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创先争优 推进诚信计生 努力构建和谐新农村范文
开展创先争优 推进诚信计生 努力构建和谐新农村
——中和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经验材料
中和乡那例村位于中和乡东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耕地面积4500亩,辖4个自然坡,人口3289人。村党总支部下辖4个屯级党支部,共有党员64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那例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推动诚信计生为突破口,在推动诚信计生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推动全村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和村风民风的改善,在欠发达地区构建了和谐新农村的榜样。
一、在创先争优中推动诚信计生发展,树立诚信党组织和诚信党员形象
今年3月份,中和乡党委、政府根据城区的工作部署,在全乡8个村(社区)中征求意见,寻找开展诚信计生工作的合适试点村。当时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那例村党总支正苦于寻找不到合适的活动载体,了解到乡党委的意图后,村党总支部立即作出决定,主动向乡党委提出愿意承担诚信计生试点工作,并且保证高质量完成任务。乡党委同意了他们的要求,把推行诚信计生试点工作交给了那例村,那例村一下子就找到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将很快能够显示出阶段性成果的有效载体。于是他们确定了“在推行诚信计生中创先争优,树立诚信党组织和诚信党员形象”的活动主题,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推进诚信计生工作融为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讲诚信,从自己和身边的人做起。创先争优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带领群众做好。开展诚信计生最难的就是让群众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诚信计生这种新模式,并且愿意接受签订诚信计生协议。为此,村党总支发动全村党员干部,从自己和家人做起,带头签订协议书。在那例村,村干部8人的家属就是第一批签订计生协议书的人,树立了诚信党员形象。
2、履职责,宣传发动工作做到家。推行诚信计生的基础性工作和成功关键在于做好宣传发动,把诚信计生政策的优势和实惠向育龄妇女讲通,让她们认可和自觉接受。村党总支把推行诚信计生作为转变群众生育观念和推行村民自治的大事来抓,认真履行职责。一方面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表决推行诚信计生,并培训党员骨干。另一方面通过村干部包坡,党员包户的办法,走家串户发动群众加入诚信计生小组,签订诚信计生协议书。在村干部和党员的带头和带领下,全村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建立了56个诚信计生小组,参加诚信计生的夫妇共有 195对,签约率达91%。
3、兑承诺,树立诚信党组织形象。诚信计生得以顺利推行和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村两委能否及时兑现向诚信计生户所作出的承诺,只有积极履行职责,及时兑现承诺才能取信于民。村党总支每个月主持召开一次计生工作例会,分析检查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还专门针对《诚信计生协议书》中村两委承诺,把责任义务分解到村两委干部——落实兑现。其中奖励给计生户的钱物由村干部亲自送上门,树立了诚信党组织形象。
4、多关爱,让诚信计生户感受组织温暖。村党总支对参加诚 信计生并且信守承诺的对象户在政策上优扶,在生活中关爱,让她们处处体会到组织的温暖。首先在政策上,凡开展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申请党内互助金、小额信贷、危房改造等惠农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诚信计生户。其次在年终专门安排慰问诚信计生户,慰问面一般不低于20%。再次是诚信计生户自动落实手术的,除获得资金奖励外,还专门安排上门回访,回访率达100%。在诚信计生户出现生产和生活困难的时候,村党组织还通过帮助申请临时救济,组织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村党员干部联系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解决,让诚信计生户处处体会到组织带来的温暖。今年全村共有150多户诚信计生户参加了实用技能培训,6户享受了党内互助金和小额信贷,26户接受了慰问和术后回访。
二、乘势而上,强化村民自治,努力构建和谐新农村 村党总支以推行诚信计生为突破口,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牵头抓点作用,强力推进村民自治工作。每年利用正月十六全村过开年节,外出人员返家多的有利时机,组织召开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让村民自己决定村里的事务,促进了全村经济、文化和稳定的协调发展。
1、在经济发展方面:全村确定了“稳定甘蔗、壮大温氏鸡、发展特色种养业”的发展思路,并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认真实施。目前全村甘蔗年产量一般稳定在1.6万吨左右,基本达到5吨/人。温氏鸡饲养户已发展到25户,年纯收入达80万元。新出现了一批特色种养户,如红龙果种植户陆树叶带头种植红龙果300亩,年收入达30万元;陆台琪带头放养火鸡,年出栏火鸡3000羽,纯收入达6 万元;预备党员陆文德带头发展规模养猪,所饲养的肉猪年出栏近400头,出栏猪苗约600头,年纯收入40多万元。这些特色种养户不仅成为致富带头人,还带动全村群众改变了传统种养观念。目前,一批又一批的群众正打算在中草药、菠萝种植等方面做文章,一种争先恐后发展特色产业的氛围已经形成。
2、在文化建设方面:那例村在文化体育方面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村党总支将这种优良传统与全村精神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在巩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乡风文明。壮族民间抢花炮项目一直是那例村的传统文化项目,在村两委的组织下,利用每年正月十六抢花炮这个平台,组织群众捐资修建球场、舞台,开展篮球比赛、戏曲表演等,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宣传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并利用群众集中看球看戏的机会,宣传计生政策,部署全年工作。村党总支还充分利用本村旦一瀑布自然景观,制定了旅游开发计划,打算通过水库移民项目资金运作,开发那例旦一瀑布旅游项目。
3、在社会稳定方面:诚信计生推动了村民自治发展,村民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村党总支结合村俗民风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使村风民风得到了有效改善。村干部积极履行一岗双责,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分解包干到每个党员干部,实行常态化调解,确保大小纠纷在村内解决。近几年来,那例村保持了刑案不发,治安案不发,纠纷不出村,无人参加集体越级上访的稳定局面,树立了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形象。(中和乡党委)
第二篇:创先争优 构建和谐新农村
创先争优 构建和谐新农村
---阜南县郜台乡刘店村党支部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阜南县郜台乡刘店村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该村2004曾被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同年又被市委评为全市“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2005,被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同年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民主法制建设先进村。2009年被评为阜阳市“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该村拥有四大发展优势:一是拥有很大的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农民群众拥有较高的人均收入;三是拥有一个坚强的村“两委”班子;四是拥有和谐的社会环境。这四条优势是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有力地推进了该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促进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
刘店村位于蒙洼蓄洪库下游郜台乡的中部。村级区划调整后全村共有4个自然庄,14个村民组,1128户,5100人,党员70人,耕地面积4768亩。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维成同志带领村“两委”班子,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理清思路,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利用本村资源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路子。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刘店村党支部按照乡党委的工作要求和部署,通过乡党委提出的创建“五个好”先进党支部、争当“五个模范”要求,加强党员干部和班子建设,发挥先锋模范 作用;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村级事物管理;立足工作实际,开展好为民承办的实事好事。通过强化和丰富载体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发挥阵地作用,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一是发挥核心作用。“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三年来,该村党支部一直按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个好”的要求,从“素质、制度、监督”三方面着手,巩固党支部核心地位,发挥“火车头”的引领作用。二是加强方法创新。该村党支部努力改进工作方法,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加以引导。大力宣传计生政策,勤做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婚育新观念。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创建,形成健康向上的村风和民风。加大投入,解决群众观点关心的实事好事。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保工作,让广大群众享受了这一惠农政策。工作方法的转变,树立了形象,赢得了民心。三是加强监督机制。党支部每年年初都进行承诺,年终进行践诺,同时还深入实施村干部“践诺跟踪管理”制度,督促其及时兑现诺言。严格实行村干部绩效考评制度,年终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和离退休干部等人员对村“两委”干部开展测评,解决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难题,充分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推动村级工作开展
村党支部按照“五带头”的要求,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加强党员 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一是抓党员教育。建立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致富本领。建成农家书屋一家,配备了2000多册的图书,开展党员读书活动。另一方面,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二是抓党员发展。把好入党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对致富能手、巾国妇女中的先进分子,做到“主动上门”引导,联系培养,确保每年不少于5名入党积极分子。三是抓示范带动。党支部积极鼓励和帮助党员带头树典型,带领群众共致富,全村有党员创业示范户26家。同时,积极抓好党员服务承诺工作。党员根据从事职业不同,分别做出服务承诺,设立了致富带富示范岗、乡风文明宣传岗、村务公开监督岗、社会治安维护岗等。四是抓服务管理。关心群众,尊重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同时,该村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对困难党员实行结对帮扶。此外,还积极引导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每个党员示范户均联系了1-2以上困难户,帮助其找致富门路,全村共有26名党员帮扶38户困难户。
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村级事务管理
村“两委”干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对村内重大事项,都是村民监督委员会,通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进行实施。成立由3人组成的村民监督委员会,村监会在村内财务管理,计划生育、村务(党务)公开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监督,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并且在党务公开、村民理财、“一事一 议”制度、民主决策制度等重大事物方面实行让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由于制度健全,管理民主、阳光公开,村级班子得到党员群众信任,树立了威信,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
争先为民办事,构建和谐新村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该村党支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千方百计地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一是立足实际,大力实施“林业富民强村”工程。仅2009年-2011全村植树近万棵。目前,全村仅林业一项产值上百万元,真正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二是发展柳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该村群众素有编筐打篓的优良传统,但从前没有形成规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该村党支部一班人为此进行了认真的探索研究,集思广意,决定把柳编业作为一项产业来抓,积极组织人员外出学习,请技师传经送宝,举办柳编科技培训班,帮助贫困户贷款买青条,积极开展互帮互助活动,积极为能人办柳编企业提供厂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目前,该村80%的村组干部和党员都被培养成了柳编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村组干部10人。在该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富裕起来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的“双带”作用充分发挥。仅该村柳编大户刘维昌三兄弟就带领全村及全乡大部分群众发展柳编产业走上致富。如今,刘店村柳编产业已成规模,柳编产业已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该村已建立柳编示范基地两处,全村已发展上规模柳 编企业14家。该村仅柳编产业一项年创利税达1000多万元,全村家家是“工厂”,人人会编织,人均纯收入仅柳编一项就超过3000元,柳编产业已成为该村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三是发展教育建学校。为使刘店村下一代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该村通过招商引资,争取了一个台湾外商投资建校项目60万元,县里补贴27万元,村当时计划投入40万元,共投入60多万元,建成一座教学楼,取名明德小学。四是发展水利强基础。三年来,该村投资1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生产路10多条20多公里,修桥涵30余座,修渠8条,长8.5公里,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目前,该村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配套桥闸涵”的新格局。五是结构调整促增收。为了解决柳编材料不足,该村利用低洼地发展杞柳上千亩。利用沿老淮河水资源优势,发展优质水稻2000多亩。
如今的刘店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刘维成的带领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了和谐社会,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标。目前,该村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乡前列,全村群众家家住上楼房,50%的群众安装了空调,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民,达到“三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手机家家通,进一步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三篇:诚信稽查,努力构建和谐交通
文章标题:诚信稽查,努力构建和谐交通
今年来,*县交通稽查站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诚信稽查,坚持“从严治交,执法为民”,把“依法、真诚、勤奋、创新”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提高稽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为基础,以爱岗敬业争创文明稽查站为动力,以管理制度化、业务管理规范化为手段,以规范道路运输
市场秩序为目标,突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理念,有力地推动了执法水平的全面提高和稽查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强化管理、提高素质、培育创新发展的活力之源
“一流的业绩靠一流的队伍,一流的队伍靠一流的人品。”为塑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过硬、服务过硬的稽查队伍,该站通过“学党章、守纪律、做表率、树形象”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了岗位育人的系统工程。
首先是领导班子率先垂范,锐意进取、艰苦创业。***站长等一班人认真学理论、学政策,写心得、谈体会、讲党课;在工作中,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努力做爱岗敬业的模范、廉洁自律的模范、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模范,在职工中起到了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
其次,在提高队伍素质方面下工夫。在队伍建设中,积极开展执法队伍大练兵活动,对执法人员集中进行了队列及执法指挥动作等方面的训练。文章版权归xiexiebang.com作者所有!制定了详细的政治学习计划,开展定期教育,集中学习党报党刊,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做到时间保证、内容充实、讲求实效,创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2006年,重点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力求使全站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积极开展思想作风整顿,围绕政令畅通、工作作风和制度落实三个方面,深入查摆个人及所在单位存在的问题,挖根源、定措施、搞整改,激发干部职工的饱满热情和干劲,在全站营造出充满活力的和谐局面。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稽查员排演小品《送礼》、快板《夸夸咱们的稽查队》参加稽查总队建队十周年文艺汇演。选拔优秀稽查员参加县局演讲比赛,并代表县局参加市局演讲比赛均获得较好名次。这些活动,陶冶了职工情操,促进了身心健康,又增进了与兄弟单位的友谊。
第三,不断加强廉政行风建设。联系稽查工作实际,围绕行风建设,坚持纠建并举、以案促纠,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为重点,全面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一是查纠思想问题,每个干部认真查找问题,自揭短处,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形成勤政廉政、文明高效的思想共识;二是查纠工作问题,查是否有“三乱”现象的发生,是否有“生、冷、横、硬”的官僚主义现象;三是查纠作风问题,查作风是否有推诿扯皮现象、是否有奢侈腐化、违纪违法行为。
为了加强社会监督,重新制作了监督台,公开稽查员的姓名、职务、照片;定期召开行风建设义务监督员座谈会有力推进了行风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
二、真抓实干,勇当交通的仪仗队、突击队、战斗队
竭力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确保交通规费应征不漏是稽查工作的中心任务和神圣职责。全站职工紧紧围绕交通中心工作,激发斗志,明确了工作宗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不断完善稽查措施,使全站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高度负责、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法为民”
在工作中,一是强化依法行政的责任意识,忠实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全站统一思想认识,“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上下形成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形成了“在岗一分钟,干好六十秒”的集体决心,自我加压、知难而进、不辱使命地承担起“稽查卫士”神圣使命。二是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与上级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进行分解细化,从领导到职工,人人头上有目标、个个肩上有任务,同时将全年任务分解到月,坚持稽查情况常分析、任务完成情况严考核。三是夯实基础管理。全面落实稽查与违章处理处罚分离运作,强化了行政权力的相互制约;强化堵漏,建立并加强室内台账管理。四是完善工作制度。从行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入手,进一步完善上下班制度、考勤制度、政治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目标考核细则、党风廉政制度等,推动全站工作制度化、模范化、程序化。
其次,动真招、干实事、求实效。一是大联查,解决“面儿熟,不好查车”的难题。稽查站每月月初采取由国省道到县乡道路,采取定时不定点、定点不定时、专项治理、重点稽查的方法,在县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联查,形成了联合稽查的高压态势,打击了偷、漏费的违法行为,为圆满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靠登记,解决“说情人阻挠处罚”的难题。为了解决放人情车、收人情费的问题,严重影响查扣车辆处理工作的情况,该站实行查处分离办法和内部说情登记制度,对于托人找关系处理的车辆单独登记造册,建立说情车辆台账。活动开展以来,人情车数量每月
以20的速度递减,有效遏制了说情风的蔓延,保证了稽查与处理工作的公开与透明。
第三,遏制住超限超载运输、打造责任稽查。一是严查超限超载运输,瓦解公路火车运输。为了有效的遏制住超限超载运输,特别是运输钢材公路火车队,选择了从孙庄浮桥——玫瑰镇220国道或翟庄浮桥——105、220国道的县乡道路绕行,使这些道路等级较低的县
乡道路不堪重负。采取灵活多变的稽查方式,多次对试图逃避检查的超限超载车进行围追堵截,取得较好效果。仅在9月2日的一次突击行动中,查扣运输钢材140吨以上的车辆11部,强制其到指定地点卸载,并按照规定实施处罚。共计检查运输钢材车辆48车次。二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治超氛围。充分利用公路两侧的挡墙、桥梁书写治超标语、悬挂横幅、向过路司机散发宣传资料近1万份;同时,还充分利用平阴电视台、平阴公众信息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全年共计处理超限超载车辆1900车次,偷、漏费1290车次,擅自改装车辆897车次,非法营运1029车次,其它违章879车次。
第四,树立全局意识、打造责任稽查。服务全局、协助兄弟单位促进规费征收,从今年年初始,稽查站站在全局的高度,抽出精干力量,协助运输管理所、***管理所、***管理所打击“黑车”“黑户”、非法营运、偷逃交通规费的行为,共计取缔“黑户”1户,补交规费9万余元。
三、厉行节约,着力打造节约型稽查站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建设节约型稽查站活动中,加强制度建设,靠制度鼓励节约、遏制浪费。继续推行完善阳光购物、阳光支出措施和重大事项研究申报制度,凡需增添和购买的固定资产及花费,站领导班子须集体研究商量,对急需办理的一律先立项,报分管局长、局长审批,经财务科审核后再落实,每月月底的站务会议上向全站公布支出情况。尤其是今年工作场所变动几次,仍然切实做好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节约用车等各项工作,较去年节约开支1.5万余元。
四、创优环境争一流,促进规范化建设进程
完善基础设施、创优工作环境是规范化建设达标的重要内容。今年局党委高度重视稽查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致力于办公自动化、管理规范化、环境园林化建设。今年投资100多万元正在建设一栋1100平方的办公楼,即将交付使用。办公楼建成后设有会议室、接待室、荣誉室、违章处理室、档案室、图书室、娱乐室以及与工作相适应的宿舍、餐厅、浴室等生活服务场所。电脑、打印机、空调、档案柜等一一俱全,基本上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此外还对环境进行美化、亮化、绿化,扩建了停车场,为车主停放车辆提供了方便。
在巩固003号稽查站资质的基础上,积极向上级争取在我县设立三个III类超限检测站:G105线通往翟庄浮桥交叉口处;G105线通往孙庄浮桥交叉口处;G105线通往姜沟浮桥交叉口处。超限检测站批准后,对我县的超限超载运输能够全方位有效遏制。
平阴县交通稽查站发挥先锋作用,勇当交通的仪仗队、突击队、战斗队。在实际工作中,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树立为车主服务的意识,更加重视稽查形象的塑造,特别是从实际工作的点滴做起,以良好的执法形象、服务形象,营造有利的外部交通执法环境,进而开创稽查工作的良好新局面!
稽查站
《诚信稽查,努力构建和谐交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诚信稽查,努力构建和谐交通。
第四篇:11.10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计生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计生----隆德县人口计生局重新申报市级文明单位工作汇报材料
(2011年11月11日)
市考核组:
我局自2007年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以来,在市、县文明办及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富裕、秀美、文明、和谐新隆德发展目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针,不断提升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形成了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全县形成科学文明生育、自觉遵守国策的良好社会风尚,机关精神文明建设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009年我县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县计生服务站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及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10年成功创建首批全区婚育文明示范县;今年,被自治区计生委评为全区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政风行风建设连续三年获自治区一等奖表彰奖励,连续20年完成区、市党委、政府下达的人口发展控制指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我局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领导,建制度,增强巩固意识
把巩固文明单位成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人口计生工作总体规划,同部署、同落实,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强化局领导小组职责,做到各项巩固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分明。加强党建工
作,认真开展中心组及“一五”学习,完善宣传、民主管理、文明单位创建等工作制度,落实经费保障,切实增强了全体职工自觉参与巩固文明单位成果的主动性及积极性,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二、抓队伍,塑形象,强化行风建设
坚持将队伍建设作为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以创先争优和“思想大解放,树立新形象”等活动为载体,在全系统开展争当“十佳计生干部”、争创“巾帼文明岗”等活动,认真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及职业道德教育,深化阳光计生及诚信计生,优化了行业形象,提高了政风行风建设水平。
三、抓宣传,树新风,普及生育文化
坚持将宣传教育作为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先导,积极创建自治区婚育文明示范县,以“六盘人家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为载体,在县龙泉苑广场等处,建成高标准人口文化园,在全县制作150多个人口文化公益宣传牌(栏),每年为群众制作高质量的“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品,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普及人口生育文化,有力的提升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四、抓服务,促和谐,满足群众需要
坚持将服务群众作为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计生新需求,力促和谐计生建设。2008年以来,全县落实少生快富540例,兑现奖励资金320万元,有力的促进“少生”与“快富”同步实现;认真开展优生促进工程,为已婚育龄妇女及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健康检查诊疗,切实提高了
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为纯女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开展帮扶资助、慰问等生育关怀,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总之,通过加强文明单位创建,机关学习氛围、干部作风、服务水平、工作效能等得到进一步提升,群众婚育观念进一步优化,呈现出职工争做文明好干部、群众争当计生带头人的良好风尚,人口计生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今后,我们将以更大的热情,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力促实现精神文明建设与人口计生工作同步发展、共创辉煌。
第五篇:推进农村城市化 构建和谐新农村
推进农村城市化 构建和谐新农村
——贵阳市南明区农村城市化建设探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广大农村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针对南明区的区情认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事情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因势利导、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积极推进、逐步展开” 的工作思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大力改造“城中村”,并结合城郊特点,利用南明河和龙洞河沿岸优势发展休闲生态观光农业,带动农民发展,从而使农业增效增收,农民致富。同时坚持科学富农促进农民就业。关键词:城市化、科学致富、城中村、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广大农村“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错,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现代农业,全面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需要。针对南明区区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对南明区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探析:
一、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大力改造“城中村”
(一)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首先我们对南明区农村进行分析,南明区有农业人口2.9万人耕地面积只有205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已不足0.1亩,农业人均月收入不足500元。农民收入主要靠房屋出租、外出打工。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落后面貌,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大力改造“城中村”转变观念改变就业方式。势在必行。为此,2006年1月区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农村城市化的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即以规划为龙头,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利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因势利导、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积极推进、逐步展开” 的工作思路,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真正达到农民市民化、就业多样化、保障社会化、管理社区化。真正使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向城市化、现代化转变。区政府的总体思路是清析的,目标是明确的,措施办法是妥当的、如果各乡村能全面落实政府的精神措施、并结合本村实际尽快付诸实施,全区“农村城市化” 改造就会在短期内实现,并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结合实际,采取“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铺开。优先对地处繁华市区,被城市包围的村,完全有耕地的村进行;在实施重点工程的村进行;对地处郊区耕地面积不多的村,可逐步分期进行。云关村。木头村有优越的地理环境,结合龙油堡的整体规划,要列为优先改造的村,力争在一至两年内取得成果。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为加快南明区农村城市化建设改造进程工作的顺利进行,区、乡两级要指定两位领导新自负责这项工作。建全相应的组织领导协调工作及协调配合和领导这项工作,要严格按照贵阳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坚持规划的前瞻性,合理性和适度弹性,明晰城市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功能特色实施步骤,使布局合理功能设施配套齐全,人居环境更加优化,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区政府要根据市规划院,所做的全市城乡,统筹具体规划方案,做好全区的项目规划。
区委、区政府要反规划审批城中村项目作为“三农”服务的重点工作来抓要求全区各级、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推进“城中村”改造中,掌握好政策尺度,既不能出现一抓就实、一放就乱的不良局面,避免发生一抓就死、一放就松的不良局面,避免发生以“城中村”改造为借口占地圈地的不良现象,也不能出现因报建审批程序繁琐、导致工作停滞不前的不良结果。区政府要制定“城中村”改造的制度、规定、内容包括、总体要求、适用范围、项目建设单位、项目申报单位、改造主体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使这项工作有序进行。要通过“城中村”改造促进南明区的经济发展,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育,纠正不正之风,保障社会稳定提升南明的形象。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搞好协调配合、抓好农房的普查工作,并按期完成,由于各种原因,两乡范围内的违法建筑形势十分严峻,农民的收入绝大部分靠出租房屋取得。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区政府加大对农房普查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违章建筑坚持拆除,明确城中村改造,健康有序的进行。
(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做好项目准备
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结合实际,以“全面铺开、重点突破”的改造思路,做好项目准备。目前区政府要完善乡村两级城市建设的有关组织机构,并加以指导工作,使各乡村的工作能正常进行。在推进市场运作方面,要尽快完善以贵州惜元科技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弘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联建协议,使有关项目尽快进入审批实施。另外,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民族特色旅游项目筹备建设,对已定的“贵州布依桂花风情园”,“布岩山新村”油榨村中组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区、乡村区级组导要做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在2009年进入实施。
(三)(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村城市化改造必须首先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区政府要制定符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方案,围绕“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八个方面进行。着力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条件和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加快改造的步伐。区政府要加大对两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在已投入4000多万元的基础上,再予增加。在基础建设中,首先要把路修好,水电供应保证,通讯畅通,其他设备设施完善。在资金投入上,除上级拨款外,乡村两级也要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一至两年内,乡村两级的各项基础设施的较完善。
二、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农业;
针对南明区有较多的村地处城郊结合部的特点,利用南明河、龙洞河(渔梁河)沿岸优势,积极发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很是适宜,要结合龙洞河的整体规划和龙洞河上段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结合农村城市化改造工作,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潜力很大,在要原有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把道路尽快修通拓宽,沿南明河鱼洞河的村要大力发展农家乐,要转变观念,开拓进取,改变过去农村脏、乱、差,在各村修建垃圾池,沼气池、改变村容村貌,要加快步伐,力争在今年改建农家乐20—30家,把游客引进来,并结合民俗民风挖掘民族文化,使农村旅游业上一个档次,把农家乐旅游推向全省乃至全国,为城市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为南明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三、加强非农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一)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及转移;
针对南明区农村处于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各村的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农的技能的培训十分紧迫。按照“农民知识化,知识技能化,技能使用化”的要求,区乡两级要下大力气加强对富余农民的培训,要充分发挥发挥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的作用,乡村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法,要大培训投入,培训内容可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按排,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训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培训使农民都能掌握一至两门技术,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
加强政策性引导,促进村民就业,在引进企业时,要求企业优先聘用被征收地村寨农民,各村要制定具体措施,要求落户企业必须保证使用30%以上的就业人员是本村的村民,保证引进企业中每户都有人在企业上班。
(二)以远程教育促学习,以科技促增效:
乡村两级的远程教育网络要尽快完善,利用远程网开拓村民视野,增加科学知识,转变村民观念,使村民不出门就能学到时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提升村民的致富能力。要广泛开展‘科普活动:省市区要要组织科技下乡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市区的三下乡活动要经常组织,要重点宣传,科学种田,卫生防疫,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全区农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为致富打下良好基础。
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增收的举措,是更好发挥南明区中心城区带动功能的现实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在南明区的具体实践,只要按以上几点,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脚踏实地,一定能使“城市化”尽快实现,一定能把南明区建设成为我省的优秀区。
05(秋)行政管理(本)谢青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