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信用社改革形势下强化思想教育工作浅析
农村信用社改革形势下强化思想教育工作浅析
在当前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稳定员工的思想,稳定队伍,使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发展上来,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一、摸清队伍的思想状况,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前提思想政治工作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员工队伍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帮助员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必须联系员工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摸清存在问题的类型和原因,是搞好思想教育的前提。
我们认为,形成当前思想教育难点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教育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挑战。从外部环境看,由于计划经济的烙印,部分员工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内部来看,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许多改革措施巳陆续出台、实施,必然在经营思想、机构设置、人员调整,利益分配等方面触及员工的切身利益,引起思想和情绪的波动,加上农村信用社受体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业务品种单
一、结算渠道不畅、服务功能不很健全,面临着激烈的同业竞争,金融形势十分严峻。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思想越异常活跃,而造成思想活跃的原因又十分复杂。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必须摸清员工的思想状况以及出现思想问题的成因,如果对基层信用社员工队伍的思想情况不了解或知之甚少,所制定的教育计划、学习重心及所要采取的教育措施,将是不切合实际、盲目无效的。
根据长期的工作实践,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员工队伍的思想状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思想信息反馈网络。建立系统性的信息网络,是了解和掌握干部职工思想状况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各社应当充分利用现已建立的政研会这个群众团体,建立起以市政工研究会为中心,县区联社政工研究会为骨干,基层信用社信息小组为基础的思想信息反馈网络。鉴于这个网络比较庞大,信息传递环节很多,须相应地制定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如调查研究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等等,以保证思想信息网络有效运转,及时将基层社员工队伍的思想状况逐级反映上来,为上级部门决策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又将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反馈给干部职工,使之上情下达,下情上递,彼此沟通,相互交流。
二是建立固定的联系点。实践证明,建立固定的联系点,是各级领导干部掌握第一手资料,更好地决策和组织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因此,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和各职能部门都应当有针对性地选定各自的联系社,定期到联系点调查研究,进行重点剖析,既了解业务工作发展情况,又了解员工队伍的思想现状,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提高领导决策的科学性,为更好地组织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不定期进行特定题目的专题调查。在现实工作中发现,通过信息网络和定期到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虽然能够掌握大量的思想信息:但不能全面了解情况。开展特定题目的调查研究,是更深一步地了解和掌握基层社员工思想状况的有益补充。在工作中,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如某一新的活动开始前,或改革措施即将出台和实施前,组织力量,组成调查组、工作组,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摸底、进行问卷调查或进行试点等方式,全面了解员工的思想反映,从中分析出不同时期带有普遍性的思想问题,明确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重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二、围绕中心工作,系统性地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根本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农信系统的员工队伍构成比较复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思维方式等方面差异很大,所带来的思想问题也比较复杂。特别是近几年农信社职工队伍新老交替频繁,青年职工所占比例剧增,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尚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很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系统的理论灌输,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这就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在业务繁忙、时间紧张的情况下,系统教育从哪里入手,怎样处理好诸多教育的关系,使之既做到统筹安排,有机结合,又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达到从根本上解决员工队伍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全面提高政治素质的目的呢?我们认为,必须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工作中心,结合行业实际确立不同时期的教育重点,抓住中心,开展教育。一个时期突出一个教育内容,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事半功倍。例如,在建国、建党纪念日,有必要对员工进行以“爱党、爱国、爱社、爱岗”为主题的四爱教育:在道德风尚弱化,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抬头的今天,有必要对员工进行弘扬正气、弘扬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农信社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对员工进行观念更新、理念意识和发展意识教育,消除职工的疑惑和“等、靠、要”的思想,稳定队伍稳定思想,增强员工的干劲和信心。
三、结合专业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关键基层信用社的思想教育要保持经常化,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一是教育对象文化层次的多样性。农信系统员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文化程度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和接受教育能力的不同,必须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二是教育对象年龄层次的多样性。虽然近几年新老交替比较频繁,青年职工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但就职工队伍总体而言,仍呈现出老、中、青多种年龄并存的结构。年龄不同,其兴趣则不同,对教育方式的要求也必然不同。三是各专业岗位的多样性。信用社业务范围广泛,面向城乡各个行业。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必然要求分工的多样性。专业不同,工作特点不同,因而对学习方式和时间的安排上,要求就不同,只有结合本系统本单位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保持政治思想教育的经常性。
针对各专业特点的不同,可安排联社机关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前提下,每周固定1至2个半天的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基层信用社可利用班前班后或每周晚上2至3天的时间业余进行学习,总的每周学习时间保持在2小时以内。
针对员工文化素养、政治素质等方面的不同,在集体组织学习、系统灌输的基础上,应当区别不同层次,采取丰富多采的形式进行教育。对文化层次较高的青年,可以采取理论探讨、历史对比,专题讨论等形式,让青年在理论的对比反思中去学习、理解和巩固教育的内容;对一般文化层次的中老年员工,可采取知识竞赛、专题讲座、读书教育等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在工作中,为了配合一个时期的思想教育,还可以组织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配合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四、建立必要的制度,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也是这样。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员工程度不同地受到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袭,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农信系统政治思想工作的实际,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制度的约束,思想教育活动就不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也就必然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关键应是抓好落实,只有在学习活动中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才能体现出制度的规范性,发挥制度的约束力。根据我们长期的工作实践,从本系统今后思想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要保证思想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起来,使之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必须建立学习日制度、中层干部例会学习制度、个人学习档案制度、检查评比制度、政治思想教育效果考评制度以及党员帮群众、团员帮青年的帮教制度等。制定制度以后,要抓好落实,建立一整套考核、检查、监督学习制度执行情况的办法,坚持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同时,还应当根据制度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临沂监管分局蒋伟泓)
第二篇: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工作
1.与时俱进教育促进化验室检验系统各类人员整体素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给自己建立一个大的生活圈,不要只围着自己的那个小圈发展。
2.公民道德教育促进化验室检验系统各类人员道德水准整体得到不断提高。
3.职业道德教育使化验室检验系统各类人员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好产品的质量关。
4.爱岗敬业教育使化验室检验系统各类人员热爱企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增强团队精神,提高与人合作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尽职尽责。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改革大事记(1951年5月~2004年8月)
来源:233网校 2012年12月12日 【233网校:教育考试门户网站】
农村信用社改革大事记(1951年5月~2004年8月)1951年,中共中央批转《全国信用合作会议的报告》,明确指出单独组织农村信用社,统一由银行领导,5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 范围内普遍试办各种信用合作组织。1958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适应人民公社化形式改进农村财政贸易管理体制 的决定》,国务院发布《关于公社信用部工作中几个问题和国营企业流通资金问题的规定》,决定将设立在人民公社的银行营业所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合并,组成公社信用部。1959年 中共中央发布 《关于加强人民公社信贷管理工作的决定》。决定把原来的信用社 从公社信用社分出,下放给行产大队,成为信用分部,由行产大队和公社信用部双重领导。196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提出信用社是农村人民的互助组织,是国家银行的助手,是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197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提出信用社既是集体金融 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1979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党组 《关于建议修改<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中有关信用社问题的报告》,同意将农村信用社更改为“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农 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办理农村各项金融业务,执行国家金融部门的职能任务”。1980年8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讨论银行工作时指出:“把信用社下放给公社办不好,搞 成'官办'的也不对,这都不是把信用社办成真正集体的金融组织。信用社应该在银行的领导 下,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它要办的灵活一些,不应受银行一套规定约束,要起民间借 贷的作用。如果把农村信用社搞活了,供销社搞活了,农业责任制搞活了,三者一配套,社 员的家庭副业也就搞活了,这将大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1984年 国务院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国发〔1984〕 105号)文件指出: “要通过改革,恢复和加强信用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充分发 挥民间借贷作用。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这项改革的领导,注意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把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农业银行要加强对信用社的领导,不宜改变信 用
贷。可以跨地区开展存贷业务。信用社之间、信用社与各专业银行之间可以发生横向业务联系。存放利率允许参照银行所定基准利率上下浮动,有的可以接近市场利率。信用社必须遵守国家金融政策并接受农业银行领导。”
1986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中发〔1986〕1号)文件指出:“农村建设资金,除国家增加农业投资外,主要靠农村自身的积累。提倡各地合作经济组织从当年收入中适当提取公共积累,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鼓励群众投资兴建各种生产设施。人民银行、农业银行要制定不同区域和产业的信贷政策。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改造。中央去年一号文件对信用社规定的各项政策和国务院有关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各项规定,应逐项落实。不得向信用社下达指令性转存款指标,保证信用社多存多贷。积极发展农村各项保险事业。”
1987年 中共中央《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中发〔1987〕5号)文件指出:“信用合作社必须改革官办的积弊。信用社在遵守国家金融法规的前提下,民主管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国家银行及各级政府均不得干预其资金营运的自主权。信用社交纳准备金比例降到与专业银行一致;存贷款利率可以比照国家的基准利率,按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适当浮动;业务范围可以与其他基层金融组织适当交叉。县联社的体制改革,应在保证基层信用社合作性质的前提下,进行多样试点。农业银行和其他专业银行在互等互利基础上,为信用社提供服务和相互代办委托业务。”
1993年 《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3〕91号)文件指出:“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根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的基础上,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要制定《农村合作银行条例》,并先将农村信用社联社从中国农业银行中独立出来,办成基层信用社的联合组织。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只在县(含县)一下地区组建。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按《农村合作银行条例》向农村合作银行参股,但不能改变农村合作银行的集体合作金融性质。”
1996年8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成立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确定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改革的步骤是: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对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然后按合作制原则加以规范。
1997年2月 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姜春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就农村信用社按合作制改革、人民银行加强监管、组建行业自律组织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1997年6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意见》(国办发〔1997〕20号),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合作金融组织,按合作制原则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完善和加强县联社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督管理,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增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专门承担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工作。
1998年11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整顿规
范管理工作意见》(国办发〔1998〕145号),要求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清产核资,按合作制进行规范改造,中国人民银行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组建农村信用社县以上行业自律组织,行使对农村信用社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功能。
1999年4月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根据需要,逐步组建地(市)联社,承担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在全国各省建立信用合作协会,主要职能是对信用社提供联络、指导、协调、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2000年7月 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同意,人民银行和江苏省政府在江苏全省进行了信用社改革试点。在明晰产权、完善经营机制的基础上,全省信用社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在常熟、江阴、张家港三个县级市组建了农村商业银行;在县(市)联社入股基础上,组建了江苏省联社。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改革
概述
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改革农信社管理体制,将农信社的管理交由地方省级政府负责;二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信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扩大入股范围,提高入股额度,产权形式可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三种形式,组织形式可采取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法人和两级法人等模式。改革实践
1.2003年以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经历了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到中下贫农管理,又到农业银行管理的多次改革。中国农业银行在1979年恢复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其下设机构。1984年,国务院审批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这次改革强调农村信用社的“三性”,即组织上的合作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但恢复“三性”改革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还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指令式计划进行。90年代后,国务院要求农村信用社要逐渐从农业银行分离出来。1993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开始各自独立办公;199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标志着农村信用社完成了与中国农业银行的正式脱钩,并开始由中国人民银行托管。
2.自2003年起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及评价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这个方案再次启动了农村信用改革的新一轮创新,试点工作在浙江等8个省进行,该方案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即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以及国家帮扶信用社。2004年8月底,将试点地区进一步扩大到了21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8月,随着最后一家省级合作社的正式挂牌,我国新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这次改革在产权和管理权方面有很大的突破。首先是强调信用社的商业化、市场化,其次是将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了省级政府,权力的下放有利于因地制宜,但也增加了政府对信用社的行政性控制,同时容易引发信用社的道德风险。2现状分析
产权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方面采取多样化方针,各地区根据自身发展水平以及信用社自身状况来选择不同的产权模式: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且已商业化经营的少数地区实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具备商业银行模式改造条件的信用社可以选择合作银行模式在人口相对比较稠密
或粮棉商品基地县(市),可以县(市)为单位将信用社和县(市)联社各为法人改为统一法人。对其他还达不到条件的地区,可继续实行原先的体制,同时通过降格、合并等手段,对高风险信用社进行兼并和重组,并对严重资不抵债、机构设置在城区或城郊、支农服务较少的信用社,可考虑按照《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予以撤销。这样,我国农村信用社出现了三种新型的基本发展模式:农村信用社制度框架内重组模式、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和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各地都有不同选择。但在管理模式上,除北京、天津、上海外,各地基本上都选择组建了省级联社。当前问题:首先,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方面是一种混合产权模式,出资方主要是各级政府,监管方面还是以政府指导为主,产权没有明确的界定,信用社的性质还存有“官办”金融机构的迹象。
其次,在管理模式上,各省级地方政府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易于行政管理的联社模式,这造成了信用社不是对股东和社员负责,而是对上一级的联社负责,同时也伤害了农民参股入社的积极性。
最后,在股权设置方面,农村信用社的“非农”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排挤小股民和农民股民的现象,改变了信用社“支农惠农”的核心目标。
资金运营
(1)资产情况。2000年以后,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规模开始迅速加大,但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并没有完全达到国家8%的标准要求。从2004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再次出现增资扩股高峰,资本充足率有明显提高趋势,可以预见资本不足的问题不久将会得到解决。不良贷款近年来也有所好转,但由于大多数是属于历史积累,在短期内很难收回,这就使得各个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甚至有的地方超过了50%,成为信用社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2)负债情况。从信用社的负债总体来看,农民仍然是最主要的储蓄者,其存款额大约占到信用社总存款的70%。从存款流动性和结构来看,信用社保持较高的流动性水平,但流动性较高的同时也削弱了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尤其是上存制度限制占用了大量资金限制了放贷规模。
(3)盈利情况。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脱离出来后,一方面被转嫁了许多沉重历史包袱,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大,挤压了信用社的盈利空间,而其服务“三农”的宗旨使得社盈利水平长期处于低位。
内部治理
(1)1996年中国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决定》要求,建立了农村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核心治理制度。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的决策并向信用社经营层提出经营目标和战略方针;监事会负责对经营层的监督管理。代表大会负责理事
会和监事会的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对代表大会负责。三会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制约。
农村信用社体系上自上而下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县级、乡镇级,该体系的采用自下而上的所有权控股方式。
(2)当前问题。首先,农村信用社“三会”制度形同虚设。社员代表大会没有成为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自身受到信用社的控制和操纵。理事会和监事会的规范制度还没有建立,理事会受到上级的控制,监事会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有效的内部监管,信用社的经营活动更多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
其次,省级联社控制制度与法人产权治理机制相互矛盾。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三权分立模式,解决了农村信用社、信用社股东和政府之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配问题。但改革中将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造成了各省都毫无例外的建立了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这为地方政府控制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地方金融提供了机遇,制约了不同产权主体共同参与决策的权力。
最后,管理水平有限,管理效率不高。农村信用社职工的文化水平不高,在放贷时不能准确有效的向农户传达信贷信息,同时存在机构冗余、人员庞杂的现象,行政成本高而经营效率低下。
监管状况
(1)建国之初,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供销社共同监管,监管的内容多是对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的规范。80年代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由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监管,监管手段多是强制性的行政式命令。199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开始逐步脱离农业银行的附属地位。
(2)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监管的总体原则。2004年银监会经国务院审批下发的《关于明确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权责分工的通知》经一步将监管体制中各级政府、省级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的权责明确。
(3)当前问题。首先,没有有效的执行对省级联社的监管工作。随着国家将农村信用社的权力逐步下放给省级政府,省级联社的特殊地位就必须要有更高层的国家机构严格管理,这方面银监会监管不完善,管理基本还是流于形式。而是否应当建立专门的全国性信用社监管机构还需讨论。
其次,信用社与监管部门关系不畅,没有建立适当的沟通机制。当前信用社还处于改革发展初期,很多业务还不规范,因此对监管机构存有戒心。而监管者也没有主动建立与各级信用社的有效沟通机制。
最后,监管体系中忽略“三会”制度。“三会”中的内部监事会形同虚设,没有与外部的监管部门内外呼应,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信用社管理层的附属机构。3改革对策
1.明晰信用社产权关系,推进多元化产权模式。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主要是法人产权的概念迷糊不清,入股农民社员享受不到自身应有的权力,甚至连基本的监督知情权都得不到满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推进多元化产权改革,分散股权,民主管理,群众监督,克服“一人说了算”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来说,要求信用社在原有社员的基础上,更广泛的吸收当地的农民农户、个体工商业者、农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资金,甚至可以吸收外地资本、外资企业的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增加大额贷款数量,建立区域资金流通机制,提高信用社盈利能力。解决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键是提高信用社自身的盈利能力。历史债务包袱重和小额信贷利润低是信用社提高盈利水平的两大难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当适当提高利差相对较高的大额信贷的数量,优化信用社的负债结构,降低资金过剩流动性的同时提高信用社的收入。其次是要建立区域间的资金流通机制,适当放宽信用社之间的头寸交易,进而保证资金过剩的信用社可以及时将资金流通到资金缺乏的信用社。
3.确立“三会”在内部治理的核心地位,减少政府部门对信用社的干预,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方面必须确立社员大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同时增强农户和企业股东的参与意识,保证信用社真正反映大多数社员的利益;另一方面建立名副其实的监事会制度,保证其对理事会的监管权力。同时,政府部门要逐渐弱化自身的经营决策者地位,改变农村信用社的一元决策体制,推进多元产权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在吸纳高素质专业金融人才的同时,更要加大在职员工的培训力度,从根本上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4.建立健全信用社监管体制,逐渐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有效的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明确外部监管机构的主体地位和各自职责,包括各级政府、省级管理机构、银监会、中央银行。这其中必须强调银监会监管的核心地位,在协调好与各级政府之间关系的同时,更要监督约束政府部门对信用社经营的干预。其次,加强内部监事会的作用。完善的监事会制度一方面可以帮助社员代表大会监管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与外部监管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管体系。最后,建立信用社行业的行业自律机构,这便于各个信用社之间的信息沟通,自律自治。
5.国家配套优惠扶持政策,信用社自身建立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领域的竞争力。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历史债务还未解决,信贷资金不足、盈利水平低下、管理体制不健全,因此国家的惠农政策中应当考虑对农村信用社政策上的偏向,比如适当的扶持偿还历史债务,减免税金,制定三农信贷的专项优惠利率。同时,信用社自身也应当进一步加强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意识,减少坏帐和不良贷款,这样,依靠国家政策和自身管理的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领域就能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系统的绩效。
6.完善农村信用社法律法规体系,保证信用社进一步改革的有法可依。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法律体系,首先要明确多元产权的法律地位,这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性
问题,是改革从根本上得以推进的关键;其次,在具体业务方面制定严格的操作办法和处罚措施,并由银监会统一监管;最后,信用社、各级政府、银监会等不同部门的权责范围要在法律上得到明确表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权责分明、各司其职,防止越权管理和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最终保证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系统改革拥有坚实的法律基础。
4改革概况
改革并不等于说我国不需要合作制农村信用社,或国际规范的农村信用社在我国无法生存。国际经验表明,许多发达国家,合作金融仍然是各国金融业中不可或缺的生气勃勃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金融的必要性和存在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在于弱势群体可以通过团体合作、资金联合的方式,实现互助,解决单个社员不易解决的经济问题。现在,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业面临的现实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向、机构网点收缩;政策性银行无力直接伸到最基层去顾及农户的金融需要;农村信用社也面临重组、改造,甚至撤并;民间借贷、地下钱庄日渐活跃。因此,完全有必要发育一大批农民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对现有农村信用社也应区别情况进行可行的合理的改造。为此,国家决心将农村信用社按照合作制进行规范,并明确提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造应当是一个在国家适度推动下的自然过程。
第五篇:1 浅析改革形势下 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浅析改革形势下
职工思想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随着成品油费税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稳定已成为公路部门的三大主题,思想工作在深化公路改革和持续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创新思想工作,就必须保证思想工作与公路部门改革同步,必须与单位发展协调,必须与职工思想变化共振,才能保证思想工作为单位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才能为单位改革发展注入积极的政治基因,进而更积极、更主动、更有效地促进公路健康稳定发展。
新形势下,做好公路思想工作,就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完善现有的工作方法和载体,还要密切结合公路改革发展的具体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思想工作不断深入。
一、围绕一个中心,以人为本做好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的对象是人,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做好思想工作,就必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中心,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把握,逐步开展。
一是人员覆盖要“全”。要突出干部职工受教育的主体性,根据干部职工的职务及个人素质的不同,制定统一目标、注重分类的教育方案,做到因材施教;根据职工生活环境、作息规律的不同,采取统一内容、分时段开展的教育工作安排,做到因时施教;根据干部职工岗位特点、工作地点的不同,采取集中教育与远程指导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做到因地施教,确保思政政治工作不留“死角”。二是时间把握要“准”。思想工作还要注意把握时间性,力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超前宣传,在改革实施之前,做好改革的重大意义、方针策略宣传,为职工的做好心理缓冲,做好改革措施、具体成果及典型经验宣传,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改革观。超前预防,针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重点环节,科学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制定应对方案,提前介入开展思想工作,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
三是问题解决要“快”。要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公路改革发展不同阶段所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开展专题调研、社会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改革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问题。要进行科学分析,从导致问题出现的具体环境出发,系统分析各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及时快速的解决问题。要继续做好跟踪调查,看制定的应对措施是否正确,问题解决是否彻底,有无附带问题出现,做到万无一失。
四是保障措施要“长”。改革时期的思想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建立思想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抓好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政工科,并设置专职政工员,明确科室职责和岗位职责,逐步健全思想工作机构;积极引进有思想、有文化、有素质、动手能力强的大中专学生,优化政工干部配置;强化组织培训。提高思想工作开展的针对性。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密切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将政治教育与公路科学发展相结合,深入开展党员领导班子思想教育,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为推动各项改革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抓好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符合 2 新时期思想工作要求的工作流程、制度体系,探索建立思想向政治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思想工作深入开展。
二、抓好两个结合,科学合理做好思想工作
一是密切结合科学发展观。在思想工作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职工教育方式。加强理论引导。通过组织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举办形势政策辅导会等形式,结合公路改革发展的实际,深入开展思想理论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加强重点指导。本着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专家辅导与集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从提高公路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出发,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举措,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和大局观。加强专业辅导。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则,积极聘请工程施工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生产技术、工艺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切磋,做到学用结合,提高一线技术人员的施工能力。
二是密切结合四化管理理念。深入推进思想工作开展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人为本提高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是发挥思想工作作用的根本保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根据改革的实际情况,集中开展四化管理“回头看”活动,对已建成的制度流程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初步建立起适应改革工作需要的制度流程体系。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充分利用市局四化管理工作简报等平台,建立以思想工作干部为主体的四化管理工作联络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和认真研究单位职工存在的思想状况,为思想工作及时提供信息与对策。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将思想工作作为四 3 化管理百分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各单位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是否完备、教育措施是否有力、职工思想水平是否提高作为衡量思想工作成效的标准,把工作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实行同时部署、同步考核,增强思想工作开展的力度,保证思想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充分利用三个平台,全体提升思想工作水平。针对系统内单位多,岗位分工细,职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和改革要求高、进展慢、战线长等特点,充分利用思想教育、宣传以及精神文明创建三个平台,将思想工作更好地渗透到各个工作环节。
1、以文明行业创建为平台,推进思想工作开展。职工思想工作是创建文明行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文明行业、构建和谐公路的内在要求。在思想工作中,要以文明行业创建为平台,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不断深入理论研究。以职工思想研究会为依托,通过开展庆祝重大节庆日征文、优秀政工论文征集等活动,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深入研究和探讨新时期思想工作的理论特点,不断深化对思想工作的认识。不断丰富创建载体。通过创建“文明窗口”、“青年文明号”、“创优争先、岗位建功”,“我为公路添光彩”等各种主题活动影响和教育职工,增强思想工作吸引力。利用五四劳动节、建党日、建国日等重大节庆日,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开展乒乓球比赛、演讲比赛党员答题竞赛以及党的知识竞赛等文体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激发了职工工作热情。不断推进特色文化建设。要注重取舍,着力挖掘具有积极意义的优良传统和具有改革精神的时代典型,特别要继承和发扬公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4 的优良传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改革文化,公路人文化,路文化和桥文化,推动思想工作开展。
2、以现有教育阵地为平台,提高思想工作的针对性。依托硬平台。充分发挥“四室一家“的教育功能,根据改革的需要,经常组织职工参加政治理论,职业技能技术学习,根据被分流职工不同的岗位特点,通过请专家辅导、老职工示范和岗位技能培训等形式,积极鼓励职工进行思想”充电“,把公路文化融入思想工作之中。依托软平台。发挥局OA办公软件及局域网等教育功能,开辟远程教育平台,并针干部职工个人文化水平和岗位工作的特点,增设思想、岗位教育及专业技能教育三个专栏,以理论著作摘录、专家讲座录音和专业技能概要等形式,提高远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依托社会平台。引导职工根据自身文化水平和岗位特点,选择参加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通过系统、科学的专业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鼓励职工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种思想理论征文、文体娱乐及专业技能比赛活动,展示德州公路风采,培养干部职工的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
3、以舆论宣传为平台,营造良好的思想工作氛围 在思想工作中,舆论宣传的作用十分重要,正确把握舆论宣传导向,为做好思想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强化对内宣传。充分利用四化管理工作简报、公路信息、政务信息等宣传平台,及时介绍改革进展情况、详悉改革方案内容和改革政策,增强改革工作的透明度,消除职工疑虑。加强对外宣传。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及时总结和推广改革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报道改革工 5 作取得的实际成效,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注重典型宣传。精心组织开展改革过程中典型人物、典型事迹选树和宣传活动,深入挖掘德州公路人改革精神和创新精神,引导职工向榜样学习,自觉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尽快适应新工作,沉着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