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定稿)

时间:2019-05-15 00:5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定稿)》。

第一篇: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定稿)

阅读,语文教学中的源头活水

摘要: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和根本,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没有了阅读,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可见丰富学生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阅读 源头 活水

语文教学,阅读为本。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现有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大量的预设性的东西,已不能适应学生感受书面语言需要,加之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逐渐加重,使学生本来就少之又少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作业占据,这势必弱化了儿童阅读的热情,造成学生语言方面的“营养不良”。陶渊明也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言”。当今的语文教育却恰恰相反,不作阅读的量的积累,却总在字词句之类的小问题上徘徊不前!可见,这跟学生贫乏的阅读量有着极大的关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就是语言积累,要语言积累就离不开阅读。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和根本,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没有了阅读,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可见丰富学生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的阅读,来丰富他们的语言方面的积累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立足课本,精读活用

我们现有的教材中,都是经过科学地精挑细选的文字,它们大多语言优美、文质剔透,是学生学习语言时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教师要立足课本,引导学生多读、熟读成诵,精读活用。

叶老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动情地自主进行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只有把课本阅读的读活,才能有涓涓细流,一泻千里的涛涛江海。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荷花》这篇课文的第四小节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文章写得优美,教学时我通过音图结合,在教师语言的渲染下,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的神情的词有哪些学生。这时语言的储蓄库被打开了,他们说:“(久久地)看”,“(默默地)看”,(出神地)看”,“(目不转睛地)看”,“(凝神)看”,“(深情地)看”,“(全神贯注地)看”„„之后,我请学生“久久”、“凝神”、“深情”地看着荷花,想想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后说:“我觉得荷花变活了。”“我仿佛看到荷花突然长高了。”“我自己好像也摇摆起来。”“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心里美滋滋的。”在此,要及时引导,课文中“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语言文字也写得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诵读课文,并背诵。

阅读的积累是学习之本源,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阅读的美文佳句,来规范和丰富他们的语言结构,使之逐步形成正确的语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小学中年级段为例,教师应该同时关注句、段、篇的语言结构,并以句段为主,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句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槐乡五月》一课,我一边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一边与学生对话,精心设计教案并加以实施。

导入课文: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一个生字“槐”。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槐”字,适时地注音,并指导学生认读,要求学生进行组词,有的同学组“槐树”,有的同学组“槐花”,有的组“槐乡”。

于是教师在槐的后面写了“槐乡”,并组织学生齐读。师:同学们,谁见过槐花吗?它有什么特点呀? 生1:是白色的。

生2: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生3:可以做成槐花饼吃。

师:唔,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对,那么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开花呢? 生:在每年的五月。师说边在槐乡后面写上:五月

(加上课题,领学生齐读:

21、槐乡五月)

师:五月,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看,洋槐开花了,槐花可真多呀。槐乡到处是槐花,同学们看,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师:同学们,课文第一节就描写了刚才看到的情景,打开课本读一读。

生自读第一小节。

师:槐乡美吗?

生:美。我喜欢“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齐读。

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生:因为这句话写出了槐乡的美。因为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

师:槐乡的花好多。

生读。

师:瑞雪就是好雪。槐乡屋前屋后,房前房后,都成了花的世界,怪不得都叫槐乡。

生齐读,并继续交流。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指读。

师:你把小辫儿读得真可爱,我们一起把槐花的可爱和美丽读出来,好吗?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不管是远看,还是近看,槐花的姿态总是这么美,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图。

学生看图。

师:很多小朋友都看得入迷了。你看到的槐花像什么?

生:我看到的是花骨朵,好像是一个个饺子。

师:你有一双慧眼。

生:有的串成串,像一条白珍珠串起的项链。

师:老师真想摘下来送给你。

生:有的槐花一串串的,像小葡萄。

生:有的聚在一起,像蝴蝶在聚会呢。

师:你把槐花变成白色的精灵了。

师:谁能像课文一样,一口气说两句。

生:有的槐花鼓鼓的,像一个个小包包,有的槐花串成一串,像一串串葡萄。

生:有的聚在一起,像一个个圆球陪伴着小朋友们。

师:我们一起把它再读一读,让槐花优美的姿态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生齐读: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

师:读得真好,这么多槐花,开得这么好,把谁吸引来了?

生:小蜜蜂,小朋友。

师:小蜜蜂来了,他们是多快乐啊,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师: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师:老师发现,你已经走进了槐乡。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读得可真快乐,你们发现没有,这句话前后两句对得很整齐,自己读读看。

生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来把它变成小诗好吗?

这是帮助学生迁移积累篇章语言的阅读。

再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长城和运河》一文后,要求学生灵活剪辑文中诗的语言,加上自己平时的积累,用适宜、流畅的语言介绍万里长城和运河,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智慧的结晶。这是练习对诗文段句的迁移的阅读。

二、拓展课外,见多识广

语文教学,不但要熟读课本,还要延伸拓展到课外,见多识广。教材不可能囊括多领域多学科更为广泛的知识,也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发展中已经更新的知识。仅仅靠课堂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让 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1、精挑细选阅读书目

作为小学生,他们自主阅读积累的能力还比较低,还必须由教师作必要的引导和指导,精心选择读物,省编的《小学生阅读文选》与教材配套,便于学生迁移自学,是阅读的好材料,帮助学生订阅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刊物,并组织学生互阅,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同时,结合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阅读

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如,四大名著„„这样不仅能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也有利于语言的积累。

2、教给阅读方法,养成记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教材只是提供了例子,教师应通过教材的例子教会学生正确读书的方法,激励他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以读促积累,长此以往,必定会读有所获。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转阅读活动由被动为主动探究,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和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

3、鼓励学生学为已用,给他们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

阅读如果只是停留在语言积累上,再好的阅读充其量也只是一潭毫无用处的死水,要想活,必须学为已用。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让他们展示“才华” 的机会。

平时我利用课外活动,举行如词语接龙,课外小练笔、踏青采风和佳句朗诵会等活动。每周四一次的不可缺少的“习作小讲堂”,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用红笔标出并加以批注,并在第一节作文课中,在全班学生面前评讲朗读,凡是课内外读物中精彩的词句,特别是语文课文中优美的词句,鼓励学生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移植到语文作文或说话中去。

阅读,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过程,是一个长期不断坚持与积淀的过程。《劝学篇》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只有经过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才能使他们从阅读中领略到语文学习的原风景,多知才能多智,厚积才能薄发,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引导学生阅读与观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源头活水,从而衍生出属于自己特色的语言文化。

参考书目:

1、开辟语言积累途径,教给积累语言方法 浙江省宁波市九龙湖镇中心学校 王小君

2、注重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浙江省海宁市新仓中心小学 沈海生

3、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略论 河北省平泉县教体局教研室 苏天祥

第二篇:远程教育资源 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远程教育资源——

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横山县电教站 刘忠秀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以其灵活有趣的形式,不断更新的内容,为农村学校师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如果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那么,当你打开远程教育资源库,你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流、学习。它就像源头活水,不断地为我们提供最新学习内容。如何让这些优质资源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使其与学科整合,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电教人员在远教项目应用工作中的重点。在近两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远程教育项目给我们农村学校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我县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勤用“教师发展”,促进教师成长

远教设备和资源是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有效平台。有人说:人生如梦、如茶、如戏。那么教师的人生又是什么?几经思索我认为是观念、知识的不断更新、能力的不断发展。而教育事业的生命就在于以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老师成长的一般途径就是培训和学习,包括外出学习培训和自我学习和培养。众所周知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实现了免费,学校的经费开支极为紧张,想经常派老师出去培训和学习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利用远教资源中的“教师发展”是农村教师培训、学习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教师发展”中分为三个栏目,第一个是专题报告,主要是专家讲座。对各个年级各种类型的教材进行详细的分析;第二个是培训教程,主要是专家讲解各种课程的教学法,如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使用,音乐、美术课程的教学法,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并附有专家的讲评等等;第三个栏目是教学案例,内容更为丰富:有语文、数学、英 语、音乐、美术等各种学科的教学案例、说课以及评课。可以说打开远程资源的“教师发展”我们就可以足不出户的听到专家的对教材的分析,学习到新的教学方法,并能观摩到众多名师的教学示范,说课、评课的过程,从而给我们的教学工作以充分的引导。把这些资源用于教师的培训,聆听专家对教材的分析、课程教法,目睹名师的教学风采,博采众家之长,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相信老师们一定在潜移默化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而且这样的培训资源可以下载刻录成光盘反复地观看,教师可以从教学案例的教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各个角度去分析和研究,在相互交流中去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这又是去听现场课无法实现的。

利用远教资源进行培训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培训的方式很灵活,可以是教师个人进行自我的培训,可以是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专题培训,也可以全体教师集中培训。用过远教资源的老师无不感叹:远教资源不仅让山里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是我们教师更新观念、提高业务的源头活水。

二、善用媒体影像资源和“少年文化”,激发学生乐学 仅有教师的喝彩声还不足以体现远教设备和资源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变化,为此,我特意搜集一些来自学生的声音,与大家一起分享。

“老师,我们不用花钱,就能看这么多的好故事,‘少年文化’真好。”

“远教资源的内容极为丰富,打开资源库,让我大开眼界。她好似一张神奇的布,把课本知识通过各种方式传达给我们。让我们懂得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各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无穷无尽的知识。”

“以前,老师上课动不动就是一台录音机,没完没了的放个不停。而且,农村教师和学生普通话说得大都不准。自从我进入远程教育教室学习语文后,同学们思维活跃,特别是看见远教资源的屏幕上那些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优美、标准的朗读时,随之而来的或是全神贯 注的投入,或是情不自禁的开怀大笑,在这一阵阵笑声中,我们又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些都是我们在查看学生日记时发现的精彩片段。而每当我去学校时,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们可以到远程教育室去上课吗?”这一声声充满渴望的问话,不正表明了学生们对远教资源的喜爱,对以远教设备和资源为依托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一教学形式的喜爱吗?

三、巧用“教学案例”,提高教学能力

认真观看“教学案例”栏目中的课堂教学实录,从名师们的教学思想、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各个角度去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们在高镇中学搞了一次实验活动。第一次我们没打招呼按常规听课,共选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各听三节,我听的是语文课,听下来后普遍反映效果平平。评完课后我们布置所有教师每人至少观看十节远教资源中的“教学案例”,并写出观后感。十周后我们又没打招呼去听课,这次的效果和上次有了很大的不同。评课时,没等我们问,教师就忙着说开了:远教资源太好了!我们以前没注意,到处翻书找资料,这次见识到名家的水平了,真是观看十节课,胜读十本书啊!我们再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吴老师在讲《旅鼠之谜》时,选用“教学案例”中的课件,说明旅鼠繁殖之快。因为旅鼠生活在北极,学生不太了解,老师通过资源中的视频、文字材料,让学生对旅鼠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同时生动有趣的视频画面,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探索旅鼠之谜,激发学生科学探究潜能,课堂效果很好。吴老师也因此破格允许参加县教学能手大赛(教学能手参赛的条件之一是三年以上教龄,吴老师两年教龄)。吴老师说,她的教学能力提高这么快,得益于经常学习、应用远程教育资源。

四、多用远教资源加大课外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如下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显然这是个不低的要求。让学生把大量的课外书籍都买回家是不现实的。远教资源库中的少年文化、课程资源、专题教育栏目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专家专门为不同阶段学生精挑细选的,我们很多学校把和课程有关的内容整理出来,或打印成册,或放在学生机上,每天下午免费为学生开放机房,让学生可以自由阅读,这样就很好地解决学生读课外书难的问题。电子阅读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阅读方式。在线阅读,学生可以围绕一定的主题,大量阅读有关文本主题的课外读物。如在讲鲁迅的《故乡》时,教师指导学生预习,从远教资源中阅读、摘抄有关作者及作品。让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还可以把一些典型习题、优美文段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便于学生课外阅读、学习。

五、活用“课程资源”,辅助教学活动

“课程资源”栏目主要提供的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优质素材,包括教学设计、视频资料、POWERPOINT演示文稿、教学示例、习题精选等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正确、灵活应用这些资源来辅助教学,课堂效果比传统教学的好多了.例如,在教学《孔已己》时,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不好理解,我就直接利用“媒体展示”中的视频资料,展示相关的资料和影片《孔已己》重点画面,学生看着直观,理解起来容易多了,教学效果很好。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微机室连通远程教育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开放式的网络授课,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网络下的教学,给学生留下合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自主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而且网络具有共享性、交互性和实时反馈性 特点,网络下的教学能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个别差异,适应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更能因材施教。网络教学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现代远程教育卓越的教育教学功效和无可限量的教学资源,犹如一池活水,是我们山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源泉。让我们合理应用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共创山区教育美好未来。

第三篇:将源头活水引入作文教学

将源头活水引入作文教学

提起作文,不仅学生认为不容易,我们老师也常常为作文的指导叫苦不迭。今天,我就如何有效地指导孩子的写作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今后能够真正将源头活水引进作文教学。

一、说作文,降低难度,将作文悄然渗透于心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走进校门,对学校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知识方面可以说是零起点。我总是认为在不适合在孩子没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盲目开始写日记或是写短文。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常常会因为遇到了生僻字而阻挡思路,对于一个只认识不多的汉字的孩子来说,难度就可想而知了。一旦用那么死板的要求限制孩子,那所有的美好就都没有了。因此,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往往会让孩子们多说,多表达,讲图画,说人物等,进行口语表达的专项训练。另外,还经常做的一项就是孩子说,家长记录,将所说的内容工整地记下了,再重新由家长读给孩子听。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好多孩子说的时候滔滔不绝,语言丰富,可以说是妙语连珠,可是往往一写就是干巴巴,没内容,和刚刚说的相差甚远。采用这样一种方法,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语言不受限制,他甚至会有一种故意表现的欲望,将认为最好的词汇全部用上。家长的记录也减轻了他们书写的负担。家长有条理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孩子的语言,同时,再读给孩子听或是亲子一起阅读时,不仅融洽了亲子关系,而且也让孩子感受到了,写作文原来是件如此轻松的事情。心态决定一切,孩子认为作

文简单了,自然会放松心态来写,还没开始写就被一个难字吓得半死,还怎么去才思诵涌呢?我就有这样深深地体会,女儿小的时候,当她说了一段很精彩的话时,我会很夸张地表扬她“你好厉害呀!出口成章,作文水平达到了六年级水平!”记得带她去鸡冠洞游玩时,五岁的她居然在人群拥挤的队伍中大声对我说:“妈妈,这下不得了了,我想写好多篇作文呢!”虽然,回来后,仅仅只写了一篇文章,但我总认为,当时,一定有好多的题材,好多的想法曾经在她的脑海中浮现。说到这里,我想说的低年级作文中的另一点,就是不是每个活动都要写,不是每件事情都要记录,只要这些素材经过我们老师的点拨成为他记忆中的一个亮点就行了。低年级的孩子有了不怕写作文的心境,写作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会为将来的长篇大论默默铺路。

二、小活动,刺激大作文

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成年人,之所以会产生作文难写,不知从何入手的感觉时,往往是因为不知道要写什么,要说什么,或者没有内容,胡诌八扯,挤牙膏似的来写作文肯定很难受。因此,在孩子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小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创生出写作素材。

如,在学生二年级时,我将压缩面膜、爽肤水带到了教室里。先让孩子们猜一猜我手中的小片片是什么,学生们有的猜是糖,有的猜是药片......然后我给每个小组发下去一片,又将爽肤水倒进他们装小片片的杯子里,当时,教室里弥漫着爽肤水的香味,在他们惊讶的目光中,压缩面膜逐渐变大,长高,孩子们惊呼着,当他们小心翼

翼地将面膜展开时,他们开心地铺在脸上。之后,让学生开始写作文,可以说,那真的是一篇篇充满着童真童趣的美文。

此外,我还带着学生做过许多的实验,如“泡胖大海”实验中,我们班张佳豪形容看到的胖大海像一个干瘪的老头,其实,在这样的活动中,我发现我们平时人为的调皮的孩子才思敏捷,语言丰富,由此,我觉得丰富课堂也可以大大调动后进生的学习。“折纸”这个实验,是想说明一张纸对折的次数都不会超过十次,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学生用了最大的报纸,用了最薄的纸,学习的积极性前所未有地调动了起来,劲头十足。“盐水泡鸡蛋”的实验,我用了刘谦的一句话,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奇迹吧!在孩子们的瞪大眼睛的观察中,鸡蛋居然扶摇直上,让他们大大地开了一眼。“种蒜苗”时,我们在教室的窗台上摆满了盘子里面放上剥好的蒜瓣,天天观察,天天上课时说上两三分钟,最后蒜苗长高了,我和学生们拿来了盒装方便面在教室里就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蒜苗,相信那顿方便面的香味会一直定格在学生们记忆的深处。还有像“醋泡鸡蛋”“泡黄豆芽”“烧不坏的手绢”等一系列的小活动,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不需要很夸张,但是,却实实在在为孩子们提供了不少写作的素材,让孩子们能够有内容可写,并且,这样丰富的课堂生活大大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克服了写作文难的心理障碍。试想一下,当孩子今后要写到诸如:我的老师、难忘的一节课、一见难忘的事等作文、我爱上语文课等,这些经历应该都是不错的选择吧!

三、师生同读同写,让写作更有魅力

有的老师喜欢仿造学生的口吻写下水文。我认为,我们经常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出来真实的感受,其实我们的模仿,学生也是一听便知。因此,我常会在学生写作文时依据作文题目写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喜怒哀乐,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生活原来是这样,也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了示范作用。记得在一次题目为《我能行》的文章里我真实的记录了我的一次终生难忘的考试经历,记得在文章的最后我这样写道:虽然最后我还是失败了,但是这次不失败的经历却告诉我,我能行,我的学生能行。在考试之后的评卷过程中我给学生读了我的这篇文章,很久的沉默之后,在班长的带领下学生们全体起立说:“王老师,您放心吧,我们一定行”。想想,我们老师多么厉害,一篇文章竟然能够激起学生如此大斗志,我们何乐为不为呢?而且在与学生同写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孩子不是没有感情,不是不懂得感恩,不是没有经历,而是,优越的生活条件,让他们的思路变得很简单,不去想那么多,只要我们稍加点拨,他们也同样能够下笔如有神。

教这届学生,从三年级起,我们就参加了校信通书香班级的活动。一开始,我不是很放在心上的,每天繁忙的教学工作,琐碎的杂事,怎能有心思去做这些。所以,我一开始仅仅是要求学生写,家长发博文,我点评。可是,我发现,仅靠学生的榜样,老师的几句表扬,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在不断点评学生写作文的同时,我的写作欲望也被大大唤醒了,于是,我开始写了起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一天一篇文章,甚至有时中午都要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写一篇,当时,我就体会

到了,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内因起作用了,那真是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在我的参与之下,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参与了进来,家长还在博客中向全体家长朋友发倡议书,有时夜深了,当我在电脑前噼噼啪啪打字时,会有家长的小纸条冒出来。我们班有个叫李雪溦的小姑娘,在那段积极写作的日子里,每天放学时都要对我说:“王老师,我今天回家要写一篇作文。”晚上,我就会在博客上看到她的文章。我们一般来说每学期八个单元,一个单元一篇文章,八篇文章的练习量,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觉得那简直是天方夜谭。而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学生的文章是要经过家长打字上传到网络上面,势必会有一定的修改,每次活动几百篇文章的上传量,我觉得对学生的写作是一次次的飞跃。虽然,不是全班每个人都参加,并不能保证全班的水平都提高,但一定能够起到积极带动的作用的。连续三次活动我们班都获得了校信通的书香班级荣誉称号,每次500元的图书放到教室的图书角,现在,我们班教室图书角里已经是满满两层书,学生读书的氛围真的很好!我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良性循环。

师生同读同写,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友谊,更重要的是让写作更有魅力,同时,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许多需要强制进行的工作变为了自觉自愿的行为!

四、紧扣教材,仿写中升华

语文教材的编写虽然每次都能让我们感觉到许多的不满意,可是每一篇精心挑选的文章,还是很值得我们活学活用的。我们不仅要让教材成为教本,更要成为孩子们写作的范本。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

要明确单元重点,单元作文训练要点。然后将一次次的小练笔悄然渗透,步步逼近我们的作文训练目的。

如我们五年级第一单元单元作文要求是要写“我和书的故事”。为了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单元的作文。我安排了这样几次作文小练笔。学完《窃读记》一课时,我要求孩子们写一写自己的窃读记,或是《窃读记》的读后感。读完练习册上《我爱语文课本》一文,我仿照短文的写法带领孩子们回顾了所学的语文课文,以“丰富多彩的世界”“知识的宝库”“结识知名人士”“走进平凡人家”“明白生活真谛”等方面一边回顾课文,一边探讨可以写的文章,充分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明白可写的内容很多,从而唤起他们和语文课本之间那种真挚的情感。再如,学习《我的“长生果”》一文后,我引导学生想想自己的经历,是否有自己的长生果,引导孩子们写出嗷嗷待哺时躺在妈妈怀抱里看的图片,牙牙学语时的幼儿画报,贴在墙上的大大的认图卡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诙谐幽默的漫画书,趣味盎然的校园文学小说,扣人心弦的破案故事,寓知识寓故事中科学小品文......不仅让他们学会了梳理自己的成长之路,也让他们对自己的父母充满了感恩之情。这样将学生与书的故事的故事分散于各个不同的小练笔中,学生在写单元作文时,可以将原来的小练笔进行修改,或者几篇合为一篇,都不失为一篇佳作。

我总是这样认为,教学是一件用力教,不如用心教的工作,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去做,一定可以将写作的源头活水引入我们的教学之中

第四篇:悠悠书香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

悠悠书香——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

——浅谈语文教师自身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虾峙中学 周对红

又逢世界读书日,随着全民读书的呼声日益高涨,教研室也借机端出热腾腾的主题——语文教师与阅读,其出发点实是苦心可鉴。

静心一沉思,冒出来一个人物笑话,不妨一讲: 曾国藩,颇有名气,可天赋却不高。

有一天,曾国藩在家读书,对着一篇文章高声朗读不知多少遍了,还未能成诵。不知不觉,入夜了,曾国藩有些困,可是他又想,好文章,我一定要把它背下来。于是,他伸了个懒腰,又继续朗读。

殊不知他家屋檐下早潜伏了一贼,希望等这个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贼只能干等。曾国藩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最后贼忍无可忍,大怒着从屋檐上跳了出来:“你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

说完,他将那文章一字不落地背诵了一遍,扬长而去!

笑话固然可笑,贼固然也比曾国藩聪明,但其一生,也只能为贼。而曾国藩呢?却成为扶危救难的中兴名臣、海纳百川的一代儒宗,甚至毛泽东也称其为自己一生最钦佩的人之一。原因何在?简单!他把学习、读书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就这点他就可敬可佩。

近段日子,一直守候在电视机旁看“青歌赛”,不光是为了听歌,更是为了一睹余秋雨现场“点兵”之大将风采。人说:半瓶水响叮当,满瓶子的水,是安静无声的。我相信他是后者。虽担任青歌赛评委多年,背的骂声也不绝耳。可我依然迷恋这位前辈,何故?仰慕他深井般泉涌而出的才华,我甚至假想他是我的语文老师,那多幸福。他曾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

驰骋古今,经天纬地......

想到自身,虽然自始至终热爱文学,爱好读书,但一听此,不觉汗颜。

当然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腹有诗书,把自己经常置身于悠悠书香中,润物细无声,是能让课堂永远“清如许”的。反映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其重要性和有效性也是十分显然。

一、悠悠书香,铸就课前五分钟的精彩华章。

今年我教初一,本着一个美好的出发点,我每节课前会给我的学生讲一个故事:或温情,或蕴含哲理,或充满智慧,或注重教育,或幽默诙谐,或者干脆聊娱乐明星、侃体坛人物,我相信故事本身对学生的教育价值。果然,反映在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了,注意力集中了,知识面广了,写作的素材多了,人生的感悟深了。

渗透书香,在真情中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只要教者有心,在语文课堂里,以故事为载体,真情教育得到的将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学生在故事中得到爱国情、责任感、革命英雄主义、爱父母、爱他人等情感锤炼,最终成就了一颗颗善良的心。可以预想,在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实践下,学生将形成稳定的情感素质,而稳定的情感素质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比如有次看到杂志上转载了某最感人的故事之一《疯娘》,看后觉不错,是个教育好题材,就在课前给学生讲了,从他们的神情中,我读到了效果。

比如上《香菱学诗》,我简述了几个最有个性的红楼丫鬟故事,学生对《红楼梦》的好

奇与一睹为快的欲望大为增强,文章成了跳板,好几个学生说在中考后第一件事便是捧起这本名著,现在还有三五个经常写信跟我交流读这部书的心得。

而对我自身而言,我也得到了积累,为了能更好地寻找好材料,我会每天翻阅杂志书刊,大浪淘沙,我遨游其中,乐此不疲,颇感振奋充实。因为有了一个读书习惯,我的生活多了色彩,再不会觉得自己“面目可憎”。现在我觉得,每天不读点东西,倒感觉似乎少了什么,感觉自己没有变化,还停留在昨天,像没有长大一样。坐在寝室抑或阅览室,伴着轻柔的音乐,捧一本书,感觉真好。至少不寂寞啊,有那么多伟大灵魂自远古而来,与他们相识,可以闻到他们不朽的生命的芳香,可以感受他们飞扬的文采,可以聆听他们绝妙的教诲。我的生命也因此而丰富,我的生活也因他们而厚重。我已过而立,是该多读书。书上说,爱读书的女人便有了一种书卷气,一种气质,一分沉静。我喜欢这种气质,也喜欢被我的学生喜欢,因为那是最纯真的爱。所以我必须每天学着督促自己,博览群书,更多地铸就一次次的五分钟精彩华章!

二、悠悠书香,凝成精致导语美感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初中学生正值如诗年华,他们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导语设计力求美感,给学生带去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这第一步能否走好,十分关键,也因此对教师课前导语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导语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语是教师须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

遥记得高中时我的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授《竞选州长》时,先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马克•吐温发表《竞选州长》这篇小说后,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霍夫曼,霍夫曼对马克•吐温极端仇视,对他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是最坚固的,我手枪里的子弹是最锐利的!”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说:“先生,我了解的跟你不一样呵!我说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呢?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它长出来,还不锐利吗?”就是这样一则小故事,让我们在快乐的笑声中明白了马克•吐温幽默辛辣的语言,也增强了学习《竞选州长》这一课来体会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语言和讽刺手法的兴趣。

我现在深信,我的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很用心,读了不少相关的东西。至少今天,我这位学生对这个故事还是记忆犹新,效果之好可见一斑。所以上课前多读些针对性强的书,比如作者的传记趣闻、文章的创作背景、同题同体名作等,能让教师在授课时充满自信,豪气冲天。课堂的氛围焉能不好?这便是美。

想起在教学《雷电颂》这篇文章前,因为读过屈原的不少文章,本身也十分喜欢屈原的为人和文字,所以先为学生简单讲述了屈原的一生,还特意进行语气方面的处理,让自己尽量融入进去讲,讲到屈原报国无门投河这处,内心的情感波涛让自己禁不住心潮澎湃、声音发抖。学生虽看出我的异样,竟丝毫没有笑,他们已完全入境。而之后的课文朗读及讲述也便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了。这也便是美。

导入的方式可以多样,而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又专又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语言素养,而最关键的一点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这样,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成为可能,打造出一把与众不同的金钥匙也是顺理成章。一经拿出,就熠熠生辉,引人注目,吸引着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开启课堂宝库,在知识库中尽情畅游„„凝成精致导语,盛开一朵朵美丽的课堂之花。

三、悠悠书香,拓宽课堂领域任飞扬。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渔农村图书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教师也要想方设法多读书,在广泛阅读过程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在读书中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或结合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达到丰富语文课程的目的。

语文课应该姓“语”,应该上出语文味。

品词析句,是语文课语文味的来源。没有自身素养高的语文老师的指点和引导,学生可能就会钻入胡同出不来,长期以往,就会对语文课的这一“重头戏”产生恐惧感甚至排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教师本身通过丰富的阅读积淀,是能在最适当的时候,最适当的场合,体现最关键的作用。让这些语言文字通过自己的咀嚼,用最适合的方式,整合成学生最能接受的传达给他们。这样,他们心灵中的文学园地才有可能生机盎然,硕果累累,才能品尝到语文课的醇美味道!试举一例:

讲到《武陵春》时,说到婉约词,说到李清照,分析到她的愁绪,学生的理解总显淡薄,体味很肤浅。如何传达出这诗的韵味呢?我想起自己读过的关于作者的评论和诗作,决定改方法,索性为学生讲起李清照。

结合诗作和生世,我以心的维度,仰视诗人绝代的才华,感叹她凄美的爱情,领略她巾帼的英气,痛惜她惨淡的晚景。

我讲到了清照的美,讲到了她曼妙的身姿,更讲到了她遮掩不住的盖世才华。十六岁时就用诗作揭示唐玄宗晚年沉迷酒色是导致“安史之乱”悲剧命运的根源,表现出其卓尔不凡的见解,学生大为叹服。

讲到易安两段刻骨铭心的婚姻。讲到年少有才的赵明诚,讲到夫妇俩琴瑟相和,铸就一段佳话。讲到明诚的死,揉碎了词女的心,“吹箫人去玉楼空,断肠有谁同倚”。讲到易安的后半生,在亡国之恨、丧夫之痛、通敌之罪后又惨遭骗婚,使身体羸弱的她又备受凌辱折磨,还因此入狱。

讲到南迁途中,行至乌江镇,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西楚霸王兵败自刎的地方,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她吟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绝唱。

讲到国仇家恨、曲折坎坷使易安成为晚景凄凉的落魄红颜。家被烈火所焚毁,国被金人所侵占,眼前已然“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又如何才能载得动这“许多愁”?这样切入课文再重新赏析。课末,再听学生读此诗,味儿足了许多。我深感庆幸,幸亏我了解诗人,幸亏我先读了她。用悠悠书香,拓宽课堂领域,让教师神采飞扬,魅力飞扬!

都说,生活节奏太快,没时间读书。而我认为,读书不仅是提高个人修养和健全人格的事,更应是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修养的大事。

为了我们自己的人格完善,更为了我们国家民族的希望——学生,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读那么几页书!语文教师,有时候真需要不被打搅地独自捧一本书静静地读。悠悠书香伴师行,源头活水溢课堂。

【参考文献】:《青年文摘》(2008年6月版);

《语文课程标准》

第五篇:汲取生活的源头活水 浇灌语文教学之花

汲取生活的源头活水 浇灌语文教学之花

“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展示它的轻快活泼,这是语文;“樟树不高,但它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显露它的生机勃勃,也是语文。语文是那蜿蜒的长城, 是卷起千堆雪的拍案惊涛;是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是神秘莫测的敦煌莫高窟;是被春风裁出的柳叶,是冬日的一缕暖阳……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皆语文,所以语文教学注定离不开生活。

“注重生活实践”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叶圣陶一生倡导、呼吁的。叶老阐述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为了生活才要学习。”他反对学生只读教课书,认为“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面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这与叶圣陶的教育生活实践理论是一致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

一、建构生活化语文课堂,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特点,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着力建构生活化语文课堂,把生活引入课堂。

1.看一看,观察生活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课堂学习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学生很少去观察生活,也不懂得怎样去观察生活,眼中的生活便失去了亮点和精彩。有的课文内容是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学生熟视无睹的,教学时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体验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正如叶老所说的那样:“教学不能不从课本入手,可是决不能限于课本里的语言文字,课本里的语言文字原是实际的反映,必须通过它而触及实际的本身。要是学生头脑里有这么一种印象,课本是一回事,实际又是一回事,彼此连不到一块儿,那就是教学上的大失败。” 在教学《广玉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两篇课文时,因为校园里栽着许多的广玉兰和樟树,我便带领学生去观察,广玉兰的叶子的正反面。理解了“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再配上有着铁锈色短柔毛的叶背和那微呈波状的边缘,使人觉得另有一番情趣。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学生也看到了枝干粗壮、蓬蓬勃勃并且有拒虫香气香樟树。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独幕剧的范例:如《负荆请罪》、《公仪休拒收礼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学到了一些戏剧常识,学生演这两课课本剧兴致勃勃。因为有了范文提供的范例,学生体会到了演戏的乐趣。由此让学生改编剧本,选哪一篇?怎样编?你来演什么角色?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问题,所以他们乐意自主读课文,自主选择适合改编成剧本的课文,学习课文的兴趣就浓厚了。我们改编了《三顾茅庐》《祁黄羊》《三打白骨精》《鞋匠的儿子》等课本剧,编演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的过程,有适合改编课本剧的课文,我和学生一起改一改,演一演,是乐此不疲的。

3.悟一悟,体验生活 根据课文展现的内涵,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又是遵循叶老所说的那句话:“直观是受教育的又一种手段。我想,无论什么学校总要尽可能让学生直观,光凭一堆课本总有不足之嫌,直观就是跟事物直接接触,因而容易懂得,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记得,学习了朱自清的著名散文《匆匆》,我推荐学生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春天》。过了些天,我带我班学生参观我们家乡的水厂。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水厂地下蓄水池上方是大片的绿草如茵的草地,还有漂亮的各种花儿。我们参观完后,便放起了风筝,然后我和学生围坐着,唱歌跳舞。当我问学生有何收获的时,大家都动情地朗诵起了《匆匆》一文,现在我还记得他们朗诵“但是,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时少年老成的感慨样,学生被感动了,我也被感染了。

当然,很多课文是不完全适合通过观察、编演等手段学习的,但是每篇课文都能找到和学生生活有联系的切入口进行教学。教《神奇的克隆》这类科学常识方面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与克隆有关的知识,甚至是最新克隆的成果,教《二泉映月》等写人物类课文,可以让学生从今昔生活的对比,或者自己与文中人物的比较中感受人物形象……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 叶圣陶先生指出:“不要以为读书是学习的唯一途径。从劳动中,从娱乐游戏中,从待人接物中,都可以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①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教材内容实际,充分运用生活素材,大力开发教学资源,使生活化教学资源不断输入语文课堂,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

1.在书报、杂志中学语文

我鼓励学生阅读除语文课本以外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类书籍,告诉学生,中午、入睡之前,双休闲暇之时,捧起书报杂志,既是休闲,更是阅读。读什么?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可以读。怎么读?跳读、泛读、快读、品读、比读等是读书方法;储存、剪贴、复印、摘抄等是积累方法。除学校图书室每天定时为学生借书外,还指导学生订阅各类书报杂志,购买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中外经典名著。我们学校有大篷车流动图书摊,每逢“大篷车”到来,学生便一拥而上。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评选“书香班级”、“阅读之星”。

2.在电视、网络中学语文

电视、网络实际上是很重要的语文课堂,信息量大而新,可以说包罗万象:在视听中学普通话,在模仿中练习朗读,在电视剧中记故事、练复述,收看收听广告时,思考该广告的优劣利弊,来一番评头论足;网络中包蕴着各种语文学习的信息,鼓励学生合理搜集、使用网络资源,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学习信息,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

3.在与人交谈中学语文

放学回家时,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有条理的说给父母听,是学习语文;班级管理中遇到了难题,征求父母的意见,记下他们的要点,是学习语文;与同学发生纠纷时,向老师同学讲清来龙去脉,是学习语文;针对某个话题,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是学习语文;搜集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地方掌故,是学习语文……

甚至看街头店名、商品、广告牌也可以学语文,外出欣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当然是学习语文,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如叶圣陶所倡导的:“教语文不仅要学生熟读课本,更重要的在是学生在生活里扩大词汇,掌握语言的规律,增长表达的能力……”

4.利用家乡人文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叶圣陶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带领师生在我校创办了“生生农场”,至今“生生农场”上仍活跃着师生劳动实践、科学实验的身影,我们在生生农场进行各种农作物的耕种,培育优良品种,让学生进行科学观察、记录,特别是将社会实践与语文习作训练结合起来,写观察日记,写劳动的经历与感受,得到了良好的收效。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引领学生读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将丰富的生活资源引入语文教学,浇灌语文教学之花,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逐步提高。

下载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生活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生活人教版新课标 行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道上,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总是在思索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运用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要充......

    等待源头活水来

    等待源头活水来 昨日上证综指开盘2433.72点,最高2460.03点,最低2426.70点,收报2448.38点,上涨10.59点,涨幅0.43%,成交479.6亿;沪市681家上涨,243家下跌;今日深证成指开盘10635.47点,最......

    基层是源头活水

    基层是源头活水,鲜活的经验在基层,丰富的营养在基层。10月9日下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主持召开第30次部党组会议,研究部署部机关干部近期下基层锻......

    源头活水注课堂

    源头活水注课堂——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1-11-26 10:41:52) 转载▼ 标签: 分类: 我们的声音 杂谈 肖培东 摘 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

    探究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大全五篇]

    探究习作教学的源头活水 一、以语文的方式行进 有一则故事,题目叫《两只狼的交战》。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子孙们人生的真谛。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

    金融扶贫的源头活水

    金融扶贫的源头活水 农行百色分行的“产业回家”金融扶贫实践 本报记者 徐友仁 本报记者 徐友仁 7.43亿元贷款能做什么? 在广西百色市,可以直接帮助37800名妇女创业就业。通过......

    国培计划 源头活水

    国培计划 源头活水 宁夏青铜峡市叶升中心小学 宋 辉 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作为改革主力军的—线教师,尤其是一些地处偏远,师资不足,交通不便的农村教师,面对新教学的改......

    小学语文教学

    二、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 一11 题。(14 分) 坐在最后一排乔叶 ①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自卑的女孩.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和同学们合不来„ „ 每次调座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