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公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七讲 社会公德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导入】
人类作为地球上具有最高智慧的生命,其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生产和生活中结成了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关系。
人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的交往本质,决定了人与生俱来就要面对社会的公共生活。
【提问】 请大家想一想:
1、人们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公共生活中,社会公共生活包括哪些场所范围?人们需要遵守什么行为规范?
2、在公共生活中,你经历过不讲社会公德的事吗? 【教师总结】
出门上路—行人: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或过街桥等。外出乘车—乘客:按顺序上下车;上车买票等。商场购物—顾客:公平交易;买后付钱等。
总之,人们在日常公共生活中需要知荣明耻,自觉履行道德和法律义务。这既是锤炼人格品质、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公共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
我们这一讲的课程内容就要探讨公共生活中公共秩序的意义和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道德要求。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私人生活的领域主要是家庭和个人活动,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隐秘性,是家庭内部的事,是个人活动,隐私方面的活动,和社会生活没有关联的活动都是。它和公共场所不同。私人生活中的是非判断讲究个人私德,现在主要是家庭方面,称为家庭美德。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的界限,具有社会性、公开性和透明性的特点,这方面的道德建设叫社会公德,是在社会公共场所起作用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和影响他人的关联性。
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是什么? 公共生活的特征:
第一、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第二、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第三、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以上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三个特征。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公共生活,它和私人生活是什么关系,特点是什么?下面核心问题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讨论:无序的教学秩序、交通秩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案例】:
在山西省一所中学里,学生们正在上课。忽然一声沉闷的响声(附近在开山爆破),教学楼开始晃动,就听外面有人喊:“地震了!”这时学生们惊慌失措奔出教室,纷纷冲向楼梯。拥挤中,一个学生被挤倒,紧接着倒下一片,其他人纷纷被推挤着从他们身上走过……这次事故造成一人当场死亡,一人送往医院死亡,三人重伤,多人轻伤。
本来没有发生的灾难,他们为什么会导致如此不幸? 人们怎么做才可能避免或减少这种悲剧的发生?
【总结】: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
第二个问题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换句话说为什么要维护公共秩序,必要性在哪里?
第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随着生产和生活互相渗透交融,公共生活秩序容易对生产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第二个方面的必要性是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包含着对秩序的要求,人们生活质量需要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个人权利的保护。
第三个方面,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公民文明程度、秩序意识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现代化也包括人的思想意识的现代化。
看到这组漫画,您有何感想?
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靠法律。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调控的范围,因而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三、公共生活中道德规范的内容
人们一般把道德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三大类。其中,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一)社会公德内涵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 3 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问题:您认为现在社会上有哪些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呢? 【漫画图片】上海“通缉”社会公共生活七大不文明现象 【案例材料】世博不文明七宗错
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万游客,可是在这场展示世界文明的盛宴上,却时不时夹杂着“不文明”的噪音。网民们主要曝光了不文明的“七宗错”:第一宗:不排队,爱插队。第二宗:随手扔垃圾、随地小便。第三宗:进入展馆后大声喧哗。第四宗:假冒残疾人,走绿色通道。第五宗:找到任意空间,就能躺下睡觉。第六宗:为求留影,见缝插针。第七宗:踩踏草坪。
【总结】今天倡导和普及文明礼貌,也是树立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应当在公共生活中养成知书达礼、谦逊礼让等文明习惯。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 【学生回答问题】
1)我们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2)我们周围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教师讲解】
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一把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民族的整体素质。
2、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救济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 4 的社会公德,是一个人爱心的表现。
【镜头一】【镜头二】下列现象说明了什么? 【案例材料】驴和马的故事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助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教师总结】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和习惯,是一个人重要的精神品格,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关心和关爱他人,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
3、爱护公物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的公用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保持良好的状态,是使公共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有利于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案例分析】
2012年国庆节长假过后,天安门广场留下了十几万口香糖的痕迹,平均每块方砖粘有十几块口香糖,对此,环卫部们先后设计了三套清洗方案,皆因怕损坏方砖而放弃,最后仍然采用人工铲除的方法,上百环卫工人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将口香糖痕迹清除。吃口香糖本来是为了口腔文明,可是,天安门广场却因此没有了“文明”。
对此现象您怎么看?
4、保护环境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
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绿色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
【图片】中国十大环境问题。
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源,保护环境,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人体的70%是水,你污染的水早晚也会污染你,把纯净的水留给下一代吧!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身体力行地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带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
5、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有关的纪律和法律。
【案例】老人的海滩
一位来海南投资的台商在早晨跑步的时候,连续几天看到一位老人在海滩椰子树下捡拾地上的垃圾,一次他停下脚步,询问老人是哪个部门的职工,老人回答说我不是职工,是慕名前来旅游的游客。问他:为什么天天来拾地上的垃圾?老人说:多么漂亮的海滩呀,谁看到垃圾也该捡起来。老人高尚的公德境界深深地感动他,无法忘怀,激励了他的事业发展。
四、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1、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从20世纪50年代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60年代起在全国掀起的学雷锋活动,80年代实行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90年代及其以后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保护母亲河”等活动,都成为社会公德建设的良好载体,使人们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增强了践行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课堂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人的口袋鼓起来了,能够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旅游观光,游览名胜.那么,中国的游客给外国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请大家看看这些图片。
【小结】
从以上几张照片和图表可以看出,我们国内不遵守公共道德的大有人在,这些人很可能把这些不良习惯带到国外,造成很坏的影响。因此,我们就不能说人家外国人歧视我们中国人。
2、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认识层面上看,许多人对道德之于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持冷漠的态度;不少人把公德与自身的生活相割裂,对社会公德缺乏主动自觉的认同感。
从现实层面上看,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得人们的价值选择呈多元化趋势;部分成人群体公德素质低下对整个社会的公德状况产生了不良影响。
3、大学生总体上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是仍有少数大学生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某些陋习。
刚才大家在发言中提到了这方面的很多种表现。【图表】调查“公众最反感的行为”
【资料】某高校在一次调查中发现:100﹪的大学生强烈反对校园不文明行为,但这100﹪的大学生也承认这些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
【问题】症结何在?
【原因分析】大学生的公德观念与实际行动存在矛盾。【承上启下】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这正是接下来我们所要探讨的。
(二)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
1、应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
大学生可以从实践中体会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2、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忽视, 往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造成严重的道德后果。因此,崇高的公德意识要靠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践行公德并不难,提升道德境界也不难,比如,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是讲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让座是讲公德;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时站在“一米线”外是讲公德;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是讲公德;外出旅游时不在景点设施上随意刻划是讲公德……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的!
总之,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公德意识、树立遵守公德的良好形象,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课后思考题】: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怎样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第二篇:社会公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国守法。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是人民群众最高利益的象征和代表。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天职和第一义务,责无旁贷。守法,法是国家纪律的集中表现,人人必须遵守,奉公守法。
明礼诚信。礼是人们文明表现的一种行为规范。明者,懂也,明白也,实践也。诚信,诚者,实也,真也;信者,实也。诚信是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方面,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的道德准则,不诚不信,将无法群处。
团结友善。团结友善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准绳。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彼此必然发生各种关系,而处理彼此关系必须从好心出发,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勤与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及优良传统,勤与俭相辅相成,终成大业。
敬业奉献。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即是“业”,这“状元”就是敬业中的优秀者。个人的社会存在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个人要存在必须要奉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社会公德主要规范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是反映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也体现化是否尊重人、关心人、懂得人际交往的艺术,应做到卫生整洁、仪表文明;仪态优美、举止文明;谈吐礼貌、语言文明;遵守礼仪,行为文明。
助人为乐是新生人、关心人、爱护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
爱护公物是爱护国家财产;爱护国家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爱护历史文物、保护古迹等。
保护环境是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源等。
遵纪守法是严格遵守各项法律和纪律,不做任何违法违纪的事,使守法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第三篇:社会公德品质
篇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心得体会
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网络学习,让我感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一、把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作为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约定俗成的一种共同的社会准则。它对于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促进一个社会和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社会的发展又与个人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使之渗透到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把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加强执规执纪建设的前提
1.加强学习以明德。学习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头脑,增强修养,树立浩然正气。应该自觉地把学习视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在,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用科学理论净化思想、陶冶情操、纯洁灵魂,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
2.树立“三观”以立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做人之本,做事之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树立相应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只有这样,工作中才会有团结合作意识、优质服务意识和安全防案意识。因此,我们要坚持以高尚的思想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
3.牢记宗旨以守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岗位虽然不同,但共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道德要求却是相同的。必须深怀爱人之心,把人民的需要时刻挂在心上,努力为人民服好务,在服务实践中加深理解“德”的内涵,深刻体会“德”的要求,切实履行“德”的规范,不断积淀“德”的力量,努力使自己成为有高尚追求的人,有益于社会和事业的人。
4.严格自律以养德。克己自律是人身修养的一种境界,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时时处处明于自察,大事小事严于律己,才能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应该自觉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道德自律要求来约束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每日“三省吾身”,时刻警钟长鸣,用高尚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三、把家庭美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水平,家庭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
社会的稳定,家庭又是社会道德建设的直射点,家庭美德建设又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水平。因此,家庭美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把基础工程打牢了,我们才能筑牢社会道德建设的大厦。单位的各个部门必须形成共识,真正放在齐抓共管的位置上对待,建立家庭美德建设组织网络,实行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年终目标考核制度,把家庭美德建设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真正落实到位。
2、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同其他工作一样,要结合中心,突出主题,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家庭美德建设同社会各项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就家庭美德建设而抓家庭美德建设,这样一来使家庭美德建设与中心工作形成两张皮,不能起到促进中心任务的完成。因此,家庭美德建设要结合各个时期的不同任务进行,有声有色地开展。
3.家庭美德建设应防止呆板老套,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人们思想开放,见多识广,喜欢接受新的事物。在家庭美德建设中,也应适应人们的需要和追求,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工具,广泛开展家庭美德建设。
4.家庭美德建设要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地开展。面对瞬息万变、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家庭美德建设不能一陈不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给家庭美德建设赋予新的内容。在家庭美德建设中,要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主题,家庭美德建设只有唱响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责任和美德,也是社会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美德,只有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家庭美德才能成为社会时尚。
道德是维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准绳。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国无德不强,企无行不久,人无德不立”,我们要充分发挥道德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篇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心得体会
为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学习活动的通知,我委组织全体同志集体观看了县电视台播放的“走进莱州手文明”系列专题节目。通过这次学习教育活动,让我感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一、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约定俗成的一种共同的社会准则。它对于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促进一个社会和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同时社会的发展又与个人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范仲淹曾经在岳阳楼上把酒临风留下一名流传千古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大到国家、小到集体,都与个人的发展惺惺相惜,人人确立了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平,才能使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提高,从而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反过来,我们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又会起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影响作用,从而带动每个人道德水平的发展,增强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执规执纪建设的前提。
1.加强学习以明德。学习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头脑,增强修养,树立浩然正气。因此,每个同志都应该自觉地把学习视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在学习中,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从而用科学理论净化思想、陶冶情操、纯洁灵魂,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供精神动力和思社会的稳定,家庭又是社会道德建设的直射点,家庭美德建设又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水平。因此,家庭美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把基础工程打牢了,我们才能筑牢社会道德建设的大厦。单位的各个部门必须形成共识,真正放在齐抓共管的位置上对待,建立家庭美德建设组织网络,实行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年终目标考核制度,把家庭美德建设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真正落实到位。
2、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同其他工作一样,要结合中心,突出主题,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家庭美德建设同社会各项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就家庭美德建设而抓家庭美德建设,这样一来使家庭美德建设与中心工作形成两张皮,不能起到促进中心任务的完成。因此,家庭美德建设要结合各个时期的不同任务进行,有声有色地开展。
3.家庭美德建设应防止呆板老套,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人们思想开放,见多识广,喜欢接受新的事物。在家庭美德建设中,也应适应人们的需要和追求,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工具,广泛开展家庭美德建设。
4.家庭美德建设要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地开展。面对瞬息万变、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家庭美德建设不能一陈不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给家庭美德建设赋予新的内容。在家庭美德建设中,要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主题,家庭美德建设只有唱响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责任和美德,也是社会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美德,只有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家庭美德才能成为社会时尚。
道德是维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准绳。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国无德不强,企无行不久,人无德不立”,我们要充分发挥道德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篇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心得体会
为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学习活动的通知,我委组织全体同志集体观看了县电视台播放的“走进莱州手文明”系列专题节目。通过这次学习教育活动,让我感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一、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约定俗成的一种共同的社会准则。它对于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促进一个社会和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同时社会的发展又与个人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范仲淹曾经在岳阳楼上把酒临风留下一名流传千古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大到国家、小到集体,都与个人的发展惺惺相惜,人人确立了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平,才能使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提高,从而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反过来,我们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又会起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影响作用,从而带动每个人道德水平的发展,增强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执规执纪建设的前提。
1.加强学习以明德。学习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头脑,增强修养,树立浩然正气。因此,每个同志都应该自觉地把学习视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在学习中,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从而用科学理论净化思想、陶冶情操、纯洁灵魂,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供精神动力和
思想基础。要知道“是非明于知书,腐败止于达理”。
2.树立“三观”以立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做人之本,做事之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树立相应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只有这样,工作中才会有团结合作意识、优质服务意识和安全防案意识。因此,我们要坚持以高尚的思想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进而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确信“奉献大于索取生命就灿烂,索取大于奉献生命就暗淡”。
3.牢记宗旨以守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只有人人都乐于帮助他人,我们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我们岗位虽然不同,但共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道德要求却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必须深怀爱人之心,把人民的需要时刻挂在心上,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为人民服好务。在服务实践中,要加深理解“德”的内涵,深刻体会“德”的要求,切实履行“德”的规范,不断积淀“德”的力量,努力使自己成为有高尚追求的人,有益于社会和事业的人,要坚守“凭才植业、以德立身”。
4.严格自律以养德。克己自律是人身修养的一种境界,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时时处处明于自察,大事小事严于律己,才能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因此,每个同志应该自觉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道德自律要求来约束自己。自重,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牢记“荣誉重于一切”。自省,就是要每日“三省吾身”。自警,就是要警钟长鸣,时时以行规国法告诫自己。自励,就是要用高尚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三、新形势下,家庭美德建设的探索和思考。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水平,家庭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家庭又是社会道德建设的直射点,家庭美德建设又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水平。因此,家庭美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把基础工程打牢了,我们才能筑牢社会道德建设的大厦。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更要呼吁全社会重视抓好社会转型时期的家庭美德建设,只有把家庭美德建设抓上去了,社会道德建设才能不断推进。因此,家庭美德建设是全社会各个部门的事,不是哪一家牵头部门的事,各个部门必须形成共识,真正放在齐抓共管的位置上对待,要建立家庭美德建设组织网络,实行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年终目标考核制度,把家庭美德建设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真正落实到位。家庭美德建设只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家庭美德建设的旋律才能在全社会唱响。
2.家庭美德建设要紧贴中心,突出一个时期抓好一个主题来开展。
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同其他工作一样,要结合中心,突出主题,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家庭美德建设同社会各项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就家庭美德建设而抓家庭美德建设,这样一来使家庭美德建设与中心工作形成两张皮,不能起到促进中心任务的完成。因此,家庭美德建设要结合各个时期的不同任务进行,有声有色地开展。
3.家庭美德建设应防止呆板老套,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人们思想开放,见多识广,喜欢接受新的事物。在家庭美德建设中,也应适应人们的需要和追求,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在充满现代气息的今天,家庭美德建设不能靠简单的说教,讲讲大道理而已,而要寓事于理,寓教于乐,利用现代工具和手段,广泛开展家庭美德建设,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同时,要大力宣传家庭美德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先进典型做巡回报告,扶正压邪,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使家庭美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4.家庭美德建设要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地开展。
我们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新时代,面对瞬息万变、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家庭美德建设不能一陈不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给家庭美德建设赋予新的内容。在家庭美德建设中,要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主题,家庭美德建设只有唱响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责任和美德,也是社会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美德,只有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家庭美德才能成为社会时尚。
道德是维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准绳。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发挥道德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第四篇:大学生的社会公德
大学生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秩序的关系:
前者是以道德要求为核心,后者是以秩序维护为核心,各有不同的侧重。大学生应有怎样的社会公德
其实对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社会公德其实基本上也就是对每个公民的社会公德的要求: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公德,是有爱心的表现。助人为乐对于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和习惯,将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关爱他人,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
爱护公物
第五篇: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社会公德,即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它是一种软性的规则,不像法律那样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是否遵守社会公德是完全由个人自我决定的,就算你违反了,别人也没有权利来处罚你。梁启超曾言:“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可见社会公德并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它需要社会中的所有人共同遵守,共同构建。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在我国古代,人们十分重视社会公德,当时就有着详细的社会道德体系。虽然其中的许多都是糟粕,比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类,这些实在是不值得我们现在学习借鉴。但是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儒家所提出的“仁”、“孝”的思想,对于现在我们社会公德的构建有着极大的作用。
但是现在,种种不道德的现象却屡见不鲜。马路上车辆的加塞、变道,出国旅游时对当地风俗习惯的不尊重,还有网络上一言不合引发的“撕逼”大战,这些都是我们现在身边时常发生的真实情况。昔日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现在为何成了这种模样。难道,我们现在的社会,真的发生了“道德滑坡”吗?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道德却不能一蹴而就。试图用精神上的革命,来快速构建一个完美的道德社会,显然是天方夜谭,无法实现。现在颇为严峻的道德形势,更能让我们体会到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和构建道德社会的迫切。
社会公德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孔子提出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还是马克思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都需要人们有着极高的社会公德。社会公德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更是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我国出国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中国人在出国旅游时的不文明现象却屡见不鲜,甚至在埃及神庙上也出现了“到此一游”的字迹,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社会公德是十分重要也十分基础的东西。如果缺失社会公德,那么我们人与那些不懂礼仪的野兽又有什么区别,人人都只为了自己的私利,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一味追求金钱,公共秩序不复存在,那样的情景,我无法想象。
社会公德是我们社会中最起码的行为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要求:每个公民必须尊重社会公德。这一点不仅被写入宪法,也应该写入我们每个人心中。希望终有一天,我们能看见千年前古人理想的“大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