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和谐共存(5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1:5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和谐共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和谐共存》。

第一篇:让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和谐共存

让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和谐共存

摘要: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课前预习的积极意义和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和具体实例,阐述了如何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教材内容特点辩证地对待课前预习;如何指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课前预习方法,使课前预习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入展开;如何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随时对教学预设作出调整,灵活地进行课堂操作,从而让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和谐共存。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堂教学 学生在课前到底需不需要预习? 从教学理论分析,组织学生预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课前预习让学生事先知道新课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在课前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態,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会更加注意、更加认真;二是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三是课前预习可节省课堂教师的讲课时间,增加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自由度和探索空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课前预习历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教学实践分析,组织学生预习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预习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二是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同,预习的效果相差较大,会加大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难度,毕竟我们现在是班级授课制。三是预习会造成一种认知假象,自以为懂了、会了,就不用听了,其实只是“只知其然,不

知其所以然”,从而降低了听课效果;四是有些探究性的内容,学生通过预习,事先获得了结论性知识,课堂中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和动力,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尤其是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培养。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对于预习,我们不可以从“能’与“不能”这两种截然对立的角度作出简单的回答。对于预习,我们应走出机械,把握辩证。过多地纠缠于“能”与“不能”的抉择只能让我们的教学产生更多的迷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对“课前预习”的一些思考。1 课前预习应视学生而定

课前预习是学生的个人、行为,需不需要课前预习,应视学生个人的自身基础、自身经验、自身背景而定,不能整齐划一地统一要求。

对于具有较强自学能力和较强知识接受能力的同学,大部分内容可以不需要预习。他们在课堂上可以边听课,边自学,边思考,边互动,将自己的每一种感官(眼、耳、口、手)调动起来,有效地促进自己的智能发展,较好地领会和接受新的知识。如果强迫这些学生做到课课预习,可能会减弱他们听课的兴趣,降低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反而不利于他们智能的发展和提高。这就正如张新颖教授所说的,他读书时不需要课前预习。

对于自学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一般的同学,大部分内容需要课前预习。因为通过预习,可以事先了解本节内容的难易度、重难点,有目的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態,有计划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有目标地参与教学活动,有步骤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预习,还可以知道新知识与原有的哪些旧知识相联系,可以事先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从而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打下基础。对于自学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均较差的同学,最好是做到课课预习。因为这些同学基础差,新课的学习会产生困难,慢慢地就会失去听课的兴趣。对于这些同学不但要求他们做到课课预习,而且还要给予预习指导,提高预习的效率:首先,要让他们明确预习的目的,养成温故知新的良好习惯;其次,要提供相应的预习思考题和学习参考书,让他们进行有效地读书,划书,参阅参考书;再次,要让他们知道,预习不同于自学,它仅是一种“课前自学”,不要求把新内容全部弄懂,预习只需温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了解新课内容要点,找出新课中的疑点、难点之处,从而避免他们因预习而产生的学习负担。2 课前预习应视内容而定

现行化学教材内容主要可分为五大块:一是基本概念,二是基础理论,三是元素化合物,四是有机化学基础,五是定量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都渗透在各块内容之中。

在这五块内容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最直观、最具体的,也是生活中应用最多、学生最熟悉的。同时,元素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大多都可借助化学实验的手段,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比较来获取。如氯及卤族元素、钠及碱金属元素、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

化合物等的学习,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手段获取,既可以教给学生直观性知识,又能带给学生探究的快乐和认识化学的方法。它们的用途(如84消毒液、漂白粉、洁厕灵、双氧水、氮肥等)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学生既熟悉也感兴趣,因此新知识的接受就比较容易,这些内容一般不需要进行课前预习。

化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是化学的最基本内容与最基础的知识。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化学量线等四条知识线。基础理论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及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一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线。概念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里的反映。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的,有其特定的意义。基础理论是化学的灵魂,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因此,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均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的分化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应该都做到课前预习。

有机化学基础主要包括“有机物的分类、结构和组成、性质和用途、有机基本概念、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有机物的制取和合成以及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内容,其中涉及了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醇、醛、羧酸、酯等有机物代表物。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内容两者虽有些联系,但并不紧密,而且两者存在较

大的区别:(1)有机化学通常用结构简式来表示物质,而无机化学只用到化学式,两者表示方法不同;(2)有机化学比无机化学更突出性质与结构的关系;(3)有机化学更突出物质的空间构型,需要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以上区别使学生初学有机化学时,感到一时难以适应,不知如何进行学习。这种不适应如果一时不能调整过来,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会产生较大影响。如初学有机时,学生总是不能正确书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不是少写就是多写了氢原子的数目,官能团书写顺序和连接的位置也经常出错。只有留足课堂时间,让学生反复地练习、书写,及时地反馈纠正,才能正确地书写,为有机学习营造良好的开端。因此,初学有机化学基础时,一定要做到课前预习,为新课的学习做一些简单的铺垫,适当降低有机学习的难度,节省课堂上教师的讲课时间,增加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自由度和探索空间,顺利地进行有机化学的学习,逐步地掌握有机化学基础学习的基本方法。

高中化学定量实验将实验原理、操作原理和仪器原理进行整合,使学生形成实验过程和思维过程的有机整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寻找需要测定什么量,如何将目标量转化为可测量,从而形成实验原理。围绕实验原理设计出测定这些量的操作和仪器,操作原理和仪器原理通过相互修正来共同实现实验原理。课改对定量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量实验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但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却不熟练、不规范,还未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因此定量实验教学前,—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方法、实验具体操作顺序、操作注意点、实验失误的处理,认真地做好课前预习。

如在“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实验中,我们布置了如下预习思考题:(一)实验原理

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化学原理是什么?要直接测量哪些物理量?(二)实验仪器

请指出下列各操作中需用的主要仪器:硫酸铜晶体研细;称量硫酸铜晶体质量;加热硫酸铜晶体;冷却加热后的固体。(三)实验步骤 1 称量

(1)应将硫酸铜晶体置于什么容器上称量?能否置在纸片称?为什么?(2)先称什么后称什么?(3)约称多少质量硫酸铜晶体?为什么? 2 加热

(1)坩埚能否进行直接加热?(2)加热时采用大火快速加热还是小火慢慢加热?为什么?(3)如何初步判断可以停止加热?(4)如何确保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已完全失去?采用怎样的操作? 3 冷却

(1)为什么不能用天平称量热的物体?(2)为什么必须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4 称量

为什么要重复1、2、3、4的操作? 这些思考题,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真实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中,让学生在完成实验设计的同时,建构起化学的学科思维。

只有让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才能更好地进行定量实验,促进实验技能和技巧的形成,充分发挥定量实验教学的功能,达到定量实验教学的目的,体现定量实验的教学意义,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联系。3 课前预习要给予方法指导

课前预习的目的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如果把预习等同于纯粹的个人“自学”,不仅会加重学业负担,而且会影响听课质量,从而导致“过犹不及”的情况产生。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地预习。常用的预习方法有阅读法、联想法、温故知新法、类比迁移法等。例如,碱金属、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探究,甲烷、乙醇、葡萄糖等有机物分子的结构探究,有机物性质的探究,这些能促进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形成的探究活动的知识内容,可采用阅读法,了解其内容的筋骨脉络、内容的主次、要点、重点和难点,使课堂探究顺利进行;对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学习,可用类比迁移

法,如将化学平衡知识迁移到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的学习中来;也可用温故知新法,如金属键、金属晶体的学习,先通过复习离子键、共价键,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再学习金属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学习电解池时,先复习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电极名称、电极反应的书写等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电解池;亦可用联想法,如氧化还原的学习,联想初中的得氧失氧观点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方法,再思考如何应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电子得失的观点分析“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概念;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时,通过联想溶液质量分数、体积比浓度的表示,从这些表示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物质的量浓度的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通过联想卤族元素、碱金属元素、钠镁铅性质的递变,再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对同一内容的学习既可采用一种预习方法也可同时采用多种预习方法,到底采取哪一种方法进行预习,教师应根据学科课程特点、教材内容特点、学生个人特点、教师的讲课特点,指导学生选择。只有采取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课前预习,才能使预习变得有效。4 课前预习要与教学相配合

预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因此预习—定要与课堂教学密切配合。对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教学目的,因此,学生的预习方式和要求也有所不同。课前预习一定要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入展开。如“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因素”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从现象到结论、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重要的化学研究方法,使分析法、归纳法、对比法以及综合法等化学思维方法得到很好的运用,让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到提升,课前我布置了如下的预习思考题:化学平衡建立的条件是什么?化学平衡的宏观特征是什么?化学平衡的微观本质是什么?如果化学平衡的某一条件发生变化(如浓度、压强、温度等)时,化学平衡将会发生如何变化?我们将会看到哪些宏观现象的变化?这些宏观现象的变化如何用微观的本质原因去解释?总结这些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你能发现化学平衡移动的共同规律吗?„„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去认识本节教材内容的特点,去意识本节内容化学方法的运用和掌握的重要性,去发现哪些问题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内容达到解决的,哪些问题可以通过联系旧知识,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的,哪些问题要需用多方面的知识或借助于他人帮助才能解决的。只有明确教学内容特点、教学目的要求和自己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地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有选择、有侧重点地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的研究方法,理解平衡移动原理,促进化学思维和化学基本观念形成,使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使我们的化学课堂充满智慧,充满激情。5教学应随学生预习而改变

学生的预习之所以有时会成为教师教学时的羁绊,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因为教师在教学时,过多地关注了自己的预设。教师要用动態生成的理念对待每一节经过预习的课。“教”以“学”定,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学”的实情

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随时对教学预设作出调整,灵活地进行课堂操作。

如在“铝”的学习中,我布置了如下思考题:根据金属的通性,通过类比迁移,预测铝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阅读教材,寻找铝有哪些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联想性质与结构关系,解释为什么钠、镁、铝的熔沸点、硬度、密度依次增大?化学活泼性依次减弱? 根据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教学过程作了如下调整:(1)对学生能通过自学获取的“铝的物理性质(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密度)和化学性质(铝与氯气、氧气、硫、水、盐酸、硝酸汞溶液反应),教师只“倾听”不“讲述”,同时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有哪些实验事实可以说明铝的化学性质不如镁?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铝比铁更耐腐蚀?(2)学生在书上找不到的,如铝的“反光性、不透光性、铝粉呈银白色、吸音性能好、耐辐射性”等物理性质,教师作了适当的“补充”;(3)学生通过预习还道不明的:钠、镁、铝的物理性质递变原因是什么?铝热反应实验中镁带、氯酸钾的作用是什么?利用了铝的什么性质?教师进行“点拨”;(4)对于学生预习时产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如铝在冷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用实验证明铝在冷浓硫酸、浓硝酸中确已发生钝化?如何用实验说明铝在常温下易与空气反应?如何用实验证明铝箔表面确实存在氧化铝薄膜?„„教师为他们创造了交流的时空和机会,并设计实验予以验证;(5)对于学生预习中产生困惑的内容,如铝与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剂是什么?还原剂是什么?如何表示反应的电子转移?教师将它视为课堂探索的主线,对于学生课堂中随机进发的灵感,作出合理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课堂秩序,调节学习气氛,让课堂更加顺利地进行。教学时,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学生通过预习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另—方面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产生各种深层次的体验与感悟,而这些“未解决的问题”和“深层次的体验与感悟”都在无形之中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可贵的动態生成资源。教学时,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和把握这些有效的生成资源,捕捉学生的灵感火花,使学生的潜能得以绽放,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场所,从而让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和谐共存。参考文献:

[1]姚子鹏,陈基福,洪东府等.化学(试用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让学生提前预习好吗

小学数学课让学生提前预习好吗?

很多教师认为不能提前预习的原因:

1、觉得小学数学课中,很多时候不用预习,因为学生水平不一,预习效果不同,有的学生浮躁,预习后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再讲解时根本不想参与讨论交流,效果反而不好。独木成林说的对,预习了就会少了些探究的过程。答案单一固定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就会少了生成的精彩!

2、认为不必要,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有些学生看书会啦,上课就不认真听讲了,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下降!不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很难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不太符合现代的教育理论。

个人认为课前预习时有必要的:

1、预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好方法,可以让学生的精力用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重要,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节约时间。

2、对于数学要根据所学内容而定,有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预习,比如关于整理复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能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知识的网络,而对于新授的内容我觉得没有必要让孩子们预习的。

3、不拒绝孩子迈大步走,也更提倡脚踏实地的前进,既关注全体学生,也要关注孩子个性发展。从现在来看,那些提前预习的孩子没有对课堂失去兴趣,反而更乐于融入课堂,甚至在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做小老师的角色呢。我鼓励他们冒尖,4、我们培养孩子探究的意识,不能只限于课堂上,孩子提前预习是提前探究的过程,如果孩子在预习中发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带到课堂上来,目标性更强,问题更集中。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要上课的过程,而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5、当学生预习后,一些不明白的问题都会摆在你面前,第2天上课,可以专攻这些问题。须知,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为了精彩,而更应该是为孩子的成长!

6、在数学教学中,预习是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减轻课堂压力,突破重点、消化难点,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而且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学生自主预习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学生自主预习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

由湖南理工学院刘创牵头申报的“大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经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根据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要求,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准备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审议指导。

旨在借助专家教授们深厚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和启发全县教育工作者终身学习,继续教育,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管理经验,提高新课程理论修养,造就一支理念新颖、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现代化管理队伍和教学骨干队伍,为思南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题概念的界定

大学评价是对一所大学本质属性的全面反映,是大学建设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大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但是重要的学术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对我国当前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学术资源与声望、学生质量、师资、财力、物力资源、研究成果、人才培养、内部管理等方面。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价以来,大学评价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开展。科学客观的评价,对于促进大学教育管理的改进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将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国际比较和国内现状研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大学评价体系,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宏观调控高等教育,相对准确地引导和支持高等教育投入资金的流向,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的投资效益。

2、可以更好地将竞争机制引入高等教育,激发高等学校的办学活力和科学研究活动的广泛开展,促使高校对自身的办学状况和科学研究水平进行校际比较,从中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差距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改进工作,以这种不断的对比,激励各校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3、可以客观反映高等学校之间的差异,有助于社会各界对高校的了解和认识,在更大范围内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动员更多的人进行讨论和批评,形成社会对高等学校办学情况及教育质量的监督氛围,产生影响公众的广告效益,有利于争取各方面的有效支持,改善办学环境和条件。同时也为社会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以及为优秀中学生求学择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该项分析主要是针对本课题的核心部分——“大学评价体系的建构”而进行。

1、外国的大学评价分析。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大学评价体系建构。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推出大学评价及大学排行榜以来,大学评价在社会需求、商业推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效益追求下已成为一股国际潮流。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开始对美国在大学进行评估并排名,后由本科生教育扩展至研究生和博士教育。1986年英国《泰晤士报》推出英国大学的排行榜。1989年德国的《明镜》周刊对德国大学进行了评估排名。1991年加拿大《麦克林》推出加拿大的大学评估排名。1993年日本《钻石》周刊推出日本大学的排名。1999年俄罗斯《职业》杂志也对俄罗斯的综合大学进行了排名。此外,像《商业周刊》、《福布斯》、《新闻周刊》、《每日电讯》、《卫报》等也都进行过单项或综合的大学排名。总的来看,世界发达国家有影响力的重要教育评估和媒体大多都推出了各自国家的大学排行榜。在发达国家大学评价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仿效,推出本国的大学排行榜,如1997年印度《今日印度报》就对印度的大学进行排名。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很早就对大学进行单项或综合的评估或排名,但教育管理机构的评估排名一般都是专业性的和行政性的,主要目的在于质量检查和效益评价,并未在社会上产生多大的反响。

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影响的民间机构介入大学评价,并且将评价结果在有全国以至有国际影响的媒体如期刊杂志、网络等上面刊登,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2、国际大学评价。1997年,《亚洲周刊》推出亚太地区最优秀大学的排行榜。国际教师协会曾评出世界十佳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德国慕工业大学。

3、国内大学评价。

受国际大学评价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一些民间机构或团体也开始尝试对中国的大学进行评价。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尚缺乏既具有权威性,又广为社会所认同的高等学校评估体系。目前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也有一些评估指标,但内容还很不完整,且一般只供内部参考之用,社会影响很小。民间的高校评估体系要数“网大网站”的“大学综合指标排行”最具知名度,但该评估体系一方面缺乏权威性,另一方面掌握的数据和资料有限也欠缺完善性和科学性。必须指出的是,国内的大学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活力。如科学论文(SCI)的排名就极大地刺激和促进了中国大学的科研和科学论文的发表。

四、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行为目标评价理论、CIPP评价理论、应答评价理论和目的游离评价理论。同时,参阅王孝玲编著的《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中的有关大学评价理论。

五、课题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大学评价国内现状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合理,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利于实践操作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量化的和可操作的,它不仅是判定新大学是否可设的依据,同时也是衡量现有大学是否合格的尺度。通过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大学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方案,增强大学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发挥社会对大学的监督作用,使学校自觉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高校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2、研究内容

(1)大学评价国际比较分析

①大学评价模式比较分析

大学自主型评价模式。该模式以美国大学为代表。美国的大学评价基本上是通过标准认定形式由大学自主组织实施的。首先,由大学提供人力和经费组成大学资格认定标准协会。然后,该协会根据自己制定的标准开展对大学的评价活动。大学只有符合协会的标准才能具有会员资格,否则就会被排除于协会之外。美国这种大学自主型的评价模式,反映了大学集团自治基础上通过自我评价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自由主义精神文化底蕴。

行政主宰型评价模式。该模式以法国为代表,法国的大学评价模式和内容中反映了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

外部主导型评价模式。该模式以英国为代表,英国大学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资格许可制和CNAA制。资格许可制是指被认可设立的大学,自身要负起维护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责任。因此,大学设置资格证书既是大学享有作为法人团体之特权的根本保证,也是形成大学自治的基础。

基准自律型评价模式。该模式以日本为代表。当前,日本大学评价的主要形式是大学根据文部省颁布的大学设置基准进行的自我评价。1992年6月3日文部省第24号令公布的大学设置标准由8章44条及附则构成。其正文包括总则、教学科研的基本组织、教师组织、教师资格、教育课程、毕业条件、学校用地与校舍、设施设备等内容,附则对各学部的教学和学生人数、建筑面积等事项从数量上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自我评价委员会要向校长或理事会报告评价结果并提出整改目标和具体措施。此外,日本的国立大学每年都要向文部省提交一份报告书。

②大学评价指标国际比较。试列举分析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本科:学术声誉(25%);招生选择性(15%);师资力量(20%);毕业率及新生保留率(20%);财政资源(10%);校友捐赠(5%);毕业率参灵敏(5%)。研究生院(各指标权重因研究生院的类别不同而不):学术声誉;新生素质;师资力量;科研活动;成就满意度。

《泰晤士报》:入学标准:生师比;研究、发展与咨询收入;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教授在教师中的比率;图书馆经费;学生住宿;学位竞争率;一等和二等(甲)成绩获得者百分比;研究;学生人数的增值;研究生比率;就业率;留学生比率。

《麦克林》杂志:学生(21—22%);班级规模(17—18%);教师(17%);财政资源(15%);经济价值(Value

for

money)(10%)。

(2)大学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①与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指标系统中的各类、各层指标及其权重必须能全面、完整、充分、贴切地体现大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绝不能与目标相矛盾、违背、脱节。因此指标由目标分解而来,是目标的具体化、行为化。

②导向性原则。指标系统对大学必须起到指导方向的作用。因为指标是具体化和行为化了的目标,是被评对象具体的行动方向。指标系统中有哪个指标,它的权重有多大,大学就会朝哪个方向去努力,就会以多大的程度重视这个指标。可以说,指标系统对大学起指挥棒的作用。

③客观性原则。设计指标系统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主观臆测。它必须符合被评对象的实际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每项指标都必须具有实施的可行性。

④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系统中的各项指标必须是可操作的。也就是说,每项指标都是用行为术语定义的,都可以进行实际观察、测定或测验;根据被评者达标的情况,可以得出明确结论。

⑤简易性原则。指标系统必须简便易行,切忌复杂、繁琐。也就是说,指标的层次及各层指标的数量都不宜过多,指标的结构要简单明了,量化的方法要简便。庞大、复杂、繁琐的指标系统不仅不受欢迎,不被接受,还会降低评价的效度。设计指标系统,要抓住主要因素,舍弃次要因素,突出目标的本质属性。

(3)大学评价体系指标系统设计方法

①形成指标层次系统的框架。指标层次系统就是指标系系统的内容(因素)结构。建立指标层次系统的基本方法,就是对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先打出反映总目标本质属性的各个因素,这些因素就是次级指标;然后再找出反映各次级指标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再次级指标。往下,还可以更逐级分解。

②筛选指标。为了使指标系统精炼、准确、完善地反映总目标,应当通过深入分析各指标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各指标反映总目标本质属性的程度,对各指标进行筛选。二次性指标业经过筛选,更具有客观性和代表性,更能代表水平,有助于高等学校克服浮躁心态,向提高质量的方向努力。如在综合性大学的水平评价中,科研经费指标尽量选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代表水平的项目(数、额),科研成果选择获国家三大奖数,SCI、EI、ISTP、SSCI、ISHP、《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收录数及专利数等,而不直接采用发表的论文数和主编的著作。

③调整指标。为了使每一项指标具有可行性,可以操作,能够实施,还必须从实际条件出发,考查每一条指标是否具备搜集资料、信息的资源,是否具备可咨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以及实施方法,是否具有符合被评者实际的评价标准等等。如果一个指标不具备以上实用性,就应考虑更换它,调整指标系统。

(4)大学评价体系中主要指标分析

大学评价指标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学术声誉;学生(录取分数(生源)、毕业率、继续深造的比率、毕业去向等);师资(博士比率、教授比率、生师比等);科研情况;财政经费;图书馆;留学生。

①学校声誉(学术声誉)。学校声誉或学术声誉在大学评价中占极其重要的分量。学术

声誉或学术声誉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一般是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得出的,但这种相对的“模糊”也许更本质更准确地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地位和影响。学校声誉和学术声誉的无形价值具有极强的磁场效应,能吸纳大量的有形资源,如优秀的学生、教授、政府和企业的赞助、捐赠等,使学校的产出大大增值,如毕业生的市场优势、教授的学术权威和影响等。正因为如此,评价中应赋予较高的权重。

②学生情况。学生情况在大学评价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学生来源,主要反映一所大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一是学生的在学状况,如新生保留率、毕业率、获奖情况、学生满意度等,主要反映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一是学生毕业后的状况,如毕业后的深造情况、短期就业率、长期就业率、失业率、薪金水平等,主要反映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某大学的信任。

③师资力量。师资力量也是大学评价中的重要因素,一般包括教师中的教授比率、博士(或本领域最高学位)比率、教师薪酬、学生/教师比、班级规模等。师资力量之所以重要乃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最杰出的教师就是一所大学的表征,从现实的评价来说,大学评价都是针对大学现时状态的,大学每年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这一年的工作。

④财政经费。财政经费是大学发展重要的物质支撑,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其重要性更为突出。因此,大学评价中的权重大大超过发达国家高校。

⑤留学生。在众多大学评价指标中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就是留学生。一所大学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最直接地显示了一所大学的国际影响,在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也是一所大学教育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表现。

⑥科学研究。需要说明的是,科研在多种国外大学评价中并没有直接出现,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本科大学和研究生院评价、《亚洲周刊》、《麦克林》等。这并不意味着科研不重要,而是因为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是较难精确地加以品评的。在指标设计中,可从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两方面赋予较大权重。

(5)大学评价体系的运用及大学评价的实施

①分类的评价体系与分类的评价。如何使大学整体排名具有可比性,减少争议,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对高等学校进行合理分类,并对同类学校进行比较。对高等学校实施分类评价,还能减少高等学校的盲目攀比现象,促使学校形成特色,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满足社会需求。毫无疑问,对大学实施分类评价,必须使用分类的评价体系。

②尝试单项评价,如按学科进行评价与排名。按学科评价是官方和民间都能接受的观点,世界上许多大学排行榜也均是建立在学科评估的基础上的。学科的发展对大学的声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多一流学科的集合就是一流大学。另外,学科评价与排名更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对学生进行专业选择也更具有指导意义。

③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实行大学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既有全国性的大学评价机构,也应该有专业性的大学评价机构。全国性的大学评价机构应该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并负责提供必要活动经费。该机构的主要职能应是制定大学设置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负责组织实施对整个高等教育的评价活动以及对新设大学资格的审查。各专业评价机构可以由各学科的学会负责组建。专业评价机构的评价对象可以是同类大学,也可以是同类院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的实际意义更大。这里之所以主张成立专业性大学评价组织机构,是因为非同类的大学和专业之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

④实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既要有全国性的和专业性的机构组织的评价,也要有大学的自我评价和大学或院系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外部(社会)的评价。

(6)大学评价体系的价值导向

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大学发展的指挥棒。建立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大学不断的发展。无论何类大学,把握“一流大学”的精神内核,追求“一流大学”本质目标,应该是大学评价体系价值导向的重要价值所在。现在国际上正式的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还没有,自然也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指标体系,但不管在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专业人士,还是学生、一般民众眼中,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认知并没有多大差异,所以对中国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世界一流大学最本质的东西,并将之化为自身的内在特性。本课题提出发挥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在创建一流大学过程中的价值导向作用。

①学术第一,重点突破,提高学术声誉。学术是世界一流大学最本质的特征,世界一流大学无不将科研放在重要地位,普林斯顿更宣称“科研第一”。从美黄等国的大学评价来看,一流大学几乎在每一个指标上都名列前茅,这是一流大学综合实力的表现。但一流大学最核心的还是其无与伦比的社会声望和学术声誉,老牌的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通过长期的积累已奠定了崇高的社会声望和学术声誉,从而稳居大学排行榜的前列,这给后起之秀带来巨大的压力和难以逾越的障碍。对抱有勃勃雄心的新兴大学来说,追赶策略的不二法门在于学术研究上的突破。

②吸纳优秀学生,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世界一流大学都极为重视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第四篇:分层次教学让学生得到和谐发展的研究总结

分层次教学让学生得到和谐发展的研究总结

柳彦课题研究小组

1、“多层次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克服了以前教师照本宣科的现象,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各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提高了教师积极专研教材和各种能力的自我培养,同时培养了教师的团队精神。注意教师的集体备课专门成立了备课小组,我们把每学年每学期每单元每课时的教学目的内容都分三个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多层次教学”是种较好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要求他们所达到学习成绩和能力不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和学习成绩。

2、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多层次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美术方面有几十名学生的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的不同奖次,还在全国不同的杂志和刊物上发表;音乐方面使全校学生都会一种乐器,并能演奏多首歌曲,学生参加音乐方面的比赛在全市都名列前茅,数百名学生乐器考级都拿到了很高的级别;体育方面全校学生体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在参加的一些径赛中成绩显赫,位居全县榜首。实践证明多层次教学有利无弊,这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多层次教学的实践证明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态度目的有了较深刻的变化,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密切了师生关系,教师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3、多层次教学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多层次教学有利于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即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通过调动一批转化一批,提高一批,形成螺旋上升的趋势。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吃得了”,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消除两极分化,最终使全体学生的素质能力和成绩都有提高。

4、多层次教学推动了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

分层次教学推动了以内容为中心的教学,以目标为中心的转变,将会推动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及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推动教育界对教育目标的确定,使我们的教育方向明确,有的放矢。

5、多层次教学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多层次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转变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思想观念,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多层次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认为ABC层次的教学是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相同的教学内容,忽略了对不同层次学生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上的目标不同,有A不A,B不B的感觉。有些老教师认为B层次的学生就是要多练,又走上题海战术的老路,忽略了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因此要深化多层次教学的改革。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深化教育改革得意义,更好的转变观念,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目前为了适应高考改革,注重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面的测试,我们认为多层次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高,强化必修课的教学,多开各类选修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高考也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经过近年的实践证明,教师的教育教学有了很大的转变,实验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中,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00八年元月

第五篇:第六章 教师和学生

第六章 教师和学生

本章学习指导

1.识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属性,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素质。2.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应用: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掌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为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第一节 学生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一切工作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校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都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一、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属性

(一)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从人格的角度来看,学生与任何其他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有着作为人的尊严与需要。正是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第四款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关于“班主任职责与任务”要求班主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对学生往往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甚至对学生冷嘲热讽,混淆了师生之间人格关系与工作关系的区别,把工作关系当作师生关系的全部,因而无法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新时期的教师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与遵守教育规律,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格独立,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做好教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学生是需要教育的人

人是需要教育的。“从一开始就必须把人作为一种可以教育并需要教育的生物来理解”,“人是教育的、受教育的和需要教育的生物,这一点本身就是人的形象的最基本标志之一。”[1]一个人最终要进入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通过教育促进其社会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积累,一个人步入社会之前的准备时间越来越长。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能够使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人类的基础文化科 [1][德]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5-36 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生产生活能力。正是因为教育的这些特点,才能够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作为未成年人,学生更需要接受教育。学生与其他群体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是以受教育作为主要任务的人。

(三)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其身心发展必然不成熟。这种不成熟往往被看作一种虚弱、无力的表现。然而,换个角度看,这种不成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我们说未成熟状态就是有生长的可能性。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指现在没有能力,到了后来才会有;我们表示现在就有一种确实存在的势力——即发展的能力。”中国的教育家对于学生的发展潜力也有深刻认识。《论语·子罕》中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的说法。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对所有教师提出了告诫:“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2]

[1]当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别越来越大,个性特点越来越突出。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坚信每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永远保持一颗百折不挠的爱心,尽自己最大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客体、认识的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起着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

(一)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教师之所以起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受国家和社会的委托有教育学生的权利和职责,而且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等,都主要由教师预先决定和设计。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在成长发育时期,知识和经验都不丰富,智力和体力还不够成熟,还缺乏一定深度的认识辨别能力,他们不可能掌握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等。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中小学生是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和幼稚的儿童,对非常复杂的教学过程作出各种选择和决定,其成败利弊是不言自明的。他们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教育教学实践一再表明,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必须坚持。教育教学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抛弃了这个原则,这目的、计划、组织就无从谈起。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科学也是不负责任的。

(二)学生起着主体作用

相对于教师“教”的过程而言,学生固然是客体,教师必然是主体。但教育过程是由教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9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70 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客体,而且必然还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这种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的过程中。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学生都不是完全被动的受教育者,他们始终都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育效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就不可能有高效的教育。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可以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来说,只是外因,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无论教师的知识多么丰富,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不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其结果都注定要失败。教师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整个教育过程中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整个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贯穿教育活动始终的工作。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然以学生主体作用为前提。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等等,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与运用才能内化为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适应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一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创造条件。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了,学生学习也必然进入了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以学习的主人角色出现,知识、智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肯定与教师巧妙地发挥了主导作用分不开。只有辩证统一地看待与处理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才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一)相关法律规定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学生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所有中国公民都具有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方面是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所特有的权利和义务;第三方面是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前两个方面由国家宪法、民法、婚姻法、未成年人法等予以规定和保障,第三个方面由教育法予以规定和保障。这里主要介绍教育法的相关规定。

1995年3月18日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等进行了规定,其中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 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二)依法保障学生权利、引导学生履行义务

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不享受权利的片面的义务,也没有不履行义务的绝对的权利。依法保障学生的权利、引导学生履行义务,是依法执教的重要内容,也是树立科学学生观的基础。

就现实情况而言,当前我国的形势不容乐观。就学生权利方面而言,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情况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特别值得担忧的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侵犯学生的权利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例如,教师没有准时下课,就侵犯了学生的休息权;教师没收了禁止学生带入学校或教室的物品而没有归还,就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教师课后强制学生留下补课,就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等等。就义务方面来看,学生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例如学生不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不尊敬师长、不遵守课堂纪律等等。

要依法保障学生权利、引导学生履行义务,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依法执教的理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履行义务。

第二节 教师

了解学生、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是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必须了解自身职业的特点、素质要求、权利和义务以及专业发展。只有掌握这些最基本的理论并付诸实践,才有可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劳动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脑力劳动。相比其他职业而言,教师的劳动具有其显著特点,只有了解并尊重这些特点,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复杂的。劳动的对象 ①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以为下课后继续讲课是对工作负责的表现,因为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但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侵犯了学生的休息权。这种做法还给学生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② 对于屡禁不止的学生,可以在没收物品后保管至学期结束,也可以把没收的物品转交给学生家长或学生监护人。③ 教师如果需要在非教学时间给学生补课,必须征得学生本人和家长或学生监护人同意,并及时与家长或喾监护人取得联系,并确保学生安全。是有自觉意识、情感、理智以及个性的活生生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世界,他们的性格特征、学习基础与方式、兴趣爱好等都不相同。而且学生大多处于身心发展迅速变化的阶段,其稳定性较弱。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第二,教师劳动的内容是复杂的。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身体的发展,又要注重学生心理的发展;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智力;既要使学生能够适应现在社会,又要使他们有长远发展的潜力。这些内容丰富而复杂,使教师的工作远比其他行业艰辛。第三,教师劳动的任务是复杂的。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世上再没有比育人更为艰巨和复杂的事,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更增添了教师劳动任务的复杂性。第四,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学生的成长过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包含大量挫折与失败,要走许多弯路。教师劳动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学生成长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第五,教师劳动能力的需要是复杂的。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素质。他们不仅需要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超乎常人的毅力与耐心。

复杂的劳动必然会产生创造的要求,只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把复杂的事情做好。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这就必然具备高度的创造性。学生虽然有其显著的个别差异,但是教育目标却是一致的。教师需要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力争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可以说,每一个学生对教师来说都是一项新的挑战,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第二,教育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的过程。教师每上一堂课,都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一次艺术加工的过程,他需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第三,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具有教育机智。教育过程从来都无法完全预设,其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必然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偶发事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偶发事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机智,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可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学校虽然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学校又不可能限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因此学校也就不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时间上具有连续性。教师劳动的众多形式,如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家访、带学生参观等等,就是为了争取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因此就没有明显的上下班界限,没有限定的区域范围。班上、班下都是教师工作的时间,校内、校外都是教师的工作地点。课堂上、操场上、在校内、在校外,只要是学生活动的地方,只要是有学生的场所,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履行职责。课程表上规定的课堂授课活动只是教师劳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需要争取一切时间和空间,深入到教育对象所在的各种场所与活动中,时时、处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

(三)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

教师的劳动基本上是以个体形态表现出来的,不能像在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工人那样,被组织在“一条龙”式的机械设备中进行。虽然各级各类学校都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但每个教师在执行和完成各项具体教育教学任务时,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教师劳动的表现形式是千差万别的,各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教师劳动的这种个体性,是任何人都无法强行限制的。教师在劳动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教师所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创造能力。教师虽然也有规定的工作时间,上课时间与地点是事先确定的,但是备课的质量、教学的进程、教学的效果等,同样取决于教师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监督。

教师的劳动虽然在形态上是个体性的,但其劳动的成果却是集体性的。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这个任务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合作。就学校内部来说,不仅需要班主任与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也需要全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密切配合。因此教师劳动的成果——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教师集体劳动的成果,很难说是哪一个教师个人劳动的结果。在现代社会里,教育成果的这种集体性更为突出。现代学校是多学科、多年级、多专业的统一体,只靠少数几个教师的努力是不行的。一个教师的知识再渊博,也只能教一门或几门课,不可能什么课都教。而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多方面的,社会对学生成长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的集体作用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生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要受到许多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每个教师的劳动也只能是整个教师集体劳动中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品德形成方面的情况,不是哪一位教师单独劳动的结果,而是以教师为主的集体劳动的结果。

(四)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示范性

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这是因为:第一,教师的劳动产品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是全面发展的人。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周期相对较长,无法一蹴而就,教师的劳动因而必然具备长期性的特征。第二,从教师劳动的具体过程来看,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心理的健康还是体质的增强,都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第三,教师劳动的效益影响是长期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学生在校期间,而且可以延长到学生离开教师,甚至可以持续学生的一生。教师劳动长期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淡泊名利,不急于求成,始终以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为目标,耐心细致地开展各项工作。

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这是因为:第一,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学生是未成年人,向成年人学习、模仿成年人是他们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接触的群体之一,而且相对具有较高权威,因而容易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第二,教师所承担的教育使命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是由国家或社会规定、承担教书育人使命的群体。成为学生的榜样,是他们使命的内容之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正是人们对教师的普遍期待。教师劳动示范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职业素质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劳动,它要求教师具备十分全面而相对完善的素质。一般把教师的职业素质概括为道德、知识、能力等几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基本品德。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它对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我们把教师的职业道德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对待事业——热爱忠诚、敬业乐业

这是社会和人民对教师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思想基础。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在工作中才能有热情,才能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才能做好教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事业,它关系到国家强弱、民族兴衰,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教师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若没有教师职业,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将因失去传递者而中断,人类社会的文明将无法继承。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身职业的内在价值与伟大意义,意识到教育事业是值得为之付出毕业精力的事业,从而激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投身于这样的事业而感到光荣和骄傲,热爱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乐业。

2.对待学生——热爱关心、诲人不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界的共识。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是否热爱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就要看他是否热爱关心学生。热爱关心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师教育力量最重要的源泉。一个成功的教师必然是真正关爱学生、能让学生体会到并反馈这种关爱的人。教师要做到真正关爱学生,就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本,时时处处以学生的发展成长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应该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安全与欣赏,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或分数。教师热爱学生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依靠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国素,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教师热爱学生还具体表现在平等对待学生,不偏爱某个或某些学生,对全体同学负责,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3.对待集体——团结合作、协调一致 教师的劳动具有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特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既是教师个体劳动的成果,更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只有教师之间团结合作、协调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集体的合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教师之间的竞争,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之间的合作同样是为了这一个目标。竞争能促进每一个人进步,合作能促进大家共同进步。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统一体。为此,教师既要重视竞争,更需要注意团结合作、协调一致。

4.对待家长——尊重指导、廉洁从教

家长与教师都是学生的教育者,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长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与教师有着平等的关系。家长是学校教育的支持者,也是学生法律上的监护人。因此,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事关重大。一个道德素质高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会认为家长如果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学生在校表现可能会更出色。把家长视为自己的伙伴和合作对象。为维护这种健康的伙伴关系,要通过许多方式与家长沟通并争取他们的合作,对家庭信息保密,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听取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经常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定期向家长传达。作为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不能对家长不尊重、埋怨家长、向家长告状等,绝对不能利用职务关系向学生家长谋取私利。

5.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表率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不仅要注重外在仪表,更需要注重内在素质的不断提高。身为教师,必须严谨治学、勤于进取,切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教师必须坚持锻炼、强健体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注重心理健康,为学生树立热爱生活、奋发进取的榜样。

(二)知识素质

知识是重要的教育内容,知识素质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都是教师必备的知识素质。

1.精深的专业知识

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犹如“疱丁解牛、游刃有余”,才能够透彻理解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用知识本身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幸福。

2.广博的文化修养

当前世界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信息来源远比过去丰富,他们了解世界的愿望也更为强烈。学生正处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的年龄阶段,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渴望教师能够解决他们心中的诸多疑问。现代科学知识出现了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学生 的提问不再局限于教材或某一学科。教师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疑问。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又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扩展自己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掌握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与自己的发展。

3.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教书育人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教育理论反映了人们对这些规律认识与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按规律办事,任何时间不按规律办事就必然受到惩罚,只有根据规律办事才能把事情办好。不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势必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消耗、低效率。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按教育规律来办教育、来进行教育教学。纵观中外,凡是在教育活动中取得成就的教师,都是掌握丰富教育理论知识、并根据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增强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并按教育规律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成长为优秀的人民教师。

(三)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师要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具备各种能力,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简单地说,教师的能力素质就是教育教学能力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由于多种能力组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驾驭教材的能力

对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的了解、掌握、加工、处理的能力,就是驾驭教材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还包括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打破时空局限,获取无限量信息资源的能力。通过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有目的的整合,结合学生实际,将最新知识融于教材中,科学组织教材体系,设计教学方法,使教学能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2.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师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他不仅要与学生交往,而且还要与同事、领导、家长等各种人进行交往。因此,交往沟通能力成为教师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为此,教师必须善于捕捉学生的真实思想,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养成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习惯,逐步形成了解学生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三个部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做到语音准确、节奏适中,抑扬顿挫、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等。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涉及板书、作业评语、多媒体课件等,书写内容应该清楚明白、结构合理、美观大方。体态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否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体态语言,是衡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应该充分使用体态语言,例如丰富的 表情、适宜的手势、“会说话的”眼神等。体态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合理搭配,对于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增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有重要作用。

4.组织管理能力

开展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首先都需要把学生组织好。没有良好的秩序,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教学。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能力,教师要有制订教学工作计划、编写教案的能力等;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师要创设安全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三是管理班级,组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开展教育。

5.教育科研能力

只有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教书育人活动的成功。教育规律需要学习,更需要不断探索与发现。当前世界正处于激剧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与教育活动本身随着世界变化在不断地变化。许多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拿到现在经常不管用。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教师必须进行教育科研,通过科研解决教育教学中问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6.自修能力

自修能力是指教师自我提高的能力,包括终身学习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和反思的能力等等。宋代大儒朱熹曾经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高,才能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

除了应具有以上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之外,教师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相对完备的法律素质等。

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相关法律规定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等作出了规定,其中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 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第三十七条规定了教师的法律责任:“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二)依法执教、保障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合法权益 1.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尊重与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法律意识淡薄、教育观念落后,没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例如,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师者,父母心”、“严师出高徒”、“恨铁不成钢”等传统观念,在“爱”的口号下,教学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经常出现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情况。结果造成师生对立、关系紧张,甚至出现过失犯罪的现象,给学生和家长也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造成终生遗憾。因此,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切实依法执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利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地关爱每一位学生。

2.运用合理的手段与方式,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但是由于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法制尚不健全,侵犯教师权利、损害教师合法利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保持理智,运用法律规定的手段与方式,在法律的框架之下寻求补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自己受的侵害转嫁到学生身上。例如,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单方面罢课,因为这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四、教师职业专业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法律条文对教师的职业性质作出诠释,即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近些年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深入。如果需要对此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必须参考相关研究与著作。这里仅仅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些最基本问题作简单介绍。

(一)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 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程

1955年,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的召开率先研讨了教师专业问题,推动了教师专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是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的说明,提出“应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30年后,这一原则在同名文件中再一次得到重申。1989至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报告,如《教师培训》、《学校质量》、《今日之教师》、《教师质量》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以“加强在变化着的世界中的教师的作用之教育”为主题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1998年,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

日本在1971年就在中央教育审议会通过的文件《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应当确认和加强教师的专业化。1997年,日本再次强调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认识。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建立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1998年教育与就业部颁发了新的教师教育专业性认可标准“教师教育课程要求”。美国在1986年,卡内基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同时强调以确立教师专业性为教师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卡内基基金组织的“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还专门编制了明确界定教师职业专业性的文件《教师专业标准大纲》。香港和台湾分别从20世纪80年代末后期开始加大教师专业化教育制度改革。

我国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八大类,教师属于 [1]万勇译.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J].外国教育资料,1984(4)[1]“专业技术人员”一类。2001年4月1日,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三)教师专业化的途径与策略

根据前面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定义,我们知道教师专业化涉及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这里仅从教师的角度,对教师专业化的途径与策略作一简单介绍。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教师专业化就是要通过岗前学习与培训、在岗期间的反思与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过程。

1.岗前学习与培训

根据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与实际情况,未来教师基本上都是高校毕业生。他们既有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有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对于每位有志于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高校在校生来说,努力学习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能力,是其主要任务,也是他们未来走上社会的必备条件。高校毕业后,如果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就必须认真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以加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使命感与责任感,强化教育教学能力。

2.反思经验

“反思经验是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基础。”从经验中学习,是新教师迅速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技能、适应新工作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传统经验中存在大量、未经检验的、潜在的理论假设,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传统经验的同时,经常进行反思,努力克服经验中的不足,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最终成为一名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3.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的生长基础”。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周期的缩短,新知识和技术层出不穷,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像过去那样受教一时、受用一世。教师需要不断面对新生代学生,没有不断的知识更新就几乎不可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不可能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也就不可能成长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适应终身教育的世界潮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1]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概述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通过直接交往和联系而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一般认为,师生关系 [1][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2、262 包括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三个层面。

(二)师生关系的作用

学校中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

师生关系与教育效能关系密切。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种经历:学生极容易因为喜爱某位教师而喜爱这位教师任教的学科,即使他们本来并不喜欢这门学科;反过来,如果学生讨厌某位教师,他们很可能讨厌这位教师任教的学科,即使他们本来很喜欢这门学科。学生年龄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良好的师生关系,犹如教育教学活动的润滑剂,既能为教师带来工作上的成就感,使教师越来越喜爱自己的工作,也能给学生的学校生活带来满足感,让学生在放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班级和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家园,教育效能也因而自然地得到提高。

2.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

教师的威信是在师生不断的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保持与学生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是教师威信形成的有效途径。一个有威信的教师,一定是与学生保持有良好交往的教师。如果教师疏远学生,故意“摆架子”,与学生少有往来,很少与学生沟通,那么学生就无法了解和理解教师,教师的威信也就无从谈起。反之,如果教师态度随和、平易近人,能够经常与学生接触,学生就愿意接近教师、了解教师,最终消除因年龄不同造成的心理距离,并逐渐对教师产生钦佩,教师的权威也就水到渠成。

3.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和学生生活中最常处的一个地方就是学校和班级,学校生活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师生身心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校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每天都能心情愉悦地面对学生和自己的工作,学生能够放心地面对教师和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能健康地发展。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面对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人,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根本没有快乐而言,教师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学生极易产生厌学心理。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都会不堪重负,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二、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

尊师就是学生尊重教师,包括尊重教师的人格、教师的劳动等等;爱生就是教师关爱学生,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需要注意的是,“尊师爱生”这样的说法是一种习惯表达,在新时期它有更多的内涵。它既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也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它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也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关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尊师爱生”应该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尊重与关爱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为整个良好师生关系奠定了坚实的 感情基础。

2.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既是教师工作方式的特征,又是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特点。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民主化进程,师生关系发展到今天,民主平等是其内在要求。在整个社会越来越民主的背景下,师生关系必然朝着民主平等的方向前进、发展。民主平等,也是“尊师爱生”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尊重、关爱的一个前提与原则就是民主平等,没有民主平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尊重与关爱。新时期的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与交流时,要注意工作方式与态度的民主、人格上的平等。

3.教学相长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意识到师生相互学习的必要性,并采取师生问答等方式来进行实践。例如孔子曾经受过学生子夏的启发,“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固然应该虚心向教师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保持谦虚好学、务实求真的态度,能够向包括学生在内的一切人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与充实自己。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明白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然后才可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一般而言,我们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分为初步建立、逐渐深化和巩固发展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教师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在建立和发展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处理好两个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威信。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社会政治、文化传统等

从宏观层面来看,一定时期的师生关系总是与相应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紧密相连。在专制政治文化的社会背景之下,无论中外,师生关系都一度极其专制,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尊重,这就不可能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创设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而也有利于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1世纪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彻底抛弃陈旧过时的师生观,牢固树立平等的观念。

社会政治、文化传统等宏观因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虽然是根本的,但也是间接的,它必须通过对教师、家长、学生等直接因素产生作用。

2.教师

教师是师生关系中最直接相关因素。无数理论与实践都表明,教师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1]《礼记·学记》 [2]《论语·八佾》 [1]的最关键因素。具体而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人格魅力等都会深深地影响师生关系的好坏。先进教育理论(特别是能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学生尊重与信服教师的前提,而尊重与信服恰恰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有。

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与思考,特别要通过阅读经典教育名著、观摩名师课堂等方式,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从提升自身素质入手构建与改善师生关系。

3.学生

与教师一样,学生是师生关系的最直接相关因素。学生的年龄差异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小的学生,越需要教师直接的、外在的关爱,例如问好、笑脸等对小学生都非常重要。而年龄稍大的学生,往往更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由于学生总体上处于身心发展极不成熟的阶段,所以他们容易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对待教师,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处理师生关系。此外,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都会影响到师生关系的构建。

4.家长

就师生关系而言,家长的态度极为重要。家长对教师的态度极容易传导给孩子,如果家长在言行中对教师表示出足够的尊重,孩子往往也容易尊重教师;如果家长在言语中表示出轻视教师的态度,孩子往往难以尊重教师。在孩子与教师之间产生矛盾时,家长如果能够做到理智、客观、公正,就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构建。此外,家长对教师工作是否支持、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也会影响到师生关系的构建。

5.学校

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活动总是在具体的学校环境中开展,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校风校貌等都会影响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进而会影响到师生关系的构建。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盛行广大中小学校,对师生关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过分强调竞争的管理制度容易导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高度强调合作的管理制度更利于人际关系的程度。学校教师之间关系和睦,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校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能够较好地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影响师生关系的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网络。在不同时期与阶段,其中某一因素可能会成为主要影响因素。但是,最关键的因素无疑是教师。无论学校环境如何、家长的素质与态度如何、学生年龄与性别等差异多大,那些真正关爱学生、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和优秀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普遍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二)构建师生关系的三个阶段

1.初步建立阶段:为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这一阶段,教师与学生由不了解到相互了解、不熟悉到相互熟悉,在整个师生关系中 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实践表明,在这一阶段,师生都希望给对方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都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往往能吸引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能为今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给教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往往更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更加主动亲近学生。为此,师生双方都应该在衣着、仪表、语言等方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印象虽然重要,但由于师生交往持续时间长,师生双方都不必刻意去追求第一印象,而应该始终保持真诚的态度,特别要注意表里如

一、前后一致,这样才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长期发展。

2.逐渐深化阶段:不断提升自己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第一阶段,师生之间关注的主要是对方的外在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师生双方的内在素质在师生关系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师生关系开始发展到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强化良好第一印象、改变不良第一印象的重要阶段,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阶段。教师的知识、能力、态度、道德、性格、爱好、特长等内在因素成为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氛围等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关系。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要关注学生的爱好兴趣、困难与挫折,对学生有积极正确的期待,真正地关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知识能力水平。

3.巩固发展阶段:巩固和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无法一劳永逸。教师要继续加强同学生的交往,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并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以不断地保持、巩固和强化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一阶段,教师除了要保持第二阶段的成功做法,还要经受特殊事件的考验。一般而言,学校生活是平凡而普通的,教师并不需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在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外来侵害的情况下,教师能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直接决定了师生关系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给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带来影响。此外,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之功。“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劳动,花费许多精力的。„„建立跟儿童的友谊,这是要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明智、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儿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事。为了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呢关系,而这对于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在这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中,师生关系随时都可能出现反复。身为教师,一方面要认识到构建师生关系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另一方面又要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在所有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地 [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17-318

[1]位。

面对学生或家长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对抗时,如果教师消极工作,期待学生或家长先改变、然后再改变自己,就是无视教育规律、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尤其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始终要相信,只要切实做到了以学生为本、真正提高了自身素质,就一定能改变学生,就一定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即使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甚至误解,仍然对学生充满爱心,抱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念头积极地开展工作,先改变自己,然后期待学生的改变。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构建师生关系。

2.教师的威信

在构建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和对待教师威信。许多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往往误以为教师的威信来自于严厉的态度。更有甚者,一些老教师对新教师传授经验,“别对学生太好了、别给学生太多笑脸”等等。这些教师以为,只要自己严厉就会产生威信。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教师的威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制度规定的权威,另一个方面是通过自己的素质树立起的威信。

所谓制度规定的权威,是指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社会习俗认可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规定的教师拥有的权力和威信。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遵守课堂纪律等等。一般而言,制度规定的权威是教师开展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如果不承认这种权威,教师与学生就根本不可能开展任何教育活动。

所谓自己树立起来的威信,是指教师在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切切实实地关爱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与尊重,从而拥有的威信。这种威信因为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因而是最有力、最真实的威信,也是最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威信。

这两种权威的获得途径不同,因而其效果与持续性必然不同。制度规定的权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学生对其接受程度因年龄、性格、班风等而不同,其有效性、持续性都较差。相比之下,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容易接受这种权威,年龄越大的学生越反感这种权威。而且,如果教师不能在一定时间周期内树立自己的真正威信,制度规定的权威也可能随之丧失。如果教师能够树立起自己的真正威信,那么制度规定的权威有效性也随之增强。

在构建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最大的误区就在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急于求成,没有注意慢慢树立自己的真正威信,而是过度使用制度规定的权威,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树立真正的威信、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使得制度规定的权威也丧失了,给学生留下专制与粗暴的印象,师生关系日益紧张。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慎用制度规定的权威,而尽量树立和使用自己的真正威信。

由于师生在年龄、阅历、认知、情感等上存在着差距,容易成为师生交往的屏障。对此师生双方应采取宽容、理解的态度,努力缩小心理的差距,特别是教师要多方面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要和他们交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的威信便容易在学生心中扎下根。

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

A.主体 B.客体 C.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D.以上都不是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思想教育 B.教书育人 C.发展学生智力 D.传授知识示范性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反映出教师劳动的()特点。

A.创造性 B.能动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4.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作用。

A.主导 B.决定 C.不主导 D.基础

5.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最主要的品质的是()。A.忠诚热爱教育事业 B.尊重热爱学生 C.师生之间的团结协作 D.依法执教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教师劳动的()特点。A.能动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7.教育机智反映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特点。

A.能动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8.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具备()。

A.思想政治素养 B.学科专业知识 C.文化基础知识 D.教育科学知识

二、简述题

1.试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属性。3.简述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4.简述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5.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教师的职业素质? 2.如何构建的良好师生关系?

下载让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和谐共存(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教学和谐共存(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作业评价称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让作业成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的桥梁作业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二次学习”过程。通过作业学生可以巩固基础知......

    做让学生喜爱的教师

    做让学生喜爱的教师 ————2007暑期师德培训有感 海霞中学方丰足 今年暑期师德培训的主题是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学习了刘福颖等人的先进事迹,感怀颇深。首先看到是他们......

    让教师享受学生的赞美

    让教师享受学生的赞美 面对学生评教遇到的阻力与问题,我们采取了规范评价标准、评价程序和校长动员培训等措施。“阳光教师”评选活动让学生发掘教师身上的优点,让教师充分享......

    教师《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

    《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杨燎燎杨燎燎,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小学二级教师。现就职于许昌市学府街小学,教一年级语文。出身教育世家,自幼热爱教育,乐于记录学生足迹,与孩子共同成......

    让学生和错别字说再见

    让学生和错别字说再见 南漳县武安镇西关小学 龚志芬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的要求为“认识”和“会写”两部分 。人教版课标教材的编制采取“识写分流”的识字策略,......

    《让教师爱上教学》读后感

    《让教师爱上教学》读后感 有句老话说的好,兴趣是人类最大的老师。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爱上自己的教学工作,也只有真正产生兴趣,才能作为强大的前进动力。前阵子收到一本书。......

    心理教师与学生和谐度调查表

    心理老师与学生关系和谐度调查表请按照你的真实想法作答,感谢你的真诚,感谢你的付出。不记名调查。 一、选择题 ()1.是否喜欢上心理课? A 喜欢B还行C不喜欢 ()2.心理老师的课堂用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研究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执笔人:张月芳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新课改实施中产生的迷惘及思考 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本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