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老师相处的礼仪》教案
《与老师相处的礼仪》教学设计
广西容县容州镇第四小学
秦秀婵
教学内容:校本课程《小学生文明礼仪》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要尊敬老师,与老师相处时要讲礼仪。2.让学生学会与老师相处的基本礼仪与方法。教学重点:学生与老师交往的基本礼仪 德育渗透:尊敬老师
能力培养: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我们走进学校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认识了老师,你们喜欢老师吗?在学校里,我们每天和老师在一起。老师每天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与做事,老师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与老师相处的时候,言谈举止都要注意一定的礼仪。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与老师相处的礼仪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自然导入课题。
二、故事明理
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育,十分尊重老师。古人有云:“一日之师,终身为父。”“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下面就让我们先来听一听古人尊重老师的故事吧。
1.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2.毛泽东尊师:
毛泽东八岁进家乡一个私塾念书,拜毛禹珠为师,一直读到十三岁。后来,谈起少年时的情形,他还特别感谢毛禹珠先生对他进行的启蒙教育。1965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了三十二年的故乡,他请来了韶山的老人们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给毛禹珠老师敬酒,老人感激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却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通过讲故事使学生懂得尊敬老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敬老师。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礼仪小使者
身为帝王的刘庄和身为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同志尚且如此尊重老师,身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尊重老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尊重老师?与老师相处时又应该注意哪些礼仪呢?请看“礼仪小使者”为我们带来的“校园礼仪三字歌”。
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四幅插图,先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怎样尊敬老师的。再读一读每幅图旁边的三字歌,和同桌说一说你对三字歌的理解。
2.学生汇报,发表自己的见解。
(1)进校门,整衣冠,问师好,礼规范。遇到老师要主动问好,正式场合要行鞠躬礼或少先队礼。(2)上课令,齐起立,鞠躬礼,问师好。上下课要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向老师问好。(3)要发言,先举手,师允许,再开口。
课堂上发言要先举手。有问题要提问,或想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先举手示意,老师允许后,即起立提问或答题。态度认真、声音宏亮、姿态端正,发完言也须经老师允许才坐下。
(4)进师室,喊报告,经同意,方可进。
进办公室喊报告,不必急急忙忙。经老师允许说了“请进”再进去。东西送给老师或接受老师交递的,都用双手。
3.你还知道哪些与老师相处的礼仪?
【设计意图】以生动形象的图画和朗朗上口的三字歌引导学生学会一些与老师相处的基本礼仪,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且便于学生记忆。
四、知识小集锦
尊重老师的表现有很多,见到老师尊敬地问一声“老师好”也是一种礼仪。如果见到老师直呼师长姓名是一种严重失礼的行为。我国有句古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如同自己的父母,学生见了师长不尊敬地喊“老师”而且直呼其姓名,与作为儿女直呼其父母姓名一样是严重错误的。古代的人都很尊重老师,对老师也有很多不同的尊称。那么,古代对老师的称谓有哪些?古人是怎么称呼老师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泛指老师、教师。有文献记载为证: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夫子】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论 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师傅】古时老师的通称。有文献记载为证:《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师父】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所以也将老师尊称为师父。《吕氏春秋·劝学》:“事师之犹事父也。”
【先生】老师。有文献记载为证:《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
【老师】教授学生的人。有文献记载为证:金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几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明清两代生员和举子对主试的座主和学官称“老师”。
【设计意图】以“知识小集锦”的形式,介绍古代对老师的称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直呼师长姓名是一种严重失礼的行为,从而更进一步懂得要尊敬老师。
五、歌颂老师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成才都离不开教师。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老师是我们一生都应该感谢的人。最后让我们一起唱起歌颂老师的歌,一起感谢老师吧。
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师生一起唱。
【设计意图】师生一起唱起歌颂老师的歌,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
第二篇:如何与老师相处
如何与老师相处
2008-07-31 15:33:00 本网综合
尊师重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知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授者,在社会上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理应受到尊重。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老师会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引导他们提高认识。作为学生,我们应当尊重老师。
一、对老师要礼貌
学生要尊重老师,这种尊重首先体现在表面礼节上的尊重,见到老师要有礼貌,能够做到主动热情打招呼,通过在每次上课前主动把讲台擦干净、课间擦干净黑板等这些小事也能让老师体会到学生的细心。尊重还包括与老师讲话时,语气温和,语调平稳,说话时不要指手画脚。要保持端正的身体,双目注视老师,认真听,不可东张西望,不可将手插在口袋里,或两条腿一颤一抖地晃动。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体现了学生尊重老师的意识和受教育程度。如果青少年不能学会尊重他人,将来就不能融入社会,也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和认可。
尊师不仅体现在对老师有礼貌、帮老师拿东西等方面,还体现在对老师辛勤劳动的理解,并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的辛勤工作。所以,一声亲切的问候,可以化解老师一天的疲劳。
相关礼仪
学生在校园内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与老师交往时行为举止要恭敬,见到老师要鞠躬敬礼让路,同行时要让老师先行。此外,敬师尊长的良好传统还体现在许多文明礼貌的称呼上,如把师长称为恩师、严师、良师等,把老师的话称作是教导、教诲、训诫、赐教等。
二、向老师提意见要讲分寸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都难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挑战权威、质疑老师。有人说,不会提出个人见解的学生多半不是好学生,可是老师毕竟是长者,即便他们在某一个环节上犯错误,作为学生也要尊重他们。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向老师提出。
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日常交往中,我们与人谈话都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自然,给老师提意见和建议也是如此。一般来说,老师在全神贯注地讲课或讲话时不要打断,即使是要讨论课上的问题,也最好不要当时提。因为这样做容易打断老师的思路,干扰教学进度,甚至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对于很多在班级内发生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能了解实情,那么就难以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因此如果有意见,应该坦诚地告诉老师。此外,在提意见时,不要固执己见,要谦虚谨慎;不要强加于人,要客观表示自己的态度,同时给别人以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不要用“我的意见是绝对没错!”类似的语气来跟老师讨论问题。
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学生,但也希望在学生中保持一定的威信和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们。因此可能老师比其他职业者更重视在他人面前的表现。所以在老师有失误的地方,我们最好对当时的环境和氛围简单做个分析后,再考虑是否可以当时提出来,还是可以事后再跟老师提出来。
相关礼仪
学生向老师提意见,也要注意语气和方式。否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容易引起误解和反感。即使是很普通的朋友和同龄人,在给对方提意见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是否会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对于师长,更应该如此。如果有意见要提,一定要注意用礼貌、商量、交换意见的口气进行。不要武断地说“你这不对,你那不对”,更不能因为老师的失误或不足而在言语中表现出不屑一顾。
如果在听讲时发现老师讲话有误或有不当之处,也最好不要马上发表意见,一是避免分散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影响授课质量;二是不要当众太让老师难堪,这也是处世为人中一个基本的原则。
第三篇:用真心与老师相处
用真心与老师相处
郭店镇前时完全小学校长崔红俊(2010.11)
国庆节期间,我因身体不适住了几天院。在住院的一周中,我深深地被周围的老师感动着。深情问候的不但有本校的教师,还有我曾经工作过的杨庄小学的老师们。闲谈之间,他们谈到了过去在一起的“革命”岁月,他们说,我留给大家最大的体会就是“用简单的话表达出真心”。
在其位谋其政
我每到一个单位,第一次召开教师会议的时候,总会说:“我们做的是最伟大的事业,干的是良心活,一定要在其位,谋其政。”我谈的既是职业道德守则又是对老师的基本要求。也许,我说过也就忘了,但老师们却真心的记下了、做到了。杨庄的袁老师说:“无论是在什么岗位,无论是承受多少压力,遇到多少困难,我总想起这句话,总要求自己,既然在这个职位上,就要努力对得起这个职位,所以总不敢怠慢自己的工作。”
细节彰显了人的素养
每周一早上,升国旗后我都要召开一次简单的周前会议。每次开完会,或许是想要逃离布置工作任务的“法场”,或许是要争分夺秒地去忙碌,老师们都急匆匆地离开会议室。后来,在一次会议中我真诚地强调说:“我知道大家都很忙,但是,我觉得一个人的素养,从细节中就能看出来,就比如开完会离开位置,椅子有没有摆放整齐„„”从此,我们学校的所有老师,都记住了这句话,每次开完会,那椅子总是放得整整齐齐。大家都记住了我真诚的话:“细节彰显了一个人的素养”。
一句话带来的温暖
我校的时莉贞老师是一个工作极其认真又特别怕冷的特岗女老师。我校的校址前不挨村、后不连店的,一到冬天,那刺骨的寒风,总让人感到冷到心里面去。所以,冬天工作的时候,她总是“全副武装”做好保暖工作,什么热水袋,什么取暖器,全部用上,还有就是穿上笨笨而又棉棉的保暖鞋。一个下午,因为要整档案,需要到中心学校速印资料,刚好我们一起去。回学校的路上,我亲切地说:“我是把你当成自己的女儿,才跟你提醒这句话,以后工作时候不要穿这样的棉鞋,一个人的形象是很重要的。”“在那个天寒地冻的夜晚,我没有感觉冷,相反,那句话几乎温暖了我一个冬天。”事后,时莉贞老师腼腆的对我说。
说实在话,对于校长的管理艺术,我根本没有什么资格在这里高谈阔论、指手画脚,只是觉得人与人在交往和协作中,管理永远没有真心相待重要而已。
花开花谢,此消彼长,云卷云舒,白驹过隙。在新的学年里,我仍会以真心同单位的同事交往、相处,也会以真心对待所有领导对我的关怀和帮助!
第四篇:职场礼仪-与上级相处之道
职场礼仪-与上级相处之道
向上级汇报工作时的礼仪
职场生存三分在于工作能力,七分在于为人处世之道,其中如何与上级相处更加重要。需要注意与其相处的语言和行为方式。
守时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了,更需要我们有极强的恪守时间的观念。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务必按约定时间到达。过早到达,会让上级因准备不充分而显得难堪;姗姗来迟,则又会让上级等候过久。万一因故不能赴约,要尽可能有礼貌地及早告知上级,并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就是因故迟到,也要向领导致歉,并说明原因,以争取领导的谅解。
做好准备
请示汇报有临时请示汇报和预约请示汇报两种。无论临时请示汇报还是预约请示汇报,都必须预先做好准备。请示前要想好请示的要点和措辞;汇报前要拟好汇报提纲,选好典型事例,不做准备的请示汇报不但浪费领导的时间,而且是对领导极大的不尊敬,是严重的失礼行为。
先敲门再进办公室
到领导的办公室去汇报工作,千万不能急急忙忙破门而入,而应该先轻轻地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去。即使在夏天,办公室的门是敞开着的,也不要贸然闯入,而应以适当方式让领导知道有人来了。汇报时,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姿态,做到文雅大方,彬彬有礼。
语言准确、简练
口头汇报的语言不像书面文章那样讲究,但也要做到准确、简练。用词不当、词序不妥、语言结构残缺甚至混乱,就不可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应力求自然朴实,做到言简意赅。切忌不顾实际,信口开河、堆砌词藻,烦冗啰嗦华而不实。还要避免口头惮,如“嗯,啊,这么,那个”等,因为这样会使领导心烦,并认为你的汇报内容贫乏。
语速与音量适当
汇报工作,一定要让领导听清楚,并能随时领悟你汇报的内容。因此,说话不能太快。对一些次要问题可以说得稍微快些,但在重要问题上一定要慢,必要时还应重复,以便让领导记录和领会你的意思。但应注意,汇报时语速也不宜太慢,因为这容易让对方精力分散。汇报时还要把握好音量。若音量太大,像是作报告,缺乏交流感情的气氛,会让领导感到不舒服;音量太低,则容易被认为恐惧、胆怯,从而影响汇报的说服力。
尽量压缩汇报时间
领导工作很忙,时间有限,所以汇报的时间务必尽力压缩,最好限定在半小时内,若15分钟就更好。因为即使从人的精力角度看,超过半小时效果也是不好的。如果说了20分钟还没说
到正题上,就会使领导感到烦躁,从而影响汇报效果。将汇报限定在半小时内,就要求你对汇报中不相干、不重要的内容进行压缩。如能留些时间让领导提问,你还会知道领导注意或感兴趣的问题所在,领导也会感到你是个很懂礼貌的人。
向领导汇报工作注意点:
不可双手撑在桌面上,不可趴在桌子上,抱肘会显得傲慢与敌意,翘腿会让人感觉你个人素质不够,站立汇报工作,让人有居高临下的感觉。
当有电话打来时
正谈工作时员工或是上级的手机响起
当电话第一次打来时,应按掉手机,不可接听,当电话第二次打来时,接听电话,小声说:“我现在正忙,请××分钟后打过来。”或是“我××分钟后给你打过去”。
如果领导有重要的电话要接听
如果下级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领导有重要的一定要接听的电话,下级应用眼神向领导示意一下,随即离开办公室。
代接电话应注意的问题
替对方留口讯时一定要用纸记下来,不要靠脑袋记。特别是关于时间、地点、人物等事项,一定要记准确。假如电话是关于业务的问题,要小心回答,注意语气。
当领导遇到尴尬事时
身为领导,事务繁忙,难免会出一些小意外。身为下属,若视而不见,不去提醒,任由领导遭遇尴尬,那是一种失职,而贸然地提醒上司,会不会让他(她)尴尬?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呢?
上级的服饰出现瑕疵时
如衣袋翻起来了时,主动帮助其整理其实是不合礼仪的。正确做法,可以轻指自己身上的相同部位,暗示上级他此处出了点状况即可。再如发现上级裤子的拉链没有拉上时,当面告知有时会令人尴尬……。正确做法,对于性格偏内向的上级,可用手机短信提醒他,或者写成文字让他看;对于性格外向的上级,可以用眼神和手势在自己身上相同部位示意,让上级领悟后自查。上级知晓后,应背过身把拉链拉好。
身为上级应注意的问题
有客人拜访时,应起身相迎。用单个手指指人是失礼的。听汇报时仰在椅子上、双手抱头、翘脚等都是失礼的。
如果你是一个刚刚提升的部门主管,面对突如其来的职位变化,你是不是手足无措呢?又如何才能做一个令人信服的领导呢?首先你应该集中精力在工作上,仔细计划工作进度,给下属分配工作;另外,你的态度必须公正,不可存有私心,让你的属下工作比重人人平等;你应该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不可自满,不
要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这样才能获得上级的赏识;不妨经常请同事聚一聚既能促进感情,又让人觉得你容易相处。
第五篇:上下级相处的礼仪
笔者发现:一般说来,人们在与自己同等级、同层次的人讲话时,表现比较正常,行为举止都会比较自然、大方。但是,在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交往时,就可能感到紧张;表现比较拘谨,并且自卑感强;相反,在与社会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讲话时,就会表现得比较自如、自信,甚至比较放肆。
比如,有的人在自己的上级面前从不敢“妄言”,在同一科室的也不多说话,可是在自己的下级或所管班组面前讲话时,则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有的则在一般人面前总是摆出一副能者的架势,可是一见到权威就显得十分驯服和虔诚。
谭小芳老师认为,上级与下级分工不同,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与此同时,上下级也是合作关系。如何做到精诚合作,工作卓有成效,妥善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上级同下级说话时,不宜作否定的表态:“你们这是怎么搞的?”“有你们这样做工作的吗?”在必要发表评论时,应当善于掌握分寸。点个头,摇个头都会被人看作是上级的“指示”而贯彻下去,所以,轻易的表态或过于绝对的评价都容易失误。
下级对上级说话,则要避免采用过分胆小、拘谨、谦恭、服从,甚至唯唯诺诺的态度讲话,改变诚惶诚恐的心理状态,而要活泼、大胆和自信。跟上级说话,要尊重,要慎重,但不能一味附和。“抬轿子”、“吹喇叭”等等,只能有损失自己的人格,却得不到重视与尊敬,倒很可能引起上级的反感和轻视。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要特别注意:
1、不能“越位”在职场中,权力是代表着一种威严。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社会客观上却赋予这两者以不同的社会职能。就被领导者来说,在工作上,不能超越自己的一定范围内的权限,不能越俎代庖。如果下级替代了上级,定会招致上司的不满,还会给工作造成混乱。下级要服从上级领导,要严格按照上级的指示工作,并维护上级的威信。尊敬上级,争取上级的帮助和支持。认清自己工作的位置和地位,尽可能地帮助上级排忧解难,识大体、顾大局。
2、上下级关系一定要摆正摆正位置是搞好上下级关系的前提。也许有人会认为,与上级相处就是服从,完成其交办的任务。其实远非如此。作为被领导者来说,如果过傲,易把关系搞僵;过俗,易把上下级关系搞成权钱关系;过媚,易使正直的上级反感。因此,被领导者的正确做法是对领导既热情又不过火,既大度相处又不缩手缩脚,在工作上,摆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3、尊重领导愉快地完成上司交办的任务,并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创造性,如果确实完不成的要主动向领导说明原因。liyipeixun.org首席讲师谭小芳建议初涉职场的新人——对领导的决策不背后评判,更不能通过贬低领导来抬高自己。
记得一位朋友曾经说过:千万不要蔑视你的上级,既然能做你的上级,就肯定有过你之处。
还有一位朋友说过:不怕人整人,就怕依靠组织整人。人整人是个人行为,人整人往往利害关系看得比较明白;依靠组织整人,动用上司组织系统内固有的权势和影响力整人,会让人如雾里看花,整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挨整的。
这让我想起了《三国志》里的几个人物:祢衡、孔融和杨修。三人皆为当时才俊,名望超群,都曾受到曹操器重。不同则是祢衡目空一切,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孔融自视望族,几经辱上;杨修自作聪明,妄自揣测上司意图并且擅自提前泄密。由于这三个人始终采取不和上司曹操合作的态度,或对上司轻薄无礼、或以戏辱上司为乐、或对上司意图不知深浅妄加推测并泄密或者参与上司家庭内部纷争,顽石不化,屡教不改,最后都又被曹操处死。谭小芳认为,对上下级的礼仪面面俱到很不容易,但这些注意事项要常放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