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方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西方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摘要:西方电影从很早开始就在不断的探索东方文化,以自己的角度去研究东方看待东方,到逐渐的研究东方,从符号式的简单堆砌,将他们眼中的“东方”经过加工处理,搬上荧屏,企图利用这些元素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并且能对自己开发东方市场带来有利条件。但是,电影终究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失去了对文化纯粹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来的东西就不是纯正而成功的作品。由此,西方电影界对于东方世界开始了由感兴趣到开始理解的学习过程,同样利用东方的元素去塑造形象,不同的却是真正的将东方的文化融入了电影,也许还并不成熟,但是却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西方世界一直对遥远的东方国度的美丽和文化的神秘向往不已,神秘的东方文化成为了西方世界好奇的对象,一直以来,西方的学者和艺术家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对于东方的理解,尤其是在电影这种艺术样式出现以后,西方的导演们就在不断的将东方的文化元素通过不同的形式搬上荧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从最初的无意识的掺杂到有意识的模仿再到真正的理解以及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并现,体现了西方对于东方以及整个世界走向多元化文化并存发展道路的今天,以至未来,西方电影将会出现更好的更深的东方思想内涵。最明显的,在西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利用外国演员、外国导演和外国题材、外国人物来征服外国观众,也一直卓有成效。1 符号特点
西方电影从在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底韵发展表现的同时,也对外族文化的表现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由于世界日益的进步,文化的交流频繁多样化,西方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东方题材作品。但由于对于东方的不了解和西方对于本族的排外及其对自身的价值观的强烈认同,因此即使影片中出现了东方的元素,也是一种符号式的元素,是“他者”。
为了引起东方观众的亲同感和外国观众的新鲜感,西方电影主要采用了一些他们认为的最具有代表“东方”气韵的元素,如日本武士,以及中国的凤眼美人,清新空濛的山川河流,烟雾缭绕的熏香,古老哀婉的民乐,最具代表特色的中国功夫等等,而这些就构成了表现东方的符号式元素。
如《功夫熊猫》中最具代表的特色是编剧以及导演对中国功夫的热爱可见一斑。影片虽然很无厘头的将熊猫的父亲定位于一只鸭子极具童趣,除此之外将中国风运用到了每一个地方:超级主角熊猫阿波原型就是中国的国宝,而功夫大师手下的五大高手,包括叛离师门的雪豹,也大多来自于中国的珍稀动物品种,如华南虎、金丝猴、丹顶鹤、云豹等。“中国特产”济济一堂,就连片头部分,梦工厂那熟悉的钓鱼小人居然也变成了穿唐装的猴子!这些简直成了中国的珍稀动物大集合。
“功夫”一直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向往和痴迷之一。而《功夫熊猫》主题就是——功夫+熊猫的元素构成。编剧根据武侠招式的象形法结合中国珍稀动物品种,创造出悍娇虎、猴王、灵鹤、俏小龙、快螳螂等武功高手,根据象形拳的“仿形为技,借形显艺,神形兼具”,他们就分别使虎拳、猴拳、鹤拳、蛇形刁手、螳螂拳,美国人还掌握了这些动物的武功精髓,要求虎拳有力度、猴拳注意速度、仙鹤出招似蜻蜓点水,俏小龙出手须神不知鬼不觉,快螳螂讲究四两拨千斤。片中,阿波皮粗肉厚,多次使用反弹“神功”收拾雪豹,酷似武当派借力打力的太极拳。阿宝和师傅施展筷子功抢包子,这可是当年袁小田调教成龙的翻版。其中最最高深且一招制敌的武功居然是点穴,阿波跟着师傅练习的二指禅和轻功,“抢包子”大法练成后,他和师傅相互作揖之态在中国武侠片里是处处可见的。
在动画设计方面,《功夫熊猫》也侧重突出中国古典水墨画的意境,壮观的风景类似国画中留白的视觉风格,像如来客栈式的面馆、小桥流水人家,一幕浣熊师傅独自站在桃花树下,气势磅礴的崇山峻岭旁漫天花瓣飞舞,这绝对是中国式的诗意!至于举办“武林大会”的王宫建筑、龙斗士堂中雕龙的柱子、为禁锢雪豹而压上的八卦石,无不体现着中国元素。
这些元素让人一看就想起中国,不管他运用的是否正确,是否完整,但确实体现了浓浓的东方味道,让这些打上中国印迹的文化元素成为了中国的符号代表。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不管是出于艺术或者是商业的目的,对于外国文化元素的运用是一直都很超前的。而中国的功夫是他们一直所痴迷和尽力去模仿的,其成效如何,通过《功夫熊猫》等一些含有中国元素的影片在海外地区尤其是在中国地区所取得的票房成绩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尽管像《功夫熊猫》这样成功的案例并不太多,大部分的西方影片在提到东方尤其是中国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东西都还是潜伏于表面的,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中国,或者说在内在上他们还只是模仿了中国,利用了中国的元素完成自己的设想。如最近上映的《木乃伊三:龙墓之隐》、《功夫之王》等一系列影片,就是表现了西方自己眼中的中国,而这些都是“他者”的镜像,并不是真正的中国,感觉上还是一个穿着中国旗袍的外国姑娘。但是敢于尝试和敢于创作、想象,这一点对于我们中国的电影界来说,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勇气和创作方式,而对于如何巧妙而自然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神秘的东方完美呈现在观众的视线中,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2 内涵特点
西方影片也不一味的只是再现东方的元素,而是逐渐地深入学习和了解东方文化,深层次的把握东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中可以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的思想是一种很主观的,没有一种理性的系统的阐述,如东方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人为本的观念,而西方大多数是一种比较理智性的思维方式,注重自由,个体意识,以及义气相重的观念等等。在这方面西方影片的表现可能有一定的不完善,但是,相比以前的纯符号化的“他者形象”来说,虽然现在的思想可能也有一定的他者包含,但西方对东方的了解也越来深,相比以往的纯符号化的自多想像来说,这样的“他者”已经在走向了认识的过程,加入了思想成份在内的西方电影,显得更加的立体和成熟。
如《阿甘正传》中,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小时候需要用铁架固定身体矫正驼背,从小跟着妈妈相依为命的可怜人。但是影片却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外表的愚者,内心的智者,甚至是美德的化身。他——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
大智惹愚、善良感恩的精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演绎。在这点上与东方的思想不谋而合,显示了作为一个弱者,阿甘面对生活中的困厄永不放弃,勇往直前。这一点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非常崇尚的。中国汉代的司马迁就在他的《报任安书》中提出了这样的思想观点“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只有经历过了挫折,才能发奋图强,有所作为。这与西方的“上帝收回你的一样东西,却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户”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许这样的思想内涵,在西方电影来说,只是不经意的运用到了属于东方的文化元素。但是这样的价值观属性,是众望所归的。资本主义的残酷和黑暗,生活中的不如意,阿甘都没有放弃,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他没有失意,用的是鼓励自己,跑就可以的决心,坚定,坚强,不懈,努力,乐观,向上,这些因素是所有的人都向往拥有的,不会有人在这样的人面前班门弄斧,表现自己的聪明和优越。在这样的人面前,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的。阿甘正传虽然是一部典型的美国人的励志大片,旨在鼓励国人,乐观向上的大片,这样的片子却在无意间贴合了东方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儒家思想在内,它所表现的仁、义、礼、智、信,还有它所表现的逆水直上的精神,以及重义轻利的思想观是为中国的观众所乐见和认同的。因此这样的影片在中国的热映,可并不只是取得了票房的好成绩这么简单,它的成功之处还在于,真正让中国人(东方)了解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阿甘所处的年代的大处境)下的人民的生活背景和现状。并因为同样的价值观认同,引起了人们的感情共鸣。相对比只有符号化的亲同来说,内心的亲同或者说是思想内涵上的共鸣则更能让人回味无穷,也更具有震撼力。用西方式的拍摄手法,延用美国励志大片的主题形式,加上古老的东方文化韵味的符号式元素来取得成功的密函。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论证。西方电影中的东方文化元素
东西方的思想不同主要是存在于价值观的不同和人生观的不同中。西方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在任何电影中都存在着善恶分明,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一面,大团圆结局。但却并不妨碍其在电影中表现出与东方文化思想相契合的一面。
如《阿甘正传》中阿甘在其人生经历中所表现出来的仁与义,充分体现出了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阿甘的感恩之心,心存仁义为他带来成功的同时也让他更多的体谅别人,安慰别人。而他面对众多的不利因素却依然取得在旁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成功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的永不放弃和自强不息。美国式的励志故事,换上了中国味十足的外衣,编剧及导演深厚的中国元素演绎让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和融合出了美妙的视觉盛宴。4 东西融合并存发展
电影作为人类主要的艺术传播形式之一,除了在娱乐大众之外,更是让世界人们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的平台。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这种形式更是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导演互相了解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的手段之一。4.1 西方电影中展现的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东方重视整体,而西方重视个体。按照中西双方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我们可以把中西文化分别概括为伦理型文化与功利型文化。
中国传统伦理总体取向是重义轻利。“利义之辨”是贯穿中国文明史的一个基本问题。主张义利兼顾的墨家由于失去生存的土壤而中道而忘,而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义利皆无的道家则把把功绩和名利完全剔除在人格标准之外,这种主张尽管一度与儒家义利观并驾齐驱,但由于不合当时社会需要而不为统治阶级所用。作为支配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其基本主张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提倡义利发生矛盾时,应当舍生取义。泛道德主义的中国传统,用道德解释一切,导致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重道德修养,轻外在事功的价值取向。[3]道德与理性的分离,使中国传统出现反理性的倾向。这点在中国的电影中有着很强烈的显示。舍生取义、为国捐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荆珂刺秦》;坚强、执着、重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一个都不能少》等等。
在西方,尽管我们说,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其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多样,但是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个人的权益的实现,并且认为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与生既来的,是天赋的。趋利避苦是个体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在追求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不须负任何道德责任,可以不择手段。故此,功利主义始终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主流地位,起主导作用。西方社会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个体追求物质利益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与科学的发展,但对义的鄙视和贬低又容易导致西方社会片面追逐物质利益而损人利己、惟利是图,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变质,成了赤裸裸的金钱物质利益关系。[3]在西方历史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不衰,构成了西方主流价值取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了社会亘古不变的信条。在最大限度地谋求自身的利益观念的驱动下,科学与技术在西方尤为受到重视,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在西方非常发达。在现实生活中,西方人表现出求新奇、好创新、重功利的人格精神。科学观念和技术意识深入人心,长于说理而短于谈情,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如个人英雄主义式、以一当
十、率性而为的《超人》;不择手段、不负任何道德责任、破坏力极强、却在最后成为全民超人营救人质而取得人民的信任和原谅的《全民超人汉考克》等电影中,主人公都是以超极强者的形象出现,为了各种理由和任务,为达成自己的目的,对自己造成的损失并未心存任何愧疚,但却因为救助别人而被大众所原谅,甚至既往不咎,完全体现了这种西方式的价值取向。4.2 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流在电影中的并存
尽管东西方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等等因素造成的价值观的不同取舍,但是在这三部电影中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在碰撞与交流中的完美结合。在影片《阿甘正传》中突破了以往美国式价值观---个人英雄主义的提倡,而是让阿甘以一个愚者形象出现,虽然他是影片绝对的主角,整个故事也在他的叙述中完成,但是,他这个平凡得甚至有些微小的人物却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他几乎经历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大事,并且过程传奇。导演表现的不再是一般西方电影中一个人单枪匹马打败一个军队并且还救出一群人的强烈英雄和自我膨胀。而是用淡淡的语言表述出了阿甘这个不平凡的人生,而这个不平凡的人生却是他一步步不停的跑出来的,他在不断的奔跑中取得了成绩,赢得了荣誉、获得了爱情的同时,却没有能够真正的获得幸福。这是当时的美国政治文化制度所决定的。阿甘以自己75的低智商造就了大智若愚的精神,坐在路边向路人诉说的同时也是在向世人诉说,只要肯努力,心中怀有梦想,不停的奔向前方,不要管别人怎么嘲笑或者讽刺,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够成功。坚定,不放弃,不管是否世事无常,命运在自己手中。阿甘总是说:妈妈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这种命定论式的哲理思维,很像东方“命定论”式的思维。对未来的迷茫或许是人类所共存的想法和现象。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种爱支撑人生,那就是母爱;阿甘一生只爱一个女孩珍妮,除此他永远心如止水;他可以为了纪念死去的战友巴布,而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虾业(仅仅是由于巴布的一句话)„„这种对亲情的依赖,对爱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守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东方式的价值观,亲情,友情,爱情的和合,不再是崇尚个人主义,重视自身的想法,体现了一种重义轻利的中国式价值观。
影片《南极大冒险》是一部以动物为主人公的题材作品,在影片中那群雪橇狗们勇敢地救出了考察队的队员们,但却因为困难的到来而被迫分开,人类离开了南极这个有着美丽外表却气候恶劣的地方,留下了这群他们的救命恩人们,狗儿们在冰天雪地中无奈的坚定着等待主人归来的信念,却也敖不过天气的折磨,它们强烈的求生意志让他们咬断了链条,一次次的在冰天雪地中躲过袭向自己的灾难。狗群里的队友们在不停的离去,眼看着生命的流逝却无能为力。这时冷漠的人们在哪里呢,虽然拗不过良心的遣责,却也得不到社会上的有心人士的支持,在一次次的无奈中最终人还是回到了南极去接这群他发誓要接回的狗们。社会人士的冷漠表现,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念,在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与主人公杰里的不同表现---重义轻利、信守承诺相互对比,更能体现出真情的难能可贵,信守承诺所获得的默默温情和心灵洗涤。而这群狗对主人丢弃的怨却因为主人归来而原谅,体现了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国式审美倾向,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的观众趣味,更能引起观众共鸣。这种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对比,在电影中的和谐共存方式,更能让人感受即使是不同的文化,也有同样的温情存在。如暖流般浸入心底,也教育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信守诺言、仁义为先,像狗群们那样团结相守,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坚定信念,成功就在不远处。
4.3 西方电影中的东方文化元素的发展前景
东西方文化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迥然自异的文化背景上,这就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的旨趣各异。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表现东西主文化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交流与融合,并在融合中遇到的问题碰撞中,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我们的电影如何在艺术与商业同时进行的情况下,保留有文化的内涵,而且是对于东西方观众来说都喜闻乐见的,电影是一种产业,因此票房的保证也非常重要,要做到有文化有内涵,相对来说也许并不难,但是如何在保留文化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而《阿甘正传》、《南极大冒险》、《功夫熊猫》这三部电影无疑就是做到了这点,而且还非常的成功。这三部题材各异的影片如何在当今电影泛滥中取得好的成绩,而且赢得好的口碑,值得我们去研究,更值得我们去借鉴。也许,西方电影中像《功夫熊猫》这样纯中国风的电影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但是这也可以说是一个让西方了解我们东方文化的一个好的契机。同时,也是西方电影在模仿东方文化中所取得的一次战役性的突破。当然,从这三部影片的成功我们也看到了东方文化元素在西方电影中的发展前景。
文化先行——以纯西方式的电影表现形式、拍摄手法,再到电影的编剧为主,西方式的理智性情感表现主题中渗透东方的主观性情感表现,如坚持不懈、正义战胜一切,在西方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中夹杂东方的集体主义、团结一致、整体的努力可以创造奇迹。在儒家文化传承并发展的现今社会,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以及仁、义、礼、信、智的提倡不仅能够保证影片内涵的艺术深度,更能让观众在西式的拍摄效果下欣赏着不同于文字带给人的精神粮食。做为观众对于一些浅薄的表象在欣赏完之后很难再回想其内容,更不论其艺术效果的如何。因此,这种文化先行的基奠更能让东西方的观众从内心上得到价值观的统一归属。而这,在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形式不仅起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也更能够上升为思想领域的正面传播。这也将是现今多元化文化背景下众望所归的前景之一。像最新的影片《换子疑云》这是一部讲述在儿子走失之后一位母亲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的困难。虽然儿子没有找到,她却说自己找到了希望。影片中母亲教育孩子“不挑起事端,但奉陪到底”符合东方式的理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她坚持不懈的寻找儿子的决心,也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体现。这部影片也是东西方价值观的归一的体现,不论是东方的观众还是西方的观众在看到这部影片之后都会为其努力争取的决心和毅力中获益良多。
符号与内涵的合并——每个不同的地域都有其不同的文化传统,我们可以去借鉴、学习,但不能不懂装懂的加以利用,这样做不仅是一种对文化的亵渎,而其后果也将是遭受非议的。如西方电影以往的影片中对东方尤其是中国的不了解的情况下拍摄的一系列对中国严重误解和扭曲的影象中“龙”的形象,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是象征着自然界最高力量的生物;在封建时代,龙则是帝王的象征;在佛教中,龙是守护世界的战将之一;而在西方神话中,龙却是彻头彻尾的邪恶化身。但是在表现东方的“龙”中西方仍然将其表现为邪恶的,凶狠的动物。[4]这不仅引起了中国观众的疑惑不解甚至是排斥,而这种对于文化不了解,只是为了亲同引起观众兴趣或者说是出于商业目的的引用,其造成的结果是不可忽视的。作为传播形式的一种其所引发的可能就是因为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误解,甚至有可能误解的是更多不了解的人。因此,出于市场或者说是商业目的的考虑,需要运用到文化的部分就应该要求更高,在充分认识到其文化的重要内涵之后再加以想象或者合并,但不能超出其文化的基本点。而在这方面现在市场上诸如此类的影片极为众多如《木乃伊三:龙墓之隐》、《功夫之王》,等等影片,都是运用了中国的符号性的东西更少的是对中国文化的真正理解。而这样的片子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很快会被其他片子所淹没。其运用的东方演员、东方形象就此告以失败。而成功的案例诸如《花木兰》、《黄石的孩子》、《功夫熊猫》等等,就是运用了东方式的文化元素加以西方的拍摄手法,呈现给观众的是更有意义和内涵的视觉盛宴。因此其存在的价值就更胜前者。因为虽然目前此类影片只有极少数,但是其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结束语:
西方电影中的东方文化元素的发展借由无意识的表露文化内涵,到有意识的模仿,再从粗糙僵硬的自我意识下的模仿到真正的喜欢、了解而去构造这种文化的交融,这是时代的进步,同样,也是时代的反思。《阿甘正传》是无意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思想,让东方观众在观看之余找到了中西方的思想平衡点,而《南极大冒险》则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人类的良知与理性的反思。这两部电影都是在思想的领域中涉及东方文化元素,而在《功夫熊猫》中则完全就是符号化与内涵思想相结合的产物了,无疑,它是成功的。当然,在这种纯粹中国风盛行和成功的今天,中国电影界也应该进行反思、借鉴,做出真正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影片,让世界更好,更真切的了解我们传统的古老文明。
参考文献:[教育反思]交流与碰撞:西方电影中的东方文化元素
文献资料于2014年10月22日在神马首页发表
第二篇:美国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我国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现存的问题与对策 2 小学英语单词情趣教学初探 Tragic Elements——An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 Holden’s growth experience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4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5 英语课堂中的口语纠错策略 6 简与林黛玉性格及命运对比 惠特曼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美国现代诗歌创作和中国诗歌创作的影响——以《自我之歌》为例 杰克的悲剧与海明威的世界观 9 浅析中美婚礼习俗差异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看汉语动物习语的英译 11 从童话看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 12 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营销策略 扭曲的“美国梦”--简析“鸡蛋的胜利”的主题 14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对译 An Analysis of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Cultural Elements in Chinese Film Sub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7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9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20 朱虹翻译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研究 21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主题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s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23 从校园流行语看中美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24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 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 26 从生长环境看林黛玉与简爱的反抗性格之差异 27 Body Language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28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 29 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影响 30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 31 英汉新词理据对比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新闻词汇翻译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 35 论苔丝悲剧的成因
论“看,易,写”方法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37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38 论隐喻的本质与功能
Roberta’s Rol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40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浅谈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差异
从麦琪的礼物中折射出欧亨利对已故妻子的爱 43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44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译中的作用与运用 45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 46 从饮食角度透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47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The Heartbroken Images in th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49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 50 中式菜谱英译策略研究 51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
浅析短篇小说《我不再爱你》的荒诞性 53 从七个C看商务信函的可读性 54 叶芝:无望的爱情,多变的风格
《无名的裘德》中哈代的宗教思想探讨
56(英语系经贸英语)成本领先战略与英国易捷航空 57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58 《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爱 59 中西神话中的创世神话
灵魂的真实——《达洛卫夫人》意识流剖析 61 An Analysis of Jennie’s Tragedy in Jennie Gerhardt 62 论凯特肖班《觉醒》中的超验思想
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 64 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研究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66 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 67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
The Cultural Identity Dilemma of Colonized Afro-Americans: the Study of The Bluest Eye 69 论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美学思想 70 论英语教学中交际法应用的困境及其解决之道
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72 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 73 《老人与海》的家园意识
《名利场》利蓓加•夏泼和《简•爱》简•爱的对比研究 75 唐诗宋词中颜色意象的研究及其翻译 76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77 还《失乐园》中撒旦的本来面目 78 清教思想在《失乐园》中的体现
功能对等视角下英汉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 81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82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83 英语中天气隐喻的认知解读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An Analysis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riticism 85 论网络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86 浅析“苹果”广告中的文化因素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绝望主妇》中话语标记语I mean 88 对比评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和盖茨比的梦想 89 浅谈中国电影字幕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90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91 对外交语言准确性与模糊性的语言特点的研究 92 论广告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93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
Rhetorical Art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f Business Transaction Correspondence 95 从奥巴马演讲的不同译文看语域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97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99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 100 浅析《远大前程》中主人公皮普性格发展的形成因素 101 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102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
A Contrastive Study on Languag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104 爱伦坡短篇哥特式小说体与干宝《搜神记》 105 中美人际关系分析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浅谈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劝导》中的体现 108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 109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110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特征 111 荒岛主义在《蝇王》中的映射 112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 113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115 灾难下的母爱——小说《宠儿》中极端母爱分析 116 基于对爱伦坡文学作品及心理的兴趣 117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 118 浅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技巧 119 从归化角度分析英文广告的汉译
打破沉默——接骨师之女中“沉默”主题的解读 121 中国菜名英译的恰当方法 122 英语中常用修辞格
《芭芭拉少校》中的现实主义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 125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刍议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中英评论性文章的写作风格的对比分析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 128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 129 《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形象分析 130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 131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
解析凯特肖班的《觉醒》中的哥特因素:浅析维多利亚时期妇女文学的觉醒 133 勃朗特姐妹作品中的视觉特征研究 134 中美商务礼仪差异的跨文化解析 135 论英语中的矛盾修辞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形象解析 137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
Strategies of Activating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for Effective English Learning 140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使用策略
Differ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s of Think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142 浅析《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挣扎 143 文化语境视域下英语习语的汉译研究 144 浅谈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 145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
多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 148 论中英日常礼貌用语的差异
从作品人物塑造看海明威生命意识的转变 150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51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152 Jane Austen’s Cinderella Complex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53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154 Tradition and Beyond—Reading The Diviners as a Bildungsroman 155 论尤金奥尼尔后期独幕剧《休伊》中的荒诞主题 156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157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谈商标翻译 158 英语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探究
159 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作用及相对应的培养策略 160 《丧钟为谁而鸣》中罗伯特.乔丹性格的多视角分析 161 金融危机对中美人民经济生活造成不同影响的文化根源 162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163 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嘉莉妹妹》中的再现 164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165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分析 166 英汉亲属称呼语与中西家庭教育模式差异 167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168 An Analysi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View on Christianity in Uncle Tom’s Cabin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69 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
170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 171 戏仿和影射—《洛丽塔》中的互文性 172 文化视角下的品牌名翻译研究
173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 174 论哥特式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应用 175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
176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Elizabeth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77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初探
178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179 “集体无意识”理论观照下艾米莉的悲剧性 180 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81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182 A Study of AP’s News Reports from the Angl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183 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184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185 男权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186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187 数字模糊语义的汉英翻译
188 从合作原则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对话 189 狄金森、席慕蓉爱情诗中隐喻现象对比研究 190 浅析《小妇人》中的女性价值观 191 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192 中西礼仪对比
193 中英文化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习语的干扰 194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195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196 英语幽默语的语用研究
197 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看《简·爱》 198 《老人与海》中的孤独
199 看《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200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研究
第三篇:西方新神话主义作品《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研究
【摘要】作为一种反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运动,新神话主义的出现无疑为其他被西方社会压抑已久的非基督教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中国文化的复兴思潮也不断涌现。本文通过研究新神话主义代表作品《哈利波特》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来发掘中国文化复兴的迹象,进而提出中国文化复兴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神话主义;中国文化复兴;《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的问世在文学界及神话学界引起了惊涛骇浪,并把新神话主义作品推向了人们关注的极点。《哈利?波特》曾被叶舒宪先生称为“后文学时代的文学奇迹”。作品不仅弥漫着“巫师”,“巫术”这些鲜为人见的神秘元素,更是充满了基督教文化以外的非基督教或者非西方文化的信仰中的神祗和人物形象,其中中国文化元素便是其凸显出来的非基督教文化元素之一。中国文化元素在最具代表性的西方新神话主义作品中的屡次出现正能反映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那就是中国文化再次受到世界的关注。
一、中国文化的兴衰与复苏契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到公元前500年左右,中国文明基本上确立。“从根本上讲,中国文明是独立兴起的”。正因为中国文明很少受到外来文明影响,所以才得以迅速平稳地发展。到了西汉时期,丝绸之路成了连接中西方的经济和文化的纽带,使西方世界日渐了解到之前陌生的这个东方强国。后来佛教和基督教的传入更是加大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直到清朝年间,中国一直作为文化强国屹立在东方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供奉者与交流使者。到清朝后期,中国日渐衰弱,中国文化也随之退出世界关注的舞台。新兴科技的发展使西方国家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地区,长期下来,形成了近代的西方文化霸权的历史现状。西方文化霸权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可以说是经历了“软硬兼施”的发展过程。初期,西方的对外扩张主要是通过基督教的传播而实现的,这种文化渗透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后,西方列强通过统治殖民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方式试图控制并进而消灭殖民地区的本土文化。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处处以强势文化的身份排斥各种非基督教文化,并试图同化并代替它们。
然而,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文化方面不仅体现出西方文化的强大影响力,更使西方文化霸权凸显出掩盖不住的弊端和缺点。文化的繁荣需要遵守其发展规律,世界的和谐需要各种文化的共通与共融。这一时代需求迫切需要各种非基督教文化的再次崛起。
新神话主义的出现给了一些非基督教文化以外的文化,包括中国文化一个重新被关注并复苏的契机。“新神话主义”是相对于20世纪前期的神话复兴运动而言的一场新的文化浪潮。叶舒宪先生认为:“这些作者的灵感和思路无一不是直接来源于新时代运动”。新时代运动的最大特征就是反叛和取代以白人为最高文明代表的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让非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来取而代之。作为新神话主义的代表作品,《哈利波特》系列中出现的多个中国元素无疑透露出中国文化复兴的迹象。
二、《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中国元素
文化的影响力是隐性的,渗透性的。虽然各种非基督教文化在西方一直作为被压抑被排斥的对象,但在新神话主义的影响下,非基督教文化日渐摆脱枷锁,体现在西方世界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哈利波特》作为新神话主义的文学代表,更是显露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一)《哈利波特4》三强争霸赛中的中国火球龙
在《哈利波特4》中的三强争霸赛中,龙作为魔法师的助手,在比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显然不符合西方文化中龙的特征。
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残险恶的庞大动物,是人们一直要去战胜并除掉的邪恶势力的象征。例如在英国诗歌《贝尔武夫》中,贝尔武夫为民除害杀掉恶魔成为国王后,又遇到了另外一个威胁到他的王国的动物,那就是一条会喷火的恶龙。为了保护自己的子民,贝尔武夫无所畏惧,与火龙浴血奋战,最后终于消灭了火龙。作为贪婪与守护的化身,龙在西方英雄们的世界永远是牺牲品,因为只有打败了龙才可以获得财富,荣耀和地位。希腊神话中守护金苹果的百头龙和守护金羊毛的巨龙皆属于此类。英格兰的守护圣徒圣乔治也是因为英勇的除掉了祸害百姓的龙而闻名的。在《圣经>中迷惑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魔鬼撒旦也被称为是“the great dragon”。由此可见,西方人眼里的龙就是一个阻挠人们迈向成功的负面势力。
在中国,龙代表一种超自然的神圣力量的存在,它的文化地位毋庸置疑。炎黄子孙被称为是龙的传人,古代帝王身着龙袍,被喻为真龙天子。龙是吉祥与顺利的化身,诸如“龙凤呈祥”“龙马精神”“攀龙附凤”“望子成龙”这些成语与无不体现出人们对龙的尊重和崇拜。龙在《哈利波特》中以魔法师助手的身份出现,是正面势力的象征,更符合中国文化中龙的形象特征。
(二)哈利的初恋女友张秋
对于《哈利波特》中的众多人物,作者赋予他们不同的血统与种族,其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角色便是张秋。张秋不仅有着中国人的面孔: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更是体现出中国女孩典型的特征:聪明智慧,乖巧恬静,坚强勇敢但有时却缺乏主见。作为主人公哈利的初恋女友,张秋从某种程度上象征着英雄心中的女神形象。张秋的名字也特别具有中国特征,把中国的姓氏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文化的传承符号,中国的姓氏文化在世界史上是独树一帜的,没有哪个国家的姓氏文化能够像中国姓氏文化这么丰富,这么有内涵。每个姓氏的背后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张”姓在中国百家姓属于大姓,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张姓“其公认的血缘系祖是上古时代最伟大的帝王黄帝”。据说是黄帝的儿子挥发明了弓,而后被封为监造弓箭的“弓正”官,后被赐姓“张”。千年之后的今天,张姓的人数已占据中国越百分之十的人口。在中国,姓氏不仅代表着一个人的出生血缘,也不只是代表一个家庭的家族体系,而是一种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哈利波特6》中的中国大红灯笼 在《哈利波特6》中,在霍格拉斯的晚会上,挂着一排特别具有中国特征的大红灯笼。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品,红灯笼最早出现在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如今,灯笼已发展成一种艺术,一种文化。红色的灯笼主要用在一些喜庆的场合,比如:婚礼,春节,元宵节等,用来表达人们的喜悦心情。因为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热情,奔放,吉祥与幸运。人们习惯赋予美好的事物以红色,比如:嫁妆,对联,红包,红妆等。
在西方,几乎所有的节日都和基督教有关,在各种装饰物上也是以基督教圣物为主导,如圣诞树,十字架等。红色很少会与这些节日联系在一起,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代表着暴力与血腥,是一种罪恶与恐怖的象征。因此,《哈利波特》中悬挂在霍格拉斯舞会上的大红灯笼更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和标准。
(四)《哈利波特7》中出现的皮影画
在《哈利波特7》中,有一个场景会让中国观众过目不忘,那就是在传说中的三兄弟与死神的对抗中,出现了中国传统的独具特色的皮影戏元素。皮影俗称“影子戏”,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到了元朝时期,皮影开始传入西亚与欧洲。在电影被发明之前,皮影一直作为一种倍受群众喜爱的娱乐形式而在民间广泛流传,如今皮影戏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利波特7》中,“死亡圣器”的故事由中国味十足的皮影动画演绎出来,皮影形式出现的三个小人,桥,树,死神和房屋等不仅为这一魔幻故事增添了神秘感,更是为作品增加了独具魅力的中国色彩。
三、中国文化的复兴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作为新神话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哈利波特》不仅体现出对基督教一神教统治的反叛,更是体现出对其它非基督教文化和非西方文化的认可与重视。虽然西方新神话主义在否认基督教一神教统治的同时,给予其它的非基督教和非西方的文化一个重新被发现被认识的机会,但是,这些被压抑已久的文化如何能够利用这一契机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我们大都采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针,而对于如何传播并发扬中国文化的问题至今还缺乏一个相对完美的答案。虽然金民卿教授提倡的“送去主义”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方法,但笔者认为,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载体,中国文化的“送去主义”不仅要择优而取,更应该讲究方式方法,恰当的传播载体将会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做到传播途径多样化,渗透层面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利用西方新神话主义运动带来的这一契机,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耸立于世界舞台,为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与共融增添强劲的一笔。
第四篇:汉字-中国文化的元素
读书报告之《汉字——中国文化的元素》
一、书的简介
书名:《汉字——中国文化的元素》作者:刘志基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
二、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部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汉字知识读物,是一本高等学校教材。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为:绪论、“万岁”文字、“表意”的个性、字里乾坤——汉字文化蕴含说、美学元素、汉字的数字化生存。
三、章节评价
在绪论部分,讨论的“汉字是‘第五大发明’还是‘中世纪的茅坑’”这一问题是我感触很深。我们从来都是以汉字为傲,认为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至少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是这样的。可是在《瞿秋白文集》二卷690页上,可以看到瞿秋白写下这样的文字:“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茅坑”。如此激烈的言辞,使我有些震惊,可要是联系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鸦片战争使得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国人发现了与西方的差距,就开始寻找中国落后的原因,而汉字也就成了国人探索的目标之一。因此才会有那一番激烈的言论吧。可见,汉字并非一直为世人所认同,人们随着时代的变化对它的态度而有所改变。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战国文字,它的一个特点就是“文字异形”。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队这段历史作了这样的描述:“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文字异形”的运动在春秋处于酝酿阶段,直至战国时期地域流派才渐渐明晰。秦的铭文风格大体沿用周的,只是雄强稍逊而刚劲略胜;齐的铭文较为修长,装饰性较强;楚的铭文修长流丽,用笔宛曲。导致文化异形这一现象和政治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关系,诸侯在地方称霸,为了证明自己的不臣服,就有意无意纵容本国文字特意怪诞。这一点在武则天时期表现的 尤为突出。武则天称帝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造一批新字,很明显是在说明一个新的朝代的诞生。
在第五章提到,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绝大多数的汉字是以偏旁拼合起来的。而汉字的偏旁一般又可作为独立的文字,这种特性使绝大多数的汉字可以拆分和拼合,而这种拆分和拼合常常可以很好地表现人的智慧和悟性,还有一些幽默感。这就有很多例子了,如老舍和金庸这两位大家的名字。老舍真名舒舍予,姓拆分后就成了名;金庸的真名査良镛,金庸这个笔名也就是“镛”的拆分。还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据说明代才子唐伯虎被两个妓女硬拉着为他们题字,推脱不过,便写下了“风月无边”四字,若把“风”(繁体)、“月”的边框去掉成了虫二,讥讽她们是两只虫。汉字中很多同音字,因此在一些地方也会产生幽默。记得中学学得古文《烛之武退秦师》要写一篇读后感,有同学就以“一只狐”为题写佚之狐这个人物,巧妙地运用了谐音,说佚之狐和狐狸一样有心思,有想法。
四、搜集了书中的一些有趣的知识和小故事
1.甲骨文的书写者是一个特定的有限群体——贞人,可以说甲骨文在当时是被少数人垄断了使用权的文字。
2.最早出现的金文类型是“族徽文字”。它是浸透在宗教、巫术意义中的符号,充满了图腾崇拜的色彩,有着无可名状的凝重、威严与神秘。上古时代对人的称谓就重重族名而轻私名《左转》中的人物的称名常常以族名,如我们所熟知的“烛之武”、“佚之狐”。“烛”“佚”乃族名,“武”“狐”为私名。
3.据文献记载,中国婚姻史上曾流行一种奇特的婚嫁制度——媵。《仪礼·士昏礼》中“古者嫁女,必侄梯从之,谓之媵。”即姊妹随姊出嫁,侄女随姑姑出嫁,两女共侍一夫的制度。
4.中国古代对于戴帽子这方面很是讲究。《周礼·弃师》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帽子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男子二十要行弱冠之礼,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加缁布冠,第二次加皮弁,第三次加爵弁,每次加完后都要说不同的祝词。
第五篇:西方更愿意消灭中国文化
西方更愿意消灭中国文化
如果有一只猛兽出现在村庄附近,那么村民们一定会特别紧张,严加防范。但是如果出在村庄里的是一只白蚁则根本不会有人去注意。而美国的文化冷战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的。他们组织职业写手日夜编撰着成千上万的文章和段子,通过美资背景控制的这些网络平台以及精心打造的导师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每一段篇文章看似“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文章都看一边起来,就会发现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和道德基础正在被这些段子和文章日夜侵蚀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经常有人说:“美国网络抹黑手段十分低劣,只不过是造谣而已。”但实际上,美国文化冷战的制定者和作战方案十分先进,美国运用信息武器的掌握和运用比起我们高很多。当中国以为黑客战就是网络战的时候,美国却早已把网络信息战和文化战争作为了国家策略来推动。黑客是最低级的网络战,最高级的网络战则是可以仅凭通过文化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另一个国家的人民,美国长期通过网络直接针对中华文明的特质和特征定向下毒,以达到操纵舆论甚至是影响政治的目的。而美国对中国的文化冷战,主要就是通过以下招数向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发动进攻的。一是灭偶像。毁灭中国道德标杆,改树美国偶像。我们中国人崇拜的不是西方那套圣子、圣父、圣灵,而是崇拜自己的先贤、先烈、先祖。当我们在学习先人们的教导、教诲的时候,会自然对他们充满崇拜,世庶文明的根基由此奠定。先贤、先烈、先祖,就是向我们传达的很多中国的普世价值观的榜样们。社会经常通过这些先辈们的典故来教育我们“要勤奋好学”“要勤俭节约”“要为人与善”“要有素质”“要重视教育”等等优秀价值观。过去在这些传递中国普世价值观念的文章中的偶像、故事当中的主角一般都是中国的先贤、先烈、先祖或者长者与老人,然而在今天我们所特有的这种祖先崇拜的世庶文化却被美国文化冷战掺杂进了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