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思考
关于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思考
摘 要: 开展民主管理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牢固树立 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发展观,创新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企业民主管理的现状
推进基层企业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和保障基层企业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是全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课题。当前企业职工实现和保障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得到坚持和发展;厂务公开普遍推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初步建立;各项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与此同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对民主管理存在模糊认识,认为“职代会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适应市场经济”,认为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和独立的法人实体,而民主管理则是一个政治概念,企业应该集中精力于生产经营,建立高效的生产指挥和经营机制,而不应该搞民主管理。这些错误认识严重阻碍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现行的有关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规滞后,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是1986年颁发的,其基础是依据《企业法》,其适用范围以及对职代会的职权内容、组织机构、运行方式等方面的规定已经严重落后。而《公司法》对于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有关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只限于国有控股公司,造成大量其它公司制企业职工代表难以进入董事会、监事会;有的企业经营者视职工为“打工者”,不重视民主管理,许多职工也感到自己没有主人翁的地位;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开展困难,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得不到实现和保障,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有的比较严重,有的短时间内很难解决。可见,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真正实现职工民主权利依然任重道远。
二、企业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性
扩大基层企业民主,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证。实行民主管理,落实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民主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站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高度重视并充分体现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认识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指标,企业职工的权益应该得到保护,他们潜在的积极性和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让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潜在能力,不但为企业创造财富,还能获得安定、和谐、兴旺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者的威信和指挥效率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
为此,现代企业管理已从“以事为本”发展到“以人为本”;从抓“纪律”扩展到关心人的“行为”;从“管治”发展到“激发能动”;从“家长式”管理发展到“共同参与”管理。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的发挥。企业民主管理的根本就是从企业实际出发,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充分尊重职工、相信职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吸纳职工参与到各项管理之中,让职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
三、党政工齐抓共管,工会肩负历史责任
实行民主管理,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大量群众工作,需要党政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笔者的实践经验,从职工群众角度考虑,企业工会要着力构建多方位、多角度的维权新格局。维护职工民主权利的重点是推进企业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职代会、职工董事、监事、厂务公开、职工持股会、民主恳谈会等多种民主管理形式,并使之成为制度体系。企业工会应当主动与驻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商联、企业家协会等单位及司法部门建立联系,积极主动地宣传民主管理的性质和重要性,争取上述部门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民主管理是一项政治性、全面性的工作,工会作为群众组织,站在广大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主体一方,理应肩负起这项工作的重任,引导和组织职工正确维权,在维权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企业工会要积极争取党委对工会履行维权职能和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中主动进言献策,把职工群众的意愿变成规章制度,增强实行民主管理、实现职工民主权利的刚性力度。党委和行政领导对于民主管理的理解和支持,是企业民主实现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消减股份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本身的机能障碍,畅通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是推进民主管理的重要途经。法人治理结构是股份制企业中调整和规范所有者、经营者相互责权利关系的一种制度与机制的总和。这种制度安排是一种权利制衡的机制,相对我国传统企业的“党政一肩挑”有很多的优势,但却难以处理职工与企业、职工与所有者、经营者的权利义务关系。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探索建立职工董事会、职工委员会、“共决制”等辅助性管理机制,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互补发挥作用。在我国,探索实现股份制企业的职工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职代会作为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在协调处理职工与企业、职工与所有者、经营者权利义务关系中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削减法人治理结构本身的机能障碍,使职代会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并存,和谐运作,各自依法履行职责,使职代会在企业新体制中发挥新优势。笔者所在单位在推进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多方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如成立了经济小组,由纪委、行政领导、工会、管理部门和职工代表参加,专门负责对重大经济决策把关,并享有一票否决权。经济小组成立以来,已两次否决了企业行政的两个投资动议,受到职工好评,也得到企业行政领导的信任。
四、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立法工作
要使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机制有效、生动,得到社会上各相关部门确认和支持,应制订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方面的法律,使之规范化、法制化。首先应对现行的《全民所有制工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进行修订,使之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应借鉴但不能照搬国有企业职代会形式,可以规定一个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最低要求。其次,应尽早依据《公司法》制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参加公司民主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指导股份制企业职工参与董事会、监事会工作的有关制度,使企业民主管理有法可依。
五、发挥工会的组织者作用,促进民主管理有序有效
工会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者。通过组织职工有序地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可以发挥工会作为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作用,实现民主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工会的民主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组织职工选出自己的代表,依法与企业就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工资、保险、福利、规章等问题进行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监督并实施,充分履行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使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调动和发挥。另一方面是积极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通过厂务公开、合理化建议、安全生产监督等活动,加强企业管理,避免决策失误,同时又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六、结束语
在现阶段,推进现代企业的民主管理是工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工会干部去迎难而上。因此基层工会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组织和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肩负起这一光荣而繁重的责任。
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发展 “维护、参与、建设、教育”是工会的四项基本职能,而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组织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工会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油田企业改制上市的情况下,如何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加强和改进民主管理工作,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发展,是我们工会组织应该探讨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油田企业民主管理的现状
一般情况下,国有企业中越是效益好的单位,企业的民主政治往往建设得越好,职工的权益也保障得越好。当前,我们油田企业民主管理的现状是:
1、企业决策者重视民主管理工作。能够把民主管理作为建设企业民主政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途径,纳入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支持工会开展民管工作。同时,在极少数矿、大队级单位中,也存在着一些认上的误区,把民主管理视为工会的“单边行动”,没有作为企业管理行为,工人主人翁地位渐渐淡化。
2、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得到坚持和发展。能够按法定程序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职代会的“五项”基本职权,以及职工代表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得到很好发挥。同时,有的单位也存在着提案落实不到位,职工代表巡视“走马观花”等现象。
3、企业的厂务公开普遍推行。各单位能够通过各种形式,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及与班子建设和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等公之于众,接受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但是,厂务公开没有在规模上形成体系,全程监督、全方位公开还不到位,职工一旦发现问题没有监督处理的手段,群众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不高。
以上几方面问题,尽管不是普遍现场,但在我们单位中也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旦关系理顺不好,问题处理不当,则可能对工作产生负面效应,不利于企业和谐发展。
二、拓宽民主管理渠道的途径
在油田公司提出“原油4000万吨稳产目标”和“高科技新会战”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创新民主管理形式,组织职工有序地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群策群力推动企业发展是我们工会组系统的当务之急。
健全主渠道,实现老树发新枝。重点做好两方面:一是落实好职代会制度,突出其“日常管理”作用。在提案落实上,变集中征集为日常征集,提高提案质量,强化日常落实,向群众做好说明解释工作;定期组织代表巡视,重点巡视至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休假制度执行情况、劳动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等;适时组织召开团组长会,讨论大宗奖项分配方案、职工培训计划、安全工作安排,通报提案落实情况等。二是大力推行厂务公开,保证职工民主监督效果。健全厂务公开领导机制,建立由党委、行政、纪检、工会负责人组成的厂务公开领导小组,把厂务公开作为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管理品质的手段和途径;进一步细化厂务公开内容,在采油队要推行以考勤、奖金发放、误餐费使用、员工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四公开”制度,涉及员工利益和员工关心的工作资料随时可以查阅。还要丰富厂务公开的实现形式,除职代会主渠道公开以外,还应通过公开栏、电视、报纸、板报等形式做好日常宣传,并通过意见箱、举报电话等方式,了解职工的反应,不断改进工作。
拓宽新渠道,推行班级民主管理。《企业法》规定,“工人直接参加班组的民主管理”。班组民主管理是企业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我们不太注意的工作弱项。班组民主管理有4个基本形式。一是班组民主管理会。由班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讨论的内容包括:落实矿、队职代会决议情况、班组生产工作计划、班组奖金分配办法等。二是设立民主管理员。按照“一专多能”的原则,并根据本人特长,分别负责起班组宣传、技术、安全、资料等各方面工作,让职工直接参加班组管理。三是班组民主评议会。每季度召开1次,由工会组长或职工代表主持,职工可以围绕生产、质量、规章制度、内部分配乃至企业各项工作进行评论,畅所欲言。四是班组民主生活会。每季度召开1~2次,由工会组长主持,每个职工都可以围绕班组的各项工作及自己的表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起到消除隔阂、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稳定思想的特殊作用。
尝试其它方式,为民主管理助力。经过反复推敲,推荐三个民主管理的好形式:
(一)建立网上民主论坛。开设“直抒心声”、“民意互动”、“职工之家”、“学习交流”、“生产科技”等板块,在员工与领导之间、基层与部门之间搭建起信息沟通的桥梁,为职工建言献策提供平台。
(二)设立基层联系点。针对基层民主管理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按照工作性质不同,建立若干民主管理联系点,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进行重点培养和指导。
(三)建立联络员制度。要求基层小队确定1名班长为联络员,及时通报本单位民主管理及厂务公开等情况,保证基层民主渠道通畅。
三、应好好把握的几个问题
工会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代表职工群众的利益,涉及方面方面的关系。我们工会工作者只有理顺各种关系,善于借势借力,才能工作得心应手。
1、要处理好三层关系。即处理好工会与党委、工会与行政、工会与职工的关系。企业党组织与工会组织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工会只有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才能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工会干部才能正确行使权力。如果与行政部门在某些方面有不同意见时,及时向党委汇报,由党委出面协调,帮助解决。工会与企业行政是相互支持、合作的平等伙伴关系。工会干部要与行政搞好互助合作关系,让它感到工会组织是行政的有力臂膀,工作离不开工会。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把职工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反映给行政领导,特别是有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与行政领导及时进行协商,寻求解决途径。职工群众是民主管理的主体,企业民主管理离不开职工群众的自觉参与和积极奉献。调动、引导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土壤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职工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和发挥,才可能真正推动民主管理走向深入。
2、要善于借势借力。实行民主管理,涉及市场经济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大量群众工作,需要党政工齐抓共管。工会要善于借党委之势。争取党委对工会履行维权职能和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中主动进言献策,把职工群众的意愿变成规章制度,增强实行民主管理、实现职工民主权利的刚性力度。如借党委开展“四好”班子建设、“六好”基层队建设之势,抓好两级班子民主政治建设;借党委开展“五型”班组创建之势,抓好班组的民主政治建设;借党委开展“解放思想、谋划发展”之势,组织员工积极参政议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工会还要善于借行政之力。借行政的财力和物力,解决民主管理的基础设施,如宣传窗、公布栏、意见箱、投票箱等;召开职代会的全部费用都由行政支付。借行政的“人力”,在矿、大队组成劳动保护委员会、安全生产监督委员会、生活福利工作委员会等,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在小队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通过民主管理的途经提高伙食标准。
3、要加强自身学习。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名工会干部,一定要使自己在政治上成熟起来,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思想和行动与党委、与行政保持一致。还要丰富业务知识,维权过程中常涉及的法律法规,如《工会法》、《工会章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都要认直学习掌握,做到灵活运用。同时,根据工作发展需要,着力培养一批思想素质好、技能过硬的骨干队伍,夯实民主管理的基础,这样不仅企业民主管理,乃至工会工作和企业发展都会因此受益。
第二篇: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思考
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思考
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思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部分企业劳资关系紧张,矛盾突出,影响企业和谐发展。因此,推进企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必须对此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以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必要性
1.企业民主管理是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大报告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民主管理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职工代表大会成为这个阶段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成为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我国已建立工会组织的公有企业中,一半以上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在部分较大型私营企业中也已探索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如建立工会组织,召开企业民主对话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尝试实行民主议事会、民主共商会、厂务公开等形式的民主管理。这些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应运而生的企业民主管理形式对协调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适时总结升华这些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制定为法律法规,无疑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和完善,应珍惜这一时机。
2.推进企业民主管理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工人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坚强柱石,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能否体现,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推进企业民主管理正是体现工人阶级在民主政治建设中主体地位的需要,是广大职工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平台,是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是实现当家做主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无疑,企业民主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适时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行厂务公开、集体协商、企业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等配套制度体系的社会环境已基本形成,推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可谓势在必行。
3.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企业制度以社会化大生产为条件,以资本的社会化配置为基础,以高新技术运用为支撑,以现代化企业管理为纽带促进企业运营发展,这其中人是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资金、技术、管理、物质条件离开人则失去意义。在这里,“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应体现在以“职工为本”、体现在民主参与机制的形成和运用上。综观中外,凡成功的企业,都是有效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和制度的企业,通过民主管理的形式,使资本运营、技术管理、物资管理等达到效益最大化。我国当前出现的诸多企业职工权益受损问题,证明企业民主管理正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软肋”。有些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虽然已被列入企业管理规划或方针、政策之中,但离真正落实到位尚有距离。当前,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仍处于爬坡阶段。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使广大职工知情、参政,有效参与企业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是广大企业职工的企盼,也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当前企业民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民主管理缺乏法律保障。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代表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虽然已实行二十余年,但是其基本形式、实施主体、基本程序、制度体系等尚未形成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现有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公司法和各地有关法规,虽有涉及企业职代会和民主管理的内容,但条文零散,规定原则,缺乏统一性、系统性和约束力。1986年*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对职代会有专门表述,但时间过早,其适用范围也不能适应和满足各类企业职代会建设的需要。
2.在非公企业、外资企业如何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尚无明确完整的法律法规,往往不能得到出资方认可。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尚处于自由取舍状态。
3.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与企业党内民主制度,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制度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在实践中,许多企业将职代会混同于股东大会或党组织召开的党员大会、行政召开的职工大会。用股东大会、党员大会等许多不规范的形式取代职代会的情况时有发生。
4.企业民主管理的理念未真正形成。有些企业党政领导对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职工群众对职代会应有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的权利、义务认识不清,一些企业长期不成立工会,不召开职代会,职工无法参与民主管理。
5.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及其制度体系尚需规范。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应有一系列规范的组织形式、程序要求等,但在当前企业管理实践中却缺乏规范、统一,操作随意,难以保证成效。其他与职工代表大会有关的制度,如厂务公开、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等与职代会制度的有机联系及其在企业民主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尚不清晰,约束力不强,往往流于形式或未真正得到运行。
进一步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建议
1.从我国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体制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健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十分重要性。切实把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放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位置。
2.从立法入手,规范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当前全国已有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以不同形式制定了企业民主管理法规,对指导企业民主管理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从更高层面看,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确立尚缺乏统一的规范,缺少有力的法制保障。因此,国家如能适时出台有关法律法规,可对进一步推进企业民主管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企业党组织对推行民主管理制度的领导。企业党组织是企业的领导核心,不能只着眼于经济指标和利润数量,更要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使广大职工群众能够实现体面尊严地劳动和共享企业劳动成果出发,切实抓好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4.在规范国有、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同时,探索研究私营企业推进民主管理制度的有效形式,使职代会、厂务公开、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私营企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作用,促进私营企业健康发展。
5.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实际,实行不同内容的民主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要在巩固、完善、创新制度,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和执行的鲜活力上下工夫,发挥主导、示范作用;改制企业要在改制过程中,发挥职代会作用,实行厂务公开,特别是将改制政策、财务状况,资产处置、出资人资金到位、选择经营者等情况在职工大会(职代会)上公开,切实保证广大职工群众依法参与改制全过程,并通过改制完善企业基层民主管理制度;非公有制企业要切实通过企业规章建立职代会制度,将订立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和履行、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职工社会保障费缴纳等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的主要内容,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实现;小企业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依托乡镇、街道、社区、工业园区,建立区域性或行业性工会组织,实行职代会制度,并不断探索和规范职代会制度运行方式。
6.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高度,大力宣传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不断提高企业领导层、企业职工队伍的民主管理素质;加强研究、推广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水平和广大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实际能力。
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思考
实行民主管理制度是民营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之举,是民营企业从以家族制为主要治理结构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当前的情况看,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推行民主管理制度的条件。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民营企业推行民主管理制度提供了经济条件。民主管理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经济民主,就是劳动者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必然受到市场经济法则的规范。市场的激烈竞争、劳动关系的深刻变革、劳资合作的客观要求,都使民主管理制度的推行成为实际需要。
二是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为在民营企业中推行民主管理制度提供了政治条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的,就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根本上体现和代表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其中也包括民主管理企事业的政治权利。政治民主必然为经济民主服务,从而为民主管理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
三是劳动立法的完善和实施,为在民营企业中推行民主管理制度提供了法制条件。在我国的许多法律法规中,都对民主管理问题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工会法》规定,国有、集体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工会,依照法律规定组织职工采取与企业、事业单位相适应的形式,参与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这就为民营企业推行民主管理制度打下了法律基础并创造了有法可依的条件。
四是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的确立和实践,为在民营企业推行民主管理制度提供了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现代管理思想的不断更新和先进管理方式的创新,使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民主意识逐渐形成和增强。特别是由公有制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大多数都有运用民主管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他们能充分认识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发挥和挖掘他们在生产经营中聪明才智的重要性,这就为在民营企业推行民主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工会组织的建立,为民营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推行提供了基本的组织条件。按照经验和惯例,民主管理工作是由工会组织职工开展实施的。随着民营企业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民营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将逐步普及并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六是部分民营企业的实践,为在民营企业中推行民主管理制度提供了基本经验和范例。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包括民主管理经验,必然为我们所学习和借鉴,并根据本地的实际不断创新,形成与现代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民主管理制度体系,为繁荣民营经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思考
摘要:
开展民主管理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发展观,创新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企业民主管理;政治权利
一、企业民主管理的现状
推进基层企业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和保障基层企业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是全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课题。当前企业职工实现和保障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得到坚持和发展;厂务公开普遍推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初步建立;各项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与此同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对民主管理存在模糊认识,认为“职代会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适应市场经济”,认为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和独立的法人实体,而民主管理则是一个政治概念,企业应该集中精力于生产经营,建立高效的生产指挥和经营机制,而不应该搞民主管理。这些错误认识严重阻碍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现行的有关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规滞后,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是1986年颁发的,其基础是依据《企业法》,其适用范围以及对职代会的职权内容、组织机构、运行方式等方面的规定已经严重落后。而《公司法》对于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有关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只限于国有控股公司,造成大量其它公司制企业职工代表难以进入董事会、监事会;有的企业经营者视职工为“打工者”,不重视民主管理,许多职工也感到自己没有主人翁的地位;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开展困难,职工民主政治权利得不到实现和保障,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有的比较严重,有的短时间内很难解决。可见,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真正实现职工民主权利依然任重道远。
二、企业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性
扩大基层企业民主,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证。实行民主管理,落实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民主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的高度,站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高度重视并充分体现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认识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指标,企业职工的权益应该得到保护,他们潜在的积极性和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让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潜在能力,不但为企业创造财富,还能获得安定、和谐、兴旺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者的威信和指挥效率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
为此,现代企业管理已从“以事为本”发展到“以人为本”;从抓“纪律”扩展到关心人的“行为”;从“管治”发展到“激发能动”;从“家长式”管理发展到“共同参与”管理。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的发挥。企业民主管理的根本就是从企业实际出发,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充分尊重职工、相信职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吸纳职工参与到各项管理之中,让职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
三、党政工齐抓共管,工会肩负历史责任
实行民主管理,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大量群众工作,需要党政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笔者的实践经验,从职工群众角度考虑,企业工会要着力构建多方位、多角度的维权新格局。维护职工民主权利的重点是推进企业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职代会、职工董事、监事、厂务公开、职工持股会、民主恳谈会等多种民主管理形式,并使之成为制度体系。企业工会应当主动与驻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商联、企业家协会等单位及********建立联系,积极主动地宣传民主管理的性质和重要性,争取上述部门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民主管理是一项政治性、全面性的工作,工会作为群众组织,站在广大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主体一方,理应肩负起这项工作的重任,引导和组织职工正确维权,在维权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企业工会要积极争取党委对工会履行维权职能和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中主动进言献策,把职工群众的意愿变成规章制度,增强实行民主管理、实现职工民主权利的刚性力度。党委和行政领导对于民主管理的理解和支持,是企业民主实现的前提条件。
笔者认为,消减股份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本身的机能障碍,畅通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是推进民主管理的重要途经。法人治理结构是股份制企业中调整和规范所有者、经营者相互责权利关系的一种制度与机制的总和。这种制度安排是一种权利制衡的机制,相对我国传统企业的“党政一肩挑”有很多的优势,但却难以处理职工与企业、职工与所有者、经营者的权利义务关系。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探索建立职工董事会、职工委员会、“共决制”等辅助性管理机制,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互补发挥作用。在我国,探索实现股份制企业的职工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职代会作为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在协调处理职工与企业、职工与所有者、经营者权利义务关系中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削减法人治理结构本身的机能障碍,使职代会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并存,和谐运作,各自依法履行职责,使职代会在企业新体制中发挥新优势。笔者所在单位在推进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多方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如成立了经济小组,由纪委、行政领导、工会、管理部门和职工代表参加,专门负责对重大经济决策把关,并享有一票否决权。经济小组成立以来,已两次否决了企业行政的两个投资动议,受到职工好评,也得到企业行政领导的信任。
四、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立法工作
要使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机制有效、生动,得到社会上各相关部门确认和支持,应制订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方面的法律,使之规范化、法制化。首先应对现行的《全民所有制工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进行修订,使之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应借鉴但不能照搬国有企业职代会形式,可以规定一个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最低要求。其次,应尽早依据《公司法》制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参加公司民主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指导股份制企业职工参与董事会、监事会工作的有关制度,使企业民主管理有法可依。
五、发挥工会的组织者作用,促进民主管理有序有效
工会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者。通过组织职工有序地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可以发挥工会作为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作用,实现民主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工会的民主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组织职工选出自己的代表,依法与企业就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工资、保险、福利、规章等问题进行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监督并实施,充分履行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使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调动和发挥。另一方面是积极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通过厂务公开、合理化建议、安全生产监督等活动,加强企业管理,避免决策失误,同时又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六、结束语
在现阶段,推进现代企业的民主管理是工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工会干部去迎难而上。因此基层工会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组织和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肩负起这一光荣而繁重的责任。
第三篇:推进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计划
××股份有限公司坚持把厂务公开工作作为做强做大企业的“阳光工程”,近年来不管企业如何改制,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方针没有变,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没有变。厂务公开工作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凝聚了全司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推进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增强了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一、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的高度来认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发展目标。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建设和谐企业、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在推进现代企业建设进程中,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维护只是手段,维护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企业建立起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
关注企业发展。近七千名职工进行身份置换,变“国企人”身份为“社会人”身份,未出一例上访事件,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就建立了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二、从纳入企业管理制度机制中来规范
煤电公司以改革为契机,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努力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和深化。一是从被动式向列入企业行政管理重点内容的主动式转变。努力将厂务公开纳入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工作范畴,各单位行政在厂务公开工作中真正起到主体地位的作用。二是从单一型向上下联动的双向型拓展。三是从注重表层内容向企业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延伸。厂务公开要深化,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公开内容的含金量。我司从加强厂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上着手,找准最佳的切入点,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为主体、党政工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建立由工会主席负责,两级工会为主体,纪委、人劳、财务、审计、生产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由纪检牵头、工会、监察等部门及部分职工代表参与的厂务公开监督机制;建立把厂务公开工作列入创建“双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的考评机制。由于把厂务公开的要求有机融入到依靠职工办企业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在企业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中,都充分体现厂务公开的原则,使厂务公开的各项内容成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厂务公开工作在推进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深化。
三、从职工关注的热点、企业管理的难点、廉政建设的焦点来推进
我司在推进厂务公开工作中,围绕坚持“一个主体”(行政主体)、做到“二个突出”(突出“过程公开”及突出“点题公开”)、把握“六个性”(公开形式的多样性、公开范围的层次性、公开时间的及时性、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工作制度的延续性、公开工作的有效性)的工作要求,把职工群众利益作为“第一任务”,把职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不断向企业管理领域延伸。如实际工作当中,我司在人事制度管理上实行了干部任免选聘公示竞聘制度、后备干部公示制度;在物资采购上实行采购渠道、采购价格、采购结果“三公开”制度,从采购项目审定、商家的选择、发标、收标、开标、评标、确定采购方案、合同鉴定、合同履行等按流程进行严格地规范及监控,二00六年大型设备订货103项,招投标率达100%,节约资金达114.24万元;大宗物资采购61项976.52万元,招投标率达98.3%,节约资金达47.41万元。在工程项目招投标上,实行了资质认定、工程准备、工程招投标、工程后期管理、招标违规通报“五公开”制度,避免了一些“暗箱操作”问题的发生。二00六年,公司又把规范效能监察工作程序作为廉政建设的焦点,出台了《xx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规范效能监察工作程序的通知》,对“三重一大”集体议事程序、煤炭销售及煤质管理全程监察、物质采购规范流程、大额度资金使用情况、矿井建设工程效能监察和重要人事任免及重要管理人员招聘选拔的监察环节、流程作了严格规定。
第四篇:关于企业民主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企业民主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职工队伍结构以及社会利益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发展基层民主,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对工会维护广大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新形势下,探索和研究企业民主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现形式,对于推动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民主管理基础理论的主要流派
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理论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的性质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指导方针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从而决定了工人阶级是党的政治领导的依靠力量和组织基础;同时,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关系和民主政治制度也决定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正是由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对生产资料享有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和支配权,这就决定了需要在公有制企业中实行职工民主管理,这是我们实行企业民主管理的政治背景和基本前提。即便是在非公有制企业,由于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保障全体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这也是社 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追求。而且长期以来,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一直是党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贯彻落实、发挥广大职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报告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范畴,并明确指出,发展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为工会开展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维护广大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依据。因而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广大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是广大职工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制度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
2、利益相关者理论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公司作为一种有效率的组织,是一个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在这一契约组织中,股东、职工等各种利益主体之间都是平等的独立主体,这种主体地位决定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种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共同治理”的机制。在这种“共同治理”的机制下,吸纳职工的广泛参与,便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必然选择。同时,人力资本所有权理论认为,企业职工在就职期间以自己的技能、智能、体能等作为资本,以付出劳动为形式,投入了企业的发展,而且劳动者拥有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毫不逊色于投资者的资本,它们同属于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资本要素,2 因而职工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因而西方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实行民主管理,能够集思广益,减少决策上的失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也能够加强群众监督,避免个别领导干部独断专行、暗箱操作,防止资产的流失。此外,从长期来看,企业要想长久保持活力和生命力,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具体到企业的科学发展,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通过建立健全职工参与、平等协商和利益共享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使企业与职工结成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这是企业民主决策和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3、劳权理论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挖掘人的最大潜能。对企业来说,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就是要尊重职工、关爱职工,摒弃那种将职工只当作“廉价劳动力”的观念,确立人是企业中最具活力、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最具决定性资源的观念。现代劳权理论认为,企业由资本、管理、技术、劳动等多种要素构成,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整合各种要素,使其各自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劳动者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一种被支配的要素,职工有权作为劳权代表参与企业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企业要想实现最佳组合,就必须发挥劳动者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作用。为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长期发展目 3 标,资本、技术等要素应作出一定的“让步”,让劳动者参与介入企业生产管理各项活动,而且企业通过民主管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职工了解企业,认同企业文化,将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因而实行企业民主管理,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的实际需要。
4、和谐社会理论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建设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内容之一是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与企业本着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等的原则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在建立和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有一定的制度平台,使双方在相应的制度约定下,协调彼此的利益要求,达成解决问题的办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要使作为劳动关系主体一方的职工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得到保障和尊重,并能够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和渠道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和诉求;而且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需要由雇主与职工双方共同协商和决定。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公正有效的协调劳资双方的机制和制度,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正是以尊重大多数人意志为原则,有效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求大同存小异,使企业内部不同利益群体建立起互相合作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因而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也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需要。
5、维权理论
现代维权观认为,维权,即维护主体应有的权力。这些权力是法律赋予的,是主体应该享受的。之所以没有享受,主要是为 4 人所剥夺。而出现这种剥夺,主要是主体对于自身权利了解不够,无法有效地享有自身的权力。为此,需要对主体进行增权或充权。增权有宏观增权与微观增权两个层面。宏观增权是指对群体权力的充实与增加,微观增权是指对个体权力的充实与增加。增权有个体自身的主动增权和外力推动两大模式。目前在我国一些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中,由于企业的逐利本性,存在不签订劳动合同、经常拖欠工资、随意加班加点甚至无视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规避国家法律、严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由此也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给职工本人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因而从源头上构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外力推动和制度保障为职工主动增权提供有效的平台和渠道,不仅是职工表达其合理利益诉求的实际需要,也是规范企业行为,防止和消除企业的逐利本性,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工会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关于企业民主管理若干现实问题的思考
1、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职代会制度的性质和定位 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职代会制度的性质和定位问题。首先,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再次强调民主管理的地位。即它是我国社会政治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我国实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本措施,是我国职工(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是我国工会开展工作的基本手段,是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的基本标志之一。其次,对职代会性质应当从多个角度来概括,我们可以界定为:职代会是以职工广泛参与为特征、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以集体协商为基础、以协调利益关 5 系为核心内容、以规范的民主程序为保障的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再次,基于此种认识以及职代会在事实上已成为所有企业的民主管理形式,目前我们应逐步淡化“权力”和“机构”的表述,从原有的民主管理权力机构逐步转为职工参与沟通的制度平台,在定位上可以明确为:职代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形式。
2、合理设置体现时代特征、适应制度发展的职代会职权 职代会的职权是企业职代会制度的核心,上海的职代会制度发展至今,遇到了很多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非常有必要从“调整、充实、创新”的发展理念出发,对职代会职权进行调整,即:在实践中不断调整 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职权内容和职权履行形式;在实践中不断充实适应企业运作方式和职工利益需求的职权内容和履行形式;在实践中不断对职权进行创新,创立体现时代发展特征的、凸现民主管理精髓的职代会新职权。就今后发展趋势而言,职代会职权的调整方向应该为:一是扩大职工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状况的知情权;二是严格民主审议的程序,强化审议建议权;三是拓宽职工对企业各项事务的民主参与权;四是完善企业集体合同和规章制度的审议通过权;五是落实集体合同和职代会决议履约情况的监督权。当然,职代会最基本的职权应该为三项,即知情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和监督检查权。
3、理顺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 随着法人治理结构的逐步健全,国外企业管理理念的逐步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新三会”和“老三会”的并存,需要有序衔接,各司其职。而现有的职工民主管 6 理的职权设置、运作规则都很难适应这些变化,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通常来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劳资双方共同承担着经营风险,所以企业的控制权就不能由股东独占,必须由劳资双方共有。要使劳资双方分享企业的控制权,就必须在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注入职工民主管理机制,形成更加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职代会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一种管理制度,应成为现代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具体细化并规范职代会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关系。
4、全面布局将企业民主管理纳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是现代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民主管理制度不能割裂于现代企业制度而单独存在,必须融入到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框架内,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制度,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如前所述,这首先需要理顺职代会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职代会各自的职责分工,使职代会制度成为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将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把民主管理的理念、思想转化成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再次,要把民主管理制度渗透到企业各项内部管理之中,使民主管理既有形,又有神,让职工时刻体会到民主权利的存在。
5、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工作 当前,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入,相当多的企业领导干部实行了年薪制,逐步拉大了领导干部与普通职工的差距,甚至在部分困难企业,虽然职工多年没加工资,但企业领导的收入由于是 7 上级额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引起相当部分职工的不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深化企业民主管理,需要注重推动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建设以及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工作。在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建设方面,着重需要构建企业职工工资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并努力做到使企业领导干部的收入增长与企业经营状况尤其是要与普通职工的收入增长情况相挂钩,使领导干部的收入在职代会上务必公开。同时,可能在部分企业实行领导干部的收入公开较为困难甚至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关键是收入分配方案的公开而非具体数目的公开。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工作方面,关键是要做到评议指标的科学性、评议程序的规范性与评议结果的有效性,并积极与组织部门协调沟通,把民主评议工作与组织部门的干部管理联系起来,努力做到评用结合。
三、强化企业民主管理的有关建议
1、加快立法进程,为民主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近年来,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取得了可喜进展,但法律滞后始终是束缚民主管理制度发展尤其是非公企业开展民主管理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加上现有法律与原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之间出现了衔接问题,更加紧迫地提出了加快民主管理立法的要求。工会要积极研究分析民主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最核心的职代会建制与职权问题,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早日解决目前法律依据不足的困境。
2、依托有利时机,提高社会各界对强化企业民主管理、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认识
当前我们要抓住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机,努力提高社会各界对企业民主管理及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思想认识。首先是需要强化人大、政府的角色意识,在制订和执行有关法律和政策时,把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当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予以积极推动。其次是需要提升企业的责任意识。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是职工最密切的利益关系者,因而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制订有关制度时需要积极考虑职工的意见,吸纳其参与企业的管理,以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再次是增强各级工会的使命意识。工会要站在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把促进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维护职工民主权利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提升企业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最后需要培育职工的自觉意识。职工以自己的智能投身入企业的发展,其有权利参与企业的管理,因而我们应该激发职工的参与意识,增强其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民主社会的进程。
3、加强推进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力度,扩大民主管理制度的覆盖面
当前民主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的推进力度,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明确了讨论企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的规章制度和集体合同草案的载体是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大会,这对扩大职代会制度建制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迫使没有建立职代会制度的企业尽快建制,各级工会组织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趁势而上,快速推进民主管理制度的覆盖面,以充分维护好广大非公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4、拓宽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渠道,努力提高民主管理 9 制度的实效性
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应当是多渠道、多形式的,除了作为民主管理基本形式的职代会以外,还有合理化建议制度、职工董监事制度等。新修订的《公司法》明确了所有建立董事会的公司都可以有职工董事,所有建立监事会的公司都应当有一定比例的职工监事。工会组织应当积极利用法律的实行,会同组织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台有关制度规定,推动和规范公司制企业实行职工董监事制度。此外,工会应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效性:一是要通过民主途径及时、真实地反映职工的意愿,并形成企业与职工的双向互动;二是要通过民主程序维护职工的实质利益,让职工实实在在感受到民主管理带来的好处;三是要通过民主监督使职工掌握维护权益的主动权,对企业形成威慑力,不容企业轻而易举地侵犯。
第五篇:企业民主管理
企业民主管理机制
近几年来,我们在加快改革发展进程中,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始终注重和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和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下面针对如何加强企业民主管理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本人谈些个人看法,一、提高认识,夯实推行企业民主管理的思想基础
我们要始终把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看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科学民主决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妥善化解企业矛盾、构建和谐稳定企业的重要途径,是加强职工群众监督、推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力手段。我们坚持把推行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不断创新,从而使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在加强企业管理、推进企业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坚持决策民主、管理民主,不断促进厂务公开
强化和创新企务公开工作,建立新时期企务决策和企业管理的运行机制,是我们近年来不断推进的重要工作。我们要把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公司领导班子对过去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反思,深感“打铁须得自身硬”,能不能实行企务公开,企务公开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决策民主、管理民主。为此,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规定重大决策党委决定,决策过程体现民主集中制。坚持做到资料齐全、数据信息准确。表决和落实每一项提案或决议,都能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从而体现了公开议事、办事的原则要求,确保了公司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接受群众监督和质询。各单位的职代会每年都要进行民主评议干部工作,这些做法不仅对管理干部实施了有效的监督,也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企业职代会建设,构建企业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是推行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机制和主要阵地,是职工参与管理的重要平台,加强企业职代会建设,是完善企业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职代会,企业领导在重大决策中,比较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注意吸收一些合理化建议,使企业政策的制定更加完善、合理,更有效地把企业领导班子工作思路和意图与职工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舟共济的氛围。
四、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大力构建和谐稳定企业
在推行企业民主管理中,一方面抓好建章立制,形成规范,;另一方面,做好规范签约和履约工作,逐步加大对改制单位和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调解、职工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在构建和谐企业中,我们深入开展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好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困难和一些问题,推动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总结回顾公司的民主管理工作,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组织的要求和兄弟企业的先进经验相比还有差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进一步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推进民主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争取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