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新农村心得
精心构建和谐新农村
潺潺溪水绕村过,栋栋新房绿阴中;屋后脐橙香飘远,门前塘鱼逐清波……初冬时节,笔者来到安远县凤山乡大山村杨屋坑小组,切实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生态田园式风光的秀美和谐。这是该县精心建设生态田园式和谐新农村带来的喜人景象。
在新农村建设中,安远县树立科学发展观,顺应自然、顺应民意,以搞好科学规划入手,因地制宜对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认真规划,对车头镇三排等16个精品示范点还进行详实的生态园林规划,力求通过示范点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农村的生态田园品位。对于依山靠河的村庄,该县依山就势,傍水成形,将山、水、树、路、房融为一体;对于周围种了果树的村庄,结合三百山旅游业的开发,按照“一个果园一个景点,一片果园一个景区”的模式,建设一批依山傍果的生态果业新村;对于农村中原有的客家古民居、古围屋和其他有一定特色底蕴的古建筑,该县进行维护,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修整,使之成为新农村中古香古色的亮点。车头镇上坝村按照规划对一片杂乱的竹林进行整理,铺起碎石小道,建起供人休息的亭子,并对果园进行“猪-沼-果”模式配套,形成了“屋后果树飘香、塘边鱼跃人欢”的生态田园新景。
该县还顺应时代要求,在每个新农村建设精品示范点建起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宣传长廊或其他休闲活动场所,农业、果业、科技等部门人员定期在社区服务中心向农民传授实用农技、传递信息;该县发挥江西首家“中国楹联之乡”和赣南采茶戏发源地的优势,在18个乡镇都成立楹联学会(分会),成立30余支文艺宣传队,定期到各村开展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并通过发挥楹联和文艺演出的潜移默化作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激发农民主动参与创建和谐新农村活动的热情。
第二篇:构建和谐新农村心得
精心构建和谐新农村
潺潺溪水绕村过,栋栋新房绿阴中;屋后脐橙香飘远,门前塘鱼逐清波……初冬时节,笔者来到安远县凤山乡大山村杨屋坑小组,切实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生态田园式风光的秀美和谐。这是该县精心建设生态田园式和谐新农村带来的喜人景象。
在新农村建设中,安远县树立科学发展观,顺应自然、顺应民意,以搞好
第三篇:创先争优 构建和谐新农村
创先争优 构建和谐新农村
---阜南县郜台乡刘店村党支部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阜南县郜台乡刘店村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该村2004曾被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同年又被市委评为全市“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2005,被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支部,同年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民主法制建设先进村。2009年被评为阜阳市“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该村拥有四大发展优势:一是拥有很大的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农民群众拥有较高的人均收入;三是拥有一个坚强的村“两委”班子;四是拥有和谐的社会环境。这四条优势是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有力地推进了该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促进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
刘店村位于蒙洼蓄洪库下游郜台乡的中部。村级区划调整后全村共有4个自然庄,14个村民组,1128户,5100人,党员70人,耕地面积4768亩。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维成同志带领村“两委”班子,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理清思路,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利用本村资源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路子。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刘店村党支部按照乡党委的工作要求和部署,通过乡党委提出的创建“五个好”先进党支部、争当“五个模范”要求,加强党员干部和班子建设,发挥先锋模范 作用;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村级事物管理;立足工作实际,开展好为民承办的实事好事。通过强化和丰富载体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发挥阵地作用,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一是发挥核心作用。“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三年来,该村党支部一直按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个好”的要求,从“素质、制度、监督”三方面着手,巩固党支部核心地位,发挥“火车头”的引领作用。二是加强方法创新。该村党支部努力改进工作方法,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加以引导。大力宣传计生政策,勤做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婚育新观念。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创建,形成健康向上的村风和民风。加大投入,解决群众观点关心的实事好事。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保工作,让广大群众享受了这一惠农政策。工作方法的转变,树立了形象,赢得了民心。三是加强监督机制。党支部每年年初都进行承诺,年终进行践诺,同时还深入实施村干部“践诺跟踪管理”制度,督促其及时兑现诺言。严格实行村干部绩效考评制度,年终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和离退休干部等人员对村“两委”干部开展测评,解决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难题,充分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推动村级工作开展
村党支部按照“五带头”的要求,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加强党员 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一是抓党员教育。建立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致富本领。建成农家书屋一家,配备了2000多册的图书,开展党员读书活动。另一方面,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二是抓党员发展。把好入党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对致富能手、巾国妇女中的先进分子,做到“主动上门”引导,联系培养,确保每年不少于5名入党积极分子。三是抓示范带动。党支部积极鼓励和帮助党员带头树典型,带领群众共致富,全村有党员创业示范户26家。同时,积极抓好党员服务承诺工作。党员根据从事职业不同,分别做出服务承诺,设立了致富带富示范岗、乡风文明宣传岗、村务公开监督岗、社会治安维护岗等。四是抓服务管理。关心群众,尊重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同时,该村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对困难党员实行结对帮扶。此外,还积极引导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每个党员示范户均联系了1-2以上困难户,帮助其找致富门路,全村共有26名党员帮扶38户困难户。
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村级事务管理
村“两委”干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对村内重大事项,都是村民监督委员会,通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进行实施。成立由3人组成的村民监督委员会,村监会在村内财务管理,计划生育、村务(党务)公开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监督,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并且在党务公开、村民理财、“一事一 议”制度、民主决策制度等重大事物方面实行让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由于制度健全,管理民主、阳光公开,村级班子得到党员群众信任,树立了威信,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
争先为民办事,构建和谐新村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该村党支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千方百计地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一是立足实际,大力实施“林业富民强村”工程。仅2009年-2011全村植树近万棵。目前,全村仅林业一项产值上百万元,真正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二是发展柳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该村群众素有编筐打篓的优良传统,但从前没有形成规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该村党支部一班人为此进行了认真的探索研究,集思广意,决定把柳编业作为一项产业来抓,积极组织人员外出学习,请技师传经送宝,举办柳编科技培训班,帮助贫困户贷款买青条,积极开展互帮互助活动,积极为能人办柳编企业提供厂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目前,该村80%的村组干部和党员都被培养成了柳编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村组干部10人。在该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富裕起来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的“双带”作用充分发挥。仅该村柳编大户刘维昌三兄弟就带领全村及全乡大部分群众发展柳编产业走上致富。如今,刘店村柳编产业已成规模,柳编产业已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该村已建立柳编示范基地两处,全村已发展上规模柳 编企业14家。该村仅柳编产业一项年创利税达1000多万元,全村家家是“工厂”,人人会编织,人均纯收入仅柳编一项就超过3000元,柳编产业已成为该村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三是发展教育建学校。为使刘店村下一代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该村通过招商引资,争取了一个台湾外商投资建校项目60万元,县里补贴27万元,村当时计划投入40万元,共投入60多万元,建成一座教学楼,取名明德小学。四是发展水利强基础。三年来,该村投资1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生产路10多条20多公里,修桥涵30余座,修渠8条,长8.5公里,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目前,该村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配套桥闸涵”的新格局。五是结构调整促增收。为了解决柳编材料不足,该村利用低洼地发展杞柳上千亩。利用沿老淮河水资源优势,发展优质水稻2000多亩。
如今的刘店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刘维成的带领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了和谐社会,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标。目前,该村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乡前列,全村群众家家住上楼房,50%的群众安装了空调,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民,达到“三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手机家家通,进一步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构建和谐新农村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构建和谐新农村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农村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维护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须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始终。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思想上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1、坚持开展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在乡镇组织召开的农村干部工作会议上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坚持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和村“两委”工作会议上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把党风廉政教育常规化、经常化,只要管住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就能管住党员干部的行为。
2、实行正反两面教育双管齐下。一是扬先进、树典型。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时代先锋和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用他们的优秀事迹和感人故事去感染我们广大的农村党员干部,同时积极发掘和表彰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的优秀党员,增强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常警示、筑防线。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到监狱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收看警示教育专题片、现场观看对腐败分子的宣判大会,筑牢思想防线,提高廉洁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村级民主自治。
1、要切实维护农民民主权利。尊重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深入开展“四个民主实践”,即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民主选举实践;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实践;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大力推进民主议事制度和民主决策制度。
2、要健全和规范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进一步规范凡涉及农村发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由支委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的民主议事制度;成立由重大事项监督、村务公开监督、村民诉求表达和民主理财四个小组组成的村务监事会;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通过落实和完善各项民主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防止和纠正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的行为。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环境。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农村社会文化,广泛开展以廉政为主题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爱我家园、保护环境”、争当文明户、打造文明村创建活动,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发挥当地文艺团体、农家书屋、电子平台作用,宣传廉政文化,各级党委要积极组织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使广大群众自觉远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使廉政文化根植于社会大众的心里,营造人人讲文明、树新风的社会道德氛围。
第五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新农村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新农村
在全镇上下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奋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下,今天,按照学习计划安排,我为同志们作一次党课报告。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系统表述,展示了一幅改革与发展全方位深入和推动的蓝图。其中“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表述,更为科学发展观念的实践奠定了最广泛的政治基础。新的起点,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新的跨越。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就是要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促进社区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现代新型社区。
一、坚持理论创新,促进社区党建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巨轮需要航标,道路需要方向。对于社区基层党组织来说,就是要把坚持理论创新这一主题与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基本要求贯通起来认识,引导社区党员把使命变为责任,把信心转为动力,把主题化为实践,围绕“和谐社区、温馨家园”的社区管理和建设目标,努力把和谐社区建设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为群众服务、靠群众参与、让群众满意”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党建三级核心网络的作用,通过党委(党总支)引导支部,支部带领党员,党员凝聚群众,切实为居民群众办急事、难事、实事、好事。积
极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作用进社区”等主题实践活动,使社区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形成围绕主题抓落实的浓厚社会氛围和工作氛围,在思想上增进共识,在行动上增强自觉,在工作上增添合力。具体的说,就是要求每个党员在自觉加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社区服务和社区自治为重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社区意识,努力扶持社区各类组织,加强社区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培育和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体活动,努力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使社区的各项工作努力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要求,促进社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要关心辖区内的老年人、失业人员、残疾人、低保户等社区弱势群体,为创造和谐祥和的新型社区而努力。
二、创新活动载体,繁荣社区文化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要使文化成为锻造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创造力的源泉、要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抢占文化制高点、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兴起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先进的文化为支撑力、凝聚力,以最终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要为宗旨,以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为基础,以追求进步、高尚、和谐、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风貌为目标,以形成社区文化特色为工作重点,求实、求优、求新,不断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丰富社区的文化内涵,提高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促进社区文化活跃繁荣发展。首先,要建立一套定期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制度,以满足居民对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求。坚持在“春节、五一、六一、十一、老人节”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做到文化活动定期搞、长期搞,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其次,充分利用辖区人才资源,注重文体骨干培养,努力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文体骨干队伍,以满足居民对文体欣赏的需求。要使他们成为凝聚社区文化的纽带,定期开展健康向上、具有社区特点的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活动,寓教于
乐,引导居民爱社区,形成互助友爱、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使居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深深地感受到现代文明的熏陶。最后,要走出一条开展群众性文化生活的路子,以满足居民群众自娱自乐的需求。要通过社区图书馆建设,引导社区居民多读书、读好书,力求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员的文化需求,以便贴近社区、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努力塑造人文社区,为提高居民素质提供载体。
三、创新服务理念,增强社区凝聚力
增强凝聚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民生问题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求真务实,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直接、最生动、最现实的体现。
作为社区,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以振奋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把关注民生、服务社区、解决民生的实际困难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社区工作的落脚点,时刻关心群众的冷暖疾苦,做居民的贴心人,用真心凝聚民心,做到有情必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要突出服务特色,打造服务品牌,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首先,要更新观念,发挥自治,增强服务意识。要更新服务观念,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发挥自治功能。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为责、多办利民之事,将服务工作落实到户、落实到人。要增强服务意识,建立知民情、聚民智、暖民心的服务网络,通过服务解决社会焦点问题,保障居民权利;通过服务动员居民参与,发挥自治功能,培养居民间平等尊重的民主精神、互相关怀的人文精神,促进社区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其次,要以
人为本按需服务,丰富服务内涵。对不同人群的服务,要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对社区内的老年人,重点是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安度晚年,依托老人活动中心,经常性地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定期邀请社区医疗站医务人员为老年人义诊并建立健康教育档案;对社区内的困难群体,重点是解决生活之忧,以多种方式给予经济上、物质上的帮助,并以助学、助残、助困等活动对各辖区内的贫困家庭、残疾人子女,实行长期帮扶,对家庭收入达不到农村最低生活水平的给予申请低保,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对社区内的返乡农民工,重点是帮助实现就业和创业,要通过培训、介绍、政策引导等措施,帮助返乡人员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对社区内的全体居民,重点是便民利民提高生活质量,以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第三,要挖掘资源壮大队伍,提高服务质量。要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志愿者队伍,如: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充分发挥社区大家庭各成员优势,形成能力互补、资源互用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良好氛围。社区内的志愿者,是社区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区内居民自我服务的重要力量,要充分挖掘社区人才资源,发挥专业优势,实现居民向高质量的相互服务发展。第四,要利用社区资源,创新服务机制。建立与辖区单位的长效共建机制,坚持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互动双赢的方针,利用地区优势,整合辖区资源,使辖区共建单位的服务设施向居民开放、与居民共享,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创新的实践来丰富、完善和创新党的理论,紧紧依靠社区居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