康和安全。

国家实行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发展母婴保健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3、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4、拾到别人丢失的饲养动物可否归已所有?

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制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所以拾到饲养动物应归还失主,失主可适当给予补偿。

5、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法律上有何规定?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6、结婚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结婚应具备下列条件:第一,必需男女双方自主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她)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当然并不排除婚姻当事人的组织、父母或亲友,比较客观地帮助他们更全面、周密地处理好婚姻问题。第二,必须达到法定年龄。这是法律规定的最低年龄,是对婚姻当事人年龄上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五条明确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7、什么是离婚?离婚的条件是什么?有几种形式?

离婚就是夫妻双方依照法律的规定,终止婚姻关系的行为,既是夫妻关系的合法解除。离婚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一是双方有合法的婚姻关系,即双方是按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去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依法进行结婚而取得的婚姻关系;二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感情确已破裂是指夫妻感情已经破裂是确实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且应当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事实的存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既可以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也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

8、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双方享有什么权利,承担什么义务?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即从领取结婚证起,到一方死亡或离婚时止。夫妻双方

对共同财产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夫妻任何一方对共同财产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是共同共有,而不是按双方收入的多少或有无来确定财产权利的大小,双方在行使处理权时,应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任何一方都不能无视他方的意志而擅自处理。夫妻在财产上的义务也平等的,对于共同生活中的支出及债务,都应以共同财产负担。

9、离婚后双方如何使用宅基地,女方离婚后能否在原来夫妻共有的房屋里居住?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宅基地是根据住户的情况,以户为单位划分的。根据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0条规定,农村批准宅基地,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离婚后,妇女的宅基地,应受到法律保障。如果男方阻止女方使用宅基地建房的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男方应当在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同女方协商使用宅基地,保证女方离婚后有房屋居住。采取任何不利于女方解决住房问题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10、夫妻离婚后责任田如何处理?

责任田是农民与村委会签订的农业生产责任承包合同,由承包者耕种、收获。不论夫妻承包还是夫妻所在的家庭承包,责任田是国家或集体的财产,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有财产。所以,一方提出把承包田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要求是错误的。但离婚当年责任田的收获可以作为家庭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分割。

11、嫁出去的女儿有继承权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是没有继承权的。如今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嫁出去的女儿也有继承权。《继承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12、寡妇能带财产改嫁吗?

根据我国《婚姻法》和《继承法》的规定,寡妇能带财产改嫁。寡妇所带的财产主要指:夫妻共同财产中分割给寡妇的那部分;继承丈夫遗产的部分;寡妇改嫁时,如果未成年子女由她抚养,可将子女应得的一份遗产一并带走。

13、虐待家庭成员,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吗?

如果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禁闭、有病不治、强迫过度劳动或限制人身自由、凌辱人格等方法,从肉体或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的,情节恶劣的行为就构成虐待罪。虐待罪的主体必须是与被虐待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相互之间有一定亲属关系或抚养关系的成员。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4、村民房屋卖掉,还能再申请宅基地建新房吗?

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买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因此,村民将房屋卖掉,不得再申请宅基地。

21、在大田里生产的农作物秸秆,能在田间地头和道路两侧焚烧吗?

根据《山东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和第三十条规定,不准在田间地头和道路两侧焚烧农作物秸秆。违反者由县以上农村能源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

22、拐卖妇女、儿童,应如何定罪量刑?

《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诈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地丑德齐境外的。

23、儿童入学年龄有法律规定吗?

我国的《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24、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应受到什么处罚?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对有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5、信教会违法吗?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但宗教信仰自由并不是无限度的自由,一些会道门、邪教和一些封建迷信活动,比如“×××”等,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利益,损害人们身心健康。因此,我国法律规定对这些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规定,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6、请求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有时间限制吗?

请求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是有严格时间限制的,法律上的概念叫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限或者有效时间。在法律规定的时间里,权利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如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就丧失了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权利。诉讼时效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一般诉讼时效,又称普通诉讼时效。《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除外。(2)特殊诉讼时效,又称短期的诉讼时效。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民事责任处理,《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下列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一年: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3)最长诉讼时效。我国法律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为二十年。《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是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四篇:法律政策专项组职责

综治委法律政策专项组

工作职责和制度

一、工作职责 专项组主要职责是:围绕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强化社区、村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等社会管理重点问题,研究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政策措施的建议,促进社会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二、工作制度

(一)区人大常委会法律政策专项组为组长单位,办公室设在区人大法制办,负责该专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明确专门机构和工作人员,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完善专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协调有效、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确保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区综治办、区委办、团区委、区政府办、区法院、区检察院、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总工会、区妇联等专项组成员单位要明确一名局级干部担任专项组成员,保证工作职责任务落到实处。

(二)专项组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1至2次.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三)对省、市、综治委法律政策专项组和区综治办交办的事项,要认真研究,抓好落实,并按要求及时报送结果。

(四)每年年初制定工作要点,年终进行工作总结,并及时向区综治委法律政策专项组和区综治委报告。

(五)抓好自身规范化建设,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三、信息沟通与情况报送制度。

各成员单位每年年底向专项组报送本系统、本部门开展工作情况和工作要点。重要经验、重要情况、意见建议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随时报送专项组。各成员单位每月向专项组报送工作简报,反映调研情况、介绍工作经验、提出问题和工作建议等。专项组办公室及时分析研究各方面的情况,汇总后及时报送区综治委,重要情况随时报送。

四、联络员制度

各成员单位确定1名工作人员担任专项组联络员,主要职责是全面准确掌握专项组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当好本部门专项组成员的参谋助手,发挥好本部门与专项组各成员单位的联络、沟通、桥梁、纽带作用。根据需要,专项组可随时召开联络员会议,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五、督查考核制度

专项组适时组织开展对各成员单位法律政策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

第五篇:计划生育政策法律规知识

计划生育政策法律规知识

为了让准孕夫妇更好的了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履行计划生育的权利与义务,将有关的法律法规摘录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摘要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语无,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实行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

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2、国家奖励扶助制度

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的;1973年至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的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要求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奖励扶助。

3、《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摘要

鼓励公民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公民,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年满二十三周岁妊娠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生育第一个子女实行免费登记制度。

只生育一个女孩,母女均为农村居民且母亲居住在农村连续五年以上,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应当在妊娠前到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证。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女方为初育的须年满二十五周岁,女方为再育的须年满三十周岁。

4、《山东省禁止非医学血药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中止妊娠规定》摘要 对持二孩生育证的怀孕妇女违法私自终止妊娠的,不再批准其生育申请。并落实相应的长效措施。

5、我先对持《手册》、《生育证》妇女孕期保健的规定

持《手册》的已婚育龄妇女,自领证起每逢双月10-16号到镇服务站见擦一次,明确怀孕后应立即建党,纳入孕期保健管理。持《生育证》的已婚育龄妇女自领证之日起,未怀孕的每月10-16号到镇服务站检查一次,查出怀孕后,每逢双月的10-16号到镇服务站进行孕保一次;持《手册》、《生育证》孕妇4-6个月时到县服务站对胎儿有无严重缺陷进行一次彩超筛查。

6、我县对避孕措施落实的有关规定

育龄夫妇英落实安全可靠的避孕节育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对已生育子女的夫妻,以选择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生育一孩后60天(刨宫产180天)内应落实放置宫内节育器。生育二孩后60天(刨宫产180天)内应落实以绝育为主的避孕介于措施。凡避孕节育措施失败怀孕者应及时终止妊娠。

下载法律政策(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律政策(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PPP政策及相关法律

    目录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4〕60号———————————————3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发改等6部委25号令......

    法律政策研究室工作职责

    1.负责调查研究国家公布的与检察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2.承办有关检察工作法律案的起草工作。3.对全市检察工作适用法律问题提出立法和司法......

    做好法律政策研究室工作之我见

    做好法律政策研究室工作之我见 时间:10-06-09 10:07:37 来源: 作者:临夏州院 马香莲 刘晓玲 点击数: 337 2002 年 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工作条例......

    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负责人答记者问

    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负责人答记者问 2012年11月22日,高检院制发了修改后的以下简称《规则》),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要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

    就业政策就业法律作业(5篇材料)

    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没空1分,共30分) 1、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纳入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的县(市、区)的乡(镇)从事工作,服务期限为年。 2、“......

    美国法律中的语言政策

    美国法律中的语言政策 一、美国语言政策发展 1、惟英语运动 美国的惟英语教育的思想早在美国独立之时就存在,并逐渐突出地表现在各个时期。如1889-1890年,美国许多州都试图......

    法律政策研究室岗位职责[共五篇]

    1.负责调査研究国家公布的与检察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2.承办有关检察工作法律案的起草工作。3.承办涉及检察工作的司法协助协定、引渡条约......

    农村宅基地法律政策有哪些内容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房屋土地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农村宅基地法律政策有哪些内容 如今国家为了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减少因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