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6—2007学年度第2学期邓小平理论概论试卷(A)参考答案
A 2006—2007学年度
A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三者统一于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理论和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二、邓小平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中,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请回答,解放生产力的具体含义都包括哪些内容?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怎样的关系?(本题20分)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只讲发展生产力不全面,应该同时讲解放生产力,并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非常深刻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对我们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实际内容。解放生产力就是排除、克服、革掉生产力得以发挥发展的阻力、束缚、桎梏,为生产力的发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发展生产力就是人们从事物质的、精神的生产活动,改变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从而在总体上使生产力得到增长和发展。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虽然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互为前提、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解放生产力的目的是通过解除生产力的各种束缚因素,使生产力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地要求人们从事解放生产力的工作。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生活的时空范围内或者相辅相成地同时进行,或者前后相继地进行,究竟怎样进行则取决于具体的历史条件、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当人们的社会结合形式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如果人们的主要力量不去放在发展生产力上面而去盲目地从事解放生产力的活动,就不仅达不到解放生产力的目的,反而会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其原因就是马克思说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A 认抄袭行为。抵赖迫使教授把平时的作业调出来,发现了更多的作弊证据。证据确凿,在教授的严厉讯问下,学生们终于承认他们曾聚在一起,互相抄袭。调查委员会对学生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质询,在4月中旬提出起诉。4月28日,校方通过电子邮件向所有商学院学生宣布了庭审结果。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学生全部来自中国。美国舆论认为对他们处理太轻了,受处分的中国留学生却跑到院长办公厅门口静坐示威。有一名中国学生还散发传单:停学?开除?我们花钱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惩罚!
试问,这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并请结合这段报道,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是非观点,并说明你的看法的根据。(本题20分)
答:这种现象在内地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但这也恰恰说明我们有些人对这样的问题多少有些麻木不仁了。中国留学生的做法不仅违背了道德,也违反了法律。但在我们有些人眼里,只要是为了利益,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对于任何这类做法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不能靠人们无序的行为得到的。不管这种行为如何从个人利益角度上看如何合理,但是只要它违背了社会存在的基本行为准则,都必然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现在有些人,可以说是唯利是图,并且认为这是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的合理存在,这完全是对市场经济的曲解。我们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市场经济。诚信正是这个道,已经被不少人丢掉了。无论是提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是说要讲诚信,一些人只是在嘴上空谈,而并不打算真正地实行。这才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危机。要解决这类问题,除了对全社会进行必要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外,这要从小学生抓起,但并不仅仅限于对青少年,更要对成年人,对在社会中生存的主体人群进行教育。这种教育要不断地告诫全社会,如果我们真的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准则,我们这个国家就真的要被开除球籍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狠抓法制建设,对违法者坚决地进行法律制裁,不给任何人以任何借口逃脱法律的惩罚。
在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和无序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放松了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又受到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这就可能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其荣辱观和道德观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甚至可能是倒错的,是非颠倒的。
四、对于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日趋严重的情况,有人认为,贫富差距的存在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有人认为,那些收入低的人是由于他们素质很低;也有人认为,分配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方式之中。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说明其理由。(本题30分)
我国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今天,一直伴随着不同矛盾关系的发展和变化,这在我们的前进道路上是很正常的。今天,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当前贫富差距现象形成的原因较多,也比较复杂。一个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人们能力和素质的差异,导致人们在竞争中的差距,这也是形成贫富差异的一个较为合理的原因,然而这种差异不会导致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还有另外的原因。对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主要是我们在农村、农民和农业政策上存在较大的缺陷,在粮食生产取得一定成就后,放松和忽视了“三农”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农民负担过重,农业日趋落后,农村日益贫困。在资本的强势作用下,农村被严重忽视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流向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在城市中,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存在着许多本来
A 可以避免但却没有避免的问题,造成大批职工下岗失业,导致生活水平下降,以致贫困。在东西部之间,资本早期的投入是在东部,而对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西部缺乏兴趣,这也就导致了东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的存在。在我国目前面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看到资本能带来经济增长这一个方面,而没有看到资本也会带来失业和贫富差距扩大的另一个方面。
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的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让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是必要的。然而,这种贫富差距不宜拉得过大,不能让贫富差距的扩大发展成为两极分化,这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不利的,是适得其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也强调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都是要强调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最充分的调动起来,要让他们享有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丰富成果。
认为上述意见中的正确部分是对贫富差距一定范围内的理解,贫富差距的存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允许的,一方面,我们要直面这个问题,另一方面,要坚决地并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边。如果这样的极端的看法持续下去,社会有可能更不稳定,人民群众的利益会进一步得到损害,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就可能半途而废。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关注贫富差距扩大,不是要回到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最主要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政策上向共同富裕的方向引导。
第二篇:《邓小平理论概论》试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试卷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卷(120分钟)
学院年级、专业姓名学号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
2、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容。
二、辩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2、既然“主权在民”,台湾就可以用公民投票方式行使民族自决权。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2、试述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四、下面是有关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政治文明的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20分)。
材料1:1945年7月初,黄炎培等五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访问延安。有一回,毛泽东问及他在延安的感想。他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作了这样的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论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材料2: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的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材料3:我国宪法中对法制的规定,始自1982年宪法。1982年宪法规定:
第五条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材料4:1999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建议》中有:
二,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国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①,说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①、②、③,说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认识上取得了什么样的突破?
(3)对照材料③、④,说明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出现的重大变化及其意义。
第三篇:大工《邓小平理论概论》模拟试卷(A)
绝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09年3月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考试
模拟题一
考试形式:开卷试卷类型:(A)
☆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卷I(客观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是()
A.“科教兴国”
B.“以德治国”
C.“依法治国”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股份制企业的性质是()
A.公有制性质
B.私有制性质
C.混合所有制性质
D.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A.必要的补充B.有益的补充C.重要的组成部分D.组成部分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生产力
大工《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考试 模拟题一
B.发展生产力
C.实现共同富裕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5.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是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D.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开拓创新
D.与时俱进
8.“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先是从解决什么问题开始的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港澳问题
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A.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
B.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D.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10.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B.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
大工《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考试 模拟题一()()()()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我国现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发展是目的B.改革是动力
C.改革和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D.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2.“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个长期不变”,是指台、港、澳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A.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生活方式不变
C.经济结构不变
D.外交权不变
3.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有法可依
B.违法必究
C.执法必严
D.有法必依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C.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爱国主义基地建设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公有成分
大工《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考试 模拟题一))))(卷II(主观题部分)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要求观点正确,言之有理。)
1.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共同富裕就是要同步富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结合我国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简要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大约要经历100年左右的时间?
2.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简要说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19分)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
第四篇:2012年7月邓小平理论概论自考试卷
武汉自考网-自考专升本,湖北自考网门户网站()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
3.毛泽东在1941年5月所著的,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界定的著作是(A.《反对本本主义》
B.《矛盾论》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实践论》
4.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目的和归宿都是()
A.反对宗派主义
B.实事求是
C.反对官僚主义
D.以人为本
5.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反对封建主义
B.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建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8.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A.解放生产力
B.消除两极分化)
C.消灭剥削
D.实现共同富裕
9.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A.引导居民消费适度增长
B.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C.发展生产力
D.实行对外开放
10.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共同点在于(A.公有制都占主体
B.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
C.主要矛盾一致
D.根本任务相同
1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人口与环境、增长与资源之间的矛盾
1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打破壁垒、合作双赢
C.经济一体、贸易自由
D.平等协商、互利互惠
14.20世纪末,我国已经实现的小康社会的特点是()
A.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城乡协调发展
B.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C.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D.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15.发展国民经济,放在首要地位的必须是()
A.第三产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工业
D.农业
16.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A.激励机制
B.竞争机制
C.供求机制
D.价格机制
17.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需分配 18.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A.社会救助 B.优抚安置 C.社会保险 D.社会福利 19.我国的国体是()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是()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A.实用主义 B.利他主义 C.个人主义 D.集体主义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A.依法治国 B.以人为本 C.党的领导 D.科学发展 2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南海问题 25.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A.一个中国 B.两种制度 C.高度自治 D.长期稳定 26.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A.能源问题和气候问题
B.贫富差距和贸易纷争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文化差异和观念冲突
27.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B.风俗习惯的差异和冲突
C.语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D.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28.2012年4月10日,《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公布。根据该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总人口将控制在()
A.13亿以内
B.13.4亿以内
C.13.9亿以内
D.14亿以内
29.2012年5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了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本轮对话的主题是()
A.深化战略沟通与务实合作,推进持久互利的中美经济关系
B.建设全面互利中美经济伙伴关系
C.确保持续发展、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D.凝聚信心恢复经济增长,加强中美经济合作
30.2012年5月7日宣誓就任俄罗斯新一届总统的是()
A.梅德韦杰夫
B.普京
C.久加诺夫
D.特维延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3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C.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D.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34.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在()
A.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缓解就业压力
C.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D.丰富商品市场
3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D.能够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6.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的组成部分有()
A.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
B.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
C.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新产生的社会阶层
3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
A.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B.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反对外来文化
3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39.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是()
A.标本兼治
B.综合治理
C.惩防并举
D.注重预防
40.******在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刻苦学习,他号召广大青年()
A.既认真学好基础知识又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B.既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又广泛涉猎其他知识
C.既重视学习文化知识又努力掌握实用技能
D.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4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45.简述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的意义。
47.试述依法治国对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远意义。
武汉自考在线
第五篇:邓小平理论概论(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邓小平理论概论》2010年下半年第一次作业(非毕业班)
一、单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是(D)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
2、关于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有一著名论断,这就是(A)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
C、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要占有一席之地
D、中国的农业最终要用科技解决问题
3、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C)
A.台、港、澳享有高度自治权
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
C.一个中国
D.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5、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B)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6、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D)
A.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B.四项基本原则
C.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D.自己的发展
7、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C)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8、邓小平理论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是在党的(B)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三大
9、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D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10、我国提出“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D)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多选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因为(BD)
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B.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C.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D.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2、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说(ABCD)
A.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
B.在不同国家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其本质都是一样的C.社会主义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具有民族特色
D.无产阶级专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3、在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ABCD)
A.“一国两府”B. “台湾独立”
C.“两个中国”D. “一中一台”
4、我国经济特区的“特”,主要表现在(ABCD)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B、赋予特区政府较大的自主权
C、看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D、发展经济以利用外资为主
5、下列选项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BCD)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技术入股所获得的收入
6、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CD)
A全方位B多元化
C宽领域D多层次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ABCD)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其生产经营活动与公有制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C.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并要在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D.其企业主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ABCD
A可以长期共同发展,实现联合和兼并
B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C在各自的范围和领域内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不同
9、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BCD)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0、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BCD)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租赁、承包制
D.国家独资经济
三、判断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思想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错)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反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对)
3、特区政府拥有外交权。(错)
4、我国正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
5、我国分配以按生产要素投入分配。(错)
6、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统一的科学体系。(对)
7、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同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一样的。(错)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错)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错)
10、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否合理要以意识形态为标准。(错)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错)
12、在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对)
13、解放思想的对象是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对)
14、在我国经济中,工业是民经济的基础。(错)
15、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这是不争的事实。(错)
《邓小平理论概论》2010年下半年第二次作业(非毕业班)
一、单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处于我国经济首位的是(B)
A、工业B、农业C、教育 D、高新技术产业
2、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
A.创新
B.改革
C.革命
D.发展
3、张某应聘到一个乡镇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5%的报酬。今年他获得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C)
A.联产计酬收入
B.资金分红收
C.经营风险收入
D.按劳分配收入
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这里提到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D)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C、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D、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D)
A.消除两极分化B.实现社会公正
C.消灭私有制D.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以下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是(C)
A.中外合资企业B.中外合作企业
C.外商独资企业D.国有经济控股的股份制企业
7、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
A.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B.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D.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
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9、党的十五大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
A、公有制B、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C、混合所有制
D、多种所有制
10、关于计划和市场,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C)
A、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B、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C、都是经济调节手段D、是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
二、多选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中国特色的社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ABD)
A、富强B、民主C、全民提高素质D、文明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是(ABCD)
A、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D、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邓小平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BCD)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邓小平同志通过不断探索,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ABD)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C、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5、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ABCD)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没有固定的模式
D、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ABCD)
A、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
B、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前提所决定的C、它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等客观条件决定的D、它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7、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的关系是(ACD)
A、发展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是核心
B、既统一又矛盾
C、和平是发展的条件
D、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
8、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
D.稳定是目的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 ABCD
A、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B、在目标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C、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10、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ABCD)
A.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B.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
C.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
D.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三、判断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错)
2、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立国之本。(错)
3、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政治保证。(对)
4、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对)
5、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错)我国分配以按生产要素投入分配。(错)
6、“一国两制的前提是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错)
7、计划于市场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错)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对)
9、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生产力。(错)
10、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
11、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对)
12、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阶级斗争。(错)
13、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对)
14、“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对)
15、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