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2 化学肥料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2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3)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2.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2.2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3.教学用具
实验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4.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药品: [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板书]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讲课](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收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教师适当补充)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2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极为重要的。[来源:www.shulihua.net 作物缺氮会绿色褪淡,生长缓慢,瘦小,直立,成熟提早,产量品质下降,果小皮硬。大豆,蚕豆等一些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它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2.磷肥: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
磷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作物缺磷时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植株矮小、苍老、瘦弱,茎细直立、分枝少,叶片小、缺光泽,根系发育差,易老化,成熟迟缓。
3.钾肥:常见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含钾化合物。
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作物缺钾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叶片出现褐斑,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过渡]以上各化肥营养元素比较单一,为使作物均匀地吸收各营养成分,人工合成了一些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例如:硝酸钾、磷酸铵。[提问]请说出以上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学生回答]
[转折]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去看待问题。[设问]谈谈你对化肥弊端的了解。
[学生发言]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可能会形成:1.土壤污染 2.水污染 3.大气污染。
[教师]同理:农药的使用也有利有弊,它可以除草杀虫,保护农业,但也存在潜在的危害。
[教师]人们利用科学技术,生产了化肥、农药,发展了农业,同时还应注意利用科学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尽量减少污染。
[板书]2.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问题。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污染。
[引导]不同土壤结构需不同营养元素的化肥,那我们如何区分各种化肥,以防施肥不合理。[活动与探究]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1.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归纳它们的性质。2.取研细的氮肥(硫酸铵、氯化铵)、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各0.5 g,分别放在铁片上灼烧(如右图所示),观察现象。
再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否嗅到气味? 3.根据上述实验,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活动]
[交流]1.比较外观、气味、溶解性: [教师]氮肥有多种,不同氮肥性质也有差异,我们可以利用下述方法区分不同氮肥。[投影]氮肥的简易鉴别
氮肥中的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肥相区别。其他常见肥可按下列步骤鉴别: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重要化肥的作用,了解了在利用它们优点的同时要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危害,最后又总结出了利用物理、化学性质区分各种化肥的方法。
课后习题
查阅有关化肥、农药的作用的资料,整理使用化肥、农药的利弊,下节课我们以“化肥、农药的利弊”为题展开辩论。
板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学肥料 课题2 化学肥料 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2.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问题。要合理施用化肥
和农药,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污染。3.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第二篇: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
课题2化学肥料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学会化肥的简易鉴别培养知识归纳和表达能力,.培养观察分析实验探究能力感受化学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作用,树立学以至用的理想
重点和难点:
化肥的分类和鉴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药品:氯化铵 硫酸铵 碳酸氢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各一瓶有标签, 尿素 氯化铵 碳酸氢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硝酸钾各一大瓶,贴纸,火柴盒,研钵,药匙
教学设计:
同学们,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俗话说,庄稼一只花,全靠肥当家.化肥是农业增产的有力措施.今天我们一起来参加一场春季化肥交易会.参加本次交易会的有四家化肥厂,分别是氮肥厂 磷肥厂 钾肥厂 复合肥厂 ,任命厂方代表:四名.7人小组.给产品,其他为客户,给贴纸.氮肥厂:尿素(尿素代替)等
磷肥厂:磷矿粉等
钾肥厂:硫酸钾(氯化钾代替)
复合肥厂:硝酸钾(过磷酸钙代替)
自学课本76-78页,给出自学问题.书上有的划下来.找不到的集体解答.讨论广告词:参考关键词:作用缺乏症化肥种类
厂方代表上台发言,推销自己的产品,.可以尽情吆喝,但是不可以忽悠我们消费者限时两分钟分钟.客户自主选择化肥.化肥推销出去越多的为优胜.领一组实验仪器下去.氮肥推销2种,尿素 氯化铵(其中碳酸氢铵冒充尿素)分别放在纸上,磷肥推销两种磷矿粉,过磷酸钙,钾肥推销两种氯化钾,硫酸钾 复合肥推销一种硝酸钾用过磷酸钙代替.无购物抽奖环节:回答对问题者领奖品判断什么肥
2总结各种化肥的作用,种类和缺乏症氮的固定张大爷发问
明天是3.15消费者权益日,我们要严厉打击不法商贩,打击假冒伪劣,如何鉴别我们买到的化肥是真的呢?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演示实验.填书上表格.总结方法:一看 二闻 三溶 四加熟石灰研磨
原理: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鉴别你所得到的化肥?找出不法商贩
学生反馈:
学生上台推销这种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推销员来说在演讲过程中对该种化肥的知识进行了再加工,很生动,幽默,这堂课学生普遍感觉很精彩,很生动,提高了化学学习的兴趣.建议:还要增加学生间的互动,在课前就布置让大家充分准备,充分讨论.中间抢购化肥有些乱,多一点课本知识,.发言词太夸张,应实际些,更注重讲解化肥的作用,更让买家放心,答题发奖的方式提高了,时间分配不够,化肥的鉴别很仓促,.重点应该是放在鉴别的地方.也可以举行辩论赛,大家参与度更高些,
第三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 教案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2 化学肥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生产中常见化肥的主要成分及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认识合理使用化肥的必要性。了解常见农药的组成、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知道常见的防止农药中毒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走访等方式了解化肥、农药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肥、农药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知道合理施加的必要性;并知道化肥、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是建立生态文明的第一步。
二、教学重点、难点
化肥、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对人体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 [引入] [创设情景] 在农村地区,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常使用化肥与农药。请大家通过回忆列举几种常见的化肥与农药? [交流与讨论] 说说它们的作用? [新课]
一、常见化肥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总结] 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使用化肥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作物生长所属要的营养元素。常见的农药有敌敌畏、乐果、甲胺磷等,使用农药的主要目的是杀死影响植物生长的害虫和杂草等。[展示] 类型 主要物质
氮肥 NH4HCO3、NH4Cl、(NH4)2SO4、NH4NO3 尿素[CO(NH2)2] 磷肥 过磷酸钙[ Ca(H2PO4)2 和 CaSO4] 重过磷酸钙[Ca(H2PO4)2] 钾肥 草木灰[ K2CO3 ] KCl [转引] 化肥秒当,不但可能降低肥效,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请大家讨论第33页“各抒己见”,对合理使用已板结的硝酸铵提出建议。
[讨论、总结] 对于已板结的硝酸铵,绝对不能采用敲击的方法加以粉碎,可以将其溶于水后使用。
[讲解] 为了更好地促进作物的生长,有时需要将化肥混合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将化肥混用有时可能导致肥效下降。例如,由于铵态氮肥显酸性,草木灰显碱性,将两者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反应,导致铵态氮肥肥效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常使用含氮、磷、钾元素的复合肥。
二、常见农药的组成、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转引] 目前使用的农药大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储存和使用农药时更应注意安全。请大家讨论有关农药使用时的几个问题:
1. 为什么盛放农药的容器不能随处清洗?不能用来盛放食品? 2. 在食用瓜、果、蔬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讨论、小结] 在使用化肥、农药时,应防止农药与皮肤接触,更应防止农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消化道。因此,盛放农药的容器不能随处清洗,洗涤液不能流入饮用水源,更不能用这样的容器来盛放食品。在食用瓜、果、蔬菜前应将其浸泡几分钟以除去残留的农药,绝对不[转引] 若不慎发生农药中毒事故,应立即清除毒物并送医院治疗。请大家完成第35页“交流与讨论”,解释所采用的解毒方法的原理。
[讨论、小结] 由于敌敌畏、甲胺磷等均为磷酸酯,性质和有机酸酯类似,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比较完全,但若用强碱会引起腐蚀,因此常用NaHCO3溶液洗肠。使用泻药的目的是尽快排出体内的毒物。
[讲述]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生态所所长高吉喜近日在“可持续农业:全球的挑战”论坛上指出,农业生产给中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他说,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等的大量使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大气、土壤和水污染。具体表现在温室气体不断增多;重金属、硝态氮在土壤中累积,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地表水出现富营养化,地下水落石出则受到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
农业污染现状堪忧在农业污染的诸多成因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兽药以及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中所产生的畜禽粪便管理不利等都是重要因素。
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问题严重
近年来,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化肥的使用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2004年全国化肥使用总量已达到4637万吨,比上一年增长5.1%。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是,氮肥使用量为世界的30%,每公顷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磷肥的使用量为世界的26%,每公顷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86倍。使用化肥的强度平均每公顷达400公斤(太湖流域曾高达600公斤),平均使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使用上限的2倍,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标准。
由于氮肥过量使用,未被植物吸收的部分,通过地表径流、淋洗和蒸发等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显示,每年我国有123.5万吨氮通过地表水径流到江河湖泊,49.4万吨进入地下水,299万吨进入大气。长江、黄河和珠江每年输出的溶解态无机氮达到97.5万吨,其中90%来自农业,而氮肥占了50%。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也是最大的农药使用国。1983年农药的使用量是86.2万吨,而到了2003年,仅仅十年时间,全国农药使用量就达到132.5万吨。在一些高产地区,每年施用农药30多次,每公顷用量高达300公斤,有的甚至超过450公斤,过量使用、利用率低的问题十分严重。1.水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1/5,而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及畜禽粪便的管理不利造成的农业污染,致使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对我国的水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根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陕西等地的600个地下水样的调查显示,我国一些地区地下水正面临被硝酸盐(硝酸盐是氮肥、动物粪便、动植物尸体等中所含氮化合物降解的终端产品)污染的严重威胁。
2、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及污水灌溉等多种原因,一方面,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另一方面,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且情况严重。
3.部分农产品安全质量下降
目前影响我国农产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和硝酸盐污染。
4、农产品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出口不畅的主要原因和影响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5.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1)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升高
目前,我国还没有直接的有关农村面源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报道。但是,现有可供研究的监测资料可以间接反映出农村生态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2)加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随着许多地方畜禽粪便直排水体,在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的同时,也加重了当地肠道传染病的流行趋
(3)婴儿发生出生缺陷的危险性提高
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从1996年至2000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农村高于城市。6.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一些农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出现了农作物减产,质量下降,甚至传统农作物无法继续种植的现象。农业污染还造成渔业、畜牧业、旅游业的经济损失。
农业污染给本已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危害,从现象上看,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从本质上看,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粮食安全、甚至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课堂小结] 化肥、农药为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过度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与农药。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治理,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布置作业] P84-85:
1、2
第四篇:课题二化学肥料说课稿
《课题二化学肥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课题分析: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将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药的使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化肥的简易鉴别。介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的化肥。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依据教学大纲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判断植物缺乏主要化学元素的特征的方法。
(2)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3)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对有关化肥、农药使用的思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解决原有问题、促进社会和生产发展的同时,往往又可能会引出新的问题,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
3、重点、难点的确定:
化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应用,所以常用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就成为本节的教学重点
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根据化肥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完成,所以就为本节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手段,通过学生自读、教师引导为主,从分析、归纳、到解决实际问题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阅读法、问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
1、自然引入:通过前面酸、碱、盐几类重要的化合物的学习,知道了他们的性质及用途,今天学习的化学肥料就是化合物在农业生产的重要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知识的学习
(1)认识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认识化肥农药使用的利弊。(3)学习鉴别化肥的方法。为完成上面的教学知识点,采用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项: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其次通过给出化肥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让学生思考鉴别化肥的思路和方法。并且通过化肥农药使用的利弊,认识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提高科学素养。
3、推敲精选习题:我所选的试题都是近两年的中考试题,使学生能过早的接触中考题,学生在做中考题的过程中既扩大了知识面,又能增强学生的信心。
4、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四、布置作业
第五篇:课题2 氧气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物理性质。
② 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③ 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氧化物的概念。1.2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② 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②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③ 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教学难点
①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②让学生体验到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问题与讨论
假如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必用品?为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从学生了解氧气可供给呼吸这一点导出本节课的主题。[学生讨论、交流、发言](过渡)指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讨论并描述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从色、态、:味等角度描述对氧气的认识,并阅读教材中关于氧气的性质。[讨论与思考]
1、你能证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吗?
2、你能证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吗?你对“不易”两字如何理解?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共同讨论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不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氧气(无色)→–183℃液态氧(淡蓝色)→-218℃固态氧(淡蓝色)[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化学性质是由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过渡]既然化学性质是由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那么,我们大家就通过实验一起探讨氧气的化学变化。
问题与讨论
1、展示一瓶无色气体,如何来证明它是氧气?
2、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为什么在空气中只能看到火星,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论。(也可用带火星的纸条。)教师提供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火柴 药品:木炭、石灰水、氧气
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分工合作,有实验者,也有记录者。[讲解]通过实验,我们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
1、木炭反应掉的那一部分物质生成了什么?如何验证? 问题
2、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需要什么条件?会有什么现象? 学生完成实验后,讨论后回答实验现象和文字表达式。
1、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现象 : ①发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教师提供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火柴 药品:硫磺、氢氧化钠溶液、氧气
(实验时,教师示意学生实验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分工合作,有实验者,也有记录者。
问题
1、硫在空气中和氧气在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
问题
2、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对空气造成危害,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我们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问题
3、硫燃烧产生有害气体,为了减少或避免空气污染,如何改进实验?(合理即可,充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回答:噪声、易产生火灾,还有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学生讨论总结实验现象和文字表达式。
2、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明亮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教师演示:铁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问题1: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前为什么要用纱纸打磨?实验中的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
问题
2、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如果给它提供足够的氧气,能燃烧吗?
问题
3、在日常生活中,煤球是如何点燃的?怎么样才能让铁丝燃烧起来? 问题
4、猜想一下瓶中水有什么作用? 观察实验 讨论总结:
1、铁丝在空气中易生锈,打磨的目的是除铁丝表面的锈;铁丝可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
2、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3、在日常生活中,煤球是先点燃易燃的汽油等,再引燃煤的,所以可以在空气中先用火柴引燃铁丝,火柴接近燃烧完后,再迅速伸进氧气瓶。
4、防止铁丝剧烈燃烧时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共同讨论后,通过观察学生得出现象和结论 学生总结
1、反应条件(点燃)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由于空气中氧气约占体积1/5,所以反应物的浓度对化学反应也有影响。
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现象:在空气中:不反应 在氧气中: ①火星四射
②放出热量
③有黑色固体生成
问题: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了什么问题? 总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