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印刷企业发展情况分析5篇

时间:2019-05-14 23:5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印刷企业发展情况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印刷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篇:2011年印刷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2011年印刷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时间:2012-01-29 来源:科印网

o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印刷企业102484家,同比下降1.8%;从业人员356.67万人,同比减少2.7%;印刷总产值8677.13亿元,同比增长12.59%;资产总额9256.66亿元,同比增长9.96%;利润总额739.87亿元,同比增长8.31%;对外加工贸易额680.0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6821家,印刷总产值1313.94亿元,同比增长0.94%:包装装潢印刷企业47377家,印刷总产值6318.77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44868家,印刷总产值708.51亿元,同比下降15%;专项排版、制版、装订企业2676家,印刷总产值77.32亿元;专营和兼营数字印刷企业799家,印刷总产值39.74亿元。

1.印刷设备情况

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对全国68家重点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的统计,2011年,实现总产值约78.13亿元,同比增长16.06%;销售收入74.52亿元,同比增长10.17%:利润总额6.15亿元,同比下降3.98%。其中,72%的企业销售收入较去年有所增长,但利润增长的企业仅占总数的51.5%,而亏损的企业则占总数的19.1%。

2.印刷器材

(1)纸及纸板。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2011年,国内纸及纸板生产量9930万吨。同比增长了7.12%,消费量9752万吨,同比增长6.31%;人均年消费量为73公斤(13.40亿人)同比增长7.35%,其中,出版印刷用纸方面,据统计,2011年,全国出版印刷图书、期刊、报纸、折合用质量717.01万吨,同比增长5.58%。

(2)胶印版材。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国内胶印版材使用总量为2.59亿平方米,其中,CTP版的使用量为1.17亿平方米,占使用总量的46%。

(3)印刷油墨。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国内印刷油墨生产总量约57.5万吨,消费总重约58万吨(进口油墨消费量约3.26万吨)。其中,消费胶印油墨约占45%,消费凹印油墨约占35%。另外,水性油墨和无苯类的各种绿色环保型油墨消费量约占20%。

(4)橡皮布。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印刷橡皮布销售总量为161万平方米,丽比增长6.62%;销售收入4.06亿元,同比增长5.81%。其中,气垫橡皮布销售量约占85%,普通实垫橡皮布销售量约占15%,进口品牌橡皮布销售量约占国内市场的30%。

(5)印刷胶辊。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国内印刷胶辊总产量约为12亿立方厘米,同比下降29.41%,销售收入约为3亿元,同比下降约10%。

3.印刷设备器材进出口情况。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中国印刷设备,器材进出口总额54.95亿美元(进口35.85亿美元,出口19.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04%。其中,印刷设备进口额25.40亿美元,同比增长I0.64%(印前设备下降5.40%,辅机和零件下降13.43%,印后设备增长68.05%。印刷器材进口额10.46亿美元,同比增长8.98%(油墨增长1%,胶印版材和制版软片增长约在IO%以上)。印刷设备出口额为12.51亿美元,同比增长14.12%,印刷器材出口为6.58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20%。

o 实施绿色印刷是新闻出版系统贯彻国家环保战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自觉行动。绿色印刷实施两年来,在促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惠及社会民生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据估算,印刷企业因实施各项环保措施,能耗及材料综合成本每年减少约5亿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每年减少排放总量的约1.5%;绿色印刷认证企业数量(160多家)目前只占全国0.15%,但其产值却占到了全行业的4.5%;2012年中小学秋季教科书共1000多种、2亿册采用了绿色印刷,全国一半以上中小学生至少人手一本绿色印刷教科书。下一步,将逐步推动涉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印刷产品实现绿色全覆盖。

1.政府部门推动情况。

在两部门2010年签约推进绿色印刷实施的基础上,2011年3月,我国第一个绿色印刷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正式颁布实施。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绿色印刷企业认证。2011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勾画了“十二五”期间实施绿色印刷的时间表和线路图02011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指出“鼓励使用环境标志、环保认证和绿色印刷产品。”这是国家对实施绿色印刷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2012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实施绿色印刷的通知》,绿色印刷实施进入实质范畴。2012年11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和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联合组织开展第2个绿色印刷宣传周活动,首次发布《实施绿色印刷成果报告》。

2.绿色重点项目情况。

2010年,10个绿色数字印刷产业化项目获得5420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支持。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对这10个项目进行了督查。2011年,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绿色数字印刷项目获得资金扶持。

3.绿色印刷认证情况。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60多家印刷企业获得绿色印刷认证。各地仍有500余家印刷企业正在申报。部分地方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还在绿色技术改造、认证咨询等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根据近期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在汇总的印刷业2011年有关数据和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印刷企业102484家,同比下降1.8%;从业人员356.67万人,同比减少2.7%;印刷总产值8677.13亿元,同比增长12.59%;资产总额9256.66亿元,同比增长9.96%;利润总额739.87亿元,同比增长8.31%;对外加工贸易额680.0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6821家,印刷总产值1313.94亿元,同比增长0.94%:包装装潢印刷企业47377家,印刷总产值6318.77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44868家,印刷总产值708.51亿元,同比下降15%;专项排版、制版、装订企业2676家,印刷总产值77.32亿元;专营和兼营数字印刷企业799家,印刷总产值39.74亿元。

近年来,在加大调整结构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多种措施推动下,我国印刷业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业绩已经凸显出来。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2439家(其中,25家印刷企业被授予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称号),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2.4%;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的总产值为4396.9亿元,占金行业总产值50.7%,比去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印刷企业的数量快速增长,占全行业总产值的比例持续提升,这表明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的整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已逐渐成长为我国印刷业发展的主力军。

多年来,珠三角是我国印刷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印刷总产值占全国的近20%,对外加工贸易一直占全国的70%以上。2011年,由于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汇率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广东省印刷业对外加工贸易额减少近17%,但同时,上海和江苏的加工贸易却增长迅速。其中,上海印刷业对外加工贸易额为69.6亿元,增长50.5%,江苏省印刷业对外加工贸易额为80.7亿元,增长46.2%,带动全国对外加工贸易总额上涨2.9%。这表明我国印刷业对外加工贸易开始由集中于珠三角,逐步向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共同发展转变。

根据近期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在汇总的印刷业2011年有关数据和资料显示,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国有数字印刷企业799家,其中,专营数字印刷企业144家,兼营数字印刷企业655家,生产型数字印刷机装机总量2145台。专营企业数字印刷产值为11.51亿元,兼营企业的数字印刷产值为28.23亿元,两者合计39.74亿元,占印刷业总严值0.46%。我国数字印刷起步较晚,近两年增速较快,但与美国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说明,当前推动数字印刷发展的主要是传统印刷企业,数字印刷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11年园区总产值增长率为19.2% 实现快速增长

建设印刷园区是推动行业集约化发展,加快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有16个省(区、市)共建成印刷园区66个,总投资212.7亿元,入驻印刷企业964家,印刷总产值259亿元。园区内印刷企业数量虽占全国0.9%,却创造了全行业3%的产值。2011年园区总产值增长率为19.2%,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和引领发展的作用明显。特别是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发展迅速,总产值由2010年的2.8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6.5亿元,增长了2.3倍,并且还在快速增长。

印刷业分析:印刷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o

我国印刷业作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印刷总产值年均增长19.3%,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11.2%的增长率。2011年,印刷业总产值占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的57.8%。印刷业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不仅维护了意识形态安全,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且发展成一个为经济社会发展“穿衣带帽”的重要产业。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准确把握印刷业当前发展形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持我国印刷业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在汇总印刷业2011年有关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印刷业现状、特点、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供参考。尽管我们在分析过程中力求做到客观和严谨,但受掌握资料数据、认知水平以及研究能力的局限,缺点与不足在所难免,恳请批评指正。

三、印刷业存在问题

一是集约凝聚程度较低,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目前,尽管我国印刷行业已经涌现了一批初具规模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但是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在规模、效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大的不强、小的不精,的问题依然突出,行业内企业间竞争远多于协调合作,导致行业内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难以得到根本改变。

二是自主创新投入不足,素质潜力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数印刷及设备器材生产企业在市场中过分依赖成本优势和低价竞争策略,技术和管理创新上投入不足。致使国产印刷设备与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相比,在科技含量,质量稳定性等方面有明显差距,同时,印刷企业警遗缺乏高素质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资质认证体系有待完善;企业在内部管理、资本运营、国际贸易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印刷业分析:印刷业未来发展建议

o 我国印刷业作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印刷总产值年均增长19.3%,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11.2%的增长率。2011年,印刷业总产值占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的57.8%。印刷业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不仅维护了意识形态安全,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且发展成一个为经济社会发展“穿衣带帽”的重要产业。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准确把握印刷业当前发展形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持我国印刷业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在汇总印刷业2011年有关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印刷业现状、特点、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供参考。尽管我们在分析过程中力求做到客观和严谨,但受掌握资料数据、认知水平以及研究能力的局限,缺点与不足在所难免,恳请批评指正。

四、印刷业发展建议

受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印刷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影响,我国印刷业在经过高速发展阶段后,已进入调整转型时期。从细分领域看,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电子媒体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挤占传统出版物印刷市场份额;商业印刷以及包装印刷的消耗量与人均GDP密切相关,预计将维持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从印刷产业链两端延伸出来的创意设计、个性化印刷和物流服务为主导的新型印刷业态,将获得更多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我国印刷业整体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速度。就如何在发展过程中较好的解决我国印刷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绿色印刷实施,大力调整结构。

充分发挥政府在实施绿色印刷方面的主导作用,积极扩大绿色印刷实施范围,利用市场约调节机制,促使企业在奇形和无形力量的引导下,主动加大绿色环保技术的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改善生产环境,向绿色印刷企业转变’从而促进印刷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二)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增强竞争能力。

为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具有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加强对印刷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引导各地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区域优势,打造有特色、有潜力的印刷产业园区。

(三)加大创新改造投入,促进转型升级。

加大对创新方面的投入,重点抓好“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重大工程”和“绿色环保印刷体系建设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以重大项目带动印刷装备、技术的研发和改造,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印刷业转型升级。

(四)完善行业监督管理,创造健康环境。

政府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政策调节和市场监管,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为印刷业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第二篇:印刷企业发展需知

印刷企业发展需知

印刷企业能从网络印刷解决方案身上得到很多好处。通过实施网络印刷解决方案,企业可以简化自己的订单输入和样张确认程序。但是与此同时,印刷企业也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以便对内容的使用进行管理和对个人及部门的预算进行监控。

印刷企业和服务供应商可以定制自己的门户网站和产品目录的内容,以便为终端用户提供经过确认的营销内容和可变数据模板。通过为用户提供这些信息,印刷企业可以降低营销材料出现误差的可能性。

此外,印刷企业还可以定制和控制上传内容及订单的确认过程。企业的营销部门负责为用户挑选模板,并在必要的时候对其进行更新。此外,营销人员还应该为特定的用户群制定促销活动或材料,以保证营销信息的统一性。

由于网络印刷解决方案能通过订单输入过程对终端用户进行指导,因此它可以根据用户的权限显示目录项目和内容。访问控制可以减少错误出现的机会和与处理错误订单有关的成本。网络印刷解决方案能显着减少订单输入和样张确认过程中的手工操作步骤,从而为印刷企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网络印刷解决方案能让企业制作出一个内部的产品目录(包括印刷品和非印刷品),并通过互联网把它发送给员工或特许经营店。终端用户可以登陆到这个系统上,并从中选择产品或下载需要印刷的内容。

网络印刷解决方案一般能支持静态项目、受版本控制项目和可变数据项目。终端用户可以随便定购一定数量的静态项目,但不能对这些项目进行改动。我们常见的静态项目有商业表格和预先印好的营销材料。此外,人们还可以根据语言、地域或其他属性对项目的版本进行划分。终端用户可能只能看到有限的几个版本的产品。可变数据项目大多会使用预先定义好的魔板,然后让终端用户把数据输入进去或下载一个列表。

作为一个起点,大多数企业会创建一个静态印刷材料目录,以供外地员工进行订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企业会慢慢扩大对网络印刷解决反感的使用范围,其中包括对受版本控制项目和可变数据项目进行处理。如今,大多数企业都将网络印刷系统应用在了对静态和受版本控制的项目的生产过程中,但它们对可变数据功能的使用次数也正在不断增加。

客户一旦提交了订单,网络印刷解决方案就能对订单输入的整个

过程进行控制,例如:订单的批准、信用卡或现金支付的确认、预检和数据的验证等。有些网络印刷解决方案能与生产工作流程系统整合在一起,而有些则能独立提供印刷生产管理功能。

生产和封装

封装中心能根据客户的需要对活件进行印刷或运输,按需印刷系统的应用在近几年里取得了显着的增长,它不但降低了企业对库存的依赖性,而且还通过实施短版印刷和淘汰陈旧设备减少了浪费。

由于很多印刷企业都承担了过多的IT项目,所以经销商们也在努力减轻他们购买软件的负担。有些网络印刷解决方案供应商会通过 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商)或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形式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凡是选择了托管解决方案的企业都可以键入整个软禁系统,实现对用户设立、预算管理和生产费用的远程监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需要购买硬件、安装软件或对软件进行维护。相反,他们只需要支付目录的使用费和每月的租金就可以了。

对印刷服务供应商来说,另一个合理的选择就是购买软件,并把它作为主机软件来使用。服务供应商可以通过该系统获得订单,生产印刷材料并完成订单。此外,他们还能通过一个单一的网络印刷解决

方案对多个网络入口进行命名。每一个用户都可以看到一个专为自己制作的入口和目录,而且他们还可以进入系统设置用户权限、更改目录项目以及调整通过认证的工作流程。

ASP(应用服务商)也能为印刷服务供应商提供托管服务。对于那些IT资源有限的小型印刷服务供应商来说,他们能通过一个由第三方托管的解决方案为自己的客户开发和管理多个网络印刷入口。网络印刷经销商可以利用多层次的安全模式为主机、服务供应商、客户和终端用户提供目录入口、内容入口和行政职能的控制功能。

第三篇:中小印刷企业发展之路

中小印刷企业发展之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为一名现代的大学生,为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我们不能再只专注于学习,专注于课本。而更多的,应该把社会实践和课本学习二合一,全面发展我们的能力。为此,在2011年7月5日,我和我的同学们,来到了顺德的一家小型印刷企业参观。从参观的过程中,了解这些中小印刷企业的发展,和探索未来发展之路。

走进印刷厂有限公司厂区,只见洁净整齐的环境和次序井然的工作程序。虽然是国内的制造厂家,但是,到了车间,看过那些先进的流水线,那些熟练的技术水平,完全会感觉到现代化的管理。作为印刷产品的制造厂,一些诸如纸屑的飞扬,机器的喧嚣以及混合着的胶水味油漆味等问题,都是难免存在的,但是工厂已经把这些都尽可能的减少到最低限度了。走在车间,这些大多的印刷厂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似乎在这里并没有太大的困扰,反而是那些管理和效率吸引了大多的参观者。如下几点是在参观期间,我主要学习到的一些知识以及由此得到的一些心得。

工厂所采用的机器都比较先进,一般来说都是机器自动操作,比如CNC数控机,立轴机等。所以,只要操作得当。

镭射后可以上色,最常见的是上黑色,上完黑色,可以使镭射图案更清晰。但是一般不推荐客户镭射后上色,这样的话会增加成本。丝印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它的要求是丝印的表面要光滑。要求

镭射或者丝印的话都会要求客户提供图片,最好是电子文档。

包装是成品完工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一个产品比较重要的组成部

分。包装工序包含了产品的简单组装、包皮、包绒布、五金件的装配、包装物的制作、对产品的前道工序的品检、产品的包装。

印刷生产车间:包括制版工作室和印刷车间,主要负责制版和印刷

生产。制版工作室有CTP直接制版机,设备相当先进,不仅效果好,而且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装订车间:主要负责

书刊的覆膜、配页、折页、模切压痕、锁线订、胶订、铁丝订、烫金

等工作。

纸和纸板的印刷:纸和纸板的印刷,包含了受压(喷墨印刷等非接

触式印刷厂除外)、着墨、吸墨、干燥等过程。纸张在这些过程中表

现出的适合印刷条件的各种性能,即纸张的印刷适性,以及印刷油墨

和印刷机械的性能,是决定纸张印刷质量的关键所在。纸张的印刷适

性主要包括:表面强度、油墨吸收性、平滑度、含水率、酸碱度、弹

塑性、白度、尘埃度,等等。因纸张的印刷适性引起的印刷问题及其

解决方案可概括如下:纸张的表面强度太低,造成印刷过程中因油墨的粘附拉力作用而出现纸张表面拉毛和脱粉现象,印刷质量低劣。解

决方案:使纸张具有较高的表面强度,才能获得较好的印刷质量。为

了保证良好的印刷质量,采用表面强度较高的纸张,或适当降低印刷

压力,或适当调整油墨的粘度;纸张的油墨吸收性太强,造成印刷过

程中纸张透印和光泽损失;或者由于纸张的油墨吸收性太弱,造成印

刷过程中油墨粘附不牢和粘脏。

解决方案:各种纸张按照实际需要,保持一定的油墨吸收性能。例

如,涂布白纸板的油墨吸收性一般控制在15.0-30.0%。正确掌握纸

张的油墨吸收性能,合理调配适合纸张的油墨,合理掌握印刷压力和

压印时间。

一直以来我对印刷厂的流程不太熟悉,认为一个印刷时间很简单的事情。可事实不是这样井底之蛙永远只能是坐井观天,熟知自己的活

动范围及环境,小鸟能翱翔于广阔的空间,永远不停地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走出家门才能学会辨认方向,走出国门才能发展自己,走出相对封闭的环境来到与之相关的新环境才能体会更多。参观印刷

厂,感受生产环境,了解就业方向认真地看、仔细地听,遇到不懂的主动向工人师傅请教。看完印刷的每一部之后,我们接着就来到了盒子的包装的制作。盒

子说起来就比书的制作过程要复杂了。经过前面的发来的样版,在车

间里的第一部就是要做模,就是我们所说的平面图吧,平面图也都是

在一块木版上画出来,经过机器的划深,在木版上装上切割刀。通过

机器就能把一块打印好的图纸,切成一个个纸盒结构图。这样就可以

通过机器粘贴就出成品了,其步骤也像书的过程一样分的很精细。在盒子的粘贴之前,有些盒子还要进行一道非常精准的程序,就像一般

化装品的包装盒,都要进行烫金,就是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加上金色

凹凸的效果,这样会显得高贵。这也是一道非常消耗时候的一道程序,看看工人那熟练的技术真想上去实验两把,因为,每一个图纸都要非

常的精准的对的上号,不然就成为处品了,一般来说这道程序也都要

二到三小时。而精装盒的外表还要像一些书的封面一样进行过胶处理,然后经过手工粘成盒子,这样就出来了产品。

之后我们看到精装书的制作流程:精装书是图书出版中较讲究的一种装订形式,与平装相比,精装具有用料考究、装订坚实、装潢美观、有利于长期保存等优点。其复杂的印后加工工序可为精装书增添多于20%的附加值。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精装书突现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精装书的加工工艺过程:⑴书芯的制作与加工:折页→配页→锁线→压平→刷胶烘干→三面裁切→扒圆、起脊→第二次刷胶→“三粘”(粘贴堵头布、粘贴纱布、粘贴书背纸);⑵书封的制作:下料→刷胶→贴封面料→包边角→压平→烘干;⑶书芯与书封壳的套合:套书壳→压槽→贴环衬→压平→定型,等等。

这也就是我这次参观的大致的内容,从这次参观我也学习到了很多有关印刷方面的知识,也让我认识到了一些自身不足,也让我完全改变了我对印刷专业的态度,设计才是最开始的第一步,结果那也只是结果,过程才是最重要。这次的参观,让我了解到了工厂的规模水平、生产流程以及一些常规产品的制作,在以后的学习和操作中相信会有较大的帮助。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中小型的印刷企业的发展吧。中小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规模较小,很多企业从倒单或小装订小排字做起,经济实力较弱,生产、经营条件比较简陋,创建期民营企业把生存成为第一重要的事情。此时的发展以“接单”为其核心,在创业初期如果中小企业没有市场运作的技巧与方法,一般很难长久维持,有些企业甚至采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参与竞争,已占有一席之地,获取利润。取得营利后,企业逐渐添加设备,很多企业添置国外进口的先进制版、印刷设备,部分民营印刷企业还建设自己产权的厂房,企业开始真正以市场为中心,以顾客为研究对象,慎重地选择目标市场,分析产品技术和竞争对手,找出自己的特殊优势,展开营销行动。现在一些中小民营印刷企业的设备先进性、营销手段,一点也不比大型和国有的印刷企业差。

当然民企也有很多问题很难解决,比如:业务结构单

一、行业拥挤、产品同质化、缺乏完整健康三层业务结构(核心业务、增长业务、种子业务)。中小民营企业虽然有些营利和积累,但技术设备管理、生产经营经验、供应商资源、销售商资源、社会公共关系等等,没有质的提高。企业管理流程的标准化、数据化管理不足。

企业管理资源的内生(特别是管理人员)阻碍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层管理人员及员工素质有待提高。民营企业起家时,由于缺少资金实力,请不起或不愿请太有能力的人,因此只好多用些亲人朋友,虽然能力有限,但是踏实肯干。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对人的要求更高,只能干点实事不行了,需要有规划能力、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才,目前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的中层创造力和高水平的执行力明显不足。

现在一些民企管理者认识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升级势在必行,要管理升级,必须先改变人的思想,然后才能改变做事方式。

人的思想和基本条件没有改善,升级只能“原地踏步”。有个民营印刷企业的老板对我说:民营企业的管理要提升,要向外资企业学习,原来我们企业有些人习惯了旧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对新东西怀有一种不信任情绪,改革一些习惯作法确实很难。包括我手下的管理者都不太乐于“改变太多”。现在不改就没有活路,我们企业的很多做法都是向华联印刷这样的外资企业学习修改而成的,改的更适合我用,只要有利于我赚钱,我就改,不行再改回来。“只要有利于我赚钱,我就改,不行再改回来”。民营企业动作很快,很多大企业一些理念、想法还没有实现,民企已经开始做了,并尝到了甜头,管理创新的企业不论是外企还是民营,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少。企业文化、营销策略、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员工关系这些都是企业过冬的粮食。在金融风暴的今天,印刷企业如何过冬?如何使印刷企业的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中小民营印刷企业的一些作法确值得我们印刷经理人深思。

第四篇: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2.1国内物流业发展现状

2.1.1 国内物流企业发展的进步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1.2 国内物流企业发展的特点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 第三利润源 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活动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活动,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地位,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2.2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2.2.1 国外物流企业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它的物流市场错综复杂,又十分活跃,得益于它有一套完善的物流市场管理及法制管理体系。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和远景目标都十分明确。

欧洲和美国同样,在物流业发展方面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欧洲的物流业发展与美国相比,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欧洲在物流产业上具有明显的特色。科技进步,尤其是IT 技术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合并联盟,促进

了欧洲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欧洲各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基本采取的是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

日本物流业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在世界居领先水平。特别是日本政府近年来为了大力扶持物流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些宏观政策导向,让日本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2.2.2 国外物流企业发展的特点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

1、物流技术高速发展,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外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目前已经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其中,高新技术在物流运输业的应用与发展表现尤为突出。

2、专业物流形成规模,共同配送成为主导

国外专业物流企业是伴随制造商经营取向的变革应运而生的。由于制造厂商为迎合消费者日益精化、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而采取多样、少量的生产方式,因而高频度、小批量的配送需求也随之产生。目前,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专业物流服务已形成规模。共同配送是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也是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较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它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3、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国外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物流企业兼并与合作。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

国际物流市场专家们认为,世界上各行业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必然带

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业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新组成的物流联合企业、跨国公司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球物流动态信息,调动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物流网点,构筑起本公司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节省时间和费用,将空载率压缩到最低限度,战胜对手,为货主提供优质服务。除了并购之外,另一种集约化方式是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建立战略联盟。

2.3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对比分析与总结

作为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中国物流业,虽然进步巨大,发展趋势良好,但与发达国家的物流业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2.3.1 成本比重和效率的对比

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考证物流在国家经济中价值量化的主要研究指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普遍认为,物流业越发达,效率越高,物流成本越低,物流总成本在GDP的比重就越低。

2012年中国第一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1.9万亿元,占GDP的比率为17.9%,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比重为53.7%,保管费用占34.3%,管理费用占12.5%。而从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例关系看,1991年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24%,2003年缩小到21.4%,近两年,均约占18%。这几乎是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的2倍至3倍。

除了在物流成本方面外,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周转速度方面以及产业化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水平和效率都比较低。我国目前每万元GDP产生的运输量为4972吨公里,而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指标分别为870吨公里和700吨公里。我国物流系统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反映为货物在途时间、储存时间、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和提高的余地。

此外,根据调研及有关资料分析,我国许多商品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已占到20—40%,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上下。这些因素无疑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2.3.2 运营方式的对比

在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趋于成熟甚至开始出现第四方物流的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只有部分从传统的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业转变。并且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不足之处。

目前我国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主要还是跨国企业,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恪守计划经济时期的经营思路,自建物流体系,采取传统的自营物流方式,致使我国整体物流水平徘徊不前,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发展产生很强的制约作用。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自身的局限性较大,竞争力有限与传统物流相比,第三方物流一般需提供全部的劳动及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集运等多项服务,这对供应商的要求是很高的。

2.3.3 基础设施的对比

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还比较落后。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仅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而美国为6869.3公里/万平方公里,德国为14680.4公里/万平方公里,印度为5403.9公里/万平方公里。这方面,我们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如果按人口计算则差距更大。

2.3.4 技术装备的对比

我国物流系统一般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在仓储设施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仓库70%是普通平房仓库,现代化立体自动化仓储设施比例极低,具有冷藏、保鲜、气调功能的仓库更少。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人工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占到70%以上,而可视屏叉车等现代化的搬运工具却很少采用。在运输工具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运输车辆中,普通车辆占70%以上,而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拖头及特种运输车辆却很少。物流企业开发和使用的物流信息软件,性能水平不高,即使有些软件比较适用,但有时又与客户系统不兼容。

2.3.5总结

从以上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业在成本比重和效率、运营模式、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方面与国外发达物流业国家存在着差距。因此,解决好以上几个

方面的问题,将使我国物流业有着质的提升,有利于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提升有赖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指引,有赖于经济的良好发展,这些都是宏观的发展条件。因而物流企业本身应重点注意运营模式的转变,采用适合时代,适合企业自身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作为一种服务行业,物流业合理与高效地运转,有利于其它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等的改建,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因此,运营模式的发展至关重要,关于运营模式的研究将在下一章展开。

第五篇:种子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种子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不难想象,种子是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的“制高点”;更不难想象,“制高点”就有一堆人去争抢;接着不难想象,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种业必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良种有力推动粮食增产

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由2003年的36%提高到目前的40%

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的提升为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是种质资源大国,搜集保存了39.2万份资源,为育种创新奠定了物质基础。“九五”以来,国家利用种子工程建设了26种作物100个育种改良中心和分中心,创制了1万多份具有应用价值的育种材料,启动了转基因重大专项、行业科技专项和36种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大大提高了主要农作物的育种研发能力。

近十年来,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近1500个,授权新品种保护2595件,新品种更新更换了2—3次,良种覆盖率由“八五”期末的80%提高到95%以上,超级杂交稻、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一大批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的单产提高和品质提升。

良种结硕果。在粮食主产区和西北、西南、华南制种优势区建设相对稳定的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358个,推动商品种子繁育生产能力由100亿斤提升到160亿斤,商品种子供应率由90年代中期的30%提高到现在的60%,其中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商品供种率达到100%。小麦由农民自留种发展到60%的商品供种,小麦生产水平显著提升。

种子企业“多小弱”

目前我国持证种子企业有8700多家,前十强种子企业仅占国内种子市场份额的13%

近年来,种子企业产权多元化,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由2001年的10多家增加到目前的90多家。种业前50强企业的种子经营额由2001年30多亿元提高到目前140亿元,市场占有率由15%提高到25%以上。其中,隆平高科的销售额已接近10亿元,德农种业的玉米种子销售量已占全国玉米市场份额的9%。种子市场价值从2001年20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500多亿元,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业市场。

然而,我国种业进入市场尚属“初级阶段”,企业发展“多小弱”。

多:目前我国持证种子企业共8700多家,而美国仅1100多家,印度600多家。

小:我国前十强种子企业仅占国内种子市场份额的13%,美国前20家种子企业垄断了其70%的市场,登海、隆平、敦煌、德农、丰乐等5家上市公司2008年销售额仅相当于美国孟山都公司的1/15。

弱:品种是企业的核心力,而我国种业的品种选育与生产经营严重脱节。目前我国99%的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能力。最具研发能力之一的登海种业每年科研投入仅2000万元左右,而美国先锋公司年研发投入达数亿美元。

造成种子企业“多小弱”的原因,一是种子企业进入市场不足10年,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尚未完成。二是现有育种资源和人才多集中

在公共科研单位,对企业的育种创新支持不够。三是绝大多数种子企业没有自主品种,侵权行为严重,挤占了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发展空间。

“单位育种”五大问题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品种选育水平相比,我国的品种选育水平要落后20—30年

受资源遗传基础狭窄、育种技术路线单

一、方法落后,以及育种目标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等因素影响,多数作物育种创新能力不强,品种抗逆性弱、商品品质不高、同质化严重。

我国88%的农作物杂交品种由科研教学单位选育,而“单位育种”存在五大问题:

一是基础性研究薄弱。目前80%左右的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到商业化育种等应用研究,而种质资源改良、育种方法、技术创新以及常规作物育种等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薄弱。

二是商业化育种集成度低。目前品种研发的项目资源、材料资源和人才资源过于分散,品种研发多以课题组式的育种方式,在育种效率和效果上难以与国外大企业工厂化、团队式的育种方式相比。

三是评价体系不科学。现行科研评价机制的导向是,科学研究主要以品种审定、发表论文为目的。导致科研工作者热衷于“短、平、快”,导致品种“多、乱、杂”,突破性品种少。

四是产学研脱节。少部分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开始商业化品种选育,但企业在获得育种优势资源和国家投资、稳定人才队伍等方面处于劣势。加之公共财政投入科研单位搞商业化育种,和企业育种进行不公平竞争,影响了企业科研投入的积极性,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

五是科研办企业有缺陷。科研单位利用公共财政投资选育出品种后,自己办企业经营,或是将品种转让给一家甚至多家企业,影响企业持续发展。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调查,目前全国400多家科研院所注册了3000多家种子公司,多数科研单位办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其行政经费不足,不是为了壮大产业,很难成为推动种业发展的主力军。

外资正向源头进军

通过交换品种资源以及挖掘人才等多种形式,大量搜集、改良我国优异资源

从90年代开始,外资逐步进入我国种业,对丰富我国农作物品种、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推动我国农业整体水平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经过一段“潜伏”之后,目前外资进入呈快速发展势头,我国种业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外商投资设立的农作物种子企业共有35个,其中经营玉米种子的5个、蔬菜花卉种子26个。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投资重点由园艺作物向粮食作物拓展;二是投资环节由生产经营向科研育种延伸;三是投资形式由合资向并购发展;四是投资布局由城市向主产区推进。

美国先锋公司现已在我国玉米主产区建立了3家种子企业。其选育的“先玉335”玉米品种以脱水快、丰产性好和谷物收购价格好的优势,仅用3年时间就迅速成为我国第三大玉米品种,2009年种植面积达1900万亩。此外,孟山都、先锋、先正达、利玛格兰和拜耳等外资企业与我国科研单位合作,通过交换品种资源以及挖掘人才等多种形式,大量搜集、改良我国优异资源,试图从源头上控制我国种业。

(信息来源:中研网)

下载2011年印刷企业发展情况分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印刷企业发展情况分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石油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中石油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一、营业发展能力分析 1、销售增长指标分析结合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可以看出销售时先上升后下降,中石油09到11年,销售增长率高于中石化而12,13年都低......

    印刷行业的调研分析

    印刷行业的调研分析 按照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截止2011年底,中国共有各类印刷企业10.25万家,同比下降1.8%;从业人员356.67万人,同比减少2.7%;印刷工业总产值达8677.13亿元,同步......

    微型印刷企业案例分析

    微型印刷企业解决方案 行业现状:1、工艺单制作麻烦;2、报价混乱,很难统一管理;3、生产排程复杂、插单难; 4、销售、生产、仓库 、财务很难统一有效结合有效管理等等 目前印智为微......

    印刷油墨结皮分析

    长沙画册印刷第一品牌长沙鸿丰印刷油墨结皮 长沙鸿丰印刷在正常的油墨储存过程中和印刷过程中形成结皮企业和印刷机的操作者带来很多的烦恼,造成印刷成本的提高和印刷产品质......

    印刷材料

    印刷材料 基本简介 印刷品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印刷品常要求使用不同品种的纸张。现将一些常用的印刷用纸张的品种和规格介绍如下。 凸版纸 凸版纸是供凸版印刷书籍、杂志的主要......

    环县工业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白皓天:环县工业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环县工业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摘要:环县地域广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环县工业企业通过有效的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工业总产值逐年......

    广东中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机器行业电火花机床现状分析我国机器行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带,以中小企业为主,当下伴随机器向电脑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企业提升技术,同时操控高端设备的高级技工人才缺乏,也......

    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分析(精选)

    内陆中小企业发展前景与对策分析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本规定。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