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第2课《诗两首 再别康桥》教案

时间:2019-05-15 01:4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单元第2课《诗两首 再别康桥》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单元第2课《诗两首 再别康桥》教案》。

第一篇:第1单元第2课《诗两首 再别康桥》教案

《诗两首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难点】

从“三美”入手,赏析《再别康桥》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在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储安平曾在《悼

“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它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艺术。”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康桥”即“Cambuidge”(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二)整体构思与思路 全诗共七节。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字。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这种宁静之美的具体体现,而这金柳在诗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激动不安的安静、娇美的新娘。那新娘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低头却见到柔波之下“招摇”自在的“青荇”。那水草轻柔的随波而摇,像在同诗人炫耀自己的自在。此景之下,有谁不想做一条这样的水草呢?一泓闪亮现入诗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

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

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入,“轻轻”变成了“悄悄”,物我两眷溢于诗表。

(三)从意象入手鉴赏诗歌。

1、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3、与其他送别诗相比较,本诗情感上有何不同?

大家看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如柳宗元有《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都是两眼泪汪汪的离情别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的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

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宁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二课时

(四)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节奏感 旋律美弹跳性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阕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五)迁移练习: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6

1、朗诵、背诵该诗;

2、谈谈你对该诗的独特体验。

第二篇: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解析

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雨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2.能力目标

(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2)通过诵读、欣赏提高对诗歌的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独具特色的意象,掌握相关方法。2.学会知人论世,探究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上古的《诗经》、《离骚》到乐府民歌,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现当代新诗,涌现了很多流派,出现了很多诗人,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精品。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方诗歌的影响,我国诗坛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诸如激情四溢的郭沫若,浪漫典雅的徐志摩,忠诚爱国的艾青。今天我们来结识一位朦胧缠绵的“雨巷诗人”--戴望舒。

(二)自主收获 1.了解作者及背景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8年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并逐渐成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早期诗歌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意象朦胧、含蓄,感伤气息较重。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时期,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 1 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就是这种心情的表现。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2.文体知识

现代诗派:这个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黑线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这个诗派的鼎盛时期。现代诗派的诗艺核心是象征主义。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其他主要代表诗人有陈江帆、南星、徐迟、番草、玲君、吴奔星、路易士等。3.积累基础字词(结合导学案内容)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寂寥(jì liáo)

惆怅(chóu chàng)

(三)合作探究

1.听范读,学生再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雨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明确:诗歌描写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营造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迷离、超然、朦胧的抒情意境。

(2)《雨巷》中主要写了哪两个意象?怎样理解和欣赏这两个意象?

明确: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 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的、美丽的。但也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2.文本分析

(1)《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能否将句中的两个“飘”字改为“走”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姑娘不是真是存在的,而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中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而且“飘”字与前面的“梦”字构成了最佳组合。总之,“飘”字生动地描述出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所以,诗中用“飘”字描写这位姑娘的行动。(2)《雨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咀嚼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听和自白里,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痛在诗句里流动。

(四)疑点探究

《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姑娘”当然有其象征意义。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他追求到“姑娘”--理想了吗?“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央”。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如果诗中“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佳人吗?或许她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巷子经过,谁知道呢?读者尽可以展开想象。有时候,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从这一角度来讲,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

(五)拓展延伸

选择意象一定要做到“象与情合”,试多举几例加以分析?

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 3 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背景,积累文学常识。(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2.能力目标

(1)分析、理解本诗独具特色的意象。(2)通过诵读、欣赏提高对诗歌的分析能力。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独具特色的意象,掌握相关方法。

2.分析并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有一座桥,风景优美;有一首诗,脍炙人口;有一个人,风流倜傥。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近这座桥,感受这首诗,解读这个人。

(二)自主收获 1.了解作者及背景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人物。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徐志摩的诗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字句清新、音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富于变化。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徐志摩追求个性解放,生活理想是:爱、自由、美。《再别康桥》的写作有两种说法。一种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此诗。一种是,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 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2.文体知识

新月派: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自由散漫,而努力地去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效的是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他创立了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的新格律的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积累基础字词(结合导学案内容)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长蒿(gāo)

漫溯(sù)

笙箫(xiāo)

(三)合作探究

1.听范读,生再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再别康桥》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景物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等。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2.文本分析

(1)《再别康桥》的开头一节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结尾一节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轻轻”与“悄悄”可以互换吗?

明确:不可以。“轻轻”放在第一节,为全文定下轻灵、潇洒的调子,为下文抒写自己对母校“彩虹似的梦”作铺垫;而“悄悄”放在最后,与上节中的“沉默”相呼应。开头“轻轻”重在表达来时心情的欢欣愉悦,结尾“悄悄”重在表达去时情感的默然神伤。(2)《再别康桥》中描写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诗中描写了诗人再别康桥时所看到的特定的景物: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河畔、金柳、在水底招摇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笙箫和想象中沉默的夏虫。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清丽的图画,这幅图画融入了诗人对母校的深沉的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这种情绪还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即对失去的美好事物,人们总是充满怀念。整首诗,情与景高度融合,物与我浑然一体,构成了柔婉清新的意境。(3)如何理解《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明确:①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的视觉以无限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 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②音乐美,是对诗歌的节律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押韵,韵脚为:来、彩,娘、荡,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③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一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四)拓展延伸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作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第三篇: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21.

《诗两首 雨巷》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2.反复诵读,抓住意象,体会意境。

过程方法:在合作讨论中,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深入体会诗人情感。【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抓住意象

(二)、意象: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 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多媒体展示)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著有诗集:《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多媒体展示)

补充: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平静。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但并没有得到回应。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最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结婚条件是: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三年后听到施绛平移情别恋的消息,他匆匆回国。结束了他近八年的恋情。第二年,1936年,与小他12岁的穆丽娟结婚,这场婚姻仅维持四年。1940年俩人离婚。两年后,戴又与小他21岁的杨静结婚。生了两个女儿,到1948年又以离婚结束。建国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负责法文翻译,但此时他哮喘病非常严重。1950年二月去世。

三、赏析全诗。

(一)听朗诵,正字正音(多媒体)彷徨(páng huáng)彳亍(chì chù)颓圮(tuí pǐ)寂寥(jì liáo)

(二)一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谈谈自己的初读体验。整体感受诗歌。

(意象美、意境美、音节美,至少要说出音节美:押韵、复沓、重叠)

1、全诗主要内容:(特定的场景,特定的氛围)

渴望在雨巷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逢着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 姑娘走出雨巷,消逝在我的视线中

2、诗人感情的变化分析:

(从渴望逢着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到逢着了她,再到姑娘从视线中消逝,诗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满怀期待 惊喜欣慰 怅然若失(惆怅)

3、姑娘形象分析

(品味诗歌,体味诗中姑娘的形象,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

总说:是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像丁香花一样,把“姑娘”比作“丁香”,即具有丁香花的品格特点——美丽、高洁而又充满愁怨(结合诗中的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把握)。

4、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仅仅是指一个人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寓意?

——启发学生自己讨论分析,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对学生分析结果的对错作过多的评价。能理解为象征“诗人的理想和追求”的则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5、既然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可能还有其他的深意,那么,作为姑娘出现的背景的“雨巷”有什么特点?是否也有其他的含意?试作讨论分析。

——“雨巷”的背景特点必须要学生从相关的诗句中体会出来,至于“雨巷”更深一层的含意,则视学生的分析能力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要作硬性讲解。明确:

“雨巷”的特点:阴暗潮湿,雾气迷蒙,也许正好象征当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阴暗沉闷

6、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小结:

满怀期待 惊喜欣慰 怅然若失(惆怅)

(三)二读诗歌,体会意象

1、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你能否展开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图景?

2、自主阅读,找出本诗的意象。(多媒体)明确:丁香、雨巷、油纸伞、篱墙,3、合作讨论:每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明确: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两边是静默的人家,偶尔有人匆 匆走过,意境充满了朦胧美。可以“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希望渺茫,徘徊不前.油纸伞,有一种古典,神秘,怀旧的感觉。颓圮的篱墙,更有一种破败,凄凉。

4、作者为何“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为什么不是国色天香的牡丹? 不是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水莲花? 不是一支春带雨梨花?而非要是丁香呢?(学生查阅资料)明确:丁香花,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如李商隐的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5、学生总结:丁香姑娘的形象?

明确:美丽,高洁,结着愁怨,彷徨; 冷漠, 凄清,又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

(四)三读诗歌,主旨理解

合作探究:这个“姑娘”代表什么?(结合下课后第二题)

明确:(1)根据诗歌内容,姑娘就是姑娘,诗人当时22岁,说他沉醉于爱情,这是首爱情诗。

(2)结合时代背景,姑娘是我心中的理想。

补充背景:《雨巷》这首诗是作者1927年夏天创作的,当时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原来热情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坠入黑暗的深渊。戴望舒此时才22岁,之前他与同学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宣传党的工作,到1927年3月还曾因此被捕。四一二政变后,他就一直隐居在江苏。此时他很傍徨、很痛苦,他看不到革命的前途,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他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所以姑娘可以是他心中的理想

(3)有时候,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想象的补充。我们看姑娘是忧郁彷徨的,作者当时的处境也是忧郁彷徨,而且诗中多次出现“像我一样”从这一角度说: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另一个层面的我。

教师总结:无论怎样理解姑娘的形象,我们看到诗人最终都没有放弃对姑娘的期望,没有放弃对美与理想的孜孜追求。都说《雨巷》这首诗美,音节美、意象美、意境美,在我看来,它的作者戴望舒本身就是一种美,在它身上体现着一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苦苦追梦的执著美。(播放《雨巷》歌曲)

(五)四读全诗,加深感悟

最后在歌曲的旋律下再次齐读本诗。感受它朦胧而无限的美。板书设计:

雨 巷 戴望舒

意象:雨巷 ——追求之路 油纸伞——古典神秘

丁香——愁绪

姑娘——象征爱情、理想、自己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

第四课 外国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力目标

1.能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2.能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3.能体会诗歌或平实中见真情,或深邃中显自豪的特点。情感目标

培养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2.难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

<二>预习展示

1.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浮云》《祖国》,长诗二十余部,以《恶魔》《童僧》为代表,还有剧本《假面舞会》和杰出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诗人继承了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诗人的传统,把热爱祖国和歌颂自由作为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其风格沉郁中有刚劲,手法上既能出色地运用浪漫主义,又擅长现实主义的描写。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2.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休斯写过小说、剧本、自传和新闻速写,以诗歌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他创作了十多部诗集,比较重要的有《哈莱姆的莎士比亚》《单程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等。

休斯的创作植根于美国黑人生活,对他们痛苦生活给予同情,讴歌他们美好的情感,颂扬了他们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诗歌的主题思想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休斯创造性地把黑人民歌艺术引进诗歌创作,吸收了黑人爵士音乐和布鲁斯民歌的形式和手法,形成了轻松活泼豪迈奔放的风格,对美国黑人诗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三>整体感知

1.朗诵两首诗,圈出诗中的生字词。

虔信(qián)

镶嵌(xiāngqiàn)

深邃(suì)

晨曦(xī)

沐浴(mù)

潺潺(chán)瞰望(kàn)

黝黑(yǒu)2.理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的能力。

虔信:恭敬而又可信任。

神圣:形容极其崇高、庄严。

慰藉:安慰、欣慰。

深邃:深远。晨曦:太阳初升时的微光。沐浴:洗头和洗身。泛指洗澡。

3.初读这两首诗歌,思考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祖国》这首诗以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奇异的感情。全诗共分三节:

第一节:强调诗人自己对祖国的“爱情”是无法替代的,总领下文。第二节:铺叙俄罗斯河山风景和俄罗斯人民的生活。

第三节:诗人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详细描写农家生活的场景。

而《黑人谈河流》 则是一首有关非洲黑人飘洋过海后回望故土的寻根之歌。全诗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强调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

第三部分(第五节):强化突出主题,黑人种族因见证了历史而显得深邃。<四>合作探究 1.研读《祖国》

(1)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句、诗段所表达的意思,思考: 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

(2)多媒体演示俄罗斯风情图片,学生直观感受山川之美。

(3)《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画?

学生归结体会,教师明确:

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

(4)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比勃罗留波夫语),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2.研读《黑人谈河流》

(1)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3)全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请归结诗歌内在的思维逻辑。学生研讨,教师点拨:

(1)在《黑人谈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2)“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3)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生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

3.比较两首诗写作上的不同点(1)学生自主发现。

(2)学生交流,教师评点,并提示比较的角度,师生共同形成如下文字:

两首诗一从空间着笔,描写俄罗斯大地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一从时间入手,追溯黑人悠久的历史。两首诗一把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爱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一通过“河流”这一意象来表明对自己历史的自豪。

两首诗一在平实质朴中见真情;一于深邃精练里显自豪。

两首诗一充分展现了俄罗斯山川之美;一尽情吟咏着黑人历史之久。

五、【效果检测】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爱国,是一面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帜。无论是平实中见真情的莱蒙托夫的《祖国》,还是深邃中显自豪的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他们的心声是相通的。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都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掩卷遐思,备感肩上使命崇高,恰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吟唱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我们能挂帆济海,谱写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磅礴诗章。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第五篇:诗两首《再别康桥》《雨巷》教案

《诗两首》教案

【教学设想】

本课所选的两首诗均为温婉、沉静的抒情诗,在艺术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有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因此本文先将两首诗分别处理,之后再加一节课综合处理本课,以使学生从各个角度对两首诗进行对比分析。相对而言,《再别康桥》所表达的感情更加单纯、明朗,而《雨巷》所传达的感情则更加朦胧、复杂,因此,也可以考虑先处理《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1、通过意象、联想、反复朗读等方式体会两首诗作者所表现的情感。

《雨巷》:着重体会雨巷、丁香和姑娘这两个主要意象,体会诗作中哀怨、朦胧、落寞、惆怅,以及怀着一丝微茫的希望情感。

《再别康桥》:依依别情、悠悠深情、宁静、温柔、细腻

2、欣赏两首诗的艺术特点

共同点:回环、复沓、音乐美、绘画美 《雨巷》:虚实难辨、象征手法 《再别康桥》:建筑美

【教学难点】

两首诗,尤其是《雨巷》,所表达的情感比较微漠、朦胧,甚至复杂,不像《沁园春•长沙》一般张扬、喷薄,因此需要通过反复的诵读及联想才能体会、捕捉到作者的情感。与此同时,因其朦胧,不同的人诗歌就有着不同的理解,是故在引导学生恰当体会诗作情感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特见解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雨巷》

一、导入

导入语: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奋进,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文学作品中的美所显现出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那哀婉、凄美、感伤,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东西同样具有美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雨巷》,从中体会诗歌给我们带来的另一种美感。

提问:

提到雨、江南和小巷,你脑海里出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每个人,因其经历、情感状态的不同,在相同的环境下,所感受到的东西也都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诗人戴望舒在雨巷中看到、想到以及写下了些什么。首先请几个同学试着有感情地朗读《雨巷》。其它同学在听的同时,也要注意感受作者的情感,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二、从主要意象着手,贯穿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读完全诗,大家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感情是什么?请结合诗中具体的字词说明。明确:朦胧、幽怨、惆怅。

诗人在描写“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凄清”、“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在描写雨巷时,用了“颓坦”、“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

带着这种朦胧、幽怨、惆怅的基调,再把课文朗读一遍。

(二)我们知道,诗歌的情感总是依托意象表达出来的。那么这首诗中有哪几个主要意象?请结合你最喜欢的诗句说一说你从这些意象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雨巷、丁香和姑娘。一般人读这首诗都应该有比较丰富的感受,因此学生应当会比较踊跃的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当给予适当肯定。

1、雨巷。

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也可以把它虚化成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所期待的是什么?

2、丁香和姑娘。

世界上有这么多种花,为什么作者不用别的花,却偏偏选了丁香? 提示:

▶丁香的图片:丁香的花是白色的,也有紫色的,它的花形很特别,小,是球状花序,故人们习惯地称为丁香结(郁结、愁肠百结)。木本,长高约2~5米。花香浓郁,特别。丁香开在暮春时节。

▶有关丁香的古诗词(参看课后第四题):李商隐的《代赠》用“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诗人用春风反衬丁香的愁;李璟把“丁香”与雨中的惆怅连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诗人用迷离的细雨衬丁香的愁;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丁香的淡雅、隐忍以及愁绪。总之,虽然写法不同,但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常用作美丽、孤高与忧愁的象征。

而这首《雨巷》诗人选用丁香为主要意象,即化用了这一象征意义,增添了姑娘的忧郁、空灵之感,与整首诗的感情基调相符合。在本诗中,丁香即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与无限的惆怅。

3、其它

▶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丁香先生”。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三)再次朗读本诗,通过这写意象,你认为诗人实在述说一种怎样的情感? 雨巷所蕴含的惆怅、落寞、孤独的情感意味是容易理解的,但对丁香所蕴含的冷漠、孤高、美丽和忧愁的把握却较难,因此对这一意象的分析要结合古诗词中若干与丁香有关的句子,以帮助学生领会丁香这一意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与此同时,每对诗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就应当及时地朗读诗歌,以巩固这种感觉,并进一步触发更深的理解。

与此同时,所谓“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对诗中雨巷、丁香和姑娘的品味又都可以有实和虚两方面的不同把握,应鼓励学生做不同的探讨。当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实写这一层面时,可以通过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而引导学生将姑娘与作者的追求、理想联系起来。(那位像丁香一样的姑娘,显然受到命运的打击,但是她没有乞求或颓唐,她是冷漠和高傲的,仍然是那样的妩媚和动人,在沉重的悲哀下她没有低下人的尊贵的头,像一面旗子一样地忍受着落到头上的磨难。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难以实现的理想,是戴望舒的诗的悲剧性的主题。)

三、作业

进一步朗读《雨巷》,并预习《再别康桥》,并尝试将两首诗进行比较。

《再别康桥》

一、导入

▶提问:在座的各位,有谁比较了解剑桥大学以及剑桥?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么? ▶感谢这位同学!剑桥也叫康桥,坐落于康河之上。美好的事物往往能激发起美好的情感,关于这座桥、这条河,有一个诗人曾为她们写下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名胜在名人的眼中、心中以及笔下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二、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一)、初步朗读,划分层次

现在请同学们齐读《再别康桥》,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这首诗共7节,根据作者情感的变化,可以分成几层?每一层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第一层:第一节。潇洒、淡雅、宁谧的别情,掺一丝淡淡的忧愁。

第二层:第二节~第六节。第二节~第四节,想象瑰丽奇妙,表达对康河深深的爱恋之情,情感是甜美的,欢快的。第五节,作者的情感开始升华,达到情绪的高潮,而到第六节,情感突变,从欢快的想象中猛然回到现实,复归静默的别情。

第三层:第七节。愈加潇洒、淡雅、宁谧。仿佛连忧伤都没有了。

(二)、以诗人情感变化为线索,辅以意象分析、反复朗读,分层处理

因为本诗意象的选取以及情感的变化都有明显的线索,故索性以情感变化为脉络,按节次一次处理。

1、第一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首诗可谓字字珠玑,每一句都很有神采。第一节四句诗,有如从天边飘来,令人耳目一新。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认为这一节诗好在哪里,他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又为什么给了你那样的感觉呢?

这一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潇洒、淡雅、宁谧”的基调。短短的四句诗映照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谱出了一个安谧的道别姿态。诗的开头有意连用三个“轻轻的”,瞬间将诗人对康河、康桥的依依深爱与脉脉别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清风一样飘来,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诗人不忍打破这里的宁静之美。

带着感情,朗读第一层。

2、第二层:

第2~4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第2~4节选用了三个柔美、曼妙、轻盈的意象,作者是怎样描绘着3个意象的?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情感效果?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展开联想和想象,说一说你的感受。

选用了三个意象:柳、青荇、清泉(潭水)。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比喻新奇恰当,拟人出神精当,令人不禁叹为观止,也深为作者对着眼前之景的深爱而感动。▶提示:“河畔的金柳”,“柳”为何称“金柳”?从金柳到艳影到在我的心头荡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柳树披着晚霞,泛着金黄的光,远远望去,就仿佛一个柔美的女子,长发飘扬,在河边驻足。诗人是如此地爱慕这安静温柔的姑娘,以致觉得她就是自己待娶的新娘。粼粼的波光里新娘依依的倩影,柔柔地拨动着诗人的心弦——诗人的喜悦、幸福和满足之情就如山间清泉,汩汩溢出字里行间,令每一个读者为之感动。

▶ 写水草,着“油油”一词,水草青翠、娇嫩的生机勃勃瞬间浮现于读者眼前。“招摇”本为贬义,然作者不拘俗套,用“招摇”写水草,越显出水草古灵精怪、孩童般单纯、灵动的可爱,仿佛在同诗人招手,要请他一同玩耍——将一派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状写无遗。我们不禁想到:微风轻拂,水波轻荡,流水清清,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然而诗人不满足做一个观光的过客,在这一番美景前,诗人意乱情迷,物我相忘,甘愿做一条逍遥的水草,投身碧波,化身这无边美景中哪怕微小的一部分。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自此,诗人对康河由衷的、强烈的的喜爱之情可以想见。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不是说桥下的河水,而是说榆荫下的一潭,榆阴下,状树木葱茏之貌;一潭,写河水温润沉静之态。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暗喻,比喻巧妙而新奇:仿佛是康桥弯弯的倒影令人想到天上的一弯小桥;又仿佛是河水粼粼,反射的七彩之光令人如见那绚丽的虹霓。这想象如此浪漫而安静,然水中调皮的浮藻仿佛嘻嘻哈哈地用温柔的手,将这一潭水揉碎,悠悠地悠悠地沉到诗人心中,如彩虹似的、渺远的、绚烂的梦。

上述三节诗,几乎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这些画面涂上了“金”“艳”等亮丽的色彩,描写了七色的“彩虹”。由此可见,这些画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境鲜明、色彩绚丽。作者还使用了“荡漾”“招摇”“揉碎”和“沉淀”等大量动词去描写意象。因此,画面还具有怎样的特点?画面生动,富于动感。

第5节~第6节:“寻梦,撑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烂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紧承上一节“彩虹似的梦”,作者的情感进一步高昂,他想象自己正撑着一支长篙,在夜色中的康河里荡舟。水草是一层比一层翠绿,而星光是愈加斑斓辉映,荧荧的星光挥洒而下,他小小的船仿佛被这星光所溢满——他的心是如此地雀跃,幸福溢满了心,笑容堆满了脸,他忍不住要引吭高歌!

▶歌声尚未飘出喉咙,诗人的心仿佛被猛地一击——但,他不能放歌!梦正醒来,人要离去,哪里还有心情放歌呢?于是陪伴诗人的只有沉默的一切。悄悄无声,笙箫有声,这是一对矛盾,但在作者这里却达成了统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别有深情挚爱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用欲放即敛的方法,采用警句或新颖漂亮的比喻或朴实无华的直接抒情,突现了全诗赞颂的“宁静美”,并由景的宁静转为情的宁静,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浓缩成了古诗中独特的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一种潇洒与深沉相结合的美。

借用“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 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三个叠句,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又瞬间急转直下,戛然而止,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康桥的美景挑逗起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因为康河太美丽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里的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

带着感情,朗读第二层。

3、第三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与第一节诗相比,其他的诗句都没有任何的改动,只是更换了最后的一句,但这种复踏已不是简单的民歌体的复踏,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使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朗读第三节。

(二)、小结,通读全诗,整体体会作者的情感

先请若干同学朗读全诗,再全班齐读,反复渲染,直到能较恰当地表现本诗的情感。

三、作业

请收集古今中外若干叙写别情的诗歌,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写一篇你对“离别诗”的看法。角度自选,文体不限,字数不限,但要有感而发,写自己的真实看法。

综合处理

一、导入

前两天我们仔细地体会了《雨巷》和《再别康桥》两首诗所传达的情感。与一般的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不同,诗歌的美除了表现在内容、情感等方面以外,还表现在很多其它方面。比如形式、音节等。《雨巷》和《再别康桥》在很多方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今天我们要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来分析分析他们共同的,和不同的美。

二、比较、分析两首诗的艺术特点

(一)、结构的异同

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代诗词,我们就会知道,尤其在中国古代,诗词曲等的写作在结构上,比如一首诗共多少句,每一句多少个字等等,都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的。诗歌在结构上的讲究,一方面是为了易于诵读,另一方面也是为诗歌的情感抒发服务的。那么,从诗歌的结构上来看,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这种相同和不同分别营造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明确:

1、同:回环复沓

这首诗的首尾两节均基本相同,《雨巷》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再别》开头三个“轻轻地”,结尾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起结复见,首尾呼应,不仅渲染了诗人的情感,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与此同时,《雨巷》中妙用复沓句式。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雨巷》还注意词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回环和复沓都是通过反复的吟诵来加强诗歌的情感,加重其感染力度。

2、异:《再别》的建筑美

诗歌的建筑美表现在诗行的排列和组合上。《再别》全诗7节,每节两句,四行一节,每行字数相当单行、双行错开一个排列,整齐划一,形式上给人美感——富于建筑美。

(二)、音律上,都具有音乐美。

《雨巷》和《再别》两首诗都押韵,音节和谐,朗朗上口,错落有致,节奏感强,具有音乐美,使诗歌听起来悦耳、和谐,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雨巷》从头至尾没有换韵,每一节共六行,每节押“ang”韵两次到三次,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

《再别》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以第一节为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诗人写诗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结构,诗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对完整的语意组合,以某种诗艺标准做原则。此诗中诗人遵循的原则是语音,强调语音的节奏和音调,节奏有长短停顿,诗歌更注重语音的结构。

(三)、内容上的异同

1、同:绘画美

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歌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

《雨巷》全诗运用雨巷、丁香、颓墙等的意象,其色彩都是低沉暗哑的,读来不消多想就可以看到一幅朦胧的水墨画,虽然没有缤纷的颜色,却独有一番淡雅、哀怨的韵味。是一幅淡雅的中国写意画。

而《再别》则选用了很多种灿烂的颜色,如:西天云彩饱满的红色、金柳灿烂的金色、青荇灵动的翠绿色、潭水清莹的碧色等等,画面饱满、丰富,读来仿佛观一幅细腻的油画,如童话般深情、感人。

2、异:《雨巷》的虚实结合以及象征手法

《雨巷》中,丁香、姑娘等的出现都是好似有又好似无的存在,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自由理解,是作者虚实结合的手法所致。

《雨巷》象征手法的运用: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三、反复朗读,小组讨论两首诗不同艺术手法的价值

现在请自由朗读两首诗,然后分小组讨论两首诗的作者运用不同艺术手法的原因,以及达成了怎样的效果。

下载第1单元第2课《诗两首 再别康桥》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单元第2课《诗两首 再别康桥》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2课教案(★)

    第2“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 张丹霞 田剑 孙晶 主备人:孙晶 [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和评价唐太宗,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记住唐太......

    第1、2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2.目的:筹备建国......

    《诗两首—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者:周茜妩 时间:2017/9/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吟诵诗词,感知诗歌中体现的三美 过程与方法:再吟诵中感悟诗歌的三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自......

    雨巷 再别康桥 诗两首

    诗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体诗; 2.了解作者及作品风格; 3.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 知识积累 文化常识 1.现代诗派:30年代,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的,同......

    第1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目标 本组教材是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整合内容,主要由识字1、《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组成,是一组实施美......

    第1单元教案

    1、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雏、巢、蜜、蜂、航、封”6个生字,能照样子把词语补充完整,并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思考“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

    诗两首《再别康桥》《雨巷》教案(推荐)

    《诗两首》教案 本课所选的两首诗均为温婉、沉静的抒情诗,在艺术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有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因此本文先将两首诗分别处理,之后再加一节课综合处理本课,以使学生......

    郭沫若诗两首第1课时导学案

    初一语文导学案《郭沫若诗两》导学案 NO:27-1 班级 姓名 组别 评价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理解诗中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