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时间:2019-05-15 00:5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第一篇: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目录

引 言...........................................................3

一、目前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现状.................................4

(一)文言文发展变迁................................4

(二)文言文学习的必要性............................4

(四)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现状....................5

二、初中生文言文学习心理障碍分析.................................6

(一)社会时代变迁的原因............................6

(二)学生主观认知的原因............................6

(三)教育教学的原因................................7

三、相应的文言文教学对策.........................................7

(一)文言文教学中渗透民族情感......................7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8

(三)开发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8

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四)加强诵读训练,使文言文教学回归本性............8

结 论............................................................9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语言文化也与时具进了,作为中国两千多年文化记载的文言文离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远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初中生对文言文学习普遍产生厌学情绪,这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学方法的原因,更是学生自身心里发育和主观认识的原因,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但初中生学习文言文自有其特殊的意义所在,我们应该分析其原因,应用相应的教学对策,促进农村初中生文言文的学习。

关 键 词: 农村 初中生 文言文 心里障碍 教学对策 教学手段

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

及教学对策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歌和浅显的文言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而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却不尽人意,在农村初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兴趣,成绩不够理想,更谈不上具有独立阅读浅

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易文言文的能力。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寻求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推动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改革。

一、目前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现状

(一)文言文发展变迁

文言,是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是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是经济不发达,教育落后时期口语和书面语分离的产物。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的发展,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书面语与口语的分离现象逐渐合二为一,具有高度概括力、深邃力的文言文逐渐脱离了人民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浅显易懂的现代文。

(二)文言文学习的必要性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文学素养。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科技成果都以文言文的形式保存下来,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民族的历史,汲取民族的智慧,吸收民族语言的精华,培养对民族的感情。同时也是提高个人素养的需要,培养道德新风尚的需要,也是增加民族自豪感的需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实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去深刻研究、领会的。有的文言文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有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或见解,有的文章可以让我们认识政治上的利与弊等等。所以,学习文言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也可以把历史当成今天或者是明天我们的人生道路的照明灯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占有很大比重,一般来说,小学占10%左右,初中约占20%左右,高中约占30%—40%。现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文言文的篇目增多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的语文教材,七年级每册是六篇文言文,分散在每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但八年级

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却增加为每册两单元文言文,占到了整册的三分之一。同时又有60篇古诗词背诵要求。这应该说是教育界的一明智之举。体现了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四)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现状

作为语文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的尴尬情景:上课时,学生表现得非常安静,但却两眼茫茫然,一脸厌烦状。当你兴致盎然、如痴如醉地讲解文言文时,学生突然来一句 “老师,学文言文有什么用?难道我们在交流的时候用文言文说话吗 ?”一提起考试,学生就喊头疼,文言文好难啊,离我们太远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与时俱进呢?学生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同时文言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极少有教师选择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注1)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兴趣,成绩不够理想,更谈不上具有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存在以下现象:

(1)对初中文言文教与学的目标认识模糊师生对教学文言文的目标及学习意义认识不清,所以教学中只重视讲读课文,不重视阅读课文的教学指导。

(2)以诵记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教师只一味让学生背课文和译文,有的教师甚至要求学生背注解,而师生独特的体验无法融入教学过程,教学被简单化地处理成文言文诵记,而诵记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

(3)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自然压抑。大多数教师都是沿着“读—译—抄—背”的思路展开,千篇一律,把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文质兼美的篇章,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定格成了生产流水线。这样课堂教学自然就没有情趣,没有活力。

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二、初中生文言文学习心理障碍分析

我们的教育重视文言文教学,而我们的学生却恐惧文言文学习,教育课标和教学实践之间的隔阂,我们怎么来填补?我试从对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恐惧心理开始分析。

(一)社会时代变迁的原因

五四以后,白话文形成了一统天下局面。当时胡适不但是五四时期首先大力提倡白话文的人,而且他也坚决主张要用白话来完全取代文言,认为文言文是死的语言,没有生命的语言,不应该再用。白话则是有生命的语言,今天的活人写文章,当然必须用有生命的语言即白话来写(注2);解放后,不但取消了繁体字,有一段时期也不再学文言文了;外语的地位在如今的中国已是举足轻重,随之而来的是语文在学习中逐步沦陷为“主科中的副科”,同学们很现实,他们说学好外语,是一种形势的需要,是升学的需要,是找工作的需要,应聘工作需要过英语四六级,而且中国有三亿多人在学英语。这种现象出现的结果是,国人相轻,以他国为荣。

其实白话文的历史趋势并不代表文言文时代的完全终结。五四时期对文言文的态度我们今天看来有些矫枉过正,但当时一些权威人士的观点足以影响几代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联系的加强,外语热成为当今时代的产物。我们的文言文在白话文和外语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处境极为尴尬。

(二)学生主观认知的原因

出于初中生的年龄及智力发育的考虑,从远离他们的角度讲文言文功用他们似懂非懂,他们更注重的是实用性。学生学习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持,以致学而无味,学得很累,厌学严重。他们向往外面的世界,他们更愿意学外语;他们知道文言文时代不会再来,所以仅仅把文言文学习当成对付考试的必需罢了。现在的线装书几乎没有年轻人看了,看得多的反而是一些不知所谓的现代哩语,没几个年轻人愿意看或者说看得懂古文。遥远的历史、复杂的风俗礼仪已经让学生感到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再加上繁多的字词意义、颠来

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倒去的句式,更让学生如理乱麻。因此,很多学生一上文言课便搬出译本――要了解历史。

(三)教育教学的原因

(1)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文言文教育教学的偏颇。

尤其当教学以应试、升学为宗旨时,语文教学把生动的课文肢解为知识的拼盘,零敲碎打,死记硬背,渐渐地使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把重点放在了文言知识上,尤其是难词难句的意义和用法和语法知识的分析和记忆上,这些纯粹的知识如果不和语言环境及很强的史实背景相结合,那是相当枯燥的。学生阅读文言文时很难投入,教师往往把作者激情甚至心血凝聚而成的作品肢解为若干语言文字训练项目,学生的冷漠感就更为强烈。冷漠是影响文言文教学展开的另一心理障碍。

(2)文言文教学手段的匮乏。

当今科技日益发展,更多传媒手段影响着一代青少年,然而现在的农村中学,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很多学校仍然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古老教学设备上,即使有的学校配上了多媒体教室,但由于教育资源等开发不足,文言文教学很少能使上这些设备,另一方面目前农村学校,特别是我们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教学理论及教学技能普遍落后。以致文言文教学不能生动有趣,不能吸引学生。

三、相应的文言文教学对策

(一)文言文教学中渗透民族情感

我们汉语,别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那上面承载的文化资源有的至今仍很新鲜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举个最简单的汉字的例子,它还凝结着先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智慧,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汉字,那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比如“时”字,甲骨文是太阳加上脚步的象形,后来又

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加上“寸”,合起来就是太阳行走的刻度。我们至今仍是以太阳运行为时间参照。当今计算机二进制能在几千前的《易经》中找到思想源头,未来的纳米技术早在庄子文章中就有相似的理论阐述。如果能从文言文中获得这些信息,清晰我们祖先的智慧,增加民族自豪感,努力建设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立于世界之林还远吗?我们必须多读、多了解文言文,其价值才会被一点点认识、发掘、利用,为将来的人类造。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在恐惧、不反感才是我们教学教学取得成功的的第一步,即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文言文不太难,而且还有很多乐趣是关键。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注3)如果重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本着整体感知文言作品内容的目的去读,学生的反应就活跃得多。可以适当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一些简短而含义丰富的文言文,如华夏文明的起源,三皇五帝的故事;战国的合纵连横,秦末的刀光剑影,三国的群雄逐鹿;魏晋的名士风度,盛唐的雍容华贵等。学习文言作品,不仅是学字句的意义,还可以让我们了解了民族昨天的辉煌和耻辱,更让我们懂得怎样以史为鉴。

(三)开发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加大教育投入,开发出更好具有吸引力的文言文教育资源,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使文言文教学手段多样化、时代化、趣味化。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图片、录音、影像等结合到教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集图象、图片或影像、朗读录音播放等为一体,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四)加强诵读训练,使文言文教学回归本性。

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韵律节奏方而看,文言文立足于汉语方块字的基础,形成了一种

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偏于对仗、注重平仄、节奏整饬、讲究协韵的韵律形式。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偶句和散句的搭配串联,形成了一种节奏整齐、韵律统一的行文之美。

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较少读课文,认为读课文会耽误授课时间。其实不熟悉文章,学生对文义的理解认识从何而来?不反复诵读文章,又如何能培养出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呢?因此,要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就必须加强课堂诵读训练。诵读乃至记忆,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还要尽可能让诵读方法多样化,如教师范读、听录音,学生默读、吟诵、齐读、分组读、个别读等等,也可以开展比赛,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应指导学生读出不同文章的语言特色,哪些字要加重读,哪些字要舒缓悠扬,哪些地方要低吟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同学们对文言文的语感势必会增强。

结 论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每一个语文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探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恐惧心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教好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这份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促进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80。

2张宝明《“文白不争”引发的历史悲情—一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看现代性的两副而孔》《学术界》(双月刊)2005,(2)。

3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语文教学之友》2001,(6)。

4李新强《中学生阅读心理及教学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1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

5邓小花《关于语文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毕业论文。

第二篇: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景东县银生中学刘汉永

摘要:本文列举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六种典型的心理障碍的表现,并根据学生学习化学心理障碍的成因,从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克服心理障碍的措施和途径。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心理障碍

化学是学生进入初三年级才接触的学科,初中化学的教学一方面是学生的启蒙教学,另一方面又是升学“敲门砖”的速成教学,众多老师在教法研究、学法指导、作业设计等环节中花了很多心血,而对启蒙阶段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心理研究的不多,尤其是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关心的更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形成新技能时,如果有一个积极的心理,其接收的效率将高出不健康的心理许多倍。畏难、厌倦、恐惧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研究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对优化化学学科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常见心理障碍

学生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自学能力和自觉习惯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在学习初中生学习化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六种表现:

1、“标签”心理

刚进入初三的学生已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能力”都有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这种评价在心理上相当于有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是学生本人对自己在群体中位置的认识。如,“我成绩很好,化学肯定会学得很好”,“我初

一、初二时成绩较差,化学肯定也学不好”,“我记忆力不好,化学中的符号肯定记不住”,“我笨手笨脚,化学实验肯定做不好”等等,自我感觉良好的“标签”可能使自己盲目乐观,跟着感觉走,可能在不经意间落伍;自卑的“标签”使自己过早地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

另一种“标签”是对化学科学本身的评价,学生在学习化学前可能从学兄学姐听说,如“化学难学、难记”,“化学实验有危险”,“学化学只要多背背书”等,学生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掌握学习化学方法,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化学的学习。

2、“偏重”心理

在初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偏重化学结果而忽视化学过程的倾向,表现为:老师进行习题讲评时,正确的就认为自己懂了,不要再听了;错误的只记录正确答案;向老师请教问题时,只满足于请教答案,不考虑过程的方法,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仅是对答案,比考试分数,很少有同学对化学问题进行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实验设计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探究更少涉及。学生对“是什么”,“不这样行吗?”,“有没有更好的”等问题不再思考,忽视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更谈不上情感体验,以后遇到实际问题时肯定束手无策。譬如,化学课本上介绍了收集O2、H2、CO2三种气体收集方法,学生很容易记住,而“收集CO该用什么方法”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收集O2、H2、CO2三种气体收集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很好解决。

3、依赖心理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学生原有的化学知识、方法、技能积累比较少,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依赖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总是期望老师对化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一一讲述,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

示范或模板,甚至是公式,便于自己模仿套用;遇到难题总想在某本“解题大全”、“题典”中找到解法或直接从老师那儿得到答案。这种过分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的原有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的潜能遭扼杀,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逐渐丧失,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4、恐惧心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集声、光、色于一体,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一方面通过化学实验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化学实验中有关物质如浓硫酸、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一氧化碳有剧毒等,若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意外伤害;有些化学实验中反应非常剧烈,如氢气与空气混合物点燃后爆炸等。这些因素都容易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并有可能弥漫到对化学学科的恐惧,从而影响到化学学科的学习。此外还有些学生因学习基础不好,唯恐学不好而产生莫名的恐惧,时常带着恐惧走进课堂,影响学习效率。

5、定势负迁移

思维定势的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对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形成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起干扰和抑制作用。化学学习中思维定势的负迁移的表现:在学习新知识时仅凭原有的经验,不注意新、旧知识的整合,不注意条件的变迁,不注意适用范围的区别,在学习新知识时会产生错误的思维导向,形成“定势错觉”,越努力。错误的偏移越大,且自以为是,导致思维方位难以转变,钻入思维的“死角”。解决新问题时,盲目地照搬旧经验,不注意新旧问题的差异;思维僵化,缺乏发散性和创造性;易受旧的框架束缚,墨守成规,解题方法繁琐。如已知Fe2(SO4)3样品中硫的质量分数,求氧的质量分数时,先求出样品中Fe2(SO4)3的质量分数,再确定氧的质量分数,而不能利用硫、氧元素的质量比直接求出氧的质量分数。

6、性别心理障碍

科学研究表明,男女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不是表现在水平上而是特色上的不同。男生在抽象、理解思维方面较强,女生在形象、机械思维方面较强,但特色的差异并不代表能力水平的高低,只是一开始的适应程度不同。所以就有了理科是女生学习的弱项的说法,这种舆论和事例常压得女同学不敢放胆去学习化学,造成心理负担,使学习信心不足,导致学习化学的劲头不如男生,对自己不敢高要求。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不能正确分析原因而只是简单地认为“我是女生,化学就是学不好的”,从而错失补救时机,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落越大。

二、克服学习化学心理障碍的对策

1、把了解、剖析学生的心理障碍成因为切入口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学习心理,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是学习成败的关键。“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更是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基点和前提,因此初三化学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日常表现,洞察学生的心灵。防止“标签”心理和性别心理障碍是化学教师第一次走进初三教室前必须考虑的问题,教师接班后向初二时老师了解班上学生概括,如基础好、中、差学生的名单,数学、物理学科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女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在学习过程中,障碍心理的产生大多与教师的教法和自身的学法及个人的生活学习经历有关。教师教学方法简单,不遵循规律和顾及学生的学情,常会使学生过早掉队,对考试焦虑、自卑并产生逆反情绪,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一位同学发挥特长,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成功的喜悦;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章节,不同知识点学法也不尽相同,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一般不懂学习方法,学习费时费力,事倍功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重视化学特点,不同章节学习的方法要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正确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如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实验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现行的考试以纸笔测试的形式进行,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验,平时做化学实验的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并设法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遇到化学问题,让学生领悟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并享受到实验过程中的乐趣,从而重视化学实验。对存有特殊个别心理障碍倾向的同学,老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及时沟通。对胆子特别小的同学,做剧烈反应实验前,让学生有必要的心理准备,以免受惊吓,等等。

2、把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作为教学的主旋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学习,必将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也就是说,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直观、鲜明和生动的实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稳定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同时,直观、鲜明和生动的实验现象不但能帮助他们接受和理解化学知识,还能促进他们获取和灵活应用化学知识,更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到“课课有收获”的情绪体验,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也是培养发展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有效途径,通过对生活中有关问题的化学探究,培养学生“猎奇”心理,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发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明白,“过程”也比较重要的道理。

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不断激发和维持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初中学生都有强烈的要求独立的心理特征,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使他们处于手、脑、口并用的积极工作状态,教师能不讲的,尽量不讲,教师能不做的,尽量不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总结。彻底改变由教师一切包办代替,导致学生完全被动、沉默、静止地去吸收知识低效教法。再如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和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多进行肯定表扬,学生学习不好时,教师应主动与其分析原因,尽量少批评学生,更不能指责学生,损伤学习的自尊心。对于存有心理障碍学生更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启动他们内在动力机制。对自认为自己学不好化学的同学,老师要善于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这些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希望所在,感觉自己和别人一样,甚至可以在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中,让学生感觉到“我比别人更行”,从而逐步形成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对化学实验有恐惧感的学生,老师首先要设法让学生感悟到化学实验中声、光、色变化的美,激发自己也来“试一试”的欲望;其次告诉学生应如何科学、规范操作,只要正确操作,化学实验一般都不存在危害,而且通过实验我们可探究更多的未知知识,再次,教师在实验中要以身作则,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的实验态度,消除对化学实验乃至到化学学科的恐惧心理

3、把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学的主旨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学内容比较直白,教材以描述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初中学生学化学在开始一段时间解题时大多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于是自然而然形成“只要多花点时间背背就能学好化学”的倾向,死记硬背成了部分学化学的“金钥匙”,其结果是忽视化学过程和化学方法,学生思维逐渐僵化,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的要求培养以新颖性、独特性、突破性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性思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是以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为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考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途径和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如在组织二氧化碳性质学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各自了解的(可以是生活中见到的,也可以是平时课外书上见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相应的验证实例或方法,学生在生活阅历、知识积累、课外阅读面不一样,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描述不一样,有些与教材中一致,有些可能不一致,经过交流、综合,同学们一方面掌握了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验证方法,另一方面领悟到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得到有效提高,从而遏制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习题教学中注重习题解法的多样性,加强“横向拓展”。若习题教学囿于抠题型、对套路,而采用强化解题模式的方法,只能形成众多的思维定势,遇到问题只会生搬硬套。因此,使用相似知识点或知识点组对某一化学问题的不同变式进行分析求解,即“横向拓展”,实现原问题的辐射求解,从而避免机械的重复练习,实现以少胜多的目的。如在根据一定水的质量,计算其通电分解后产生氧气质量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水的氧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根据电解水实验结论中氢气氧气质量比计算,还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等。这样通过“横向拓展”,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视角,使学生突破某些思维定势的束缚。重过程,加强思维训练。揭示化学过程,既是化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利用化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大重要意义。因为它涉及化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在一系列过程中学生的发散、集中、联想、形象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教师多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变化,如钢铁锈蚀。扇子扇蜡烛熄灭,而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等现象,然后提出相应问题和假设,再考虑各种验证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差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差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通中学存在着两种学生:一种是国家计划内的统招生,另一种是计划外的“钱学生”。于是,大量的差生由于向学校缴纳了捐资助学费,也涌进了重点中学。这些差生在智力和知识方面与统招生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大量差生的存在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作为重点中学的一个教师,如何使自己的教学工作适应新的形势,使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与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呢?实践告诉我们: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怎样来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呢?实验研究表明:认真分析差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并研究相应的对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差生定义

高中阶段的数学差等生可按如下规则定义:以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每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加上升学统考的数学成绩为标准,累计成绩名列全班倒数15名内的学生称为数学差等生。具有一定志向水平的差生称为易于转化的差生;没有志向水平的差生称为难于转化的差生。

三、差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

教学的实践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差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以下心理障碍。

1.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由于差生学习成绩差,一时无法弥补他们在群体中的落后位置,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对学习丧失信心。

2.具有胆怯心理。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结果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恶性循环。

3.具有压抑心理。多数差生也想把学习搞好,家长也希望他们成才。但由于基础太差,总是学不好。于是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常常陷于痛苦忧伤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情绪波动,性格浮躁,导致悲观消极的压抑心理。4.具有惰性心理。学习上不肯用功,思想上不求上进。只图安逸自在,玩字当头,混字领先。怕动脑筋,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

5.具有逆反心理。由于差生得到的常常是批评、指责和嘲讽,因此,对老师的教育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

6.志向水平低。普遍的差生都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总感觉一天不知道该做什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结果什么都做不好。

7.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遗忘快。问卷调查表明:90%的差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心里想集中,但集中不起来。所学的知识记不住,记住了也很快就遗忘了。

8.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差。差生在学习中不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孤立地看待问题,不善于将所给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加以解决。

四、差生转化对策

针对差生学习心理上的以上障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帮助差生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1.帮助差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由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通常是自暴自弃,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和失落感,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对差生充满热情,充满爱心。用教师的热情去激励差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师的爱心去增强差生学习的信心。定期或不定期地找他们谈心,经常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关心他们的学习。给他们讲一些伟人成长的故事,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刚读初中时,由于对学习缺乏信心,数学成绩很差,经常考试不及格,需要补考才能过关。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华罗庚对学习增强了信心,数学成绩提高很快,初中毕业时,数学成绩就进入了全班的优秀生行列,后来成了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实践表明:用一些伟人成长的故事来帮助差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多角度巧设计,全方位地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给人带来疲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活动的加速。差生之所以成绩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厌恶学习。因此,要提高差生的学习效果,就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第一,对差生进行学习数学意义的教育

数学是理科学习的基础,没有扎实的数学知识,要学好物理、化学是困难的;没有高深的数学参与运算,人造卫星不能上天;没有统计数学,国民经济不能正常运转。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数学,衣、食、住、行都需要应用数学。因此,数学的应用是广泛的,我们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驾驭学习,驾驭生活。

第二,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差生的求知欲

一个富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可以诱发差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动下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因此,将教材中的知识精心地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串,可以有效地激励差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这些问题串应满足两个条件:

(1)可行性。所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度,要符合差生的认知水平,过难会使差生望而生畏,过易则失去意义。

(2)刺激性。所设计的问题要让差生产生好奇心和刺激感。

例如,在讲极限概念时,可引入这样一个实例:甲、乙两个容器中,各盛有1公斤的某种溶液,先由乙器向甲器注入一半,以后依次向甲器注入乙器内剩余的一半,由此引出以下问题串。

问题1.这个过程会不会终止?为什么?

问题2.乙器内的溶液会不会注完?每次向甲器注入之后,乙器中剩下的溶液是多少?

问题3.每次注入后甲器内的溶液各是多少? 问题4.如果这个过程无限地继续下去,甲器内的溶液无限地趋近于多少?乙器内的溶液无限地趋近于多少?

以上四个问题来源于生活,富有趣味性,难易程度符合差生实际,可以有效地激励差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对极限概念的理解。

第三,创设幽默情境

幽默可以给人带来情趣,可以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给和谐的气氛增添欢乐。幽默能使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能有效地改善差生的感知、记忆、想象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素材,适当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幽默的动作、幽默的问题,可以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听课的效果。

第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对差生的感染力

一个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你的教导,他们会当真理;你的课堂,他们会跟着你的感觉走。因此,要使差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增强对差生的感染力至关重要。

3.定期作学习方法指导

由于差生志向水平低,不能科学有效地利用时间,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定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作学习方法指导。例如,高一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立体几何,尤其是差生。教师应根据立体几何这门学科的特征,给差生作学习方法介绍。第一,闯三关。画图关、识图关、语言关;第二,三官齐动。多动手,勤动脑,用眼仔细观察好。立体几何是研究空间图形的性质,画法与计算的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是一大难关,要闯过这一关,必须多动手做模型,联系模型画图形,对照图形想关系。只有这样坚持下去,才能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有效地培养差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开展一帮一活动,构成学习上的伙伴关系

一个班15名差生,每天对他们的学习情况都一一过问,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多数的差生对学习都缺乏自觉性,如果不经常关心他们,督促他们,他们是不会自觉学习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将1个差生和1个优等生配搭在一起,使他们座位相邻,构成学习上的伙伴关系。我给优等生规定三条任务:①帮助差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②督促差生按时完成作业;③给差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同时给差生也规定了三条要求:①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必须虚心向优等生请教,②要自觉地接受优等生的监督,③优等生介绍的学习方法要认真地做好笔记并在学习中实施。

一个月召开一次优等生会议,检查他们对差生转化工作的落实情况,收集一些反馈信息,共同商量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差生转化工作有明显效果的优等生,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增加他们的操行评比分,对不负责的优等生提出批评,限期改正。一个月召开一次差生会议,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多数差生都认为:一帮一活动很好,他们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在优等生的督促之下,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提高了,每次的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了。同时,从优等生那里学到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果.5.发现闪光点,诱发好奇心

虽然差生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与优等生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多数的差生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闪光点,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都希望能学好,都希望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发现。例如,有一个难于转化的特差生,数学成绩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倒数第一。当老师讲了不完全归纳法之后,她给老师写道:我发现连续自然数之间存在着一种相等关系,例如,1、2、3、4、5、6、7、8、9、10,这10个数,有如下相等关系。1+10=2+9=3+8=4+7=5+6=11,不知别人发现过这个规律没有。一个数学特差生,能够独立地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这就是她的闪光点,是她创新思维的萌芽。敢于猜想,善于发现是一个人成材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差生身上各种层次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地诱发他们追求知识的好奇心,正确加以引导,让他们的闪光点变成知识的火花,去打开他们智慧的闸门。

6.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指导性原则。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教师不能够用一种模式教学,不能够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区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由于差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差,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在知识的接受能力上与优等生、中等生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从差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在要求上要降低标准,不能搞一刀切。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在理解上要降低层次,只要求能够正确运用就行了。例如,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这个定理证明很复杂。理解很困难,在教学时只要求差生记住这个定理的内容能够正确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就行了。定理的证明不作要求。

作业布置分层次要求。将一个班的15名差生分为两个类,倒数1~5名称为难于转化的差生,6~15名称为易于转化的差生。对于难于转化的差生只要求他们完成教材中的基础题目,中档以上的题目一律不作要求;对于易于转化的差生,要求他们完成教材中的全部基础题目和部分中档题,难题不作要求。作业批改单列分等进行。将15名差生的作业单独批改,每天的作业按照A、B、C三个等级进行评定。其中,A等的标准是:作业中无知识性错误,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基本掌握;B等的标准是:作业中存在个别的知识性错误,有些知识点还没有完全掌握;C等的标准是:当天学的知识点大多数没有掌握或者全部没有掌握。

对于C等的学生作业要求全部重作,老师单独指导;对于B等的学生要求错题重作;当面订正,有问题当面解决。要注意从差生作业中获取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和调整教学程序。

学习目标分层次要求。对于难于转化的差生只要求他们能够初步理解当天的学习内容,记住一些主要知识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最基本的题型;对于易于转化的差生要求他们能够理解当天的学习内容,记住主要知识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教材上的基础题和部分中档题。

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指导性原则之后,差生普遍反映很好。他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学习的信心增强了。因为每天的作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能够从中获取成功的感受;第二,分层次要求,完全符合他们的实际,使他们摆脱了难题对他们的冲击;第三,作业单独批改,当面订正,老师个别指导,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实现知识当面过手。

7.实施成功教育

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让他们从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成绩考差了,不批评,不歧视,用古人名言:“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奋斗。考试对差生的评分标准作适当降低,相应地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与优等生的距离在不断缩小,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五.实验效果与分析

本课题通过三年的实验,获得了以下实验效果。

1.消除了差生的自卑感,增强了差生学习的信心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关心与开导,同学们的帮助与关怀,一些伟人成长经历的启迪,使差生消除了自卑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华罗庚成长的故事,爱迪生成功的奥妙,使他们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天才来于勤奋,成功在于毅力。学习暂时落后,不等于没有出息。只要选定了成材的目标,满怀信心地努力奋斗,成功一定会到来。通过问卷调查表明:15名差生100%的都消除了自卑感,对学习充满了信心。一个难于转化的差生在问卷调查中写道: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生得笨,不是读书的材料,心里感到很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不愿意学习,破罐子破摔,成绩越来越差,自从参与了数学老师搞的差生转化实验之后,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关怀,数学老师那语重心长的教导深深地感动了我,华罗庚成长的故事时时启迪着我,慢慢地我的自卑感消失了,学习的信心增强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当年高考,他的数学成绩考了101分,以总分478分的较好成绩考入大学,继续学习深造。

2.提高了差生的思维能力

在一帮一活动中,我规定:遇到疑难问题,首先应该自己独立思考,尽可能设法解决。通过反复思考,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才向优等生请教。因此,普遍的差生都养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都能够独立地提出一些见解,思维层次普遍提高了。例如:高中立体几何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容器。有一个难于转化的差生给出了两个答案,一个答案是按照无盖容器计算的,另一个答案是按照有盖容器计算的。在批改作业时,我按照教学参考书给出的标准答案进行批改,将其中按照有盖容器计算的答案,视为错误的结果,他很不服气,跑到办公室找老师说理,问老师为什么给他打半错?红钩上打一点,老师告诉他说:根据编者的要求,这道题目应该按无盖计算才合理。他说:题目中并没有说明容器是有盖还是无盖?你断然将它作为无盖处理不妥当。事实上,有不少的容器都是有盖的。他说:我父亲的汽车上装汽油的圆桶就是有盖的。老师听了之后,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当时就肯定了他的说法是正确的,庚及在班上表扬了他善于动脑筋的好习惯,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他从中获得了成功的感受。

3.学习成绩取得了显著效果

实验班15名差生的会考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15名差生的会考成绩,优生率高26个百分点,及格率高7个百分点.我们对高考成绩进行双总体Z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班15名差生的高考数学成绩与对照班15名差生的高考数学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双总体检验的结果表明,该课题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卢姆指出:任何差生只要给予适合他们自身心理特征的外界帮助,学习成绩都是可以提高的。因此,只要我们对差生充满热情,充满信心,努力去寻找适合差生心理特征的一对一的教学方法,差生的转化工作是会有成效的,提高差生的素质和学习成绩是大有希望的。

第四篇:成绩差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成绩差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差生,那所学校也有。根据家长的期望不同,每所学校对差生教育也有所不同。我们学校从生源来看,差生的研究更为重要,差生的工作搞不好,占学校绝大多数的学生及教学工作就无法进行,谁忽略了这一点,谁就吃大亏。失去了家长的信任,学校就无法运营,我们就到了解散的地步了。

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怎样来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呢?实验研究表明:认真分析差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并研究相应的对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差生定义

所谓差生,就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评价环境下,相对得分较低的人。

三、差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

教学的实践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差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以下心理障碍。

1.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由于差生学习成绩差,一时无法弥补他们在群体中的落后位置,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对学习丧失信心。

2.具有胆怯心理。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结果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恶性循环。3.具有压抑心理。多数差生也想把学习搞好,家长也希望他们成才。但由于基础太差,总是学不好。于是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常常陷于痛苦忧伤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情绪波动,性格浮躁,导致悲观消极的压抑心理。

4.具有惰性心理。学习上不肯用功,思想上不求上进。只图安逸自在,玩字当头,混字领先。怕动脑筋,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5.具有逆反心理。由于差生得到的常常是批评、指责和嘲讽,因此,对老师的教育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

6.志向水平低。普遍的差生都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总感觉一天不知道该做什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结果什么都做不好。

7.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遗忘快。问卷调查表明:90%的差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心里想集中,但集中不起来。所学的知识记不住,记住了也很快就遗忘了。

8.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差。差生在学习中不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孤立地看待问题,不善于将所给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加以解决。

9、在学习成绩上的差生,往往在其他方面不择手段的寻求他人认可,而出现行为偏差,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差生转化对策

针对差生学习心理上的以上障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帮助差生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1.帮助差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由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通常是自暴自弃,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和失落感,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对差生充满热情,充满爱心。用教师的热情去激励差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师的爱心去增强差生学习的信心。定期或不定期地找他们谈心,经常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关心他们的学习。给他们讲一些伟人成长的故事,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刚读初中时,由于对学习缺乏信心,数学成绩很差,经常考试不及格,需要补考才能过关。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华罗庚对学习增强了信心,数学成绩提高很快,初中毕业时,数学成绩就进入了全班的优秀生行列,后来成了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实践表明:用一些伟人成长的故事来帮助差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多角度巧设计,全方位地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给人带来疲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活动的加速。差生之所以成绩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厌恶学习。因此,要提高差生的学习效果,就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对差生进行学习本学科意义的教育

特别要运用了解到的相关差生的爱好习惯,并把这些爱好和习惯运用到课堂问题的设计中去,给差生创造环境。第二,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差生的求知欲

一个富有意义的问题,可以诱发差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动下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因此,将教材中的知识精心地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串,可以有效地激励差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这些问题串应满足两个条件:

(1)可行性。所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度,要符合差生的认知水平。(2)刺激性。所设计的问题要让差生产生好奇心和刺激感。第三,创设幽默情境

幽默可以给人带来情趣,可以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给和谐的气氛增添欢乐。幽默能使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能有效地改善差生的感知、记忆、想象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素材,适当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幽默的动作、幽默的问题,可以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听课的效果。

第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对差生的感染力

一个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你的教导,他们会当真理;你的课堂,他们会跟着你的感觉走。因此,要使差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增强对差生的感染力至关重要。

3.定期作学习方法指导 由于差生志向水平低,不能科学有效地利用时间,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定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作学习方法指导。例如: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需要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文字和图片材料的能力、核心问题整合能力和书写能力等等,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加强这方面引导。

4.开展一帮一活动,构成学习上的伙伴关系

一个班15名差生,每天对他们的学习情况都一一过问,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多数的差生对学习都缺乏自觉性,如果不经常关心他们,督促他们,他们是不会自觉学习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将1个差生和1个优等生配搭在一起,使他们座位相邻,构成学习上的伙伴关系。给优等生规定三条任务:①帮助差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②督促差生按时完成作业; ③给差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同时给差生也规定了三条要求:①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必须虚心向优等生请教, ②要自觉地接受优等生的监督,③优等生介绍的学习方法要认真地做好笔记并在学习中实施。(差生和优等生等字眼不要让学生听到,只是在你心中才有。)一个月召开一次优等生会议,检查他们对差生转化工作的落实情况,收集一些反馈信息,共同商量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差生转化工作有明显效果的优等生,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不负责的优等生提出批评,限期改正。一个月召开一次差生会议,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5.发现闪光点,诱发好奇心 虽然差生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与优等生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多数的差生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闪光点,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都希望能学好,都希望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发现。例如,有一个难于转化的特差生,数学成绩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倒数第一。当老师讲了不完全归纳法之后,她给老师写道:我发现连续自然数之间存在着一种相等关系,例如,1、2、3、4、5、6、7、8、9、10,这10个数,有如下相等关系。1+10=2+9=3+8=4+7=5+6=11,不知别人发现过这个规律没有。一个数学特差生,能够独立地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这就是她的闪光点,是她创新思维的萌芽。敢于猜想,善于发现是一个人成材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差生身上各种层次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地诱发他们追求知识的好奇心,正确加以引导,让他们的闪光点变成知识的火花,去打开他们智慧的闸门。6.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指导性原则。

李岚清指出:“教师不能够用一种模式教学,不能够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区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由于差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差,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在知识的接受能力上与优等生、中等生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从差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在要求上要降低标准,不能搞一刀切。

作业布置分层次要求。将一个班的15名差生分为两个类,倒数1~5名称为难于转化的差生,6~15名称为易于转化的差生。对于难于转化的差生只要求他们完成教材中的基础题目,中档以上的题目一律不作要求;对于易于转化的差生,要求他们完成教材中的全部基础题目和部分中档题,难题不作要求。作业批改单列分等进行。将15名差生的作业单独批改,每天的作业按照A、B、C三个等级进行评定。其中,A等的标准是:作业中无知识性错误,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基本掌握;B等的标准是:作业中存在个别的知识性错误,有些知识点还没有完全掌握;C等的标准是:当天学的知识点大多数没有掌握或者全部没有掌握。对于C等的学生作业要求全部重作,老师单独指导;对于B等的学生要求错题重作;当面订正,有问题当面解决。要注意从差生作业中获取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和调整教学程序。

学习目标分层次要求。对于难于转化的差生只要求他们能够初步理解当天的学习内容,记住一些主要知识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最基本的题型;对于易于转化的差生要求他们能够理解当天的学习内容,记住主要知识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教材上的基础题和部分中档题。

7.实施成功教育

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让他们从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成绩考差了,不批评,不歧视,用古人名言:“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奋斗。

考试对差生的评分标准作适当降低,相应地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与优等生的距离在不断缩小,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第五篇: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掌握了“文言”这一工具,就拥有了一把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有助于后人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继往开来。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当前的文言文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从学生考试成绩和平时遇到的文言文章的阅读情况来看,农村初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很不尽人意。农村初中学生接触文言文数量不多,对许多文言现象比较陌生,加上文言文与现代文差异较大,学生没有形成文言文语感,造成了农村初中生“谈文言文色变”,文言文简直成了第二门“外语”的现象。因此学生一般不喜欢学文言文,对文言文学习有很大程度的畏难情绪。

鉴于此,在农村初中开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非常迫切的任务。针对本次“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改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展开,我设计本次问卷调查,以期能全面、准确、具体地了解与掌握农村初中生的文言文学习现状,为本课题提供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整体思路 一设计目的: 此次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一般状况,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原因、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方面。为“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改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同时也为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减少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盲目性、低效性,切实提高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

二设计内容: 针对目前农村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情况设计了17个题目。涉及文言文学习兴趣、学习原因、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方面

基本做法 一 问卷形式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集中性不记名式调查。二 问卷结构

问卷包括问卷标题、样本资料、调查说明、调查题目四个部分。1.问卷标题 农村初中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2.样本资料

随机选取五通二中七年级至九年级一百五十名学生,包括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查。3.调查说明

在调查问卷发放时以亲切、商量、平等的姿态,简要地说明确调查的主题, 说明调查的要求,同时在卷头印制答题说明。4.调查题目

17道客观选择题,一般设置了三个选项。包括多选题,目的是尽量使调查结果科学化、准确化。

三 调查取样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是五通二中七到九年级随机选取的一百五十名学生。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答卷,并随堂收卷,但学生在答卷时,一些题目出现了无效答案或出现无效答卷,以致每个题目的答题总人次数不尽相同。所以,去除12份无效答卷,在算百分比的时候以138人为基数进行计算。

四 问卷分析: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选项及结 选 项 选 项 选 项 果 问卷内容

1、你喜欢学习文言文吗, A、喜欢 30,B、不喜欢 18,C、一般 52,2、你学习文言文是因为: A、老师影响 19, B、考试需要 61,C、自己喜欢 20,3、你认为文言文文章,A、有趣 48, B、没趣 12, C、谈不上喜 40, 欢与否

4、你学文言文的主要目的A、培养古文化阅读 46, B、古为今用,27, C、因为考试 27, 是: 能力,以便了解古代,有益于现代文要考,不得不

继承民族优良传统的学习学

5、你认为文言文学习有必A、有 82, B、没有 2, C、不能确定 16, 要吗,6、你想学好文言文吗, A、想学好并愿 52, B、不想学 12, C、想学好但 36, 为此努力 不想太累

7、你对现在的文言文课堂A、不满意 12, B、没什么特 28, C、感觉较好 60, 学习,殊感觉

8、你喜欢哪种学习文言文A、多让学生 50,B、逐字逐句 42, C、注重人文 28, 的方法(可多选)? 诵读 分析 内涵及文化的解读

9、阅读文言课文,在理解A、老师讲解 88,B、参考注释 28, C、以老师引 39, 字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 和工具书先 导为辅,以 容这一学习环节中,你所自己疏通,自己体验学 在班级老师的方法是(可老师讲解疑难习为主 多选): 你喜欢的教法是(可多A、老师讲解 66, B、参考注释和 58, C、以老师引 48, 选): 工具书先自己 导为辅,以 疏通,老师讲 自己体验学

解疑难习为主

10、对于文言实词,是:A、自己积累 18,B、教师检查 46, C、练习巩固 52,11、对于文言虚词,文言A、由易到难,52, B、老师讲透,39,C、加大训练,21, 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这些知循序渐进 归纳总结 以求质变 识的学习,你认为最重要 的是:

12、你能背诵文言文片段A、5篇以下 32,B、5——10 篇 51,C、11——20 篇 26, 篇数:

13、你能全文背诵的文言A、2篇以下 55, B、2——5篇 46, C、5——10篇 11, 文篇目中,来自外的篇数: A、马上想法 59, B、暂时不管它 27, C、为它感到 14,14、在学习文言文遇到困

克服它 烦恼 难时,你的通常做法是

15、你会与老师或同学交A、多 41, B、有,但很少 27, C、没有 32, 流如何学习文言文吗,16、在学习和生活中,你A、会 12, B、会,但很少 70, C、不会 18, 是否有主动学习使用文言

文的情况?

17、你认为学习文言文与A、关系大 32,B、有一定关系 57,C、关系不大 11, 语文教师的关系是

调查结果分析:(一)学习动机和目的分析

1、文言文学习目的不明确

在问卷统计中,回答文言文学习目的“学习文言文是因为”老师影响有18%,为考试需要的有61%,回答自己喜欢的学生有20%。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同学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应试,这样的文言文学习就不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而是因为受到外部情景支配而不得不学。这种动机在心理学上应该称为外部动机,而非内部动机,是短暂、具体的动机初中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且以应试及教师要求下被动学习者居多,学习欲望不强。究其原因:一是文言文本身的语言环境缺失及文言文本身难度较大。二是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用于文言文方面的时间相应不足。三是文言文教学习方法单一,没有更多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影响到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应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实现目标愿望较强烈

学生在回答“你想学好文言文吗”时回答“想学好并愿为此努力”有52%,回答“不想学”的有12%,回答“想学好但不想太累”的有36%。

有52%的学生愿意学好文言文,可见学生对学好文言文有期望。而另有12%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想学好文言文,显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抵触情绪或失望情绪存在。但36%的学生希望学好文言文又不愿太累,这就显示了多数学生在没有强烈自主学习动机的前提下,为此付出的努力也不多,这一点是与动机倾向成正比例的。或许他们只是将文言文当作一考试项目去对待,是为了考上高中或得到家长、教师的赞扬而去学习,内心并不愉悦,因此没有多大激情去钻研学习。

3、愿在文言文学习中付出努力,但努力的程度不高

调查中显示学生中有36%希望学好文言文又不愿太累,这就显示大部分学生学习文言文态度不是很积极。如果学习者学习语言是因为外来压力,那么内在的动机就会最小,而且学习态度就会消极,自然也就没有强烈的实现目标愿望。所有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在没有强烈的动机前提下,努力实现目标的愿望也就不会那么强烈。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大多数中学生具有不太强烈的文言文学习动机和目的,也没有表现出对文言文的热爱和激情,当然也不愿付出相应的努力。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并不是认知能力不足,而是在现阶段初中学生对文言文没有特别的需要(文言文在学生现实生活中几乎就不用)学了,或者认为只是进高中的一块敲门砖,但就初中学生来讲,他们的认知能力,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形,身心都处于一种发展状态,这又注定其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虽然大多数人并没有强烈的动机,但也有26%的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这就说明,学生动机倾向的多样化。因此,怎样增强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和怎样激发大

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文言文变成广大中学生们的需要,是广大语文教师今后应该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学习兴趣分析

调查显示:初中学生中认为“文言文文章”有趣的有48,,认为没趣的有12,,多达40%的学生谈不上喜欢与否。可见文言文选文(教材)本身对学生学习心理有较大影响,文言文中的一些优秀经典能打动初中学生的心,也有一些文言文选文不合学生的胃口。

另一方面,对文言文课堂学习感觉“不满意”的中学生有12%,“感觉较好”的有60%,而“没什么特殊感觉”的多达28%。以上数据可见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当前的课堂文言文学习满意度不高。因此,教师应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乐于文言文的学习。

(三)学习习惯及方法分析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不多,只是盲目跟着老师学习,没有总结更好更多的灵活方法学习。

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如果教师能引导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理解为学生走进文本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那么日后就容易被提取,并加以应用和迁移,文言文学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起到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

由此可见,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大胆进行交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四)文言文学习效果分析

学习效果是检验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过程所达成的目标,按此结果估算,将有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不足,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可见文言文学习学习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文言文的水平,兴趣是根本,方法是途径,同时必须在记诵的基础上注重体味过程,才能充分挖掘文言文中的人文因素,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一定范围内的问卷调查,试着从学生的角度来了解目前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特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学文言文教学改革。总的说来,据调查结果分析所得,目前初中学生没有较强烈的文言文学习需要,学习兴趣一般,意志品质较好,但学习习惯有待改变,学习方法有待教师进一步指导,以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此,希望我们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激发初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动机和兴趣,勉励引导他们学好文言文,吸收民族文化精髓,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文言文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初中生对于经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文言文课堂的魅力不大,学习方式方法过于僵化,有待进一步提高,使其趋于科学化、高效化。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缺少对经典文言文人文内涵的领悟,陶情、益智、审美目标达成率较低,学习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些方面。“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的研究”这一课题的展开将注重以上方面并进行研究。

附调查表: 农村初中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学校: 班级: 各位同学:欢迎你参加此次的问卷调查,为了了解到本校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况,深入

我们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改革,我们设计了这一份调查问卷,希望你能支持和帮助我们,将你 的真实情况反映给我们。谢谢你的鼎力相助。

1、你喜欢学习文言文吗?()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

2、你学习文言文是因为()A、老师影响 B、考试需要 C、自己喜欢

3、你认为文言文文章,()A、有趣 B、没趣 C、谈不上喜欢与否

4、你学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是:()A、培养古文化阅读能力,以便了解古代,继承民族优良传统 B、古为今用,有益于现代文的学习

C、因为考试要考,不得不学

5、你认为文言文学习有必要吗()A、有 B、没有 C、不能确定

6、你想学好文言文吗()A、想学好并愿为此努力 B、不想学 C、想学好但不想太累

7、你对现在的文言文课堂学习,()A、不满意 B、没什么特殊感觉 C、感觉较好

8、你喜欢哪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可多选)A、多让学生学习B、逐字逐句分析

C、注重讲解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 D、注重人文内涵及文化的解读

9、阅读文言课文,在理解字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这一学习环节中,你所在班级老师的方法是:()你喜欢的教法是:()(可多选)A、老师讲解

B、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先自己疏通,老师讲解疑难 C、以老师引导为辅,以自己体验学习为主

10、对于文言实词,是:()A、自己积累 B、教师检查 C、练习巩固

11、对于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这些知识的学习,你认为最重要的是:()A、有易到难,循序渐进 B、老师讲透,归纳总结

C、加大训练,以求质变

12、你能背诵文言文片段篇数:()A、5篇以下 B、5——10篇 C、11——20篇 D、20篇以上

13、你能全文背诵的文言文篇目中,来自外的篇数:()A、2篇以下 B、2——5篇

C、5——10篇 D、10篇以上

14、在学习文言文遇到困难时,你的通常做法是()A、马上想法克服它 B、暂时不管它 C、为它感到烦恼

15、你会与老师或同学交流如何学习文言文吗()A、多 B、有,但很少 C、没有

16、在学习和生活中,你是否有主动学习使用文言文的情况?()A、会 B、会,但很少 C、不会

17、你认为学习文言文与语文教师的关系是()A、关系大 B、有一定关系 C、关系不大

下载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教学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

    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 摘 要:很多初中后进生都或多或少地有心理障碍,特别是在农村等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这种问题更加严重。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后进生心理障碍的类型和产......

    农村初中生网瘾成因分析及对策

    农村初中生网瘾成因分析及对策【引言】 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无论人们重视还是漠视,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构筑起一种新的网......

    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瓜州县南岔镇六工小学黄仟灵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 1、畏难。从本人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中体会到,有近一半学生感到数学难学......

    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 要: 中学生的辍学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首要难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大障碍。学生的辍学问题几乎在所有的中学都存在,农村乡镇中学......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又有了新的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处于完满状态,才可说有真正的健康。健康的心理是......

    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课题调研材料(二)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我乡现有中小学校16所,其中小学13所,初中3所。小学阶段的入学率和巩固率等四率都能达到“普九”要求,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的问题却......

    农村初中生写作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

    百色市那坡县德隆初级中学 梁瑞益【关键词】农村 初中生 写作【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0075-02 写作是语文学习重要组成部分,它是......

    初中生顶撞老师成因分析及对策

    初中生顶撞老师成因分析及对策 金坛第三中学郭志平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看到、听到甚至亲身经历学生顶撞老师的事件。尤其是脾气比较暴躁的年轻老师,更是经常看到他们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