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生成为朋友,让学校成为校园(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5 00:5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师生成为朋友,让学校成为校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师生成为朋友,让学校成为校园》。

第一篇:让师生成为朋友,让学校成为校园

让师生成为朋友,让学校成为校园

---浅谈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中的“四同”“两变”“双活”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根本是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却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都必须依靠教育。传统教育显然已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进行教育改革。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这个国家,如果是现代世界的一个国家,那么他的教育,便不能不顺应着时代和世界的教育趋势,而伴随着竞进。”(1)时代呼唤新型的教育,新型的教育需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而新型师生关系必然体现民主、和谐和融洽。所以本文结合陶行知现代教育思想就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中的“四同”“两变”“双活”做一简要论述。

一、四同--同学、同玩、同乐、同忧

记得陶行知先生的《谈心集》中有这样一段话“平时的教师一下了课,便你是你,我是我,与学生毫无关系。白君乃抛弃了教师的尊严,先生的架子,以哥自居,看小学生如弟妹,发挥他的爱的教育。”(2)读来发人深省,这段话的第一句照出了当今有些教师的影子,这些教师仅仅把教师职业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上课和下课、上班和下班,泾渭分明。更有个别者。,有禁不止,课后忙与第二职业,或搞有偿家教,或在股海中拼搏。还有些教师墨守师道尊严之陈规,追求所谓的“严师”效果,兑学生总是板着脸,不苟言笑,使学生望而生畏。不可否认,这样的行为只会在师生的心灵间筑起鸿沟。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不是工厂中死的产品,而是充满生命活力智慧的人,是最需要用爱心去滋养的学生。所以陶行知先生说:“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3)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终身为之奋斗。陶行知说得好:“男师范生应以教育为妻,女师范生应以教育为之夫,则赴汤蹈火,有所不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要名,不要利,只要教育好;不怕难,不怕死,只怕教育不好,”(4)是的,有了献身教育的伟大精神,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就能填平师生心灵间的鸿沟。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富有爱心的老师常常与学生保持着“四同”,即同学、同玩、同乐、同忧。这也正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陶先生在《南京安徽公学办学知趣》中指出“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共甘苦。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师生有了共甘苦的生活,就能渐渐的发生相亲相爱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杀融洽的,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喜欢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但我们却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见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5)“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6)“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之乐而乐,以学生之忧而忧;学生之休戚,学生之苦即我之苦恼是也。”(7)我想,读了先生的这些话,我们应该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与学生保持“四同”,改善并融洽师生关系,从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好效应。另外,由于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我们教师在与学生同学、同乐、同玩、同忧中“各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8)可见“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9)这正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教学相长也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

二、“两变”--变个孙悟空、变个小孩子

要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实现“两变”--变个孙悟空、变个小孩子。陶先生在《师范生第一变--变个孙悟空》中指出“师范生的唐僧是小朋友。师范生应拜小朋友为师傅,如同孙行者的本领比唐僧大倒要做唐僧的徒弟。小朋友是我们的总指导。不愿受小朋友指导的人,不能指导小朋友。”(10)在《怎样做大众的教师》中写得更为透彻“你要教你的学生教你怎样去教他。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才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他要吃白米饭,你则老是弄些面条给他吃,事情会两不讨好,不但为着学生而且为着你自己,你也得跟你的学生学。”(11)如何向学生学?关键是要实现“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忘记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快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您立刻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为不能做的事。……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能做小孩子的先生。”(12)由此可见,如果变成孙悟空,变成小孩子,你就回体验到学生那份丰富的内心世界,就会感受到学生那份天生的无穷的创造力,就会明白学生会那份美好的期待哈不朽的渴望,自然而然的师生间的心心相印,在师生间飞架起一座友谊的彩虹桥,文化知识便可以通过这座桥进入学生的脑海里,良好的道德观念也可以通过它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三、“双活”--活教、教活

陶行知先生曾经批判应试教育是“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13)的死教育,这种死教育导致了僵死的师生关系。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摒弃死教育,推行活教育,进行“活教和教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此,陶先生也早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1、活教--用或的方法教学生

①、活的方法应该体现民主、解放、激趣。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受教育的主体,离开了儿童自己的学习和教育,教师的任何愿望都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这一内因的潜能。教师应该“运用民主作风教学生,……教育方法采用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并且要使学生注重全面教育以克服片面教育;注重养成终身好学之惯以克服短命教育。”(14)“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15)必须“要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

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要学的学问;

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16)教师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17)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做到民主教学、解放教学、激发兴趣,定会让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情充满我们的校园。

②活的方法应该授之于渔。陶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世上有多少迷惑金子而忘了点金的指头。”(18)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教给学生点金之术。如何教给学生点金术呢?他在《教学合一》中写得很明确“对于一个问题,不是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间一切真理,不难取之不尽,用之无穷了。”从学生的学习看,有了“渔”的本领,学生学的轻松,学得牢固。而教师也教得轻松,教学效果又好。这样自然帮助学生脱离了“题海”,这样的教师学生能不喜欢吗?

③、活的方法应该因材施教,随事寓教。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写道“需要因材施教。松树和牡丹花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当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容,否则不难免于枯萎。”(20)在这里,他形象的说明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因材施教。一位优秀的教师除了善于因材施教,还能随事寓教。正如先生在《美国活动教授之一段》中讲的柏格罗女士分蛋糕的故事,从中他得出的要点之一是“善教的人,遇事寓教,不但是教书就算了。同一生辰送糕,如果遇了不好的先生,他便会反驳说:”学校重地,不准吃糕。“遇了平常的教员,也不过是一饱口福就罢了。但是到了好先生的手里,就是教育的一段好的材料。”(21)这种好材料需要我们善于寻找,善于发现,善于利用。正如陶先生在《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中所言“好的教育者,应当具有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并且要带千里镜去找机会,机会找着了,就要用手去抓它,不断地抓住它,还要尽力地发展它。”(22)为了每位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教育贴近生活,我们要善于因材施教、抓住机会、随事寓教。到那时,你一定能感受到每位学生对你的尊敬与喜爱。

2、教活--把学生教活

①、改革考试制度后,将学生救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还很严重。对此,陶先生早就进行过尖锐的批判“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做了,┅┅赶了一考又一考。毕业考过了接着就是会考,会考考过了,接着就是升学考。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把生命赶跑了。┅┅换句话说,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因此,他提出要“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试。创造的考试所要考成的是生活的实质,不是纸上的空谈。”(23)他还举例说明了考成的内容,如身体强健了多少。如手脚并用的程度如何、多少人获得求知欲、改造物质及社会环境的程度怎样,都有何证据。他还指出“民主教育也是要考,但不要赶考,而是要考。也不鼓励个人的等第,只注重集体的成绩。而成绩也不以分数定高下。”(24)这些话告诉我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为了将学生救活,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考试内容。以重能力、重素质的考试,引导教育改革,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这样的改革,必将使老师和学生改进教法和学法,使学生的素质提高,由死气沉沉变得充满活力;也自然而然的把老师和学生从知识堆中解放出来,师生关系的改善也就成为必然。

②、面向全体,关爱学生,教活每个学生。陶先生在《学习阿尔》一文中写道“当一名教师,切莫轻于断定小朋友的品格,我们看他是坏蛋,他未必是坏蛋,容或教师眼中的坏蛋,倒是一个真的爱迪生。千万不要把你的阿尔逼跑了。只要先生少骂几句坏蛋,社会、家庭、政府多给一些自由空气,少用一些齐一手段,阿尔,是,爱迪生,便如雨后春笋一发而不可遏了。”(25)我更希望中国的男教师学做富兰克林的父亲,女教师学做爱迪生的母亲。“(26)因此,为了笔下没有冤魂,为了不把瓦特、牛顿、爱迪生赶跑,为了中国早出诺贝尔奖得主,我们千万不能当糊涂的先生,必须象富兰克林的父亲和爱迪生的母亲那样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包括所谓的差生。这样,原来可能被教死的学生被救活,所有的孩子被教活。这样充满爱心的老师必定是学生所喜爱的,还用担心师生关系紧张吗?

③、培养好的习惯,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使学生的知识常新、常活。曾有人统计发现:20世纪,人类知识总量每隔30年翻一番:到了60年代,每隔10年翻一番;进入80年代,每隔3年翻一番。进入新世纪,知识的更新将越来越快,今天的新知识,明天也许就已被淘汰。所以,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和终身学习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长生不老之保证。“(27)”终身教育。培养求知欲。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一旦养成学习习惯,个人就能终身进步不断。“(28)”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引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29)所以,我们做教师的必须”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30)好学的学生知识常活、终身进步不断;好学的老师知识渊博、观念常新、教法先进,这正是学生所渴望的好老师。好学的先生教好学的学生,师生之情将愈久愈浓。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我们要以陶先生的现代学生观理论为指导,努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真正实现陶先生所倡导的”教员们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和”学生们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美好愿望。到那时,惊人的奇迹就会出现:师生立刻成了朋友,学校立刻成为校园。让我们为这美好的明天早日到来而奋斗吧!

第二篇:让师生成为自己

让师生成为自己

——对话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校长李艳丽

好学校是一方池塘。这句话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得到了完美的呈现。也许是一种巧合,洛阳西下池这个地方相传是当年武则天沐浴的地方,因此得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结识了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教体局副局长兼西下池小学校长李艳丽。当记者走进西下池小学,被“这方池塘”的一草一木所感动,因为它们和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的生命都发生着关联。

满怀教育理想的人很多,但有条件且能够把教育的理想变为理想的教育的人却少之又少。李艳丽说,她所追求的理想教育是一种生态,因为教育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让师生成为他自己。

记者和李艳丽的对话,包括和她的几次面对面的交流,也包括邮件的往来,其实一直在探寻西下池小学“这方池塘”里到底蕴藏着什么奥秘?

李艳丽:我们这里大多是外来务工子女,90%是附近郊县的孩子,教师大部分是80后的年轻人,全校29名教师,50岁以上老教师3名,30岁到45岁教师8名,其余18名都是25岁左右的新教师,目前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在这29名教师中还有13名是代课教师。但就是这样一群年轻的、缺乏人生乃至教学经验的人,在短短几年内,无论是专业化水平还是人文心理素养水准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令知道、接触到他们的每一个业内人士也好,普通的家长也好都会由衷地说:“这些老师很优秀”。

记者:能得到这样的评价,非常不容易,因为这个学校的基础非常差,听说你刚来的时候,学校的状况非常糟糕?

李艳丽:当时西下池小学是西工区最差的学校。据当时在校工作的一位教师讲,上课时间,教师把学生关到教室后,就去忙自己的私活去了。去种菜、摘菜、织毛衣、打扑克,甚至让学生到教师家里去打扫卫生。学校的人际关系也糟糕透顶,老师们常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学生的面吵架、打架。学生更是里历害,除了学生打学生之外,还敢和老师们打架,不仅在校内打,而且打到校外,他们成群结队时,周围学校的学生们都怕西下池的学生。▼做教师,最重要的是他是否有一颗宽厚善良的心

记者:让一个基础很差的学校走上规范化管理,似乎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教师的真正成长。西下池小学的老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李艳丽:回顾他们的成长的历程,其实也是回顾我自己成长的历程。这些年,每到暑假开学,都是我工作上的一道坎。因为学校的严重缺编,每到这个时候,由于参加市里、区里的招教考试,学校原有的代课教师就会有大量变动,需要招入新的代课教师,就像2010年9月份,学校一下进来了6名,加上区里新分来的3名新教师,一共就是9名。面对这一张张年轻热情而又对教育充满茫然的面庞,我的心里很清楚,又一场旷日持久的硬战来了!记者:从哪里着手呢?

李艳丽:一切从谈话开始。我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这个年轻人是否适合干教育。判断在初步的谈话中完成。这么多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一个人是否适合做教师,跟他的学历、讲课的水平等外在技术层面的关系不大,重要的是他是否有一颗宽厚的、善良的心。有了这颗心,就具备了当教师的根本条件。在谈话中,还需要完成的是,要让他(她)对自我有初步的觉察和认知,建立对所从事工作的信心与责任心。所以我通常会要求他们写出一份“个人成长规划”。规划从两方面来写:一是专业化成长,根据自身专业的欠缺提出成长的计划,从基本功、备课、上课、作业、教案、辅导、学生管理等方面,选取自己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来制定方案;二是人文、心理素养的提升,这是根据自我内在的欠缺来制定方案,这个内在的成长更多是情绪、感觉、心理、认知方面的内容。如果注意观察,我们会发现,现在的人们很

多时候是活在情绪之中,纠缠在关系里面,一切烦恼、无明由此而生。一个人,一个教师如果他(她)不能把自己的内在建设好,很难想象他能把学生带好,更不用提到教育了。

教育其实是精神层面的事情,学校应该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师生心灵自由的栖息地。这就要求教师的内在要提升到精神层面来,而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和哲学家,天然地理解、懂得并且活在精神中,所以,教师有了这样的素养,才可能与孩子对话,建立真正的连结,这样的关系、互动才有意义,才有了人性的价值,也就是教育的价值。个人成长规划的意义就在于此。

▼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记者:从老师们的个人成长档案里,可以看出老师们读了很多书,对读书有要求吗,读哪些书?读书的收获是什么?

李艳丽:教师个人成长规划中重要的量化指标是读书和学习。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最少要读两本书,一本是专业书,一本是自己喜欢的人文心理书籍。然后是每周固定一次的集体学习,这个集体学习的内容选择标准是:有打动心灵、让人心有所悟的感觉。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些年来我们共同读过、学过的内容。这也是我们共同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很清楚地记得,读的、学的第一个人、第一本书是魏书生。他让我们懂得了在人生的长河中,人是多么地渺小,又是多么地有价值,所以要宽容、珍惜教育人生中的人和事。他开阔的胸襟和对教育的赤诚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也让我们在面对工作的时候,少了很多计较和抱怨,开始理解教育。随后教育界的周弘、金正昆、李镇西、王淞洲、张祖庆、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百家讲坛》的于丹、康震、王立群、钱文忠、曾仕强,心理界的毕淑敏、武志红、张德芬、艾克哈特·托利、罗杰斯以及兼顾教育与心理的大师林清玄、蒙特梭利、皮亚杰、孙瑞雪开始逐渐地步入我们的视野,在与大师们悉心的交流对话中,我们不断在解决着自身关于焦虑、恐惧、愤怒、内疚、忧伤、嫉妒等等情绪问题,不断地觉察着自己的内心,不断地发现着自己真实的感觉。这是一个向内寻找,反求诸己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自己、懂得自己、接纳自己乃至实现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在一个了不可知的黑洞中探险,有喜悦,有恐惧,有迷茫,有顿悟,但正是这些最真实、独特的体验,造就了每一个真实、独特、有价值的教师个体。最终大家共同来到这个充满魅力的精神世界,彼此懂得,彼此接纳: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也容许别人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相互不是纠缠,而是尊重。这个过程,也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白了教育的真谛,那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值得爱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都有着无限地可能——只要教育者能给予他们真正的爱和自由。

记者:校长的作用是什么呢?

李艳丽:每学期末,我都会单独和每一位教师做一次交流,主要是根据个人成长规划谈本学期的成长。这样的谈话更多的是心灵的沟通,以内在建设为主,以技术性的专业学识为辅。其目的还是要大家谈出相互间的感受,建立真我的连结,获得相互的鼓励和促进。其实更像是一次次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通过谈话,给教师减压,让她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自我内在的觉察上。在平时有时候,我也会同时和三五个教师聊天,一杯咖啡,或一壶清茶,坐在校园里,办公室,抑或是公园中,谈论的话题就是学生、自我、感受、爱,那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层面的享受。

记者:校长在引领教师成长,教师和教师之间共同成长,是这样吗?那么,教师共同成长的生态如何构建?

李艳丽:分享,是我们在共同陪伴、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求读完书,每学期要写5000-10000字的读书笔记此外,每学期末,学校里一定会组织一次由全体教师参与的读书报告会。主要是针对本学期的读书、成长谈个人的感悟。三十五岁以下的老师作报告,三十五岁以上的老师全程跟听。读书报告会要求三十分钟以内,PPT课件,脱稿。每一次的读书报告会都是学校期末工作的一件重要的大事件:每一个作报告的老师全力以赴,每一个听报告的老师翘首以待,每一个分享和交流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去年年底的读书报告会中,这些年轻人以《爱在成长的路上》、《走在成长的路上》、《在自由中体验爱》、《不要用爱控制我》、《对自己说是》、《爱和自由》等不同的话题使在场的所有人对教育的感悟又得到了一次升华。

读书报告会真正的意义在于,它带给大家更多的是对教育和他人的接纳与认同。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是一幅巨大的风景,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只是在平常的工作中,大家都太忙了,忙地没有功夫去驻足欣赏他人的美妙;大家都太累了,累的不愿意去觉察倾听他人的表达。而读书报告会恰恰提供了这么一个时间和空间,能让大家都坐下来,自由表达,彼此看看,相互会惊奇地发现:哦,原来每一个生命状态都是如此地相似又如此地不同。这时候,慈悲心会起,真正的尊重会起,而倾听就是当下送给对方最好的礼物。这一刻,真我会相遇,心灵会相通,能量会流动,幸福会到来。这就是我所能理解教育的职业幸福感。▼无条件地接纳与关注

记者:教师论坛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李艳丽:,我们来到这个学校背后有个家庭,有个社会,但是进到校园里,没有人关心你,你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我们只看你今天教学怎么样,学生怎么样,他好像在人与人之间隔了一堵墙,在这墙之外,你很安全,但是住到这堵墙之内,你很累,很孤独,你没有推到这堵墙的机会,没有人问你发生了什么,你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各自都很忙,但是当我们坐下来,给你一个平台,交流的时候能量流动了,我们就知道了,眼来他的背后有这样一个东西,原来他有这样一个认识,同时一本书,每个人认识的都不同,就像有的人缺钙,有的人缺维生素,书比较有营养,你可以从里面找到你需要的,谈出不同的感觉然后,我们就克服了一个问题,我们学校没有文人相倾,大家都相互对生命的那种敬畏,你会觉得生命不同,跟我不同,但是他值得我尊敬他,教师关系发生改变,这次他谈到不同的感觉,下次你看到他,他跟上次就不一样了,换了一个人,你发自内心的跟他有一种平等的、尊重的感觉,我们是一个相互的陪伴共同往前走,论坛真正的意义在这。次要的是老师水平提高了,口才变好了,会表达真实感受了,我会很快打开自己,跟你有了链接关系,能量流通,爱、喜悦和接纳,是我们论坛是经常提到的,如何接纳自己不完美,当你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时,你就能接纳这个自己,像孔子说的反求知己,向内用心。现在老师在一起非常好,没有等级之分,你会发现这些老师不简单,水准太高了。

这么多年的教师培训,带给我的最大感悟是,只有给予教师真正的爱,即深深地理解和接受,即无条件地接纳与关注,即准许他(她)创造一个自我,让教师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成为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的内心建设好,真正的教育才有可能。因为你怎么可能让一个不懂得真爱的人去付出爱,让一个一辈子住在监牢中的人去明白什么是自由。而教育是爱和自由的事业。

记者:你对老师们的期望是什么?

李艳丽:我们老师在一起聊天,都是聊精神层面的东西,你的心要足够的纯净,宁静,单纯。我希望我的每一位老师都成为教育家。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真我,他更多的时候被孩子唤醒了,他的觉察力更好了。

记者:这就是让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成为自己。

李艳丽:爱和自由——让老师和学生成为自己,我现在在讲课的课题。如何成为自己,先懂得自己,懂人生,我们再讲内在的关系模式如何投射在外部,你把你的领导当成你内在的父母,把你的学生当成你内在的孩子,教育过程中,可以内心得到修复和治疗,懂得孩子,懂得教育,0-18岁孩子的认知规律特点,你才能真正懂得教育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为孩子提供空间。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让每一位老师都是独立的、完整的、内在有力量的人,这才是教育。他们内心都有一个信念,我是值得爱的,我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们老师都说,我爱这个孩子,不因他考100分,不因他漂亮,就是爱,因为他是一个孩子,他们都是有价值的。

▼觉察力与平等心

记者:老师这样自发的爱孩子,是你把每个人潜力激发了出来,他们从你身上吸收了什么?

李艳丽:心理学提出来,人的成长有两方面,一点是遇到一个人,这个人给你无条件的爱、接纳、关注,第二,是自我察觉。当我知道这,我就给我的老师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现在很大问题出在爱不够,我们所有人都是在有条件的爱中长大。我一直在学心理学,在对人进行研究,我一直在想我们的老师到底需要什么,我们都在有条件的爱中长大,感觉只有我足够的好我才值得被爱,所有我现在需要让我们老师知道,我不需要任何条件爱你,你这个

人拥有了人的全部的价值,你只要站在我面前,就值得我爱你,就着一个信念,然后他知道自己内在的父母、小孩出现什么问题了,他有觉察,就去解决问题。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一种人,他会察言观色,他的内在觉得我这样是好的,他的父母肯定是很挑剔的,他用这种方式去取得父母的爱,如果得不到他就会伤心,觉得这个人不好,所以我们让老师体会自己内心的模式是什么,他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就好了,这个世界没有好与坏,他只是基于我们小时候内在的思维模式告诉我们怎么办。如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就是核心内容,我们一直在做人文与心理素养的培养,把这个做好了,任何技术上的都没有问题。

记者:是你在引领老师成长,那么,你呢?有没有特别困惑的时候?和谁对话,你的成长动力来自哪里?

李艳丽:我们真的没有遇到不可跨越的困难。这个学校有困惑的时候就会有人出现,我们就会解决暂时的问题。如果说,有障碍的话,那就是我自己的心理问题。我一直在建构心理。我一直在讲接纳自己,有时看到一个人,我们不接纳他,那是因为他身上有种特质是我身上有的,其实你是不喜欢你自己,如果你是一个文雅的人不喜欢轻浮,为什么不喜欢,其实你身上有这种东西在,当你知道了,你就接纳他了。举一个例子,一个人被蛇咬过,看到一根绳子就害怕,如果你没被蛇咬过,见到它你也就不会害怕。所以当你不接纳别人,其实是讨厌自己,我以前非常讨厌女孩子去喝酒,喝的什么都不顾了,现在不讨厌了,我身上也有,我觉得不好,没让他出来,所以我接纳了自己,就接纳了别人,接纳了自己就接纳了孩子,很多时候,我们是有条件的爱长大的,我们缺爱,我们缺无条件的爱,当一个人在我面前毫无保留的表现自己,那我对他来说是安全的,我们老师要给学生一个安全的陪伴,我们老师老说,这不是我教的,是他们自己成长的。

所以说,我和老师们之间是相互陪伴。我这么多年的学习,关键是两个词:觉察力和平等心。平等心让你发现一切跟自己是一个整体,当你在矛头攻击别人时其实就是在攻击你自己。接纳别人其实是接纳自己。当你站在一个高度去指责别人,那就太自恋了,我一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你看似在做教育,其实是在让自己成长,你可以毫无畏惧的面对外面任何的评价体系。世界没有对于错,只有选择,你要对你的选择负责任,我这一辈子要做教育,我这一生的追求是得到自己人生的真悟,在这个过程中,名利会来,来就来,不来就不来,不强求。其实很多都是相通的。

▼规则可以厘清界限

记者:教育的本质是给人的成长提供外在的自由,从而达到内在的自由。但是有一句话很有道理,“界限不清难有自由和尊重”。那么,在西下池小学,哪些是老师应该放手的,哪些是老师要管的,“界限”在哪里?

李艳丽:爱和自由的后面还应该有一句话,就是规则与平等。对基本规则的共同遵守,于人类社会来说,意味着对每个个体自由的最大保障,而对教育来说,帮助孩子建立界限,是让儿童自由、独立成长的最大保障,建构儿童完全自律的品质和智能。规则可以用来厘清界限。人性的界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和别人的界限,一种是过去和现在的界限。学校中教育的界限既有人性的界限(教育的根本),也有课堂、各类活动的界限。不仅体现在教师个体和学生个体间的界限,也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这些界限有一些可操作的规则来体现,这里有几条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学生该做的、能做的教师不要干涉,粗俗、粗野的行为不可以,别人的东西不能动,不打扰别人,做错事要道歉,学会说“不”等。另外还有专门针对课堂、劳动等的具体规则。这些规则基本上可以把教师该放手的、该管的界限说清楚。

记者:相关联的一个问题是:自由意味着放手,但仅仅有自由还不够,还必须有责任。在西下池,你和老师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一定都能充分地体现这一点。不知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如果赞同,那么,西下池的自由我们已经很清楚了,责任呢?老师的责任、学生的责任,如何体现、如何落实?如何监督实施?

李艳丽:至于教师、学生的责任体现、落实、监督实施问题,我们把它称之为学校文化之生态管理。生态管理的形成也历经了一个过程。我们2003年做的是行为教育,2005年做了普及与特长。2007年做课改,我们当时就有几个老师做,我们天天下课堂去听,怎样评价,一开始一些老师有情绪,也跟着走,几个月下来,课堂就出来了,我们有环节,有导语,我们后来就做文化,我们后来就知道了学生要做自己的主人,老师不要用爱的名义去控制他。后来形式就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方式、方法已经没有问题了。▼孩子才是真正的老师

记者:其实,只有老师给予孩子们爱和自由的时候,自己才能真正地成长。

李艳丽:稍微懂点心理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一个人外在关系的投射都来自于内在的关系模式,而一个人内在的关系模式又来自于童年与最重要人的关系,即父母的关系。所以,要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必须回到童年。学校恰恰给我们教育人提供了这么一个场所。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在教育学、心理学大师的指引下,教师们在慢慢懂得孩子的过程中,也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时,其实也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们在唤醒教师深埋内心的真爱,也在疗愈成人内心的创伤,就像在去年年终的读书报告会中,史会景老师在分享自己的成长,谈起自己的学生时,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她历数着那些曾经的问题孩子,欣悦的表达着她在这每一个孩子身上看到的闪光的价值,充满了欣赏和深爱,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在场的听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其实,她所看到的、接纳的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是自己。她流下的喜悦的泪水是对自我和他人接纳的喜悦。教育到了这一刻,充满了动人的价值和魅力。

记者:因此可以说教师这个职业是比较容易找到职业幸福的人。

李艳丽:跟孩子在一起,就跟爱在一起。比如我们在学习爱的语言,像一个愤怒的孩子来找你,你要说:“你看起来很愤怒,他就明白自己现在的感觉是愤怒,允许他的情绪发生,你拥抱着他,说想哭就哭吧,我陪着你,我爱你,这样孩子会体会到,事件本身跟自己是区分开的,这样他就能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他长大了,就不会否定自己,人的价值和事情是分开的。长大以后的问题解决都要回归童年,代价太大,不如现在小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成长我们就给他什么样的成长。

我们现在四年级以上把杜郎口的教学模式小学化了,我们的学生很优秀,到初中以后都是班干部。我一次坐出租车,司机师傅说他的孩子原来就是在我们学校,当时来的时候数学成绩不足20分,来的时候是四年级,现在初一,全年级第一。这不是最重要的。他说他孩子跟我们学校的郭老师,比跟他妈妈还亲。我们的毕业生说到,我想最后再看一眼这个学校,我太爱这个学校了,我们老师看到都感动了。每个孩子都有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现在没有傻瓜孩子,我们老师给他空间让他自由发挥。

▼孩子的感觉超越一切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怎样概括你的核心办学理念?

李艳丽:我们核心的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我们有校园文化生态,有20道人文景观、教师生态培训、学生生态课堂,我们的老师都是独特的自己,学生也是。要像对待学生一样对待老师,如果学生、老师都自主了,就算校长走了也没问题。

记者:对于学生的成长,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李艳丽: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和艺术家。只要给他感觉,他就能创造自己。有个孩子说:我发现有一种东西在慢慢地靠近我,时间久了,我发现那个东西是爱和自由。我在心灵花园里成长,在玩沙的时候,沙子从我手指间流过,还有什么是我解决不了的呢?我的悲伤、喜悦,我的情绪都随之流淌过去。这是孩子的话。你去看孩子的感觉,你会感叹。还有个孩子说:每次我走到我们的生态园里,我会有一种我无法形容的感觉,你看那纵横天下的南瓜,我发现时间不在钟表里,而在人的身体里,当这个时间走过,生命就没有有了。当我们的老师看到孩子们写出的这些东西,怎么还能去控制孩子呢。我们的老师怎样保护他,给他空间,让他的感受出来,小学的教育就应该落实在这,学习是顺手牵羊的事情。感觉是超越一切的,他的创造力、想象力都来源于感觉。越是农村的孩子,要让他有机会接触优雅、高贵,让他发现还有一种生命最高状态。也许他这一生都去从事这么个事情。

第三篇:构建和谐校园,让学校成为师生乐园

构建和谐校园,让学校成为师生乐园

阆中市金城乡中心学校

邓邦明

构建和谐社会,在和谐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党和国家奋斗的核心目标,创和谐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学校及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构建和谐校园,使学校在和谐、平安、稳定、协调中发展,让教职工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工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是学校管理者的中心工作,也是办学的至高境界。

一、和谐教育源远流长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政安天下,苛政乱天下”的政治主张,其实质就是要求管理和谐、生存和谐;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里也深刻阐释了战争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的重要性。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了“和为贵”“和气生财”“和睦为安”的至理格言,历代统治者、军事家、社会学家在历史的兴衰变迁中也精辟地概括出“只有仁义、仁和安天下,暴虐、苛政失天下”的训言,历史、生活都告诉世人:和谐才能平安,和谐才有进步和发展。

二、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当今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和平、发展。联合国早就明确: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和发展。我国新一届领导人也响亮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在和谐中谋发展”的执政方略。创建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协调发展的需要,更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阆中市金城乡中心学校是我市开先河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有“艰苦创业,勤俭建校”的鲜明的创业特色,有德育为首,成功践行养成教育,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特色,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勉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赢得了上级组织、当地党委政府、家长干群的交口称赞,为学校积淀了厚重的精神、文化底蕴,也为我校打造和谐教育特色准备了充分的条件,目前我校正倾力打造和谐教育特色。

三、构建学校和谐发展的外部环境

党委、政府是我们办学校、办教育的坚强后盾,也是办好学校、办好教育的根本保障。构建和谐的学校外部环境,需要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有较强的协调能力。我校一直坚持制定学校十年发展,五年规划,一年工作目标。学校制定好后在教职工大会上讨论形成,在校内公示,还通过家长会等途径向社会、干群宣传,以书面材料送交党委、政府审阅,向他们征求意见,定期召开学校与党委、政府联席工作会议(每学期两次),一是汇报学校工作(取得业绩、存在问题、发展中的困难),学校业绩佳,家长口碑好,赢得党委、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学校和党委政府联合办公,制定了《金城乡中心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金城乡中心学校教师业绩奖励办法》,在现有体制下政府虽然资金很紧,但每年都要给学校拨付1——2万元现金,用于节日慰问、年终奖励教师、改善办学条件。学校主动联系配合有关部门整治好学校周边环境,清除整改不利于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构建了和谐的外部环境。

四、构建和谐的校园内部环境

和谐的校园内部环境,学校管理者是关键,尤其是校长,校长应是学校的精神领袖,其品性、人格、工作能力、工作策略及技巧不但是班子成员、教职工的榜样,更是影响班子成员和教职工、学生的有形参照。构建和谐校园须从校长做起,从领导班子做起,切实做到班子和谐、领导与教职工的和谐、教职工之间的和谐、教职工与学生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管理上的和谐不是平均主义、一团和气、不求上进、没有竞争,也绝非无情无义、钢鞭如山,管理的和谐应建立在礼仪为先、真理至上、竞技赛能、按劳优酬、理解宽容、和睦大度基础之上,是用规章制度为根本保障的。创设“人本+制度=和谐”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营造融洽、快乐氛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优异业绩。

1、领导班子尤其是校长应廉字当先,廉者威,能不令而行。作为管理者要有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意识,要明白行甚于言的道理,因为行是立言的基础,行更有“无声胜有声”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

2、尊重教职工,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劳动。敬人者被人亲之,校长面临高素质的教职工群体,要体察他们的辛苦,须明白一个道理:学校的一切业绩、荣誉都是来自教职工的辛勤劳动和勤奋工作,而绝非某个人或仅是领导班子的新思维、新举措。

3、学校管理者要切实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公正无声,但公正有形,公正有影。处事公正、公开、公平是彰显真理、正义的最好途径,更会减少许多麻烦。公正、公平、公开使不正之风无处藏身,让有歪点子的人生畏,使各项工作顺利平稳,使许多难办的事一锤 定音。我校制定了各项工作考核、奖励、惩戒条例,装订成书,人手一册,大小事情规范程序,严格操作。因此,我校评优、晋职等难办的事情都会办得大家心里亮堂、心里满意。在全体教职工中形成了努力工作、业绩说话、敬业奉献的良好风尚。

4、广开言路,多方听取意见。大肚能容、有容乃大,海纳百川讲的都是要从多方听取意见这一朴素道理。我校在制度制定上、重大事件处理上、学校发展大计上都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行政办公室门口设有意见箱、建议箱,教职工随时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写成条子投到箱内,办公室将意见、建议梳理成条送行政会研究讨论,领导班子养成了听取教职工意见、建议,尤其是反对声音的良好工作习惯。我们充分认识到凡是说好话的同志不一定都是好同志,只提反对意见的同志不一定就是坏同志,相反是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什么也不说的同志也不一定就是没观点的同志,也许他的观点正是我们工作中最需要的。学校教职工成了有话就说,有意见就提,不遮不掩,不搞“当面不说,背后乱说”那一套,大家心平气顺,舒畅工作,消除了内耗。

事实证明,协调的内部联系、和谐的校园氛围来自于学校和谐、科学的管理。

五、教学和谐,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学校以教师、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是学校的两大主脉。教与学的和谐涵盖了课程的和谐、老师的和谐、学生的和谐。

(一)课程和谐。各年级课程设臵除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外,根据教师、学生、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补充课程设臵的不足是促进课程和谐的有效途径。

1、和谐的安全健康课程。一个人生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让学生从小树立一个人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的理念。知道珍爱有限生命并投入到无限的社会奉献之中,才会让生命发出应有光亮的道理。安全课上通过案例分析、参观、访问、社会实践多方面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懂得生命和谐的内涵。生命的和谐包括生命与自然和环境的和谐,组织学生对生存环境进行调查,查找地球上恶劣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明确如何保护、建设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把保护校园整洁、干净这一日常行为习惯变成学生的自觉意识、自觉行动。我校开展的“河流水质调查”、“校外环境调查”、“保持校园洁净”等活动,不但使养成教育具体、活化,还启迪学生认识了生命的价值,知晓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安全健康课开设的有声有色。

2、活动课和谐。活动课是针对学生爱好、特长所开设的内容、形式多样的课程。它打破班级授课制,按艺术和科技两大类组织授课,艺术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科技主要是根据所学知识、生活经历、创造思维通过实验、制作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学生根据自己爱好、特长申报参上艺术或科技活动课(一年后可重新申报),把教师按各自特长、爱好编入艺术、科技教研组,每周二、四下午按课程表,学生分流到相应教室(场地)参上活动课。通过这种活动课程的开设,教师的才艺得到施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学校生机勃勃,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良性科学发展。

(二)教师的和谐。教师的和谐是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提,它主要涵盖教师个体和谐和教师群体和谐两个方面。

1、教师个体和谐包括学校与教师关系的和谐以及教师个人工作的和谐。我校在教职工中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集体主义观念,主人翁责任意识,开展了“我是学校主人”、“我为学校添光彩”、“我为学校谋发展”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教师与学校的和谐程度。学校主动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最大限度地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激发了工作热情。学校还开展“教师生日送束花”、“教师有困难,学校来帮助”等系列活动。为使全体教职工愉悦工作,我校在全体教职工中明确提出“我快乐、我工作,我工作、我快乐” 的快乐工作法。“我快乐、我工作”主要针对教职工面临的是天真活泼、快乐幸福的孩子,倡导教职工快乐度过每一天,绝不把忧愁、伤悲带到学生中,带到课堂上,要给孩子一个愉悦、轻松、自信的印象,不能让学生有紧张、失望的感觉,要用微笑面对学生。这也是对教师接触学生,完成工作的要求,因为老师的“不悦、不满”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明确规定老师的“不悦、不满”不能写在脸上,即使有“不悦、不满”也必须在面对学生开始工作前进行自我调整,带给学生愉悦和自信。“我工作、我快乐”是要求教职工在工作中尽量挖掘快乐、有趣的内容,带给学生快乐,自己体验快乐,真正实现“授课过程快乐、学习过程快乐,课堂快乐。”

2、教师群体和谐。和谐群体有智慧,工效高,成绩佳。教师群体的和谐一方面学校导向定位要准确,另一方面开展集体性文娱活动,展示集体和团结的力量,通过活动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彼此信任,相互支持。为此,我校每期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开一次职工运动会,过一次教职工民主生活会,办一次教职工技能展示会,搞一次工作汇报及经验交流会。在全体教职工之间形成了相互了解、竞技帮扶相结合的和睦氛围。

(三)学生的和谐。学生是学校主体,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学生和谐主要涵盖学生个体和谐、家庭和谐、群体和谐三个方面。

1、学生个体和谐。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如今许多孩子意志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吃苦耐劳精神缺乏,上进心不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知晓学习重要性,掌握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我校在学生中倡议快乐学习,提出了“我快乐、我学习,我学习、我快乐”的口号。“我快乐、我学习”是要学生首先明确我活着,我快乐,快乐生活是生存的第一要务,只有把快乐作为进入学习的前提,才能有效地学习,逐渐改掉烦恼入学的状态。“我学习、我快乐”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掌握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感知学习过程的愉悦,在知识海洋中翱游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的习惯。

2、学生家庭和谐。现阶段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孤儿增多,给 学校教育带来空前的压力,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和谐的家庭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阴影,生活上的无助,思想上的茫然,做好不和谐家庭孩子的工作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对这些学生,学校、班主任要建立详细的档案,随时关注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给他们幼小的受伤心灵带去抚慰,带去光明,消除他们的心理阴影。许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大多是他们当初那受伤害的心灵未得到及时抚慰,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教育,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学生群体和谐。金城乡中心学校教职工苦干、实干、拼命干的创业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忠诚品质,勤勉工作,绩效显著的良好口碑,赢得了上级的嘉奖,政府支持、干群的信赖,也为这所农村学校积淀了厚重的精神底蕴,影响、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踏踏实实学习,顶天立地做人。学生群体的和谐需要以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为载体,对学生特别要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真善美、真理正义、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用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影响他们,组织开展好系列活动。学生群体的和谐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爱心教育,学校制定了《爱心教育实施方案》,编写了《爱心教育》教材,开展系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献爱心活动,从身边做起,以一些小小的捐赠活动为依托,让孩子从小就树立“帮助他人我快乐”的理念,逐渐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的真谛。

六、师生和谐 孔子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诠释了老师教学生做人,给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难的责任。但现代教育要求老师不仅要作学生的良师,还要做学生益友。师生共同学习,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师道尊严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无疑可问、学术呆滞,新的观点、理念被扼杀,创造发明寥寥无几,“中国的诺贝尔”销声匿迹。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师生关系重新定位”,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育发展所必需。教师应走下讲台,抛开神坛,走到学生中去,走进学生心田去,相互探讨,共同学习,老师在知识海洋中当好“导游”:恰当点拔,重在启迪,把握方向,注重过程。做良师易,做益友难。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来自于你的学识,能力、品性、人格,只有学生信任的老师才会逐渐成为学生的益友。教师如果不放下架子,不做关爱学生的细致活儿,不做关爱学生的有心人,要想学生的心事对你讲,困难找你帮是难以达到的,甚至你的教诲、要求在学生哪里也是要打折扣的。我校在全体教师中明确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生须建立档案(含学科成绩、思想品德、家庭情况、兴趣爱好、进步情况、近期问题等),定期进行家访,找学生谈心,结对帮扶,并作为常规工作检查的内容之一;学校特别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发展,办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站,办好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培训班。通过孩子给家长的一封信,老师给学生的一封信,为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孤儿学生过生日等活动,使学生把校园当成温暖的家,把老师看成自己的至亲。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快乐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构建和谐校园,打造特色教育,把金城乡中心学校办成师生乐园,这是我校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心愿。全校教职工将更加精诚团结,努力拼搏,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全力打造和谐教育特色,构建和谐校园,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邮 编:通讯地址:阆中市金城乡中心学校联系电话: 637492

***(0817)6446017

第四篇:让校园成为师生的向往乐园

让校园成为师生向往的乐园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道德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舒心愉悦的学习环境,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它与学校的德、智、体等几方面相互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智、情、意、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陶冶学生情操,警示学生不良行为的无声管理机制。鉴于以上认识,多年来,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常抓不懈,尤其是近几年,我们瞄准创建张家港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的目标,更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让文化内化为学生素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以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陶冶人

整洁、优雅、文明、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会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努力使学校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样物品设置和安排都和育人紧密联系,做到校内无闲处,处处有教育,使它们成为无声的教材和教师,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近年来,我们立足本校实际,每学年对校舍进行维修、粉刷,不断完善教育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物质保证。为了创建张家港市绿色学校,学校建起了“绿色”小屋,扩大了绿化面积,专门制作了花木牌,对各种花草树木给予冠名,把它们的特征展示在旁边,让师生在欣赏花草树木时接受教育。校园绿化充分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墙壁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但当我们按预定的教育目标精心设计后,就能产生无声胜有声的积极效果。踏进校园一抬头便看见行政楼东墙那醒目的大字“团结、负重、开拓、争先”,那是我们的校风。校门南面并排摆放着20张乒乓球台,百米画廊上乒乓小将两军对垒,打得难分难解,那是美术老师精心构思的巨作,体现了我校以乒乓为特色的浓郁氛围。学校主干道旁,设置了毛泽东、江泽民、陶行知、华罗庚等国家领导人、教育家、科学家的格言警示牌。在学校大队橱窗里我们设计了“活动传真”“家教之窗”“法制园地”“创造天地”“明星登

台”等八大栏目,充分挖掘每个场所的育人功能。班级的环境布置更是各具特色,新颖别致,有荣誉厅、图书角、绿化带、生物区、七彩园、夺星栏„„为学生构筑了一块块欢乐的文化小天地,使他们在各种文化环境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对教师办公室、图书馆、专用教室、食堂的布置,我们也作了统一要求,规范布置,突出传授知识,昭示哲理这一主题。

现在的合小校园,芳草萋萋,花卉斗艳,布局合理,校舍宽敞明亮,窗明几净,无不透溢出优雅、宽敞的校园物质文化,师生置于这赏心悦目、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无不自豪、珍惜。

二、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激励人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他反映出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学校近几年推出一系列符合校园文化管理理论,具有时代特征,并行之有效的制度。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三项工作:

1、净化教育环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是学生的第一偶像。因此,我校全体教师养成了时时检查自己,力争以良好的修养和渊博的知识成为学生耳濡目染的好风尚。不论是升旗仪式还是师生集会,教师首先站好队。规定校内不准骑车,上至校长,下至刚来的新教师,在校内一律推车步行,要求学生遵守《守则》、《规范》,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首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教风促学风,从而形成团结进取,勤奋向上的良好校风。同时,我们倡导互爱入手,在教育学生尊师的同时,更多地要求教师首先要爱生。我们十分强调全体教师要爱护关心和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六带进”: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尊重带进课堂,把宽容带进课堂,把民主带进课堂,把探究带进课堂,把合作带进课堂,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现在学校教师已形成了自觉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良好风尚。

2、强化常规管理,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养成教育,加强常规管理,培养学生

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一抓制度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把学生管理中最基本的内容制定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有《合小学生一日常规》、《自行车管理条例》、《小队活动守则》、《文明学生、三好学生、示范学生评比标准》等,使管理内容具体化。二抓学习宣传。我们把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常规教育月,第一、二周定为常规学习周,各班举行《守则》、《规范》知识竞赛主题队会,学校举行常规测查,使学生学规范、知规范、守规范。三抓学生自我管理。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做到学生管理自律化。少先队大队部动用了60名小干部组成了六大检查小组,对礼仪、纪律、卫生、三操、宣传、路队等方面进行日查、周结、月评;开展了”红领巾中队值周”活动,由各班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员担任值周人员,在全校十多个岗位示范、监督、管理,这些规章的建立与执行,促使全体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也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佩戴胸卡、红领巾上学,提倡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现在学生遇到老师主动问好已蔚然成风,真正把“告别陋习,拥抱文明”的口号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还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学校都要举办富有时代气息的主题活动,如:“体验在三月的春风里”“爱献给敬爱的老师”等。目前,学校已形成正常的大型活动制度,每学年举行一次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每个节日活动时间短则一周,长则一月,校园文化可谓五彩纷呈。如去年,我校举行了以“广播操汇操”“乒乓联谊赛”“蓝球年级赛”“全校动动会”为内容的体育节;以“科技小报设计”“科技创新小制作”“科技小论文”“利普知识”竞赛等为内容的“科学在我身边科技节”;以“百佳摘抄本展览”“百佳读书明星评比”“读书演讲征文竞赛”等为内容的“勤奋读书,与祖国同行”读书节;以“争当文明小天使”“争当艺术小明星”“争当合法小公民”“争当点子小能手”为内容的“雏鹰展翅庆‘六一’,提高素质迎未来”的文化艺术节。作为课程文化延伸的兴趣小组活动,我们做到系列化、正常化、制度化。乒乓队、航模队,鼓号队、合唱队、舞蹈队、田径队、器乐队等各种社团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双体日全方位开设奥赛班、习作班、英语班、微机班、象棋班、剪纸班等58个班级,为全校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自主发展的广阔舞台。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愉快,感受美、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日趋提高。据统计,2003—2004学,我校有78名学生的习作、书画作品在《伴我成长》《小学生数学报》等刊物杂志上获奖或刊登。航模队学生在苏州市航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田径队在市中小学运动会中获团体第一名,乒乓队更是屡屡夺魁,捷报频传。

三、以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感化人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它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里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我校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抓了以下两个方面:

1、以一流的办学目标凝聚人心。

在我校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用既切合实际又催人奋进的办学目标鼓舞斗志,凝聚人心。跨入二000年,学校领导就作出了具体规划,要在两年内创成“张家港市绿色学校”“苏州市合格档案室”“张家港市二级图书馆”“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小学”,号召全体师生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为实现这些目标共同努力。在这些目标制定和提高的过程中,我们都反复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意愿和一致追求。在这些大目标确定以后,我们进一步提出阶段性目标,学校每一次的工作计划的制定,每一次工作的提出,每一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也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这种永不满足,永争一流的精神有效地激发了全体师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全体师生精神振奋,团结一心,圆满完成了各项创建任务。2003年5月学校被命名为张家港市校园文化先进学校。同时,学校连续五年获得了“张家港市文明单位”称号,教育质量综合评估由原来的三等奖上升为二等奖。现在,我们又向争创江苏省实验小学这一新目标而努力。

2、以良好的师德形象鼓舞人心。

我们以“四个一”作为校行政一班人的行为准则,即:一身正气的自我形象,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一心一意的奉献精神,一往直前的争先意识。要求教师进行监督,每月进行考评。学校领导建立起了学习制度,听课制度,年级蹲点制度,定期召开碰头会议制度等,做到精诚团结,吃苦在前,率先垂范,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工作。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体教师。我们还开展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制定了《合兴小学师德师风实施细则》、《合兴小学教师一日常规》,学习了《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多篇文章,观看《十佳师德风范》录像,开展“树师表形象,展园丁风采”“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等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签订师德承诺书、聘请名师、名家来校讲学,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理论修养,使教师形成了新的经济形势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涌现了以市“十佳师德标兵”王静、李明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师,以市“优秀师表群体”体育教研组为代表的师表群体,使“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教风真正内化为教师的主体愿望和具体行动。良好的教风又直接影响、感化了学生,为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全体学生处处以“五自”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把求真知、做真人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近两年,有6人被评为市级“优秀少先队员”,20人评为镇级“公民道德小明星”,321人评为校级“三好学生”,348人获得了“优秀学生”称号,师生遵纪守法率达100%。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在学校创造庄重、高雅、文明的氛围,而且对学生起到陶冶、渗透、感化、导向的作用,在发动师生创造优美环境的过程中,发掘师生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我校将以超前的观念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高尚的文化环境、浓郁的艺术氛围、儒雅的行为谈吐,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让校园成为师生向往的乐园。

第五篇: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2019年“教育家型”校长高端研修培训项目返岗实践指导阶段培训发言材料

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

**镇第二小学校长

**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镇二小创建于1985年,学校现有76个教学班,学生3738名,182名教职工,在历经近30年的风雨历程后,学校凝炼出了二小独特的学校文化,以“责任担当”为学校精神,以“做最好的自己”为核心理念,孕育了二小优良的传统。在不同的办学时期,二小均以“让每位师生都成长,使每位家长都满意”为办学的总目标,几代二小人在传承与创新中铸就了自己的教育品牌。现作为二小的现任校长,庆幸自己可以在这样重要的一个岗位上工作之时更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和使命的光荣,这也是教育局党委对我的信任,所以我没有理由不为二小的发展奉献一份让人感动的思想和情怀!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我们一直坚守的办学理念,它既表达了我们对教育的思考,也表达了我们的教育理想与追求。“做最好的自己”是我们的育人目标,更是“美丽校园,幸福师生、理想教育”这一江华民族教育梦的最好体现。因为教师幸福是学生幸福的前提,教师爽朗的笑声,向学生传递的自然也是幸福与快乐的信号。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我校实施这一办学理理念的做法。权作抛砖引玉,不当之

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坚守这样的办学理念,首先就是要提升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在学校,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为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承载着学校教育观念和文化,是教师应具有的教育思想的观念基础,没有清晰鲜明的办学理念,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和优质的学校。然而面对当时的学校现状:校园环境与学校不配,学校经济状况让人堪忧。。这些都让每位教师深感失落,践行这一办学理念何从下手?唯有改变学校面貌、提升形象,重塑教师对学校的认同,于是学校行政一帮人首先借势唐局长提出“美丽校园,幸福师生”江华民族教育梦和城区学校“扩容提质”的契机,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两年后,随着学校扩容提质工程的推进,校园环境不断优化;省级安全文明学校和第一批全国体育工作示范校的取得,学生阅读成果展示的成功举办,每一次教学质量刷新,每一次学校社会声誉提升,对老师们都是一次感动,一次激励,老师们对学校对校长认同感在提升,凝聚力在增强,集体荣誉感在提高。用老师们的话来讲,就是“能在这样的学校工作好,跟这样的校长干事值”。期间工会在各种节假日定期组织形式多样团体活动强内部凝聚力和谐同事关系,如爬山徒步、体育趣味比赛、郊游、文化活动等等。这些小活动不仅密切了同事关系,更增强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学校充分利用QQ群、微信、教师例会等高调弘扬正气,抑制不良风气,使正气上升。对于对增强团体团结有利的人和事,大力进行宣传;对于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予以揭示,防止形成不良思潮,坚决杜绝小团体、小圈子现象出现。最后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让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上来以增强学校管理的共识。2014年来学校重新组建职代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制定学校各项制度和办学方案,这些制度和方案的实施都能得到老师们的认可、支持,杜绝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二、体现这样的办学理念,关键是看一所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落实。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往往是靠学校开设的课程得以体现,孩子们在不同的课程中会获得不同的知识,形成不同的能力,体验到不同的愉悦与快乐,养成求知、求真、求善的习惯。因此,我校十分注重课程的开设。在课程开设上,学校特别强调“全课程”。具体做法是:

1、确保计划课程

①学校坚决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计划课程。学校每门课程都要求扎扎实实上好,教学目标都要求落实到位,一是按课程计划开足课时;二是抓好音、体、美的课堂教学和期末考试。每学期末各学科均要举行考试,有书面的也有非书面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既是对学生的一种考核,也是考核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一项最主要指标。

②在课程落实上,我们一是特别强调“全历程”,即每学期初,要求上课老师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学期末,所有学科都要进行期末考试。二是特别强调“全过程”,即要求教师扎实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特别是课后辅导这四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全面地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全面地发展。

2、开发校本课程

为了丰富孩子的知识,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打造学校特色学校专门开设了以下两项校本课程:

①阅读课(每周1节,全年级统一);

②晨诵、午读课。(每天早晨15分钟诵读国学经典,每天下午30分钟课外大阅读(低年级以绘本为主,中高年级以课外读物为主))

具体做法是:

①节约各项开支建设开放式的阅览室,增加图书藏量、征订大量的期刊。

②全天候开放阅览室,学生们可随时走进阅览室看书看报。

③学校每周开设一节三种类型的阅读课,即好书推荐课、阅读指导课、读书成果汇报课。利用“阅读课”这一阵地,老师们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了阅读方法,包括“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掌握一般读书程序,领悟读书的要求,掌握做读书笔记的一般方法”等等。为此学校还专门设计和印制了学生专用的“阅读笔记本”,期末作为评选“阅读之星”的依据之一。

④学校规定了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学生既有任务性的阅读内容,也可以自由选择其它的阅读内容。学校通过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向学生每月推荐一本好书,并张贴好推荐海报,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推荐自行购买或由学校图书室购买。

⑤广泛开展各种阅读活动。低年级段开展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活动,中高年级段则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并辅之于朗诵会、佳作欣赏会、阅读经验交流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知识竞赛、跳蚤书市等。

⑥大力开展“中华儿童背诵经典”活动。我校从2015年上期开始开展了“中华儿童背诵经典”活动。学校要求就读于**镇二小的学生在小学六年内必须背完《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和《声律启蒙》六本书,使孩子们系统地直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小扎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每学期的经典背诵,学校均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价、有考核。

另学校下期将开设每天中午15分钟的写字课和每周一节的书法指导课

3、着力活动课

为了张扬孩子的个性,拓展孩子的素质,学校着力搞好三大活动课程:

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学校坚持开展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太极拳、舞蹈、跳绳、书法、绘画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和开展活动。

②艺术体育节

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艺术体育”节。以“我自信、我能行、我参与、我快乐”为主题,开展校园歌手比赛、文艺汇演、小书法家、小画家评选、体育运动会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与体育素养,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展示孩子们的个性风采。

③实践课堂

我校经常开展实践课堂活动,即组织学生到农村、到社区、到野外去实践、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一是学校每年都开展了“城乡学生手拉手,心连心结对”

活动,从而将课堂搬到农村学校与大石桥中心校的学生结对子手拉手,了解了农村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条件,了解了农村孩子身上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学会了怎样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也与农村孩子结下了深厚友谊;

二是学校每年开展两次“走进大自然的春游和秋游”活——以拓展了孩子们的素质,激发了孩子们的热爱家乡之情,培养了孩子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识,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虽然,实践课堂活动做起来非常艰难,如:管理工作难度大、安全工作压力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难度大、要花费教师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但是我校还是毅然决然地做了下来。如2015年上学期,一年级在**镇舒家山的舒翼烈士墓举行了“缅怀先烈,光荣入队”活动;二年级开展了“走近春天——参观县园林苗圃”活动;三年级、四年级开展了“野外生存能力考察”活动;五年级、六年级开展了“九龙井文化考察”活动。每个年级的活动都是精心设计、严密组织,其意义深远,极大的铸就了我校孩子的全面发展,也提升了我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和品位。

三、实施这样的办学理念,少不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个孩子将来的发展能力大小,发展空间大小,生活品质如何,幸福指数多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孩子小时候(尤其是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也是古人说过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因此,学校一直致力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学校制订了具有“二小”特色的《学生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内容及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文明守纪”、“爱心”、“责任心”、“诚心”、“自信”、“自控”、“自主”七个方面。每个方面又都提出了非常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具体要求。如“知道庆祝父母的生日”、“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嫉妒别人,乐于赞美他人”“主动帮助他人”等)并在每年的新学期进行强化培训,平常坚持做好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评价,学校每学期对每一个孩子进行至少两次以上的“行为与习惯”全面评价。学期末,每班均评选出班级和校级的“美德少年”、和单项明星(如爱父母明星、讲卫生明星、自理明星、自信明星、守纪律明星、礼貌明星、作文明星、写字明星等)。在一次又一次的评价中,孩子们逐步学会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孩子的良好品行习惯在一天天地养成,孩子的自我发展能力也在一天天地提高。

四、实现这样的办学理念,还要有科学的管理体系作保障。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现行仅靠行政管理学校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新的办学形势。为了使决策更科学,目标更切实,管理更到位,责任更具体,学校管理的支点急需前移,于是我们就建立年级组管理与德育、教学、后勤、工会、党建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形成分线与分块相结合的年级组管理模式,这一做法,充分发挥年级组的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作用,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具体做法是:

(一)科学设置年级组工作(中层兼任年级组长、另选2人担任副组长)并确定有效的工作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爱岗敬业的情操,高雅整洁的工作环境、浓厚的年级组文化)。

(二)切实做好年级组与学校管理工作的“四个结合”。

1、与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年级组长(中层管理员)认真做好本年级教师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力争让每一个教师都得到快速发展。

2、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年级副组长1协助抓好本年级组的班主任工作,了解、掌握年级学生管理动态,督促班主任加大管理力度,改进管理措施,增强管理实效。持之以恒地抓好本年级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及时处理学生中的突发事件。对本年级楼道楼层安全、区域卫生打扫与保持、室内公物保护等进行管理,检查督促教师按时打扫好办公室清洁卫生,让教师在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工作。

3、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年级副组长2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要勤于巡视本年级两操、晨读、课间、自习以及平常上课情况,对本年级教师不遵守教学常规和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要予以批评、指正,并及时做好记录,并对评优选先活动提供考核依据。

4、与学校财务管理结合起来。(1)学校每月下拔年级组办公费、教研费、班级活动费(其中各自比例为3:4:3)。年级组经费由年级组正副组长每月按相关的财务规定报批支出(单项开支在500元以上的须提前请示分管副校长),并定期向本组教师公示;(2)协助总务处做好本组学校财产的登记、检查、修理、赔付等工作。

当然,关于年级组管理模式,我们思考得还不够成熟,也还有许多困惑的地方,现在我们所做的,只能说明我们愿意不断向困难挑战,正在向一个方面不断前行而已。或者说是想通过一种新的管理体系去改变一些观念从而达到促进学校工作不断发展而已。

五、这样的办学理念的背后,还要有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

一所学校的办学,不光要让全体师生员工了解、理解之外,还必须得到全体家长的认同,学校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必须让家长清楚并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杯,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为此,学校非常重视家校联系,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交流与合作。具体做法是:

1、在沟通内容上,力求做到学校的工作向家长全面开放,如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规章制度、节假日通知、办学成绩、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表现情况等等。

2、在沟通方式上,充分发挥电话、手机、“移动家校通平台”、校园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现有1200多人关注)、校报(我校每期校报均做到给每个学生印发一份,并让学生带回去给家长阅读)、家长会的桥梁作用。可以说,能采用的方式都利用上,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通知,为确保通知到位,学校既会发文字通知,也会发“家校通”信息,还会在校园网站上进行公布。

下一步就是要建好家长学校,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如今**镇第二小学办学声誉与日俱增。近两年曾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优秀英语教研组”“**市安全文明校园”、“县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县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县第32届中小学运动会小学组团体总会第三名”“县少先队‘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学校师生先后在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以上是我校在办学过程中的一点思考、实践和体会。当然,二小在办学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许多困惑和不足。作为学校的校长,我经常也会为日常的繁琐工作而烦恼,也会为学校还有着这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足而忧心,也会为有着许多的无奈而无奈。但是,我时常告诫自己,一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我是一位教师,我还是一位校长。也许,除了能当一名教师,能当一名校长之外,再没有哪一门工作能更适合我。二不要有太多的埋怨,不要有太多的等待和依赖。

总之,办教育,一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幸福负责;二要对教师负责,要对教师的事业和人生负责。教育也需要坚守,“板凳须坐十年冷,办学要看十年后”。因此,我校将更加关注学校办学目标的高远,关注管理行为的文明,关注课程设计的厚重,关注教学质量的有效,关注师生生命的质量。进而使学校的育人模式、课程体制、社会口碑更为大气高远。一个学校只有高远大气的教育,才有高远大气的未来。

谢谢!

20**年8月14日

下载让师生成为朋友,让学校成为校园(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师生成为朋友,让学校成为校园(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学校成为花园-校园文化建设材料

    让学校成为花园、乐园、家园承德市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典型经验材料御道口小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需要,是提......

    让书籍成为我们的朋友

    让书籍成为我们的朋友 李善力 我们的生活需要朋友。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朋友能会我们解难;在你烦恼的时候,朋友能会你排忧;当你失去信心时朋友会给你鼓励;当你成功的时候朋友会......

    让网络成为我们 的朋友

    再现“精神”鸦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已飞过。——小引茫茫互联网,好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一片广袤的天空下,我只是一只卑微的鸟,没有留下痕迹,天空依然澄清„„它很大,能包容人类的......

    让家长成为我们的朋友

    教育故事(增稿) 让家长成为我们的朋友 广东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陈华 初次担任班主任时,我经常打着下面这样的电话: 老师:你好,请问是胡耀宾的爸爸吗?我是他的班主任。 家长:怎么了?我......

    让管理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让管理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焦作市龙源湖学校温书臣 假期阅读了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书中《管理,组织才华与塑造才华》一节给我印象深刻,李希贵在这一节里表现出来的......

    让高效成为常态 让师生幸福成长

    让高效成为常态 让师生幸福成长 “让特色铸就品牌,让师生享受福祉”、“让学生得到发展,让社会更加满意”就是学校的不懈追求。 “321”教学模式包括:三个教学环节、两种学习方......

    让师生互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让师生互动成为高效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以人为本”,培养......

    让书籍成为你最好的朋友

    养成习惯, 走好初一,赢在起点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七年级二十班李晨雨的妈妈,也是黄河中学的一名初一语文老师和班主任。面对同学们,我感到很亲切,因为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