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期货交易所跨国联网交易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期货交易所跨国联网交易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网络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大容量并且能够迅速运算的大型主机系统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期货交易所采用联网交易方式来实现整合。联网交易正成为全球期货交易所发展和演变的主流趋势之一。
一、交易所联网交易的运作模式
1.相互冲销系统模式(简称MOSV1模式)。该模式是指在对合约内容、合约设计、交易规则、保证金制度、交易时间等方面进行统一的前提下,外地交易所引进本地交易所合约,并通过两个交易所结算机构的连接,实现异地对冲引进合约头寸的一种联网交易模式。由于MOS模式下的交易市场是高度统一的,交易者可以将两个交易所的MOS合约市场看作是一个单一的市场。
2.清算链接模式。该模式是指外地交易所在引进与本地交易所相同或相似合约的同时,对两者清算机构进行连接,从而使外地交易所的会员可以在当地买卖母国交易所的合约并形成交易报价和结算价,然后由外地交易所结算机构将头寸传递给本地交易所结算机构进一步进行结算,并由本地交易所结算会员一直持有直至冲销的一种联网交易模式。
3.共同交易平台模式。该模式是指多个交易所间形成联盟,每个参与的交易所可以通过一个公共的通用应用程序界面连接到中央交易系统,并交易这个系统上的所有合约品种的一种联网模式。1991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以及路透社合作推出环球期货交易系统(GLOBEX),实现共同交易平台模式联网交易。
4.互连模式。该模式是指两个交易所间实现通讯链接,进入彼此市场进行互联品种合约交易的一种联网交易模式。小型交易所往往偏好这种联网模式。中国香港期货交易所、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以及悉尼期货交易所间进行的就是互连模式的联网交易。
下面从实施条件、优点及缺点等方面分别对上述四种模式进行分析,见下表。
二、全球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的发展趋势
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新加坡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SIMEX)和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之间建立的相互冲销系统,即MOS联网交易模式。此后,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管制的放松以及金融全球化等环境的变化,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和发展。本文以1990-2005年间全球交易所193起主要整合事件为样本,对在此期间发生的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进行归纳总结。
1.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兴起子20世纪90年代后期。1990—1996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事件比较少,年均仅为0.85起,最多的为1995年,发生了两起。从1997年开始,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开始迅猛发展,年均发生3.7起,并且1997年和1999联网交易事件最多,分别达到6起。在整个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事件中,所采取的联网交易模式主要以互连模式和共同交易平台模式为主,16年间,共发生互连模式联网交易”起,共同交易平台模式联网交易15起,而清算链接模式联网交易仅为4起,MOS模式仅为1起。而且,共同交易平台模式从1997年后呈稳步上升的态势。在1990-1996年,共同交易平台模式为0起,1997-2005年共同交易平台模式为15起。
2.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以跨国形式为主且集中在欧美地区。从1990-2005年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的地理分布特点来看,主要以跨国交易为主。在38起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中,属于跨国形式的有35起,属于国内形式的有3起,并且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1990-2005年间,欧洲期货交易所参与的联网交易有33起,其中16起是欧洲内部期货交易所间的联网交易;北美期货交易所参与的联网交易有19起,亚洲期货交易所参与的联网交易有9起,澳洲期货交易所参与的联网交易有1起。
欧洲地区交易所在欧盟一体化进程、欧元实施以及《欧洲投资服务指令》等的影响下,彼此之间在文化背景、监管体系、法律体系、发展阶段以及市场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相似性,这为它们之间进行联网交易扫清了障碍,当然也是联网交易主要集中在欧盟地区的主要原因。北美地区主要是美国,美国是参与联网交易的第二大地区。这是由这一地区交易所的发达程度以及先进的技术水平决定的。世界上主要的交易所有很多都在美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交易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进行联网交易成了它们很自然会选择的一条途径。当然,美国先进的现代通讯技术水平也为美国交易所开展联网交易提供了技术支持。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亚洲各主要新兴国家在大力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非常注重金融市场的发展,其中包括对交易所的发展。他们开始尝试通过与发达交易所进行联网交易的方式来发展壮大自己。此外,亚洲的交易所一般成立时间较短,成立之初就使用先进的电子交易方式,这也为进行联网交易奠定了基础。在亚洲各国中,以新加坡、日本等国的联网交易最为突出。
3.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以互连模式为主。1990-2005年间,交易所联网交易主要采用互连模式,共发生19起;其次是共同交易平台模式,共发生15起;清算链接模式发生3起;MOS模式发生1起。而且,这些联网模式绝大多数都是以跨国形式进行的。联网交易模式分布格局的形成是与实施这些模式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的。MOS模式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制度、交易规则、管制政策等角度,对交易所各方的要求都很高,实施起来困难最大,因此较少有交易所选择这种联网交易形式。清算链接模式相对于MOS模式实施起来要简单一些,但在技术、制度、交易规则等方面同样存在诸多要求,实施难度较大,因此选择这种模式的交易所不多。而共同交易平台模式与互连模式在不需对制度、交易规则以及管制政策做很大改动的前提下,同样能实现跨市场交易,而且对实施技术要求没有前两种模式高,成为了交易所选择的主要联网交易模式。互连模式凭借其针对性高、技术要求最低、适用面广等特点成为了大多数交易所采纳的联网模式。
三、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的特点
1.联网交易的合约品种主要以交易活跃的金融衍生品为主。由于金融衍生品具有市场需求量大、电子交易基础好以及交割便利等特点,各个交易所在联网交易时往往倾向于选择金融衍生品作为联网交易的品种。例如CME/SIMEX的MOS系统上可进行相互冲销的品种有:欧洲美元、欧洲日元伦敦同业拆借利率(Euroyen LIBOR)、欧洲日元东京同业拆解利率(Euroyen TIBOR)、日本政府债券四种。CME将其主打品包括欧元、S&P500、NASDAQ-100、外汇以及迷你指数期货等合约等放在GLOBEX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泛欧交易所(Euronext.liffe)与东京金融期货交易所(TFX)于1996年建立了清算链接,联网交易的合约品种为欧洲日元期货合约。
2.联网交易联盟具有不稳定性。联网交易是交易所间为了谋求互利而形成的一种联盟形式,当利益发生变化时,就有中止的可能。在现实中,有许多联网交易最终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体现在:一是目标差异,各交易所开展联盟的目标要有一定的拟和度,不能相差太远;二是技术差异,如果每个交易所在交易方式和制度设计上各有不同,电子化的程度也差异很大,可能会妨碍联网交易的实现,或者意味着必须进行事先的巨额投资,才能启动联网合作;三是治理结构差异,治理结构差异会引发会员拥有的交易所和公司化交易所之间的矛盾,或者是其他协作方之间的矛盾;四是缺乏信用度,如果实际的成交量和预想的收益不一样,协议双方交易所很容易发生矛盾,发生“背信弃义”或者单方面违反承诺的事情。
3.联网交易具有延长交易时间的功能。不同的交易所通过联网关系,在交易所之间建立一个交易通道或平台,各交易所的投资者都可以利用这个通道或平台在不同时区的交易所交易各种金融产品,这就形成了跨时区、跨地区、连续不停的交易形式。
四、对中国的启示
我国期货交易所联网交易的成功实施必须建立在以下几点的基础上。
1.交易所达到一定的成熟水平。联网交易所应该具备较高的市场流动性并具有严密的风险控制能力,同时还需具有完备的结算、交割体系。进行联网交易的合约应为国际社会广泛熟悉,其价格信号具有高度权威性。一般来说,原则上应该选择交易活跃、市场需求大的交易品种进行联网交易。
2.联网的各交易所间实力对等。参与联网的各交易所间的发展规模和预期联网交易规模应该是基本对等的,否则,将会出现资本向某一交易所市场的长期净流入,造成参与联网另一方交易所积极性的下降。事实上,往往是在有相似历史或法规背景的交易所间的联网交易更容易获得成功。
3.具有较好的技术兼容性。各个期货交易所的交易技术是不断变化的,这对于实施交易所间的技术链接是存在难度的。由于平台和系统始终不断地升级,因此原则上要求两个交易所实施链接的技术是兼容的。而且,如果相关的交易、清算、结算和存管服务在国际投资者眼中看起来和母国市场一致,那么通过市场链接所提供的他国交易、结算、清算和存管服务就可以被最终用户,也就是国际投资者接受,那么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这更多是从投资者投资文化和习惯角度的考虑。
4.交易规则和管制政策的高度协调和统一。当参与联网的各交易所间在交易规则和管制政策上存在差异时,应该对这些交易规则和管制政策进行协调、统一,或者设计一套能运用于这些市场的单独的交易规则或管制政策。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必要的运用于市场运作的技术机制;对上市、会员、交易、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等方面的规则进行统一。
5.交易系统、结算系统方面的协调、统一。围绕联网交易所需要进行的有关交易系统与结算系统的协调工作是繁复的,包括:选择哪个交易和清算系统进行联网交易;是否要对系统进行更多的投资,以及成本如何在他们之间分担等;协调联网交易系统的交易规则包括交易时间、开盘价、最高交易价格/最低交易价格、运用的外汇、允许的交易者类型等;在联网交易和清算系统中,能否实现报价单和交易数据的整合;以及确保交易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以及共同信息系统执行的迅速程度以及交易透明度等诸多问题。
第二篇: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常交易监控暂行规定及相关文件
关于公布《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常交易监控暂行规定》的通知 更新日期:2010-11-05
上期交监查字[2010]265号 各会员单位:
为保障期货市场平稳、规范、健康运行,遏制过度交易,打击期货市场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上海期货交易所根据有关业务细则规定制定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常交易监控暂行规定》,现予以公布。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常交易监控暂行规定
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附件:
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常交易监控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保障期货市场平稳、规范、健康运行,遏制过度交易,打击期货市场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上海期货交易所会员管理办法》、《上海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上海期货交易所违规处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对期货交易进行监控,发现交易出现异常情况,有权对相关交易所会员(以下简称会员)或者客户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第三条 会员应当切实履行客户交易行为管理职责,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报告客户的异常交易行为,不得纵容、诱导、怂恿、支持客户进行异常交易。
第四条 客户参与期货交易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交易所业务规则,接受交易所监管及会员对其交易行为的合法合规性管理,自觉规范交易行为。
第五条 期货交易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交易所认定为异常交易行为:
(一)以自己为交易对象,大量或多次进行自买自卖;
(二)一组关联账户内关联客户之间大量或多次进行相互为对手方的交易;
(三)日内出现频繁申报并撤销申报,可能影响期货交易价格或误导其他客户进行期货交易的行为;
(四)日内出现大量或多次大额申报并撤销申报,可能影响期货交易价格或误导其他客户进行期货交易的行为;
(五)一组关联账户内关联客户合并持仓超过交易所持仓限额规定;
(六)中国证监会或交易所认定的其他交易情形。
第六条 会员应当密切关注客户的交易行为,积极防范客户在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异常交易行为,引导客户理性、合规参与期货交易。
会员发现客户在期货交易过程中出现本暂行规定第五条所列异常交易行为之一的,应当予以提醒、劝阻和制止,并及时向交易所报告。
第七条 因客户出现本暂行规定第五条所列异常交易行为之一的,交易所视情况对会员可以采取电话提示、约见谈话、现场调查、下发监管警示函、监管意见函、向中国证监会提请分类监管扣分等监管措施。
第八条 客户出现本暂行规定第五条所列异常交易行为之一的,交易所可以采取要求报告情况、列入交易所重点监管名单、约见谈话、限期平仓、限制开仓、强行平仓等措施。被采取限制开仓监管措施的客户,交易所将向市场公告。
涉嫌违反法律、法规的,交易所提请中国证监会进行立案调查。
第九条 交易所对存在异常交易行为的客户采取有关监管措施或做出相关书面决定的,通过客户所在会员向客户发出。会员应当及时与相关客户取得联系,告知交易所的相关监管措施和书面决定,保留有关证据,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客户交易行为。
第十条
会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交易所可以责令其整改,并按照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规定,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并可同时向中国证监会提请分类监管扣分。
(一)未及时、准确地向客户传达、送达交易所有关监管措施或者书面决定;
(二)未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客户异常交易行为;
(三)未按照交易所要求尽责对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协助调查或者存在故意拖延、隐瞒和遗漏等行为;
(四)纵容、诱导、怂恿、支持客户进行异常交易。第十一条 本暂行规定由交易所负责解释。第十二条 本暂行规定自2010年11月22日起实施。
关于《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常交易监控暂行规定》有关处理标准及处理程序的通知 更新日期:2010-11-05
上期交监查字[2010]266号 各会员单位:
为加强对期货市场异常交易行为的监管,遏制过度交易,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常交易监控暂行规定》的相关内容,就异常交易行为的处理标准及处理程序通知如下:
一、自成交、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异常交易行为的处理标准及处理程序
(一)处理标准
1、客户异常交易行为达到以下情形之一的,视作达到交易所自成交、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异常交易行为处理标准,交易所启动异常交易行为处理程序:
(1)客户单日自成交次数超过5次(含5次),构成“以自己为交易对象,大量或者多次进行自买自卖”的。
(2)客户单日在某一合约上的撤单次数超过500次(含500次),构成“日内出现频繁申报并撤销申报,可能影响期货交易价格或误导其他客户进行期货交易的行为”的。
(3)客户单日在某一合约上的大额撤单次数超过50次(含50次),构成“日内出现大量或多次大额申报并撤销申报,可能影响期货交易价格或误导其他客户进行期货交易的行为”的。
单笔撤单的撤单量达到300手以上(含300手),视作大额报撤单。
2、客户单日在多个合约上因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按照一次认定。
(二)处理程序
1、客户自成交、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行为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按照以下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客户第一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于当日对客户所在会员的首席风险官进行电话提示,要求会员及时将交易所提示转达客户,责令其对客户进行教育、引导、劝阻及制止。
同一客户第二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将该客户列入重点监管名单,同时将客户异常交易行为向会员通报。如客户两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行为均发生在同一会员的,交易所将于次日闭市前约见该会员的总经理及首席风险官谈话,要求会员及时制止客户不当交易行为,会员总经理及首席风险官无正当理由缺席约见谈话的,交易所向会员下发监管警示函;如客户两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行为未发生在同一会员的,交易所于当日对客户第二次所在会员的首席风险官进行电话提示,要求会员及时制止客户不当交易行为。
同一客户第三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于当日闭市后对客户采取限制开仓的监管措施,限制开仓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1个月。如客户三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行为均发生在同一会员的,交易所对该会员下发监管意见函,并向中国证监会提请分类监管扣分;如客户三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行为未发生在同一会员的,交易所向客户第三次所在会员下发监管警示函。
被采取限制开仓监管措施的客户,交易所将向市场公告。
2、客户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自成交、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行为发生在多个会员的,交易所对自成交、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行为发生次数最多的会员参照上款采取相关措施。
3、非期货公司会员参与交易,出现自成交、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行为,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对非期货公司会员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对该会员的指定联系人进行电话提示。
第二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约见该会员的高级管理人员谈话。
第三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对该会员采取限制开仓的监管措施,限制开仓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3个月。
4、交易所认定的一组关联账户,其关联客户之间发生成交的,视作同一客户的自成交行为。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按照上述规定处理。
5、由于客户自成交、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行为,已向会员下发两次监管警示函的,第三次向该会员下发监管意见函,并向中国证监会提请分类监管扣分。
二、关联账户合并持仓超限异常交易行为的处理标准及处理程序
(一)处理标准
1、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涉嫌存在实际控制关系的交易编码合并持仓超过交易所持仓限额的规定,视作达到交易所关联账户合并持仓超限异常交易行为处理标准,交易所启动异常交易行为处理程序。
2、“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涉嫌存在实际控制关系的交易编码合并持仓超过交易所持仓限额的规定”中的实际控制关系是指,行为人虽不是交易编码的名义持有人,但对该交易编码具有实际管理、使用或处分等权限。具有但不限于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行为人对相关交易编码构成实际控制:
(1)行为人作为他人期货交易的委托代理人,包括但不限于行为人作为他人的联系人、开户代理人、指定下单人、资金调拨人、结算单确认人等;
(2)行为人与交易编码名义持有人之间存在配偶关系;
(3)交易所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存在实际控制关系的其他情形。
如有相反证据,且行为人与他人之间不存在交易行为趋同情形的,不构成实际控制。
(二)处理程序
1、一组关联账户发生合并持仓超限行为的,交易所对客户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将该组关联账户列入重点监管名单,并在当日闭市后通知所在会员首席风险官,要求客户自行平仓。
客户在次日上午第一节交易时间内未自行平仓的,交易所按有关强行平仓规定对该组关联账户客户的持仓进行强行平仓,直至合并持仓不高于交易所规定的持仓限额。同时,于强行平仓当日闭市后对该组关联客户采取限制开仓的监管措施,限制开仓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1个月。
第二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在当日收市后通知所在会员首席风险官,要求客户自行平仓。并对该组关联账户采取限制开仓的监管措施,限制开仓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10个交易日。
客户在次日上午第一节交易时间内未自行平仓的,交易所按有关强行平仓规定对该组关联账户客户的持仓进行强行平仓,直至合并持仓不高于交易所规定的持仓限额。同时,于强行平仓当日闭市后对该组关联客户采取限制开仓的监管措施,限制开仓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1个月。
第三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在次日开市后按有关强行平仓规定对该组关联账户客户的持仓进行强行平仓,直至合并持仓不高于交易所规定的持仓限额,并对该组关联账户采取限制开仓的监管措施,限制开仓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6个月。
被采取限制开仓监管措施的客户,交易所将向市场公告。
2、一组关联账户发生合并持仓超限行为的,且在同一会员的,交易所对会员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于当日闭市后对该会员首席风险官进行电话提示。
第二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于次日闭市前约见该会员的总经理及首席风险官谈话。会员总经理及首席风险官无正当理由缺席约见谈话的,交易所向该会员下发监管警示函。
第三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对该会员下发监管意见函,并向中国证监会提请分类监管扣分。
3、一组关联账户合并持仓超限行为发生在不同会员的,交易所对持仓分布最大的会员参照上款采取相关措施。
交易所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监管要求,适时调整并提前公布相关异常交易行为的处理标准及处理程序。
特此通知。
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关于《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常交易监控暂行规定》有关期货市场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的认定标准的通知 更新日期:2011-03-14
上期办发[2011]24号 各会员单位:
为加强期货市场的一线监管,遏制过度投机,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期货市场平稳、规范、健康运行,交易所现将期货市场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的认定标准(以下简称“认定标准”)公布如下:
一、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的认定标准
(一)实际控制是指行为人(包括个人、单位)对他人(包括个人、单位)期货账户具有管理、使用、收益或者处分等权限,从而对他人交易决策拥有决定权的行为或事实。
(二)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行为人对他人期货账户的交易具有实际控制关系:
1、行为人作为他人的控股股东,即行为人的出资额占他人资本总额5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他人股本总额50%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2、行为人作为他人的开户授权人、指定下单人、资金调拨人、结算单确认人或者其他形式的委托代理人;
3、行为人作为他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合伙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或者行为人与他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合伙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一致的;
4、行为人与他人之间存在配偶关系;
5、行为人与他人之间存在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关系,且对他人期货账户的日常交易决策具有决定权或者重大影响;
6、行为人通过投资关系、协议、融资安排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对他人期货账户的日常交易决策具有决定权或者重大影响;
7、行为人对两个或者多个他人期货账户的日常交易决策具有决定权或者重大影响;
8、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二、交易所《关于公布〈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常交易监控暂行规定〉的通知》(上期交监查字[2010]265号)和《关于〈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常交易监控暂行规定〉有关处理标准及处理程序的通知》(上期交监查字[2010]266号)中,所称“关联账户”即指“认定标准”中的实际控制关系账户。
三、“认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关于《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常交易监控暂行规定》有关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的报备工作的通知
更新日期:2011-03-14
上期办发[2011]25号
各会员单位:
为加强期货市场的一线监管,遏制过度投机,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上海期货交易所将于2011年3月14日起对实际控制关系账户实行报备制度。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具有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的开户人须填写《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申报表》(附件1),然后通过期货公司会员主动向交易所申报相关信息。
二、具有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的开户人书面向期货公司会员报备。期货公司会员通过交易所会员服务系统向交易所报备,交易所可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具有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的开户人提供补充材料。
三、非期货公司会员在申报情况及提供材料时,应直接通过交易所会员服务系统向交易所报备。
四、具有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的开户人在实际控制关系发生变更时,须重新填写《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申报表》(附件1),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期货公司会员向交易所主动申报,申报内容包括原有实际控制关系(未改变的)及新的变更信息。
五、在多个期货公司会员开户的具有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的开户人可选择其中一家期货公司会员向交易所申报。
六、交易所在日常监控中发现的具有疑似实际控制关系且尚未申报的账户,通过期货公司会员书面对其开户人进行询问。相关开户人应以书面说明形式及时回复交易所询问,并提供相关材料。
如相关开户人承认存在实际控制关系,交易所要求其按照正常流程进行申报。
如相关开户人否认存在实际控制关系,应签署《合规声明及承诺书》(附件2)。交易所对相关说明材料进行审核,对于事实理由充分,确不属于实际控制关系的,对相关账户进行正常管理,对于事实理由不充分的,交易所将进行调查,经调查认定存在实际控制关系的,交易所责令其进行申报,并根据本通知第七条进行处理。
七、对于具有实际控制关系账户但不如实申报相关信息、不如实回复交易所询问、隐瞒事实真相、故意回避等不协助报备和不协助调查工作的开户人(包括非期货公司会员),交易所将采取谈话提醒、书面警示、限制开仓等措施。情节严重的,交易所将依据《上海期货交易所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八、期货公司会员具有告知、提示开户人进行实际控制关系账户报备的义务,并应对开户人的报备材料登记存档。
九、期货公司会员须对开户人报备的内容保密。
十、2011年4月11日前完成开户的账户(包括非期货公司会员)须于2011年4月15日前完成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的报备工作。2011年4月11日以后开户的客户须在签署开户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报备。
特此通知。
附件:
1.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申报表
2.合规声明及承诺书
二○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第三篇:《〈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常交易监控暂行规定〉 有关处理标准及处理
附件
《〈上海期货交易所异常交易监控暂行规定〉
有关处理标准及处理程序》修订案
一、自成交、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异常交易行为的处理标准及处理程序
(一)处理标准
1、客户异常交易行为达到以下情形之一的,视作达到交易所自成交、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异常交易行为处理标准,交易所启动异常交易行为处理程序:
(1)客户单日在某一合约上的自成交次数超过5次(含5次),构成“以自己为交易对象,多次进行自买自卖”的。
(2)客户单日在某一合约上的撤单次数超过500次(含500次),构成“日内出现频繁申报并撤销申报,可能影响期货交易价格或误导其他客户进行期货交易的行为”的。
(3)客户单日在某一合约上的大额撤单次数超过50次(含50次),构成“日内出现多次大额申报并撤销申报,可能影响期货交易价格或误导其他客户进行期货交易的行为”的。
单笔撤单的撤单量达到300手以上(含300手),视作大额报撤单。
2、客户单日在多个合约上因自成交、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
户采取限制开仓的监管措施,限制开仓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1个月。
被采取限制开仓监管措施的客户,交易所将向市场公告。
3、非期货公司会员参与交易,出现自成交、频繁报撤单、大额报撤单行为,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对非期货公司会员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对该会员的指定联系人进行电话提示。
第二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约见该会员的高级管理人员谈话。
第三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对该会员采取限制开仓的监管措施,限制开仓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3个月。
4、交易所认定的一组实际控制关系账户之间发生成交的,参照自成交行为进行处理。
二、实际控制关系账户合并持仓超限异常交易行为的处理标准及处理程序
(一)处理标准
1、实际控制是指行为人(包括个人、单位)对他人(包括个人、单位)期货账户具有管理、使用、收益或者处分等权限,从而对他人交易决策拥有决定权的行为或事实。
2、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行为人对他人期货账户的交易具有实际控制关系:
对其中包含非期货公司会员的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组视作同一非期货公司会员,对其投机持仓合并计算后按照《风控办法》投机头寸限仓制度一个非期货公司会员的标准进行限仓。符合套期保值申请资格的客户,可以通过向我所申请套期保值交易头寸来满足其实际的需求。
4、一组实际控制关系账户投机持仓合并计算后超过交易所持仓限额规定的,视作合并持仓超限异常交易行为,交易所启动异常交易行为处理程序。
5、一组实际控制关系账户出现合并持仓超限异常交易行为的,交易所按照《风控办法》及第二部分
(二)第2条中强行平仓的原则执行操作。如果由交易所执行强行平仓的,交易所则按照投机持仓从大到小的原则选择客户(或非期货公司会员)执行强行平仓,直到该组实际控制关系账户投机持仓合并计算后符合交易所限仓标准。
6、一组实际控制关系账户当日结算时在某合约发生合并持仓超限行为,但其在该合约的持仓未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时交易所持仓限额,此种情形可豁免前款的监管措施。一组实际控制关系账户当日结算时在某合约发生合并持仓超限行为,由于市场原因该组实际控制关系账户在下一交易日无法减仓且结算时继续发生合并持仓超限行为的,下一交易日也可豁免前款的监管措施。豁免的合并持仓超限行为其超仓头寸仍需按照《风控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减仓。
关系账户采取限制开仓的监管措施,限制开仓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10个交易日。
第三次达到交易所处理标准的,交易所于次日对该组实际控制关系账户采取限制开仓的监管措施,限制开仓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6个月。
被采取限制开仓监管措施的客户,交易所将向市场公告。
4、包含非期货公司会员的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组合并持仓超限的,按照第二部分
(二)第2、3条进行处理。
三、期货公司会员的监管责任
对于未按照交易所要求对客户尽到通知、教育、引导、劝阻及制止义务的会员,交易所可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对其采取电话提示、约见谈话、下发监管警示函、下发监管意见函等监管措施。
由于会员未尽到相关义务,交易所已向同一会员下发两次监管警示函的,第三次向该会员下发监管意见函,并向中国证监会提请分类监管扣分。
交易所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监管要求,适时调整并提前公布相关异常交易行为的处理标准及处理程序。
注:灰色底纹且加粗部分为已作修订的内容。
第四篇:日本债券市场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债券市场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对于始终以间接金融发展为主线的日本来说,资本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了较为特殊的轨迹和脉络。债券市场是一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债券市场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债券市场,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并形成了其自有的特点,如资产担保证券市场发展不充分、证券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突出、证券市场的监管实施的是统一监管的模式,但显现出分业监管的特征以及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等。这些特征导致了日本债券市场发展不均衡、日本债券市场缺乏多层次的投资者等诸多的弊端。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目本债券市场的发展。而这些改革的措施同时也是中国债券市场急需借鉴和学习的。
(中经评论·北京)日本债券市场的突出发展是日本资本市场中的一大特色。日本资本市场是以债券市场为主的资本市场,截至2006年底,日本债券市场规模约为其股票市场规模的179%,其发达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但表面的发达隐含着的却是一个发展并不完善的债券市场,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例如,债券市场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丰富筹资主体的筹资渠道,另一方面,规模过大也会造成债务压力巨大的扭曲局面。对日本债券市场发展的研究与借鉴,对于债券市场并不发达的中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有利于中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一、日本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一)日本债券市场发展的历程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日本特有的资本市场体系中,债券市场扮演着更为突出的角色。日本债券市场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为了兴办民族工业,政府开始发行公债。但“二战”之后,公债市场萎缩,随后在1947年日本严格规定除特殊情况并经国库批准外,不准将公债作为国家财政支出的资金来源。直到1964年,当时日本税收不足,财政赤字出现并扩大,为了充实资金,先后发行了公债和建设债券。随后,日本政府又发行了秩实录公债和金实录公债等。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日元持续升值,加之石油危机波及日本,导致财政赤字进一步增加,日本政府发行了巨额国债,同时债券回购市场也不断壮大,债券二级市场趋于市场化。80年代后,日本的公司债券开始迅速发展,这一方面得益于日本的利率自由化,即由于对可转让定期存单、大额定期储蓄以及流动性存款等方面利率限制的降低,投资者基于投资收益考虑以及筹资者出于资本成本考虑共同扩大了债券市场的供求量,公司债券开始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监管部门监管政策的放松,日本政府逐渐放宽了对发行公司债券的担保要求,并最终废除了发行限额制度、公司债群托管制度,活跃了公司债券的发行市场。现在,日本的国债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债市场。通过近两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国家债券发行规模庞大,并且发行额度日益增加,远大于公司债券的发行额度,二者差异呈现扩大化趋势。日本统计局的数据资料显示,日本2010年第三季度前的GDP为1177897亿日元,而同期的国家债券和公司债券的发行总量达783164亿日元,约占GDP的66.48%,债券发行规模可见一斑。
(二)日本债券市场的特征
1.资产担保证券市场发展不充分。日本的债券品种包括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公司债、外国债、带新股认购权的公司债等,在品种较为丰富全面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其资产担保证券市场发展并不充分的特征。虽然近年来日本的资产担保证券市场发展迅速,但是日本银行2011年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主要的资产担保证券包括以信托资产形式持有的股票、以信托资产形式持有的指数化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以及以信托资产形式持有的日本房地产投资,而这3种资产的数额分别为15053亿日元、142亿日元和22亿日元,3项总额仅占总资产1287105亿日元的1.18%。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资产担保证券市场缺乏完善的流通市场,无法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机制,从而制约了一级市场的发展。
2.证券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突出。证券公司作为债券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在债券市场中扮演着承销商的角色。日本证券公司是在日本实施《证券交易法》后出现的,当时日本开始允许证券业从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日本证券公司也发展起来,在为国民经济发展筹集资金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开始逐步开放资本市场,日本的证券公司也跨出国门,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后,证券行业集中加剧,形成了以野村、大利、日兴、山一证券公司为主的证券市场,四大券商包揽了一级市场上约80%的承销业务,并且二级市场上的大宗买卖也多由他们代理,外国公司在日本发行证券的80%也由其承担,垄断地位十分突出。同时,日本券商实行固定费率,缺乏灵活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竞争。
3.证券市场的监管实施的是统一监管的模式,但显现出分业监管的特征。债券市场的监管机构是其组成要素中的重要一环,日本债券市场的监管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健全的过程。“二战”以前,日本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来监管债券市场的运行,进入1948年,大藏省(Ministry of Finance,MOF)成为了全面监管金融系统的监管机构。由证券局和1992年成立的证券和交易监视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Surveillance Commission,SESC)主要负责证券监管。1998年,日本政府将MOF中的银行局、证券局、金融检查部等监督委员会分离出来,组建了金融监督厅,行使对金融市场的统一监管职能,下设监督局,其中的证券部与相对独立的SESC共同行使对证券业的监管职责。同时,FSA与MOF、日本银行之间始终保持着分工协作的关系。总结来看,日本目前实行的是统一监管模式,但其中仍体现出明显的分业特征。这一方面是源于改革的继承性,即FSA中80%的人员都来自于原MOF,监管理念与经验仍然保留着分业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金融市场的客观需要,因为日本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仍停留在金融机构层面上,而不是金融品种层面上。
4.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债券市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债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20世纪60年代前,日本已经出现武士债券,债券市场初现国际化端倪。1971年制定的《外国证券业法律》开始允许外国证券公司在日本开设分公司。1985年,东京证交所接纳美林等外国券商在日本的分公司为正式会员。1998年,日本大幅度放宽了证券业的投资限制,国外投资者在日本拥有证券公司也从执照制变更为登记制,另外,国外证券机构在日本进行证券业务的专业限制也被取消。通过一系列开放的进程,外资在日本证券业和债券市场的比重得以大幅提高,这有利于日本证券业良性竞争局面的形成,也带动了日本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整体的发展。
二、日本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路径
(一)日本债券市场现存的问题
1.日本债券市场发展不均衡。这种不均衡首先表现在日本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份额的不均衡。由于日本依赖于间接融资的传统,日本间接融资在融资总额中始终保持着一个较高的份额,其规模甚至达到日本公司债券发行额度的100倍及以上,这种巨大的差异不仅反映了日本公司债券市场的弱小,也反映了日本在融资渠道选择上过度依赖间接融资,导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发展的不均衡。
另外,不均衡还表现在国债规模与公司债券发行规模的不均衡。日本统计局2010年11月的月度统计资料显示,日本政府发行的国债中有50%为长期(10年及以上)公债,中期(2年到5年)公债次之,短期(1年及以内)公债仅占约5%左右。充分体现了日本政府坚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所带来的巨额财政赤字以及还本付息的压力,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公司债券的发行规模过小,2009年、2010年日本公司债券的发行规模分别占日本国债发行规模的2.48%和0.1%,二者差距进一步扩大,成为了制约日本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个结构性问题。
2.日本证券公司和美国投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作为债券市场主要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存在的问题会较大程度地制约日本债券市场的发展。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的证券公司缺乏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垄断严重,灵活性差。这不仅表现在券商业务集中于野村、大和、日兴、山一4家证券公司,还表现在固定费率上。日本券商以手续费为主要收入,而在这方面业务能力较为突出、业务结构较为合理的美国投行,其盈利中只有极少部分来源于经纪业务。日本券商一直实行固定费率制,即按照代理买卖交易量的一定比率收取手续费,灵活性较差,而美国投资银行早就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协议佣金制,手续费收入份额呈递减趋势,一般不超过30%。日本的固定费率制度虽然稳定了日本证券公司与其客户的长期关系,但灵活性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难以与国际先进投行形成有效竞争。
此外,在投行业务结构方面,日本券商的传统投行业务仍以传统的经纪业务为主,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创新性业务所占份额较小。虽然自金融体系改革开始,日本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得以出现并发展,但由于流通市场的不健全,截止到2006年底,日本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规模仅为美国的1/7,亟待进一步的发展。
3.日本债券市场缺乏多层次的投资者。在日本债券市场的流通市场中,共同基金、寿险以及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占据了大部分的交易份额。如果这些机构投资者依据不同的风险取向进行投资,则其大额交易行为极易造成市场行情的波动,能够形成较为活跃的二级市场。但目前,机构投资者主要以高评级的债券作为投资对象,风险取向单一,成为了日本债券市场中二级市场并不活跃的主要原因。
(二)日本债券市场改革的路径
1.促进市场结构合理化。在日本金融市场体系中,虽然近年来直接金融份额有所提高,但与间接金融相比始终是出于弱势地位的。本文所研究的债券市场作为直接金融的表现形式之一,与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问接金融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例如,银行贷款只能作为公司的负债,但若发行可转换的公司债券则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把债务转换为公司的权益,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等。因此,政府应大力鼓励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债券市场的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经济法制环境。
但这种鼓励又必须着重在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上,国债规模的持续扩大已经给日本政府造成了较重的财务负担,应适当控制其规模,转为发展国债市场之外的债券市场,借以拉动经济的发展。
2.完善债券市场中介的发展。债券市场想要迅速发展,离不开其中介机构的发展与完善。
完善的承销商能够对债券进行准确的定价,制定合理的承销策略,准确定位目标客户群体,从而顺利完成承销工作,促进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然而日本证券公司的垄断问题与业务结构问题却制约着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反垄断的法制法规,控制券商的进一步并购与垄断;其次,各家证券公司应树立竞争意识,引入证券业务专业人才,角逐市场份额,扩大自身的竞争力;此外,证券公司还应将业务份额更多地集中在创新业务的发展上,力求在审慎的态度下发展创新业务,优化业务结构。
3.加大力度吸收债券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一个完备、活跃的二级市场需要多层次投资者的共同参与,个人投资者相对机构投资者来说虽然资金量较小、市场力量较为有限,但由于其风险取向不同于机构投资者,因而在活跃二级市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吸收个人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也能够促进个人资产的增加与债券投资的增加相结合,从而鼓励个人投资者通过理性投资增加个人资产。
三、日本债券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954年,新中国政府开始发行国债,标志着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开端。但中国国债市场发展较为缓慢,虽然在国债、企业债和金融债的基础上推出了可转换公司债券、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企业或券商发行的集合收益计划产品以及权证等新型证券,丰富了债券市场的交易品种,但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债券市场仍是发展不健全的,应该借鉴成熟市场的经验以充分发展自身。
(一)完善监管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与健全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对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现出交叉过多、分工不明、监管缺位等特征。例如短期融资券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企业债由国家发改委监管,而上市公司债、可转债及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则由中国证监会监管。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债券市场的体制性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因此,中国可以借鉴日本在债券市场的监管上所采取的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模式,并且逐步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债券市场的顺利运行与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全面保护。
(二)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完善债券市场结构
截至2007年底,中国债券市场规模约占中国股票市场规模的27%,约占GDP的35.3%,而截至2006年底,日本的这两个比值分别为179%和201%。虽然日本是一个债券市场十分发达的国家,但超过6倍的差距仍然强有力地说明中国债券市场总体规模过小,发展程度过低的现实。更为突出的是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发行规模与日本相比相差20倍以上,以中国2007年数据来看,公司债券市场规模与GDP的比值为1.5%,而日本2006年的数据则为38.2%,同时2007年底中国债券市场53.3%为国债,37%为金融债,仅有约5.2%为企业债,0.05%为上市公司债。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尤其注重国债与公司债协调发展对我国债券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三)增强中国债券市场中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
中国债券市场主要通过3种途径进行交易流通,即交易所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银行柜台交易市场,其中银行柜台交易市场主要面对个人投资者和中小企业。在中国债券市
场的交易额中,约有60%来自银行间市场,35%以上来自交易所市场,仅有不到5%的份额来自银行柜台市场。也就是说,中国债券市场的二级市场基本上为机构投资者所垄断,个体投资者参与极少。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债券市场缺乏机制健全的流通市场,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债券的交易成本较高。例如,中国2004年国债市场流动性成本约为6.3,而日本这一指标则只为0.5。较高的交易成本会迫使一部分理性投资者选择其他投资工具,债券市场流通性较差。因此,降低中国债券交易成本,同时鼓励个体投资者进入债券投资领域有利于中国债券市场的活跃。
(四)促进中国证券公司的全面发展
2006年日本的证券行业HHI指数为2069,同年美国这一指数为1761,而中国2007年的数据则为252,仅相当于日本的12%,充分体现出了中国证券行业过低的集中度,整个证券行业处于高度分散状态,整体规模偏小。要注意的是,虽然日本证券行业集中度非常高,但中国应把证券行业集中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避免垄断的形成与扩大。另外,中国证券公司也要向世界优秀投行借鉴业务创新经验,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渐进地进行业务创新,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摆脱依靠经纪业务收入的被动局面,力求为自身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五)加快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步伐
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处于起步阶段。2002年12月中国开始实施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QFII的投资范围包括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A股股票、国债、可转换债券、企业债券及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金融工具。截至2010年10月,已经有103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2006年5月,中国开始实施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目前中国有关债券市场的国际开放基本上是基于QFII和QDII制度的,开放程度较低,各种规制性限制较多,限制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因此,中国相关监管部门应渐进地放松监管,在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冲击降至最小化的前提下,更多地引进国外金融机构,并鼓励中国金融机构树立国际化观念,在良性竞争中,促进中国债券市场和整个证券业的发展。
第五篇: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汤光伟
[摘要]我国的职业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政府重视,法制护航,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保障;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服务全体社会成员,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推动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经验 职业教育 发展 启示
[作者简介] 汤光伟(1976-),男,湖北孝感人,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部教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发展及考试理论研究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技术工人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要超过35%。数据表明,国内劳动市场大量缺乏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水平的技工,我国的职业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一)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美国把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振兴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1991年,美国实施《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州政府和地方职业培训计划投资16亿美元,其中9.4亿用于贫困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个人责任与工作机会融合法案”,倡导“以工作求自立”的理念,注重就业和失业人员的再培训工作。目前,每年用于就业培训的政府拨款达60亿美元,支持220万人免费参加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支持职教发展:政府对职业高中的财政拨款和奖励多于普通高中;鼓励、提高高中阶段职校学生的比例,职高学费较普高低,职高学生奖学金额高于普高;职高学生报考同专业、同学科专门大学(相当于我国高职院校),可优先录取;优秀学生可免试入学;优先推荐职高毕业生就业,就业后即获熟练工人证书。为协调教育与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政策,2001年1月,韩国将教育部改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部,并由一位副总理统管,推动了职业教育的优先发展。
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新加坡建立了一系列专门指导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政府机构,不断完善和改进职业教育的行政领导,如1965成立了成人教育促进局,1972年设立国家生产力局,1973年设立工业训练局,主要负责职业专科学校和26个技能发展委员会。1979年成立工艺与训练局,下设15个训练学院,27所培训中心,并领导各行业、社团举办的培训中心。1992年,建立工艺教育学院,管理10所工艺教育学院。至此,职业院校完成了一元化领导的改革,大学和高职统一归教育部管理,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法制建设,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颁布了历史上的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案——《莫雷尔赠地法案》,首次认可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并使之正式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又通过了《史密斯休士法》、《乔治——埃尔法)、《国防职业教育法案》、《职业教育法》、《职业前途教育)(生计教育)等。1982年联邦政府又制订颁布了《职业培训合作法》。这一系列法规、法令对职业教育的体制、经费、地位、形式都作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使得美国职业教育的实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德国在1869年颁布了《强迫职业补习教育法》,1889年又颁布了《工业法典》,以法律的条文规定企业学徒培训必须与职业学校教育结合。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正式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确定下来。1981年制订了《职业教育促进法》,对双元制职业教育作了进一步修订,以提高职业教育立法的适应性。
挪威于2003年5月通过并于当年秋季生效的关于高中后非高等教育的《高级职业学校法》,为短期(5个月至2年)、专门性强并具有职业或行业特殊性的职业教育颁发国家承认的培训证书;允许参加培训的学生申请国家贷款;所有国有或私人教育机构均可根据实际在校生数申请国家教育经费资助。该法有利于建立对职业教育及其机构的国家认可体系,提高其声誉和吸引力。
(三)摆脱终结性色彩,明确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建立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办学重点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形成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良好机制。其职业教育教学完全按照行业规范来进行,贴近实际,并且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课程设置,紧跟经济发展步伐,参加培训的人员、地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很灵活,从而造就了澳大利亚独特的终身教育体系。
日本政府于1978年5月颁布的《部分修改职业训练法的法律》,明确提出终身职业训练及终身技能评价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后来又制定了《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生涯学习振兴法》。目前,日本已组建了包括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中心、职业设计指导中心以及地方职业能力开发综合中心在内的,面向21世纪的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体系。
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P.Marland的积极倡导在全美范围内推行实施终身化的职业教育——生计教育。旨在对全体学生进行生计意识、生计探索、生计准备和生计定向等内容的持续性教育,目的是帮助人们从幼儿园到成年获得全部生涯的谋生技能,并形成个人生活方式。生计教育是一种终身意义的职业教育,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及美国职业协会等组织的广泛支持。
(四)降低入学门槛,使职业教育与培训面向社会所有成员。美国职业院校实行开放性招生,招生对象是最大范围的适龄公民,招生方式是口试、笔试、推荐并举,招生内容强调能力、兴趣、个性。其社区学院录取所有居住在学院所在地区的持有中学毕业证书的学生,或中学未毕业,但通过了州中学最低水平测验的学生,以及年龄在18岁以上的本地区的任何公民。
加拿大建立了学院制度,每个学院划分一个区域招生,学生就近入学。招生采用申请入学的方法,一年三个学期三次招生。凡是区域内的公民都有资格申请入学。韩国举办的初级职业学院实行“低门槛”招生,所有具有高中学历的青年、通过国家资格认证的技师以及符合国家规定工作年限的工人,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
我国台湾职业院校在入学方案上做到了多元化,除原有的四技二专联考外,积极推行像学校推荐、申请入学、行业推荐甄试等多元入学方式,使公民有随时返校进修学习的机会。为了方便在职人员入学,依据其职业证照及毕业后工作年限的不同,享有不同的加分优待。如丙级证照在专业科目总分的基础上加上总分的5%,乙级证照加10%,甲级证照加15%;就毕业后工作年限的长短而言,毕业两年以内的不加分,毕业三年,在总分的基础上加分3%,毕业四年加4%,以此类推,毕业年限最高加分无上限,为在职人员入学打通了“绿色通道”。
(五)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强调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德国职业教育采取“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一元”是指职业学校,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一元”是指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教学模式针对性强,注重促进学生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
奥地利职业教育对于技术性专业,主要采取了“双元制”模式,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在工厂、车间实习,能够迅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对于商业经贸专业,主要采取了“模拟公司”模式,即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让学生在模拟的商务公司——“模拟公司”内参与商务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和提高能力的实习环境,通过实践来实现教育教学原理,培养学生的能力。
新加坡在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工厂”的新教学模式,把教学和工厂紧 密结合起来,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把工厂按学校模式办,给学生一个工厂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教学工厂”的教学计划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强调实用性。
(六)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等相互衔接与沟通,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澳大利亚为十年制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与培训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证书、文凭与学位框架、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教育和培训证书体系,各类证书文凭之间可实现“等值换算”:证书Ⅰ——半技术工人,证书Ⅱ——高级操作员/服务性工人,证书Ⅲ——技术工人,证书 Ⅳ——高级技术工人/监工;普通文凭——专业辅助人员/技术员,高级文凭——专业辅助人员/管理人员;第一学位——专业人员/经理;高级学位——高级专业人员/经理,而且,低一级与高一级证书(文凭、学位)之间建有衔接关系:学生在取得证书Ⅰ之后,再学习几个模块,即可取得证书Ⅱ;余者类推。这种统一的证书制度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沟通,使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教育相联系,使职业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有机的组成部分。
新加坡建立了立交桥式的职业教育体系,不仅上下衔接,也可左右沟通:中学后直接学习技术员文凭课程并获得技术员或技师文凭者可向上通往本科大学接受二或三年的大学教育,最后获取大学文凭或学位;职业教育的较低层次可以通向较高层次,即技术工人获得文凭后可以进入高一层次的学校组织继续攻读技术员或技师文凭,还可以此为“桥”进入本科大学;普通高中教育毕业者除主要向上直接进入本科大学外,也可以横向进入中学后职教机构接受技术员教育与培训,并可以此为“桥”进入大学,还可以进入非本科大学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接受大学本科课程的学习,获取文凭。新加坡政府还规定“三级技工证书、一年或二年的职业训练证书、汇智课程毕业证书都相当于初中毕业证书;获得国家二级技工证书、工人技术师证书的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获得一级技工证书的相当于大学毕业水平”,各证书之间可以互相衔接,有效地促进了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奥地利建立了职教与普教的等值机制,1997年,参议院通过一项法律,规定从1998年起,凡是接受正规的企业职业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和职教机构培训的学生,在通过一种新的考试以后,可获得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资格证书,正式承认职业教育授予的知识、技能与学校教育授 予的具有平等的地位。
(七)进门难,要求严,待遇高,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师资的规范化,对其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例如,美国几个州明文规定,要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学士学位并有相关领域1-2年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者,才能颁发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德国要求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有5年以上工龄,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且经过国家的专门考试取得合格证书。瑞士规定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具有4年的学徒经历,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毕业,3年以上工程师实践经验,再到职业教育学院进修为期一年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通过者方可任教。
为稳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一般有着较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与比较丰厚的待遇,如日本,教师的报酬比一般的公务员高15%,工资原则上一年提升一级;德国的职业学校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其工资为中级教师最高级,每两年增加一次。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院师资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专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3,兼职教师占2/3。兼职教师来源于企业生产、服务行业第一线,有利于将企业的最新技术和技能及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将最新的技术或技能学到手,以保证知识和技能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职业学院的教师全部从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招聘,一般至少有 3-5年行业专业工作的经验。应聘教师同时也是专业协会的成员,参加专业协会的活动,接受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信息,成为既能教授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型教师。
(八)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使校企互相支援,共同受益。
韩国于1967年颁布《职业训练法》,1976年公布《职业训练基本法》,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提倡社会兴办职教,实行民间兴办、财团自办、政府扶持的多元办学体制。政府还规定企业必须进行职业教育,凡员工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负责进行员工的在职培训,1000人以下须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0.75%向国家交雇用保险金。同时,政府大力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把产学合作作为职教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将“产学合作”写入《产业教育振兴法》,使之法制化。这项法令规定,产业要积极协助学生现场实习,职业学校学生现场实习要义务化。成立由学校、产业界、地方自治团体、民间代表参加的“产学合作教育协议 会”,计划指导和协调该地区“产学合作”。为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1994年韩国职业学校实施了“2+1制”,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第三年则在企业接受为期一年的现场实习培训。
在德国,政府出面干预,使产学合作制度化,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一方面,企业要按给予学校的财力支援比例来分享教育成果;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来接受企业的资金援助。同时,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控制和监督,对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对不依靠大学培养人才的企业则增加一定的税金,并公开因教育水平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学校名单,减少或停止对其的财政支持,以此来促进企业与学校间的相互合作。
奥地利企业界为保证职工素质与技术发展的同步,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企业派遣高级技术人员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指导,以保证企业中最新应用的前沿技术能及时与学校沟通;企业承担“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费用;企业派学生到各高级职业学校进修,也可以通过这种业余进修获得学历。
二、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政府重视,法制护航,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普遍存在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与普通教育文凭证书相比,职业教育文凭证书显得缺乏“含金量”,职业教育有低人一等之嫌,处于弱势地位。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从政策上向职业教育倾斜,采取多种措施扶持职业教育:加大经费投入,职业院校免收或少收学费,给职校学生专项补贴;明确规定中、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中职业院校招生比例不低于50%;强化劳动准入制度,使“先培训,后就业,未经培训不得就业”成为一种制度;成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评审机构,规范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等等,并通过立法保证职业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保障。
(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地位相差悬殊,普通教育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且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沟通渠道,又进一步加剧了普教职教的不平衡发展。在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未能得到根本改变之前,我们应该努力让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程度,这种衔接一是指学习途径的衔接,应该在普通院校与职业院校之间建立“立交桥”,让普通院校的学生有途径进入职业院校学习,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有到普通院校深造的机会。二是指文凭证书的衔接,要建立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等值”“换算”的渠道,让职业教育证书可对应享有普通教育证书的同等效力。如,法律可明文规定,技术工人享受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等同于中、高级专业技术证书,具有大专、本科毕业证书同等效力;优秀技术工人、高级技工、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者等可免试到相关高校学习深造;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享有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相同的效力,在考研、考公务员、评职称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等。
(三)服务全体社会成员,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认为,职业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 让所有的人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准备就业,是人的基本权利。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上可以实行初中毕业生就近申请入学,社会在职人员随时报名参加培训的办法。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目前还比较有限,暂时还不能普遍实行免试申请入学的方式,必须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合格人才进入高等职业学校,考试应该坚持“职业技能考查为主,文化基础考试为辅”的原则,同时为社会在职人员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深造开辟“绿色通道”,社会在职人员只要具备相当水平的职业技能,就可以申请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如具备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者是工作10年以上、参加中职职业培训且表现突出,或者是在县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等,入学资格可以多元化,学习方式也可多种多样,高职院校不得无故拒绝符合条件的社会在职人员入学。
同时,要大力深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职业院校应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课程学习应实行职业实践、动手操作为主,基础理论课为辅,要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鼓励、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推动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离开企业的参与,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下,建立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与评估的渠道,让企业与职业院校形成“互动”,实现“双赢”。应以企业的需要为主导制定新型的职业资格标准,有效地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与就业方式的变化,督促职业院校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企业对高质量劳动者和技术人才的需求,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职业院校可实行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新型教师培养机制:一是“引进来”,面向企业聘用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兼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二是“走出去”,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熟悉企业生产实际。
参考文献:
[1]乐传永.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1(7).
[2]窦现金.欧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5).[3]王学风.新加坡高职教育的特色[J].职教论坛,2001(8).[4]郭健等.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9).[5]姜大源等.欧亚一些国家职业教育的新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9).[6]叶明非.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4).[7]常州市职业教育代表团.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中国职业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hwzj_show.asp?country=韩国&image=korea.jpg&title=韩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filename=hwzj030)
[8]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奥地利职业教育的特点[J].中国职业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hwzj_show.asp?country=奥地利&image=temp.jpg&title=奥地 利职业教育的特点&filename=hwzj002).[9]曹莉等.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hwzj_show.asp?country=综合信息&image=wgzj.gif&title=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filename=hwzj043).[10]姜大源.欧洲五国职教改革动态[J].中国职业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hwzj_show.asp?country=综合信息&image=wgzj.gif&title=欧洲五国职教改革动态&filename=hwzj024).[11]汤光伟.高职教育入口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34).本文发表于首届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