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 质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以及单位。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重点:托盘天平的规范使用。难点:质量概念及质量是物体的特性。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下图是宇航员聂海胜和费俊龙在正常飞行的“神舟”六号内的情景,他们这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请你回答:随他们一起升空的宇航服的质量改变了吗?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 质量
自主阅读教材P108~10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观察:仔细观察图中的铁锅和铁钉,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1:铁锅和铁钉所含的铁一样多吗?怎样表述这种差异?
答:铁锅比铁钉所含的铁多,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铁锅比铁钉所含的铁多,可以表述为铁锅比铁钉的质量大。
问题2:为了实际需要,还规定了比千克大的单位,如吨(符号为t);比千克小的单位,如克(符号g)、毫克(符号mg)。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t=1__000 kg,1 kg=1__000 g,1 g=1__000 mg。
知识板块二 质量的测量和天平的使用 自主阅读教材P109~11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使用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3)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4)读取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质量。3.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天平的什么组成部分呢?分度盘、平衡螺母、游码。,(第3题图))
4.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一个小石块的质量。,(第4题图))(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动,使天平平衡。
(2)他测量小石块质量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其中违反操作规定的是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
(3)图中小石块的实际质量是22.8g。知识板块三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自主阅读教材P11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图中所示的各种物体,它们的状态、形状、位置发生了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不变(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的。
对学: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方案一 完成教材P110的“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实验操作。方案二 完成教材P111的“想想做做”。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第二篇:2017-2018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第1节 质量 教案
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一、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和托盘天平的构造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4.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二、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等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介绍神舟下来、系列载人飞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了解质量知识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 1.质量的概念。
2.质量的单位和换算。
3.托盘天平的构造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
质量是物体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和砝码多套,多媒体课件,小铁块。【教学方法】
一、教法的总体构思及依据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主要通过课件,运用讲解、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式教学,并贯穿使用合作和讨论式。这样做,一方面符合了辩证唯物法所讲的理论和实际结合原则,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的体现。
二、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充分联系生活,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从大量的现象中提取本质的方法。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课 课件显示自行车的图片
1.自行车主要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
点明:自行车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
2.铁锤、铁钉、桌子、椅子这些物体分别由哪些物质组成? 点明: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新课刚开始,我创设了学生常见的“自行车”情境图,使学生对“物体”、“物质”的模糊理解顿时变得清晰明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联系生活,学习新知
(一)巧妙设问,直奔重点--------学习质量的概念。课件显示铁锤、铁钉、桌子、椅子图片 1.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2.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 a.铁锤比铁钉含铁多; b.桌子比椅子含木材多。
讲解由此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设计意图:针对质量的概念比较抽象、难理解,我采用对比铁锤、铁钉;桌子、椅子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明白“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从而归纳质量的概念。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质量的概念。(二)合作探究,再奔重点--学习质量的单位 1.请学生自学书本有关质量单位的内容.
思考:质量有哪些单位呢?符号各是什么?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关系? 2.学生自主探究,同伴合作. 3.师生互动,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物理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使所有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老师有的放失,适当点拨.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4.简介国际千克原器
(底面直径和柱高均为39 mm的铂铱合金圆柱体,它的质量是kg的标准)5.感知常见物品,加深了解
过渡:对于质量单位,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很多商品上都标出了质量值.鼓励学生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a.出示大米包装袋及方便面
b.请同学们看书上图7-5的图片和“信息窗”(质量阶梯)内容. 6.练习t=-----------kg 50 kg=-------------g lo g=----------mg 50 mg=------------g.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体现了生活与物理紧密联系的原则,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感到物理并不是高深莫测,难以理解的理论,对物理学科产生亲切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三).质量的测量——天平(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 讲解:日常生活中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货物的质量。请学生看课本图7—2“常见的测质量的器具”。
提问:谁能说出每种工具的主要优点?
台秤、案秤使用方便;杆秤携带方便;电子秤能自动显示质量的价格。教师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绍学校实验室与工厂化验室常用天平称质量。(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讲解: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学习托盘天平的用法。(a)托盘天平的构造
让学生将课桌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图7—3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托盘天平的实物说明托盘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b)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①零刻线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
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托盘天平,然后汇报上述三个问题的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由于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 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c)托盘天平的调节
讲解:托盘天平是较精密的称质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调节,先把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板书:托盘天平的调节)
教师边讲边示范,教师调一步,学生跟着调一步。
教师指出:①由常见跷跷板的道理知道,指针偏左,右边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右,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
②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③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 能互换。
(d)天平的使用
让全班阅读课本天平的使用方法部分。
提问:如何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一个铁块的质量?(板书:天平的使用)师生讨论后归纳: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质量的方法:①铁块放左盘,砝码放右盘;②向天平盘加砝码要由大到
小逐步替换;③铁块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数相加;④测量结束后,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3)介绍物理天平(a)物理天平的构造
讲解:实验室也常用物理天平称质量。引导学生看课本图7—4,对照讲台上物理天平的实物,说出物理天平各 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物理天平的构造)(b)物理天平的调节 教师边讲边演示:物理天平使用前要先调节底板上的底脚螺钉,让重垂线的小锤尖端跟底板上小锥体的尖端
正对,使底板水平;然后再调节横梁上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c)物理天平的使用 讲解:观察物理天平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及用调好的物理天平称质量方法与托盘天平相同。(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看课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项。
(四)顺势而导,化难为易----------掌握质量的基本属性 课件显示铁块铸成铁锅的照片
1.铁块铸成铁锅,什么改变?质量变不变?
(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没有变化)课件显示冰块熔化成水的照片 2.冰块熔化成水,什么改变?质量变不变?(物体的状态变了质量没有变化)
3.宇航员离开地球来到太空什么改变?质量变不变?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周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已成功把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宇航员送入太空,2008年发射的“神舟七号”实现了宇航员出舱,这是宇航员在太空漫步的图片。
我们从市场上买了多少质量的水果,带回家水果的质量有没有变?(物体的空间位置变了质量没有变化)小结只要物体中含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质量是物体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设计意图质量是物体一个基本属性。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出发,分别围绕“形状、位置、状态”创设三个情景,如:“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学生了解前沿科学,关心科技发展,并产生民族自豪感;从“市场上买了水果带回家”的现象又是学生熟悉的身边事,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直观形象地使学生懂得“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三、归纳总结.加深记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
感受,谁愿意谈谈,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 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质量的单位.
3.质量的测量工具. 4.天平的使用方法
小结大家谈得非常精彩,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是能掌握所学知识、二是能学以致用.
四、实践应用。巩固知识(一)判断
1.一块铁从空气中放入水中时质量变大()2.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变短了,质量没变()(二)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 1.一个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 2.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50--------.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复习天平的使用方法(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
六、板书设计
(一)质量
(二)质量的测量
1、定义
1、认识天平
2、单位
2、使用天平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关注学生生活,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主动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体会互相分享探究成果的快乐,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对天平的学习,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和科学求实的实践精神。
第三篇: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必须充分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能,为了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为了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认真按照九年制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作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必须注意下面几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在进行实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还要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本学期,计划进行下列实验:
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3. 声是怎样产生的真空铃骨传声
4.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声波传递能量
6.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7.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8.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9.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0.光的折射规律
11.光的色散
12.透镜对光的作用
1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4.天平的使用方法
15.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16.用天平测量体积 不同的物体的质量
17.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第四篇: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透镜》教案g
物理老师 黄恩高
第三章
第一节 透镜
教学重点:
1、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教学难点:如何解释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教学用具:眼镜、凸透镜、凹透镜、纸、笔、支架盒、平行光源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
1提问:请戴眼镜的同学摸一摸自己的眼镜,看看它有何特点?(透明、有厚度且厚度不匀)
我们把它叫做透镜。它有哪几种?各有何作用?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去共同探究的。
二、传授新课:
(一)生活中的透镜(举例)
(二)透镜的种类:
1、透镜分为两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2、中间厚而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而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三)透镜的主光轴、光心:
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是主光轴上一点,光线通过它不改变方向。大致在透镜的中心。(演示)
(四)透镜对光的作用
1、演示。
2、结论:①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偏向主光轴)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偏离主光轴)③光线经过透镜后向厚处偏折
3、两种特殊情况。
(五)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1、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结论: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②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③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④两边的焦距相等。
2、凹透镜的焦点、焦距。结论: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②凹透镜有2个虚焦点;③两边的焦距相等。
物理老师 黄恩高
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有一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焦点
C、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D、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一定不可能相交于一点、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
12、(2006 临沂市)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第五篇: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1节温度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课件
温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能力.2.通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实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通过使用玻璃仪器时要轻拿轻放,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行和正确使用物理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烧杯、试管、投影仪、挂图、热水、冷水、温水、广口瓶、橡皮塞、细玻璃管.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使用火,开创了人类的文明史,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仍离不开热的利用.在物理学中与冷、热有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热现象.从这节课我们开始对有些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大家希望了解什么内容?
二、进入新课 [生甲]什么叫温度?
[生乙]我们凭感觉能知道物体的冷、热,感觉可靠吗? [生丙]用什么仪器测温度?
[师]现在问题提出来了,大家讨论,看能否解决 [生甲]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生乙]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 [生丙]应该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师]既然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不可靠,我们怎么来验证.[生甲]很冷的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会觉得很冷,可是从外面走进屋子里的人会觉得比较暖和.[生乙]我们通过实验也能得出.[想想做做]
[生丙]我们把一左手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这时,我们觉得在左手感到温水冷、右手感到温水热.[师]同一杯水两只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人们的感觉只能大致区分温度,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thermometer).1.温度计
[师]我们用桌上的东西自制一个温度计.在广口瓶内加入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大家做完了以后,将广口瓶放入热水里,仔细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再放入冷水里,观察水柱位置,得出结论.[生甲]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生乙]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生丙]这可能是由于液体热胀冷缩的缘故吧.[师]是的,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现在我们看挂图和投影,来认识它们,(投影片课本图3.1-2,挂图温度计的构造).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讨论.[生甲]投影片上,甲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乙是体温计,丙是寒暑表.[生乙]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温度计的使用、液体、刻度、符号.[生丙]温度计上符号为C,表示摄氏温度
[生丁]甲图的量程是-20 ℃—110 ℃,最高温度是110 ℃.最低温度是-20 ℃,分度值1 ℃.[生戊]乙图的量程是35 ℃—42 ℃,最高温度42 ℃.最低温度是35 ℃,分度值0.1 ℃.[生己]丙图的量程是-30 ℃—50 ℃,最高温度50 ℃.最低温度是-30 ℃,分度值1 ℃.[师]怎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所测液体温度能否超过 量程? [想想议议]
[生甲]要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生乙]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生丙]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生丁]寒暑表所测量的最高温度是50 ℃,最低温度是-30 ℃,分度值是1 ℃,主要是根据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常年温度范围确定的.[生戊]体温计所测量的最高温度是42 ℃,最低温度是35 ℃,分度值是0.1 ℃,是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确定的.[生己]实验用的温度计所测量的最高温度为110 ℃,最低温度为-20 ℃,分度值是 1 ℃,根据实验中需要测量的范围确定的.[师]同学们回答的很精采,同学们也注意到在温度计上有C(或℃),它是表示摄氏温度,还想了解什么?快提出来,让大家来解决!
[生甲]℃表示什么? [生乙]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生丙]用什么符号表示温度? [生丁]如何读温度? [生戊]摄氏温度如何规定? [师]请大家相互讨论来得出结论.[生甲]℃是摄氏温度单位的符号,读做摄氏度.[生乙]温度用符号t表示.[生丙]摄氏温度是这样来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摄氏度(1 ℃).[生丁]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读做“37摄氏度”.[生戊]北京一月的平均气温是-4.7 ℃,读做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师]大家回答地很好.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温度的标度方法除了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我们先来研究摄氏温度.2.体温计(板书)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们鼓掌进行鼓励.我们家庭中和医院常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仔细看挂图、思考.提出问题.[生甲]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 [生乙]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生丙]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实验室用体温计不可以,为什么? [生丁]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先要甩甩? [师]问题出来了.大家观察讨论来得出结论.[生甲]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生乙]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生丙]读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生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温度不准确.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及正确使用的方法.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关的现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四、布置作业 阅读P50——科学世界
P52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
五、板书设计 1.温度计 2.摄氏温度 3.体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