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整教案(共)
第7课、我和春天一起玩
一、本课时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观察,找到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春游、放风筝、做风车„„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更加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并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2、行为与习惯
通过组织学生对春天的观察,以及学生在平时生活实践中对春天的了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通过放风筝、做风车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乐于学生动手动脑、乐于探究的行为和习惯,增强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3、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春天常见的自然现象,了解“风筝为什么能上天”、“风车为什么会转”等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科学常识。指导学生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学习做风车的初步方法,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增强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4、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春游活动方案的设计,组织讨论“春天我们玩什么”,让学生参加放风筝等春天里的活动,指导学生用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和春天一起玩的快乐;让学生在做各种不同的风车中,探讨“风车为什么会转”、“怎样才能转得快”等问题,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二、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到公园、田野等地方观察春天的变化,也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向父母请教等方法了解春天的自然现象和有关春天的其他知识。
2、准备卡纸、带橡皮的铅笔、大头针、胶棒。
3、设计并制作“活动方案设计”纸。
4、制作教案。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寻找春天。
1、出示图片:小朋友,快看,这嫩绿嫩绿的柳枝,金黄金黄的油菜花,红艳艳的樱花,它们在高兴地告诉我们,什么季节来啦?(春天)(板书“春”)
2、春天就在我们身边。现在,公园里的花儿开得正艳,小朋友想不想看?
莫愁湖——海棠花 玄武湖——樱花 古林公园——牡丹
(美丽的图片意在“先声夺人”,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感受,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要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学会观察。教师的“简笔画”形式的板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是在暗示学生,画画能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为下一个环节打下基础)
(二)活动二:我爱春天。
小朋友们,你们喜爱春天吗?为什么呢?
(三)活动三:玩在春天。
1、小朋友说得真好,春天里可以玩,玩得真快乐。那我们可以玩些什么呢?同座位用一分钟的时间讨论讨论。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教学环节。组织各种适合春天进行的活动是最快乐的,人们怎么玩,会给下面的方案设计很多启示。)
(四)活动四:设计活动方案
1、(出示图片)采草莓、踏青、植树、逛公园、放风筝„„,人们和春天一起玩,动手动脑,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小朋友,你们想和春天一起玩吗?(出示课题)
说到玩,你们最想玩什么呢?双休日到了,你打算到哪去,玩什么呢?,快快和你的组员商量商量,设计一个活动方案吧!
2、(出示活动方案内容,讲清要求)
3、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的活动方案。
3、教师相机用简笔画的形式板书。
(给学生一个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填写“方案设计”,使用了课文留白处。)
(五)活动五:学一学:放风筝
1、设计了这么好玩的活动方案,这个双休日,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过得非常快乐。现在,老师从你们的活动方案中挑一个,我们马上就来感受和春天一起玩的快乐!看,这是什么?(风筝)
2、学生触摸风筝,感受风筝的触感及重量。
3、说起放风筝,小朋友们放过风筝吗?怎么放呢?我们看一段录像。
刚才小朋友看得非常认真,录像上的两个同学是怎么放风筝的呀?(一个人拿着风筝,另一个人在前面跑,迎着风,一边拉、一边放)。
4、放风筝真有趣。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呢?先不忙回答,我们做个试验。
把手掌放在嘴巴前,吹一吹,你感觉到了什么?
这里是一根羽毛,你能不用手,把它运到前面吗?能让它停留在空中吗?
现在,你知道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了吗?
刚才,我们通过吹气,让周围的空气流动起来,空气流动就产生了风。在风的作用下,风筝就飞上了天。风筝风筝,有风才能上天呢。
结合学生回答播放录像:
小知识:放风筝的时候,要一面拉一面放,这样空气就会给风筝一股反作用力,将它推上天。风筝升空后,由于地面上的空气比高空中的空气热,空气就会上升。于是,风筝就借助上升的气流越飞越高啦。
6、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咱们中国有一个地方,被誉为“风筝之乡”,就是山东的潍坊。每年潍坊都会举办国际风筝节。风筝节吸引了全世界的风筝爱好者,可热闹啦,小朋友想去看看吗?(出示图片)
7、放风筝多有趣,小朋友想去放风筝吗?咱们可以唱着《风筝谣》去放风筝。
学习《风筝谣》。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从学生们前面的讨论入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有实物的展示,有动手操作的环节,有科学原理的思考,还有课外的补充。充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增长知识,体验快乐。)
(六)活动六——做风车
1、荷兰风车展示。
2、风筝真好玩,可惜只能在室外放。有没有室内室外都能玩,适合在春天玩,制作又简单的小玩具呢? 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转圈圈。(出示一个已经做好的纸风车)“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做小风车!
3、用实物投影仪演示做风车的过程。(卷、贴、插)
4、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小朋友在音乐声中自己动手做风车。
5、风车做好了,怎样才能让它转起来呢?小朋友研究研究吧。(对准扇叶吹气或急速奔跑)。
6、为什么坐着不动,风车就不转,对准扇叶吹气或急速奔跑,风车就转起来了呢?(风吹到风车的扇叶上,推动扇叶旋转)。
7、自然界蕴藏着很多的能量,风的能量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们现在已经用风能来发电了,它源源不断,而且没有污染,非常环保。
7、其实,小小的风车,还有很多的学问。风车还能做成什么形状?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怎样能让自己的风车转得更快?这些,留给大家课外进行思考。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亮点,渗透了“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实践中引发思考,增强能力,增长知识,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乐于探究。)
(七)总结:
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愿小朋友们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在快乐的玩中探索无穷的乐趣和奥秘,愿浓浓的春意永远流淌在你们的心上!
四、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一)活动一:寻找春天。(出示春天美景的图片)
(二)活动二:我爱春天。(音乐:《春天在哪里》)
(三)活动三:玩在春天。(出示采草莓、植树等图片)
(四)活动四:设计活动方案(出示公园及花卉图片)
(五)活动五:学一学:放风筝(播放录像或出示相关图片,制作“小知识”、《风筝谣》页面,)
(六)活动六——做风车(播放《春天在哪里》)
第二篇:教案(共九章)
图形创意教案
第一章形及图形心理
图形的开拓研究,应当说源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开创与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l912年发源于德国的心理学派]可以说是形的心理学。铁钦则称之为“完形主义”。
格式塔的重点在于研究完整感觉。印象总是一个整体,人或一切事物表现出的模式,体现为一种有意义的结构形式。整体的特征是突现新生物。整体不是简单的各部分总和,往往多于或大于各部分的总和。
例如:元素合成整体时物质特性不是简单的元素、原子特性相加,又增加了原子间关系所表现出的特性。
人们对形的理解广义上有如下几种划分:
1、有限形与无限形
例:空气无限无形,但在太空中看也是有限形的。宇宙空间是最终的无限形。
2、基本形与派生形
由于适应生存,一切物质及生命体均趋向于圆形。如树木是圆的,但一经加工大抵变方形。圆形是太朴,“太朴一散,则发立器生”,也就是现代设计中的打散构成,没有打散不可能有新的构成,一块布只有裁剪成碎片,才能产生出新装。基本形趋向一致,派生形趋向于多极。
3、定形与不定形
方、圆、三角为定形,自由形为不定形。除了水、火、空气、云、雾,一切运动中的物质均构成不定形。
寻找最美好的瞬间定形或定格就是艺术与设计的一种动力,由此构成魅力。如达·芬奇定格蒙娜丽莎于将笑未笑的瞬问,而关良的戏曲人物定格于亮相瞬间的前一刻。
4、原生形与再生形
可以理解为正形与负形。正形与负形的研究在图形研究中作了许多实验,在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中也多有体现。
5、静止形与运动形
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一切形均在运动与变化中。永远不要忽略形的生命力与本质是运动的,那样才能创造出生生不息的艺术与设计作品。
6、平面形与空间形
在平面上体现三维空间,有极大的发展表现空间。
7、单一形与复合形
全字塔最早改变了一切原生形、自然形的圆浑与自由,而且是规正的、明显区别于自然环境特征的、带有标识性的三角形,单纯、明确而伟大。
8、显形与隐形
显形为可见形,隐形为不可见形或不可辨的形,是心理的形,记忆的梦幻的形,可以想像的形。张储写雪中西湖是“雾湘沉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两三粒而已。”写的是点、线、面,感觉中是湖、堤、人变成了点、线、面。抽象的形是具象形的基本要素,两者可以不断转化的。
9、意识形与无意识形
这是一种形的高层次归纳,包涵着抽象与具象,涉及宏观形与微观形。无论何种形态,形皆是有物质构成的,或有条件构成的(点、线及心理因素),有内容内涵的,表现为材质及肌理的。
基本形如“—”“-”构成了复合形八卦以至八八六十四卦。形的组合产生了形式,带来了情感模式,在空间产生一个向量(心理的力感),向量使人产生节奏、平衡与运动感。
格式塔心理学重现事物的形式,强调人心理固有的组织特征。用物理学的力学、电学等来研究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提出“图形论”即当外物与艺术形式中体现的力的式样与某种人类感情生活包含的式样达到同构对应(异质同构)时,事物与艺术形式就具备了人类情感的性质。阿恩海姆认为对事物、艺术形式审美知觉本质上是对其中力的式样的知觉。也就是说,如果某一特定事物(或艺术形式)与另一事物(或艺术形式)在大脑中激起的力的式样在结构上相似时,即使这两事物(或艺术形式)的外表和种类都不相同,它们引起的情感经验或本身具有的情感表现性也会相同;同理如果某种外部事物或艺术形式在大脑中激起的力的式样与某种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力的式样同形,那么,就可以用这种可见的艺术形式或外部事物去再现或表现那种内在的和不可见的情感生活。
因某先生的牙齿长得雪白整齐而想起钢琴,杨柳依依而拟作少女婀娜 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
■基本元素训练 从点开始
在纸上点了一个黑点,问这是什么? 一定会有十个,甚至一百个不同的想像。视觉设计师的工作所产生的任何符号都会引人联想。视觉语言的内涵是其它语言所无法替代的。
以点、线、面作为基本元素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点、线、面是绘画、设计的基木元素,西方谚语:“一粒沙中见天国”,禅语:“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石涛的“一画(划)论”都是说基木元素中包含了根本性,犹如一粒种子。现代设计师手下一点一线都是一个生命体,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活力与动力。对基本元素作深化的认识与感知能使每一个设计师有一个坚实的正确的起步。
使基本元素具备无限的生发力,追求丰谐变幻,复合是人的基本心理与需求。寻求创意性的变化,是我们从事设计的基础。世间一切均在变。▢
一、课题名称:基本元素训练一点、圆、三角 ▢课题内容[时间:1学时]
1、点的联想
2、圆的连续
3、三角的连续
▢教学方式:以黑白形式,徒手绘画。作业要求图意过渡连续,要求图的首尾连接自然。
▢教学要求:
1、寻找生活中最常见的、最简洁的元素。
2、工作业量及尺寸: 点的联想,A4幅面,不少于10个图形。
▢训练目的:激发学生灵感,提高视觉表现能力。训练思维想像的速度与创意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
▢作业评价: ▢
二、课题名称:基本元素训练一三元素:▣□○
▢课题内容:三元素的联想
▢课题时间:1课时
▢教学方式:作业辅导
▢教学要求
1、要求各元素形似或意象。
2、作业量及尺寸:方形的联想,A4纸,至少10个相关图形。
▢训练目的:
以三元素为依据,联想捕捉生活中的相似视觉形象,引导学生对周边的事物、物体发生兴趣,并加以观察,再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
▢作业评价
▢
三、课题名称:基本元素训练一一眼球
▢课题内容:眼的联想
▢课题时问:2课时
▢教学方式: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明白眼的功能是什么?除了动物有眼外,物体是否也有眼睛?(与眼球同形、同质的东西)。启发学生拟人化的思考能力。
▢教学要求
1、寻找与眼球相似的物形并将之取代,要求视觉上的合理与感觉上的幽默。
2、作业量及尺寸:要求在A4纸上作出5个图形。
▢训练目的
通过最能激发学生灵性的元素--眼的训练,培养学生元素替换的能力,以及对物进行概括、刻画的能力。
▢作业评价
第三章单形元素的的视觉想像
单一形题材简单易于集中学生思路进行思索,但易于重复而导致“撞车”。因此,简而难,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得学生面对简单的问题能养成深入地、富有创建性的思考与表达习惯。单一形虽然简单,而引发的思维可以是三维立体多角度的。
物质元素(铅笔、别针、灯管、刀片)的可塑性,是通过达利(Dali)的超现实主义思想对转换的相互借用,引发学生转换思考角度、改变思维方式,将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认识相结合。
一、课题名称:单形元素的视觉想像及想像--灯管、刀片、螺钉、鼠标的可塑性 ▢课题内容:物体形及其可塑性表达 ▢课题时间:3课时
▢教学方式:提示:从视觉设计角度看,任何物体都有重构的可能性,但有些在实际生活中却不合平情理,但可变成视觉上合理的画面。物体都是由若于个形构成,这些基木形体是方、圆、三角。每一形体都有其各自的特征,如火柴杆是由圆球和长方体构成的。为保持其基木特征,耍确立不可变和可变形部分,也就是说,圆球和方形特征不变,杆子的四条线是可塑的。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同样可以对类似的物体进行可塑性研究。如:笔、灯管、刀片等
▢教学要求:
1、首先,找出元素构成的基本要素,然后进行变形想像,要求基本骨架不
2、选择其一,在A4纸上画出10个以上不同的变体[其中至少一个细化] ▢训练目的:写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已不能满足人们视觉的需要,因此产生了本世纪上半叶的超现实主义错视觉艺术。通过对物体的想像,同构、重构或对某一形的改变,达到新的视觉效果,产生新的视觉含义。物体元素可塑性研究正是训练学生在这方面的表达能力。
▢作业评价: ▢
二、课题名称:单形元素的视觉想像一一走、游、飞
▢课题内容:从走、游、飞引发出与之含义有关的图形
▢课题时间:1课时
▢教学方式
1、请一同学描述一下“走”、“游”、“飞”三个动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请一同学描述一下三者最慢和最快的运行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捕捉平时不经意的现象,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经上述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构思,两课时后再用15分钟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完成整个作业。
▢教学要求:
1、寻找“走”、“游”、“飞”的汉字同义字,并在此基础上想像并予以表现
2、作业量及尺寸: 选择其一,在A4纸上画出10个以上不同的变体[其中至少一个细化] ▢训练目的:区别相似动词或动作之间的同点和不同点,从事物的两极为导向,同时注重中间环节的表述,从多角度寻找某一动词的表述的可能性。以此丰富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
▢作业评价
第四章特定元素的视觉想象
■手的视觉想像和构成
手是人独具的,其它动物皆称为爪。“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完成了,手变得自由了„„”,手的进化意味着人类的诞生与趋向完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手的世界,需要对手进行再认识、再创造与再设计。设计领域,是向人们热忱伸出双手的世界。
手的符号意义
各个民族都有用手的形式表示数序的习惯,以手指示数,手的符号意义首先得以确立,这是人类抽象思维的进化。表示招呼、友好、否定或抗衡的手势符号也早就为群体所约定俗成。手势有“模仿手势”、“象征手势”、“形式手势”。
“手语”不仅仅是哑语,在某些部落中迄今盛行以“手语”交谈。警察指挥交通是公共性手语。裁判以手示意,是专业性手语。教师上课,也必须以手语。音乐指挥是最值得研究的手请,此时手的形式符号意义,不仅是指挥,且具备了形式心理与美学性质,远远超越了音乐的范畴
手势的符号性质离不开一定的习俗与文化背景。
手的表情
社会生活塑造了社会的人,投射到手上,于是手就具备表情了。绘画中“蒙娜·丽莎”那双丰韵、恬适而表情微妙的手,雕塑“娼妇”那双干涸、枯萎而表情痛苦的手,所以能感人,正因为具备了表情。舞蹈的基本形式是手舞足蹈,舞蹈语言一大半在于手,因此印度舞中手语有单静态式、双静态式、动态式,其中如“半圆明月式”有五十一种,“鹿首式”三十一种等。佛像雕塑中注重手式,有说法式、禅定式、施无畏式等等。
手的视觉设计
可分基础设计与应用设计两部分。基础设计可不以实用为目的,仅为表现而表现,作为基本训练,可以:
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表现手的形态。这不同角度与层次可以是超乎常规的,例如:X光照射下的手,它的表皮肌理、肌肉结构、骨骼结构、血脉结构、断层结构等。
二、以不同媒介来表现手的形象。以可以应用的各种材料来表现其结构,如纸质的、线质的(包括棉线、尼龙丝、铜丝、铁丝等),另外可以用手本身来组合,最早期的手影即是一种方式。
三、以不同表情来体现手的特质。可通过手的结构、动作、组合来体现肯定或否定的情结,如团结、联合、友爱、情爱、爱护、指责、反对、指示、抗议、抗击、粉碎、力量、阻挡、召唤、欢迎等具体的表情性质。
四、以不同的手势来体现不同的哲理意味的内涵。政治、宗教、国际性活动,诸如反对核扩散,圣经的宗旨,禅的观念,国际儿童年、国际和平年,禁烟运动等
▢
一、课题名称:手的视觉化想像
▢课题内容:手想象图形 ▢课题时间:1课时
▢教学方式:启发学生从材质、结构、形态和合成多方面理解和表达手的视觉化想象。
▢教学要求:
作业量及尺寸:10个手的想象图形,A4纸。
▢训练目的:
丰富学生视觉语言表达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十分重要。作业评价:
▢
二、课题名称:特定元素的视觉想像一一帽子
▢课题内容:帽子的想像
▢课题时间: 3课时
▢教学方式:启发式引导。议点:鞋子的功能/帽子的类别及特性/帽子的象征意义。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举例。例如,各种帽子的区别造型不同、功能不同,使学生在创意时条理清晰。举例,男帽与女帽的主要区别,各种季节帽的不同。
▢教学要求:作业量及尺寸,每位同学在A4纸上完成10-20个创意图
▢训练目的:抓住与人密切联系的物进行刻画易于深入。列举富有代表性的鞋子,便于学生思路条理清晰。以鞋子进行象形、象物、象意、象音的创作,引用对比、夸张、含蓄、幽默等手法,使学生学会对任何事物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恰如其分地表现。
▢作业评价
第五章 正负形
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在一种线形中隐含着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
正负形在我们生活中常被采用,如:儿童的智力填充游戏,在我国道教文化中广为传播的太极图形。设计师们利用这种形式,让我们,让我们的孩子们了解如何感受共享空间的存在,以及它们的美妙之处。
▢课题名称:正负形
▢课题内容:以人和人,物与物,或人与物结合作正负图形,使之统一在一个平面体中。
▢课题时间:4课时
▢教学方式以中国太极图为例,说明正负形的含义及视觉效果,并分析正负形的特征及构成条件。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在使用正负形时注意表“简洁,两者交接界处的处理要巧妙,同时注意外形的处理也要恰当。
2、工作业量及尺寸:在A4纸上每人创意10个图形。
▢训练目的:我们常说”一一语双关“,语言是这样,视觉化的图形语言同样是这样。人们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正负形的训练目的正是强调虚实的同等重要性。引导学生要用三只眼去观察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元素。作业评价
第六章影子 ■影子
客观物体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异常的变化,呈现出与原物不同的对应物。
自从进入印象派绘画历史以来,影子始终作为画面的绘画语言而存在。到了现代绘画时代,艺术家们对艺术的理解已经摆脱了写实的范畴,出现超现实主义画派之后,很多画家在尝试专门研究影子的艺术,后来,设计师们研究影子,利用娴熟的影子语言来丰富视觉语言。课题名称:影子
课题内容:写意影子、象形影子、转换影子等训练。
课题时间:4课时
教学方式:讲述要点在于影子的原理,影子的意义、影子的可塑性、视觉化影子的美学质量。学生必须放弃写实性影子的概念,在写意影子的基础上寻找影子的可塑性。
教学要求
1、“影子”要求简洁概括,不是简单的重复生活,而是在现实的生活影子中寻求新的创意,视觉上不破坏整体关系。
2、工作业量及尺寸在A4纸上作5-10个图形。
训练目的:影子是光的反映,也是一种真实空间的反映和写实性绘画。生活中的影子追求真实,设计中的影子则是富有深刻寓意的创意活动,必须达到给人以震惊与视觉上的冲击。作业评价: 异变图形
■异变图形
在A与Z之间寻找中介体,将A自然地渐变为Z使之形成为另--种物体。渐变、演化是任何一个系统,一种生命体的必然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叫做异变。自然界中存在着植物的演化过程、生物(命)体的演化过程、两栖动物的生长过程,如琳抖到青蛙。
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技术让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两个元素之问通过计算机来显示其异变图形,如植物到动物(树叶到乌),少女和鱼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美人鱼等等„„,但是埃舍尔式的”头脑“,却是今天所有技术所不能取代的,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所在。
▢课题名称:同形异变、不同形异变
▢课题内容:寻找相似形的两个元素进行=变/寻找不同形的两个元素进行异变
▢课题时间:4课时
▢教学方式寻找外形有相近之处的两个形元素,利用两者的可变因素进行变化。以《鸟》为例,先确定图1《鸟》和图5《树叶》,再营造一个中间元素,最后填入中间元素到两者的中间元素。以此类推可以解决所有的图形异变问题。
▢教学要求:作业量及尺寸:在A4纸上画两组不同的异变图形,即同形异变和不同形异变各一张。
▢训练目的:培养学生较为系统地观察对象的能力。演变过程自然,条理、秩序清晰,不露痕迹。
▢作业评价
第八章 元素的替代
■元素的替代
形和意的转换一保持图形的基木特征,物体中的某一部分被其它相类似的形状所替换的一种异常组合形式。
任何物体与生命体都是根据结构和功能的需要进行合理的组合的。他们都有各自的逻辑性和合理性。钢琴是由音盒、琴键和琴台构成的人的头部是由五官构成的,破坏了这种关系将会影响功能的正常运转。
单纯的写实已经无法抗衡摄影的魅力了,绘画要以新的面貌展示它的世界。随着市场对视觉传达艺术的需求,设计师们很快地吸收了现代绘画的精髓,以其反常理、反常规的表现形式一意和形的转换来增大冲击力度,在信息与观众之间构架起一座桥梁。替换图形正是以常规图形为依据,保持其物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某一部分被其它相似形或不相似形状所替换的异常组合。
▢课题名称:元素的替代--意和形的替代 ▢课题内容:意和形的转换图形训练
▢课题时间:8课时 ▢教学方式
在成语中寻找切入点,如“糖衣炮弹”;
2、在相同形中寻找替代物,如“麦当劳新口味“。
3、有趣味的联想,如“巧合”。
4、意的引伸,如磁铁所表示的吸引力--“爱的力量”。
▢教学要求:
1、在原创图的基础上通过元素的转换,在视觉上赋予新感觉,在寓意上赋予新的含义,如”精神食粮“。
2、作业量及尺寸:在A4纸上作10个以上图形,从中选出两幅制作成A3纸尺寸。
▢训练目的:研究1+1不等于2,即原创图+转换元素=新视觉效应。如第141页中的”风扇“,用绿叶取代扇片表示,像自然风一样柔和。蜻蜓意为自然界的生命,一个生活用品被赋予生命,可见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产品。目的在于让大家感悟到设计的魅力。
▢作业评价:
第九章图形实践
■图形实践
本章节选取了设计学院建筑空间为例,以体现其图形创意的意义。
1、通过这个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一个具体项目、并以多种手段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的能力,突破传统框框和媒体的限制,不受空间和材料的限制,充分了解如何洒脱而巧妙地去寻求和发现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媒介。
2、改变选题大、命题宽的教学习惯,提倡”以小见大“、”小题大做",讲究内涵和表现深度,充分引发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3、方案实施过程中使学生体验选用材料、技术处理和工艺加工等的重要性。
4、创意方法的研究为直观地解决问题提供方便,并开拓视野,这种方案的掌握会使设计者在实践工作中举一反
三、得心应手。
▢课题名称:图形实践--艺术与设计系建筑空间的联想
▢课题内容:艺术与设计系建筑空间的想像
▢课题时间:12课时
▢教学方式:
1、从视觉角度分析设计学院建筑空问的可变因素
2、介绍超现实主义的空间艺术处理手法
3、介绍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的视觉艺术。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将上述分析、介绍的内容结合课题进行设计。以设计学院门厅、外观、或室内某一元素为切入点。在视觉上耍确立设计学院形象,能一目了然。
2、作业量及尺寸:尺寸不限,2幅设计图。
▢训练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实践,体会传统文化、现代艺术、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对设计的影响,也通过该作业的训练,了解视觉的可塑性,以及视觉设计可以带给人的极大的视觉享受。
作业:
1、点的联想[6个图形];
2、三角形的联想[6个图形];
3、眼球的图形[6个图形];
4、单形元素[6个图形,简单日用品];
5、单形元素[6个图形,简单日用品];
6、手的图形[6个图形];
7、帽子的图形[6个图形];
8、正负形[6个图形];
9、影子[6个图形];
10、异变[6个图形];
11、元素替代[6个图形];
12、图形实践[艺术系建筑空间联想]
第三篇:教案
小猪去郊游
小一班
张秀乔
小猪去郊游
活动目标:
1、理解和欣赏故事《小猪去郊游》,体验与同伴共同分享的快乐。
2、初步培养乐于分享的意识。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教学挂图;
2、幼儿操作材料;
3、包装好的牛奶、面包、糖果若干;
4、歌曲《郊游》。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郊游去
1、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小猪)小猪胖胖要去郊游了,我们也跟着他一起去吧!
播放歌曲《郊游》,老师幼儿共同模仿郊游的样子做动作。
2、教师;哎呀!真累呀,我们休息一下吧!(请幼儿找好位置坐下)基本部分:欣赏并理解故事《小猪去郊游》
1、教师:小猪带了好多食物,在遇到朋友后,他是自己吃完食物还是和别人分享呢?
2、教师结合教学挂图分段讲述故事,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问题:①小猪去郊游你第一次遇到了谁?
②小猪是怎么说的?(2)、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问题:①小猪第二遇到了谁?
②小猪是怎么说的?
③小猪又是怎么做的?(3)、教师故事第三段。
①小猪第三遇到了谁?
②小猪是怎么说的?
③小猪又是怎么做的?(4)、小猪故事第四段。
①小猪最后一次遇到了谁
②小猪是怎么说的?
③小猪又是怎么做的?
④
最后,小猪包里的东西不多了,可小猪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呢?(5)、教师小结:小猪觉得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好朋友一起吃,和大家一起分享是最快乐的。我们如果有好吃的东西或好玩的玩具,也应和他人一起分享。
3、幼儿完成操作材料,将动物与相应的食物连接。结束部分:分享食物
教师:看,老师这里也有好吃的东西,也想和大家分享。你们愿意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好朋友吗?你想分给谁?怎样分?
动画宝贝最喜欢
小一班
张秀乔
动画宝贝我喜欢
活动目标:
1、喜欢动画人物,对动画人物感兴趣。
2、了解动画人物的本领和优点,萌发向正面人物学习的情感。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各种动画人物形象;
2、各种动画人物头饰若干;3动画片主题曲录音;4故事《勇敢的动画宝贝》。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神秘的小客人
1、播放动画片主题曲联唱,幼儿感受,引发思考。问题:(1)、是谁来做客啦?
(2)、你们喜欢他们吗?
(3)、你知道关于他们的哪些故事? 基本部分:录音故事《勇敢的动画宝贝》
1、播放录音故事,请幼儿完整倾听,了解故事内容。问题:(1)、在故事中,小动物们遇到了怎样的危险?
(2)、那些动画人物去解救小动物?
(3)、他们是用什么办法打败灰太狼的?
(4)、你为什么喜欢他们?
提示:让幼儿根据故事来回答问题,了解正面人物遇事勇敢、坚强、有智慧。
2、运用生活经验,理解在生活中要学习正面动画人物的优秀品质。
3、问题:(1)、我们要向动画人物学习什么呢?
(2)、在生活中当你面临困难的时候你会怎样去做? 提示:引导幼儿理解在生活中要做勇敢、坚强、有智慧的人,萌发想榜样学习的情感。
结束部分:角色游戏:我做勇敢的动画宝贝 幼儿佩戴头饰,将自己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
草地上的花开了
小一班
张秀乔
草地上的花开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印画各种颜色的小花。
2、乐意帮助他人,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2、教学挂图;3颜料盒若干,抹布;
4、小积木、雪花片、青菜根、胡萝卜刻出的花瓣若干;
5、小兔手偶一只。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情境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一)呜呜呜——小兔哭了。小兔怎么会哭呢?我们快来问问他!问题:小兔小兔,他怎么了?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二)春天来了,小兔的花园里开满了花,可是昨天来了一只小老鼠,把花园里的花都折断了……请你们帮帮他救救他的小花吧!
问题:小兔的花园怎么了?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园丁,帮小兔把花重新种好。
基本部分:教师示范:给小兔的花园“种花”。
1、教师示范用积木印画的方式给小兔的花园“种花”。教师:我先来种一朵,小朋友看看我是怎么种的。
提示:教师采用积木印画的方式作画,示范“种”两朵花,注意蘸取颜料时的动作。
问题:一朵花种好了,我是怎么种的呢?
小结:你想种什么颜色的花,就把积木圆圆的一面轻轻地在颜料盒里按一下,抬起来看看颜料有没有滴下来,没有颜料滴下来就可以印了花了。把蘸过颜料的一面纸上用力按一下之后再拿开,一片花瓣就种好了。种好一朵花后要把积木放回这种颜料盒里。
2、教师示范用手指印画的方式给小兔的花园“种花”。
小结:想用什么颜色就把手指放到颜料盒里按一下,手抬起来,颜料不滴就可以种花了。要换颜色时,将之前的颜色擦干净后再蘸。结束部分:幼儿操作——为小兔的花园种花
1、教师:我们大家一起帮忙,和小兔的花园里种上好看的花!桌上有刚才用过的工具,也有一些其他工具,想想还能怎样种花。
2、教师分发幼儿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作画。
3、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幼儿集体交流。问题:(1)、这朵小花真漂亮,是哪位园丁种的?
(2)、请你来给大家说说,你是用什么材料种的?
4、教师(出示小兔手偶)我们帮助小兔把花园的花重新种好了,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兔子去吧。
(模仿小兔子的语气)哇!好漂亮的花啊,谢谢你们我真开心,你们辛苦了,到我家喝杯茶休息休息吧。
可爱的积木娃娃
小一班
张秀乔
可爱的积木娃娃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水彩笔勾画积木的轮廓,探索积木的形状特点。
2、愿意大胆想象,利用积木的原有轮廓为积木娃娃添画四肢和五官。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积木娃娃范画;
2、大小、颜色不同的木质积木;
3、幼儿操作材料;
4、水彩笔若干。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科学探索:神奇积木
1、我和积木做游戏。
幼儿自由选择积木,进行桌面或者地面的拼打游戏。问题:(1)、你选择的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积木?
(2)、你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拼搭了什么东西?
2、我把积木分分类
请幼儿根据积木的不同形状进行分类。
提示:在以上两个环节中,重点是引导幼儿加强对积木外在形状的认识,为下一步绘画做准备。基本部分:教师讲解演示
1、教师出示积木娃娃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问题:看看小积木变成了什么?他们分别是用什么形状的积木画成的?
2、分别拿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积木,并逐一勾画出轮廓。问题:(1)、这里的积木娃娃也好想有自己的画像,你们能把帮助它吗?
(2)、怎样画才能画出一个完整的娃娃呢?
提示:教师一边演示勾画积木轮廓一边提醒幼儿画圆形时要一笔完成,一定要封住口;方形和三角形的直线尽量画直。同时,鼓励幼儿大胆的把所见过所玩过的积木都画出来。
3、教师演示用不同颜色的线条为积木娃娃添画四肢和五官。结束部分: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教师分发幼儿操作材料及作画工具,幼儿勾画积木娃娃并进行添画。
提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
2、请幼儿为自己的积木娃娃起名字。
提示:引导幼儿可根据积木娃娃的外形特点,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起名字。
3、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积木娃娃的名字,其他幼儿共同分享。
第四篇:公开课教案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赵 明
2010年11月10日206班
一、设计目标
运用信息技术再现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历史场景,突出“活动”、“探究”、“生成”的新课改理念;从历史学科的课程特点出发,不断优化教学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高效自主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与结果;理解长征精神。
能力目标:从红军胜利──失败──胜利的史实中培养学生找出因果关系。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情感,学习人民军队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与乐观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
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理解长征精神。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直接点明课题
(二)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投影显示]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请同学们认真快速阅读第十三课内容,对照大屏幕出示的填空题,找出相关答案,做好标记。8分钟后检查,看谁的效率高。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快速讲出答案,鼓励学生不看书回答。同座位同学对其答案进行点评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出示本课第一阶段思考题:[多媒体投影显示]
我说长征
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2、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多少个省?渡过了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之上发生过什么事?
3、红军长征最重要的转折事件是什么?
4、长征胜利伟大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播放长征视频
学生思考,同座位讨论,确定答案
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答案,就长征的原因、经过、转折、结果等,进行详略不一的分析,多媒体投影显示相关材料,加深学生印象,更好的理解长征。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
出示本课第二阶段思考题:[多媒体投影显示]
长征精神
1、背诵、赏析毛泽东《七律· 长征》。
2、小组朗读选摘材料,感受长征精神。
3、学习长征精神。
那么长征精神包括哪些内容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长征精神就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红军的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最后教师将这节课升华:人生也好比长征,人生就是一次一次的突围,我们要心怀自己的梦想,勇敢,坚韧的走下去……
(六)课堂小结
[多媒体投影显示]知识结构图
(七)当堂训练
第五篇: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复习课):
教学内容: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
执教者:韦月心时间:2013年4月16日第三节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感知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成就。
2.列举隋唐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3.通过复习和强化训练,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二、教学重点:1.诗歌的黄金时代。
2.隋唐的书法与绘画成就。
三、教学方法:回顾、引导、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内容。
3.以问答的形式完成课文有关知识的梳理。
4.列出知识框架(板书设计):李白:代表作有:《行路难》、《蜀道难》、《望庐山瀑布》
诗歌杜甫: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白居易: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
颜筋柳骨:颜真卿、柳公权
书法颠张醉素:张旭、怀素
阎立本:《步辇图》
绘画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雕塑:敦煌莫高窟。
音乐:隋朝的和唐朝的。
舞蹈:健舞和软舞。
5.课堂小结,师点明重考点。
6.达成训练:同步学习指导习题。
7.课堂小测试。(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