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社区成为和谐
让社区成为和谐的港湾
——莲湖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掠影
《十送红军》、《红旗飘飘》……6月13日,伴随着嘹亮的歌声,莲湖区“三唱三颂”红歌大赛系列活动之一“唱红歌颂党情”群众歌咏活动在大唐西市金市广场隆重启动。此前,该区133个社区已广泛开展了以“唱红歌、颂党恩”为主题的红歌大赛,广大市民通过唱响红歌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
类似这样的群众文体活动在莲湖随处可见,无论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迎接建党90周年,社区群众用歌声唱出和谐、唱出了凝聚力,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了社区的亲和力与影响力。
“水滴邻里节”成为莲湖品牌
“门对门住了6年,我都不知道邻居叫啥!”。谈起邻里关系,光测家属院的梁阿姨十分无奈。如今,不少城里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不缺吃,不缺穿,就缺少邻里的好感情,广大居民对改善邻里关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2009年9月,莲湖区文明办率先在全市举办了“同在社区住,都是一家人”的水滴邻里节活动,期间,许多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在广泛的交流沟通中相识相知,在共同参与的自娱自乐中相融相亲,无隔阂地享受邻里亲情。
“水滴邻里节”在显示出无穷魅力。无论是第一届邻里节上的空巢老人“连心卡”发放、邻里的“私房菜”火拼、手撕画、面塑等民间绝活惊艳亮相,还是第一届邻里节上的“环保达人秀”、“开心农场”、“社区大舞台”……都给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一个邻里相识、相知、相助的温馨家园。
在莲湖,“水滴邻里节”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项连年开展、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群众文化活动,该活动一举荣获2009年西安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据悉,该活动今年将举办第三届。
文化活动拉近邻里的距离
莲湖区在探索加强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发现文化建设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于是把文化建设作为发展社区文明的重要载体,不断加大文化阵地建设,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目前,全区已形成100多支舞蹈、书画等文艺队伍,群众文化活动点达200多个,基本实现了街街有阵地、天天有活动。
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是构建社区文化的有效途径。丰富多彩的互动性活动,为广大居民提供了相互了解、施展才华的舞台。有文艺才能的居民被调动起来,他们组织了社区艺术团队,在社区中开展了“秦腔演唱会”、“夏日文化广场”、“纳凉晚会”、健身操展演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一支又一只的“阿姨、爷爷文艺队”活跃在莲湖的大街小巷,使广大居民在活动中增进了感情,陶冶了情操,拉近了距离。目前,莲湖每个街道至少都有10支以上社区文艺团队。“提高三率纳凉晚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互动有奖游戏”、“夏日文化广场”、“秦腔自乐班”展演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互动,使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社区功能也因此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文化活动把党委、政府工作和居民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莲湖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又一特色。
第二篇:和谐邻里管理征文:让和谐邻里成为城市美景
文章标题:和谐邻里管理征文:让和谐邻里成为城市美景
邻里和谐不仅影响到居家生活环境,也是社会和谐与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邻里和睦,见面客客气气,有事相互帮忙,就能融洽相处,亲如一家,给人带来方便和快乐。相反,邻里感情冷淡,关系紧张,就没有好心情,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尤其是在城市,居民居住集中,同住一幢楼,共走一条楼道,相互之间影响很大,关系处不好,往往就会造成矛盾和纠纷。因而,邻里和谐成了居民最为关心,共同企盼的一件事。社区开展“和谐邻里”评选,就是在居民中营造和谐气氛,教育引导居民之间讲风格、相互谦让、增进感情,使小区变成温馨的大家庭。
城市的居民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单位,彼此之间缺乏了解,有的邻居好几年还相互不认识,通过“和谐邻里”评选活动,大家见见面、常走动,相互帮帮手,邻里之间就会越走越亲,友情越来越深。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和谐就是人生的“开心果”,没事串串门,聊聊天,比什么都快乐。如今,不少城里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不缺吃,不缺穿,就缺邻里好感情。出门一把锁,进家关起门,相互很少往来,邻里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总觉得生活中少了一份情趣。评“和谐邻里”是做好社区工作的有效措施,营造出和谐的小区气氛,增强居民之间友好互助的社会责任感,化解和避免邻里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也推进了社区的管理与文明。“和谐邻里”同样是城市文明的一道美景,展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和市民素质,邻里团结、互助、和睦,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社区在邻里和谐上不妨多动一些脑筋,常搞一些活动,用荣誉等多种措施激励更多的居民和睦相处,争当“和谐邻里”,让“和谐邻里”成为城市的一道美景。《和谐邻里管理征文:让和谐邻里成为城市美景》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和谐邻里管理征文:让和谐邻里成为城市美景。
第三篇:构建和谐校园,让学校成为师生乐园
构建和谐校园,让学校成为师生乐园
阆中市金城乡中心学校
邓邦明
构建和谐社会,在和谐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党和国家奋斗的核心目标,创和谐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学校及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构建和谐校园,使学校在和谐、平安、稳定、协调中发展,让教职工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工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是学校管理者的中心工作,也是办学的至高境界。
一、和谐教育源远流长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政安天下,苛政乱天下”的政治主张,其实质就是要求管理和谐、生存和谐;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里也深刻阐释了战争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的重要性。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了“和为贵”“和气生财”“和睦为安”的至理格言,历代统治者、军事家、社会学家在历史的兴衰变迁中也精辟地概括出“只有仁义、仁和安天下,暴虐、苛政失天下”的训言,历史、生活都告诉世人:和谐才能平安,和谐才有进步和发展。
二、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当今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和平、发展。联合国早就明确: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和发展。我国新一届领导人也响亮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在和谐中谋发展”的执政方略。创建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协调发展的需要,更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阆中市金城乡中心学校是我市开先河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有“艰苦创业,勤俭建校”的鲜明的创业特色,有德育为首,成功践行养成教育,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特色,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勉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赢得了上级组织、当地党委政府、家长干群的交口称赞,为学校积淀了厚重的精神、文化底蕴,也为我校打造和谐教育特色准备了充分的条件,目前我校正倾力打造和谐教育特色。
三、构建学校和谐发展的外部环境
党委、政府是我们办学校、办教育的坚强后盾,也是办好学校、办好教育的根本保障。构建和谐的学校外部环境,需要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有较强的协调能力。我校一直坚持制定学校十年发展,五年规划,一年工作目标。学校制定好后在教职工大会上讨论形成,在校内公示,还通过家长会等途径向社会、干群宣传,以书面材料送交党委、政府审阅,向他们征求意见,定期召开学校与党委、政府联席工作会议(每学期两次),一是汇报学校工作(取得业绩、存在问题、发展中的困难),学校业绩佳,家长口碑好,赢得党委、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学校和党委政府联合办公,制定了《金城乡中心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金城乡中心学校教师业绩奖励办法》,在现有体制下政府虽然资金很紧,但每年都要给学校拨付1——2万元现金,用于节日慰问、年终奖励教师、改善办学条件。学校主动联系配合有关部门整治好学校周边环境,清除整改不利于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构建了和谐的外部环境。
四、构建和谐的校园内部环境
和谐的校园内部环境,学校管理者是关键,尤其是校长,校长应是学校的精神领袖,其品性、人格、工作能力、工作策略及技巧不但是班子成员、教职工的榜样,更是影响班子成员和教职工、学生的有形参照。构建和谐校园须从校长做起,从领导班子做起,切实做到班子和谐、领导与教职工的和谐、教职工之间的和谐、教职工与学生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管理上的和谐不是平均主义、一团和气、不求上进、没有竞争,也绝非无情无义、钢鞭如山,管理的和谐应建立在礼仪为先、真理至上、竞技赛能、按劳优酬、理解宽容、和睦大度基础之上,是用规章制度为根本保障的。创设“人本+制度=和谐”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营造融洽、快乐氛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优异业绩。
1、领导班子尤其是校长应廉字当先,廉者威,能不令而行。作为管理者要有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意识,要明白行甚于言的道理,因为行是立言的基础,行更有“无声胜有声”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
2、尊重教职工,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劳动。敬人者被人亲之,校长面临高素质的教职工群体,要体察他们的辛苦,须明白一个道理:学校的一切业绩、荣誉都是来自教职工的辛勤劳动和勤奋工作,而绝非某个人或仅是领导班子的新思维、新举措。
3、学校管理者要切实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公正无声,但公正有形,公正有影。处事公正、公开、公平是彰显真理、正义的最好途径,更会减少许多麻烦。公正、公平、公开使不正之风无处藏身,让有歪点子的人生畏,使各项工作顺利平稳,使许多难办的事一锤 定音。我校制定了各项工作考核、奖励、惩戒条例,装订成书,人手一册,大小事情规范程序,严格操作。因此,我校评优、晋职等难办的事情都会办得大家心里亮堂、心里满意。在全体教职工中形成了努力工作、业绩说话、敬业奉献的良好风尚。
4、广开言路,多方听取意见。大肚能容、有容乃大,海纳百川讲的都是要从多方听取意见这一朴素道理。我校在制度制定上、重大事件处理上、学校发展大计上都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行政办公室门口设有意见箱、建议箱,教职工随时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写成条子投到箱内,办公室将意见、建议梳理成条送行政会研究讨论,领导班子养成了听取教职工意见、建议,尤其是反对声音的良好工作习惯。我们充分认识到凡是说好话的同志不一定都是好同志,只提反对意见的同志不一定就是坏同志,相反是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什么也不说的同志也不一定就是没观点的同志,也许他的观点正是我们工作中最需要的。学校教职工成了有话就说,有意见就提,不遮不掩,不搞“当面不说,背后乱说”那一套,大家心平气顺,舒畅工作,消除了内耗。
事实证明,协调的内部联系、和谐的校园氛围来自于学校和谐、科学的管理。
五、教学和谐,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学校以教师、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是学校的两大主脉。教与学的和谐涵盖了课程的和谐、老师的和谐、学生的和谐。
(一)课程和谐。各年级课程设臵除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外,根据教师、学生、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补充课程设臵的不足是促进课程和谐的有效途径。
1、和谐的安全健康课程。一个人生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让学生从小树立一个人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的理念。知道珍爱有限生命并投入到无限的社会奉献之中,才会让生命发出应有光亮的道理。安全课上通过案例分析、参观、访问、社会实践多方面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懂得生命和谐的内涵。生命的和谐包括生命与自然和环境的和谐,组织学生对生存环境进行调查,查找地球上恶劣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明确如何保护、建设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把保护校园整洁、干净这一日常行为习惯变成学生的自觉意识、自觉行动。我校开展的“河流水质调查”、“校外环境调查”、“保持校园洁净”等活动,不但使养成教育具体、活化,还启迪学生认识了生命的价值,知晓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安全健康课开设的有声有色。
2、活动课和谐。活动课是针对学生爱好、特长所开设的内容、形式多样的课程。它打破班级授课制,按艺术和科技两大类组织授课,艺术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科技主要是根据所学知识、生活经历、创造思维通过实验、制作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学生根据自己爱好、特长申报参上艺术或科技活动课(一年后可重新申报),把教师按各自特长、爱好编入艺术、科技教研组,每周二、四下午按课程表,学生分流到相应教室(场地)参上活动课。通过这种活动课程的开设,教师的才艺得到施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学校生机勃勃,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良性科学发展。
(二)教师的和谐。教师的和谐是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提,它主要涵盖教师个体和谐和教师群体和谐两个方面。
1、教师个体和谐包括学校与教师关系的和谐以及教师个人工作的和谐。我校在教职工中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集体主义观念,主人翁责任意识,开展了“我是学校主人”、“我为学校添光彩”、“我为学校谋发展”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教师与学校的和谐程度。学校主动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最大限度地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激发了工作热情。学校还开展“教师生日送束花”、“教师有困难,学校来帮助”等系列活动。为使全体教职工愉悦工作,我校在全体教职工中明确提出“我快乐、我工作,我工作、我快乐” 的快乐工作法。“我快乐、我工作”主要针对教职工面临的是天真活泼、快乐幸福的孩子,倡导教职工快乐度过每一天,绝不把忧愁、伤悲带到学生中,带到课堂上,要给孩子一个愉悦、轻松、自信的印象,不能让学生有紧张、失望的感觉,要用微笑面对学生。这也是对教师接触学生,完成工作的要求,因为老师的“不悦、不满”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明确规定老师的“不悦、不满”不能写在脸上,即使有“不悦、不满”也必须在面对学生开始工作前进行自我调整,带给学生愉悦和自信。“我工作、我快乐”是要求教职工在工作中尽量挖掘快乐、有趣的内容,带给学生快乐,自己体验快乐,真正实现“授课过程快乐、学习过程快乐,课堂快乐。”
2、教师群体和谐。和谐群体有智慧,工效高,成绩佳。教师群体的和谐一方面学校导向定位要准确,另一方面开展集体性文娱活动,展示集体和团结的力量,通过活动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彼此信任,相互支持。为此,我校每期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开一次职工运动会,过一次教职工民主生活会,办一次教职工技能展示会,搞一次工作汇报及经验交流会。在全体教职工之间形成了相互了解、竞技帮扶相结合的和睦氛围。
(三)学生的和谐。学生是学校主体,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学生和谐主要涵盖学生个体和谐、家庭和谐、群体和谐三个方面。
1、学生个体和谐。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如今许多孩子意志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吃苦耐劳精神缺乏,上进心不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知晓学习重要性,掌握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我校在学生中倡议快乐学习,提出了“我快乐、我学习,我学习、我快乐”的口号。“我快乐、我学习”是要学生首先明确我活着,我快乐,快乐生活是生存的第一要务,只有把快乐作为进入学习的前提,才能有效地学习,逐渐改掉烦恼入学的状态。“我学习、我快乐”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掌握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感知学习过程的愉悦,在知识海洋中翱游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的习惯。
2、学生家庭和谐。现阶段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孤儿增多,给 学校教育带来空前的压力,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和谐的家庭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阴影,生活上的无助,思想上的茫然,做好不和谐家庭孩子的工作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对这些学生,学校、班主任要建立详细的档案,随时关注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给他们幼小的受伤心灵带去抚慰,带去光明,消除他们的心理阴影。许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大多是他们当初那受伤害的心灵未得到及时抚慰,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教育,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学生群体和谐。金城乡中心学校教职工苦干、实干、拼命干的创业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忠诚品质,勤勉工作,绩效显著的良好口碑,赢得了上级的嘉奖,政府支持、干群的信赖,也为这所农村学校积淀了厚重的精神底蕴,影响、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踏踏实实学习,顶天立地做人。学生群体的和谐需要以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为载体,对学生特别要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真善美、真理正义、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用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影响他们,组织开展好系列活动。学生群体的和谐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爱心教育,学校制定了《爱心教育实施方案》,编写了《爱心教育》教材,开展系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献爱心活动,从身边做起,以一些小小的捐赠活动为依托,让孩子从小就树立“帮助他人我快乐”的理念,逐渐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的真谛。
六、师生和谐 孔子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诠释了老师教学生做人,给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难的责任。但现代教育要求老师不仅要作学生的良师,还要做学生益友。师生共同学习,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师道尊严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无疑可问、学术呆滞,新的观点、理念被扼杀,创造发明寥寥无几,“中国的诺贝尔”销声匿迹。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师生关系重新定位”,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育发展所必需。教师应走下讲台,抛开神坛,走到学生中去,走进学生心田去,相互探讨,共同学习,老师在知识海洋中当好“导游”:恰当点拔,重在启迪,把握方向,注重过程。做良师易,做益友难。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来自于你的学识,能力、品性、人格,只有学生信任的老师才会逐渐成为学生的益友。教师如果不放下架子,不做关爱学生的细致活儿,不做关爱学生的有心人,要想学生的心事对你讲,困难找你帮是难以达到的,甚至你的教诲、要求在学生哪里也是要打折扣的。我校在全体教师中明确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生须建立档案(含学科成绩、思想品德、家庭情况、兴趣爱好、进步情况、近期问题等),定期进行家访,找学生谈心,结对帮扶,并作为常规工作检查的内容之一;学校特别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发展,办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站,办好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培训班。通过孩子给家长的一封信,老师给学生的一封信,为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孤儿学生过生日等活动,使学生把校园当成温暖的家,把老师看成自己的至亲。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快乐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构建和谐校园,打造特色教育,把金城乡中心学校办成师生乐园,这是我校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心愿。全校教职工将更加精诚团结,努力拼搏,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全力打造和谐教育特色,构建和谐校园,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邮 编:通讯地址:阆中市金城乡中心学校联系电话: 637492
***(0817)6446017
第四篇:让社区成为锤炼党性作风的舞台
让社区成为锤炼党性作风的舞台
——辽宁省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纪实
本报通讯员 姜义双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11-08 01版:要 闻 版)
每到周六,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锦绣社区就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186名在社区居住的在职党员纷纷走出家门,摆上桌椅板凳,义务为居民提供诸如政策咨询、家电维修、眼镜清洗、手机业务代办等服务。
每逢节假日,本溪市明山区明东社区,住在这个社区的在职党员陈俊颖开办的“社区大讲堂”就会如约开讲,听众就是社区居民,内容多是健康、教育、安全等大家伙关心的。
同样,在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街道善邻社区,谁家里闹矛盾或者遇到了烦心事需要帮助,只要把一个红飘带挂在窗外,过不了多久,居住在社区内的在职党员就会上门帮忙。
眼下,和这些党员一样,辽宁省有73.6万名在职党员积极参加“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通过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活动中,这些党员犹如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飘扬在社区,把真情和关爱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走进社区 服务群众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阵地。增进与社区居民的联系,守住这块阵地,是每个党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社区党组织的有关活动,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加强和改进在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文明和谐幸福社区建设,都具有深远意义。
基于此,辽宁省委按照“探索建立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机制”的要求,以“在职党员受教育、居民群众得实惠、社区工作上水平”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鼓励在职党员在居住地树形象、亮身份、作表率。全省在社区居住、党的组织关系隶属其所在单位党组织的在职党员全部参加活动,以居住地社区为主,就近就便,根据自身兴趣、特长、能力、条件,按照所在单位党组织的统一安排,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开展的活动,重点围绕政策宣传、反映社情民意、维护社区稳定、解决群众困难、弘扬先进文化、参与居住地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等6个方面发挥作用。
为推动活动持续深入开展,辽宁省委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在职党员到所在社区报到,参加社区党组织的有关活动,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
活动得到了当地各单位党组织的积极响应,一场声势浩大的“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迅速在辽沈大地铺展开来。
亮明身份 发挥作用
“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启动后,辽宁省的各级党组织纷纷结合本地实际,通过设计新的活动载体、建立健全制度、强化全程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稳步推动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起来。
在沈阳,20多万党员开展了以“组织在职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进社区,建立双向联动机制;进支部,建立双向管理机制;进楼院,建立双向监督机制;进责任区,建立双向服务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四进四建”活动。有的社区根据党员专长将其纳入各类便民服务组织,义务为群众开展法律宣传、就业咨询、健康义诊、家电维修等服务;有的社区在居民楼道中,按照党员家庭分布情况制作公示板,集中公示亮身份党员的门牌号;有的社区在楼院、园区醒目位置,公开党员义工服务队编组情况;还有的社区将“共产党员家庭”标识牌悬挂在党员家门口。目前,沈阳市共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600余支,各类党员责任区、责任岗5000余个。
在大连,近30万名在职党员胸前佩戴着“为人民服务”的党徽,在社区定期开展“在职党员服务群众大集”、“温暖星期五”等服务群众的活动。各区市县普遍建立了“三级联络服务机构”:在街道层面,建立了在职党员联络中心、成立志愿服务总队;在社区层面,建立了在职党员联络站、成立志愿服务分队;在楼院(网格)层面,建立了在职党员联络点、成立志愿服务专业小队,使每名在职党员都有1个符合党员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的服务岗位。
鞍山市对在职党员的兴趣爱好进行了统计分类,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党员组织起来,成立拳操队、羽毛球队、合唱队、舞蹈队、书画队等文体团队1300余个,并建立了微信、微博、QQ群等网络平台加强联系,推动和丰富了社区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本溪市7.7万名在职党员结合职业和特长,积极参加特色服务团队,组团式开展服务活动。目前,共组建科普、法律、医疗等在职党员特色服务团队2670个,为社区提供各类咨询6.6万余人次,开展宣传活动560多场,捐款捐物价值830余万元。
密切关系 延伸监督
林萍是东港市一名基层司法所的干部,她主动把个人手机号码告知社区群众,承诺谁有需要,任何时间都可以与她联系,在她的帮助下,妥善解决了640户居民因不合理电价引发的矛盾纠纷。
家住营口市南园社区的郭传营老师,自从在社区亮明党员身份后,便主动开展了“一对一”助学活动,带领其他志愿者帮助7名学习困难孩子补习功课。
“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为党员搭建了联系和服务群众平台,通过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好事,真正成为社情民意的知情人、社区建设的热心人、困难居民的贴心人、社区党组织形象的代言人。
大连市西岗区北岗社区的24名在职党员,针对社区大院没有路灯、监控,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实际,先后四次参加社区居民议事会,帮助筹措资金11.5万元,为小区安装花坛围栏、路灯、摄像监控和电动门。日新街道辖区的在职党员,通过参加“同心携手筑梦”活动,联合出资6万元,购买了6000株月季花,栽种到小区里。
目前,辽宁省在职党员已累计做实事好事55万余件次、走访慰问居民群众7万余人次、免费发放各类书籍6.5万册、免费为居民就诊2万余人次、开展政策答疑60余万次。
“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让在职党员把身份“亮”出来、在社区“动”起来,其“八小时”以外言行,受到了社区群众的监督。
活动中,许多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的表现进行协管,每年底以适当方式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一次反馈。不少单位的党组织将社区党组织的反馈意见作为党员评先选优、晋级晋职的重要条件之一。
沈阳市沈河区向社区印发《在职党员现实表现纪实簿》,每半年和年底将在职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廉洁自律等情况,以反馈卡形式向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反馈和通报。
本溪市建立党员双向考核制度,在职党员定期将工作情况向所在单位和进驻社区党组织汇报,年底在对工作进行小结的基础上,由社区群众、社区党组织和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考评。
丹东市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参加活动和作用发挥情况,作出“好”、“较好”、“较差”、“差”的总体评价,通报给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
第五篇:14m让奥运成为和谐的新起点
让奥运成为和谐的新起点
厦门市新圩中学初三(3)班郭蓉
伴随着奥运号角的吹起,各种新风气正在逐渐形成,促成一股炽热的奥运风。昨天,我们只能坐在自己的家中,望着那小小的四方银幕,为我们的运动健儿呐喊加油,但这些鼓励的话却无法传递到运动场上,我们的运动健儿的耳中,成为他们战斗的力量。
今天,我们却有幸能够站在世界的大舞台,成为东道主,亲自见证我们的运动健儿的迷人风采。这是多么令人欢喜。这样的欢喜全来源于我们的祖国申奥成功!我们的首都北京也将于2008年8月8日8时举行盛大的开幕仪式。到了那时,我们的国门将会迎进许许多多的外国友人。我们将和他们一起共襄奥运圣举,共享奥运激情,共促奥运文明!
明天,也许我们又将坐在自己的家中观看那四年一次的奥运圣会。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确切的相信在我们中华大地所举办的奥运会必将成为奥运历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
太多的今天以至于让我们忘了更为重要的明天。奥运会是我们促进和谐社会,树立文明新风的重要契机。我们应当从这样的一个思路去开展奥运活动,让它们变得更加科学理性
回首往日的种种,我们不禁惊叹:中国,这个充满神秘气息的国度,由刚开始时的任人践踏成长为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的强大国家。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取得了如此傲人的成绩,我们不能不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骄傲。南京大屠杀,这是所有中国人内心永久的痛,那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有多少手无缚鸡之鸡力的同胞死于侵略者的手上,他们的兽行令人悲愤。为了维护和谐,中国这个在世界舞台上老是担任老好人的国度又一次打落牙齿和血吞。这一切都是值得。世界的和谐是全人类共同的期盼,正如我们所提出的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可以想见,今年的奥运会,这场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举行的奥运圣会必将是空前的盛大,其文明的环境与良好的秩序必将赢得世人的称赞。当代中国的文明形象与和谐社会的崭新面貌必将迎来世界的瞩目。
这样的文明与新风不会因为奥运风的离去而消退。我们必将尽力去维护这个崭新的和谐社会,让它在我们神秘的东方古国安家落户。一切的不文明与坏习惯将被我们一一铲除。当然,这一切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也必须借助一些大事件和活动来推动。首当其冲的便是今年的奥运会。它将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一个路板让和谐社会永远的在中华大地上扎根。
也许你会说我们这么努力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是为了争面子,为了不在外国人面前丢脸,为了让世人见证我们能够在奥运期间表现文明、展现新风、创建和谐。你这样的想法不仅污辱了你自己,更污辱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之所以这样努力,完全是为了通过举办奥运会,在国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改掉陋习,种下文明、和谐社会的种子,进而体现我们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新风貌。
“迎奥运,促和谐”是我们始至不渝的口号,我们也必针以此为目标,让世界共同见证我们神秘而古老的中国更上一层楼。
评语:
指导教师:宗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