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2 画蛇添足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会2个会认字和2个会写字。2.朗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读代讲法
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势》里的一则小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放录音——讲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
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新授
(一)读悟探究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3.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 4.发生: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解释“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5.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 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
6.教师: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1)理解这句话。
(2)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怎样表演才能使人们受到启示?)
出示: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4)带着理解读一读。
(二)学以致用: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
三、练习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它的意思。
1.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2.遂()饮其酒。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1.自相矛盾:
造句:
2.画蛇添足:
造句:
课堂小结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
2.你能将文言文讲给别人听吗?选择一篇试背。(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留白或成语故事的图片)
课后习题 《画蛇添足》习题
一、基础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è rén
zhī
jiǔ
xiāng wèi yuē
suì yín qí jiǔ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祠()
卮()
遂()
谓()
词()
危()
邃()
胃()
二、综合题
(一)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祠:
舍人:
卮:
相谓:
引:
且:
乃:
为之足:
固:
安:
遂:
(二)多音字组词。
shè()
shù()
舍
数
为
shě()
shǔ()
三、提高题
读课文,完成练习。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
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一)按原文填空。
(二)翻译填在横线上的句子。
1.
2.
(三)解释画蛇添足的意思,并造句。
画蛇添足:
亡:
wéi()
wèi()
”遂
造句:
(四)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下列成语有的是从古代寓言故事中演变过来的,请用“_____”画出来,并选择其中的两个各写一句完整的话。
滥竽充数
川流不息
南辕北辙
刻舟求剑
拔苗助长
饱经风霜
掩耳盗铃
画龙点睛
愚公移山
急中生智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一)舍人 卮酒
相谓曰
遂饮其酒
(二)祠堂
卮酒
毛遂自荐
相谓
组词 危险 深邃 胃疼
二、综合题
(一)祭祀
手下人
古代盛酒的器皿
商量
拿,取
将要
于是
给蛇画上足
本来 怎么,哪里
于是
失掉
(二)宿舍 舍去 数量 数数 作为 因为
三、提高题
(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二)1.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2.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为它画脚呢?
(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造句: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画蛇添足。
(四)告诉我们不要自作聪明,否则会弄巧成拙。
(五)滥竽充数
南辕北辙
刻舟求剑
拔苗助长
掩耳盗铃
愚公移山(说话略)
板书 画蛇添足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第二篇:画蛇添足教学设计
《画蛇添足》教学设计
凌海市育才学校
李楠 教学目标:
会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通过自学,小组合作交流,懂得生字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本文的寓意。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
背诵这则寓言。教学过程:
课前展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现在老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咱们来背一背,好不好?
好,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师生问好
一、激趣导入
1.我们曾经学过很多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大都以成语的形式流传到现在,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老师带来几张图片,(课件出示图片)大家猜一猜是哪则寓言故事,看谁猜的又快又准。准备好了吗?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画蛇添足
这三则寓言故事出自同一本书《战国策》,(出示战国策图片并配乐)
师: 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的再介绍一下这本书。指名说。
师小结: 的确是这样的。《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书中常用短小的寓言故事阐明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二则的第二则《画蛇添足》。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添字是生字,大家仔细看右下角是小字多一点。大家齐读课题。节奏再明快一点。师:画蛇添足这则寓言大家都耳熟能详,不过今天这则寓言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的。
二、读正确、通顺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则寓言故事,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多读是学好语文的好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如此。请同学们看一下学习提示: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自学课文,读准字音,记住会写字。
同桌互相检测,读通课文。
学习时间五分钟。
请大家按照学习提示的要求开始学习!检测
预设:课件出示生字
现在老师检测一下大家学的怎么样了。指名读。祠 是形声字,左边示部,右边是“司机”的“司 ”。
师: 大家仔细观察前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这三个字都是示部。“示”本义是地神。凡“示”字旁的汉字,往往与天地祖宗鬼神有关,像这样的字还有什么?如:神祖祈祷祭祀等等。师重点指导“祭”字。祭字你是怎么记住的。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好方法。
“祭”这个字是个会意字。左边是牲肉,右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到了后来演变到金文的时候,肉就变成了月字形,经过金文,小篆最后演变成了我们现在写的祭字。接下来我们听写生字。读准了字音,你能试着把课文读通顺吗?谁勇敢地试一试?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是否读正确。学生纠错。
三、读出节奏。
师:文言文富有音乐的美感,要读出它独特的韵味就要特别注意停顿,在停顿处不要读破句子。老师也想试一试。(师范读)
师: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不必羡慕老师,你们也完全可以做到,甚至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按照停顿也来试一试吧。(课件出示停顿)学生练读。
谁想试一试? 指读(先3人分段读,再指两名整篇读,最后齐读)
三、读懂故事,整体感知。
其实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我们还要读懂它。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故事,并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提示:不要着急看译文,先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查工具书,借助插图......自己理解,最后跟译文对照。)师:谁能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师:这则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
生用自己的话说。(有个楚国人祭祀之后,赏给门人们一杯酒。)师:卮酒是什么意思? 生:一杯酒。
师:谁能用文中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师板书:祠者赐酒。谁能带着理解再读这句话?指名读。师:故事的经过是什么呢? 生用自己的话说。
师:书中是怎么说的呢?
生: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师:相谓是什么意思?请画地为蛇,“为”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是成为的意思,所以读二声。把它读音标在书。
谁再来读一下这段话。老师相信你能比刚才读得更好。故事的结果怎样呢? 生用自己的话说。
师:书中是怎样说的呢?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师:为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呢?
生:为在这句话中是(做,这里指画上。)
是:刚才我们是如何辨别多音字的读音的?(根据多音字的意思辨别的)对呀,你们真聪明。赶快把这个字在文中找到,并标出它的读音。再指名解释。
师:大家想象一下,那个第一个画完蛇的人看大家还在聚精会神地画呢,心里是怎么想的?他说话是会是什么神态,请大家在曰的前面加一个修饰词,体会他当时的心理。
生:他一定特别喜悦。
师:所以说他说那句话时的语气是得意的。谁能读一读。
师:想象他当时的动作神态读一读。谁是什么样?指两名同学读。师:他为自己马上就要独自享受那杯醇香的美酒了而沾沾自喜。想象他那得意洋洋的样子我们齐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生解释句子。未成是什么意思?按照我们现代汉语的说话习惯,这句话缺少什么成分?文言文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应该有主语的句子,在一定条件下省去了主语,这就是主语的省略。未成省略了主语,谁能把它补全。蛇之足未成。还有一句遂饮其酒,省略了主语,另一个画完蛇的人,补全就是其遂饮其酒。师:子安能为之足?为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
生:“为”在这句话和上一句中的意思一样,也读四声。
师:这个人说话时是什么神态?什么语气呢?谁来读一读? 师:读出反问嘲笑质疑的语气。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
师:现在一个人读旁白,一个人读先画成蛇的那个人,另一个人读喝到酒的那个人。
师:读的是字正腔圆,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了,韵味十足。
四、读出韵味。
师:我们再读文言文的时候适当地放慢语速,可以把停顿读得稍稍夸张一些,文言文的韵味也就出来了。指名读:好 男女生比赛读文
师:现在我们选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比一比,看谁读的好!男生读。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哪句话还能读的更好。” 女生读。
师: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也给女生加一颗星。师:大家知道么,文言文本来是没有标点的,这标点后人为了便于理解才加上的。课件出示竖版没有标点的原文。大家看,这是原滋原味的《画蛇添足》,我们读的时候要从左往右,自上而下来读。谁敢来挑战一下? 指三名同学分段读
别着急,慢慢来。读出了古人的味道。配乐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打开战国策,想象古人读书时抑扬顿挫放声吟诵的情景,大家齐读,注意读出古文的味道。善哉善哉,没有标点的文言文大家都能读得如此流利,古香古色。
五、感悟寓意 师:先画成蛇的人却没有喝到酒,这是为什么呢? 师:通过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多此一举,要适可而止,否则有害无益,徒劳无功。板书:多此一举 推荐阅读:
师:这则寓言虽然仅有87个字,却内涵深刻,曾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战国时期,楚国大将昭阳领兵攻打魏国,一连攻破八个城池,取得了胜利,接下来又要出兵攻打齐国,齐王十分着急,于是就派谋臣陈轸替去面见昭阳,陈轸引用了画蛇添足的比喻,结果昭阳打消了攻打齐国的念头,避免了一场战争。
像这样的小故事,战国策中还有很多,像《南辕北辙》《惊弓之鸟》《高枕无忧》和《安步当车》,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运用今天老师教给大家的方法,一定能读懂它,充分领略我们中国古人的智慧。
第三篇:《画蛇添足》教学设计
《画蛇添足》教学设计
罗嫦春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画蛇添足》,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悟寓言背后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
读懂《画蛇添足》这篇文章。
三、难点
感悟寓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了一篇文言文《掩耳盗铃》。从中我们明白了文言文读着让人觉得拗口、别扭,甚至有点难理解,但是同学们只要认真,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学会。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你们有不有信心?”(生答:“有!”)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画蛇添足》。
二、新授
(一)、出示课件,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自由读文,老师指导。
1、学生自己读。
2、教师出示下列生字词,指名读一读。(用课件出示)
祠 者 赐 舍 人 卮 酒 相 谓 遂
3、指名读课文评议。
4、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5、学生齐读。
(三)、小组合作探究,感悟道理。
1、教师导:其实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我们还要读懂它。而读懂文言文关键是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那么怎样去理解文言文的语句呢?学习第一句。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2、那么“祠者”、“舍人”、“卮酒”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
3、师小结:不错,对于不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看看注释,它能帮助我们读懂文言文。你再根据注释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教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学文言文后面的句子。学习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
5、反馈:说说文言文的大意。
6、课堂比赛: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7、学生讨论:不是说先画好的人可以一个人饮这壶酒吗?他为什么没有喝到酒呢?
8、指名说一说:从这个人身上,你们得到了什么启发?
(四)、拓展延伸,警醒学生。
1、教师:你们能从现实生活中举些类似的例子来谈谈对这个道理的体会吗?
2、小结:是呀,这个寓言说明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三、总结
今天,我们从这个文言文中不但获得了快乐,而且还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希望大家以后多读读寓言故事。最后我建议大家以后要多读书,读好书,你一定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更多收获!
三、作业:背诵这则寓言。板书设计 先画完蛇
有酒喝
画完蛇后又画脚
没酒喝
道理: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的道理。
第四篇:画蛇添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画蛇添足》,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悟寓言背后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
读懂《画蛇添足》这篇文章。
三、难点
感悟寓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具准备
1、幻灯片
2、古筝乐曲
3、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了一篇文言文《掩耳盗铃》。从中我们明白了文言文读着让人觉得拗口、别扭,甚至有点难理解,但是同学们只要认真,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学会。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你们有不有信心?”(生答:“有!”)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画蛇添足》。
二、新授
(一)、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自由读文,老师指导。
1、学生自己读。
2、教师出示下列生字词,指名读一读。(用小黑板出示)
祠者赐舍人卮酒相谓遂
3、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4、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5、学生齐读。(播放古筝乐曲)
(三)、小组合作探究,感悟道理。
1、教师导:其实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我们还要读懂它。而读懂文言文关键是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那么怎样去理解文言文的语句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句。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用小黑板出示)
2、那么“祠者”、“舍人”、“卮酒”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
3、教师小结:不错,对于不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看看注释,它能帮助我们读懂文言文。你再根据注释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教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学文言文后面的句子。学习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
5、反馈:说说文言文的大意。
6、课堂比赛: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7、学生讨论:不是说先画好的人可以一个人饮这壶酒吗?他为什么没有喝到酒呢?
8、指名说一说:从这个人身上,你们得到了什么启发?
(四)、拓展延伸,警醒学生。
1、教师:你们能从现实生活中举些类似的例子来谈谈对这个道理的体会吗?
2、小结:是呀,这个寓言说明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三、总结
今天,我们从这个文言文中不但获得了快乐,而且还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希望大家以后多读读寓言故事。最后我建议大家以后要多读书,读好书,你一定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更多收获!
三、作业
背诵这则寓言。
板书设计
先画完蛇
有酒喝
画完蛇后又画脚
没酒喝
道理: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的道理。
第五篇:画蛇添足教学设计
聋校语文教材《画蛇添足》教学设计
赣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钟平云
教材简析:
《画蛇添足》讲的是楚国的一个人画完蛇身上加上足的故事,告诫人们事情做好就可以了,不要再去做多余的不恰当的事。学情分析:
本班共15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6人。学习态度:全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只有个别同学思想上不够积极。双基情况:全班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能背诵、默写规定的内容。反应快,上课回答问题积极。自学能力强,遇到不懂的字词能查字典理解,有几个学生基础比较差些。教法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学目标:
1、理解《画蛇添足》故事;
2、懂得寓言的道理;
3、举出一些画蛇添足的事例。
教学重、难点:懂得寓言的道理
教、学具:多媒体动画课件、放大课文、表演用的笔、酒壶。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祖宗
赏给
仆人
没意思
提议
咕咚咕咚
一转眼
二、新授:
(一)寓言表演导入新课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仆人们见酒太少,提议怎么办?
2、出示第一自然段,交流:“都说:要是每人尝一小口,那才没意思呢,还不如让一个人喝个痛快。可是,到底给谁喝呢?”
“要是„还„”句式理解,换成句子:“如果每人尝一口,那太没意思了,还是让一个人喝个痛快”于是就有人提议说什么?(各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画得像,就把这壶酒给谁。)并完成板书:画蛇饮酒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分组交流:
1、出示第二自然段,思考:有个人画得怎么样?(很快)
从哪个词语能看出这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
2、最先画好蛇的人见别人没有画好,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他抬头一看,别人都没有画好,就想:“我给蛇添上四只脚吧。”他左手拿起酒壶,右手拿着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3、在他给蛇添足时,另一个人怎么样?(也把蛇画好了)完成板书:画蛇
4、思考:最先画好蛇的那个人有没有喝到酒?谁最后喝到了酒?从哪些句子看出?出示第三自然段。完成板书:失酒、喝酒
5、思考:为什么最先画好蛇的人没喝到酒?
出示句子,重点讲解:“蛇是没有脚的,你干吗要画上脚呢?第一个画好蛇的是我,不是你啦!”明确:给蛇添上脚就不是蛇了。他给蛇添上脚是不恰当的。完成板书:不恰当
6、再比较:最先画好蛇的人给蛇添上脚,没能喝到酒,而另一个人画完蛇,没给蛇添足,并结合板书,完成板书(多此一举)
引出寓意:蛇本来就没有脚,“添”上脚就不是蛇了,所以那个人并没有画成蛇。假设他不给蛇添足会怎样,(喝到酒),而这一“添”反而画得慢了,也不像了,因此这一“添”完全是多此一举,(完成板书:多此一举)
这个寓言告诉大家事情做好就行了,不要再去做多余的不恰当的事。由此而来的成语“画蛇添足”,就是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三、巩固:
1、结合课后练习中的句子讲“画蛇添足”
2、在我们平时生活学习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画蛇添足的事,分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哪些事属于“画蛇添足”的事。
3、分组汇报结果,并评点
4、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选择哪些属于“画蛇添足”,并说明理由。
1)在超市买了块咸肉,回家后,又在咸肉上酒了许多盐,结果太咸了没法吃。()
2)天真冷,小明又加了件衣服。()3)长裤外面再套上裙子。()
4)青菜炒得太淡了,我又加了些盐。()
5)衣服没洗干净就晾了起来,发现后再洗一遍。()
6)作文题目是《春天》,有个同学写好后,觉得内容不够充实,又加了些描写冬天雪景的句子。()
7)值日生把教室地面已经拖得很干净了,但班长还是觉得不够干净,就把教室泼满了水。()
四、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角色分配:
那家人:老师;画蛇添足的人:学生张志佳
;夺酒喝的人:学生刘科鑫 ; 其它画画的人:曾令玉、钟凌云; 仆人们:黄孝敏、何丽芳
师小结:张志佳同学表演得十分到位,能够把那个自作聪明的人的骄傲又愚蠢的样子表演得惟妙惟肖,其它同学也表演得很不错,看来你们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多此一举)
有个人 画蛇 添足 失酒 画蛇喝酒(不恰当)
另一个人 画蛇 喝酒
附课文:
画蛇添足
楚国有一家人,祭过了祖宗,赏给仆人们一壶酒。仆人们见酒太少,都说:要是每人尝一小口,那才没意思呢,还不如让一个人喝个痛快。可是,到底给谁喝呢?有人提议:各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画得像,就把这壶酒给他。
大家都同意这么办,就在地上画起蛇来。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就把蛇画好了。那壶酒就得归他了。他抬头一看,别人都没有画好,心想:“我给蛇添上四只脚吧。”他左手拿起酒壶,右手拿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这时候,另一个人也把蛇画好了。那人夺过他手里的酒壶,说:“蛇是没有脚的,你干吗要画上脚呢?第一个画好蛇的是我,不是你啦!”说罢就仰起头,咕咚咕咚喝起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