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边做边学——CorelDRAW X5图形设计案例教程-教学大纲
《边做边学—CorelDRAW X5图形设计案例教程》
教学大纲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概念性都很强的面向实际应用的课程。
CorelDRAW X5是由Corel公司开发的矢量图像处理和编辑软件。Corel公司在CorelDRAW这一软件的版本上不断升级,是为了使广大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工作的用户拥有性能更完善的得力工具,同时也是为了使刚刚步入设计领域的初学者能够拥有更加优秀的学习软件。
本书内容的讲解均以课堂实训案例为主线,通过案例的操作,使学生快速熟悉案例设计理念和软件功能,提高学生的软件使用技巧和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或深入的设计打下基础。
培训目标: 初识CorelDRAW X5 实物绘制 插画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 杂志设计 宣传单设计 海报设计 广告设计 包装设计 综合设计实训
学习时间:
50学时。
培训内容:
一、初识CorelDRAW X5 1.掌握工作界面的基本操作; 2.掌握设置文件的基本方法; 3.掌握图像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物绘制
绘制效果逼真并经过艺术化处理的实物可以应用到书籍设计、杂志设计、海报设计、宣传单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等多个设计领域。本章以多个实物对象为例,讲解绘制实物的方法和技巧。2.1绘制卡通闹钟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卡通闹钟的绘制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卡通闹钟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2.2绘制儿童装饰画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儿童装饰画的绘制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儿童装饰画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2.3绘制校车图标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校车图标的绘制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校车图标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2.4绘制快乐时光标志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快乐时光标志的绘制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快乐时光标志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插画设计
现代插画艺术发展迅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杂志、周刊、广告、包装和纺织品领域。使用CorelDRAW绘制的插画简洁明快、独特新颖、形式多样,已经成为最流行的插画表现形式。本章以多个主题插画为例,讲解插画的多种绘制方法和制作技巧。
3.1绘制可爱棒冰插画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可爱棒冰插画的绘制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可爱棒冰插画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3.2绘制生态保护插画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生态保护插画的绘制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生态保护插画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3.3绘制卡通插画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卡通书籍插画的绘制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卡通插画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书籍装帧设计
精美的书籍装帧设计可以使读者享受到阅读的愉悦。书籍装帧整体设计所考虑的项目包括开本设计、封面设计、版本设计、使用材料等内容。本章以多个类别的书籍封面为例,介绍书籍封面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
4.1制作传统文字书籍封面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传统文字书籍封面的设计方法。
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传统文字书籍封面籍的制作技巧。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4.2制作古物鉴赏书籍封面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古物鉴赏书籍封面的设计方法。
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古物鉴赏书籍封面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杂志设计
杂志是比较专项的宣传媒介之一,它具有目标受众准确、实效性强、宣传力度大、效果明显等特点。时尚生活类杂志的设计可以轻松活泼、色彩丰富。版式内的图文编排可以灵活多变,但要注意把握风格的整体性。本章以多个杂志栏目为例,讲解杂志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
5.1制作旅游影像杂志封面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旅游影像杂志封面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旅游影像杂志封面的制作技巧。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5.2制作旅游杂志内文1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旅游杂志内文1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旅游杂志内文1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六、宣传单设计
宣传单是直销广告的一种,对宣传活动和促销商品有着重要的作用。宣传单通过派送、邮递等形式,可以有效地将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本章以各种不同主题的宣传单为例,讲解宣传单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
6.1制作鸡肉卷宣传单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鸡肉卷宣传单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鸡肉卷宣传单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6.2制作房地产宣传单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房地产宣传单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房地产宣传单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七、海报设计
海报是广告艺术中的一种大众化载体,又名“招贴”或“宣传画”。由于海报具有尺寸大、远视性强、艺术性高的特点,因此,在宣传媒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章以各种不同主题的海报为例,讲解海报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
7.1制作夜吧海报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夜吧海报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夜吧海报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7.2制作研讨会海报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研讨会海报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研讨会海报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八、广告设计
广告以多样的形式出现在城市中,是城市商业发展的写照。广告通过电视、报纸、霓虹灯等媒体来发布。好的户外广告要强化视觉冲击力,抓住观众的视线。本章以多种题材的广告为例,讲解广告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
8.1制作葡萄酒广告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葡萄酒广告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葡萄酒广告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8.2制作手机广告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手机广告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手机广告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九、包装设计
包装代表着一个商品的品牌形象。好的包装设计可以让商品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引发其购买行为。包装设计可以起到美化商品及传达商品信息的作用,更可以极大地提高商品的价值。本章以多个类别的包装为例,讲解包装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
9.1制作牛奶包装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牛奶包装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牛奶包装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9.2制作红酒包装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红酒包装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洗红酒包装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十、综合设计实训
本章的综合设计实训案例,是根据商业设计项目真实情境来训练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商业设计项目。通过多个商业设计项目案例的演练,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CorelDRAW X5的强大操作功能和使用技巧,并应用好所学技能制作出专业的商业设计作品。
10.1制作花卉书籍封面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花卉书籍封面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花卉书籍封面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10.2制作摄影杂志封面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摄影杂志封面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摄影杂志封面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10.3制作房地产宣传单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房地产宣传单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房地产宣传单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10.4制作商场广告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商场广告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商场广告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10.5制作饮料包装
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设计理念的讲解,使读者掌握饮料包装的设计方法。2.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饮料包装的制作技巧。
3.通过对相关工具的讲解,熟练掌握软件中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二篇:14 原则九 边做边学,实践出真知
第四部分 卓有成效 的领袖栽培是体验性的..学以致用,百炼成钢..原则九 边做边学,实践出真知
人必须实践才能学到真知!因此,健康有效的培训必须把“课堂”教学与“禾场上的”动手服侍结合起来。领袖必需在“实际工作”中接受栽培。这涉及到两个方面:
首先,他们的学习环境应该尽可能与他们日后实际事奉的环境相仿。比如说,如果一个人日后的服侍要求他睡水泥地板,一天只能吃一餐,那么他在培训期间就该这样生活。耶稣就是在门徒们最终要作领袖的环境中塑造栽培了他们。
其次,他们的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耶稣让他的新生领袖们在“实际侍奉”中接受栽培,他让他们处理真实的问题,面对真实的机会,承担真实的后果。
传统的基督徒领袖栽培方法有一个悲哀,就是把领袖人才从他们正常的生活和事奉环境中抽离出来,放到一个备受保护的人工环境中(往往一放就是好几年),而这种环境在他们的余生中再也不会出现第二次,他们在这里所学习的东西也大都是今后再也用不上的!
领袖应该在实际侍奉中、而不是在脱离实际的环境中受训练。新约圣经中的培训走的是“实地训练”的路线,不同于今天西方宗教机构让人脱离现实社会的做法。耶稣一边带着门徒,边教导他们。
当他说“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的时候,他所面对的是真实可见的需要。这些有待收割的禾场不是地图上所标出的某个地方,而是那些活生生地簇拥在他们身边的大群病人和罪人。耶稣这样教导了门徒们,然后就打发他们出去传道和医治病人。当他们失败时,比如当他们没能医好那个患癫痫病的孩子时(太17:14-21),耶稣就给他们做了进一步的教导。耶稣是在门徒们侍奉的过程中教导他们的。
领袖应该在实际工作中、而不是在脱离实际的环境中受训练。
据使徒行传19章记载,保罗在以弗所曾带领一个学习群体有两年之久,但他并不是只给他们“课堂”教导,因为透过这个学堂,“一切住在亚西亚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都听见主的道”(徒19:10)。这些信徒和同工一边受保罗的教导,一边走出去,完成了这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广传福音之举。由此可见,新约圣经并不排斥“事工学校”,但它的确给了我们“禾场实地”培训的榜样。
耶稣也花一些时间来给门徒们“上课”,但之后就会差派他们出去服事。有时他和他们相伴而行,有时则差派他们自己出去。
从耶稣的侍奉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与做必须结合。如果只有学习,它很快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脱离现实。但是当学与做平衡地结合起来时,所学的内容就能学以致用、紧密切合环境需要、不脱离现实,人学起来就觉得有意义、有动力、有目标。这样人们才会真正学有所获!
一位神学院院长注意到学员初到神学院时,对神充满了热情;但是经过三四个月的培训之后,他们大多数人都“熄火”了。
于是院长说:“我们需要水平更高的学员!”事实上,学员需要水平更高的神学院!
几年前,一位年轻人对笔者说:“我花费了七年的时间和大笔的金钱,在大学里修一个高级宗教学位。现在我终于毕业了,也获得了更高的学位;在宗教界看来,我已经装备好了,已经合格了,可以上阵服事了。但事实上,我根本不知道何去何从;就算知道去哪里,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或怎样做!”这位年轻人毕业于一个相当不错的神学院,但是他离作领袖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就像许多领袖一样,他具备某些方面的出色的才干,但却缺乏一个能让这些才干付诸实践的大环境;而且他属灵生命的一些重要方面还有相当的缺欠!
当然,有些人的确可能蒙神特别的呼召,要终身致力于学习,成为某些领域—— 比如神学——的专家。然而,大多数基督徒领袖都不是做学问的人,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服侍人群的人;所以在栽培他们的过程中必须把学与做结合起来34。
大多数基督徒领袖都不是做学问的人。
(注34)正如泰德·沃德(Ted Ward)所说,我们的许多神学培训提供的都是适合长颈鹿吃的食物,而神呼召我们去喂养他的羊。
实现学与做的平衡有两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如下图所示:第一种是大块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交替进行;第二种是学与做几乎同时进行。其中第二种是最佳方法,受训者同时投入学习与实践。耶稣正是这样塑造栽培了他的众门徒。
学习-------实践-------学习-------实践-------学习-------实践-------
学习//实践/学习//实践/学习//实践/学习//实践/
然而,在许多国家存在的实际操作问题或安全问题迫使他们采取第一种方法,也就是新生领袖在某种学习环境中学习几周或几个月,然后在导师的带领下去实践几周或几个月,然后再回去学习一段时间。
这里我们再次看到群体的巨大功用——为新生领袖提供服事和承担责任的机会。这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能真实地受益,又能学会面对真实的后果。实践才能使人学到真知。试想象一位爱好音乐的学生,他从未碰过小提琴,但是想学拉小提琴,于是就进入了小提琴学校。
在培训过程中,老师教授了他关于小提琴的所有知识:它的构造、历史和用途,怎样读乐谱,以及一些伟大的小提琴家的演奏生涯;但是,老师从未让他摸过小提琴。经过几年这样的培训,他通过笔试,顺利毕业了。毕业典礼之后,终于有人递给他一把小提琴。
因为他毕业成绩优秀,大家怀着极大的期望等着他演奏一首曲子。但是他能拉吗?
令人悲哀的是,这个故事恰恰准确地刻画了今天大量的属灵培训的情形。
中国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让我听,我会忘记;让我看见,我可能会记住;让我动手做,我就能心领神会。”(参《荀子.儒效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译者注)换言之,实践使人得真知!
保罗曾给他的新生领袖们一些实际责任和亲身体验,比如:
.他想要栽培提摩太,就把提摩太带在身边(徒16:1-3)。.西拉不仅在学房里陪伴保罗,还陪他坐监(徒16:22-24)。
.保罗把西拉和提摩太留在庇哩亚,让他们单独在那里服侍(徒17:14-15)。.保罗把提多留在革哩底,让他在那里完善、建全新建立的教会(多1:5)。.提摩太被视为保罗在福音事工上的“同工”(罗16:21;腓2:22;帖前3:2;林前16:10),他一边学习,一边服事。
.保罗把关乎教会的几项艰巨任务托付给了提摩太,这些教会包括:帖撒罗尼迦教会(帖前3:1-6),哥林多教会(林前4:16-17;16:10-11);腓立比教会(腓2:19-24),及以弗所教会(提前1:3)。
这就是保罗塑造领袖的方法:他给他们“实地”训练,让他们在实际侍奉中边学边做。
要塑造新生领袖,单靠课堂上的教导是不够的。领袖栽培的内涵远远超过了教育和正规培训。正式教育在一个人受栽培的过程中的确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只有它是远远不够的。神会使用所有的人生经历来完成塑造领袖这项复杂艰巨的工程。
鉴于课堂环境极大的局限性,我们有必要清楚地界定,哪些事适合在正规的课堂环境中来完成。
哪些事可以在课堂环境完成?
关于如何作领袖的大多数方面都是无法在课堂上学到的,它们是领袖多年丰富的经验、多方的人际关系、加上恩赐所产生的结果。比如说,领袖们在作一些富有效力的决策时所使用的“直觉”,事实上就是他们经过多年在类似情形中的反复尝试所培养出来的决策能力——也有人把它称为“属灵的智慧”。
尽管如此,有些内容仍然可以通过正规的课堂或培训环境来有效地传授,只要这些教学活动发生在一个让学员的生命和侍奉能力得到实际锻炼的大环境就好。
1.针对基督徒领袖同工的正规培训必须包括对神话语的深入、系统的教导。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
2.简单的技能训练。在许多教会/机构里,领导者的实地技能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随机地、无计划地进行的,也就是说他们能否学到什么通常都得靠机遇。这样的话,某些领导技能就始终得不到发展,或者只能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发展。而培训能够使这个过程规范化,也就能确保新生领袖在一些必备的具体技能上得到正确的、充分的装备。
有两类技能是必须在领导者生命中培养的:
a)事工技能,这些是在有组织的具体事工环境中作日常领导工作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这些事工包括祷告、释放、医治、音乐、带领敬拜、辅导、与人交通、传福音、分享个人见证等等。
b)处人技巧,这些是人际关系的技巧,包括发展团队、应对变化、沟通交流、倾听、接受监督、批评及接受批评、跨文化技巧、应对冲突、权力下放等等。这些技能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却常常是被人忽略的!
3.概念性思维能力(或称“思考能力”)。
a)策略性技能。随着一个领袖责任的增加,他的工作性质必须经历一个意义深远的策略性转型——从做事(自己把事情做好)转变到调动人(确保有人把事情做好);因此他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策略性能力,包括:阐释时事环境、进行系统性思考、评估跟随者的需要、制定策略
性异象和统筹策划等等。在一个教会/机构中,越高层的领导者越需要这种能力。
b)宏观思维能力(识大局)。卓有成效的领袖往往具有很强的概念性思维能力——以宏观视角看大局。这对他制定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策略思考能力是一种能够认清当前时局及未来动向的能力。异象型领袖的思维往往能够清楚地覆盖到较远的未来,能够洞见多组错综复杂的事件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并能够为了实现长期的目标而制定出可行性策略。正规培训能为领袖们提供一些帮助他们诠释信息的理念性框架和模式,藉此鼓励他透过概念性的思考来认识他的教会/机构所面临的问题。之后他的概念性思考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有赖
于他与神的关系、他的个人经历、以及他与那些同样需要应对“宏观”问题的同行之间的互动。
耶稣就给他的门徒们传授了许多“宏观性”思维的框架(如:太20:25-28),保罗也是如此(如:林前12章)。
c)对领袖角色的清楚认识。概念性能力的另一个方面体现为对领袖角色的清楚认识——能够明白领袖的职能,清楚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区别,并知道如何作领袖以及领袖当有的举止。这类技能通常是通过观察学会的——观察不同背景中成功或失败的领袖们。在这一切之外,正规培训能让新生领袖们接触了解到多种多样的领袖范例,并且为他们提供一些可以帮助他们界定领袖职能的简单的概念模式。因此,正规培训能帮助新生领袖建立一套认知体系,这套体系不仅能大大改观他们对人生和事奉的体验,也让他们更领悟其中的意义。
仅仅把这种概念性能力的方方面面讲解给一个新生领袖是远远不够的。塑造者(领袖)和他所在的教会群体还承担着一分后续责任,就是给新生领袖提供一些真实体验领导工作的机会,这些体验才能把概念性的认识转化成一个人思维模式中内在的、持久的组成部分。
4. 个人反思与总结。
新生领袖都需要时间来让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得以沉淀、巩固,所以我们必须给人反思和分析总结的时间。不幸的是,领袖们的许多经历(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都白白浪费掉了,因为我们常常不允许他们——或者说没有迫使他们——停下来,整理这些经历的头绪,或者消化他们从中所得的收获。
没有充分的反思,人们都很容易重蹈覆辙,一错再错;然而,领袖一旦进入禾场服事,就很难深入反思了。
a)通过一些培训和个人练习,一个领袖可以深入思考他与神的关系,以及他与自己领导的主要群体之间的关系;他还可以省察自己的品格。最理想的是,一个人在作领袖的初期就开始这种反思练习,然后有规律地操练。
b)操练反思还能促进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因它让人更加认识自己的个性、内在文化形态,以及自己在才干方面的优势和弱点。
c)有目的的操练能够帮助新生领袖澄清神对自己的呼召。他越能明确自己的呼召,事奉就会越有果效。
反思与总结可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个人单独进行,与一个伙伴或指导老师、督导等双人配搭进行,或以小组形式进行。
5. 深入透彻的反馈建议。
让他人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对一个领袖目前的领导状况提出坦率公正的反馈,这会对他大有裨益。比如说,一个领袖可以问别人:“我的沟通技巧怎么样?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提高?”这会帮助他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为自己未来的成长制定相应的计划。如果这种反馈意见是由跟他朝夕相处、关系亲密的学习群体提出来的,就会格外有效。
练习:
请以个人或学习小组的形式:
1.在旧约圣经中找到一些让领袖“在实际侍奉中”受塑造的例子。
2.以保罗的事工为例,从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中找到一些例子,说明他是怎样让新生领袖在“实际侍奉”中受塑造的。
第三篇: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人才培养模式
固原市农业学校《农业与农村用水》专业典型案例
——“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施背景
通过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探索出了农业与农村用水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育人途径,总结出了育人经验,为进一步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依据。
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长期困扰中职学校发展的难题也是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此,我们先后组织了10名教师,通过对4个水利施工企业,5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11所兄弟院校进行了调研和考察。结果表明,与农业与农村用水专业密切相关的岗位有很多,主要有:施工员、监理员、质检员、材料员、实验员、安全员、造价员、资料员、测量员、CAD制图员以及各工种操作人员等。而企业一致认为“测量员”这个岗位是本专业中最重要的目标岗位,它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是工程施工中很重要的工作,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测量员是比较恰当的。那么,如何培养测量员呢? 答案只能到企业中去寻找。
二、主要目标
1、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完成了“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与其相适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2、修订和完善了技能训练实施计划,使专业课实践内容达到了50%以上。
3、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由2009级的32人增至2011级的78人,学生顶岗实习率达到了98.7%,顶岗实习的时间达到半年以上;有95%的学生获得测量放线工职业资格证书。
4、与31家企业签订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合作协议。
5、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按照“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培养模式进行,即: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施工过程相结合、校内实训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打破了原有的课程设置,强化了学习的实用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扎实的操作基本功。
6、在技能训练中,按照“层层递进”的原则进行,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在学生中营造了“学技能,用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7、在实训实习中,按照“贴近岗位”的原则进行,即:校内教学实训→校内专业仿真实训→工学结合实习→岗位强化训练→顶岗实习,使同学们通过认识未来的岗位,更加明确学习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岗位所需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三、工作过程
1、创立了“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探索适合于农业与农村用水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了以专业科长为组长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并与宁夏华西振兴水利建筑实业有限公司等31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签订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协议,让企业全方位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过程,并派6名专业教师去企业锻炼和学习。通过这种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式,了解到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观点以及成功的做法。企业认为: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就应先给出明确的任务,要能够看懂施工图,会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落实到地面上,会熟练使用“工程施工手册”,不懂的就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通过“做中学”来锻炼个人的能力,这样,效果会更好。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对企业的调研情况,进行全面地分析、论证和总结,最终校企共同确定了“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与专业合作办学的一种创新思路,也是专业探索如何快速培养技能型人才所做的尝试。
2、确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围绕“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深度融合,使企业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共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首先,确立 “基本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 ”和“职业能力训练”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途径。围绕基本操作技能、工程识图、CAD作图、施工放样、工程算量、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安排教学与项目训练内容,并把测量员等岗位证书课程融入到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中。其次,聘请了行业、企业以及高校专家,对“八大员”目标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讲授,初步形成课程体系框架,并确立了专业的核心课程。
3、制定了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为制定“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的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写出了内容翔实、论证充分的调研报告,这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课程体系已确定的基础上,组织企业、行业、高校专家,进一步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标准以及核心课程内容进行分析与论证,初步形成了能够反映“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育人理念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4、实践了“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自从与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以来,校企不仅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而且还把教学地点搬到了项目部、施工现场和工地宿舍,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企业为顶岗实习的学生在施工现场建造了宿舍、食堂和教室,而学校则投入了配套的教学设施,从而实现了我们“把教学楼建在工地上”的办学理念,这为企业专家、技术能手与专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完成毕业生的顶岗实习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实习的效率,还编写了“顶岗实习暨合作培养协议”、“顶岗实习安全协议”、“顶岗实习手册”、“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在施工工地,由企业设计和施工人员,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定期对学生进行识图、测量、安全、实验、质量、资料、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把“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落到了实处。通过对2009级水利(1)班36名、2010级80名学生顶岗实习的运作与管理看,2009级水利(1)班学生的顶岗实习率为89%,2010级学生的顶岗实习率为100%,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专业技能、施工技术及管理能力等核心技能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尤其是识读施工图和测量放线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受到企业的好评。顶岗实习结束后,顶岗实习的112名学生中有96名直接进入实习企业工作,其余l6名也陆续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单位。这种“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基于工学结合、双向选择的育人模式,对企业和学生都有一定的好处,尤其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
以国家重点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学校还有针对性地对校内外的实验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进行了改造。投资160余万元完善和添置了建筑材料、工程测量等实训室的实训设备,新增了数字化测图、工程CAD和工程算量实训室,使校内实训室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现在的7个,校外实训基地由5个增加到了31个,基本上能够满足教、学、做理实一体的教学需要。
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技术工人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指导,已形成了双师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有力地保障了“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开展技能训练与技能竞赛
“基本技能训练”在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进行。由企业派几名技术能手,在校内的基本技能实训基地上,对学生进行了钢筋工程、测量放线工程等方面的技能训练。通过这个实践环节,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还能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使学生对典型的工种施工技术等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课堂所学内容。(2)培养学生进行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的意识,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及团队精神。(3)学习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有所了解。为检验实训的效果,还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每年一次的校级专业技能竞赛和2011年、2012年、2013年全区中职学生“工程测量”、“工程算量”、“工程CAD”技能大赛,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尝试“师徒结对”的实训方式
“岗位技能训练”不仅要在校内实训基地上模拟训练,还要在施工现场学习训练。尝试以“师徒结对”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岗位技能。每位师傅带2~3名徒弟(学生),以保证实习效果。还举行了拜师仪式,让学生学会感恩,同时又无形中增强了企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实践证明,通过“师徒结对”这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后,学生有了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四、条件保障
1、组织保障
为了保证农业与农村用水专业建设计划项目的顺利进行,专业科成立了由专业科长任组长,邀请职业院校教师(黄河水利职院副教授张梦宇、宁夏大学教授胡必武)和企业专家(谢堆才、席志强、刘志珍、王海军、田建宏、刘虎林等)及专业科全体教师参加的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领导小组,负责专业建设规划的可行性、专业建设的质量评审以及绩效考核。
2、机制保障 严格执行学校项目建设管理规定,建立激励机制,实施绩效考评,保证建设项目按期完成;使项目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确保了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
3、过程管理
在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定期检查,填写《项目阶段检查表》,对项目推进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审核。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
1、弥补了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提供了真实或仿真实的实训场景。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场所和功能缺陷的有效补充,能有效解决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和空间不足的矛盾。另外,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的理论与技能学习,也能减轻校内实训教学安排上的压力。
2、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了工作适应期。
目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高,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熟悉行业先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并能培养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发展倡导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
3、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整体办学实力。
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学校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实力。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聘任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的互动方式,提高了学校的师资水平;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调整专业设置、调整教学计划、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和编写校本教材等工作。
4、专业群建设辐射效果明显
面向水利,以农业与农村用水专业为龙头,带动建筑工程施工等专业建设,提高了专业群的整体水平,提升了专业群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的能力。
5、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了学校影响力和辐射力。
中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贴近人才市场需求,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学校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科技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就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系统功能和作用,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六、体会和思考
1、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问题。更新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自身的实践工作能力,“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贯彻落实也将促使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变,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最终实现教学主导和学习主体的明确定位。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问题。不能片面地强调打好理论基础,而不实施足够的技能训练;也不能完全依赖学生从“做”中学到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完全忽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要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联系,合理设计课程内容。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易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热情,而“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模式如何通过教学情境和教学任务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
4.实践教学适宜于小班教学,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由于进校不设门槛,班级人数激增,都会给学校教学改革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完善教学资源,推行班级拆分教学,是学校教学管理者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5.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问题。由于“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施等方面区别于传统教学,如何对教学质量公正、科学地监控与评价,直接决定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需要制订相适应的具体方案,并真正落实到教学管理之中。
6、就业与社会评价问题
农业与农村用水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2011年就业率为98.7%,2012年就业率为98.1%,2013年就业率为99.4%,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8.9%。多年来,农业与农村用水专业毕业生遍布区内外的水利、建筑、公路等行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对2009、2010级毕业生进行的跟踪调查反映,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表现评价较高,满意率为96%。
第四篇:智能机器人边学边做 教学计划
智能机器人边学边做
教学计划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的梦想实现了,有的人正在努力,我认为不管我们的梦想能否实现,只要我们朝着梦想努力,就不会虚度每一天。成功固然快乐,失败也不气馁,因为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邓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为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大中城市智能机器人教育已悄然进入中小学课堂和课外研究活动小组。智能机器人技术融合了造型技术、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件、硬件和人工智能等众多高新技术,充分地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是综合知识和技术的结晶。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智能机器人教学,能激发学生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一、活动内容:
1、进入智能机器人世界,认识机器人
2、认识机器人的组成,组装机器人
3、熟悉模拟环境中机器人以及房间环境的各项参数。
4、在实际环境中机器人的各项参数的调整。
5、机器人的基本程序设计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机器人兴趣小组,以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2、通过组织学生机器人兴趣小组,使他们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同时,获得更多课外知识,为他们掌握课内基础知识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3、通过引导学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中自己去组织、去实践、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才干。
4、通过组织学生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获得科学的休憩,使他们生活愉快,身心健康。
三、活动时间:
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及固定的地点安排学生参加活动,力争使小组每位成员按时定点参加活动,做到不无故缺席,完成既定的任务。
四、本学期的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计划概括安排如下:
动手搭建各种形式及任务式的机器人编程序调试机器人,为达到某一任务的目的。
五、活动原则;
1、活动原则
机器人兴趣小组的活动方案设计应注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从学生需要出发,提供的学习活动材料必须和学生已有的经验有一定的联系,提出一些有待探索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新问题情境的认识兴趣,自觉投入思考和探索过程,努力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和冲突,引起学生的兴趣。(1)主体性原则 培训内容应密切结合学校和课堂教学实际,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师生的参与热情,使培训活动更具活力与效率;(2)自主性原则
整个培训活动不仅要较好的解决了兴趣与学习之间的矛盾,而且应十分强调学生在专门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追求自己的学习与探究。(3)实践性原则
培训活动强调动手动脑实践,要求将活动研究的理念与竞赛紧密结合,在整个实践培训活动中,通过安排一系列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学会认识与操作。
2、活动内容
(1)在机器人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传授机器人模型基本知识;(2)以机器人模型电动和机械传动原理等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创意机器人模型的机械原理及制的制作调试技能;
(3)力争使学生在自己完成模型的基础上独立操作、调试。
第五篇:《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教学大纲
绪论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产生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绪论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学产生形成的历史条件,明确学习这门科学的重大意义,提高学习研究的自觉性,为以后系统地学习研究这门科学打好基础。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产生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历史条件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理的集大成。它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诞生,随着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列宁、斯大林运用这个理论结合俄国革命的实践创立了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学说。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江泽民等同志不断总结全党的智慧,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作为一门科学总是与时俱进的。它所以能够产生、形成和发展,一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长期实践不断总结的结果。第二节 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的重大意义
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一是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领导提供重要理论武器,二是为从思想政治上治理国家提供强大思想武器,三是为促进政工队伍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提供行动指南,四是推进政工干部评定职称、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第三节 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研究这门科学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这门科学遵循的原则是“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化提炼、自成一家”16个字。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研究这门科学既要在理论上下功夫,又要在实践上用力气,并且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基础理论部分,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即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基本规律和理论体系,理论基础和本质特征,产生、形成和发展,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二是应用理论部分,包括九个方面内容,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功能,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正确方针和基本原则,工作环境及其对人的影响,基本过程和途径,基本方法和艺术,管理和评估,领导和党的自身建设,创新与发展。
研究这门科学的态度,一是要自信,二是要谦虚。研究这门科学的方法,一是要坚持勤奋学习和善于总结相结合,二是要坚持辩证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三是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第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搞清楚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开个好头。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
思想,一是指人们的思想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政治,一是指思想上的政治烙印,即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二是指思想政治工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
工作,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活动,二是指思想政治管理的专业化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学,一是指它是关于人们思想与行为产生、形成、变化规律的学说,二是指它是关于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学说,三是指它是关于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学说。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研究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变化规律以及共产党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规律的科学。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研究领域,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应用理论研究,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研究,五是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范畴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范畴可分为三类: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关系范畴。这里着重研究关系范畴中的物质与意识、思想与行为、政治与经济、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群体、认识与实践、教育与管理等七对基本范畴。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基础和本质特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弄清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基础,以便从理论上把握这门科学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了解这门科学的本质特征及与其他相关科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化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促使这门科学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教学要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的物质与精神、政治与经济等基本范畴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为基础、为根据的。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学说中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最活跃的生产力的思想,都是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研究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国家、政党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问题。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此为理论根据,在党内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不能以其他学科作为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学必须不断吸收相关学科知识的精华。但是,不能以西方行为科学作为理论基础,因为西方行为科学是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体系为基础的,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学则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基础的。同样,西方的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我们都可以借鉴参考,但都不能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基础。
要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把握住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本质特征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党性,二是群众性,三是实践性,四是综合性。
第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体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弄清人的思想产生形成的基本规律,人的思想与行为活动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石,掌握这些规律是学好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础,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形成的基本规律 要了解思想产生形成的基本规律。形成思想的物质器官是人的大脑,但大脑本身不能产生思想。思想是客观世界的种种事物及现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传达给大脑,由大脑加工形成的。人的一切认识皆源于社会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第二节 思想与行为活动变化的规律
要弄清客观外界作用于人的头脑从而产生思想的四种因素: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和社会交往的。人们的思想通常划分为两个方面:思想意识和思想认识。
人们的思想支配人们的行为,一般经过四个环节:需要、愿望、动机、意志。人们的行为改造客观外界,反过来行为又影响人的思想,形成新的思想,又支配人的新的行为。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必须按照党的事业的需要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和方法必须按照人的思想行为活动规律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必须从内外因两个方面激发人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必须把软件工程建设和硬件工程建设融为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创新理论三大部分构成。第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学确立、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特别是要了解革命导师以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对这门科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重大贡献,从而懂得这门科学的生机与活力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把它推向前进。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立
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宣传思想工作理论体系的基础;列宁、斯大林创立了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总结了几十年来的实践经验,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学说。这个学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原理:一是关于思想的来源、功能和检验标准的原理,二是关于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原理,三是关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在新时期对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强调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二是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加强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三是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四是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内容,强调要抓好“四项基本原则”和“四有”新人教育。五是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方法,强调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新的工作方法。六是阐明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思想,强调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在跨世纪前后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贡献有八个方面:一是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强调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二是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世纪的重要地位作了更系统的理论概括,强调越是发展经济越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对新世纪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和内容作了更全面的理论概括,强调各级政工部门必须明确各自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四是提出要把党员和干部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强调通过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五是提出要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强调要着重研究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四个多样化”带来的新课题。六是提出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努力掌握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的基本知识。七是提出必须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改进,强调要在增强时代感和时效性上下功夫。八是提出加强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新举措,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政工队伍。第五章 思想政治工作学要研究解决的主要矛盾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学要研究解决的主要矛盾,包括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基本矛盾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要了解矛盾存在的基本情况,掌握解决矛盾的基本方法。教学要点:
第一节 现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思想与非社会主义思想的矛盾、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矛盾和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非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表现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迷信思想等。解决社会主义思想与非社会主义思想的矛盾要处理好三个关系:解放思想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物质利益与奉献精神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解决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思想的矛盾,必须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从找准干部群众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入手,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着眼。第二节 必须解决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基本矛盾
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矛盾主要有三个:一是教育者素质与党的事业需要的矛盾,必须提高教育者的政治素质、科技素质、道德素质。二是受教育者思想行为与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矛盾,必须努力改变受教育者与新兴的社会主义事业不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三是受教育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与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要引导大家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第三节 努力解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了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矛盾的主要表现。教育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主体地位,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必须先受教育。做好矛盾的转化工作要做到主体客体化、以人为本和主客体平等互动。
第六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正确理解“生命线”的含义,包括正确导向、切实保证和有效服务三层。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要使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保持社会主义方向;二要从根本上振奋群众的革命精神,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三要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员队伍与职工队伍的侵蚀。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
弄清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为科学地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正确评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劳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这要从物质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发展生产力的中心环节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上加以把握。
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精神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要着重弄清精神生产力的含义、构成要素和发展精神生产力的核心问题、关键环节。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要弄清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及其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条件,是培养造就一代新人的根本途径,是保证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措施。
第七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教育引导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其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育“四有”新人。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教育和引导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
改造主观世界,一是思想意识的改造,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二是思想方法的改造,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这两个“提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现阶段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就是要引导人们最终具有共产主义的理想,高尚的品德,严格的纪律,旺盛的斗志。要清除错误的思想意识,特别要清除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诸如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本位主义、拜金主义、宗派主义、以权谋私、自由主义等。
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主要是提高人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分配是非的能力。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培育社会主义新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人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指南针,是人们提高认识能力的锐利武器。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培育社会主义新人,就是用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培养教育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工作作风的新人,但不是实行共产主义政策,“刮共产风”。
培育社会主义新人必须抓好灌输、转变、调节三个环节。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全党和人民
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要抓住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要抓住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搞清楚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真正含义;要抓住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全面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要抓住邓小平理论的本质,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抓住邓小平理论的战略思想,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措施。
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必须准确把握每一个“代表”的深刻内涵,深刻理解“代表”二字的确切含义。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在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要认真研究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力措施。一般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尽力帮助人们实现多种多样的需要,二是创造有利于群众发挥积极性的外部环境,三是切实保障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四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教育要抓住基本内容,取得好的效果。教学要点:
第一节 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坚持以“三个代表”为内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员先进的重要标志和根本标准。搞好这项教育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精神,紧密结合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两方面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积极性。
坚持以“四信”(信仰、信念、信心、信任)为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认识这项教育的现实意义,明确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住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以“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内容的思想意识教育。要抓好理论学习,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实践中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节 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坚持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我国历史和现状,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二是引导群众发奋图强,为振兴中华多作贡献。三是引导群众增强民族自尊心,打掉民族自卑感。四是引导群众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集体主义教育,要教育群众认清并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划清集体主义和本位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教育,要让群众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要着重讲清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讲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讲清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坚持对群众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教育,主要内容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坚持对群众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国内、国际形势教育,二是动员群众完成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规章制度和法制纪律教育,四是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教育。
坚持对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积极为群众创造学习条件,干什么学什么,人人争当本专业的行家里手。
第九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切实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包括总方针和具体工作方针。
要坚持“两手抓”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总方针。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两手抓”的自觉性,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互相促进。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两手抓”作为培训、考核、选拔、任用、评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主要主要内容,从组织制度上保证这个方针的贯彻落实。
要坚持疏导的具体工作方针。要正确认识疏通和引导的辩证关系。这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建立在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符合人们思想发展的规律,是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原则的体现。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原则的理论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依据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坚持这一原则,是实现两个文明一起抓战略方针的重大措施,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起来、克服“两张皮”的有效途径。
划清物质利益原则与“一切向钱看”的本质区别。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相统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兼顾的原则。要把物质利益与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与“一切向钱看”加以区分,严格划清界限。
正确理解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的辩证关系。两者有着内在联系,都要求劳动者树立主人翁思想,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建立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关系,承认差别,反对平均主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两者又有区别,不能取代,不能偏废。物质利益原则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正确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的保证。要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物质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关系、发扬革命精神和关心个人物质利益的关系。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工作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学好理论,掌握行动指南,又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及时发现问题,确实弄清问题,正确解决问题。
发扬民主与正确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发扬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和坚持民主方法,鼓励群众畅所欲言、平等交流,不搞“我打你通”。在民主的基础上,敢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善于集中正确意见,不迁就错误思想,不放弃指导责任。
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两者同时布置、检查和总结,抓好战前发动、中间鼓动、战后表彰三个环节,发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耐心教育与严格纪律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及其对人们的影响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各种影响,学会如何适应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取得预想的效果。教学要点:
第一节 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重要意义
环境是思想变化的客观影响源。
改革时代的环境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振奋了进取精神,增强了竞争意识、时效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实行对外开放,我国融入了国际大环境,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同时,一些西方腐朽的精神垃圾也乘机进入,容易造成精神污染。
研究环境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条件。第二节 影响人们思想的客观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影响人们思想的主要客观源。
自然环境是指与人们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山河秀美,人杰地灵,衣食足,容易产生享乐思想。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交通闭塞,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起来相对困难。
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以及社会形势的发展态势。社会风气和道德环境对人们有着严重影响。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重点是抓好党风的好转。要利用有益的道德资源倡导和培养优良道德,抵制不良道德,扶正祛邪。
社会舆论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对人们思想有着直接影响。社会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控制形式和控制力量。它体现了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对社会对国家的管理意志和愿望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十分关注社情民意,用好有效媒体,弘扬主旋律,抑恶扬善,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对人的思想行为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努力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扩大其积极影响,减弱或消除其消极影响。
国际环境和国际思潮对人们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冷战思维和新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在冲击着精神文化的壁垒;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和超级大国力图用西方价值观整合世界的图谋矛盾突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人们享受到科技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有人利用高科技从事新型的邪恶活动;自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还没有到来,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强大更成了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重点对象。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十分复杂而激烈。这些对人们的思想影响很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因势利导,做好工作。
第三节 引导人们积极适应环境改造环境
引导人们积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是政工干部的重要职责。适应环境,就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能够相应地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建立人与环境之间新的平衡与协调关系。改造环境,就是通过人的努力,对环境施加积极的影响,使之朝着有利于人们的方向发展。要着重告诉人们,不能让社会环境适应自己,而应让自己去适应社会环境。改造环境,要从实际出发,依靠集体的力量,投身到共同的事业中去。
正确认识和处理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关系。大环境可以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小环境往往指一个单位、一个社区、一个家庭。大环境和小环境都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要借助大环境的主流,营造好本单位健康的小环境;通过建设好小环境,为大环境奠定好的基础,促进大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建设大环境和小环境人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要努力实现社会环境与社会教育的统一。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过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过程,正确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基本矛盾以及它们的运行发展变化规律,从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内涵和实质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转化过程三个互相联系制约的过程。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过程,包括思想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工作决策、实施和效果评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包括知、情、信、意、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转化过程,是使受教育者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转化为符合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本质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矛盾和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与教育对象现有水平的矛盾,它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并规定和影响着其他一切矛盾。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特点是,教育过程的多端性、同时性、广泛性、反复性和实践性。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基本环节,一是获取和分析思想信息,二是说服教育,三是缓解冲突,四是后进转化。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的广泛性和重点性相统一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是中心,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是必要的补充。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重点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相一致的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塑造与改造的统一性规律。以塑造教育为主,以改造教育为辅。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性规律。教育是主导,自我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外因,自我教育是内因,外因与内因共同起作用,才能使矛盾得以转化,达到教育目的。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与评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和评估的有关内容、原则和方法,以便切实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和评估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提高实效性。
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硬件工程,包括硬体制、硬队伍、硬管理、硬制度、硬投入等。必须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管理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管理的职责是,信息和决策、组织和计划、协调和控制、激励和制度。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管理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最佳社会效益,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相结合。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管理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对国际局势挑战的需要,完成历史使命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改变政工队伍状况的需要。
政工干部的劳动特点和价值。政工干部的劳动特点是,潜在性和周期性比较长,综合性和间接性比较突出,塑造性和奉献性比较强。要科学评价政工干部的劳动价值,既要看到精神形态价值又要看到物质形态价值,既要看到现实价值又要看到潜在价值。
政工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由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政治技能等构成。道德素质,除一般公民应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外,其道德境界应有高层次性、行为的模范性、责任的广泛性。作风素质,主要指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民主、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文化素质,要有超前性、综合性、无产阶级党性。能力素质,主要指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身心素质,包括深邃的认识能力、丰富健康的感情、坚定果断的意志、广泛稳定的兴趣、富于内涵的气质和良好的性格。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估与职称评定 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功能与作用。功能是,导向功能、激励功能、鉴定功能、选拔功能。作用是,有利于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研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原则和方法。原则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层次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原则,全方位三结合原则,重点抽查与全面考核相结合原则,精确性与模糊性相结合原则。方法是,个人判断平均法,不同层次人员意见法,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意见法,专家意见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坚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称评聘。开展政工专业职称评聘,有利于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地位,向革命化、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高政工干部素质;有利于落实政工干部待遇,稳定政工队伍。评定标准是,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历和专业年限,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考核合格,外语水平。评定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完善评聘机制,主要是完善领导和管理体制,颁布《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条例》,增加评定档次,扩大评审范围,建立培训机制,实行考评结合。
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径和科学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径和科学方法,以拓展并利用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解决好“过河的船或桥”的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预期目的。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径
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传达党的声音,提供有用信息,反映社情民意,鼓舞群众士气。
加强信息网络的运用和管理。网络作为新的媒体越来越重要,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占领网络阵地,依法保障和促进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
优化文化阵地的社会教育功能。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唱好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有健康的内容,要有多样化的形式,要做到立意高起点实。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 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要因人施教,说理透彻,怀着深厚感情,实行“三不主义”。运用心理学原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了解人们的一般心理过程,掌握个性心理特征,根据不同人的气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
要预防和克服逆反心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运用人际关系学原理,协调人际关系。要掌握好自我角色调适法,对应角色心理换位法,人际交往控制法,人际结构重组法。
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相结合。有意识教育应旗帜鲜明,始终占主导地位,但还要巧妙运用无意识教育,寓教于乐。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自我教育与互相影响相结合。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群众中蕴含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他们能够通过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和认识能力。同时,同志之间也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因势利导。
抓典型与帮后进相结合。先进典型体现着时代风貌,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要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事实求是地宣传典型,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典型、学习典型。同时,要热心、耐心、诚心,做好后进的转化工作,对他们一分为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上正路,使他们成为新人。
“抓中间”与“促两头”相结合。“中间层”总是大多数,他们甘居中游可又不甘落后,要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防止他们向后进下滑,促使他们向先进转变。这样可以扩大先进层、促进先进层,同时影响后进层、带动后进层转化。
第十四章 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认清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它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前途和命运。必须下大力量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在新世纪的有效进行和健康发展。
教学要点:
第一节 党委要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高度重视”是加强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重要前提。既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又要行动上高度重视。党委和行政领导人要定期研究讨论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整个工作计划;领导分工负责,带头去抓;搞好政工队伍建设。
搞清领导的含义、内容和方式,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基本条件。领导,是指引、服务、保证、协调的统一。领导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组织三个方面。领导的方式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本单位任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完成任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拔使用好干部;组织好宏大的特别能战斗的群众队伍。加强党的领导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节 建立和健全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体系 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管理体系,即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同心协力,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党、政、工、团等组织齐抓共管和各负其责。要充分发挥党委各部门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发挥行政、生产和业务部门的作用,动员群众和社会各方面都来做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节 坚持和维护党委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
确立党委在企业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把现代企业制度共性与中国国情特性结合起来,既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党的政治领导、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要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必须树立党的领导的正确观念,纠正在党的领导上的误区。必须全面认识党的政治领导权的科学含义,紧紧抓住实现党的领导权的三个基本环节:出主意、用干部、造舆论。必须建立多样化的企业领导体制,认真处理好党委政治领导与企业决策机构的关系。
第四节 关键要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
新世纪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才能从容应对。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选好一把手,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搞好班子成员的优化组合,搞好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第十五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现代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这门科学生命力的源泉,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趋势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自觉性,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含义及其重大意义。创新,就是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新的观点,拿出新的思路,采取新的做法,取得新的突破,获得新的效果。创新,从实践上讲能更有效地发挥生命线作用,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从理论上讲,能推动这门科学不断发展,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原则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借鉴与自主相统一,坚持“三贴近”。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是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体制创新。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和现代化是创新的基本趋势,是党的光荣传统,是新世纪的客观要求。
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必须加强科学研究,探索规律;加强科学管理,健全机制。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必须提高政工干部现代科学文化水平,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政工部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正规化、社会化,培养政工干部树立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