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孩子的注意力问题
关注孩子的注意力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叫注意。简单地说,注意就是孩子的整个心理 活动持续集中的在某个事物上,而这个过程不会被外界环境所干扰的能力。这里面包括两层 意思:第一,孩子的心理活动选择在某一个方向(对象)上;第二,心理活动集中在这个对象 上的强度或紧张度,且在此期间不会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孩子的心理活动在某一事物上的强 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病理性的先天因素,但更多的是后天习惯和环境所造成。本文主 要和父母讨论一下孩子在非病理的情况下,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和对策。其中,没有养成良 好的专注做事的习惯,是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最重要因素。
一、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好习惯
孩子之所以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专注做事的习惯。这类孩子的特 点是:
1、当孩子面对他不感兴趣、不明白或者认为太容易的事情时,往往表现为自我监控能力 弱,易走神;
2、注意指向分散,意识紧张度不足,易被周围其他事物所吸引;
3、思维容易分散,注意稳定性低,做事做不下去,三心二意;
4、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如看电视、做手工、玩电脑游戏、观察小动物等)往往能做 到注意力十分集中,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
如果发现孩子具备以上几种特点,这就说明您的孩子没有养成专注做事的好习惯。这很 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不良或父母没有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习惯造成的。比如明明在家里做作 业的时候,她的书桌上总是堆着几件小玩具和果汁、点心之类的东西。明明的母亲也习惯于 在看着孩子写作业的同时,打电话和同事聊天。明明的学习环境中有太多的容易分散她注意 力的事物,使她无法集中精力做事。当母亲发现孩子作事磨蹭、拖拉时,只是不停地唠叨、催促和训斥,使孩子更加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像萌萌这样的孩子,当做一件特别感兴趣的 事情时,他们的注意力是十分集中的,所以,要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习惯,首先要从孩子的 年龄特点和兴趣入手。具体做法是: 2
1、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孩子在不同时期,其注意力 一次笥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按照学龄阶段划分,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 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 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三四年 级的孩子,可坚持到30 分钟左右;到了五六年级,便可增加到40 分钟以上。对于刚入 学的低年级孩子,老师会在课上到一半的时候,让孩子们一起唱唱歌、做做操,使他们 的大脑疲劳度得到缓解,以便在下而后时间里集中精力学习。到了中年级,孩子坚持的 时间虽然稍长一些,但是有经验的老师会在讲课讲到重点时,语速由快到慢一点,语调 由低到高一些,或者把板书的重点用彩色粉笔圈一下,让声音的变化刺激孩子的耳朵,颜色刺激孩子的眼睛,吸引他的注意力。如果老师发现有的孩子走神了,会用眼神沟通 一下,或者提醒一下孩子:“某某同学做好准备,要回答我的问题了!”既把他的思维拉 回来,又不损害他的自尊。父母在家也可以借鉴。包括:
1、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 鼓励(表扬、抚摸、亲吻等),并让他休息5-10 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
2、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3、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 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 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父母可在孩子 做完他们的“工作”之后,给予孩子鼓励:“你能这么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呀!”并及 时和孩子分离他的感受,让孩子有意识地把做这件事时的注意力和心理过程迁移到其 他事情中。
4、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父母的唠叨和 训斥只会让孩子对相应的事情产生厌烦,从而注意力更不可能集中。不妨让孩子感受 到自己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 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人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 加自信。3
5、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 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 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 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 持下去,孩子的注意力能逐步南昌市,理解能力也会增强。
6、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注意习惯,不但要 先辈训练,周围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有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可能不在 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此外,室内的光线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光 线柔和适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二、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状况
老师发现一向学习习惯不错的朋朋,忽然变得上课经常走审,一个人发愣,学习成绩也 明显下滑。通过谈心和家访,老师了解到近来朋朋的父母经常吵架,他非常害怕,担心爸爸 妈妈会从此分开,于量无论上学还是吃饭,总是在想这个问题,以至无心学习。有些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忽然出现注意力下降、爱发愣、内向、脾气暴燥、爱哭等情况,这时,父母和 老师要及时了解孩子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1、生活中遭遇突发事件,会给孩子带来过度兴奋、激动、恐惧、愤怒、伤心、忧虑等情绪体
验,使他们在短期内变得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力下降。父母和老师要及时给予关心、理解和正确引导,使孩子尽快恢复正常心态,注意力水平也就相应恢复正常。
2、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如看恐怖片、临近考试等)或者孩子饮食习惯不良,都可使其睡眠不足
或质量不高,提供身体营养的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生理性的精神不振、内分泌失调。这些 也都是造成孩子注意力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必要时父母可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协助发现 问题,尽快恢复孩子正常的睡眠、饮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便可相应得到解决。另外,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让孩子多跑步、拍球、跳绳,常进行有氧运动,加强血液 循环功能,也是防止孩子精神疲倦、锻炼协调能力,提高注意力的好方法。
三、上课“不听讲”不一定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放放的妈妈总是为他上课不中讲的问题操心,因为放放上课的时候不是在摆弄文具、看 课外书,就是和别的同学说话。所幸的是,放放的学习成绩还不错,考试成绩总保持在班进 4 而前五名。但是,妈妈担心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或中学,这种听讲不集中的习惯会使学习成 绩下降。
确实有一些像放放这样的孩子,他们并不是“不听讲”,只是比别的孩子更会扣讲。他们 善于抓住老师讲课时的语言点、重点。老师一说大家注意了,看看这道题应该怎么思考?这 个记叙文的思路应该是什么?他们马上就会抬起头,认真地把老师上课的重点听好、抓好、其它的时间,他们已经听会了,自然“你讲你的,我玩我的”。然而,父母不能强求所有的孩 子都能做到这点,事实上,只有少部分非常聪明的孩子才能够这样。其特点是:
1、孩子无论在上课还是与人交谈时,都能够很快抓住重点,领会意思,并给以相应的反馈。
2、在家做功课或其他事情时,都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效率较高地完成工作。
3、不用家长太多的指导,学习成绩一般比较优秀。
4、思维活跃,爱思考,迁移能力较强,做事能够举一反三。
如果您的孩子确实拥有这些特点,那么您就不必要太担心他会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 学习成绩下降。相反,要求这种孩子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到了真正该听的部分,他反而会感 到疲倦,听不过去。对于这类孩子,父母只需要告诉孩子,要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课上纪律,并学会在听懂老师讲课的情况下自己做题、复习。在家里,父母用新鲜并有一些难度的知识 激他们的求知欲,并引导他们在学习时不只满足于“会”而要寻找多种方法、最好的方法解 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学习时注意力分散的坏习惯呢?请参考如下建议——
1、家长陪孩子读书不可提倡。事实上,正如一位权威人士所说:“有的孩子学习拖拉是 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多的则是由于父母过分关注他们做作业,甚至包 办代笔。”大多数儿童教育专家都不赞成家长陪孩子读书,因为家长总会情不自禁地 敦促孩子不要这样做,而要那样做。这些时断时续的语言刺激,更易于分散孩子的 注意力。同时,也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2、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症候。比如,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患有“多动症”,这需要去看心理医生。注意力不集中有如下症候:经常无缘无故就烦躁不安,好像 对什么都不太感兴趣。对任何一种东西都无法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在课堂上,眼 5 神游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3、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完成作业的期限。比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可以不用心,但你 必须在八点钟之前完成作业,否则,周末就不能做什么等。培养孩子的时间紧迫感,慢慢地让孩子形成学习规律。有了明确的任务,孩子学习时就有了动力,才能保持 紧张状态。当然,要求孩子学习时,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要求孩子长时间做同一 件事。这些都是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4、给孩子适当的奖励。比如,当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家长不但要从言语上加以表扬,还可以辅助一些别的奖励。同时,还可以为孩子设定一个假想的竞争对手,提醒他 “谁每天晚上只需花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作业,还有时间看动画片什么的”。
5、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许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与家庭环境有关。有的家长白天上班很累,晚上就喜欢看电视,而且声音很大,还有的家长喜欢把邻 居、同事约在家里打麻将,这必然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学习时,家长一定 要保持安静。不要让孩子注意到家长在做什么。如果家长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读书、学习的习惯,孩子就能耳濡目染。此外,要注意排除干扰孩子学习的因素。许多孩 子习惯边听音乐边写作业,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是分散注意力的诱因。
6、适时解除孩子内心的忧虑。当孩子心理压力比较重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无法集 中。许多孩子害怕考试,尤其是害怕一些被家长们告诫为“将决定一生命运”的考 试。为此,孩子们经常心猿意马,甚至胡思乱想。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孩子们 自然就无法专心学习。因此,但凡优秀的家长,都是孩子称职的心理安慰师。
7、主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是孩子自个儿的事,用心学习,是对自己的将来负责。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各种技能,是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资 本。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的孩子,将来是不可能关心、爱护他人,更不用说能做出 一番大事业来。
8、发掘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学生对某门功课毫无兴趣,那就很难要求他集中注 意力。假如孩子对所学习的内容兴致勃勃,根本不用谁督促就能全神贯注。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是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
我今年暑假打算去上海旅游,主要有2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妈妈工作很忙不能带我去很远的地方,另一个原因就是上海马上要举办世博会了,我老早就想去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心去转一转呢。为此呀,我还特地叫妈妈在网上帮我查了这个展示中心的资料,里面有许多值得一看的亮点哦。比方“城市的畅想”特效环幕影院、爱迪生的发明、第一代缝纫机等等,哇,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我想,我参观完世博会展示中心回来以后,我要把我看见的东西,都告诉我的同学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世博会的精彩,也让他们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感到自豪。同时,我也要提醒同学们,如果去上海参观一定要注意讲文明礼貌,响应“文明迎世博”的倡议,共同遵守“垃圾不落地、马路不乱穿、守序不插队”三个基本文明行为。
第二篇:关注孩子的注意力培养
关注孩子的注意力培养
导语: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无法专注于学习,这是让家长大为头疼的问题。上了小学以后,所有学生必须接受集体式教育,这一问题更为凸显,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学习成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少家长把其归结为孩子智力问题,用命令的方式希望扭转这种情况,往往不得其效。究竟如何能帮助孩子改变专注力低的现象?力德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孩子“优能力”包括专注力吗?作为家长,又能通过什么手段帮助孩子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学习不积极的局面呢?一起跟着小编与力德教育维多利校区黄振芳校长面对面,听听她分享的教育经验吧!
十年磨一剑 专注孩子能力的培养
如果孩子学业跟不上,市面上还有大大小小的课外辅导培训机构能够帮到忙,但如果孩子学业跟得上,仅仅是注意力比较低,不爱动脑筋主动学习,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能力?在大部分人都关心课内外知识辅导的同时,广州出现了一家专注于孩子能力培养的辅导机构,那就是力德教育。
从1999年创立至今,力德教育在广州拥有维多利、天星和陈家祠三个校区,目前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十年磨一剑,用来形容力德创立至今的发展,最为贴切。” 黄振芳校长(下文简称“黄校长”)解释道。原来,2009年以前的10年,力德都属于科研阶段,并没有公开招生,而是在天星校区进行教学研究。当时,通过与各大市内幼儿园联系,力德了解并吸收一些观察力、抗干扰能力、理解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能力培训,从而形成一套独立的“优能力”培养课程。
究竟力德所提出的“优能力”是什么意思呢?黄校长也详细告诉了我们:“‘优能力’其实是由12种核心能力(智力因素)与6项多元才能(非智力因素)构成,核心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维与推理能力、观察力、注意力等,而6项多元才能则是指社交、团队合作、心理素质、知识整合、策划决策和理财能力。每一个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要运用的能力,所以这么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团队,要专注于培养孩子所需的优能力,这也是力德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孩子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突围而出,而不会成为一个仅仅有学历而缺乏能力的纸片人。”
动静结合 更注重动手和协调能力
力德教育以3-12岁孩子为主,这个年龄段其实划分为两层,一层是学龄前儿童,也就是3-6岁的孩子;另一层则是上学后的小学童,为6-12岁的孩子。两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各有特点,学龄前的儿童,喜欢动手去接触新鲜事物,用“玩”的方式去学习;而小学童更多表现在学习能力不足,专注力弱的方面。
作为专注于培养孩子优能力的力德,是如何把这一教育理念渗透进课程里呢?培养孩子能力的这个说法看起来有点空泛,力德的实际操作是怎么样呢?
对于家长们的这些疑惑,黄校长也逐一解释道。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力德有Q智能与CEO两大课程。前者是一个让孩子动手动脑的课程,让他们学会独立去完成一件事,比如课堂上老师会让他们按照数理摆放东西、完成拼图等需要自己动手的事,让他们从中了解自己动手的快乐。CEO课程,顾名思义是培养未来领导人才能的课程,属于全面打基础系列。在1-3级的课程中,孩子会锻炼自身12种核心能力和6项多元才能,从小为以后成为领导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应对小学童注意力不足这个最大的缺陷,力德对于6-12岁的学童量身定做了学习习惯
与注意力、思维与速度两大课程。尤其是学习习惯的课程,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在上课中仅仅充当引导的角色,主人翁还是孩子。通过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件事,遇到困难老师提供观察事物和思考的方法而非答案,最终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惯性思维,在尝到成功解决事情喜悦的同时,掌握真正的方法,就是学习习惯课程的目的。
黄校长语重心长地补充说,这就是现在很多家庭教育缺失的地方——家长过于习惯直接给孩子答案,而不重视思考的过程。虽然这样很快解决了问题,但是也造成孩子们思维上的惯性依赖,不懂得自己思考的重要性,最终伤害的还是孩子本身。
诱惑多 训练孩子抗干扰不能光靠命令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每个家庭的物质条件丰富,电子产品随处可见。孩子能够接触到的机会数不胜数,几个月前,有的网友已经抱怨,才一岁多点的孩子已经能够准确解开爸爸IPHONE的手机锁。电视、电脑、手机、IPAD……数一数每天围绕在孩子周围的诱惑,每一样都比课本生动活泼,把许多孩子的目光牢牢地吸引住,造成他们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学习的现象,实在让家长们苦恼不已。
注意力不集中很常见
小编也就这个问题,询问了黄校长的意见。黄校长坦言,这样的现象在力德学生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的原因就在于注意力不够集中。”黄校长道,“让孩子做事更加专注,也就是希望他们提高遇事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这类型孩子往往需要定力训练。”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书本比较枯燥无趣,看一篇课文就要花很长的时间理解,更别说是背古诗和英语单词了。当活泼童趣的动画片声音飘来耳边,难得集中起来的神儿也会不自觉飘走,跟着动画片去。
注意力低源于理解力弱
其实,孩子专注力低很大程度来源于理解吸收力太弱,大段文字摆在面前却无法在脑海中呈现完整的画面,孩子就开始觉得这东西无法理解,开始发呆。“所以提高孩子的抗干扰能力,最主要是提升他们视觉的速度与能力。通过听觉、视觉为主的观察学习,能够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读取的知识,缩短理解时间,也就不会对内容感到枯燥了。黄校长进一步补充道,“在力德的课堂中,老师会采用图片找茬、听数字等训练,在过程中灌输孩子观察、理解的技能,让他们从训练中提高观察力,这样也等同于提高其抗干扰能力了。” 作为妈妈,黄校长最后也坦言,自己总是尽量避免孩子接触这些电子产品,一是担心会引起视力下降,二是觉得这类产品会大大降低孩子的创造力。“我自己的做法就是引导孩子其它的兴趣,鼓励他多往外面走走,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通过用心引导而不是瞎玩的方式,培养他多元发展,而不是把精力花费在电子产品上。”
第三篇:培养孩子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都会发现:有些孩子不懂得认真去听别人的讲话,表现在课堂上是不能专心听教师讲解,经常走神;小组讨论,不会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自己讲话时旁若无人,大声喧哗,别人讲话时听不进去;不会与人聊天,不能双目注视对方,与别人谈话时常常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态度。主要表现为:不善于倾听老师的发言,不善于倾听同伴的发言。相比较而言,后者更为严重一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当某个学生发言时,有的学生往往是两手东摸西摸,有的转过头去看着别人,有的在做自己的事情,似乎别人的回答和他没有关系,而不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有的不管学生回答是否正确,手举得高高的,大声喊“我来,我来......”。其实这些孩子不知道倾听也是一种参与学习的过程。如果养成了这种不良的倾听习惯,将成为学生以后学习的绊脚石。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策略:
一、走进生活,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任何心理过程离开了注意都将无法进行。”注意是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先决条件。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要先从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差异入手,便于有的放矢。而丰富的日常生活是孩子们永恒的话题,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时空,再现多彩生活的一时、一事、一物„„让孩子们触发灵感,激发兴趣。我在上《开会了》一课时,有意设置了这样几个情节:①放学后,老师召集班干部开会了.....②有12个孩子,七把椅子„„③如果你是一名班干部,„„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呢?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思考解决的办法”。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稍作引导:如可以向外班借。这样,借助生活,引发话题,循序渐进,点拨引导,不仅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四篇:关注孩子成长
关注孩子成长
---------家庭教育漫谈
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许多家长常会有这样的苦恼和困惑: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不愿听家长的话,我们在家该如何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学素养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如同钢琴演奏中左右手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家庭教育不能替代学校教育,但又起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其最根本点是道德规范和文化氛围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面,根据我在书籍中从教育大师们那儿借鉴来的相关经验,和自己工作中的点滴心得体会,谈一谈几点看法。
一、读书习惯的培养。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习成绩不是第一位的,特别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关键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其中,读书兴趣的培养和读书习惯的养成应当放在首位。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里指出“家庭智力生活背景,即书籍在家庭生活中所占的份量——于学龄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智力生活状况。”美国教育家施道弗告诉我们:阅读时用于眼球移动的时间仅占5%,其余95%的时间用于思维。可见,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使人聪明,它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有一条来自和朋友聊天时得到的信息:人在看电视时,大脑百分之六、七十的时间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爱看电视的习惯,那么,从今天开始,加以控制和引导吧。首先,要有心理准备,坏习惯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好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培养成的,需要您付出心力,更要保持耐心和恒心,其次,想让孩子喜欢读书,自己首先做读书型的父母。你津津有味地阅读,对于他就是最好的示范。从今晚开始,每天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先带头来做,要比空头说教十遍、百遍的效果要好得多。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安坐半个小时,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认真地学习六、七个小时呢?再次,多创设一些让孩子“学以致用”、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读书的目的性和兴趣。例如:经常举行“家庭朗读晚会”、“家庭讲故事比赛”,或亲戚朋友几个家庭举行“家庭联谊会”等。评价的时候,多夸奖、多鼓励,不要心急,“这儿读得不好,那儿讲得不好”会让孩子泄气的。该做的做了,然后静等花开,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最后,读了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后,引导孩子思考:我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想?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低年级的孩子最开始可以是简单的两三句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音节代替。几条相关建议:
1、不要着急,不要攀比,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有进步,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
2、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读书兴趣。
3、选择课外读物时,只要条件允许,一定要买漂亮、悦目的正版书籍,这是培养孩子爱书之情的第一步。买书后,必须读完才可以再买一本新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4、在孩子的书包里装一本轻便的课外书,在他完成作业时可以看,养成利用点滴时间看书的习惯。
二、全面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我想,作为任何一个理智型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把健康放在首位。有一位家长是这样来教育孩子的:“赢得了世界失去了自己,那又如何?孩子,请你记住,永远不以健康为代价,去作所谓的拼搏!”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国家总督学王文湛在报告中指出,现在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普遍存在“四重四轻”: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身体,轻心理;重言教,轻身教。其实,在对待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上,还存在较为突出的“重营养,轻锻炼”的现象。因此,在这一问题上,建议如下:
1、多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
2、饮食要清淡。
3、衣服不要过暖和过紧,尤其是足部和头部要凉爽。
3、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毫不留情地拒绝,绝对不是因为撒泼打滚就可以“争取”到想要的东西。身体健康的标志是能吃苦耐劳,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能克服自己的欲望。
三、优良品德的培养。社会调查的结果证明:对于大多数人所从事的事业而言,最终决定其成败的,“情商”与“智商”一样重要,拟或前者更为重要。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使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首先,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帮助孩子学习礼仪。从爱身边的人开始培养,爱爸爸妈妈、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班集体,爱家庭,爱学校,爱赖以生活的环境。以礼仪对待所爱的人,用爱心来观察、对待周围的世界。爱而且会爱,就是一种伟大的能力。有机会为班级、为家庭、为社会服务的孩子是幸运的。在这一点上,单纯的说教是不够的,关键是家长的身正垂范。其次,要培养静气,培养孩子学会倾听,塑造孩子温和的性情。爱吵爱闹,意味着一个人的心门是闭塞的,他的眼里只看见自己,他的耳朵只听见自己,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从生活、书本中有所吸纳和汲取?所以,如果孩子爱吵爱闹,听不进别人说话,不要以为这只是个性有缺陷,这也是可忧的心智状态。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责任。家长要做到:自己首先不制造噪音,如果你家电视、音响的声音一向很大,请立刻拧小,噪音是儿童智力最凶恶的杀手。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对孩子说话。如果想让孩子喜欢你,聆听你,试着这样做:一定让自己的语言新鲜、洁净、有趣,如果觉得难,那就意味着——你该读书了。如果想跟孩子讲什么道理,试着用故事中的例子来说明。再次,要培养孩子的耐心。有一位教育家做过这样一个测试:他分别发给几个被测试的孩子每人两块糖果,然后告诉他们,如果半个小时内谁不会把糖果吃掉,他会再奖励四块糖果。教育家离开半小时后回来,有的孩子两块糖果都已吃掉了,有的孩子吃了一块,剩下一块,只有少数孩子坚持了下来,又获得了四块糖果。这几个孩子长大后,又得以奖励到四块糖果的孩子,他们的成就最大。
四、赏罚分明。首先,从小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名誉感。呵斥要在背着人的私地里进行,而当孩子应当受到赞扬的时候,要当着别人的面去做。其次,最好的惩罚是当孩子做了错事,父母及周围的人都以严厉冷淡的态度对待他,绝对不能因为实施了体罚而转眼和颜悦色,要坚持不懈,一直等到孩子完全服从,等他用行动弥补过错了,才可恢复从前的亲切。“冷处理”的使用频率,随着孩子的长大而递减,以至于基本不用。再次,关注并和孩子一起去做他所喜欢的事情,这是最让孩子高兴的事情,也是对孩子最好的奖励。要慎用物质奖励,否则会从另一方面培养了孩子的贪婪。
五、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习惯。常听有些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脑子很聪明,就是学习太粗心”。孩子的性格是从小在他所处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学习上粗心的孩子,在生活中其他事情上也常常存在粗心的现象。所以,想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单纯从学习一方面入手是很难的。全面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习惯,首先,在孩子做事(包括低年级孩子开始写作业)之前,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一些指导性的建议,使其在心里有个小计划,以商量的口吻,切忌命令;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家长注意方法的指导,不能因看不惯、心急而包办代替;在孩子认真完成一件事后,不管结果如何,及时以赞赏的语言肯定孩子,激励他以后有兴趣和信心不断尝试。以后,可慢慢放手,让其独立去做。其次,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也很重要。在很多方面,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用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建立这样一种信念——无论什么事情,一旦确定必须去做,或者选择了要做,就要认真对待,力争做到最好。再次,帮助督促孩子养成写完作业检查和写日记的良好习惯。通过检查作业促使孩子进一步改掉学习上粗心的毛病,通过写日记,经常反省自己做事粗心的危害,形成方法,互相促进,形成习惯。
六、培养孩子自我激励、自我挑战的能力。首先,家长以孩子朋友的姿态帮助孩子分析他学习和行为上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即已经养成了哪些较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劣势即哪些方面还存在欠缺,有待加强和培养。让孩子敢于面对自己,教会他善于剖析自己。其次,确立合理的目标,即付出一定努力能达到的目标,鼓励孩子去摘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果子。目标太低,孩子难以提高,目标太高,一方面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拔苗助长的做法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可在班里确立一个竞争对象,也可以与自己的过去对比,不断超越自我。再次,送给孩子对其成长有益的伟人传记等方面的书籍,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用伟人成长奋斗中的一些事例来激励孩子不断进步。
七、培养孩子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的能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的前提是思考,敢于质疑的前提是不唯师、不迷信权威,尊重事实、真理,需要勇气与知识的铺垫。首先,要培养孩子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获得诺贝尔奖的意大利科学家费米,从小非常喜欢读书,书读多了,疑问也就多了,什么是行星,潮汐,陀螺旋转……由于他好读书,勤于思索,知识增长很快,他17岁考上大学,21岁取得了博士学位,37岁获诺贝尔奖。孩子的童年时期,年龄越小,问题越多,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问题意识。平时,家长对于孩子发现了问题要及时表扬,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也应认真对待,解答不了,教给孩子找到答案的方法,去图书馆、书店、上网查资料等。其次,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参观一些科学展览等,拓宽孩子的视野。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养成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再次,引导孩子于不疑处见疑。千万人说苹果会往地上落,却只有牛顿一个人问其中的原因。孩子有了善于思考的前提,还要鼓励孩子从一些常见的事物、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后,鼓励孩子对权威结论敢于质疑。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面前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告诉孩子许多知识和经验是前人比我们早发现了而已,也可能会存有不足,需要一代一代人来发现,来改进。
八、培养孩子简单做事的能力。简单做事不是敷衍了事,而是科学地做事,以节省时间、精力为目的,过程缩水而结果不缩水。首先,帮助孩子建立时间宝贵、要珍惜时间的观念。不要空盼,要实干,明天的果子结在今天的树上,今天不栽树,明天就不会有果子吃。在这个问题上,家长的身体力行比空头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其次,教给孩子简单做事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习经验,积累经验。举个简单的例子,书包里的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在收放物品的时候速度肯定会快,写完作业后不能自己及时整理书包,或乱塞一通的孩子会表现出慢,甚至满头大汗找不着的情况。大人也是如此,物品有固定的摆放位臵能节约不少时间,当然这只是简单做事的其中一个方面。
每个孩子的性格是不同的,没有完全适合于哪一个孩子的一套现成的教育方法,也没有哪一种教育方法会适合所有的孩子。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还需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善于总结。这样,才能实现较为理想的教育。
第五篇: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在对孩子早期训练时,更喜欢训练孩子认字、算数、背儿歌、背唐诗等,但是,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他就不能够把你教的知识记住,也不可能坐下来好好听讲。所以,父母应该注意训练孩子的集中注意能力。智慧田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注意力与前庭平衡能力有关。
前庭器官是大脑中的重要器官,控制人的重力(地球引力)感和平衡感。人对重力的感受、判断身体与环境的关系、控制身体的平衡,方向感、距离感的正确掌握,以及翻、爬、坐、站、跑等行动都与前庭器官有重要关系。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孩子表现为: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经常磕磕碰碰,喜欢爬高,绕圈子跑,旋转不晕,怕走平衡木等等。在学校里表现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喜欢作弄人,浮躁,爱发脾气,缺乏自信心。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父母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他人分享快乐,也不愿和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有的孩子自己学不到东西,也影响课堂纪律,让老师感到很头疼。造成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原因有胎位不正,早期活动不足,爬行不足,过早地长时间使用学步车等。
对孩子前庭平衡功能的训练应从怀孕时开始。胎儿在前三个月主要是发育大脑神经系统,但此时的妈妈都比较紧张地“保胎”而很少活动,有的孕妇在床上要躺好几个月。其实,在整个怀孕期间孕妇都应该适当地活动,如散步、做一些家务等。孩子出生回家后,每天都可以做几秒钟的俯卧抬头、头竖直等训练。适当地摇抱孩子,不要老让孩子躺在床上看天花板。三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翻身,六个月开始训练孩子坐,七八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爬行。据调查,现在有不少孩子没经过爬就学走路,而智慧田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充分的爬行训练与孩子的注意力、动作协调性、语言能力等关系密切。所以,父母不要给孩子过早使用学步车,不要超越爬行阶段。12个月时训练孩子走,然后逐步训练孩子跑、跳、单双腿蹦、上下台阶、走平衡木、坐滑梯、跳绳、拍球、坐旋转游戏等活动能力。对于已发现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可以找心理医生做心理检查,也可以直接咨询智慧田教育注意力培训专家,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矫正,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