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00:2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

第一篇:高中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

让“设计”走进你的生活

———浅谈高中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

内容摘要: 当今以创新产业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让设计走进生活,已成为高中美术新课程下所关注的话题。本文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从五个方面来阐述“设计意识”的培养可行性,这当中强调以学生为本,以体验为基,并以活动贯穿于课堂,评价贯穿于活动中。

关键词: 设计意识; 观察方式; 人文课堂; 设计平台

许多人都渴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希望用他们独特的智慧来改造社会。许多人认为,设计专业是一门学术性很强的学科,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踏进去的。有时候,心中有一丝“蠢蠢欲动”的想法或构思,却从来不去探究,因为他们觉得,那是设计师的事,这种心理倾向总是使一些天才的构思湮灭。他们根本不知道,在国外,设计其实是很普遍的事儿。德国前联邦部长格罗斯曾说他的国家“三分之二的14岁以上的人理解设计并且积极参与设计活动”。韩国政府为了让做家务的主妇们也能领略到设计的魅力,建立了许多生活设计馆。很多国家每年设有政府设计大奖赛,积极鼓励大众参与设计。

令人欣喜的是,新课程下的美术学科,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设计的重要意义。一位预言家曾这样说道:未来最抢手的毕业生将不再是读NBA的学生,而是具有创新技术的艺术硕士生。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迫在眉睫,那么,什么叫设计意识呢?

所谓“设计意识”,是指在欣赏设计作品和进行设计活动前、活动中,对欣赏对象或操作对象有一种预先制定方案、设想操作过程、选择工具材料和工艺手段的敏感心理倾向。这种敏感的心理倾向往往是下意识地、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在高中《设计》模块开展中,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突破常规,让学生在思想上能愉悦地接受,在知识结构安排上做到由浅入深,从而建立起初步的设计意识。

一、转变过偏过激的思想认识

课堂上,我们应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敏锐地关注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是扎实有效的课堂观察方面的立体主义。那么,在设计教学中,学生对开展《设计》模块有什么看法呢?存在着两个误区:

误区1:绘画基础好的设计也就好

我们知道,设计与绘画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早期设计,总是要通过绘画造型来获得表现。但如果仅仅把设计当成绘画一样来看待的话,只能适得其反。在高等院校,常有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在设计方面不见得比别人好的例子。换句话说,绘画与设计在各自实现方式上是不同的,绘画虽然是一门艺术,但在制作过程中技术的成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说绘画在艺术的再创造下是一个新观念新手段的思维过程,那么绘画在技术中所包含的材料、技巧等一系列加了手段则是完成和实现这种思维的最终目标。这就决定了作为同一内容单幅独立的绘画作品,绝对不能重复存在,并且呈现给观众的必须是手工制作的真实的肌理材料。如油画用的是以油为结合剂的油性颜料画在布面或其它材料上。国画以笔、墨、宣纸、帛以及以水溶性颜料为主的肌理特征。而设计目的是为整个市场服务,具有显著的商品特征,在其实现方式上必然是在脑力劳动创造下的和机器大生产相结合的物化过程。在过去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设计从来都是以机器印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现今虽然时代变了,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电脑的产生无疑给设计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设计作品的产生方式更加体现机器的智能化、工业化、系列化,越来越显示出机器的重要性。

总之,设计与绘画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两个不同性质行业之间的关系,是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关系,是多层次、多社会性的理性思考与情感宣泄,表现个性与才气的关系。

误区2:评价上过分注重作品的形式美

在设计作品中,创意是形式的灵魂,而形式是创意的载体。然而,凡有设计经验的都知道,一张设计作品更注重的是创意,没有创意的设计作品,即便色彩与造型无可挑剔,也是毫无价值的。高中学生大部分的绘画基础并不是很好,如果在作业评价中过分注重作品的形式美,那么,一方面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会让一些好的创意流失。要针对学生的学情,才可以因材施教。要着重挖掘作品在美丽的外衣下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

另外,我极力提倡“设计”的小组合作精神,在每一小组各安排一名绘画基础相对好的同学参与到小组创意“风暴”中,以便于真正做到各取所长,各有特色,克服好创意无法“包装”的缺憾。

二、培养从自我到非我的观察方式

发现生活中寻常的视觉形象不足为奇,而通过不同方式手段发现生活中不寻常的视觉形象,才是我们获取设计创意灵感的有效途径。这种“不同方式、手段 ”在专业上称为“非我视角”。所谓“非我视角”,是指设计师在构思立意时要尽力跳出“自我”的狭小的思维空间,排开设计者自我(自我视角),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视野越是开阔,信息就越庞杂。与“非我视角”相对立的另一面,即称为“自我视角”,是指设计者在思考问题时,会不自觉地带上自我的感情偏好、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我们说一个设计师有没有灵气,就要看他的作品有没有个性和想象力。正是因为有了不同风格的设计师,我们才看到了那么多各有千秋的设计,否则,我们的视野将充斥着千篇一律的死寂。

高中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及理性思维的发展,容易陷于“自我视角”,使其局限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教师在发散学生思维的教学设计中,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去尝试不同的观察方式。比如,一个辣椒,一只蕃茄,运用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甚至通过不同角度的切挖,借以展开对该物体不同观察方法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通过非我的观察方式(非我视角)来获取各种视觉信息。

三、营造探讨与创新的人文课堂

“设计”即意味着创新,创新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在原来认识事物基础上的突破,从而获得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高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已从“白雪公主与灰姑娘”的梦想光环中逐渐过渡到理性探讨层面。那么,如何抓住学生的特点,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文课堂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美国心理学家罗斯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强调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能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应当为学生的认识与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去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同时,确定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才能让教师从“满堂灌”中走出来,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用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在优秀设计作品鉴赏时,我总是先以作品名称呈现,让学生主动思考(碰上这样的问题,我会如何处理),然后推出图片(我怎么想不到呢),结果他们会为精彩的创意而喝彩,课堂显得十分活跃,接着教师让同学们试着点评优秀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用适合的专业性语言进行概括。

其次,设计多元化的练习;练习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探讨提供各种媒介,更多的是起着导向的作用。在《苹果中的五角星》一课中,我设计了多层面的活动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取一个新的视觉形象,并且运用合适的方式(比如拓印法、描绘法、甚至照片拍摄等)将这种视觉形象转换为图形。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意味着有不同的兴趣点。设计多元化的练习,目的是为了有更多的选择,在探讨方面当然会有更积极更深入的投入。

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导与总结。要走下讲坛,参与到学生“设计”活动中,并且在共同的探讨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智慧火花,并加以肯定与表扬,甚至将他们实践操作的经验上升为理论的层面。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行,如果我们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更新,只把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当作一种形式,而不从心底里把学生看作“人”,并且是“发展中的人”的话,那么一切都将成为空谈。课堂不仅是传递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培育人性的圣殿。

四、创建展示自我的设计平台

一幅设计作品,总是传递着作者思考的各个层面,并寄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来实现自我价值。以往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师习惯于单一的量化打分来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新课程下的美术则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如学生作业的自我评价,学生作业的相互评价(交叉评价,分项评价,讨论式评价),形成互动、开放的评价标准。当然,评价还可走出课堂,即教师把学生的作业通过展示的形式推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评价。

展示学生设计作品既可以美化校园,营造校园文化生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设计的兴趣与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展示的场地不仅可以在学校展厅,橱窗,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建筑中的门厅、走廊、教室等所有可以利用的场所经常展示学生的设计作品,更可以利用传播广泛的“网络展厅”。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创建生活中的展示平台,即让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和物品作为设计主题,养成以艺术思维的方式和设计者的眼光看待这些环境和物品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例如,观察自己或同学每天使用的自行车,分析车子设计上的优点和存在什么缺陷,假如自己是设计者,考虑在扩展作用功能,增强美观程度等方面还可以进行怎样的改进等等。再则,教师还可提供信息让学生参与社会设计方案的征稿活动中,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所学的实用性。

五、提供较为前沿的展览窗口

众所周知,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优秀的设计作品总是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络和最前沿性的设计理念。在我国,当下文化思潮敏感,多元艺术格局相互碰撞,作为设计,已深入人们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代表了时代的美术走向和审美标准。为此,提供最前沿的设计窗口,掌握当前设计动态,扩大他们的视野,是培养学生设计意识的重要手段。

这就涉及到资源的搜集与利用问题。《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运用网络收集的资源,通过课堂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当然美术书籍和其他资源,包括画册、设计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也是获取资源的途径。对于作品的选择,要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要与学生所学习的设计知识技能方面相关联。在上《标志设计》一课,我运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移动公司标志等较为当代的设计作品,在探讨中也让他们了解了当前文化动态。在《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单元中,多次列举了时尚建筑与家居,如北京鸟巢体育馆,上海某大酒店的内部装饰等等,并且结合作品比较、分析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由此引起人们的审美在时代变迁中的种种变化。

充分运用学校的展览室,橱窗,把搜集的资料,通过复制放大,张贴,供学生鉴赏、参考,形成设计教学的第二课堂。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如参观具有主题性的设计展览,请当地设计师讲学,参观艺术家工作室等等,都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的有效途径。

设计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广泛的工程,是“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教育。在美术设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代设计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不同艺术设计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且通过多层面的活动,使学生逐渐对设计领域的学习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自己的“设计意识”得到确立并逐步得到加强,从而让“设计”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贺壮:《走向思维新大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3]梁良良:《创新思维训练》,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第二篇:培养文化意识

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吴忠芬

摘要:文章立足于《新课标》的目标要求,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提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从阅读、语法、词汇教学等几个方面渗透跨文化意识,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要实现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其中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三个方面。同时,《英语课程标准》还强调,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中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受到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社会对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交际能力,以适应国际化的趋势,从而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顺利发展。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说过:“采取只知其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然而,在我国传统的中小学英语课堂中,出于应试的需要,教师往往过多地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文化知识的导入和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很多学生掌握了较好的语言知识,却常常产生文化上的误解,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造成失败。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社会运用规则,减少乃至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二、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两者从文化习惯到思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在语言中,就必然造成对同一语句的不同理解和对同一现象或思想的不同表达方式。以往的外语教学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及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词不达意和语用失误的现象。这种体现在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语文化中对个人隐私的尊重

同讲英语的外国人谈话时,应尽量避免如年龄、职业、收入、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因为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对待个人隐私的态度存在差异。在中国,询问别人年龄、婚姻、收入、体重等似乎没什么不妥,但在英美国家,这些是属“个人隐私”问题,这样的问题不宜过问,否则就是失礼。再如中国人习惯打招呼时说“干什么去?”(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和“你在干什么呢?”(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别人的话语,会使对方感到很反感甚至恼怒。因此,在与英语文化中的人交流时,有必要了解他们文化中对个人隐私的理解和范围,切忌在交往中涉及到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二)英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不同国家的人由于长期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对礼貌的理解是不同的。英语国家please,thank you,sorry(请、谢谢、对不起)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词语。英美人在接受别人帮助时,会说谢谢,即使是家庭成员之间也会这样。而在中国,关系亲密的人总是说谢谢会显得生疏,这些词汇的使用频率不高。

中国文化讲究谦让、委婉和含蓄,英美文化提倡个性、率直和诚实。比如,中国人节日收到礼物时会客气一番,不当面打开礼物。而英美人士收到节日礼物会当面打开,并表示称赞和道谢:“Very beautiful!Wow!”、“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再比如,谦虚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在听到赞美之辞时,尽管内心很认同也很高兴,但还是要对赞美之词否定或谦虚一番。而英语国家的人会用“Thank you”来接受这种赞美和鼓励,让别人分享被赞美的快乐。

(三)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观念迁移现象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无意识地将本文化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迁移到其他文化中去,因此引起的语用失误比比皆是。如中国人崇尚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关怀他人被看成是一种美德。然而如果将这种关怀迁移到英语文化中,却常常导致语用失误,产生误会。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老人让座、帮老人拿东西、扶老人过马路等是有修养的表现。而英美国家的人独立意识很强,不想被看成弱者处处受照顾。例如遇到年长的外国人问候并主动搀扶,会使他们感到难堪;“您慢走”、“好好保重,注意身体”等关怀性的话语会让他们觉得自由受到干涉。

以上的文化差异说明,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交际能力。不了解英语文化,在英语交际中势必会遇到文化障碍,甚至会造成文化休克。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如果能够掌握语言所承载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便有助于正确、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对文化意识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词汇教学中彰显文化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正确运用词语。以“Go For It!七下 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为例,教师在教学动物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任何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例如中英两国的人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经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诸如 “狗仗人势、狗腿子、狗眼看人底”等。但是英国人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习语,例如lucky dog(幸运狗),喻指“幸运的人”;big dog(大狗),喻指“大哼、要人、保镖”;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等。又比如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吉祥如意的化身;而西方人对龙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

第三篇:电脑平面设计教学与设计意识培养

电脑平面设计教学与设计意识培养 ——教学中学生设计意识培养的几点做法

叶葵花

摘 要:设计意识作为贯穿设计活动的无形的主线,左右着设计的全部过程,它的作用巨大却又常常被忽视。创设积极的双边教学活动,注重差异性教育,用好“层次性”教学策略,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设计不同时限、不同完成方式的实训作业来巩固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电脑平面设计教学 设计意识培养 探索 做法

设计意识培养是让学生获得自主对各种造型形象的独立研究,表现方法的评价,以及运用材料、媒介来表达个人主观感受和设计意念的能力。设计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具有现代艺术设计意识、现代科学技术头脑和现代思维的创新型设计人才。设计意识的培养是现代设计教育思想的主旨,设计意识作为贯穿设计活动的无形的主线,左右着设计的全部过程,它的作用巨大却又常常被忽视,所教所学往往限于表面的理解而缺乏创造性的开拓动力。所以,职中阶段的电脑平面设计教学既要发挥计算机作为设计辅助工具带来的优势,将平面设计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加强设计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学生设计意识培养的几点做法。

一、做好课前准备,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创设积极的双边教学活动,为设计意识培养创造条件

设计意识是一种课本以外的知识,是一种可操作技能以外的思想能力。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说明“教”学生“学”,是为了学生“学”后能“做”,但是,学生要能 “做”,就必须会“想”,因为思想决定行为,进行电脑平面设计,就要知道“想”做什么,“想”用什么方法做,“想”怎么做最好,让学生“想”是电脑平面设计课教学中学生设计意识培养基本条件,如果课堂只是把知识、技能一味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是无法达到设计意识培养的,积极的双边教学活动正好解决这个问题。创设积极的双边教学活动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电脑平面设计课教学教师自己必须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对所教知识全面掌握,对所教学生的学习判断做好预期设计,才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施展好教学调控能力,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及收获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良好的双边教学活动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教师要能给学生积极的反馈,不要碰到问题,就闪烁其辞,左右而言它。否则,学生有问题不敢问,或者问了也白问,学习变成只是按步骤操作计算机„„,没有了自己思维,1 设计意识培养就无从说起,尽量为鼓励学生“想”、“问”创造机会。例如,我课前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设计《海底世界》海报实训作业,把画布大小作用、文字选区复制背景纹理、海报蓝色调协调等等许多抽象问题形象化,给学生直观的启发,并预先设计学习“陷阱”,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想”解决问题,设想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对链接图层等问题的动态变化、还考虑到学生自主练习时的反应与预期效果、师生互动状态等等因素影响,然后教师再进行解答。结果,教学效果如预想一样,课堂学习气氛活泼,学生学习印象更深刻,设计意识也自然成为学生学习和设计的行为意识。

二、注重差异性教育,用好“层次性”教学策略,让设计意识成为学生实训练习的动力

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关注学生掌握的知识、应用工具的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教学内容和要求也不同,如果按照同样的进度去组织教学,会出现学生不是“吃不饱”就是“吃不了”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曾经碰到这样的问题,在教授《闪电》技能的时候,一部分学生掌握很快,剩下时间就开始玩电脑游戏。发现问题后,我利用自己对这个技能的深入研究结果,马上改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实训过程研究如何生成两条交叉闪电的效果。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快的同学在理解了基本操作后就开始研究让不规则的闪电变成相对规则的闪电,经过他们的思索、观察、试验找到解决方法,而其他未解决问题的学生也已经完成基本技能训练,这时候经教师一提醒,问题就迎刃而解,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不同水平的训练。同时,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要辅导学生中要重过程的引导,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准许有差异,对“异想天开”的要肯定个性的不同,分别对待,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作品各放异彩,这样才会有“百花齐放”的可能。例如,在给卡通形象加眼镜练习中,有学生无法使用路径工具画眼镜而使用简单椭圆工具,我看到后就引导他制作成潜水眼镜,形象更有特色,学生学习能力同样得到锻炼。还有,教师在辅导过程要尽可能发现学生可贵的闪光点,加以扩大,在同学面前展示,让学生间不自觉产生竞争,为作品“成功”而努力,使设计意识在学生学习过程得到不断的强化。因此,要用好“层次性”教学策略,在实训作业中要采用分层次教学设计,将必须完成的实训作业细化为基本任务,再设计扩展任务。例如,教授运用描边路径制作邮票时,我将它作为基本任务,再结合动态画笔设置制作成流星效果是扩展任务,提高任务是发光球的运动轨迹使用多次色彩不同,画笔不的描边,是流星效果任务的再扩展,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综合应用到新技能上。实训的结果是,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均能在完成任务中有所收获。也可 2 以采用相同活动、不同任务和目标水平,培养学生建立自己感兴趣的任务。例如,教授使用路径工具画“QQ”卡通图,我预先制作好基本形,让学生使用编辑工具按自己的想法修改路径,设计不同造型形象。两节课时间,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想法为“QQ”制作新造型,完成路径工具学习,明白编辑路径的目的,这样,设计意识自然成为学生实训练习理所当然的思想行为,教学过程也自然成了设计意识培养过程。

三、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训作业,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加速设计意识的培养

电脑平面设计课实训作业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桥梁,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依托。实训作业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生活与心态,关心社会时事,这样才能设计出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题,而且,很多时候教学的成败却取决于学生的兴趣、信心、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学生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获得来自于作业的完成情况,完成的好学生就会产生兴趣,有信心、有毅力深入学习,获得更成功的经验。所以,实训作业内容是学生容易接触到的内容,既方便学生理解,稍加努力就可自己完成,又可以达到启发思维,增强信心的目的。例如,学完卡通形象设计,学生已经掌握CorelDRAW软件造型技能,布置一个跟学生的生活贴得很近的动物生肖贺年卡设计,学生对设计对象的实用性很容易理解了,加上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完成作业就“得心应手”,学生设计意识培养也水到渠成。

四、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并存,单独完成作业与合作完成作业交替,强化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

设计意识作为电脑平面设计行为的指导性思维活动,需要在长期实践锻炼中慢慢形成,在电脑平面设计课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学习进度设计不同时限、不同完成方式的实训作业来巩固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设计的短期作业是一些模仿性练习,突出技能的训练。例如,学习设计软件各个工具的实训作业,或者学习调整图片色彩的实训作业等等。设计的长期作业是学生自主探索模仿性练习,在已经掌握一定技能和设计知识基础上,要求学生自主地模仿设计作品,能让学生长时间处在一种构思设计状态。例如,实训作业《XX公司标志设计》,让学生在掌握基本造型能力后去构思标志的新造型。由于可以参照的各种标志的构成形式、造型非常多,学生自然不只从一个角度去寻求唯一答案,而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多向思维,寻求多个设计方案,再定位、完成设计。单独完成作业是一种个性化的训练作业,可以锻炼学 生充分自主、独立探究的设计能力。例如,《公益广告》海报设计,由于公益广告是我们经常接触到,又是国家一直在提倡的宣传主题,同类作品也很多,学生单独设计可以不受同学间的互相影响,自己寻找灵感,自己完成,这样能够突出作品的个性化。与同学合作完成的作业是个性化实训作业的延伸,可以锻炼学生们互相配合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判断力和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间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对巩固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是一大促进。例如,《茶叶包装》设计,学生有的负责优秀包装收集,有的负责商标设计,有的到茶叶商店了解营销要求,再将信息进行综合、讨论,然后分工制作,这样完成作品令大家耳目一新,非常成熟。学生在这些不同实训作业中得到的充分锻炼,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也更加全面了。

总之,职中阶段的电脑平面设计课不同于大学里的设计类专业课,也不同于普通中学的美术美育课,在电脑平面设计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设计意识,“授之以渔”,是 “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目标的充分体现,也是电脑平面设计课教学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参考书目:

①潘鲁生:《设计九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9 ②《上好工艺美术课的五要素》,http:// meishu.furongedu.com(长沙美术教育网),发布时间:2005.11.18 4

第四篇:如何培养语文意识

如何培养语文意识

——《慈母情深》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慈母情深》,精彩的课堂教学,潇洒的大师风采,让我受益匪浅。

综观整个课堂的教学,以诵读为主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语文的味。精彩的课堂,如一幅疏密有致、意境深远的国画,让人赏心悦目。课堂教学的精彩,不仅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而且更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从而懂得这样用语言文字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

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章的灵魂,它们在文中或统领全文,或揭示中心,或蕴涵深意。抓住这些词句设计教学,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所昭示的人文价值——慈母情之深„„教学中,王崧舟老师为了引导学生真切地感悟那深厚的慈母情怀,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鼻子一酸”的情感主线,成为导引学生解读的切入点,并恰当地链接了学生的质疑:“慈母的情到底有多深?”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感悟人物情感。这一切,在我脑海中定格的是如何培养语文意识。

语文是读的,是品的,是悟的,语文能力也在读中、品中、悟中慢慢接触语言材料中形成的。作为语文老师,更应时时思考:如何想法设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浓厚兴趣,而不是抱怨他们语文眼光,文字直觉太差。毕竟读文字是读者自我判断、选择、反思、批判和创造的吸收过程。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对语言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思想、情操的敏锐感受力,是读者自己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理解、想象、抒怀的结果。

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清楚地明白:言语教学永远应该是语文教学之根。我们提倡人文性并不是不要工具性,离开了工具性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语文教学。语文学习,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言语现象,关注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注意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有意识帮助学生开始构建或更新他们的言语世界,慢慢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眼光、文字直觉。

感受过大师魅力课堂、聆听过大师魅力教学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就在于他们紧紧把握住语文教学之本、之根,以语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语文气息,传递着语文意识。让我们从心底里折服、感叹什么是有趣的有效的真正的语文教学的同时,更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润物细无声”的语文意识的渗透、训练与培养!

第五篇: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任重道远

内容提要:

一、在语文教学中,突出体现“情、巧、勤”三字的作用,其中情是基础,巧是关键,勤是保证。

二、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三、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四、注重激励学生创设疑境、质疑解惑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六、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建构主义、营造民主的教育氛围、新型师生关系、创设疑境、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学生学会质疑、正文: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适应时代发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的必然要求。教育教学要培养创造型人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开发学生智力,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活动要面向学生生活的世界和社会实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互动的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整个教学活动应该体现出: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听、说、读、写、演、讲、练等多渠道充分张扬其个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从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在语文教学中,突出体现“情、巧、勤”三字的作用,其中情是基础,巧是关键,勤是保证。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营造一个充满情感的、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的前提。而要想真正地让学生学有所成,老师点拨的技巧才是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语文教学不仅把教材中的文章作为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范本,同时还应跳出书本,体现出一个“活”字,即所谓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充分体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这 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我在教学古诗《村晚》时,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首诗,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用创新思维来探索古诗教学方法,我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的。第一是让学生自学古诗,感悟诗的意思;第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出其中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如我问“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学生提出“水满陂”、“寒漪”、“信口吹”、“无腔”这些词语不理解,我不是直接回答问题,而是提供看图理解、查字典理解、同桌讨论,离开座位向他人请教等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一种认为适合自己并能够帮助自己理解的方法去自悟诗意,这样课堂的气氛就活跃了,讨论声非常激烈,学生各抒己见,汇报时,我又让学生回答疑问后并能说出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这样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培养;第三是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启发指导、领悟诗情、诗的韵律、节奏与诗的内容、情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品位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才能使诗句成为有形的画面,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诗句,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并进行示范,当学生读到一定的火候时,再配上音乐,让学生把诵读变成欣赏性的读、创造性的读。在读的同时,诗所表达的意境美就能在头脑中显现出来,达到“诗、人合一”的境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显现;第四是通过完成作业和实际操作,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效果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乡村晚景》为题,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美丽的画面再现出来。学生静思了一会儿快速书写,我相机对差生给予点拨,最后选出几位学生的作业,让他们有感情的读一读,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池塘边长满了小草,池塘中涨满了水,清凉的水面荡起了细小的波纹,映着远出快要落山的太阳洒下的余辉。是放牛的孩子回村的时候了,他快活的横做在牛背上,手握短笛,随口吹着不成曲调的曲子。”这位学生写得不错,但读得没有感情,现在让大家跟随着音乐有感情的读一读,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意境,营造出一种怡然自得、其乐融 融的氛围。这样的迁移练习,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要勤于备课,对学生勤于督促和检查,培养学生勤读书,勤积累,勤动脑,勤发问,勤于总结和归纳的好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仍存在“填鸭式”等方式的教学模式,仍凭着一个课标、一个大纲、一本教参、一本教材、一张试卷、一个答案的做法,上下左右绕圈转,不敢超越半步,极大地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和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我们更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端正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来衡量自己。另外作为教师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并融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专横的教学最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长久如此,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惰性,缺乏自信心,思维迟钝、僵化、老化,这会有碍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特别是“韩寒现象”的出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无疑是给我们语文教师敲响了警钟,也预示着语文教学的改革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因而,课堂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有幽默感,有笑声,有争议,有讨论。我们教师要钻研大量的课外读物,使自己有丰富的知识来对付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该站在发展前进的高度,从细微之处入手,从大处着眼,善于营造一种宽松、愉快、和谐、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的情绪状态,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思想受到熏陶,情感受到感染,心情受到激励、从而心情舒畅,会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思维活跃,动脑思考,动手动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乐意主动追求知识,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注重激励学生创设疑境、质疑解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支点。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能长进”,陆九渊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创造力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课堂教学要注意从 “疑”入手,巧设悬念,处处设疑去撞击学生的思维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寻根究底,在语文教学中带着疑问学习课文,并在疑问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人的新思维强调思维的发散性,没有思维的发散过程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方法、新因素、发散性思维主要是教会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要敏捷而灵活地思考问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问题,允许他们张扬自己的个性,表达与众不同的感受。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加思维的多向性,减少思维的单向性;发展思维的流畅性,克服思维的懒惰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陶行知先生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一般来说,创新是在旧知基础上的创新。因此,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越多,其创新思维就越活跃,创造能力就越强。因此,优化知识积累,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我们应该让学生首先把课本的知识学扎实,但决不可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还必须延伸到课本之外;不能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还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多种联系。教师应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领域,例如天文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物的等等,为创新和创造思维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可通过以下手段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如:

1、开设阅览信息课。每周一次让学生进阅览室进行自由阅读或专题阅读,要求做好读书卡片,写好读书笔记。

2、开展信息交流活动。让学生课余时间看书报、听广播,收集信息,并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发言,进行信息交流。

3、开辟班级剪报栏。重点剪贴报纸的社论、短评,各方面的重大成就,先 进人物的事迹,优秀时文,热点话题等。

4、开展课外阅读竞赛。要求摘抄优美文段、名言警句、名人轶事、生活知识、科学信息等,写好读后评或读后感,以量多质优为胜。通过这种种手段,优化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其信息的获取、筛选、评价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六、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适应当前创新教育的先进教学模式,主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动口、动手、动脑、动情的程度。如开展课堂辩论、课前演讲、即兴演讲、智力竞赛、口头作文等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和活动,有必要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共同参与,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康德说:“想像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牛顿的万有引力源于苹果下落引发的联想、想像,瓦特的蒸汽机源于沸水掀动壶盖引发的联想、想像。由此可见,联想想像是创新和创造之源,任何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联想和想像,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不断地有所创见。语文教材,特别是其中的文学作品,尤其具有形象性、表意性、灵活性,它本身就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和丰富的联想内容。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多向展示,引导学生从“已知”中预测“未知”,作更深更高层次的分析、思考、联想、想像,进行发散思维,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尽力避免思维定势的形成。教师应通过挖掘教材、讲解习题以及其他途径,多设置一些“空白”让学生借助联想、想像去填补,使学生隽逸奔突的才情、明睿深刻的洞察得以张扬和生发。比如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可引导学生想像情节上的空白,情节的走向,人物的命运走势,艺术形象中鲜明而模糊、富有张力的意蕴,作者意念上的省略等。如教《竞选州长》,可让学生设想:“假如我不退出竞选,结局会怎样?”并要求学生发挥想像续写出不同的结尾。又如根据《最后一课》的结束语:“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进行想像:

1、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道别;

2、二十年后的小弗郎士;

3、韩麦尔先生悲惨遭遇等。说明文阅读教学,可引导学生想像被说明对象的形象、结构等。议论文阅读教学,可引导学生把想像与分析、推理联系起来。总之,在阅读教 学中,引导学生联想、想像,去生动地再现课文内容,灵活地填补课文内容,大胆地延伸课文内容,合理的再造课文内容,就能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像,触类旁通,不断拓宽其思维空间。如“一滴水的联想”这样一个题目,教师可启发学生从几个方面进行联想,从而总结出这个题目至少可以作几种立意的文章:

1、体现了团结就是力量;

2、表明了个人离不开集体;

3、强调了持之以恒。此外,还可经常设置各种情景,让学生快速展开联想想像。如“星期天,你到花园玩,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和一只小狗说着悄悄话„„请你展开联想和想像写篇四五百字的短文。”又如,“早晨,王老师一踏进办公室,只见办公台上插着一束鲜花,她将花儿捧起,心想:这是谁送来的呢?请你展开联想和想像续写下去。”总之,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之外,更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训练联想想像能力。学生联想想像力的开发,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当潇洒一点,开发一点,允许学生主动提问,抢答。允许学生在自学、讨论写作时自由交流,自由辩论。语文教师必须让给学生一片蓝天,让他们去自由飞翔;解放学生的眼睛,创造观察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嘴巴,创造表达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双手,给予创造的机会;解放学生的思维,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通过交流,学习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拓展,观点得到了充实,语言得到了积累,信心得到了增强,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的合格人才。

重要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 温恒福 2002年12月21日第4版

2、《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新课程改革》作者:赵泽宗

3、《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

4、《现代普教信息》创新与创造教育专辑

九九年第一期

上 海市教育学院系统图书资料协作会

5、《创造教育资料汇编》

主编:方启敖

项志康

刘克韬 上海创造教育培训中心

6、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一期

下载高中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培养竞争意识

    如何培养竞争意识 周二下午第四节,九年级全体同学们在操场上正在进行“体育三国争霸”活动,规则如下:班主任把本班的的同学分为男女各一组,,每组挑出10名同学,分别并且根据他们运......

    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班风,指班级的作风、风气。学生要规范,班级就要有严明的纪律,浓厚的学习氛围,良好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班风是集体大多数成员思想、情感、意志的综合反映,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的一切......

    浅谈创新意识培养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在数学......

    团队意识的培养

    定向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李公朴小学sammer 从教生涯中,我越来越发现现在的孩子缺乏团队合作的意识,在生活中和课堂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互助合作精神较少体现,因此我在开学第......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的培养 洋州镇中小 李花 当孩子在观看蚂蚁时,当孩子在想象中做画时,孩子的好奇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生活中保护它吧,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请听专家对你说—— 家长如何对......

    小班角色意识培养

    一、提供装扮的道具,明确幼儿的角色身份 “小班幼儿开始出现角色意识但并不清晰,常常还会真假混淆,更多的是模仿角色原型的典型动作,比如妈妈烧饭、司机开车、医生打针等。”在......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些单薄,只有协作才能够移山填海。”“一......

    篮球意识培养探讨

    篮球意识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7-000-02 摘 要 本人从实践出发,在强调篮球意识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别在技术,战术训练中强调在观察力、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