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要溶解这四种集团式
改革要溶解这四种集团式“中梗阻”
扫描到手机
2015-04-02 07:12:0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正文
我来说两句(2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保存到博客
想必大家对改革不缺少决心和勇气是充分认同的,“壮士断腕”的提法早就妇孺皆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80余次提及“改革”;也不是没有“施工图”,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已列出80类500多项改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改革章节列出简政放权、投融资体制、价格、财税体制、金融、国企国资、非公经济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改革清单。
那关键之年什么最关键?大家也不会陌生,就是消除“中梗阻”导致的改革胶着局面。形象点说,就是媒体整天传播的“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中梗阻”“肠梗阻”等。
高层最头痛的问题是改革方案“落地”。全面深化改革启动以来,抓顶层设计与抓改革落地始终相伴而行。2月27日,在深改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改革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改革,一定会遭遇梗阻的,否则就不叫“改革”。“改革”一词,源远流长。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因胡人服饰多为皮革所制,故有“改革”一词。自古至今,改革从来非易事。中国历史上历次“变法”“维新”,不无终成大功之先例,但更多是中道崩颓,或昙花一现。原因不复杂,改革是在给定的时间段中,针对既定目标对复杂利益格局进行深度调整,被调整者,特别是利益被做减法者,反弹情绪、掣肘动作,甚至阻挠设障,都在意料之中。
新时期开启的改革大业,“梗阻”一直就有,想必也将继续存在。只不过每个时期的“中梗阻”不一样。要对症下药,就很有必要把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中梗阻”摸清搞透。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梗阻”,更多是思想、观念特别是意识形态上的“梗阻”,包括改革前景不确定性导致的“消极梗阻”。而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利益变化巨大,利益格局集团化特征明显,直观表现在以“阶层认同”为纽带的利益集团分化。这种“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分歧、对立、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利益集团为着某种“共同目标”临时联手也
对于深水区的“啃骨头”改革之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早有准备,习近平曾多次强调,推进改革,需要“更多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以及“壮士断腕”般的决心。
细说起来,“中梗阻”并不必然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不仅有既得利益集团形成的“中梗阻”,也有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利益驱动导致的“中梗阻”,还有分众化小团体组成“民意集团”导致的“中梗阻”。各类“中梗阻”虽然诉求不一,但在阻滞改革的后果上,可能殊途同归。比如,针对国资国企改革,政府决策部门、国企高层管理者、国企职工、民间资本、社会公众以及国外势力,都会认为是“利益攸关方”,都有强烈的诉求表达,但动机各异、指向不同、要求不一,且都可能借助各种手段搞“统一战线”,在互相掣肘中胶着,导致改革步履维艰。
这些部位的“中梗阻”,往往不是单发性的,而是有影响改革设计的能力、有把控改革施行的渠道、有制造舆论的本领、有挟持“民意”的办法,呈现出集团式的“利益共同体”特征。要撕裂这种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专攻某个部位的“中梗阻”未必完全奏效。
干扰改革推进的“中梗阻”“肠梗阻”不会少,但尤其需要下力溶解的是集团式“中梗阻”。这样的“中梗阻”有哪些?
大概可分为四种。简而言之,在上,政商联手,动摇干扰改革的顶层设计;于中,本位主义,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甚至利用手中权力直接设障阻挠改革推进;在下,为官不为,消极抵制,甚至借改革之名直接侵害群众利益;于侧,群体性盲动,甚至借虚假“民意”破坏改革环境、影响发展稳定。
第一种,强势的特殊利益集团干扰或“误读”改革顶层设计。
自上而下的改革,其首要在于凝聚共识、确定方向。但从古至今,利益集团对于改革顶层设计的干扰阻挠,屡屡出现。
先秦商鞅变法,旧贵族即高呼“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阻挠改革。北宋神宗年间,“百年之积,惟存空簿”,改革迫在眉睫,但王安石熙宁变法,外有旧党魁首群起而攻之,内有后宫诸人高喊“王安石乱天下”。改革一派左支右绌,也不可避免新法渐废、人亡政息的结局。晚清百日维新更为血腥残酷,以慈禧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砍掉了“戊戌六君子”的头颅。
发端于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30多年来从未一帆风顺过。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今天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样经历了来自“左”右两种思潮的干扰和阻挠。所幸领导改革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自省并有强大执行力的政党,这成为中国赢得今日举世瞩目之改革奇迹的根本原因。
也因此,我们会对习近平所言“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以及改革需要以“更多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有更深的体悟。
在当前的改革中,利益集团对于改革顶层设计的影响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搞“非组织政治活动”、团团伙伙、小圈子,往往政商勾连、上下其手,政治势力与经济实力一起发力,既有“上层建筑”的谋划能力,也有“经济基础”的保障实力,其干扰改革方向和重点的力量不可小觑。
3月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在大会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到,“在反腐斗争中,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绝不封顶设限,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其背后深意,即是要以反腐促改革,“老虎”再大也要打,“集团”再厉害也要破,保证改革方向不被政商联手的强势利益集团所左右。
第二种,部门本位主义的“选择性执行”。
一些部门和地方在落实中央有关改革的决策部署中,囿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甚至出现不顾大局、向内部“利益捍卫者”妥协的情况,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
比如,一些部门和地方在制定改革实施细则时,有的不积极作为,转发文件了事,使基层找不到改革的抓手和方法;有的塞私货、搭便车,把对本部门有利益有好处的东西巧妙添进去,借机为部门甚至小集团牟利;有的大玩折衷主义,遇到对本部门有削权减利的改革方案,在制定细则或执行中做“调和”处理,使改革成效大打折扣;有的上推下卸,脱离实际和群众需求,生搬硬套,改革没释放红利,反而让老百姓添堵;等等。
第三种,基层干部群体的“雁过拔毛”行为和畏难、抵触情绪。
“最后一公里”的梗阻往往出现在这里,“苍蝇”也多产自这里。
据媒体透露,在一些地方,中央下拨农村危改款,有的农民获批一万元到手只有五千,有些村民连房都住不上,还有干部索要“好处费”。如此“雁过拔毛”的事,恐怕不在少数。“苍蝇”大行其道,再好的改革措施也会大打折扣。
在推进改革上,当前,仍有少数县乡以下基层干部无心部署和落实改革,或是担心风险大,会激化不同群体的利益矛盾;或是担心得罪人,搞得不好惹火烧身;或是担心没好处,反而削了自己的权、动了自己的奶酪。在中央实行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之后,“为官不易”的喟叹,在县乡以下基层干部群体中很有市场。
对县乡以下基层干部的乱作为、不作为的深层原因和社会环境,要予以特别关注,加以深入研究。这是决定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枢纽,也是决定群众能有多少“获得感”的关键闸门。改革方案能不能落地,改革措施能否不折不扣得到执行,这个群体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所谓“千仞之山,功亏一篑”,县乡以下基层干部一旦遇到问题绕道走、赶上矛盾就躲着走,碰到利益不撒手、少了利益不作为,改革的航船怎能不搁浅?
不过,仅仅简单批判不足以溶解这个集团式“中梗阻”。县乡以下的基层干部,实际上是有一些特别特征的群体,笼而统之地以“党政干部”来对待未必精准。他们直面一线群众、承受的压力大,工作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地位不高、收入偏低,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群众,工作方式、工作作风不是想象中那般简单,也不是一句“依法行政”就能解决各种难题和矛盾的。有些“一刀切”的政策,他们常有自己的看法;对于有些不切实际的措施,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面临两难。
因此,要溶解这种“中梗阻”,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就要考虑到位,不单要解决给群众的“含金量”问题,也要考虑给基层干部“可激励”的问题。
第四种,分众化小团体汇成“民意集团”的冲击。
我们常常看到,每逢政府举行听证会,总会引起一波汹涌舆情;每遇推进一项重大项目,或强或弱变成社会热点。而参乎其中的,总少不了有关无关人员以及民间舆论场的支持。
互联网时代,朋友圈隆盛,“人以类聚”更加凸显,也更加便利随意。以地位为纽带如高管群,以“身份”为纽带如二代农民工,以职业为纽带如出租司机,以友情为纽带如同学圈,以兴趣为纽带如登山爱好者„„甚至一次集体活动就能组建一个朋友圈,林林总总,随时随地。这种“圈群社会”,在一面强烈要求打破户籍、地域、职业、身份等各种“歧视”的同时,一面又在不断渲染各种甚至是牵强附会的“身份认同”,需求就是随时可发起强大的情感支援、舆情呼应。
“三教九流”已远不能刻画当今时代的“人以类聚”,阶层式的社会结构划分也不能精准描述分众化的社会群体。利益分化越来越呈现分众化、碎片化特征,同一蓝天下,农村人、城里人、农民工、非户籍常住人口等,改革诉求指向不同,利益期望未必重合;“同类”中,存在诸如有车族、有房族与无车族、无房族之分,有工薪族与“食利”族之别;同一人还有多个细分“身份”,多“身份”、多面性、多诉求集于一身,不停“游走”在多个类别中,改革诉求在同一人身上甚至表现出冲突性背离。
不同“类”、不同“身份”之间,利益未必交集,联系未必紧密,但即使利益不相干,联系松散,往往也能产生瞬时聚合效应。而串联这些无交集“利益”的红线,常是借助炒作某一事件某一个案而引发社会关注,利用网络、朋友圈“一呼百应”,组成“民意集团”,孤立事件甚至是假新闻也可能演变为群体性事件,冲击改革方案施行。
由分众化、碎片化小团体汇合成的“民意集团”,对改革的梗阻影响常表现为“失落情绪”的无厘头宣泄,而这种“失落情绪”主要源自改革期望值的不满足。比如国企下岗职工、城市非户籍常住人口、二代农民工,他们最盼望解决再就业、彻底打破“户籍歧视”、农民工市民化等,如果迟迟得不到解决或者达不到他们的“期望值”,就会对改革“心灰意冷”,容易产生“被抛弃感”,改革焦虑情绪就会上升,“任性”爆发,甚至不加思考地对良好改革举措都打问号。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之所以“围观”者众、“助威”者多,大都出自这种情绪性宣泄。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因改革期待满足感不高造成的“群体性盲动”,会被其他一些有意阻挠改革的利益集团以“民意”之名加以利用,混淆社会舆论,影响改革推进。
对这部分群体,应按总书记强调的,“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一定要注意把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普通百姓、弱势群体、“失落群体”,实实在在成为改革增量的“受益群体”,在不断增强“获得感”过程中,溶解梗阻因素。
全面深化改革启动以来,“抓落实”“抓到位”成为习近平强调最多的“关键词”。消除梗阻、解决问题,将成各级领导必然面对的常态。在去年12月30日举行的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对已出台的具有重大结构支撑作用的改革,要抓紧出台细化实施方案,坚决消除“中梗阻”“肠梗阻”。对已经出台的重大方案要排队督察,及时跟踪、及时检查、及时评估、及时整改,重在发现问题。春节前夕,习近平在同陕甘宁部分市县委书记座谈时再次指出,市县一级领导干部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积极作为。
第二篇:事业单位改革这五年
事业单位改革这五年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笃行,弥足珍贵。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中央部署要求,把事业单位改革作为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事业单位各项改革全面发力,关键领域重点突破,取得了积极成效。
扬帆:搭建事业单位改革四梁八柱
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即中发〔2011〕5号文件,标志着全国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拉开了序幕。山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充实调整省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任副组长,机构编制、组织、宣传、教育、科技、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卫生、国资、机关事务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进一步加强改革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严格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紧密联系本省实际,夯基筑台、立柱架梁,研究确立改革政策框架。2011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发〔2011〕5号文件精神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2014年又印发了《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以及《关于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改革配套文件,涵盖事业单位分类、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法人治理结构、绩效考核、财政政策、经营类单位转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党的建设等10个方面,形成了事业单位改革“1+10”的政策框架体系。这些配套文件对事业单位类别划分以及分类后针对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都作了整体安排,既符合中央改革精神、又切合山东省情。
作为省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省事改办积极发挥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职能,成立专门工作班子,组织开展核查、清理规范和分类工作;每年印发重点任务分工,部署改革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全省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应势而动,改革的步伐向着目标坚定向前。
破浪:多个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改革,既要敢于动真格,更要务实有担当。这从山东省近年来事业单位改革沉甸甸的“成绩单”可见一斑。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出炉。对事业单位改革,《决定》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山东省委、省政府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五个突破”。
――全面推开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取得新突破。山东省把取消中小学行政级别作为突破口,在?H坊、青岛等7市先行试点的基础上,2016年全面推开,全省17市137个县(市、区)的1.3万多所中小学全部取消行政级别,建立了特级校长、高级校长、中级校长和初级校长共4级9档的校长职级制度,制定了校长选聘、职级认定、薪酬考核等配套制度,全省取消下放办学自主权近600项,厘清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责权利关系,把学校管理权还给学校。通过改革,摘掉了校长的官帽,堵住了不懂教育的人到学校谋取“官位”的路子,破除了校长从优质学校交流到薄弱和农村学校的制度障碍,把校长从“行政人”还原为“教育人”,有力推动了教育家办学和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建立公立医院、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法人自主权取得新突破。2016年10月,省编办、省卫生计生委、省科技厅等部门制定出台公立医院、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实施方案及外部理事、监事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在公立医院、科研院所全面推开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全省562所公立医院、科研院所全部取消行政级别,建立以理事会、管理层、监事会为主要架构的法人治理结构,由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建立外部监事库、选派监事,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科研院所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经费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公立医院和公益二类科研院所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允许公立医院、科研院所突破现行工资调控水平,单位收入在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自主决定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含金量高的措施,切实增强了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全面在高校、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控制总量管理,创新编制管理取得新突破。2016年2月,省编委印发《关于创新公益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方式的实施意见》,明确在高校、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由高校、公立医院自主研究确定单位人员控制总量,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高校、公立医院实行人员控制总量管理后,不再安排用编进人计划,在总量内自主公开招聘,自主用人。截至目前,全省基本完成备案工作,531家公立医院备案总量47.6万名,91所高校备案总量13万名,有效缓解了高校、公立医院编制总量不足与进人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发了发展活力。
――全面推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取得新突破。2012年,山东省在市县层面启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17市137县(市、区)基本实现了对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考核全覆盖。2017年1月,省级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担任主任的省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将省属公立医院、科研院所等公益类事业单位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为确保考核科学公平,全省各级制定完善考核工作规则和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机构编制调整,财政经费预算,领导班子成员聘用、奖惩及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等的重要依据。目前,全省纳入考核范围的事业单位共36977家,进一步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提高了事业单位服务质量和水平。
――全面推进公益类特检机构整合转企,改革实施路径取得新突破。2016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实施方案》,将省内25家特检认证机构进行以资产为纽带的纵向整合,组建了山东特检集团,形成特检服务、认证评审、技术研发等多位一体的实施主体和投融资平台,承担技术检查公益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解决,在全国率先“整合改革转企”一步到位。
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山东省还扎实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推进政事分开;开展“僵尸”事业单位集中清理,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事业资源布局结构;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审核,做好政府购买服务与机构编制管理的衔接,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完成省机械工业协会等5个工业协会和省小球运动管理中心等事业单位转为社会组织,推进政社分开、事社分开;组建各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实现办医职能与管理职能相分离,推进公立医院管办分离;制定统一登记管理办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初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全面推开事业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提升了事业单位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远航:深化改革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从2013年清理规范至今,山东省直减少事业机构80余个,减少事业人员3300余人;全省减少事业机构860余个,减少事业人员6.6万人。事业机构与人员“双降”,实现了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本届政府“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承诺。与此同时,山东省加大对重点民生领域的机构编制倾斜力度,重点强化了公共文化、医疗卫生、公共就业、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工作力量。2016年,利用精简压缩、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为全省中小学核增编制9991名,有力保障了解?Q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编制需求。
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山东省蹄疾步稳、不断前行的改革进程。
今年5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厅字〔2016〕38号文件加快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通知》――这是十八大以来省一级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第6份文件。十八大以来,省一级47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完成改革任务;市县两级有712家完成改革任务。今年,全省各级明确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时间表,年底前全省将再完成200余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到2020年,全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将全部完成。
今年8月9日,泰安市召开全市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动员部署会议。作为全省唯一的改革试点市县,泰安市及所辖的肥城市正在为全省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探路。
今年8月底,全省“僵尸”事业单位基本清理完毕。这场持续一年多的“去库存、补短板”的硬仗,共涉及1000余家事业单位,事业编制10000余名。通过对主要职责消失、工作任务不饱满或没有工作人员的“僵尸”事业单位进行清理,加大机构撤并整合力度,核减收回的编制将优先保障中心工作和基层一线,进一步促进事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改革,如秉轴持钧,以一持万。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山东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始终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正提速,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已破题,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也在一些行业、领域探索推开、逐步深化。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山东省事业单位改革将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借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道路上乘风远航。□E:LDQ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 山东 五年
五年来山东省事业单位改革大事记
――2013年,夯实基础。全省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全面完成,共精简事业单位2980个,收回编制19668名。
――2014年,立梁架柱。事业单位改革“1+10”的政策框架体系形成。全省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
――2015年,全面部署。时任省长郭树清同志主持召开省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部署了17项重点改革任务。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属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工作方案》,事业单位转企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2016年,多点开花。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去行政化改革全面推开;高校、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全面推开;全省“僵尸”事业单位清理工作启动;全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工作启动;全省公立医院、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全面启动;高校二级学院取消行政级别试点启动。
――2017年,持续深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提速;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进入实施阶段;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继续深化……
第三篇:站长要强化四种意识
站长要强化四种意识 站长作为基层管理者,在确保销售指标完成,提高区域整体管理水平等方面承担着重大责任。因此,销售效益的提高、市场的开拓,在某种程度上将取决于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经营管理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我认为站长应具备并强化以下四种责任意识:
市场风险责任意识。一个加油站就是一个市场。要站长形成“责任市场和市场责任”的管理理念,走出办公室,走向零售一线,直接面对客户,掌握市场供求信息,提高机出率,牢牢占领和控制地区市场。
安全风险责任意识。站长既是油站经营管理的执行者,又是油站安全第一责任人,因此,在占领地区市场,挖掘市场潜力的同时,还必须保证加油站现场安全,确保资金管理制度有效执行,销售货款100%安全有效回收。
油品管理监督责任意识。站长必须是一个“当家理财”的好手,严格把好各个油品数量和质量关,抓好加油站数质量管理工作。站长对所辖员工要及时进行监督、指导、考核、分析,坚持对油品监督盘点,严格把关,精心核对,确保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
协调稳定责任意识。站长作为油站主要负责人,肩负着和地方政府、工商、税务、公安、消防、质监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的重要职责,必须着力营造和谐的企地关系。在加强基层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站长同样义不容辞,必须及时掌握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帮助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实际困难,确保企业稳定大局。
第四篇:党员干部要增强四种能力
党员干部要增强四种能力
一是政策执行能力。
政策执行能力是做好组织工作的必备前提。提高政策执行能力,首先要懂政策,就是要认真学习政策,强化政策观念,努力成为熟悉和精通组织工作的“政策通”。其次是会运用,就是要熟练掌握组织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正确执行,自如运用。二是知人善任能力。
要不掺杂个人好恶,不搞亲亲疏疏、拉拉扯扯,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要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三是组工业务能力。
组工干部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努力成为岗位工作的行家里手。在干部工作方面,即要熟悉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相关政策的历史沿革和具体要求,又要熟悉干部队伍建设状况,对干部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能力特长全面掌握。在基层党建方面,既要熟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又要熟悉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了解基层党建的动态,及时发现和总结新的经验。四是组织协调能力。
要履行好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完善和管理职能,有效整合各种组织资源,增强党组织的优势。要着眼于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形成加强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第五篇:薪酬改革要
薪酬改革要“前门开后门关” 央企的薪酬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前门开”、“后门关”两个原则。“前门开”是指,该发的钱一定要发。首先,中央企业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面临各类所有制企业对人才的争夺,其薪酬水平必须符合市场机制运作原则,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否则将无法和外资企业竞争。其次,企业的薪酬水平要与其竞争力相适应。任何企业都必须控制好人工成本,使企业和产品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中央企业也不例外。第三,要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处理好国家、企【台州二维码网站】6-8-8业和个人的关系,这方面中央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后门关”是指,在强化激励的同时,对国有企业也要建立健全约束机制。
按照国资委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由考核结果决定,该高的高,该低的低,该降的还要降。根据2005的考核指标,其中19家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受到降级处分。
股权激励是市场经济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激励方式,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我国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的条件下引入股权激励的方式,需要谨慎从事,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负面影响。
目前境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规范性办法经过反复讨论,多方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即将正式发布。即将发布的相关办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实施股权激励要与推进企业各项改革相结合,特别是要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同步配套。即将出台的文件对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作了比较严格的规定,明确要求外部董事要占董事会成员的半数以上,且薪酬委员会必须由外部董事组成。
二是要把握好股权激励的政策界限。首先,在起步阶段股权激励的水平不能太高,激励的对象也不能过宽。其次,股权激励要坚持风险与收益对称。第三,股权激励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范进行,在股权授予中不能无偿量化存量国有资产,也不得由国有大股东单独支付激励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