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英语国家文化

时间:2019-05-15 00:5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案2英语国家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案2英语国家文化》。

第一篇:教案2英语国家文化

学科:英语

任课教师:解丽萍 课题:

澳大利亚 教材与学生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澳大利亚的一些地标性建筑,包括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及现状等。还有英语国家的一些重要节日。

学生分析: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深入。

教学目标:大学生不仅有必要学好英语语言能力还应该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基本情况进行大致了解。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这些地标性建筑及一些重要节日有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澳大利亚的简介 及一些地标性建筑的深刻的认识。难点:地标性建筑的历史背景及文化背景。

教学方法:详解与讨论并用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出示英国的一些图片

澳大利亚简介

地理位置

大利亚的官方名称是澳大利亚联邦,位于南半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主要的岛屿塔斯马尼亚等诸多小岛组成。海岸线总长度为36,700公里。陆地面积770万平方公里。澳大利亚是世界第六大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岛,还是世界上最小的大洲,与世界其它地方远远分开。

第二步:介绍

出示英国的一些著名的地标

悉尼歌剧院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悉尼大桥

英美国家主要传统节日与习俗 情人节 复活节

愚人节 万圣节 母亲节 感恩节

圣诞节

第三步:学生活动

就图片让学生去介绍这些地标的情况,通过学生的介绍了解学生对澳大利亚文化的了解程度 第四步:讲解

通过老师更详细全面的讲解各个地标的背景,文化,故事,及意义。第五步:作业

听完概况之后的感受,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

第二篇:《国家》教案2

国家

教学目标:

1、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2、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3、通过学唱音准,是学生掌握住唱音准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唱音准的方法

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教学方法:视唱法、练习法、赏听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音高。学生唱出基本音阶(上行、下行)。

二、教授新课

1、学习唱音准

(1)怎样唱准音的高低,唱准音的高低是学会识谱的关键。介绍几种练唱音准的方法:以词带谱法。

(2)练唱音阶是练唱音准的第一步。可以从自己唱得较准的歌曲中找出部分曲调,帮助练习。再如:《歌唱祖国》中: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通过小节的练习,帮助我们将54321的音阶练唱准。

2、利用电子琴,手风琴,口琴等乐器边奏边唱或先奏后唱来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听自己唱出来的音与乐器奏出的音是否一样高。

3、听歌曲,边听边看曲词,主意主体

4、学唱歌曲 A:师示范演唱歌曲 B:生跟琴视唱歌曲

5、视唱旋律: 1.视唱B段旋律:(1)、每两小节分句听唱一遍(2)、每小节一句分句听唱一遍(3)、.整体视唱(师弹琴视唱)有前奏

7、完整演唱歌曲

8、及时纠正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家乡”、“人民”„„

(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小结:

热爱祖国是我们的共同情感。你们用歌声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深深的爱,愿感人的歌声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力。

第三篇: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 海明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 顺从还是叛逆——解读《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基督教义精神 庄子和梭罗自然观比较——以《庄子》与《瓦尔登湖》为例 A New Woman’s Journey in To the Lighthouse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相同的追求,不同的命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比浅析《贵妇画像》中的心理描写 《红楼梦》两英译本中习语翻译的比较 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负迁移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 广告翻译中的模因传播 论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浅谈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论现实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 从高校口译教学中看口译思维的重要性 从宗教建筑看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 英汉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A Study of 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Meaning Displayed in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 汉语新词及其英译策略研究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科技英语翻译 目的论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 中英报刊新闻标题语言特色探讨 The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in Senior High Schools 从原型批评角度浅析《小伙子古德曼•布朗》 A Survey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Babel” in the Movie Babel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 归化和异化在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从七个C看商务信函的可读性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海明威作品解读

汉英“甜”字隐喻用法对比

A Lonely but Strong-willed Soul A Character Analysis of Ellen Weatherall in 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

从小说人物分析简•奥斯汀的情感智慧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论《格列佛游记》的社会意义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分析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商标名的英译汉目的论研究——以洗护用品为例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

Rhetorical Art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f Business Transaction Correspondence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

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ailur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Inqui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57 重新诠释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根源

对《秀拉》中死亡事件的探究

中西文化差异分析—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

论《双城记》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62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英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认同——《京华烟云》赏析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mark’s Theory in Tourism English Translation

《红字》中场景描写及其象征意义

论《红字》的模糊性

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

原罪与拯救:《小伙子布朗》与《好人难寻》比较

英文祝酒辞的功能文体分析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比较

《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超验主义分析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 Island Literature from Lord of the Flies

浅析叶芝诗歌中的象征主义特征

《怪物史瑞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

On the Features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Song of Soloman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婚姻悲剧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

用隐喻理论分析英汉商标的语言特色

A Study on the Factors Motivating Students’ Speaking in English Clas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美国梦的幻灭——论《推销员之死》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from a German Functionalist Approach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

解析凯特肖班的《觉醒》中的哥特因素:浅析维多利亚时期妇女文学的觉醒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译中的作用与运用

论“and”的用法和翻译

英语谚语的民族性及其艺术特色

以姚木兰和斯嘉丽为例看东西方女性意识差异

The Same 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The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Lin Daiyu 94 打破沉默——接骨师之女中“沉默”主题的解读

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做最好的自己—论斯佳丽形象对现代女性的教育意义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y in Liste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Subtitle Translation Group

A 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浅析《喜福会》中的母亲形象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Light of Chinese Brand Names Translation 105 从《暴风雨》看凯特•肖班的自由派女性主义思想

《夜莺与玫瑰》和《快乐王子》中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宋词英译中的模因传播分析

英汉新词形成因素研究

从《竞选州长》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对比及效果

《魔戒》中的现实主义初探

文化杂糅背景下的身份诉求——解读奈保尔的《半生》

Symbolism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浅析《瑞普•凡•温克尔》中的浪漫主义

从中英文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

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

论人文主义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体现

论美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

悖论式的唯美主义--论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

目的论与外国汽车商标的汉译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对比研究——以“死亡”委婉语为例

The Art and Achievement of Ying Ruocheng's Drama Translation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

认知角度下的隐喻翻译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昌盖茨“美国梦”的转变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看汉语动物习语的英译

《呼啸山庄》男主角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分析

奥巴马竞选总统获胜演讲的文体分析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

当女人成为男人--试析《紫色》中西莉的性向转变

中小学辅导机构英语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学与小班课堂教学教案的比较分析 139 中西方酒文化之比较研究

《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复仇动机分析

论宋词词牌名的翻译

对《老人与海》中突显的生态意识的探讨

美国动画片名的翻译

《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的归化和异化分析

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Law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148 初中英语读写技能综合教学模式研究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春节”和“圣诞节”

151 从莱辛的人生经历看《青草在歌唱》

152 论小说与电影《最后的大亨》的叙事特征

153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

154 功能对等视角下英汉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

155 论中美两国的现代中年女性观念之差——以美剧《欲望都市》为例

156 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角度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157 死亡,马丁•伊登的解脱---对伊登自杀必然性的探究

158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159 论侦探小说中的侦探话语的谎言测定

160 通过语境与潜台词解析情景喜剧的幽默——以《老友记》为例

161 从生态视野解读狼图腾

162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

163 时事政治汉译英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64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Oxymoron in Advertising

165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

166 以实玛利是谁--《白鲸》与康德哲学

167 Problems Occu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and Its Possible Solution 168 A St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

169 On the Differences of Rules for Eye Contac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170 中西方服饰文化对比研究

171 论《财神和爱神》中十九世纪末美国社会的阶级冲突及解决

172 中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比较

173 Study on Chinese and Western Menu Translation in View of Dietary Cultural Diversity 174 “词块”理论及应用前景探微

175 汉英“龙”文化浅析

176 英语科技文献的句子特点与翻译

177 星巴克营销策略研究

178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

179 家乐福定价策略研究

180 西方文学中撒旦形象的形成与发展

181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182 浅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渐渐消失的玫瑰

183 An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

184 “误译”现象的合理性探析

185 Landscape Poems in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and Sonnets

186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Subversion of Traditional Fairy Tales

187 孤独的神秘与永恒的自由追求——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

188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

189 《冰与火之歌》的人文主义分析

190 《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

191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192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赶”的英译

193 异化的美国梦:小说《教父》的主题解读

194 协商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195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196 从动态对等角度论英语俚语的翻译

197 《白象似的群山》中话语权利争夺探究

198 浅谈《简•爱》的女性意识

199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200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istianity

第四篇:英语国家概况模拟题2

英语国家概况(下)模拟题2

Ⅰ.There are 20 questions in this part.Each question is followed by four choices marked A, B,C and D.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to each of the questions and write your answer at the corresponding place on the ANSWER SHEET.(20 points)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NOT a denomination of Protestantism?

A.Catholics

B.Puritans

C.Quakers

D.Church of England

2.“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was the rallying cry of __________.A.The settlers of Virginia

B.The people of Pennsylvania

C.The colonists in New England

D.The people of the 13 colonies on the eve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3.The New Deal was started by _________.A.J.F.Kennedy

B.Franklin Roosevelt

C.George Washington

D.Thomas Jefferson

4.The United States produces as much as half of the world’s _______.A.Soybeans and corn

B.Cotton

C.Tobacco and vegetable oil

D.Wheat and rice

5.Three of the following are characteristics of Emily Dickinson’s poem.Which one is not?

A.Her poems mix gaiety and gloom.B.Her verses are filled with the names of faraway, exotic places.C.Her poems are very long and powerful.D.Her poems show that she was fascinated by both life and death.6.___________ was NOT written by Hemingway.A.Light in August

B.The Sun Also Rises

C.A farewell to arms

D.For Whom the Bell Tolls

7.In the United States school system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visions is true?

A.Elementary school, grammar school.B.Elementary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C.Elementary school, secondary school

D.Junior high school, senior high school

8.A historic moment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was the March on Washington of August 28,1963 when ____________ delivered his “I am a Dream” speech.A.John F.Kennedy

B.President Johnson

C.Marin Luther King, Jr.D.Mario Savio

9.The one group within the counter culture best known for their pursuit of happiness as their only goal in life was called___________.A.the “Me Generation”

B.the “Lost Generation”

C.the “Hippies”

D.the “Beat Generation”

10.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belong to the White-collar crime?

A.tax evasion

B.bribery

C.robbery

D.false advertising

11.___________ led to the end of the Pony Express System.A.telephone

B.telegraph

C.railroad

D.steamboat

12.___________ made the first desktop PC.A.Bill Gates

B.IBM

C.Two young amateur inventors

D.Apple Computers

13.The main mountain range in the west of US stretching from the Canadian to New Mexico is _______________.A.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B.the Rocky Mountains

C.the Green Mountains

D.the Blue Ridge Mountains

14.Ronald Reagan used to be a _____________.A.basketball player

B.sports radio announcer

C.conservative political columnist

D.sports writer

1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vention facilitated the out-migration-movement into suburban locations?

A.Automobile

B.Electric lawn mower

C.Mechanical reaper

D.telephone

16.In January 1965, President Johnson declared “___________” to eliminate poverty “by opening to everyone the opportunity to live in decency and dignity.”

A.War against Vietnam

B.War against poverty

C.War against Japan

D.New Frontier program

17.Black Americans sang the anthem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____________” affirming their commitment to fight racial prejudice.A.“Let it all hang out.”

B.“Hell, no, we won’t go.”

C.“We Shall Overcome”

D.“Speak your heart without interruption”

18.The three influential Canadian Prime Ministers have lot of things in common.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exception?

A.They came from Quebec and could speak French as fluently as English.B.They were educated as lawyers.C.They shard the vision of a strong, united Canada and worked hard to overcome the

regionalism of the country.D.They belong to the same political party.19.Around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Chinese laborers came to Canada to ____________?

A.do fur trade

B.open shops

C.build the railroad

D.work as farmers and miners

20.In which period have Canada’s most famous and successful writes appeared?

A.post-war period

B.period of nation-building

C.early colonial period

D.pre-European period

Ⅱ.There are altogether 15blanks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Fill in the blanks and writer your answer at the corresponding places on the ANSWER SHEET.(30 points)

A.___21_____ officially proclaimed the birth of a new American nation.B.The Three Faiths in the U.S.refer to ____22_____, ____23_____ and ____24_____.C.Public and private colleges depend on three sources of income: ____25_____, endowments and _____26_______.D.Former President Nixon said that ____27______ is America’s “number one enemy.”

E.Many people use the notion that American society is a _____28______while Canada is described as a ______29________.F.Canada’s preferred to establish a nation based on___30___, __31____ and ___32_____.G.______33______ may still be the great American game, even though it is also popular in

other countries.H.Two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re ___ 34______and _____35______.III.Directions:(20%)

There are 10 questions in this part.Answer each of the questions in one full sentence and write you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20%)

36.What church do the majority of Americans belong to?

37.Who is the first Secretary of Treasury of the United States?

38.What is the best-known stock exchange in the United States?

39.Is The Waste Land written by Hemingway?

40.What is the symbol of the Republican Party?

41.Is research institutions mentioned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42.What are two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ll social movements according to a professor of history?

43.When was voice and music first transmitted over the radio?

44.Did the counter culture exert a great influence upon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s social mores, marriage, career and success?

45.Which province is the manufacturing heartland of Canada?

Ⅳ.Expla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6 out of 8.Write your answer at the appropriate place on the ANSWER SHEET(30%, 5 points for each)

46.Benjamin Franklin

47.the Scarlet Letter

48.Boards of education:

49.Migrant workers

50.Pony Express System

51.The National Monument

52.Richard Nixon

53.The Canadian Mosaic

第五篇:《体味文化》教案2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内涵,分析文化的力量;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日常生活环境,如校园、社区、网络等,体察生活环境中的文化价值;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起学生对文化的兴趣;认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认同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提高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教学重难点】

文化的内涵。【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教学设计】

“文化”虽然是一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真正内涵。比如,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究竟什么是“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P4探究——你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欢的文艺节目? 你怎样对这些舞台艺术进行归类? 有人以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欣赏方式包括观看电视、电影,收听MP3,网上点播等。如戏剧、歌舞、曲艺、音乐等。仅仅把文化看作是艺术,这是片面的,艺术只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是文化的全部,文化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当我们还在母腹中时,就已通过胎教开始接受文化的洗礼;出生后,又在咿呀学语中接受父母传递的文化信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听的音乐歌曲、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书刊杂志,乃至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无不是文化现象。

/ 4

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读书是学习“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有“服饰文化”、住房有“建筑文化”;出行有“旅游文化”,在中心都市有“都市文化”,在周边的乡镇有“乡镇文化”,在遥远的村落有“村落文化”„„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P5探究——你参加过学校和社区的哪些文化活动?能说说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吗? 有人说,芯片的发明不仅为社会带来了技术进步,而且为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景观。你赞同这个看法吗?(芯片就是集成电路。各种高科技芯片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技术进步,这一点毋庸赘述。而作为其中一族的各种文化芯片,如语音音乐芯片、ID卡玩具芯片、手机监听芯片等各种信息产品,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是身着盛装,手捧“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川剧的变脸让人感到神奇莫测;东北二人转,唱出东北人的淳朴豪爽;骑马、摔跤等则体现蒙古人豪迈奔放的性格。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晶。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2)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3)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4)大汶口文化遗址(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6)克隆技术(7)伦理道德观念(8)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9)乡镇企业(10)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 4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其中塑造出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牛魔王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这些神话形象都可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找到各自的影子。如果人们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遇见过猴、猪与牛等动物,作者吴承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些形象描绘出来的。这说明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P6探究——你能否用这个图示,描述人类文化创造和演进的历程?(文字的发明——记数的发明(如阿拉伯数字)一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工业革命——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行动——载人航天行动。)

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等等,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而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也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P7探究——你认为,这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谁更有“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文化素养”“文明”的意思。显然,从图中二人的表现看,稚气未脱的学生比西装革履的男青年更有“文化”。)

三、文化的力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艺术、科学;(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P8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无产阶级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

/ 4

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如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日本、德国同样是二战的战败国。但两国对战争的反省截然不同。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法西斯文化影响下,日本、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对外实行军事扩张的道路。二战后,德国对法西斯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崇尚民主平等和睦的文化,从此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包括犹太人民的尊重,促进了欧洲的繁荣和发展。而日本虽然在战后也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对法西斯文化的清算不彻底,否认侵略历史,给东亚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制造了巨大的不稳定因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的转化性),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文化的两重性)。文化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道路。【教学反思】

/ 4

下载教案2英语国家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案2英语国家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胡同文化教案2

    优秀教案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下午 07:09 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 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母亲节(精选5篇)

    【英语国家文化习俗(1)】 母亲节(Mother's Day) 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

    胡同文化教案2实用

    胡同文化 课前热身:(课前活动) 成语故事: 弄巧成拙 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擅长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他用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

    《胡同文化》教案2(模版)

    《胡同文化》教案2 [教学目标] 一、了解北京民间建筑的特点及其中体现的文化,领会作者对北京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二、继续训练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掌握通过......

    英语写作教案 2

    XXXXXX学院教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授课课程:英语写作 授课教师:XXXX 授课班级:交流生项目英语强化班 1 授课章节名称 Chapter 1 Using proper words 教学目的与要求 G......

    4级英语2(教案)

    Writing 六、请求更换保险代理说明:假设你是车主,写信给保险公司的经理Anderson先生,请求更换代理。内容:1. 自己是AA保险公司约5年的保险客户;2. 希望把现在的三藩市代理Ann Whi......

    畅通英语2教案

    Unit 1 How’s work First Period 第一课次 一.Warm up Step 1 Introduction to the rules of the class and teaching schedule of the first semester Step 2 Ask the stu......

    英语国家文化习俗-一周七天的故事

    一周七天的典故 在中国,一周七天,我们分别称之为星期一、星期二……或者周一、周二……是以数字来表示的。而在英语里,七天各有其名。这是盎格鲁萨克森人为纪念他们崇拜的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