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时间:2019-05-14 23:5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第一篇: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

吴中兵

人力资源会计(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自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以来,从理论到实务都得到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是至今仍然未能在理论上与传统会计融为一体,实务中亦未能得以大规模应用。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探索和研究仍然进展缓慢。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种种难题尚无法统一认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认识人力资源的成本问题,比如哪些应该资本化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以初步探讨。第一、人力资源成本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一定年龄阶段和健康状况基础上的人的劳动能力,是有待于发挥和可以发挥的潜在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体现在劳动者的年龄分布、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等方面上,量的规定体现在劳动者各个构成层次人员的多少上。从其效用上讲,人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概念基本相似,只是人力资源是与劳动者的知识状况紧密相联系的,强调其是有一定体质、智力和智能的劳动力,即强调其质的规定。所以,对于人力资源的把握关键在于质的把握,尤其是组织内高层管理、技术人员的质的规定。

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决定了人力资源具有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如下特征:

1、主观能动性,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本质性特征,决定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其他任何资源,都不具有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体力和智力的劳动者及其劳动能力,才具有这种能力,才是决定性的生产要素。离开了人力资源,企业有再多的资金、机器,也如同一盘散沙,不会创造效益。

2、个体性和变化性。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决定了人力资源与劳动者的知识紧密联系,而知识分子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个体性,倾向于独立劳动,而不象机器、房屋等物质资产那样与组织的集体劳动和持续经营紧密相连。比如,大学里不坐班的制度,更有利于教师发展个性,从事适合自己的研究,但是也减少了职工相互交流、相互监督的机会;又如,如果个体之间相互碰撞,搞“内耗”,不但不能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反而会阻碍组织的发展。其次,同一个人才,在不同背景下对同一种管理方式的反应也会不同,会对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感到厌倦,失去工作效率。另外,劳动者是否努力为企业工作,也会随着其个人的意志发生变化。这一点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

以上两点对于人力资源被企业所拥有性、可控制性提出了挑战。

3、专用性。人力资源的质的规定,要求专门化的人才有什么样的潜质就发挥什么样的能力,换言之,如果不按照人力资源的潜质发挥其能力,则会由于“隔行如隔山”而造成巨大的浪费,可见人员的替代成本很大。

4、时效性。在同一个人自身的不同年龄段(或时期),比如青壮年期和老年期,即使知识水平不变,其劳动能力也显然不同;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甚至集体,如果停止学习,不去提高自己,也会由于知识的遗忘、时代的变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原有的能力。

5、开发的持续性和潜能的无限性。人力资源可以无限开发,而不象存货、固定资产那样开发潜力是有限的,用完即失去了。从个人层面上说,通过学习等途径,劳动者的能力不断增强,而其能力越强,学习新知识就越快,呈现加速度开发的趋势;从组织层面上讲,不断地增加人力资源的质和量的规定,则易于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和加速发展的惯性。

后三点决定了企业需要经常而持久地对人力资源的潜能进行开发。

二、人力资源的成本。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会计确认,比如,人力资源是不是资产?如何界定人力资源的成本?人力资源的成本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即人力资源投资支出是否应当计入“人力资本”或“人力资产”账户?这要从资产的本质含义和人力资源的特征去探究。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我国200x年生效的新“企业会计制度”都认为,资产是过去业务所产生的、能以货币计量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在将来带来收益的经济资源。从人力资源的根本特征可以看出,判断人力资源是否为资产,关键是看其是否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持否定意见者认为,由于人才流动较为频繁,控制人力资源的难度较大,因而不能视其为资产。但是,判断一项资源是否具有可拥有性和控制性,不能用永久控制的标准。物质资产也不能确保永久性控制,比如固定资产也只是在可预见的将来为企业所拥有。所以,只要是可预见的期间可以控制的经济资源就应该是资产。人力资源不是不可以控制,在可预见的期间(如超过几个会计年度),是完全可以判定其是否具有可控制性的,所以人力资产是成立的,即可以确认的,从而人力资源成本也是可以确认的。

人力资源成本,指涉及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利用、保障和离职所发生的投资或支出,包括:(1)取得成本,指招募、选拔、定岗过程中发生的支出,比如招聘广告费、人才中介代理费、招聘会场费、招聘过程差旅费、招聘到的新员工安置费等。(2)开发成本,指岗前培训及定向、在岗培训、脱产培训的支出,首先是使得一个新员工达到胜任某个职位的技能并取得预期业绩而付出的成本,比如岗前培训的学费、材料费、咨询费、劳动时间损失费、生产率损失、学员的薪金;其次是为提高工作生活质量而产生的费用,比如医疗保健费用、继续教育和深造提高费用、保险费用、工作场所改善费用等。(3)使用成本,指对人力资源的维持(如工资、福利费)、奖励、调剂所发生的支出;(4)保障成本,指建立人力资源的更新换代、工伤等基金的支出;(5)离职成本,指离职低效成本(离职前工作效率较低)、遣散成本、离职后的补偿支出(如退休金)、空职成本、重新招聘的取得开发成本和超额成本(高薪重聘成本)。

根据资产成本的含义和国内外资本化的惯例,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要区分其受益期间,分别进行会计处理。是当期受益的,予以费用化,是长期受益的(超过了本个会计期间)则予以资本化,而不能简单地全部资本化或费用化。具体来讲包括:(1)对于由于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离职以及合法的超额投资支出等成本,由于受益期超出了当期,应该予以资本化,计入“人力资产”帐户。(2)对于人力资源的使用、保障支出,应予以当期费用化,可计入“管理费用”帐户。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会计计量,是指从人力资源投入上度量其成本价值,通常被认为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内容。我们知道,就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状况而言,即使是实物资产的计量,在其客观性上目前也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人力资源成本的会计计量,显得更加困难。但这不是说人力资源的成本就根本无法计量了。对人力资源成本计量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相应的会计方法,对其投入的各项价值,分别予以确认和计量,从而汇总得出其成本数额。

(三)人力资源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历史成本法,即把为了获取人力资源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其成本。比如,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巴里公司在其1967年年中核算中,把用于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费用都按照招聘和录用费用、正式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费、实践练习费、发展提高费等五个分类账记录和累计,然后将每个管理人员的总费用按其预期的总工作时间进行分摊。这种投资及其分摊应该与其收益相联系。

重置成本法,即目前重新取得类似的人员需要付出的代价。从个人的角度讲是招聘同等人才将会发生的支出;从组织的角度讲是人才在组织中发挥的作用,是个人相互配合才产生的,是职位重置成本。

机会成本法,指人力资源如果离职将会造成的损失,这由人才的可替代性程度决定。如果某个职位重要性极大,而对应的人员工作能力又有极强的专门性,难以被别人替代,该人离职将会造成极大损失,就认为该人员的成本很高;反之成本就低。

(四)人力资源成本的特征。人力资源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具有以下特征:

1、人力资源成本投资收效比较慢。一般的实物资产,如固定资产,只要建造或者购买并安装成功了,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经营中使用,为企业带来收益。但是,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益,并不象实物资产那么迅速显示出来,而是有一个比较长的时滞。比如,企业高薪聘请的经理人员为企业带来的贡献,可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看出;企业内部对员工的培训,也需要经过较长时期才能看出其效益。有些企业把员工送到国外学习,这个时滞就更长了。这就要求企业提前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储备大量的人才资源,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绝不能象“汽车加油”或“机器供电”似的随用随取。这在我国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市场不太健全的背景下显得尤其重要。

2、人力投资受益效果大、期限长。虽然人力资源成本投资收效比较慢,但是一旦发生作用,其影响是极其重大而深刻的。良好的人力资源和其合理的组合,对企业的贡献会超过任何其他资产。而且,人力资源保持效果的期限一般比较长,不象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那样会突然失去效用。所以“智力投资”是最为明智的。

3、人力资源投资效益有明显的时效性。虽然人力资源投资的收益巨大而持久,但是它也有很强的时效性。如上文提到的,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专业技能很优秀的人,如果停止学习,不去提高自己,也会由于知识的遗忘而失去原有的能力,即使没有遗忘的部分,也会由于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变迁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竞争力,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4、对人力资源投资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而边际收益是递增的。比如,通过学习等途径,劳动者的能力不断增强,而其能力越强,学习新知识也就越快,呈现加速度开发的趋势。人所共知,入门学习最难,但是有了一定基础后,再学习同等数量和难度的知识,会比原来容易得多,也就是花费较少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这是符合一般教育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的,也说明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另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人力资源的能力加速度增强,其带来的收益也越来越巨大,成加速度上升趋势,所以,人力资源投资成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

5、人力资源投资收益预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虽然人力资源可能带来的收益将是巨大的,但是人力资源价值是以人为载体的,其实现程度受主观能动因素影响较大,还存在着人才“跳槽”等风险,其价值不能完全由企业控制;即使确定能带来价值,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较难确定;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数额也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难度。

三、人力资源成本与人力资源收益的关系。

(一)人力资源收益,又叫人力资源价值,指人力资源为组织提供效用的能力,即在预期服务期内所能创造的未来收益的估计折现值。

(二)人力资源成本与人力资源收益的关系。

1、人力资源成本与人力资源收益的关系,首先体现在人力资源成本的摊销过程上,即根据配比原则,在人力资源使用期间,把其成本摊销到各个受益期间。人力资源摊销的难点在于其受益期间比较难以判断,这与实物资产不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另外在会计法规上和所得税中,对于人力资源摊销得出的“人力资源费用”是否承认,也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

人力资源成本与人力资源收益的关系,还在于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企业进行的人力资源投资越多,储备的人才越充足,越能保证企业有长久的竞争力,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超额收益。

虽然人力资源成本与人力资源收益呈现正方向变化,但是,如上文所说,随着投资数量的增加,人力资源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而边际收益是递增的。

人力资源成本与人力资源收益的正相关关系,不是自动达到的,而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达到的。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大企业的经营效益很好,一旦更换了企业领导和组织制度,虽然总体人员结构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但企业业绩会发生戏剧般的变化。这说明人力资源不会自动创造财富,只有通过了一定的管理制度得以整和起来,人力资源才会发生巨大作用。

四、人力资源成本与分工的关系。

分工越细,越单一化、标准化,越有利于员工迅速掌握岗位技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省了开发培训费,易于招聘比较廉价的劳动力,因为廉价的劳动力在各国的劳动力市场上都是过剩的。但是,过细的分工的弊端也非常突出,部分抵消了分工带来的效率,因为降低员工录用标准会危及产品质量,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主动;过细的分工导致工作单调乏味,失去挑战性;而且分工的过细会极大地增加流水作业线的长度,加大了管理难度,使人员管理成本上升。所以,适当合理的分工才能维持一个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达到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第二、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状况

应该承认,在理论研究上,我国对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及其与物质资本的博弈地位已经作了不少探讨,甚至不少人提出“以人力资本入股”或“劳动雇佣资本”的说法向传统“资本雇佣劳动”的说法提出挑战;实践上,我国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状况,比以前也有了很大改善。但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总体上,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统一的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投资和开发规划,对其管理尚缺乏必要的组织保证;企业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延续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的绩效评估手段,致使人力资源的成本、效益得不到公正认识;而且中国企业普遍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培训工作,员工能力的提高明显滞后于企业利润的增长;各不同所有制企业皆缺乏长期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手段;不少企业还认识不到人力资源大力持续开发的重要意义。因此,目前不少企业之所以不愿意在人力资源投资上花费很多的成本,既有人力资源可控制性差、收益预期性差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许多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的意义认识不足。

根据赵曙明教授的研究结果,总体上我国国有企业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滞后,这与国有企业长期的生产导向型经营思想、轻视人力资源投入和固化的管理模式呈现出必然的因果关系;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比较接近,这是因为大多数民营企业是在国有企业的背景下产生的,同时也与民营企业目前管理不规范有关;而三资企业表现出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绩效,这是三资企业尤其重视人力资源投资开发的作用,采用了采用了不同于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的结果。除理论和实践之外,从政策层面讲,虽然十五大提倡按要素分配,为人力资本取得入股权、实现巨大生产作用提供了政策依据,但是其贯彻执行和具体的会计等政策大大落后于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第三、加入WTO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

我国企业更应该重视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重要得多。如美国在1900年到1975年间,物质资产收入份额已由约45%下降到20%,而劳动力收入份额,已由约55%上升到80%左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人力资源进行充分的投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市场化进程导致以下结果:

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加,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拼体力的生产特征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以知识为本质属性的人力资源就是企业组织中最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对于企业生产过程的贡献越来越大;非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高知识水平的人才之争成了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同时,短缺经济已基本结束,不少行业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决不能仅仅依靠传统金融资本的运作和领先的科学技术,更必须依靠能够对这些科学技术掌握、运用并能不断创新的人才组合。在这之前,对人力资源进行大力投资从来没有显示出这样的重要意义。

中国加入WTO加速了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化逐渐主宰着竞争的市场,蕴涵着新市场、新产品、新观念、新的竞争力和对经营的新思考方式。只有具备大量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才会不断培养出全球性的灵敏嗅觉、效率和竞争力。以能力为本、适应广泛的变化能够吸引、留住和衡量并鼓励有能力的优秀人才的企业,才是有发展前途的企业。

随着企业对产品和服务市场的竞争的加剧,人才争夺大战也逐渐成为常见的现象。企业要么通过高薪招聘高素质的新员工,要么通过培训等途径来自己不断开发新的人力资源,但都要求企业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企业必须树立鲜明的人力资源意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最有价值的资产,把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和人力资源会计问题放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的系统工程中认识,研究如何解决操作中的困难的问题,比如计量问题、可控制问题、收益预期性问题,才能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合理投资、充分开发,使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

出处:《兰州学刊》(200x年第2期)

第二篇: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

2012-10-10 8:47 刘 皓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人才战略的实施当然也会引起成本的攀升。如何有效地控制人力成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事关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文章从人力资源成本概述出发,阐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控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方法。关键词: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具体措施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人类社会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过程中,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竞争更为剧烈。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与成功的关键。因此,国内企业用于人力资源方面的资金越来越多,但资金使用的效益不高,数额庞大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与有限的利润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它已成为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对国内许多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含义及构成人力资源成本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力资源成本,包括劳动力受雇前成本和劳动力受雇后成本;狭义的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人工费用的总和。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主要由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离职成本组成。一是取得成本,即在整个招聘、选取、录用、安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二是使用成本,即公司在使用职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维持费、激励成本、交换成本等。三是开发成本,即企业为了提高管理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技术水平,对职工进行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专业培训、能力培训等所发生的费用。四是离职成本,即由于员工离开企业而产生的成本,包括离职补偿成本、离职前低效成本等。

二、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招聘机制不合理导致的聘用成本上升。人才竞争是新时代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招聘到优秀的、合适的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梦寐以求的。企业在人才招聘中招聘机制不合理也可能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上升。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常常凭借人际关系,而不是根据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进行人员招聘。企业中论资排辈现象严重,没有专业才能的人占据管理岗位,一些优秀人才无法发挥专长,使得工作的整体效率下降,从而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相对上升。同时,这些优秀员工潜能得不到发挥,也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景,所以优秀员工大量离职,从而加剧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离职成本。

第二,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不合理使得使用成本上升。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主要是直接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企业如果不能给员工支付合理报酬,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有些企业的绩效评估标准及过程不合理,科学评估系统异常缺乏。大多数企业的考核机制表现为高度集中的方式。而企业的薪酬制度也偏重传统的物质激励,忽视非物质激励,这样的薪酬制度对于一些具有成就需要的员工能起到的激励作用有限,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相对增加。

第三,员工培训机制不健全导致开发成本的上升。一方面,目前国内的许多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培训体系,对员工的培训行为基本上都是委托外部机构进行,这些行为都存在短期性。而且许多企业将员工的培训资金作为一种费用,而不是作为一种投资看待,因此在资金的安排使用中,用于员工培训方面的经费很少。委托外部机构所进行的员工培训很难根据员工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这部分培训费用实际使用的效益较低,导致人力资源培训成本的相对上升。另一方面,有一些企业在内部设有培训机构,但在对员工培训过程中注重对高管人员的培训,而忽略了基层员工的需求,因此出现管理者决策效率高,但基层员工因为技能不足等因素执行效率低的状况,从而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的相对上升。

第四,忽视企业员工的流动率导致离职成本上升。企业员工离职分为两种,员工自愿离职;员工非自愿离职,不论是哪种离职方式,企业都要为此付出成本。经过研究显示,员工离职率如果超过10%,特别是企业,非自愿离职情况增加时,则会对企业带来不利影响。首先,员工在离职前,工作效率会毫无疑问地降低,或者缺勤增加,或者工作量减少。其次,对于离职的员工,企业要支付离职的工资,失业的工资。如果管理者对离职处理不当而导致员工的诉讼,还会导致相应地诉讼费用。然后,职位的空缺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可能丧失销售的机会和潜在的客户,可能支付其他加班人员的工资,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付出空缺成本。

三、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取得成本的控制措施

对员工的招聘、选拔其实是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因此在进行招聘时应考虑企业制订的未来发展战略,不应该为了追求低成本而降低对应聘人员的要求。对取得成本的控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任何企业的员工招聘行为都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企业要想降低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就应该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企业首先要做好工作分析,在组织结构设计过程中,对设计的每个职位都应该详细说明工作内容、权力和责任、任职条件等,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前,就可以根据岗位说明书的要求明确所要招聘人员的条件,在甄选中就可以找到适合的人选,避免发生其他费用。其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确定各个阶段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做好各阶段的招聘计划,以确保员工招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二,选择合适的招聘队伍。招聘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聘用人员的质量。招聘人员首先要对企业的业务相当熟悉,在招聘前清楚地知道企业所需要的人员类型,而且在招聘过程中要做到无私,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从而降低企业人才的甄选费用。

第三,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企业进行招聘有多种招聘渠道供选择,比如:网络招聘、猎头公司、校园招聘等等。不同的招聘渠道在招聘信息的发布成本上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可以通过削减搜索费用和寻求合作,参加免费的人才招聘会,利用网站、论坛、博客等渠道发布免费招聘信息。企业在选择招聘渠道时同时也要考虑企业所要招聘的岗位、时间等,不能一味地要求降低成本。企业应根据不同职位的任职要求、不同阶段对人才层次的需求来选择并开辟多种不同的招聘渠道。

(二)使用成本的控制措施

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主要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报酬,而报酬则是一般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相当关注的内容,如果报酬减少,则会造成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生产效率就会受到直接影响。所以,企业要想

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就可以通过有效激励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以此来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的投入产出比。

第一,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根据复杂人假设,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同的人需求也有很大差异,所以企业的同一种薪酬制度对不同员工的激励作用的大小是不同的。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的外在薪酬体系都采取“底薪+奖金+各项福利”的模式,也可以看成是“基本薪酬十可变薪酬”的模式。基本薪酬根据各职位的工作强度、职责的大小确定,可变薪酬可以根据企业员工的特点及需求来设计,这样就能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充分发挥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

第二,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评制度。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应该尽量追求客观、公平。首先,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评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其次,管理人员在绩效考评的过程中,要与员工保持持续沟通,针对企业设立的绩效考核标准、员工工作中的表现等进行反复沟通,尽量确保考评结果的客观性;再次,在绩效考评结束后,管理者要将考评结果进行反馈,与员工进行面对面交谈,听取员工的看法,并针对前一阶段员工工作中的失误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让员工觉得满意,让员工觉得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客观的评价,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对员工的激励除了薪酬激励外,在有许多方式可供选择,如荣誉激励、目标管理、工作内容丰富化或扩大化、授权、职业生涯规划等。企业要根据不同层次员工的特征,从上述的激励方式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进行合理搭配,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开发成本的控制措施

首先,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有岗前培训、专业培训、技能培训等。不同种类的培训涉及到的内容是不同的,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具体采用的培训方式是不同的。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针对不同种类的培训设计一套完整的制度,使培训达到相应的目的。如技能培训,就可以针对受训者即将要担任的职位,通过担任助理、秘书等方式,让受训者跟在管理者身旁,通过观察及具体解决问题,获得相应的技能。在企业的培训体系里,还应该注意灵活性,应该要根据受训员工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培训方式。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培训内容与受训者要求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协调一致,提高培训的质量。企业也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型团队”的方式,来达到集体培训、相互学习的目的。

其次,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企业对员工培训的目的之一便是适应知识的更新换代。企业在经营中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管理知识、所使用的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及趋势,在培训中要引导员工注意新知识、新技术,使得所有的培训要跟上新的发展趋势。而且,企业在对员工培训中,要设计具有较强个性的培训方案,根据员工的需求、根据员工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等对培训内容及方式作相应调整,使得培训达到目的,从而相对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投资的收益。

最后,对培训结果进行有效地评估。管理者不仅要关注企业员工参加培训的数量,而且更要注重培训的结果。因此,企业不仅要在事前做好培训计划,而且要在培训结束后做好培训结果的评估。企业可以通过对受训者培训结束后的工作行为进行连续观察的方式,确认培训效果。根据培训效果的评估,确定培训计划的调整或修改。这样,就可以节约下一轮的培训成本。

(四)离职成本的控制措施

近年来,企业员工流失情况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核心员工的流失。据调查显示,员工的离职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原有企业的激励力度不足、企业管理制度不公平等因素导致的。

根据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企业内部要保持适度员工的流动,让员工在各岗位之间进行轮换,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有利于员工的长远发展,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企业员工频繁的向外流动则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导致企业机密、客户等方面的损失。因此,企业应该采取各种方法降低员工的离职率,从而降低离职成本。

控制离职成本就要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企业中的一部分员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企业和他人的认同,而许多企业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在越来越强调人性化管理的今天,企业尤其需要注意那些具有高成就需要的员工。企业在设计各项制度时,就应该为这些员工考虑,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确保企业的各项制度在执行中以满足员工的高成就需要为目标。从而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打消“离开”的念头,这是降低离职成本最有效办法。

总之,现代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差异化越来越小,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降低成本是企业可以选择的一种方式。而在企业的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是很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加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对现代企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三篇: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分析方案

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分析方案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定义

所谓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以下简称为HR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日常经营管理所需的人力资源,并于使用过程中及人员离职后所产生的所有费用支出,具体包括招聘、录用、培训、使用、管理、医疗、保健和福利等各项费用。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根据人员从进入企业到离开企业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力资源工作事项,可将HR成本分为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与离职成本四个方面,具体明细如表1-1所示。

表1-1HR成本一览表

三、人力资源成本各级科目说明

(一)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是指企业在招募和录取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招聘、选择、录用和安置等各个环节所发生的费用。

1.招聘成本,指为吸引和确定企业所需内外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招聘人员的直接劳动费用、直接业务费用(如招聘洽谈会议费、差旅费、代理费、广告费、宣传材料费、办公费、水电费等)和间接费用(如行政管理费、临时场地及设备使用费)等。

2.选择成本,指企业为选择合格的员工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在各个选拔环节(如初试、面试、心理测试、评论、体检等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与决定录取或不录取有关的费用。

3.录用成本,指企业为取得已确定聘任员工的合法使用权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录取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等由录用引起的有关费用。

4.安置成本,指企业将被录取的员工安排在某一岗位上的各种行政管理费用,包括录用部门为安置人员所损失的时间成本和录用部门安排人员的劳务费、咨询费等。

(二)开发成本

开发成本是指为提高员工的能力、工作效率及综合素质而发生的费用或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岗前培训成本、岗位培训成本和脱产培训成本。

1.岗前培训成本,指企业对上岗前的新员工在思想政治、规章制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所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培训者与受培训者的工资、培训者与受培训者离岗的人工损失费用、培训管理费、资料费用和培训设备折旧费用等。

2.岗位培训成本,指企业为使员工达到岗位要求而对其进行培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上岗培训成本和岗位再培训成本。

3.脱产培训成本,指企业根据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允许员工脱离工作岗位接受短期(一年内)或长期(一年以上)培训而发生的成本,其目的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或专门的技术人员。

(三)使用成本

使用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工会费、存档费和残疾人保障金等。

1.维持成本,指企业保持人力资源的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主要指付出员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津贴、年终分红等。

2.奖励成本,指企业为了激励员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对其超额劳动或其他特别贡献所支付的奖金,包括各种超额奖励、创新奖励、建议奖励或其他表彰支出等。

3.调剂成本,指企业为了调剂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其消除疲劳、稳定员工队伍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员工疗养费用、文体活动费用、员工定期休假费用、节假日开支费用、改善企业工作环境的费用等。

4.劳动事故保障成本,指员工因工受伤和因工患职业病的时候,企业应该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费用,包括工伤和患职业病的工资、医药费、残废补贴、丧葬费、遗属补贴、缺勤损失、最终补贴等。

5.健康保障成本,指企业承担的因工作以外的原因(如疾病、伤害、生育等)引起员工健康欠佳不能坚持工作而需要给予的经济补偿费用,包括医药费、缺勤工资、产假工资和补贴等。

(四)离职成本

离职成本是指企业在员工离职时可能支付给员工的离职津贴、一定时期的生活费、离职交通费等费用,主要包括解聘、辞退费用及因工作暂停而造成的损失等。

1.离职补偿成本,指企业辞退员工或员工自动辞职时,企业所应补偿给员工的费用,包括至离职时间止应付给员工的工资、一次性付给员工的离职金、必要的离职人员安置费用等支出。

2.离职前低效成本,指员工即将离开企业时造成的工作或生产低效率损失的费用。

3.空职成本,指员工离职后职位空缺的损失费用。某职位出现空缺后可能会使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受到不良影响,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第四篇: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人力资源成本英文名称:human resource cost

定义:获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离职成本的总称。

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创造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获得、开发、使用、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类别

根据人力资源及其管理本身的特点,人力资源成本可以分为获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

人力资源的获得成本

人力资源获得成本是组织在招募和录取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招募成本、选择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等四种。

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组织还需要对已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以使他们具有预期的、合乎具体工作岗位要求的业务水平。这种为提高员工的技能而发生的费用称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是组织为提高员工的生产技术能力,为增加组织人力资产的价值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上岗前教育成本、岗位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等。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是组织在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调剂成本等。

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

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费用。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

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是由于员工离开组织而产生的成本,包括离职补偿成本、离职前低效成本、空职成本等。会计

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把会计主体用于人力资源身上的投资即人力资源成本,按照其具有提供未来服务或经济效益潜力的性质,确认为资产,并进行计量与报告的过程。

与传统会计的区别:传统的会计将当期所有人力资源的支出当作期间成本与费用处理,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账户中列支。而人力资源会计则将支出的一部分作为期间成本与期间费用,其余的则处理为“人力资产”,并在其嗣后的服务期间进行分摊。构成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构建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过程中的所有资源投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培训等手段使其经验和价值得到增值,从而带给企业预期的回报和效益。人力资源成本按照其管理过程由六个部分组成: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成本;

2)人力资源引进成本;3)人力资源培训成本;4)人力资源评价成本;5)人力资源服务成本;6)人力资源谴散成本。具体解释如下:

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成本是指企业设计、规划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所消耗的资源总和,包括设计和规划人员的工资、对外咨询费、资料费、培训费、差旅费等。

2)人力资源引进成本是指企业从外部获得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求的人力资源所消耗的资源总和,包括人员的招聘费用(广告费、设摊费、面试费、资料费、中介费等)、选拔费用(面谈、测试、体检等)、录用及安置费(录取手续非及调动补偿费等)。

3)人力资源培训成本是指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所消耗的资源总和,以达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标准(如工作岗位要求、工作技能要求等),包括员工上岗教育费用、岗位培训及脱产学习费用等。

4)人力资源评价成本指企业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求对所使用的人力资源进行考核和评估所消耗的资源总和,包括考核和评估人员工资、对外咨询费、其他考核和评估费用等。

5)人力资源服务成本指企业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求对所使用的人力资源提供后勤

服务消耗的资源总和,包括交通费、办证费、文具费、医疗费、办公费用、保险费等。

6)人力资源谴散成本指企业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求对不合格的人力资源进行谴散所消耗的资源总和,包括谴散费、诉讼费、谴散造成损失费等。计量模型

历史成本计量模型

重置成本计量模型

人力资源重置成本通常包括为取得和开发一个替代者而发生的成本和由于目前

受雇的某一员工的流动而发生的成本。通常认为,就取得能在特定职位上提供相同服务的替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比较重要。因此,人力资源重置成本具有职务重置成本和个人重置成本双重概念。就企业组织而言,主要关注的是职务的人力资源到底成本多大。所以我们主要探讨人力资源职务重置成本。

所谓人力资源重置成本是指目前重置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成本。

所谓职务重置成本是指重新配备一名能够胜任某一职务的员工现在必须发生的成本。

所谓个人重置成本是指重新配备一名与原有员工各种能力基本相同或相似现在必须发生的成本 核算账户处理

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应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

“人力资产”

人力资产记录人力资源的原始取得价格和价值增减变动情况,按期对人力资源进行摊销(类似“固定资产”科目)。

下设反方向科目“累计摊销”;

拟设立备抵账户“人力资源流动准备”;

所谓人力资源流动准备是指考虑到当今企业中人力资源流动频繁的情况,拟设立“人力资源流动准备”这一备抵账户,根据本企业经验或参照同行相似者情况按期计提备抵,实际发生人员流动时再注销确认损失。操作如下:

(一)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人力资源流动准备

(二)发生流动时

借:人力资源流动准备

贷:人力资产

“人力资源成本”

下设四个二级科目:取得成本、开发成本、离职成本和使用成本;

(一)工资等常规成本作当期费用化处理。分录如下:

借:人力资源成本──使用成本──某人

贷:应付工资──某人

应付保险费──某人

应付福利费──某人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人力资源成本──一使用成本

(二)对于年底双薪等与企业当期实际经济效益关联不紧密的支出,则应视各企业实际情况而定。

1.如果企业的业绩较好且营运稳定,在年初即有较大把握估计年底双薪的数额,则应在该的各会计期间事先预提。分录如下:

计提时:

借:人力资源成本──使用成本──某人

贷:应付年底双薪

发放时:

借:应付年底双薪

贷:银行存款(现金)

2.反之,则平时不预提,若年底效益好可发放此类现金,则直接进入费用。分录如下:借:人力资源成本──使用成本──某人

贷:银行存款(现金)

(三)各会计期末将应分担的取得、发生作成本费用化处理。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人力资源成本──取得成本

──开发成本

(四)由离职而引起的成本费用直接进入当期损益。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人力资源成本──离职成本

“人力资源收入”

所谓人力资源收入是指用以记录人力资源创造的经济收入。

期末将“人力资源成本”贷方累计摊销额转入该科目借方。贷方余额表示人力资源盈利;借方余额为亏损。分录如下:

借:人力资源收入

贷:人力资源摊销

构造

21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能不能招募到合适的、优秀的员工,并能最大限度地把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要吸引并留住最优秀的人才,企业必须舍得投入,舍得花钱,重要的不是成本本身,而是成本对产出的相对值。下面是几条关于如何做到既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又能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的思考:

(1)在成本链上,人力资源成本包括招募、培训、留住、管理、流动等环节。必须从这几个环节来分别进行考察。在人才招募方面,应当转换思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追求内涵而不是表面的东西,因岗定人。在人才培训方面,要重内容而轻形式,一要避免单纯的学历学位培训,二要防止所学非所用;在留住人才方面,高薪资固然是根本,但除了“待遇留人”之外,“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也很重要,对高层的员工,金钱不一定是第一位的因素,单纯的加工资只能引起大幅度的“边际效用递减”,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有限。事业的发展空间和个人的能力展示平台是他们更渴望的东西,满足其发展需求是企业应该去做的大事;在人才的管理方面,要强调效率和效果,多一点人性化和柔性,节省不必要的因多头管理、管理冗余(多余的管理)以及人际关系冲突所带来的成本支出。

(2)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方面,特别重要的是那些关键员工,如高层管理岗位和研发岗位的员工,不仅要多多采取物质之外的手段进行激励,也要换个思路,对某些特殊的人才“不求所有,只求所用”。如研发人员可能来自高校或研究院所,让他们进入企业的难度和成本支出均比较大,不如用之而不养之,采取契约式的长期合作关系,发挥其特长和作用。

(3)再次,生产运作成本涉及的环节最多,也具有最大的动态性和可变性,对这一成本链条的各环节进行分析,优化整个流程,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在信息时代,企业日益成为商品经济链条之网上的一个节点,和其他节点之间的联结方式以及人才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模式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选择适当的运营模式,减少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的沟通成本,比如采购和广告等方面的支出。在生产制造环节,应把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结合起来,减少平均成本。6西格玛、全面质量管理和适时成本监控等技术和手段都可以通过企业ERP等信息化的方法进行资源上的整合,以提高价值链运行的效率,减少成本链上的成本流动支出。

在这个环节,应重视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技术代表着产品的差异化优势,经济代表着成本优势(低成本或高收益)。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取决于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和成本优势的有机结合。所以,成本控制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技术经济一体化的问题。核算程序

一般来说,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⑴掌握现有人力资源原始资料

⑵对现有人力资源分类汇总

⑶制定人力资源标准成本

⑷编制人力资源成本报表 人力资源的成本分析

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是指通过计算的方法采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的行为所引起的经济价值。通过人力资源成本分析可以更加精确地标明人力资源的各项工作和员工的各项工作行为对公司所造成影响,有利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状况和人力资源政策的影响力进行评估。

人力资源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是指实际发生的费用,如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等;间接成本是指以时间、数量和质量等形式反映出来的成本,如因政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工作业绩的低下造成的损失等等。间接成本虽然难以用货币来准确衡量,但它的意义和价值可能会远远高于直接成本。所以重视间接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篇:人力资源成本预算

人力资源成本预算

工资:10000000元(2005工资总额为85072630元,此工资含外派到越南公司人员在国内试用的工资,不含将部分管理人员的部分工资留到年底发放的部分)预算在2005工资总额的基础上增加了近150万的原因分析:

公司要求2006公司产品的产销量大幅度提升,意味着工人的工资总额将增加; 在去年八月份前,管理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比例留到年底发放; 培训费用:98000元

明细: 内培(内部讲师)目标

计时员工全年的培训次数不少于6次/人,课时不少于24小时/人 计件员工全年的培训次数不少于3次/人,课时不少于18小时/人

预计费用

15元/小时×2小时/次×100次=3000元

外聘专家 目标

全年聘请外部专家到公司授课的次数不少于8次

预计费用

3000元/次×8次=24000元

外培 目标

高层领导全年的外培次数为2-3次/人 部分中级管理人员的外培次数为1-2次/人

预计费用

标准:高层领导参加外培的培训费用不超过3500元/人,中级管理人员参加外培的培训费用不超过2500元/人

总费用:3000元/人×6人+2000×10人=38000 代培 目标

凡新入职的计时人员(保安、驾驶员、清洁工及部长助理级以上人员除外)都必须签订《新员工培训协议》

预计费用

50元/人×100人=5000元

岗前培训 目标

www.xiexiebang.com 凡新进的计时人员在入职前都要进行3-7天的岗前培训

预计费用

20元/人/天×200人×7天=28000元

招聘费用:24800元 明细:

刊登报纸广告费用:5000元/次×4次=20000元

现场招聘(零星的大型招聘会):200元/次×10次=2000元 现场招聘海报制作费=20元/张×50次=1000元 差旅费=10元/人/次×180次=1800元 其他:116900 明细:

1.季度评优奖励:

计件:50元/人/次×10人×3次=1500元 计时:100元/人/次×3人×3次=900元 2.评优奖励:10000元

3.员工生日补贴:15元/人(现金或等值礼物)×1000人=15000元

4.全勤奖(一年之中无请假、迟到、早退、旷工):500元/人/年×5人=2500元 5.误餐费:

部门聚餐:把钱下拨给部门,部门根据发票报销

15元/人/次×100人(公司管理人员)×2次(一年两次)=3000元 公司聚餐:

25元/人/次×40人(主管级以上)×4次(每季度一次)=4000元 6.节日补贴(春节):

计时:200元/人×200人=40000元 计件:50元/人×800=15000元

人力资源部 2006-2-5

www.xiexiebang.com

下载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浅谈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曹胜男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对成本管理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也不例外,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不仅能激励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能不断提高企业......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小报告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指的是对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替代成本,使用成本和日常人事管理成本的发生数额和效用进行掌握、调节的过程。 人力资源成本范......

    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浅谈如何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果树开花要剪枝。一种是光长叶不开花的生长枝;另一种是开花结果的花果枝。果树到开花时要剪掉一些生长枝,这样结出的果既大又多”, 这是一位果农的......

    企业人力资源离职成本及管控策略

    摘要:在经济转型以及个人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离职成为关乎国家、企业以及个人多层面的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企业应该科学分析人力资源离职的成本因素并采......

    人力资源之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

    第一讲 人力成本概念 人力成本主要包括薪酬和人事费用。关于薪酬的定义和解释可以做以下描述:一个雇主对雇员完成或将要完成的任务,通过货币结算支付给他的报酬。 包括: 直接以......

    通过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提高生产效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工作价值观,既然是资源,就意味着可以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给其提供能充分发挥......

    烟草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分析

    烟草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分析 无论国家之间,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人才都作为“第一资源”,而列现代企业管理的四大支柱之首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挖掘人的才能和潜力所起的作用毋庸置......

    人力资源的成本构成

    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项目包括:  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含 1、招募成本=直接劳务费+间接业务费+间接管理费+预付费用等 2、甄选成本=面谈费用+测试费用+集体评核费用等 3、录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