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研究概要

时间:2019-05-15 00:5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研究概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研究概要》。

第一篇: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研究概要

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研究概要

来源:未知 时间:2010-12-19 字体:[大 中 小] 收藏 我要投稿 浏览:236 【摘要】ESP是一种探讨各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理论。它应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趋势。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探索、师资的培训、教学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ESP理论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教学体系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11.014

当前外语教学正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而变革的宗旨是将外语教学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调整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根据社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不同需求,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及研究的特长和学生的兴趣动机,制定出一套全新的教学体系。在研究中,笔者发现Hutchinion和Waters提出的ESP(English forSpecific Purposes)理论能够很好地引领我国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Hutehinion和Waters认为,ESP是一种探讨各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理论。也就是说,ESP教学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以便获得自己所从事专业或不同体裁的知识或技能,它注重学习者的目的。即通过ESP教学,学生既学习了专业,同时又提高了英语水平,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ESP教学具有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需要分析之上和注重语用能力培养的特点。

一、构建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的现实理据

我国现有1000多所高等院校,有本科与专科、重点与非重点、沿海的与内地的,各类学校的生源水平、师资条件不尽相同。一个教学大纲、一种教学模式显然不切实际。不同的大学应有不同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推动我国大学英语发展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其他门类繁多的考试已不太适应人们提高外语水平的需求。而且,许多大学的英语教学都是围绕着四级应试展开的,四级考试通过后的英语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我国,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指的是大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教学、达到大纲规定的基础阶段教学目标后而开设的高年级阶段英语教学,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获取并掌握专业所需的英文信息和基本技能,以英语为工具并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在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方面,一些外语工作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如朱万忠和韩萍、谢济光和田穗文、陈昌勇、郑大湖、黄映秋、马海燕等,他们的后续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虽在局部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全国整体范围内来说,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有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根据张玲、胡金环的调查数据表明,由于资金、设备、师资、管理等因素的制约,58%的高校仍未能把后续英语教学纳入正常教学计划,教学管理不正规,没有统一规划、统一要求。教材陈旧,质量不高,缺乏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从事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教师都是从本专业的英语较好的教师中挑选出来,英语教学只是机械的单词灌输,没有达到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训练与提高,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由于受专业的限制不可能达到专业的要求,且没有机会进修。而大学英语后续教学在很多院校还没有起步。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课只在一、二年级开设,由此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弱,学生在完成一、二年级英语学习后,到三、四年级出现断层,使学生未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语言技巧应用提高的目的;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外语技能普遍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有关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来毕业的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感到不满,对口语和写作能力则更为不满,他们认为口语能力强或非常强的仅为5%,认为一般的为52%,差或极差的为37%,能顺利听懂或基本听懂国际会-议发言的仅为16%,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国际会议讨论的仅为7%;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对外业务谈判的仅为14%。对于英语写作能力,他们认为非常强或强的仅为11%,差或极差的为24%,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写作的仅为12%。同时,原有英语水平因英语断层而下滑,导致英语能力减弱,制约了科研能力的提高。这与学生实际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也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对此,有72%的被调查者表示这一矛盾影响实际工作,并且认为有必要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实际的综合能力。因此,实施大学英语后续教学,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是顺应广大师生愿望的,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具体实施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上,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ESP应是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趋势。笔者对清华同方数据库(1994~2007年)上关于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浏览,累计文章37篇,其中外语核心期刊文章3篇,其他省级期刊文章34篇。除了4篇论证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文章外,33篇文章中有30篇直接或间接地提到了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课程设置应考虑到学生的专业需要。这就意味着大学英语后续教学应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为目的。曾祥发、张洁、对成都医学院2005级各医学专业随机抽取的126名学生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选课情况统计也表明,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后续课程备受学生青睐。而这一点正是ESP理论的精髓之所在。令人遗憾的是,在笔者所检索到的37篇关手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研究的文章中,没有一篇文章提出要以ESP理论为基点来构建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更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设想。因此,笔者拟弥补这一缺陷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构建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的设想

笔者认为,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探索、师资的培训、教学的管理等方面。

(一)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

首先,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计应按ESP课程的原则来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弄清他们来参加后续学习的目的。Tom Hutchinion和Alan Waters认为,影响ESP课程设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什么;二是怎么学;三是为什么学。也就是说,在设计ESP课程时,需要考虑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需求分析。三者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其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的构建。第一,在新生人校学习大学英语一年后的第三学期,同步开设公

共专业基础课程,如为经贸类的学生开设商务英语或经贸英语,为他们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奠定良好而扎实的基础。第二,在第四、五、六学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专业发展方向而开设众多的ESP课程,具体为以下三类:一是职业英语即EOP/EV;二是学术/教育英语即EAPfEEP;三是科技英语即EST。同时,选择一些经贸类学科课程实行双语教学,选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并系统使用5d%以上的英语授课,这是因为双语教学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科知识,来实现学习者掌握并提升外语能力的目的。第三,在第四、五学期,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和进一步出国深造及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良好愿望,开设高级英语课程,以实现巩固、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为学生参加雅思、托福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夯实基础。第四,本科生毕业前夕,再为学生开设部分有关雅思、托福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辅导课程,以实现学生考前的最后强化和冲刺。与此同时,也为其他准备毕业后马上就业的同学,开设部分需要进行英语测试的专业技能考试的考前辅导课程,如全国外贸岗位证书、涉外导游证,为学生从事相关行业工作获得必要的资质和资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可用图2表示。

(二)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模式的构建

试图将语言学行为主义(behavior-ism)和心智主义(mentaLism)交叉理解,以建立起有效的第二语言习得教学模式一语感训练模式,而且按语感训练模式多维操练,尽力追求清晰、准确,以缩小语言公差(1inguistic tolerance),语感训练模式如下:

听读(听英语讲授课)

书写(用英语做笔记)

背诵(背诵经典段落)一获得语感一语篇一认知世界

阅读(大量阅读教材)

会话(师生互动交流)

视听(感受语言语态)

此外,笔者还将进一步增加各个学科课程的双语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和学科知识的习得水平。具体可用图3表示。

(三)大学英语后续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后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推行“把教变为学”的一部分的教学理论,即打破旧的定势——学为教的一部分。同时,还应强调服务一过程一质量。其含义在于教师自始至终的服务意识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运用一切先进、合理、科学手段,以求达到理想的优质结果,即培养合格的懂专业技术知识,且具备良好的对外交流、合作、磋商、协调的外语表达能力。此外,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四)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选定后续英语课程的双语教学过程中,一是尽可能使用国外原版、影印版学科教材,或选用符合我国国情、由国内高等学校所编写的高质量全英文版教材。全部教学活动实行50%以上的英语教学,创设一种全新英语学习所需要的听、说、读、写、译的环境。二是大力开发和推行新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大力推广电化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编写电子教材,研制电子课件。三是在具体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语境教学、反思教学、多智力协同式教学、任务式教学、图式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是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五)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师资培训

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课程体系决定了任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又要有相当的专业素养。因此,应该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师资培训,一方面让对某一学科有兴趣的英语教师进修或攻读第二硕士学位;另一方面,让英语基础好、懂专业的教师到外语院校或国外进修。同时,引进专业对口的外籍教师,配备中国教师助教,实施在岗在职的培训。通过这样的途径培养出的教师就能担任后续教学阶段的教学任务。

(六)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管理

学校职能部门应关注后续教学,抓紧后续教学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建议把后续教学课列为必修课,强调学分要求,保证足够学时,建立奖励机制,可与奖学金挂钩。成立后续英语教学教研室,稳定师资,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可允许学生提前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及早进入后续教学阶段学习,从而充分发挥优生的学习积极性,改革测试体系,突出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在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加大主观题的考试比例。同时,建议在学生毕业时进行一次专业英语水平考试,形式上可以全校统一,也可分院、系实行统一联考。

综上所述,笔者揭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解读大学生们对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需求,寻求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新路径,构建一种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新的后续教学体系对于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真正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推动大学英语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为如何培养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具有丰富和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与改革理论的重大意义。

本文来自草根论文网,原文地址:http://

第二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探讨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探讨

摘 要:大学英语承担着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任务,是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而课堂教学仍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提高大学英语整个课程的质量具有决定意义。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具有激励和向导功能,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体系将是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评价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就如何构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阶段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不仅仅是受课中教学阶段的教学效果的影响,同样受课前的准备工作的影响,并且课中教学阶段并非就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课后总结活动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

事实上,课前准备阶段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阶段,按准备主体的不同,其分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包括分析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收集资源制作教学视频,在课前,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从而分清教学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精心研读教材,并根据教学需要查找更多相关资料,进而对这些资料进行整合,制作出课堂教学视频。学生活动包括预习教学资料、观看教师整理的教学视频以及适当的课前联系。在课前,学生需要做对一些事情以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从而迅速地消化教师传递的英语知识,为此,学生要强化课前自学,并加强自觉联系,以提早融入新知识学习阶段。

2.课中教学活动阶段

在课中教学活动阶段,教师既要为学生答疑解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要挖掘问题,以便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因此,在这一课堂教学阶段,首先,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问题,开发引导学生直面自己的知识弱点及盲点,将学生的知识弱点及盲点逐个击破,同时还要适当设置知识拓展环节,以便发现学生的问题。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通过交流协作相互学习,感受大学英语学习的乐趣。最后,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为学生设置任务,供学生独立探究,完成自测。

3.课后教学活动总结阶段

课后,为了了解整次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与学生加强交流,了解学生的疑问与收获。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网络学习的平台进行留言,教师会及时浏览,并对学生意见作出回复,对其问题进行解答。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一阶段,教师往往要根据学生的各种反馈来总结课中教学活动的效果,从中总结经验,以便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二、构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

1.与课程自身特点相结合

大学英语可以说是一门自成体系的课程,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其教学目标、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模式都存在特殊之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专门针对大学英语这一课程而构建的评价体系,因此,其要想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作出有针对性的反馈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就必须要紧紧围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自身特点。

2.评价对象多元化,他评与自评相结合

学生和教师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主体,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行为形成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就体现于其双方的互动行为中。就评价对象而言,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都是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除了教师是评价对象外,因此,除了教师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及自我评价外,学生同样有权对课堂教学作出评价,并且提出意见或建议,学生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主体,其评价往往更具真实性与主观感受性,除此以外,其他教师以及教学管理者都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学生也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对象,其在教学中“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都能够反映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3.评教与评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知识转换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教学目标的传递过程。“评教”建立在如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提质扩容的评价体系。“评学”,建立在如何促使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自学、会学、好学、乐学,发挥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以“评学”为重点,坚持以“评教”与“评学”有机结合,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质量,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学习质量。

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1.结构性评价与开放性评价相结合

课堂教学评价根据所使用的评价工具的不同可分为结构性课堂教学评价和开放性课堂教学评价。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结构性评价与开放性评价所具有的激励和导向功能是不可或缺的成分。结构性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更强等工具性,其通过量化和测量总结出课堂教学的特征及效果;而开放性课堂教学评价则更具有价值取向性,其更注重人的发展。这两种评价方式各有优劣性,因此,要想获得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理性评价,就需要将这两种评价方式进行结合,将结构性评价与开放性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纳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体系中。

2.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综合评价系统

教师自评、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价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的评价主体团队,而教学督导员集中听课以及教学效果评定等则是重要的评价流程,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下才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教师自评是教师将自己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与课堂实际效果相对比做出的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往往更具客观性,同行其他教师就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实际教学影响进行评价。专家评价往往更具专业性,专家会将评价深入到教学理念甚至是教学艺术层面。而学生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自己课堂学习成果的评价。教学督导通过集中听课活动能直观感受到课堂氛围及教师的授课风格,从而对教师作出全面的评价。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最终都是回到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对教学结果的反馈是对课堂教学最直观的反映。

3.要确保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平等对话

从后现代主义对教学评价研究方法论的启示中,我们可以发现开放性和平等性对话对于课堂教学评价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而言。在过去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其评价是单向且自上而下的,被评价者对于评价者的结论无法做出任何质疑或反驳,只能被动接受,这种类似独裁的评价格局容易造成评价评价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因此,为了避免结果的失实或歪曲,应赋予被评价者更多发言的机会,并且评价者也应放低自身的姿态,与被评价者进行更多交流互动,评价者理应对自身作出的评价结果提供相应的依据,而被评价者则可以主动作出相应解释,通过这种平等对话更加巩固评价结果的说服力,并发现更多的教学问题。

4.确定教学评价指标,明确各类评价参考价值

根据前文所提到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可以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堂教学的内涵及要素,另一种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行为、教学氛围、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五项。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上两种评价指标中的指标对课堂教学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指导意义,同样对最终的评价结论的得出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参考价值。因此,在确定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之后,还要根据其影响及参考价值的不同确定各自的评价权重。此外,从评价主体的角度来看,教师自评、同行评价、专家评价以及学生评价都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况的反映程度不同,因此,其对应的评价对于最终的评价结果的参考价值也有所不同,对于这几类主体所作出的评价也应区别对待,设置合理的评价权重。

四、结语

总之,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一个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通过建立一套新的、符合当代教育思想和评价理念的评价体系能够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而评价体系的构建会直接受评价对象、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的选择的影响,因此,要构建一个科学可行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就要改革现行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新的发展性理念去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教学评价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真正起到指导与监控的作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杰锋,苏春景.对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X)7(9):172一174.[2 ]胡中锋,李方.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曾望.wiki 环境下英语协作学习慕课平台的构建[J].高教学刊,2015,(4):19.[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8.

第三篇:基于旅游岗位英语语言技能要求的高职EGP与ESP课程衔接体系研究

基于旅游岗位英语语言技能要求的高职EGP与ESP课程衔

接体系研究

【摘要】本文从高职EGP与ESP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及一体化课程评价角度构建高职EGP与ESP课程衔接体系,为高职应用型专业高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可循的思路。

【关键词】双高技能 EGP ESP 岗位英语语言技能要求

一、引言

高职EGP与ESP课程作为高职英语教育的两个主要的课程结构,共同承担着高职高级嫩人才对职业英语语言技能的责任。然而,众多的高职院校在EGP与ESP课程结构安排上以管理者角度划分课程教学的时段及学生授课时间的长短。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将EGP归属于院校的英语学院(系),而将ESP课程归属于某专业课程院系。分裂的课程设置导致高职英语教学缺乏共同的高职英语教育目标。由于EGP课程多有英语院系承担教学任务,ESP课程多由专业院系指定专业课程教师完成ESP课程教学任务,来自不同院系教师无法达成高职英语教育课程衔接的更好沟通,造成教师授课缺乏衔接性和学科专业性,授课教师教学也因教师自身后续发展定位不清造成的授课情绪不佳,教学效果欠缺。高职EGP课程大多采用通识版本教材,即高职所有专业学生EGP课程皆使用统一教材,这样做的不良后果是,授课教师主观上对教授学生所学专业的不了解造成的课堂教学内容无法存在学科专业的特征,学生英语学习懈怠,并影响与后续专业英语课程的衔接。

二、旅游岗位英语语言技能要求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所对应的旅游岗位主要包含旅行社中高级管理者、中英文导游、导服公司中高级管理者、星级酒店各主要部分中高级管理者、各部门主要岗位员工。根据笔者分别与2007年10月和2011年10月开始了两次对旅游行业(各大旅行社、导服公司、星级酒店)中高级管理人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及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深,旅游行业对各主要岗位人员的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在逐年提高。旅游行业对一线工作人员的英语语言技能要求从原先的只要能简单的问候到能做到简单的英文行业话题对话。同时,从两次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对比反映出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英语语言技能是全行业覆盖,即所有招聘者必须会说英文。数据还反映出一个现象,应聘旅游行业窗口岗位,例如:酒店前厅、各大旅行社导游等都要求应聘者有较流利的行业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这样的变化说明,即使拿到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缺乏旅游行业岗位英语语言交际技能将被行业淘汰。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普遍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认为:学校期间浪费了很多时间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上,而对旅游行业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关注度不够。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导致这样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引导失误。普遍的高职EGP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迫于基于通过英语三级(A/B)等级、大学英语四六级为考核标准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关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重要性”,导致大量的学生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首要和最终目标。其次,学生缺乏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定位知识。大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缺乏通过各种途径获知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对应的行业主要岗位及其对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而是一味地跟着课程表的安排完成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对学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等缺乏了解。其三,高校EGP课程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普遍高职院校对EGP授课教师进行课程教学评价主要基于课堂教学形式、基于课本讲授流程、词句分析是否详细等传统的英语课程评价参数进行。导致,EGP教师迫于应付检查而忽视学科专业相关语篇、听说训练的渗透。笔者在近5年来,每年进行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的问卷调查,正好和对毕业生调查问卷中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

一、学生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二、EGP教师强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三、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对旅游行业主要岗位的英语语言技能要求不清楚。

三、高职EGP与ESP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职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a.为不同层次高职生源(主要以优秀的中职生及中等成绩的普高生为主)提供相同英语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造成优秀生“吃不饱”,差等生“消化不良”的现状。b.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为主导的考核方式阻碍了EGP授课教师专业化教学内容的引入。c.ESP授课教师单纯依据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削弱了学生参与行业英语实践的积极性。

2.高职ESP教学模式EGP化。很多高职ESP授课教师,在进行ESP教学时,沿用传统的EGP教学模式,采用词汇讲解+词汇练习+句子翻译的方式完成ESP教学。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曾经有过学习的词汇及语法上,这既降低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影响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又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及教学资源的浪费。

3.高职EGP与ESP教材分裂。学科各有侧重的ESP教材因为考虑知识体系的紧凑性、教师授课时间有限等各种因素往往不会将大量与行业或专业相关的语篇囊入其中。而目前高职院校的EGP课程普遍使用统一教材,教材多以故事性语篇构建,几乎不涉及特定专业相关的词汇及篇章。教材的不衔接造成EGP与ESP教师对教学情况的互不关心,教学效果不显著。

4.教师知识结构缺失。目前高职院校的ESP课程的教学主要由各系(学院)中英语基础较好专业教师或者院校专业英语教师来承担。专业教师虽然英语基础较好,但毕竟未接受过系统的英语教育学习,在语音语调、语法、英语教法等方面存在不足,承担ESP课程很难将知识系统地且正确地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也有部分高职院校让专业英语教师承担各系(学院)的ESP教学。这部分教师尽管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强,但由于对行业及专业的不了解,缺乏行业实践经验,至多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无法真正实现实践教学的职业教育的初衷。两类教师在知识结构上都相应地存在缺失。

5.高职EGP与ESP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缺乏。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EGP和ESP课程评价方式传统、单一,且相互割离。单科课程结业的评价模式,教师缺乏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测试的引导,造成学生突击性应付考试的普遍现状,不利于EGP和ESP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高职EGP与ESP课程体系衔接体系研究

1.课程结构。1+5或者2+4模式。考虑到高职生源的特殊性,以及多年来从事EGP与ESP课程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高职EGP与ESP课程结构可分为1+5或者2+4的模式。即,一学期EGP+5学期ESP,或者2学期EGP+4学期ESP模式。高职新生可根据入学英语语言水平考试自主选择其一,并按照完全不同的职业英语教育体系完成大学阶段职业英语教育课程。这样的模式有两个优势。其一,让学生清楚自我英语语言所处的阶段,帮助学生树立合理合适的英语学习计划和目标。其二,面对英语语言水平相当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辅助学生提高语言技能水平。

2.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平台+ 基于网络的课外教学平台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来自学科专业院系的课程+基础类课程(体育、基础英语、大学语文等)。学科专业院系的课程包含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EGP课程被大多高职院校归属于英语院系,而ESP课程被纳入到学科专业院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或者专业拓展课程中。由于传统观念中对EGP的重视,大多高职院校在EGP课时分配上往往持续2-3学期,而所有的学科专业的ESP被安排在后续的4-5学期(大多在第六学期,学生以出校实习实训)。这样的安排易造成一种误解,即上EGP课程比上ESP课程得到的重视程度高,继而造成ESP课程教师对其授课的轻视。同时,由于后续两个学期要完成类似《旅游英语》、《导游英语》、《饭店英语》等ESP课程的学习,学生深感压力。课堂教学平台+基于网络的课外教学平台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改变了固化的EGP课程先行授课的模式,让不同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步和愿望拓展旅游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平台主要是指以课堂基础的教师面授阶段;基于网络的课外教学平台是指基于互联网的多门类旅游相关课程的网络化课程学习模式。学生在EGP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与本专业相关的网络课程提供的延伸知识调整EGP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明确EGP学习的意图。同时,ESP学习阶段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提供的实训计划和自测程序完成旅游行业主要岗位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测试。这种多平台互交的课程设置模式,既提高了学生自主英语语言学习的能力,更重要地是让学生清楚旅游行业主要岗位对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及如何实现这些要求。

3.教材建设。以CBI理论为指导的EGP与ESP课程衔接的教材建设。即以学科内容渗透的教材建设。该理论指导下的EGP与ESP教材建设,将旅游管理专业对应的主要旅游岗位英语语言技能融入到EGP及ESP教材中。旅游管理专业EGP教材内容不再是简单而通识的故事性内容,而是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知识为主线的英文语篇、词汇的构架。同时,其ESP教材内容也将避免旅游管理专业EGP教材已经使用的教学内容,而选择更专业化的旅游行业知识作为教材建设的重点。这样的课程建设,体现了高职英语教育的整体性理念,同时节约了教学资源,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4.师资培养。EGP教师深入旅游行业+ESP教师参加各类英语语言考试。高职EGP教师普遍拥有着本硕均为英语语言学、文学或者翻译学等纯语言方向的学习和研究。英语语言功底良好。但以CBI指导下的高职EGP教材构架要求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EGP授课教师深入旅游行业,了解其行业的主要岗位及其对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从而为EGP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旅游岗位工作程序、工作禁忌等拓展知识讲解准备行业知识积累。担任旅游管理专业ESP授课教师应加大参加英专八级、雅思、托福等纯语言水平的考试。

5.课程评价。EGP与ESP一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由于高职职业英语教育的整体性,对高职EGP与ESP课程评价应采用衔接式课程评价体系。即将学生EGP课程与ESP课程作一整体性过程评价。相应的授课教师评价是在该学生高职英语教育完成后给与评价。这个过程中,EGP授课教师的评价可以依据授课学生参与职业大赛中英语语言技能表现情况、实习实践过程中行业管理人员对其英语语言技能水平鉴定来确认该EGP课程教师的中期考核成绩。相应地,EGP课程教师将参与旅游职业大赛过程中英语语言水平、实习实训过程中旅游岗位英语语言使用水平来作为评定该学生高职英语教育中EGP课程成绩,但这部分成绩仅是该学生过程性考核的一小部分。该学生最后的英语教育成绩个动态可变的结果。即EGP阶段成绩+ESP阶段成绩。但其个部分成绩均取决于旅游行业岗位英语语言技能水平的高低。

总之,笔者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课程评价体系方面探索高职英语一体化教育目标实现的高职EGP与ESP课程衔接体系。该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为旅游管理专业双高技能人才培养在高旅游行业英语语言技能提供了保障,更为高职应用型学科专业EGP与ESP课程衔接下的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提供可循的实践思路。高职EGP与ESP课程衔接体系研究是高职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衔接性和前瞻性[J].外语界.2004(05).[2]朱晓华.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1(02).*基金项目:重庆市教改项目:“基于岗位能力的的高职EGP与 EPS课程衔接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阶段成果之一。

第四篇:大学英语多样化教学实证研究.

大学英语多样化教学实证研究(1)

摘要: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研究源于对传统教学的反思。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沈阳毕业论文使高职英语教学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探讨了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次教学中实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必要性,对比分析了几种模式的特点与成效,以充分发挥各方面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教学模式多样化

0 引言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是目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代写论文 从美国教育家乔伊斯与韦尔1972年提出“教学模式”始,我国教育界对其研究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应用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教学模式的兴趣和热情空前高涨,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研究是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应和促进,对传统教学反思的结果,是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单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抹杀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外语教学实践的不断开展,高专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学生人校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明显的差异不仅存在于班级内部,而且还存在于班级与班级之间,甚至系与系之间。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方式将他们安排在一个教学层次,即教师使用相同的教案和相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完相同的内容并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则无法提高高专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了妥善解决这一矛盾,真正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我校对2005级新生在英语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验。这一举措正以不同寻常的广度和深度冲击着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现在通过结题报告,研究总结该教学实验的总体效果,对比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与成效。这对于充分发挥各方面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 教学模式及分层教学 1.1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对理想教学活动的理论构造,是描述教与学活动结构或过程中各要素问稳定关系的简约化形式。简言之,教学模式是一种反映或再现教学活动现实的理论性、简约性的形式。它总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构建和完善。随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随着教师科研意识的觉醒,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已成为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中的热门话题。1.2 教学模式应用的多样化

与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道,各种教学活动模式层出不穷。多样化的模式不但改组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了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构建或刷新了课外学习、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管理教育模式。这些模式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

1)小组学习,分组教学。这是针对班集体和个别学习而言的。由于小组学生界于班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习之间,因而较容易发挥集体学习和个别学习的长处。组织小组学习还可以达到照顾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等不同的目的。

2)个别学习和自学。这是一种按个人设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代写毕业论文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并让个人主动学习的方法。这一方法集中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原则。

3)自由讨论,课堂讨论。这是学生和学生之问或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师讲解的单向、单调、满堂灌的局限。但这种方法必须和教师的讲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兴趣学习。兴趣学习区别于强制学习。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生动性,还可以增强教师上课的针对性。如在“兴趣引路,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就较多地运用了这一教学方法。在英语课上学生唱歌、猜谜、对话、认图等可使教学过程有声有色、趣味盎然。

第五篇:行政许可后续监管体系中双罚制引入问题研究

行政许可后续监管体系中双罚制引入问题研

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徐晓明

 2013-04-20 11:54:53

来源:《现代法学》2012年第3期

摘要: 组织监管异质性是将双罚制引入组织型行政许可监管责任体系之基本前提。组织违法结构双层特性决定了单罚制所具有的“敲山震虎”式监管缺憾;组织规模特性加剧了行政许可持有人监管事实信息优势地位,降低了其违法成本与难度,而“熟人”监管背景特性则放大了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管制俘虏”能力。双罚制具有两个层面的制度价值:一是作为监管惩戒机制,其增强了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阻却力量,加大了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成本;二是作为守法责任传递机制,双罚制在驱动行为个体自律的同时,也在倒逼组织自律,激发组织守法内生动力的生成。双罚制的科学合理建构需以解决适用范围、责任分配、行为责任个体确定三个方面的标准问题为支撑。

关键词: 双罚制;行政许可;后续监管

双罚制作为一项法律责任制度[1],在我国,它较早地产生于我国刑事法律责任体系中。刑事法律责任体系中双罚制的引入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有效预防、遏制组织型犯罪的功效。在优化行政监管的背景下,行政许可监管法律责任体系中能否借鉴刑事双罚制,针对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的行政许可违法行为设置双罚制,以进一步增强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效果呢?目前,我国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责任制度中针对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行为的惩戒,主要是以单罚制为主体法律责任模式,即对组织的同一违法行为,通常以组织为法律责任承担者,违法行为个体并不承担法律责任。当下,仅有少量行政法律规范零星作了双罚责任规定。对于如何制度化地将双罚制引入组织型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责任体系之中,理论与实务界尚未对此作出积极的回应,本文拟从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特质出发,对双罚制度法律责任机制的价值以及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

一、组织监管异质性[2]:双罚制引入之基本客观前提

之所以要在组织型行政许可后续监管责任体系中引入双罚责任机制,这是由于监管对象的特性所决定的,监管对象的异质性决定了需设置专门针对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的不同于个体行政许可持有人的法律责任机制。

(一)“敲山震虎”监管效应:违法结构双层性决定下的单罚制缺憾

从组织行为学层面来说,组织相对于自然人来说是一种法律关系主体,但就其本质而言,并不是脱离自然人的财物或抽象的存在。无论是法人还是一般组织,它们作为一个组织体形态,他们意志的产生、表达和付诸实施都离不开自然人。正是基于自然人在作为组织内部成员执行职务时所具有的代表人与代理人与公民的双重身份使得其意志与行为都具有双重性。“作为单位组成人员的自然人,在履行职务时的行为有两种属性:一方面是单位意志下的单位行为,具有单位的属性;另一方面是他们自己意志支配下的单位行为,具有自然人的属性。”因此,作为个体的自然人履行组织任务的行为就具有意志与身份双重性。从违法结构机理层面来分析,作为具体实施主体的个体意志与身份的双重性决定了组织违法机制必然不同于个体违法机制,而具有双重性。组织违法机制主要体现为两个层面:一层是表层违法机制,从对外关系角度来说,由于个体是以组织的名义从事违法行为且受益主体也是组织,因此,组织违法首先从表象上体现为是以组织为违法责任者的表层违法机制;一层是深层违法机制,从对内关系角度来说,个体接受组织的委派,以组织的名义从事违法行为,其是违法行为的具体实施主体,其与组织之间也基于违法行为产生了法律关系,产生了违法责任如何在组织内部公平合理分担的问题。因此,组织违法机制也同时体现为以违法行为实施主体为责任主体的深层违法机制。

实践证明,不同的法律责任制模式对于组织违法行为的惩戒效果是不同的。就组织型行政许可后续监管而言,由于相对于双罚制而言,单罚制只是对表层违法结构中的作为外在违法主体的组织实施惩戒,而并不对具体实施行政许可违法行为的行为个体实施惩戒,因此,这在无形之中就产生了违法责任主体与违法行为主体的分离状态,产生了“敲山震虎”监管效应,由于对于违法行为个体而言,“敲山震虎”监管效应具有惩戒间接性,而实践也充分证明这种“敲山震虎”间接监管效应的形成直接削弱了违法行为个体对于法律责任的感知,而伴随着违法行为个体法律责任感知的削弱,法律责任制度所具有的教育、引导以及惩戒功能也必然随之弱化,显然,这不利于对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惩戒与预防。单罚制责任模式所具有的“敲山震虎”监管效应弊端提示立法者应当对单罚制能否适用于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全部违法行为的惩戒这一问题进行反思。相反,基于组织违法结构机制中的深层违法结构机制所体现出的行为个体违法行为的可责性,笔者认为,在特定情形下通过引入双罚制,则可以将实施违法行为的行为个体一并吸纳为违法责任承担主体,通过直接的惩戒来进一步强化行为个体对于法律责任的感知,进一步优化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法律责任机制,以此来有效提升行政许可后续监管质态。

(二)组织规模特性:加剧了行政许可持有人监管事实信息优势地位[3]

1.监管事实信息优势地位:行政许可持有人信息地位一般状态

基于监管信息地位视角的考察,在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关系中,行政许可持有人拥有实施行政许可的一系列动态监管事实信息,处于监管事实信息的优势地位,这些动态事实信息既是行政许可持有人决策的基础与保障,也是其与行政许可监管机关、社会公众进行博弈的关键要素。尽管行政许可监管机关、社会公众基于各种机制能够获知相关监管事实信息,得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其与行政许可持有人之间的监管事实信息不对称状态,但行政许可持有人作为监管事实信息生产者这样一个事实从根本上决定了行政许可持有人处于监管事实信息优势地位。事实证明,信息不对称状态的形成对于行政许可后续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信息不对称状态为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实施行政许可提供了屏障,违法屏障的形成在无形之中降低了行政许可持有人实施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另一方面,基于信息不对称状态所形成的屏障也给社会公众参与行政许可后续监管设置了障碍,加大了社会公众对行政许可持有人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监督难度与监督成本。因此,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更好地进行监管决策就成了监管者不容回避的问题。

2.违法成本降低:信息优势地位状态加剧下的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条件特征

行政许可持有人具有监管事实信息的优势地位,这是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所具有的一般共性信息状态。尽管如此,但行政许可持有人类别的不同也决定了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关系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也有所差别。就组织型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关系而言,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作为监管事实信息的生产者,其组织规模性特点决定了其监管事实信息生产量与拥有量通常要远大于个体行政许可持有人监管事实信息的生产量与拥有量,因此,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与行政许可监管机关、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自然要强于以个体行政许可持有人为监管对象的监管法律关系主体间信息不对称状态。

由于“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监督主体对被监督主体的信息掌握程度,”因此,伴随着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监管事实信息优势地位状态的加剧,其实施违法行为的能力自然趋于加强,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从事违法行为的成本就会变得降低,行政监管难度就会趋于增加。监管事实信息优势地位加剧状态决定下的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条件特征决定着立法者要以一种类型化的监管思维来设计专门针对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的不同于个体监管对象的行政许可后续监管制度,而这些专门监管制度的价值导向则是在促进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监管信息均衡的同时,通过完善的法律责任体系来有效遏制行政许可组织持有人恶意利用自身监管事实信息优势地位实施违法行为。

(三)“熟人”监管背景特性:放大了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管制俘虏能力

1.“熟人”背景特性:行政许可后续监管的一般背景

在行政许可准人监管环节中,由于在行政许可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之前,行政许可监管机关与行政许可申请人之间并不存在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因此,行政许可准入监管权运行的外在客观背景通常是一种“陌生人”监管背景,而不同于行政许可准入监管权运行的外在客观背景。由于行政许可申请人一旦获得行政许可,在行政许可的有效期限内,行政许可监管机关与行政许可持有人之间就必然建立了一种持续性的长期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关系。因此,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权运行的外在客观背景更多地呈现出一种不同于行政许可准入监管的“熟人”监管背景。

国内外行政许可后续监管实践已充分说明,在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权力运行过程中,行政许可监管机关与行政许可持有人之间所形成的“熟人”监管背景事实上是一把影响行政许可后续监管质量的“双刃剑”。一方面,基于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关系所形成的“熟人”监管背景在客观上会有助于行政许可监管机关与行政许可持有人之间在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权力运作过程中的沟通与交流,而这样的沟通与交流显然是非常有利于行政许可后续监管决定的作出与执行,有利于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效率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这种“熟人”监管背景如被不当利用,则其极有可能会异化成为诱发行政管制俘虏问题的诱因。国内外行政许可的多年实践已充分揭示了在行政许可法律关系中行政许可机关容易被行政许可申请人造成“管制俘虏”的事实。也正是基于此,防止“管制俘虏”问题的出现已成为世界各国行政监管实践中所面临解决的现实共性问题。

2.“管制俘虏”能力放大:“熟人”监管背景性与组织行为能力结合下的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行为特征

“从深层次看,寻租又与制度、体制及产权具有内在联系,所以任何寻租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政府的干预,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政府的行为。” “熟人”监管背景性对于不同类别行政许可持有人的行为策略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就对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行为策略影响而言,由于组织作为一种依法而拟制的主体,尽管其是由个体而构成,但一旦构成就其必然具有了不同于组成其个体的特质。组织就具有了组织体系、组织目标。组织通过整合各种自然个体的力量来实现组织的群体目标。因此,组织的成立决定了其具有了远远高于个体的各种能力。组织能力一旦与特定的背景条件相结合,组织行为能力就会被进一步放大,当然这种行为能力既包括行善能力也包括违法能力。在组织型行政许可后续监管实践中,“熟人”监管背景性的存在客观上为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提供了俘虏监管者非常好的基础背景条件,放大了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对于行政许可监管者的“管制俘虏”能力。因此,相对于个体行政许可持有人监管而言,对于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的监管则更具难度,而如何在监管对象管制俘虏能力趋强的监管背景下,对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如何实现更富效率的监管自然就成为了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设计出针对性的法律责任制度则成为自然之事。

二、制度价值探究:为双罚制引入奠定正当法律理念基础

组织监管异质性决定了以类型化监管思维来设计专门针对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的法律责任机制模式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而双罚制本身所具有的以下二个方面的机制价值则完全契合了构建类型化行政许可监管法律责任体制的要求,进一步凸显了双罚制引入之必要性。

(一)监管惩戒机制:加大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成本

1.加大违法成本:行政许可监管法律责任制度设计的基本导向

“好的制度下,坏人也会做好事。坏的制度下,好人也会做坏事。”而“制度—尤其是附属于它们的惩罚一能使人们作出既有承诺能得到切实履行的可靠约定。”法律责任作为运行的保障机制,是法治不可缺少的环节。实践证明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行为的产生和行政许可后续监管责任机制的不完善具有极大的关联。行政许可持有人守法意识的培养与树立不仅需要来自外界的理念的宣教,更多的是需要是来自外界的刚性的法律责任机制的保障。这种法律责任机制的设置并不要求现实地实施,但它却能够产生一种客观评价指引价值,潜在地威慑、约束行政许可持有人依法实施行政许可,阻止、减少、抑制行政许可持有人滥用其监管事实信息优势地位所可能采取的违法行为。行政许可后续监管责任机制的设置能够有效地从反向视角来规制行政许可持有人自觉树立守法意识,自觉抑制违法行为倾向。一般而言,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成本越高,其违法行为倾向就越低弱,违法行为发生的概率则越低;相反,违法行为发生概率则越高,行政许可监管机关的监管难度就会增大。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评估设计来加大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成本应当成为行政许可监管法律责任制度设计的基本价值导向。

2.惩戒对象二元性:实现违法成本由低廉向昂贵转变

当下我国行政许可监管领域所存在的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行为的产生并不能草率地、单一地将原因归结为行政许可持有人普遍性的主观道德败坏,而是因为我国现有法律责任制度设置方面还同时存在着某些缺失与不足。不当的行政许可监管法律责任制度现状直接导致了行政许可持有人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有利可图,违法行为成本趋于低廉化。就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监管而言,组织规模性特点的存在在加剧行政许可持有人监管事实信息优势地位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放大了组织型行政许可违法行为能力,而伴随着违法行为能力的放大,对具有组织性质的行政许可持有人而言,其从事违法行为的难度与成本也变得降低。因此,在这一背景之下,通过法律责任制度的合理设计,进一步加大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成本就变得非常重要与迫切。就双罚制而言,由于双罚制针对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同一违法行为,对组织与个体同时实施惩戒,因此,双罚制实现了组织以集体身份来承担法律责任,违法行为个体以个体身份来独立承担责任的法律责任分配目标。尽管,从法律责任承担主体的角度来说,法律责任分属于两个不同层面的主体来承担,但从法律责任总量上来讲,一方面,相对于单罚制而言,双罚制增加了对于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行为的负面评价总量;另一方面,由于对违法行为个体的惩戒能够在组织内部起到阻却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意志执行的功能,在组织内部产生增强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阻力的监管效果,因此,双罚制的运行能够在客观上起到增强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成本与难度,遏制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恶意利用监管事实信息优势地位实施违法行为的冲动的惩戒与预防功能。

(二)守法责任传递机制:以个体自律倒逼组织自律

1.他律监管难度趋高:凸显监管资源有限条件下加强自律的必要性

一个真正富有实效的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机制应该是一种立足于防患于未然的事前未雨绸缪,而不是一种亡羊之后的事后补牢之举。尽管,行政许可监管机关可以通过加大事后惩罚的力度来警示行政许可持有人依法实施行政许可,但毕竟事后惩罚与事前预防相比监管成本要高得多,且许多情况下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难以弥补。因此,增强行政许可监管制度预防功能自然就成为了行政许可监管制度设计的重要价值追求,而强化行政许可持有人自律监管机制建设则完全契合了监管制度预防价值追求。基于此,强化行政许可持有人自律与他律监管则成为了行政许可后续监管的两条基本路径安排。尽管,自律监管与他律监管分属于不同的两条路径安排,但这两条路径之间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性,自律监管机制体现了一种事前预防功能,他律监管机制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事后惩戒功能,自律监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借助于他律监管制度的有效保障,而自律监管机制的有效实施则反过来又会促进他律监管机制的有效实施。行政许可持有人自律监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并不是天生、自然的,而是以一种以他律监管机制作为保障机制的外在制度压力之下的产物。

就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监管而言,由于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所具有的强于个体行政许可持有人的“管制俘虏”能力以及拥有的监管事实信息优势地位直接导致了对于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的监管难度与要求要高于对于个体行政许可持有人的监管,而监管难度趋强的现实形势则更加凸显监管资源有限条件下构建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自律监管机制的必要性,而基于自律监管机制的有效运行则能够调动组织行政许可持有人中的个体守法积极性,从而激发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守法内生动力的不断生成,进一步增强行政许可监管体制的预防功能。

2,个体自律驱动组织自律:激发监管对象守法内生动力生成

如何体现行政许可监管机制的预防功能,强化行政许可持有人自律,构建科学合理的自律监管机制显然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监管预防机制安排。而又如何来构建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自律监管机制呢?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考察,个体的自律是组织自律的基础与前提。但由于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在特定情况下是存在差异的,而目标差异性特点则决定了个体自律并不必然会转化为组织自律。因此,组织性特点决定了构建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自律监管机制更需外在机制的有效保障,通过外在机制的保障来消弭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目标差异,从而达成自律合意。就双罚制而言,其一方面加大行政许可持有人违法成本,另一方面,也由于将组织和具体行为个体作为共同的责任承担主体一并纳入进行政许可监管责任规制范畴,实现了行为个体由单罚制模式下的法律责任影响主体向法律责任承担主体的转变。实践证明,行为个体责任身份的转变对于推动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自律监管体制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组织与个体责任共担责任模式的形成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守法责任传递机制,而在这种责任体系下,当个体接收组织实施违法行为任务时,个体会基于双罚制的要求,依法对抗组织的违法任务要求。双罚制在客观上为个体对抗组织的违法意图,加强个体自律提供了法定保障机制,个体也可以凭借双罚制这一制度化责任机制和组织进行有效的对抗与对话。因此,双罚制在生成守法责任传递机制,强化个体自律的同时,也在倒逼作为行政许可持有人的组织自律目标的形成,驱动自律监管机制不断趋于完善。

三、现状评价:双罚制引入所需亟待加以关注、解决的问题

尽管双罚制对于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监管具有诸多价值,但该法律责任机制如设置不当则极有可能导致不当加重行为个体法律责任、不利于组织合法意志得到贯彻执行、导致法律责任分担公平性原则破坏等问题。目前,就我国行政法律责任体系而言,尚没有立法机关就双罚制进行专门立法,而现有的关于双罚制的规定主要是散见于个别法律规范里面。总体而言,我国目前行政许可监管制度就双罚制作出规定的位价较高的法律规范较少,制度建设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呈现出零散而不统一的状态。在将双罚制度体系化地引人到我国行政许可监管责任体系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加以关注解决。

(一)适用范围标准如何界定:全部违法行为抑或部分违法行为

就目前我国行政立法而言,对双罚制度作出规定的主要是交通、会计、消防等行政监管领域。这些行政管理领域内的法律规范并没有对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的所有违法行为都设定双罚制,而是坚持一种选择性标准对行政许可持有人部分违法行为作出了双罚制责任模式规定。[4]究竟是以全部违法行为标准还是以部分违法行为的标准来构建双罚制?如果坚持以部分违法行为为选择性标准来构建双罚制,那么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尚未对这些问题有统一的共识,总体上,当下双罚制适用范围的确定呈现一种随意而不统一状态,在立法层面上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由于对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何种行政违法行为需要设定双罚制责任模式直接关系到组织及其违法行为个体之间的法律责任分配及组织与行为个体之间利益的公平安排。因此,双罚制适用范围标准确定就成为了双罚制构建过程中首先需要加以解决的基础性、前提性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双罚责任制度能否得以科学合理构建。

(二)责任分配标准如何确定:同等责任抑或补充责任

所谓双罚制责任分配模式是指在对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某一违法行为确定为双罚制适用范围后,组织与违法行为个体之间行政法律责任如何公平合理分配所需坚持的一种标准。双罚制责任模式下违法行为个体与组织法律责任如何公平合理分担的问题涉及到违法行为个体究竟是否承担与组织同等的法律责任,还是补充法律责任的问题。同等责任与补充责任标准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双罚制的公平性。

在双罚制法律责任体系中,究竟是坚持何种责任分配标准,目前,立法实践中呈现出随意性倾向。例如,《哈尔滨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5]设置了违法行为个体责任高于组织责任的双罚制责任分配模式。该办法第46条第1款第6项、第2款规定,当有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时,单位如未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消除、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或者未及时通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做好预防,或者未按规定报告时,市、区、县(市)环保部门不仅可以对单位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而不同于《哈尔滨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所规定的责任分配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则规定了以组织承担主体法律责任,个体承担补充法律责任的责任分配模式,该法第41条规定,“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公证机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公证员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三)行为责任个体标准如何确定:狭义责任抑或广义责任

由于双罚制并不适用于组织内部所有的自然人,其只是针对组织型行政许可行政违法行为中的负有违法责任的个体。因此,准确界定行为责任个体就成为准确适用双罚制对违法行为个体进行惩戒的关键点。当前,虽然有些法律规范对双罚制作出了规定,但在行为责任个体标准确定问题上总体上呈现出不统一的问题,有的法律规范坚持以狭义责任标准即以直接责任人标准来确定承担双罚制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个体,例如,《保险许可证管理办法》第29条针对伪造、变造、出租、转借、转让保险许可证以及使用过期或者失效保险许可证的两大类严重行政许可违法行为规定了双罚制,通过双罚制规定当保险类机构出现这两类违法行为时,中国保监会不仅可以责令其改正,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而且可对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处以5000元罚款;而有的法律规范则是坚持以广义责任标准即将领导责任主体与具体违法行为责任主体一并纳入行为责任主体范围来确定责任行为个体。行为责任个体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同样直接影响到双罚制适用的公平性,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四、结语:让行政许可后续监管双罚制走上法治之路

作为一项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责任制度,双罚责任机制目前在我国还未能得到系统化地确立,总体上仍呈现一种零星而不统一的状态,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值得探索与研究。笔者认为,只有不断深入挖掘、剖析当下行政许可后续监管双罚责任机制实践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解决方案,行政许可双罚制度方能得以科学合理构建,运行质态方能得以提升。

注释:

[1]何谓双罚制?理论界尚未有统一的界定,通常认为,双罚相对于单罚而言,是从责任主体角度所作出的分类即针对组织的同一违法行为,既对组织进行惩戒,也对具体实施违法行为的个体实施惩戒。

[2]这里所指的异质性是指组织型行政许可持有人相对于个体行政许可持有人而言。

[3]此处将行政许可后续监管信息从总体上分为监管规范信息与监管事实信息两个部分的思路参照了叶必丰教授对于价格听证信息所作出的分类。(参见:叶必丰.价格听证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解决思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所谓监管规范信息是指基于行政许可后续监管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以及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机关适用这些规范性文件所派生出来的各类监管信息;所谓监管事实信息是指行政许可持有人在获得行政许可以后自身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信息。

[4]《浙江省广告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广告监管机关只能够在广告发布者拒不执行广告监督管理机关依法作出的暂停发布涉嫌违法广告决定的情况下,才适用对广告发布者处以每日5000元的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双罚制惩戒规则。

[5]《哈尔滨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8月31日制定通过,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参考文献:

[1]熊选国,牛克乾. 试论单位犯罪的主体结构—“新复合主体论”之提倡[J]. 法学研究,2003,(4).

[2]李洁.论对法人犯罪实行双罚制的理论根据[J].当代法学,1990,(2).

[3]许海波.论单位犯罪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5).

[4]刘骁军.一个单位犯罪、两个犯罪构成———双罚制理论依据新探[J]. 政治与法律,2001,(3).

[5]应飞虎.信息如何影响法律—对法律基于信息视角的阐释[J].法学,2002,(6).[6]安华,燕红忠.寻租理论与传统社会的官商关系—晋商与政府结合的经济动因探析[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 111.[8]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16.

下载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研究概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体系研究概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应用型大学实践化教学方法体系研究

    应用型大学实践化教学方法体系研究 2014-07-03 摘要:鉴于中国应用型大学实行实践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方法选择与采用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某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研究

    【摘要】 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实施,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已日渐显出弊端。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忽视学生实用英语能力的提高,“聋子英......

    大学英语翻译数字化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创新研究

    大学英语翻译数字化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创新研究 【摘 要】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翻译教学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语言技能教学,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行......

    构建合理教学体系 增强理论教学效果

    摘要: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第七章,作为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目标的一章,如何灵活多样地讲好这一章,可以在教学体系构建方面作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供需匹配促进体系研究

    文档 大学毕业生就业供需匹配促进体系研究 严琴英 吴广量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杭州 310014)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从“供需”角度建立......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潘菊素,傅琼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构成。其中,目标......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一、网络经济呼唤建立信息化会计实验教学体系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使得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应用平台、开发技术、功能体系在不断的更新,会计电算化走向网络化已成......

    适学中小学教学体系项目概要介绍-5

    基于网络/电子书包的“适学”中小学教学体系 实 施 介 绍 一、实施目标: 1.大幅提高教学质量:实施3个月,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实施1年,每学科成绩同比提升10分;实施3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