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愚溪诗序》学习要点和能力训练-教学教案讲解
柳宗元(公元773-819,唐河东人,字子厚。贞元九年进士,中博学宏辞科。顺宗永贞元年任礼部员外郎,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活动。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改任柳州刺史,卒于任。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诗文皆工,尤擅长散文,山水游观短记最为人称颂。他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传世有《柳河东集》《唐柳先生集》。对于他的文章,韩愈的评价是“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二思考题
1.第一段,“灌水之阳”的这条溪水有几个名字?每个名字得名的缘由是什么?(三课文分析
2.第二段,“八愚”是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厅、愚岛。这“八愚”有的是天然形成的(前四个,有的是人工修建的(后四个。难道真是这些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本身有多愚吗?不是,一切都因为“八愚”旁边生活着一个“愚人”,可谓第九愚,这是学习时应思考到的。
4.第四段,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是他不愿用自己的才华成就一个无道的时代,且明哲保身的一种选择;颜回“终日不违如愚”,是他对师长表示尊重,也是他为人谦和的表现。这二人,都不是真愚。而我倘若按照宁武子的生活态度和逻辑生活,适逢“有道”的时代我应该表现为“智”,不会“以愚触罪”,从这个角度看来我的愚不是“为愚”而是“真愚”;倘若按照颜回的生活态度和逻辑,就不应该做“违于理,悖于事”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来我也不是“为愚”而是“真愚”。
二、能力训练(一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1.智者乐水(2.蛟龙(3.凡六穴(4.塞其隘(5.幽邃浅狭(6.寂寥(7.锵鸣金石(8.漱涤万物(9.睿而为愚(10.不屑((二解释下列红色字 1.犹龈龈然(2.又买居之(3.适类于予(4.悖于事(5.善鉴万类(6.咸以愚辱(7.得其尤绝者(8.故凡为愚者(9.然则虽辱而愚之(10.于是作《八愚诗》((三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皆山水之奇者(2.夫水,智者乐也(3.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4.今是溪独见辱于愚(5.不可以溉灌(6.寂寥而莫我知也(7.名之以其能(8.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四判断下列红色字的活用方式,并解释加点字 1.东流入于潇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姓是溪为冉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予家是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流屈曲而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漱涤万物,牢笼百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予得专而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解释多义字 1.莫
a.而名莫能定(b.溪虽莫利于世(2.乐
a.夫水,智者乐也(b.乐而不能去也(3.违
a.终日不违如愚(b.茫然而不违((六文学文化常识
1.《论语·雍也》中有句子:“知者乐水,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有的句子:“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_________________也。” 3.柳宗元因永州的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而写成《_______________》。
4.柳宗元,又名柳河东,柳子厚,柳柳州,柳刺史,其中“河东”是指_____________, “子厚”是指_____________,“柳州”是_________________,“刺史”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 1.yào 2.jiāo 3.xuã 4.sāi 5.suì 6.liáo
7.qiāng 8.dí 9.ruì10.xiâ(二 1.争辩 2.占有、拥有 3.恰好 4.违反 5.照 6.全、都 7.特别 8.所有
9.既然这样,那么 10.因为这;在这(种情况下(三 1.定语后置 2.判断句 3.宾语前置 4.被动句 5.省略句
6.宾语前置 7.状语后置 8.判断句(四
1.名词作状语,向东 2.名词作动词,命名 3.名词作动词,安家 4.名词作状语,向上 5.名词作动词,南流 6.名词作动词,包罗 7.名词作动词,命名(五 1.没有人;不 2.喜爱;高兴
3.提出不同意见;违反(六 1.仁者乐山 2.愚不可及 3.《八愚诗》
4.籍贯;字;做官之地;官职名 附:学生作文天桥上 黄静秋
家门口有一个过街天桥。每天放学,华灯初上,我总喜欢在那里驻足。听一听桥下奔驰的汽车的声音,听一听晚风吹过的声音,那感觉真好。站在桥上,看汽车亮着灯排成一条长龙,看远处高楼上闪烁的霓虹灯,看那种被灯光映得看不见星星却蓝得神秘的天空,看过街天桥上步履匆匆,形形色色的人,那种氛围,嘈杂中却含着幽静,让我兴奋也好,难过也罢的心情,最终归于平静。
和我同样喜欢在天桥上驻足的是一群民工。“老天,这太煞风景!”我一度这么想。他们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左一道右一道的涂料,更将这身打扮“装饰”得不堪入目。我总站得离他们很远,幸好他们都还算安静,只会静静地看车、看楼、看灯。“没见过世面。哎,乡下人!”我一度这么想。我不想过多地注意他们。只顾着维护着自己那点小小的心情。
要不是那个晚上,也许现在的我依然如此。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街景,我同样站在天桥上,离那些民工有一定距离。不过这次,我听到他们中间有人在哼歌,是的,随风飘到耳边的虽然只有几个零星的音符,但是,我听出来了,是《鹿港小镇》!“这里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我寻找那个歌者--是个男孩,比我大不了几岁。他唱歌时眼睛一直在看着远处的霓虹灯。我愕然了。那些每天都到天桥驻足的民工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怀着好奇的心理看看大城市的街景,数数这辈子他们也没见过的如此之多的汽车。也许他们也想在这片喧嚣却广阔的天地中找回些什么,忘却些什么,思考些什么。
从此,我多多少少开始注意他们了。他们会好奇地看着那些被人抱着,扎着小辫,穿着毛衣的小狗。也许他们在想:在我的家乡,狗是用来给人看门的,哪有这样的打扮。他们会大口吃着米饭拌煮白菜,脸上洋溢的却是最满足的微笑。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沉默,偶尔用我听不懂的家乡话交谈一
第二篇:《愚溪诗序》教案
《愚溪诗序》教案1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以借景抒情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不得不愚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炼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借景抒情,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心志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达意的目的。
教学难点
用典的意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写的序。序中首段叙述愚溪得名的由来,顺笔交代“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的经历。第二段紧扣诗题“八愚”叙述愚溪八景的方位和其他特征,点明八景称愚乃“以余故,咸以愚辱焉”。第三段进一步说明何以“是溪独见辱于愚”的原因,引出“凡为愚者莫我若也”的一番议论。作者自言“无以利世”,又引宁武子、颜子作陪,一味责己之愚,反话正说,沉痛至极。最后一段由溪虽“无利于世”却自有清溪本色转入“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继而写到作者创作八愚诗时,精神意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使结言落在“八愚诗”上。通篇文章以“愚”字贯彻始终。时写愚溪,时写“愚”人;写愚溪之景,抒“愚”人之情。文中愚溪的形象正是作者的化身。人们由愚溪的“见辱于愚”,自会想到作者故作旷达而以“愚”人自居,他对贤愚颠倒的现实是多么愤恨。作者把牢骚不平隐含在写景叙事之中,辞语用意虽十分怨愤,不隐锋芒,但却并没有显露一点痕迹。
二.课文分析:
(一)题解:
1.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所做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
2.《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八愚”的总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诗序》命名。只是,当年柳氏写的《八愚诗》早已佚失,而这篇序却一直传诵。除了篇末一句,这篇序也可以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它和柳宗元柳宗元著名《永州八记》一样,借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借山水来抒发胸中的抑郁,把叙事,议论,抒情揉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在柳州的刻意之作。
3.关于“序”
“序”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序”也叫“书序”。
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二)阅读讲析:
范读课文。
自读课文。
齐读、分组读、依次读。
本篇全文共四百多字,委婉曲折,抑扬顿挫,借小序倾诉自己的遭遇,是一篇寓意深远的佳妙之作。
第1段写“愚溪”得名的由来。
先写实有此溪,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在写溪名无定,为下文定名提供根据和缘由。
第2段以“愚溪”为中心,以“愚溪”为中心,写出“八愚”的名字,紧扣诗题。
第3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之说,转笔写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
第4段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而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最后归结到溪水的命名上。
最后一段是全文,先从溪和人两方面说,然后合一。写溪水由上文的贬溪转入赞溪,写人由自贬而转入自赞。最后将自己与溪水合说,达到形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点题作结,归到序诗。
(三)鉴赏要点:
1.托物兴辞,寓意深远。
作者不是客观地描写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
作者借写愚溪来写自己。愚溪的风景和作者的行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全文各段以“愚”字贯串。仅就第二段来看,虽然只有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文章结构中心明确,作者在描写愚溪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中,隐隐约约地折射出本人的影子。幽奇秀美的小溪却名之以“愚”,作者替“愚溪”不平,其实恰是为自己的遭遇不平。“愚溪”美景被弃之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涉足,无人游赏,甚至无人过问,这正是作者自己生活遭遇的写照。欣赏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却只有这落寞的愚溪。对愚溪遭遇的慨叹,不正是倾吐自己抱负和才能被淹没,遭打击的不平吗?情与景的交融,表达出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2.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写景善于布局,叙事井然有序,全文的“愚”为线索,写景,叙事有条理。八景的位置,距离交代得十分清楚,给人以立体感,叙述被贬、迁家,安家以及给愚溪定名等等,内容丰富,机构紧凑,极具匠心。而全文又无一处不贯穿作者的不平之鸣。
三.课上练习:
总结7个典故的出处、原意、用意、目的。
总结一词多意:为(6处)、乐(2处)、名(2处)、居(2处)、类(2处)。
总结词类活用11个。
总结句式7句。
四.课后作业 :
1.完成熟读3遍任务;
2.翻译全文。
《愚溪诗序》教案2
一、导入
从柳宗元导入,让学生介绍他所知道的柳宗元,引出课文-愚溪诗序。
柳宗元(773-819)字字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世称柳河东。21岁中进士后,做过蓝田尉。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唐朝散文家、诗人,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他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体,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其散文与韩愈散文齐名,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代表作是《小石潭记》《捕蛇者说》。所作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视学生了解作补充)
二、解题
《八愚诗》诗已亡佚。
(我们曾学过王羲之《兰亭集序》,启发学生回忆、发言,以旧带新。)
“序”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序”也叫“书序”。
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八愚”的总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诗序》命名。只是,当年柳氏写的《八愚诗》早已佚失,而这篇序却一直传诵。除了篇末一句,这篇序也可以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它和柳宗元创作的《永州八记》一样,借山水来抒发胸中的抑郁,把叙事,议论,抒情糅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在永州的刻意之作。(视学生了解作补充)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字。
四、分析理解课文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文章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作者为何以“愚”名之?
(3)作者是真“愚”吗?为什么?
本文写作背景
公元8,就是顺宗李诵永贞元年,王叔文、王伾、柳宗元等人入主朝廷,发动了一场政治革新运动,把矛头直指豪门贵族、藩镇、宦官,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之事。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这场运动只维持了146天,便被宦官勾结豪门贵族镇压下去。结果顺宗李诵被迫让位给太子宪宗李纯。李纯上台后,杀了王叔文,逼死了王丕,柳宗元也是因此被贬到永州做司马的。柳宗元到了永州,为了排遣他淤积在心中的愤懑不平,写了一组寄情于山水的诗。已经佚失的《八愚诗》及《愚溪诗序》就是此时所写。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出示时代背景,提醒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理解;各组派出代表发言。
提示:全文以“愚”字为线索,把自己之“愚”、溪水之“愚”融为一体,互相衬托。在作者笔下,溪、丘、泉。沟、池、堂、亭、岛(八愚)仿佛全是自己的苦难知己。作者的用心,不只是为了写这个“愚”字,愚人愚山愚水,而是在淡然不露声色中,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奇山异水的热爱和被贬而不能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阅读时要紧紧抓住作者的“情”,而这“情”又由一个“愚”字所体现,因此,抓住“愚”字这一线索,也就抓住了全文的纲。
文章第1段就抓住“愚”字,写出“愚溪”的来历,“古有愚公谷,今有愚溪人”,原来这“愚溪”是因“愚人”而来。有“愚溪”还远不够,接着第2段又有了“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在两段写景的基础上,第3段开始议论和抒情,把情感融入景物,将景物拟人化,把“八愚”之景当成知己,并借景的种种特点与他的'倔强耿介性格联系起来,把景物与自己化为一体。为了抒发自己的郁愤,第4段作者又将宁武子、颜回的“大智若愚”和“装愚”与自己相比:“凡为愚者,莫我若也。”这真是说不出的心痛!
世人之愚,“我”之愚,山水之愚,交合映照,真不知愚为何物。行文至此,看似可以收笔,但笔锋一转,在第5段,竟然大声赞美起溪水来:“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铿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可见“愚溪”并非真愚!这仅是赞美水吗?不,他告诉人们,在此乐于水者,亦不为“愚者”!文章至此终于归结到作者抑郁难以抒发的牢骚和不平,而以文辞为己申辩:“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叙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作者郑重宣告自己的“愚”是“不合于俗”,现在仍然不改此心。作者要“以愚辞歌愚溪”,要“超鸿蒙,混希夷”,显示自己的“愚”其实是超脱凡尘的大智大慧。
五、小结、拓展
《愚溪诗序》和柳宗元的其他山水散文一样,一般都不直抒胸中的抑郁,而是将所居的山水拈出,借题发挥,写景物亦写自己,物我相融,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
《愚溪诗序》教案3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继续学习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掌握几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3、培养学生借助文本材料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及剖析文章主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主动积累文言词语的意识和培养自渎文言文的能力。
2、“正话反说”的理解。
3、典故的作用及对典故的正确理解。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
[教法构想]:
1、本文语言浅显,不必多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渎能力。
2、教学要突出重点,围绕“愚”来理解、学习本文。
3、引入研讨法,在学生自主探索中拓展学生知识和提高自学能力。
4、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教法要灵活多变,放手学生自渎,并适当拓展。
[教学课时]:
1、拟用两个课时。
2、第一课时,读熟读懂,理清思路,归纳内容,画出“八溪”。
3、第二课时,抓住“愚”,作深入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完成训练。
[分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从唐代的“古文运动”谈起:有唐以来,为了扫除齐梁遗留下的浮华文风,陈子昂为先声,韩愈、柳宗元倡导并推行了文学革新运动,由于创作上注重思想内容和文学的社会作用,效仿先秦古文,故称“古文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既是运动的倡导者,也是运动的实践者,他们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文”(韩柳二人文学成就卓著,并列于“唐宋八大家”之中)。
同学们刚刚学过韩愈的那篇“至情之文”━━《祭十二郎文》,今天,我们再读一读柳宗元的风格清新的诗序《愚溪诗序》。
二、导读:
1、作者:(小黑板或其他形式)
[补充材料]: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中期著名文学家。因和刘禹锡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仕官柳州,人又称之为柳柳州。其代表作是大家都熟悉的《永州八记》。
2、题解:
《愚溪诗序》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作。文章题为“愚溪”,实际上,所记内容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反映。文章借愚溪风景抒发了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是一篇诗序,再看课文结尾,我们知道这是为《八愚诗》写的序言。
问:序是什么?
序是著作、诗文集子前面的说明性文字。古代有文序、宴集序、赠序等,本文属于诗序,是文序的一种。
[补充]: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赠序,如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等。
三、检查预习情况(早自习教师已范读了原文):阅读。
1、个读:
正音;提示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齐诵:
要求读得流畅、自然、投入。
四、交流阅读:读懂全文,理清思路。
[要求]:
1、分成学习小组(也可同位同学合作),读文读注,一同学读原文,一同学口译,不懂的地方共同研讨,还不懂的记下来,质疑。
2、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步骤]:
☆学生分组阅读、翻译(6—8分钟)。
积累实词(愚、家、适等);学习虚词(为、见┄┄于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疑答难。
指导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
☆师生互动,概括文章的内容。
[归纳]:
(一)交代溪水的位置并为之更名。
(二)叙写“愚溪八景”。
(三)点明命名原因:“无以利世”。
(四)对照古人言“愚”。
(五)点题:名愚实不愚。
五、重点学习(当堂训练):
1、快速找出:
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
2、画出“愚溪八景”来:
学生配合自主完成,一名同学慢读,另一名同学在纸上画出来。
◆板演的一组在黑板上画。
◆其他同学在下面画。
[图示]:愚溪八景
六、小结:齐诵课文。
七、作业:
1、预习作业:
①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②课下探讨:本文的“愚”有何深意?
2、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二课时
一、引入:
简单说明,齐诵课文。
二、研读课文:
(A)、快速阅读全文:把文中的“愚”字划出来。认真体会其深刻含义。
[方法]: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最后归纳主题。
[提示]:
(1)更名“愚溪”→(以予故)咸以愚辱焉→(无以利世,类于余)可用“愚”名之→专而名→名愚实不愚。
(2)明确:文中的“愚”,不是真愚,而是作者的愤激之言,大多数是正话反说。这一点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
[归纳]:结合以上分析,学生自主归纳————全文以一“愚”字贯穿,借“愚”言志,借愚溪风景抒发了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B)重点研读文章最后一段:
方法:阅读,研讨,比较。
问题:比较柳宗元和“愚溪”,理清柳宗元、“愚溪”和“愚”的关系: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根据学生阅读分析情况归纳:
“愚溪” ←←←→→→柳宗元
↓ ↓
清莹秀澈←←←→→→情操高尚
↓[却] ↓[却]
无以利世←←←→→→被贬永州
‖ ‖
〖无人问津:惋惜〗←←→〖抱负难展:悲愤〗
三、小结并再读课文。
略述:托物兴辞,夹叙夹议。
四、当堂训练:
找出文中引用的典故,联系以前所学,结合文本下面的注解,谈谈这些典故在文章中的作用:
①愚公谷。
②孔子:智者乐水。
③蛟龙(《劝学》)。
④宁武子、颜子。
⑤鸿蒙、希夷。
五、完成作业:
(1)完成《新学案》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部分。
(2)拓展阅读:阅读《语文读本》的《指南录后序》,比较序文的特点,做读书笔记。
《愚溪诗序》教案4
一、导入
从柳宗元导入,让介绍他所知道的柳宗元,引出课文。
柳宗元(773-819)字字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世称柳河东。21岁中进士后,做过蓝田尉。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唐朝散文家、诗人,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他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体,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其散文与韩愈散文齐名,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代表作是《小石潭记》《捕蛇者说》。所作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视学生了解作补充)
二、解题
《八愚诗》诗已亡佚。
(我们曾学过王羲之《兰亭集序》,启发学生回忆、发言,以旧带新。)
“序”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序”也叫“书序”。
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八愚”的总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诗序》命名。只是,当年柳氏写的《八愚诗》早已佚失,而这篇序却一直传诵。除了篇末一句,这篇序也可以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它和柳宗元创作的《永州八记》一样,借山水来抒发胸中的抑郁,把叙事,议论,抒情糅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在永州的刻意之作。(视学生了解作补充)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字。
四、分析理解课文
出示投影: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文章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作者为何以“愚”名之?
(3)作者是真“愚”吗?为什么?
出示投影:
本文写作背景
公元805年,就是顺宗李诵永贞元年,王叔文、王?、柳宗元等人入主朝廷,发动了一场革新运动,把矛头直指豪门贵族、藩镇、宦官,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之事。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这场运动只维持了146天,便被宦官勾结豪门贵族镇压下去。结果顺宗李诵被迫让位给太子宪宗李纯。李纯上台后,杀了王叔文,逼死了王丕,柳宗元也是因此被贬到永州做司马的。柳宗元到了永州,为了排遣他淤积在心中的愤懑不平,写了一组寄情于山水的诗。已经佚失的《八愚诗》及《愚溪诗序》就是此时所写。
3.多看。即多看书,广泛阅读,①养成每天看书、看报的习惯。除了读文科书籍外,理科书籍也是很好的阅读材料。②要求每位同学在高中阶段应读五本以上的中外名著,具体书目见附录。③假节日、周末多看好的电视、电影节目,如《焦点访谈》、《中国新闻》、《子午书简》、《考古中国》等等,看完后应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力求每看完节目都能有所感想。
4.多读。即多朗读、诵读,凡课内外的优美散文、诗歌都应该大声诵读。要求每天能提前30分钟起床,每周一、三、五起床后读语文,每周二、四、六起床后读;每周二、四、六早读时间读语文,一、三、五早读时间读。
5.多背。①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及诗歌都应该会背,课内要求背诵的现代文也应该会背诵;②除课内文章外,课外如有优美的散文、诗歌都应在熟读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会背诵;
6.多记。①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应该准备专门的笔记本来做课堂笔记;②准备一本笔记本专门记课外阅读的笔记,凡课外阅读中碰到自己认为是好的语段都应该记在笔记本上。要求每天要记2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要定时检查。③勤练字,每周要临摹两张钢笔字,每位同学都应该准备专门的钢笔字的临摹本。
7.多写。即勤练笔,勤思考,养成写作的习惯。应按老师每学期所列的写作纲目每周写。应养成自己修改的'习惯。要勇于把自己的给同学看。
8.多观察。观察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平时要注意能做到“五官开放”,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都应该注意观察,用心观察,要学会用语言转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9.多思考。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是的物质外壳,两者互为表里 高中物理,缺一不可。每位同学都应该尽量从多种角度煅炼自己的,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要学会深入、全面地、动态地思考问题。
高一学习方法 教你四招“全身心学习法”
上课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成了很多和头疼的问题。晨报-易思“在线学法导师”针对注意力分散的不同原因,推出四大招教你全身心投入,时刻保持巅峰状态。
[学习篇]课上问题决不拖到课后
课前不,上课听不懂,容易走神;课前充分,自我感觉全懂了,容易分心。对前者,课前做好,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不懂,学会带着问题去,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对后者,不妨认真听听讲课,检验是真的全都懂了,还是只懂了个大概。此外,有经验的授课时往往强调难懂、易出错的地方,或用顺口溜等概括。上几分钟的点拨,往往胜过学生课后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摸索,要充分利用资源,做到课上问题决不拖到课后。
[篇]我是一个注意力很集中的人
学习时心里烦躁容易分心 高三,越紧越不易集中注意力。此时先别忙着学习,停下来慢慢自我放松。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闭眼,自然呼吸,然后做3到5次深呼吸,同时配合握拳、咬牙、绷紧全身肌肉,把注意力集中在双脚上,默念“我的脚越来越沉重了”,体验从脚到全身的沉重感。坚持一段时间后,就能随时进入放松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学习中。此外,学生平时可制作自我肯定清单。用“我上课的时候能迅速集中注意力!”等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语言,写出自己在不同场合集中注意力的表现。并在每天起床后、临睡前用肯定有力地语气大声朗读,进行自我暗示;也可以把声音录下来,经常聆听。
[环境篇]人乱我不乱,境乱心不乱
有学生抱怨,上课时老喜欢转笔、做作业时总会不自觉地动来动去,不知不觉就走神。学生要学会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整理好书桌再看书,把零食、耳塞等容易引起分心的东西放到视野之外,或者选择干扰少的场合看书。此外,也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有干扰环境中集中注意力的,努力就能做到“人乱我不乱,境乱心不乱。”
[生活篇]合理休息保持充沛精力
有些学生为了多学习,中午、课间都不休息,晚上还要开夜车,结果第二天上课昏昏欲睡。其实只有身体好,学习时精力才会充沛。学生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不熬夜。每周保持锻炼身体10-12小时。此外,家长要做好后勤保障。注意学生膳食合理搭配,特别是注意早餐营养,多吃鸡蛋、牛奶和水果,培养学生不偏食和挑食的习惯。
第三篇:《愚溪诗序》教案
《愚溪诗序》教案 自读程序
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一般有四种: 1书序,如《〈物种起源〉导言》《〈宽容〉序言》; 2诗序,如《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滕王阁序》
3宴集序,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为宴集序,如《兰亭集序》; 4赠序,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送东阳马生序》《送李愿归盘谷序》。)
本文属于诗序。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的《八愚诗》的序,借愚溪风景抒发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志,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永州是柳宗元被贬谪、流放的地方。柳宗元在这里整整生活了十年。
永州位于湖南南部,地处潇水,湘江两水汇合处,东接郴州,西南毗邻“两广”,永州在当时虽然是一个荒僻的地区,但著名的九嶷山耸峙在它的南面,盘绕在它北面的是衡山余脉,绵亘在西南的有五岭山脉中的越城岭和都庞岭,奔腾的湘江和潇水都横越州境并在境内汇合,因此全州山陵起伏,丘壑幽深,河流纵横,衬托着一块块田野,风景非常雄奇美丽。
出永州市大西门,过黄叶渡到柳子街,街后有条小溪,水流淙淙,汇入潇水,原名冉溪。因
冉姓人家住在这里而得名;又说,从前溪水浑浊如黑染料,不能饮用,因而又名染溪。唐元 和五年间(公元810年),柳宗元迁居溪旁改名愚溪。明代地貌学家徐霞客曾留下游踪。传说,自从柳宗元定居愚溪后,与当地人民一道筑堤治水。从愚溪的三处发源地----戴花 山、太古源、小桃源起,在数十里的水路中,受尽了千辛万苦,筑成了72座水堤。这一行动 感动了苍天。从此,两岸柳绿竹翠,溪水澄清,游鱼可数,溪底及两岸的石头,都变成了白 色,群众高兴地叫愚溪为“玉石港”。柳宗元写有《冉溪》、《愚溪诗对》、《愚溪诗序》等诗文,他在《愚溪诗序》说“于是作 八愚诗,纪于溪石上。”诗刻何处,已无迹可考。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由于时代的变迁,也多不可复识,但愚溪风光,仍为游人向往。特别是深冬季节,雪 花纷飞,水天一色,西岸石木参差,寒鸭数点,宛然一幅绝妙画图,因有“愚溪眺雪”之 称,是“永州八景”之一(朝阳旭日,萍洲春涨,迥龙夕照,香零烟雨,恩院风荷,愚溪眺 雪,山寺晚钟,碧海蕉天)。
思考:柳宗元为何称溪流为“愚溪”呢?
四、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数一数有多少个“愚”字?
明确:共有27个“愚”字。一篇短文,竟有如此之多的“愚”字,决非偶然。作者以一“愚”字贯穿全文,借愚溪风景抒发自已被埋没受侮辱、不得不愚的悲愤之情。文章以“愚”作为线索,是非常清楚的。那么,作者又为何对“愚”字如此“情有独钟”呢?
2、我们再数一数,在全文中作者用“愚”字给多少个事物来命名? 明确:第1段的“愚溪”,第2段的“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第4段的“愚者”,第5段的“愚辞”“愚诗”。
作者又为何以“愚”来命名这些景物,还以“愚”来称呼自己呢?我们来阅读课文。
五、阅读分析课文
1、齐诵:要求读得流畅、自然、投入。
2、交流阅读:读懂全文,理清思路。[要求]:
(1)分成学习小组(也可同位同学合作),读文读注,一同学读原文,一同学口译,不懂的地方共同研讨,还不懂的记下来,质疑。(2)、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步骤]:
☆学生分组阅读、翻译(6-8分钟)。积累实词(愚、家、适等);学习虚词(为、见┄┄于等)。☆教师巡回指导,解疑答难。指导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师生互动,概括文章的内容。[归纳]:
(一)交代溪水的位置并为之更名。⑴作者为什么把这条溪水命名为“愚溪”,从本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①“予以愚触罪”;②“古有愚公谷”。⑵“愚公谷”(练习四)
——《说苑·政理》中的愚公其实并不愚,他之所以自称为愚,实际上另有所指。(对 黑暗政治到的抗议)“予以愚触罪”的意思是我因愚昧糊涂触犯了刑律犯了罪。作者又果真 是“以愚触罪”吗?不是。(见“永贞变革”)那么,这是一句牢骚话,更是对黑暗政治的 讽刺与抗议。言外之意,聪明人是不会去干那种所谓犯罪的傻事的。柳宗元因参加“永贞变 革”而“触罪”,不仅要连累妻子儿女,而且连自己居住的地方都要受到连类,这是一种多 大的不公平!
(二)叙写“愚溪八景”。
⑴这些丘、泉、沟、池、堂、亭、岛“愚”吗?
——愚溪周围的这些景色,有山丘,有流水,有泉、有沟、有池、有岛,有“嘉木异石 错置,皆山水之奇者”,除了自然景观外,还有堂、有亭等人文景观,所谓丘壑幽深,河流 蜿蜒,亭堂点缀于其间,何“愚”之有?
⑵然而,作者又为什么说“以予故,咸以愚辱焉”呢?
——点明了这里的山水本来并不“愚”,只是“以予故”,才蒙受了“愚”的冤屈。如 果说文章第1段只是客观叙述,这一段作者把“愚溪”的命名与自己的联系起来:“予家是 溪”,而又“以愚触罪”。因此“愚溪”“以予故”而受“辱”。
(三)点明命名原因:“无以利世”。
怎么理解“无以利世”?溪之“无以利世”,在这一段里作者言之凿凿,而作者又为什
么自己是“无以利世”呢?那是柳宗元说自己不能为社会作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能为世人造 福。但这句话中还有话:柳宗元何尝不想“无以利世”?只是遭排挤、被贬谪,不能实现 “利世”的理想罢了。于叙述之中,包含着作者无限的悲愤与不满。
(四)对照古人言“愚”。(借用古人的典故来反映作者的“愚”)
⑴这一段用了宁武子和颜回这两个人的典故。这两个人是“真愚”吗?为什么?
——宁武子和颜回这两个人都不是“真愚”。宁武子是聪明而装愚,颜回是明白而装 傻,他们都是聪明人,都是“大智若愚”的“愚”。
⑵那么,柳宗元自己呢?
——“遭有道”,遇到政治清明的时代。“有道”指天子圣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 元年的“永贞变革”,把矛头直指豪门贵族、藩镇、宦官,革除弊政,打击权奸,作了一些 对人民有利的事情。结果被宦官勾结豪门贵族镇压了下去,唐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宪宗李 纯。唐宪宗李纯上台后,杀了王叔文,逼死王伾,贬柳宗元于永州并终生不得量移。像唐宪 宗这样的天子难道是圣明的吗?很显然,说这样的天子是圣明的,恐怕纯粹是一种讽刺!因 而,所谓“违于理”“悖于事”便无一不是反话了。他的“愚”不是自怨自艾、妄自菲薄的 “愚”,也不是不学无术、一事无能的“愚”,而是坚持真理、敢于抗争的大勇如愚的 “愚”。在这貌似自责的文句间,淤积着作者心中的多少愤懑不平之情。这便自然而然地引 出了下文——
(五)点题:名愚实不愚。重点研读文章最后一段: 方法:齐读,研讨,比较。
这一段写愚者自有愚者的乐趣,再次将愚溪与作者个人的情况相结合,说明他之所以做 《八愚诗》的原因。
⑴在这一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愚溪的,从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段开头的第一句说“溪虽莫利于世”,情调有点低沉。但是,紧接着笔锋一转,感情的色彩就完全不一样了:溪水能鉴照万物,清洁光亮,秀丽澄澈,铿锵鸣响,有金石之 声。这是一个多么恬静、闲适、幽美、和谐的世界啊!把这样一个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黑暗 政治对比一下,哪一个龌龊,哪一个光明,不是昭然若揭了吗?这样一个世界难道只能是愚 昧的人心喜目笑、眷恋向往,高兴得不愿离去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那些聪明的人所留 恋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世界呢?真是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⑵作者在与“愚溪”的类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接下来笔锋一转,便直抒起胸臆来了。“予虽不合于俗”,言外之意,就是说我是 从人世中被排挤出来的。被排挤出来以后,虽然冷寞、孤单,却有一支能洗涤世间万物、包 罗各种形态的笔伴随着自己,安慰着自己。在这无违无碍的茫茫然的大自然中,返璞归真,自得其乐,不胜似生活在那昏暗龌龊的人世吗?清静寂寞,是没有谁能够了解我的,这并不 是在宣扬与世无争的出世思想,而仍然是在抒发内心深处的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情!
⑶《愚溪诗序》通篇就是一个“愚”字。从“予以愚触罪”,到“以愚辞歌愚溪”,充 分表达了一个遭受重重打击的正直的士大夫的愤世嫉俗的之情,同时,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统 治,也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下面我们比较柳宗元和“愚溪”,理清柳宗元、“愚溪”和“愚”的关系: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根据学生阅读分析情况归纳: “愚溪”←←←→→→柳宗元 ↓↓
清莹秀澈←←←→→→情操高尚 ↓[却]↓[却] 无以利世←←←→→→被贬永州 ‖‖
〖无人问津:惋惜〗←←→〖抱负难展:悲愤〗 托物兴辞,夹叙夹议。
八、诵读课文,漫谈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等方面的感受(可以参考《绿色通道》中本文的重点难点剖析)
——文章清新秀丽,前两段基本上是记叙,在记叙中抒发感情,后三段则主要是议论,在议论中发表感慨。语言简洁生动,结构严谨妥帖,不愧为传世的名篇。
——本文在记叙愚溪八景时,善于摄景,巧于布局,八景的位置和距离都交代得清清楚 楚,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读者仿佛跟作者自潇水入溪,溯流二三里,上岸,登小丘,东北行 六十步,见六孔泉水,随泉沿沟向南,见一大池,到池东入一堂,出堂又到堂南亭子上,回 头西望池中秀丽的小岛。除写景外,还叙述了作者如何被贬潇水上,又如何迁家于此,如何 在愚溪安家栖息,也议论了愚溪的定名问题。在这样短的篇幅中,把议论、叙事、写景三者 有机的结合起来,议论清晰,叙事井然。
——《愚溪诗序》侧重于抒情,文章以“愚”为线索,把自己的“愚”与溪水的“愚” 融为一体。明明是风景极佳的地方,由于“予家是溪”,便不能不把“愚”字强加在溪水的 头上;明明是“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因为我的缘故也不能不把“愚”字强加在 丘、泉、沟、池、堂、亭、岛的头上。这样作者把自己的“愚”和溪、丘、泉、沟、池、堂、亭、岛的“愚”融为一体。从丘、泉、沟、池、堂、亭、岛的受“愚”的称号的屈辱,自然可以联想到作者受到的屈辱。丘、泉、沟、池、堂、亭、岛仿佛是作者苦难的知己,而 奇石异木也成了作者耿直性格的象征。
——作者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风景,而是将所居山水拈出,借题发挥,立意超卓。正如 《古文观止》评点此文时所说:“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文,借愚溪自写照,愚溪之风景 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光合照应,异趣沓来,描写最为出色。”仅就第二段来看,仅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其它各段,也都以“愚”字统贯。这样,文章就具 有朝着中心凝聚的向心力,结构也显得集中紧凑。作者写愚溪也是写自己,溪与人打成一 片,真可谓匠心独运,匪夷所思。行文千回百折,跌宕生姿,文句骈散相间,抑扬顿挫,有 一唱三叹之妙,读之能让人既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又得到审美上的愉悦。
——作者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文章不仅富于哲 理,而且情文并茂,妙趣横生。作者在对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的描绘中,或隐或现地折射出 本人的影子。愚溪具有“清莹秀澈”的美景,却被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赏游,无人涉 足,甚至也无人过问,这不正是同作者一样的遭遇吗?欣赏愚溪的美景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也只有这落寞的愚溪,他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 识、受人轻蔑,正是借此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作者的思想感 情、生活遭遇和所描写的自然风景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这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 判。
第四篇:《愚溪诗序》教学反思
《愚溪诗序》的教学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依然还在回味着这节课:
优点:
1、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因此,本课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可以说是“费尽心思”,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快乐学习。
2、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现状。在设计教案时,每一个环节都思考学生可能会说些什么,教师该怎样引导。所以,教师避免了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是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极具精彩的点拨。也得到了双向性的良好效果: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中获得知识与体验,教师也在学生的发言中学到了不少新鲜的东西。
3、注重在探究中生成,使预设与生成相统一。本课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生生、师生之间的冲突与合作中,使学生最终达到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认识。
缺点:
1、不足之处: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是很深入;方法点拨还不是很明显;教态还不够完善,应再抬头挺胸;教学过程应关注全体,而不是仅提问眼前的局部学生;教学中过程性评价还可更明确。
2、侧重于言,在主题及手法上有所忽略。
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思中求进,我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注重文学美感熏陶的同时加强方法的培养,对一些语文悟性不够强的学生还应个别引导。
第五篇:高二语文《愚溪诗序》教案 人教版
甘肃省古浪县第三中学高二语文《愚溪诗序》教案 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
2.领会作者托物兴辞,以“愚”自称的寓意。
3.鉴赏课文以“愚”经纬文章,写景善于布局的艺术特点。
4.体会作者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5.作者在文中以“愚”名溪,以“愚”自命,均深有寄托,理解这种托物兴辞的写法,体会作者写这篇诗序的真意,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介绍柳宗元概况,回忆学过的课文。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唐朝散文家、诗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废弃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骈俪文体,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其散文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
《黔之驴》《江雪》《小石潭记》《种树郭橐驼传》,我们读过的《捕蛇者说》、《始得西山宴游记》等都是他永州时期的作品,《愚溪诗序》也写于他任永州司马时。
二、题解
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后又有宴集序,赠序等。本文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的《八愚诗》的序,即借愚溪风景抒发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志,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永州是柳宗元被贬谪、流放的地方。柳宗元在这里整整生活了十年。
三、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磁带。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谪(zhé)潇水上 犹龂龂(yín yín)然
不可以不更(gēng)也 遂负土累(lěi)石
塞(sāi)其隘(ài)智者乐(yào)也
又峻急多坻(chí)石 幽邃(suì)浅狭
不能兴(xīng)云雨
2、学生朗读,正音正句。(点名朗读,齐读)
四、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段,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灌溉水之阳”,“东流入于潇水”,介绍两种不同的命名——有的给这条溪冠以姓氏称为“冉溪”,有的根据溪水可以染色称为“染溪”,叙出改名的原因有三:一是作者“以愚触罪”,贬谪到此;二是古代就有“愚公谷”之说;三是当地居民为溪水的命名争辩不休,“故更之为愚溪”。而 这条溪水,又是那么幽深浅狭,对人并没有什么益处,所以称它为“愚溪”。
第二段,由“愚溪”带出“愚丘”“愚泉”,从“愚泉”生出“愚沟”“愚池”,而“东为愚堂”“南为愚 亭”“中为愚岛”,又就“愚池”着眼写出。叙出“八愚”,紧扣诗题。
第三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正说,接着笔锋一转,极状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入”,“不能兴云雨”。愤慨于自己才能的被压抑,如同愚溪的虽有“山水之奇”而“无以利世”。
第四段,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者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最后又归结溪水的命名上。正话反说,词兼褒贬,自有一番深意。前四段,可以说,既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
第五段,用“溪虽莫利于世……”几句,与第三段“无利于世”抑扬对照,代溪自嘲;以“予虽不合于俗……”诸语,与第四段“违于理,悖于事”抑扬对照,自为解嘲。名为“愚”,实则不愚。遂将溪之愚、已之愚写作一团,达到了“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形容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点题作结,归到序诗。
结构提纲
名溪之因:
鉴万类
(3)
(转折)
(溪)
无以利世
清莹秀澈
溪与八景
名“愚”
(1)(2)
(对照)
(5)
通名为“愚”
实
智
(引子)
名己之因:
漱涤万物
(4)
(转折)
(己)
确为“真愚”
牢笼百态
第二课时
一、读朗课文
二、口译全文
1、注意活用的词语
名(名→动,用……命名)之以其能
今予家(名→动,安家)是溪
合流屈曲而南(名→动,向南流)
无以利(名→动,对……有好处)世
虽辱(使动,使……受辱)而愚(形→动,用“愚”字称呼)之
予得专(形→动,专有)而名(名→动,命名)焉
2、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一)①灌水之阳有溪焉 ②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③爱是溪,得其尤绝者家焉
④土之居者,犹龂龂然 ⑤不可以不更也
(二)①愚 泉凡六十穴 ②遂负土累石,塞其隘
③嘉木异石错置
④以予故,咸以辱焉
(三)①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②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③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④而适类于予 ⑤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善
(对照)
(四)①宁武子“邦无道则愚” ②颜子“终日不违如愚” ③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④予得专而名焉
(五)①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物 ②能使愚者喜笑眷慕 ③超鸿蒙,混希夷 ④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三、分析课文
1、愚溪以前称为染(冉)溪,其原由是什么?
答:一是因为“冉氏曾经居住于此;二是因为溪水可以染布料。
2、作者为什么称为愚溪?
答:古有愚公谷,我也因为愚钝触犯天威而获罪,故以此命名。
3从作者的解说来看,“愚溪”的特点怎样?
答:其流甚下,峻急多坻石,幽邃浅狭。
4、“愚溪”命名的理由是什么?
答:不能兴风雨,无以利世。
5、作者认为,什么是真愚?什么是假愚?
答:所谓“真愚”是“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所谓“假愚”是富于睿智的“大智若愚”。
6、作者在本段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对比与反语手法,用古人的“愚”来反衬我的“愚”,正话反说,词兼褒贬,既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
7、作者通篇以一个“愚”字,将人与溪联系在一起,这样写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答:是因为二者有着很相投的“癖性”——愚溪“清莹秀澈,锵鸣金石”;愚则“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8、作者对溪等事物虽“咸以愚辱焉”,但真是在贬斥它们吗?全文用的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答:并非真贬,实际是在借物抒怀,表现个人内心对仕途沉溺的愤懑不平而寄情山水的无奈之意。这是一种先抑后扬的手法。
四、诵读鉴赏
1、托物起兴,寓意深远
作者不是客观地刻画描摹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正如《古文观止》评此文:“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借愚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关合照应,异趣沓然,描写最为出色。”仅就第二段来看,仅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其他各段,也都以“愚”字统贯。这样,文章就具朝着中心凝聚的向心力,结构也显得集中紧凑。作者在对于幽奇秀美的山水的描绘中,或隐或现地折射出本人的影子。愚溪具有“清莹秀澈”的美景,却被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游赏,无人涉足,甚至也无人过问,这不正同作者一们的遭遇吗?欣赏愚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也只有这落寞的愚溪,他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此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2、写景关于布局
本文在记愚溪八景时,善于摄景,巧于布景,把景的位置和距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读者仿佛跟着作者自萧入溪,溯流二三里,上岸,登小丘,又东北行六十步,见六孔泉,随泉沿沟向南,见一大池,到池东一堂,出堂又到堂南亭子上,回头西望池中秀丽的小岛。除写景外,还叙述了作者如何被贬潇水上,又如何迁家于此,如何在愚溪安家栖息,也议论了愚溪的定名问题。在这样短的篇幅中,扰议论、叙事、写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议论清新,叙事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