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话题作文理性思维的深化(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学案——理性思维的深化(2)组题:康建英时间2月1日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社会“热点”的分析,掌握理性思维在文章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一般特点。2.通过分析借鉴优秀文章,了解如何在写作过程中实现理性思维的深化。3.结合写作实践,反复写作和讲评,掌握运用理性思维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感受、领悟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推理、演绎、归纳、判断进行理性思维的能力。学习重点
1.了解如何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实现理性思维的深化。
2.结合写作实践,反复写作和讲评,掌握运用理性思维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学习过程 导读
一般来说,思维有“感性”和“理性”两种基本形式。感性思维往往同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时常伴随着想象和联想,并且蕴含着“爱”“恨”“愉悦”“悲伤”等种种情感活动。理性思维则借助“概括”“判断”“演绎”“归纳”等逻辑形式体现着对客观现实认识的深化。导学、导思
一、通过对社会“热点”的分析,掌握理性思维在文章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一般特点,完成目标1.下面以时下的“超女热”作为例子,进行一些理性分析。“超级女声”是湖南电视台从2004年开始举办的一档娱乐类节目。参赛选手大多是青春少女,现场观众除了评委和亲友团以外,也大多是少男少女,更有场外数以百万计的短信投票,加之是逐级淘汰,所以整个比赛过程紧张刺激,扣人心弦。许多青少年对“超女”十分喜爱,为她们的成功而呐喊、兴奋,为她们的失败而哭泣、难过。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对它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疯狂入迷的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
围绕“超女”的比赛,既然已经形成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在对“超女热”进行理性分析时,我们不妨将这一现象分解为多个侧面,然后从不同的侧面入手,透过其表象分析它的本质。
比如,我们可以从“超级女声”的比赛规程上,分析其比赛流程所体现出的评判公正性,并从中找出它迅速成为社会“热点”的原因。由于“超级女声”比赛采用了有观众和亲友团在场的现场演唱、现场评判、现场淘汰的竞赛形式,因而既极大地营造了现场紧张的气氛,造成结果的悬念,又体现了竞赛的公开性,这也许正是其成为“热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再一步理性地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社会在推进公开公正公平方面的进步,同时也透射出人们对提高社会透明度和渴望得到公平机会的呼唤。
第二篇:高二语文学案理性思维的深化(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学案——理性思维的深化(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
计)
高二语文学案——理性思维的深化(2)组题:康建英
时间2月1日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社会“热点”的分析,掌握理性思维在文章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一般特点。2.通过分析借鉴优秀文章,了解如何在写作过程中实现理性思维的深化。3.结合写作实践,反复写作和讲评,掌握运用理性思维思考和写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观察、感受、领悟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推理、演绎、归纳、判断进行理性思维的能力。学习重点
1.了解如何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实现理性思维的深化。
2.结合写作实践,反复写作和讲评,掌握运用理性思维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学习过程 导读
一般来说,思维有“感性”和“理性”两种基本形式。感性思维往往同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时常伴随着想象和联想,并且蕴含着“爱”“恨”“愉悦”“悲伤”等种种情感活动。理性思维则借助“概括”“判断”“演绎”“归纳”等逻辑形式体现着对客观现实认识的深化。
正如我们说理时可以饱蘸感情,叙述时也可以有冷静议论一样,二者是相互联系而且常常是相互促进的。不过在中学这个思维逐渐走向成熟的初级阶段,分别就思维的这两种基本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加速学生的发展。上一节“动情点”更偏重于感性思维,本节则是在上节的基础上引导同学理性思维的深化。
导学、导思
一、通过对社会“热点”的分析,掌握理性思维在文章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一般特点,完成目标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媒体的影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事物很快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这些层出不穷的“热点”有它的表现形式和形成过程,也有它所产生的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们的心理需求背景等等。要理解它,就必须结合它的形成过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剖析。
下面以时下的“超女热”作为例子,进行一些理性分析。
“超级女声”是湖南电视台从2004年开始举办的一档娱乐类节目。参赛选手大多是青春少女,现场观众除了评委和亲友团以外,也大多是少男少女,更有场外数以百万计的短信投票,加之是逐级淘汰,所以整个比赛过程紧张刺激,扣人心弦。许多青少年对“超女”十分喜爱,为她们的成功而呐喊、兴奋,为她们的失败而哭泣、难过。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对它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疯狂入迷的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
围绕“超女”的比赛,既然已经形成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在对“超女热”进行理性分析时,我们不妨将这一现象分解为多个侧面,然后从不同的侧面入手,透过其表象分析它的本质。
比如,我们可以从“超级女声”的比赛规程上,分析其比赛流程所体现出的评判公正性,并从中找出它迅速成为社会“热点”的原因。由于“超级女声”比赛采用了有观众和亲友团在场的现场演唱、现场评判、现场淘汰的竞赛形式,因而既极大地营造了现场紧张的气氛,造成结果的悬念,又体现了竞赛的公开性,这也许正是其成为“热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再一步理性地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社会在推进公开公正公平方面的进步,同时也透射出人们对提高社会透明度和渴望得到公平机会的呼唤。下面所节录的文章中就对此作了这样的分析:
要保证合作体系作为一种纯粹的程序,正义就必须坚持“公平机会”原则,否则分配正义就无从谈起。
“超级女声”的口号“超级女声、想唱就唱”,实际上就暗含了“人人都有机会”这样一层意思,而这种人人都可参与的“海选”形式,也恰恰契合了民众对于“公平机会”的诉求。从20世纪80年代的“官倒现象”,到90年代的“权利资本化”“内部人控制”和由此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再到今天人们意见最大的“行政性行业垄断”,乃至股票市场上比比皆是的“黑幕”交易、操纵行为,都体现了“公平机会”在我们的社会体系中的缺失。
文章正是从一个侧面分析了“超级女声”所体现出的竞赛公开性的特点,指明“超级女声”的口号“超级女声、想唱就唱”实际上就暗含了人人都有机会这样一层意思,那么,这样的娱乐竞赛实际上反映了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人们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样看来,它能够成为社会的“热点”也就不足为奇了。无论什么热点,有的人可能盲目地追“热”赶“热”,有的人可能冷眼旁观,有的人可能从“热”中看出深层次的问题。理性思维应属于第三种。作为高中生,理性思维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因为理性是思想成熟的标志。
二.通过分析借鉴优秀文章,了解如何在写作过程中实现理性思维的深化。完成目标2 如何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实现理性思维的深化?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感性需要理性的分析。
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我们对事物进行理性分析时是否也可以把整体分解成若干的侧面呢?回答是肯定的。
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分解的,这种“分解”不是简单地将事物肢解,而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进行认识的深化,以达到更加客观、透彻地认识事物的目的。
在对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进行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样的认识过程中,需要对获取的感知进行理性的分析,需要将整体分解开来,之后在感知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分别挖掘出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或哲理,最后加以综合归纳,形成统一的、完整的理性认识。这是一个由分解到整合归纳的过程,但它不是简单的分与合,而是认识过程中质的飞跃。
第二、对自己的感知还要能够做恰当的概括和说明。
理性思维的结果,在文章中也应该得到完整而准确的体现,特别是自己通过感知而形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理性认识,它就是文章的主旨和灵魂,如果表达的方式和效果不好或不够准确,必然会伤害文章的说服力或感染力。所以,如何对自己的感知运用恰当的语言加以概括和说明,往往决定了文章的成败。
要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式对自己的感知做恰当的概括和说明。我们举雷抒雁 一是用一种形象而富有内涵和意蕴的句子来概括自己的理性思考。的散文《鲜花与枯枝》加以说明: 鲜花与枯枝
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他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妆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萎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评析:黄叶坠地时节,作者被眼前所出现的自然奇观所吸引。“奇迹”激发作者找寻其中的原因,原来是共同生活的枯枝与鲜花彼此互为生命的依托,“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理性化的深入思考使作者明白生活中彼此合作帮助才能超越自我,实现价值,创造奇迹。作者将这一富有哲理的人生启示用两个抒情的短句“枯树哟……”表达出来,形象而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这一理性感知,妙趣横生,发人深思。
二是用以说明自己理性思考的文字,可以用一种明确的、概括性、议论性的语言直接加以表述,使其更加直白、鲜明。如下面这篇散文: 落叶树
北京的街道,国槐、白杨之类的落叶树很多,冬天到来时,树叶就纷纷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身,任凭寒风侵袭,冰雪堆积,始终傲然屹立街头。
落叶树之所以能够抗击冰雪严寒,是因为它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根部。为了保护根部,它把自身的一部分──树叶,毫不吝惜的撒落地面,树叶慢慢化作肥料,被根部吸收,成为再生的源泉。
落叶树深深懂得:藏在土里的树根比露在地面的枝和干更重要。
春来时,光秃秃的树枝上吐出的新芽美极了。枝干渐渐长大,向天空挥舞手臂,努力表明自己的存在。这种力量来源于根。
到了夏天,繁茂的枝叶感受烈日暴晒的痛苦,可它依然不动声色。
这种忍耐是由于树荫挡住炽热的阳光使其根部的水分能得以保存的缘故。尽管骄阳似火,袒露的枝叶总要保护正在地下努力工作的树根──这使它们得以生存并蓬勃着生命。
总之,就是这样:时而落叶纷纷,时而郁郁葱葱;经受酷暑之苦也毫不介意,只要能保住根──生命的源泉。
落叶树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我。
我想,如果舍不得牺牲,故意逃避苦难,而疏于保护根,那便没有落叶树,也不会有大千世界的滔滔风云。
评析:北京街道随处可见的落叶树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它之所以能够抗击冰寒,等到来年又郁郁葱葱屹立于街头的原因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作者以拟人化的笔调剖析了落叶树生命取舍的意义所在,字里行间饱含对生命的讴歌和敬畏。通过前面对落叶树极富感性色彩的描绘,结尾对自己理性感知的概括就水到渠成,“落叶树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我”,“如果舍不得牺牲……也不会有大千世界的滔滔风云”。这里,作者将自己通过观察和思考所得到的生命启示表述得直接、明确。
从教学和写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何对自己的感知做恰当的概括和说明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我们往往不会将自己理性思考的结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述或概括出来。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挤牙膏”式,将自己的理性感知在文章中断断续续表述出来,缺少统一性、整体性及必然性;二是结尾的概括与前面的分析联系不紧,水是水,油是油,有的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三是语言表述拖沓累赘,缺乏概括性。
第三、段落安排上努力体现内容的递进关系。
递进虽然只是结构形式的一种,但它更能体现理性深化的过程。采用递进的形式安排文章段落间的关系,能够在形式上较好地体现理性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轨迹,体现理性思维步步深入,纵向探究的思维规律。如果学生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对他们是很有益的。导练
三、学生阅读课本例文一、二、三,并对例文作出点评。完成目标3 [例文一]<<近墨者未必黑>>
点评
[例文二]《我忘不了那一双眼睛》
点评:
[例文三]《穿针引线式的人物──卫老婆子》 点评:
四、课后第一、第二、第三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第三篇:《将进酒》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
2、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体味本诗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教学重点、难点:
体味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酒)
“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不见》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他的一生。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李白的一首劝酒诗《将进酒》。(朗诵全诗)
(二)简介背景 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但是,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是一种消极行为,这是他的傲世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使然,是无法改变的。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试图说服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杜甫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但我们也不可忽视李白的饮酒诗中仍包含着积极的内容。
(五)鉴赏要点
1、三种主要情感
(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感情上大起大落
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 开头四句写悲壮之情。
(诗人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
第四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第1、7、8、9、11、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
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
难点:鉴赏9、13则选文【教学时数】二课时课型:选修课专题 【教学方法】
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
2、启发探究式 【课前准备】
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
2、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
二、语段解读:
(1)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5)第五则:第八则:(第11、12、13则)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联系课后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中的〖知识巩固〗部分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训,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好遇上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蒲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有才德,且有勇力,对孔子说:“我从前跟随老师周游在匡地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到危难,这是命里注定的吧。我和老师一再遭难,可搏斗而死。”公良孺跟蒲人打得很激烈,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到卫国去,我就放你们走。”孔子与他们订立了盟约,这才放孔子他们从东门出去。孔子是到了卫国。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神是不会认可的。
第五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3.2《理性思维的深化》素材锦囊
第二节 理性思维的深化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解读】 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红日西沉,皓月初上,皎皎明月啊,何时照着我返归故乡?王安石先后用过“到、过、入、满”等十来个字,都不满意,最后才选定“绿”字。“绿”字是精心筛选的,极富表现力,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效果。绿:使„„变绿。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解读】 但愿我们身体健康,在相隔千里的土地上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明月。这里包含双方想法一致、感情相通的意思。婵娟:美好的姿态,指明月。
3.读书万卷始通神。
——宋·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
【解读】 如果能读破万卷书,写起文章、诗词就好像得到神助了。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变化。
4.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宋·朱熹《训学斋规》
【解读】 原文是:“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对朗读做这样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可见朗读不可马虎。现在有些人忽视了朗读,懒得开口,这是极不好的习惯。
5.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解读】 人类以敬畏之心待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母亲般的善良赐予,若无视大自然的规律一味索取,只能得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经济要发展,人类既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碧水蓝天。东京大地震和海啸后引发的福岛核泄漏,已经为人类的未来敲响了警钟。
6.中国淡水生态脆弱,50年来消失 000余个内陆湖泊
在过去的50年间,中国已减少了约1 000个内陆湖泊,全国平均每年消亡的天然湖泊达到了20个。在历史上曾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省,现存湖泊面积2 438.6平方公里,仅有上世纪50年代的34%。目前,全省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已减少到217个,比上世纪50年代的522个减少了58%以上。“我国淡水湖泊生态已十分脆弱,已有1.4万平方公里的湖泊富营养化或已在富营养化边缘,水华暴发事件时有发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鸿亮担忧地表示,在2007年调查统计的43个湖泊中,有27个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太湖、巢湖、滇池等12个湖泊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专家认为,污染湖泊的因素主要是两个:一个是企业、居民区的排污管道,另一污染源就是大量的垃圾进入湖内。一些生活垃圾极不容易分解,对湖泊的污染极大。
素材品析:湖泊是整个地球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如果再让湖泊消失下去,再让湖泊的水污染下去,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保护湖泊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湖泊治理不仅是污水处理工程,也是生态工程,应该有一个全流域概念,依据环境承载能力,优化流域经济,从环境与经济对立转向让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7.“2亿人的口粮”就这样被倒掉
据央视《新闻1+1》报道,我国食物浪费惊人,仅餐饮业一项,每年就要倒掉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低收入人群的寒酸:2011年11月,在南京一家星级酒店当洗碗工的李红,因为留下了客人吃剩的一些食物,想给正在读大学的儿子补养身体,结果被酒店发现后开除。
没吃过的面包,未开封的罐头,整块的鱼肉,成袋的米面,好好的东西,统统扔进了垃圾箱;两个人去饭店吃饭非要点四个人的菜不可,四个人聚餐酒水摆不满一桌不肯罢休,至于吃不吃得完,那是另一回事了。
这,就是当今中国人面临的现状。
前不久有一篇文章,说几个中国人在德国饭店吃饭,结账的时候桌子上还剩了不少饭菜,这时候邻座几个老太太不愿意了,先是指责他们浪费,看到没人当回事,干脆打电话叫来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了解完情况后,工作人员在开出50马克的罚款同时,还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
素材品析:都说民以食为天,浪费食物到如此程度,天若有灵天亦叹息!按理说,浪费二字与国人的形象并不相符,“成由勤俭败由奢”“由俭入奢易,由
奢入俭难”“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此类警句古人留下了一箩筐。然而,日子好过了,今人却渐渐忘记了古训,看得让人心疼。浪费就是犯罪,与钱多钱少无关,这方面,我们不妨多学习一下国外的经验,用制度去约束某些人的浪费行为,莫让有限的资源再这样“被奢侈”。
8.崔永元:行“小善”的实在人
2012年1月8日,本该参加中国慈善年会的崔永元来到了首都机场附近的皮村“小剧场”,主持一场属于打工者自己的春节晚会。那里没有明亮的演播厅、豪华的嘉宾名单、华丽的演出服,但在简陋的晚会现场,巨大而冷漠的飞机轰鸣声,暂时被歌声与微笑代替了„„
崔永元欣然接受邀请主持民工春晚,还要从2011年10月说起。此前,河南开封四中的音乐老师孙恒和来自内蒙古的打工者王德志筹钱建立了“同心实验学校”,专门招收打工者的子女。他们的事迹引起了崔永元的高度关注,于是崔永元邀请他们参加了《小崔说事》节目的录制。
2012年元旦刚过,孙恒和王德志商量筹办一台打工者春晚,他们想到了邀请崔永元来主持。但他们心里直打鼓,像崔永元这样一个大忙人,会答应主持一场农民工晚会吗?但孙恒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在微博上给崔永元发了一封私信。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回复:“只要能挤出时间就一定来。”
其实孙恒和王德志心里都很清楚,崔永元能不能来确实不好说。正当两人不抱什么希望时,就在打工者春晚举行的当天,崔永元来到了演出场地。他一走进剧场就说:“虽然我在许多大剧场主持过不少晚会,但只有这个剧场让我感觉特别舒服,请放心,我一定会尽全力和大家办好这台晚会。”
现在很多人喜欢装大腕,而崔永元却不同,他不愿披着央视主持人这个华丽的外衣,而是将自己视为一个普通人。人,只有不以善小而不为,才是真正的行善者,崔永元当属此列。
素材品析:“莫以善小而不为”,生活中点滴的付出,对自己来说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在别人心里却如沙漠里的一碗水。崔永元将心比心、实实在在地付出着自己的情感,一次短暂的出现,给他人带来的却是一辈子的感念。
9. 宋丹丹陷代言门,主动道歉敢于担当
宋丹丹因“优卡丹”事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不过,与以往一些明星事发后推卸责任的情形不同,宋丹丹在事态还未扩大时便主动站出来诚恳致歉,她发布微博称:“惊闻我代言的优卡丹对儿童健康有害,当初接此药物广告,我及经纪公司的态度都慎之又慎,因此对厂家及药监部门的审批做了详尽的审查。假
如今天网上爆料属实,我将通过媒体诚恳地站出来道歉。”除致歉外,宋丹丹还宣称:“由于个人无法确切了解及掌握药品质量,今后无论药品是否经药监部门的审批,我都将不会再代言任何药品类广告!”宋丹丹致歉微博一出,网友纷纷赞其“敢于担当”,并称此举给其他明星树立了榜样。
素材品析:人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永远不犯错误,而在于犯错之后能有一个“勇于担当”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