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将生活带入语文教学中
浅谈如何将生活带入语文教学中
丰华学校 于黎
内容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论述“生活即教育”。这就意味语文教学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有意识地以语文教学为轴心向生活的相关领域扩展,而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个人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词: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个人生活
生活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源头活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勃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现实生活活动,足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和品位生活,领悟人生,这些无一不会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而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不少学校的实践表明,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愈是贴近生活,学生就愈有学习的积极性。
一、自然生活
人类现实地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就是大自然,大自然对于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大自然是美丽的:那姹紫嫣红的花朵,潺潺流动的小溪,清脆悦耳的鸟鸣„„大自然是神秘的:神农架的野人,百慕大三角区的失踪之谜,埃及的金字塔„„大自然是可怕的:生存环境的恶化(08年湖南冰灾及09年汶川大地震),大气层中出现的臭氧空洞,沙尘暴的肆虐,大地沙化„„大自然是个“大课堂”,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开发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生活。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的教材就是走进秋天,了解秋天。笔者考虑到所教授的班级学生是来自南方大都市,对于第一课《秋天的图画》文中所说“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和“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的情景有点抽象,笔者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找了一些资料和图片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边看边听——我们中国南北方地域存在着温度的差异,在金秋时节南北方会有不同的农作物的收获,南方天气湿润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北方天气干燥以小麦为主。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并不时会有问题提出,“老师,为什么说稻海是金黄的,而不是红色的”“老师,高粱是什么样子的”等等问题的生成,借此机会笔者就此话题与学生聊有关植物自然方面的知识。本节课就不单是单纯的语文课,涉及了地理和自然知识多门学科,达到了笔者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
二社会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前进的,我们必须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同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笔者深入研读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1课《我们成功了》,发现本课课文内容具有浓郁的现代文化色彩。学习本课之前,笔者就北京奥运的背景作了简单的介绍|——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竞争,国际形象的竞争。“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申奥赢了,更是中国赢了,中华民族赢了。让学生能更好理解北京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从而理解课文中人们的激动心情和自豪感。至于课后,笔者会让学生收集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资料,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北京,关注体育。关注社会生活。因此,要使现代的小学生具有真正有用的学问,就要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激发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兴趣和探究社会的强烈欲望,进而使学生自觉地走向社会。
三、学校生活
学校是儿童生活的基本空间,学生在学校中的存在就是学校生活。在学校里,学生的生活主要是围绕着学习展开的。除此以外,学生还要与教师、学生交往,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等。而学校生活就是摆在我们手边的资源库,记得一天晨会课上,值日班长向我汇报:昨天,班上的几个小朋友在跳皮筋时不小心踩到了教室的垃圾桶,那个垃圾桶经过了一个冬夏本来就老化了,这么一踩,当场成了碎片。以后同学用完的纸屑放在哪里?一时之间,“垃圾桶”问题成了同学们关注的焦点。笔者就如何拯救“垃圾桶”变成我们口语交际的素材,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各抒起见,有的说老师她损坏了要陪一个新的,有的会说老师她不是有意损坏的,能不能给她一个机会。而笔者引导全班同学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把坏事变成好事话题刚落,学生们就踊跃说出自己的建议:建议
一、让爸爸妈妈买。为了使学生不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笔者否定了此做法。建议二:利用可以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如:收集易拉罐和矿泉水瓶)资金来买。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把身边的小事作为活动的主题,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有利于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去做,去经历,去体验,去获得。
四、家庭生活
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后迈进的“第一所学校”。固然,自然接受学校教育始,学校便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中扮演着愈着愈重要的角色。但是,家庭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学生在家庭中的存在即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理财、护理保健等都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也能开发出无限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笔者在上《玩具柜台的孩子》前,先在讲台上拉家常似的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玩具吗?,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回答:“变形金刚”“洋娃娃”“飞机”,接着笔者很平和的说:“大家很熟悉自己的玩具,现在请同学们做口头作文练习——描绘玩具的样子。”一听描绘自己玩具,同学们既兴奋又活跃,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讲开了,“有时我把变形金刚变成汽车,有时我把变形金刚变成一个机器人,有时又把它变成一架大飞机……。”“我的洋娃娃有一头金黄色的卷发,雪白色的连衣裙,红色的靴子,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白雪公主似的.”“它的机翼向后倾斜,上面装着枪,机翼末端还有两枚导弹。横着的尾翼比机翼要小很多,竖着的尾翼直直的。后面是一个喷射器,好像一点火就能飞起来似的。”„„紧接着打住了话题:“很好,同学们描绘得很生动,也很形象。说到这里有一个小男孩却一动也不动地站在玩具柜前,咦?他为什么要站在哪里,站在哪里干什么?就这样创设情境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入课文学习,学生们情绪深深地感染了,课堂由活跃变为寂静,学习课文的感情基调已完全定好,学生被吸引到《玩具柜前的孩子》所特有的氛围之中了,这节课效果极好。
五、个人生活
“要使青少年正确地认识世界,无论是在家庭、社会还是在学校进行的教育,都应首先使他们认识自己。这会对一个人一生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语文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把学生变成实现教案的工具,应该有更多的随意性和灵活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味。在写作训练笔者认为应该少一点指令性的要求,多一点原创性和自由度。在作文教学中,笔者会经常指导学生观察家庭、校园、社会的人和事,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并通过自己的感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经常启迪、引导学生随时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善于捕捉周围动人的片段,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将细节描写运用于平时的作文训练,便于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经过如此的训练,同学们收获很大,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在写作中再现了自己的生活情景,而不是一味的模仿一些作文书,写出假、大、空的内容来。
第二篇: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
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
[作者]安阳中心学校 焦晓瑜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关键字] 生活语文 语文学习“终身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 语文化的课外活动。[正文] 陶行知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的确,生活如源泉,教育不能离开生活,语文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这个源泉,因为生活为语文学习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教材,满足于单一的课文、课堂教学,要切实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
一、引导学生确立语文学习“终身化”的理念。
众所周知,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工作、生活的基础知识,但是一个人在学校毕业后,还要继续学习,不断增长和完善所学知识,才能适应今天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语文是我们的国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所以更应该终身学习。学习语文——使用语文——终身学习——使用语文,这应该是终身的任务。要帮助学生树立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也能学语文也要学语文的理念,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文。语文学习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识,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高尚的生活理想,积累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这样语文学习才有基础,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而这积累来源于对生活每一件小事的记录。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有心人。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做这样的有心人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具体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主题观察活动、调查研究活动、采访身边的名人、出游、实验等,然后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观察日记、实验日记、采访记录;同时要求学生随身携带记录本;还可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并利用班级信息库,发行自己的报纸、杂志或文集,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形成观察生活并随时积累的习惯。
三、提倡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学要体现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1、要实施语文口语训练“生活化”。新教材构造的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系统,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口语训练的“生活化”,就是做 到训练应面对生活的实践,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说的内容、说的方法,给学生以充分说的机会,给学生创设语文“生活化”的情境。例如进行语文课堂内的各种朗读和表演实践,可以结合课文中诗歌、散文、剧本、小说的不同语言特色,使课堂教学适当地小品化、朗诵化、音乐化、故事化,从而达到对说的内容、胆量、声音、感觉、姿态等方面进行有系统的训练。另外,要尽量在口语交际课堂上营造日常生活的真实场面,不能为练习而练习,要为实际运用而练习。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作用,引导学生评论发生在身边、周围的人和事,或评论校园生活。
2、实施作文训练“生活化”的方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是对生活的高度概述。强化作文训练“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作文要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真情实感。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要求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写实感。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结合口语交际,先让学生亲自观察或亲身体验,然后再进行写作。比如,写某一处景,可让学生亲临现场,边观察,边口述;写一件事,可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或再现当时情景,然后再作文;写一个人,我提倡写身边熟悉的人,可边观察边记录,然后再构思整理成文。所以,我认为作文不一定要在教室里上,教师指导作文也不一定用讲解法,作文课堂也不一定教师说学生听,可以成为舞台、座谈会场等。
3、从教材中理解生活,体验生活。可利用学生生活实际和教材之间的反差,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教学《桂花雨》这一课,安阳没有桂花,更不会知道桂花成“雨”的情景,可以引导学生由本地的花谈起,进而使他们想去了解桂花雨,了解家乡以外的地方,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自己到了开满桂花的地方会怎样,会思念家乡吗?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主题,同时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此外,还可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学《小桥流水人家》这一课,就可联系学生自己所处的农村环境,不仅可帮助理解课文,还可进行爱家乡的教育,一举两得。
四、组织语文化的课外活动。实施课外活动“语文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语文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语文”,调动他们主动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可以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利用壁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但要注意,课外活动,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或是课文内容延伸,或是提高语文能力,或是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且一定要有明确的内容和具体的要求。比如五(3)班举办过的语文趣味活动就设计的非常好,有看动作猜句子,有故事,有笑话,有诗歌朗诵、有词语接龙等,学生兴趣盎然,在无形中提高了语文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做到从生活中学语文,把语文用于生活。
第三篇:将生活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将生活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这句话明确地说明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理论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就不能脱离实际,语文学习也不例外。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已经脱离了生活,失去了她的魅力。
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现实生活的注入,没有富有情趣的欣赏,没有深入内质的思考,没有自由平等的对话,没有教师的创意,没有学生的创造,只有违心无奈的曲从,何来活泼的形式、美好的情感和动人的效果!
“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将一个人人格心灵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而语文以它的独特性成为人文精神重要的载体之一。语文课大量的是形象鲜活、感情强烈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必须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心灵的感动,需要现实生活的植入。
语文本身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既有浓郁的亲情,又有纯美的风光。可以这样说,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
一、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
当代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而特殊的环境中,在课文学习中,恰当地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剖析现实生活中的正反典型,明辨是非曲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此乃寓思想教育于现实生活 的恰当联系中。教材中有些议论文的论点、有些小说的主题,由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不足,受认识水平的局限,一时还难以有比较清晰、透彻的理解,这时候讲思想教育自然不会有预期的效果,如果恰当地联系现实生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则能让学生通过思考生活现象,理解教材中蕴含的道理,自然地接受思想教育。一旦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这样的道理就变得通俗、浅显了,易于接受了。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人点。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注意把握这些切人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就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生活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是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即安的小农意 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由此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以引导,他们是善于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在作文教学中,我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章即生活。作家的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大多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去久远,那么,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读时文,多读同龄人的文章;语文教师更应关注学生个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发现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不要把学生当成作家,凡是来源于生活的文章,有情有理,即使语言表现力差一点,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肯定(在过去一个时期内,我们太偏重形式,忽略了文章的“情”和“理”)。
文章即艺术。如果我们把生活当作文章的源头,不断的去发现,艺术的去表现,才能够写出“以情感人,以景动人”的文章,才能达到“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四、将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请进课堂
学生的“理解、积累”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的,学生的“运用技能”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有亲身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学习,他们的“理解”和“运用技能”才能获得与形成,才能逐渐积累、丰富语言。从生活中学习,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可发展的学习者”。那么,该怎样用好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呢?
(一)利用好生活中的网络资源。
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 中可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可推荐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信息技术既可丰富视听感受,也可化抽象事物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恰当使用这一资源,可拓展学生对生活接触、了解的狭小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自己的课更富有吸引力。
(二)利用好生活中的电视资源。
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口头交流和沟通。这就有必要利用好生活中电视这个资源。电视有好多语言类的节目,其语言的风趣、幽默、睿智,其现场的应急变化能力,令人叹服。诸如“实话实说”、“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栏目,就大容量、高规格地给我们的学生注入了生活,丰富了学生的头脑。
(三)利用好生活中的街头资源。
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奔向”十字街头,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语文的田园。看街头招牌,看广告语。各大型考试卷中不就常常出现广告题吗?让学生放宽视野,体会到语文的丰富性,领略到语文的魅力。
课堂上的语文是有限的,可是生活中的语文是无限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睁大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学习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的语文。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语文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欲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他们内心情志的境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养成完美的人格、人品和人性,从而点燃生命的熊熊火炬。
第四篇: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王兰兰
语文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由于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时,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品德教育
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创作动机,或阐明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个道理,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因此,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决不能在知识讲完以后,来一段“课后语”,另搞一套政治说教。换句话说,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要做到水乳交融,而不是油水分离。如《雷雨》中对“周朴园”这个人物的塑造,使同学们对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进而使学生们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有了一份明确的领悟。
二、准确地把握住教材的德育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进行成功的思想教育,首先取决于对教材德育因素把握的准确与否,这包括三个方面:
1、结合教材特点要准确。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思想教育的不同侧重点,教师应该从教材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品质教育,切忌牵强附会,无限上纲。如有的课文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笔者认为,就应借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的课文赞颂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就教育学生继承、发扬革命传统;有的课文描写旧社会人民的悲惨命运,就借此教育学生热爱新中国……
2、把握教材德育内容要准确。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凭借,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通过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准确地把握德育内容。如讲述《药》,如果只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表达的是鲁迅先生对以华老栓为代表的当时旧中国底层老百姓的愚昧,就没有把握准确课文的德育内容;如果进而启发学生,作品通过对华老栓等人的刻画是为了唤醒广大民众的觉醒意识,这样,课文的德育内容就把握得比较准确了。
3、引导学生的认识要准确。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仍处于较为表面、简单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准确地受到思想教育。例如学习《项链》一文时,学生往往提出“玛蒂尔德为什么在丢失项链后没有逃跑呢?”这时就需要加以指导,引导学生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把学生从认识的偏差中拉回来,即可以在加深认识中受到教育。
三、让学生在情感参与中受到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的品德教育要以情动人,激发学生情感是影响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一种强大动力。因此,要求教师在讲课中要有良好的情感参与,讲解中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充满激情,使人感悟,令人振奋,从而博得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如笔者在教学《荷花淀》一文时,让学生们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去仔细揣摩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解放区劳动妇女的对话,再通过对她们各人所特有的性格分析,让学生们充分领悟到解放区的军民那种坚韧、顽强、乐观的思想境界,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使同学们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个颠簸不破的道理,进而激发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
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还要注意让学生在口诵心悟中受到教育,好的朗诵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诵读、思考、感悟,这可能会收到比单纯讲解更好的效果。例如《雨中等泰山》,通过朗读,泰山的雄、奇、险,便会浮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文章的优美词句中感受到泰山的雄伟风姿,从而能够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把语文课上的品德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能力,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的良好品德体现在生活实践中,使他们逐步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人。所以。除了激发学生情感、动之以情以外,还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导之以行。如学习了《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后,笔者引导学生奋发学习建设四化的本领;学习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教育学生认识构建”和谐班级“的重要性;学习了《游褒禅山记》,则让学生明白“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催进学生追求“真”的良好品格。把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效果是显著的。
第五篇:将爱渗透于语文教学中
将爱渗透于语文教学中
作者: 何丽莉(小学语文
四川广元小学语文五班)评论数/浏览数: 2 / 101 发表日期:
2010-12-18 19:53:22
爱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由于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只知道一味地索取爱,并未曾想过要回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爱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们不仅学会感受爱,更重要的是懂得回报爱。
一、细心寻找:有关爱的教育的内容。
小学教材中所表现的爱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仔细去分析,不难发现有很多。如语文课本中《秋天的怀念》那位感人至深的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地震中的父与子》里用双手刨开儿子生命通道的父亲,这些都体现了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爱大,父爱、母爱的伟大。而《画杨桃》等课文中感受到的又是师生之爱,《她是我们的朋友》等课文中体现的又是朋友间的爱。
二、耐心引导:以培养学生爱的价值观。
1、学会珍爱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爱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是对赋予我们生命的上苍最好的报答;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爱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爱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平凡的爱;珍爱生命,就是要珍爱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神,就是要远离危险,远离违法犯罪活动。
2、勇于承担责任。在爱的教育中,还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爱,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忧心;感念祖国之爱,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要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和珍爱生命的教育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珍爱生命教育不是苟且偷安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舍生取义,”是古人早已明白的道理。
三、用心摸索:爱的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1、理解爱的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道爱,要根据文章特点,引导学生明白要爱谁,为什么要爱,如我在教学中教《可贵的沉默》一课中的,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母爱的视频,其目的就是在学生心中播下字的种子,紧接着我抓住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进行仔细地观察,并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描述。然后将书本上的内容还原到课堂中,让孩子们亲身体会一下当时的情景,结合自己生活中所做的与书中的孩子比比谁做的更好。在感受父母的爱时,有没有想到要去回报他们的爱。再抓重点词句进行文本感悟,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整个教学活动一直渗透着很强的生活气息,课堂中孩子们始终被爱牵伴着,时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时而又沉默不语,直到他们懂得给予爱不享受更快乐,更有意义时,脸上那天真的笑容再一次露出,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将爱渗透到情感体验中。没有情感体验的爱的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爱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适宜爱的教育的课文,大多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浓浓的爱。因此,要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一是直接抒发情感的语段,体会到爱,虽表达方式不同,却都包含了同一个字——“爱”;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小抄写员》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描写的语段,体会叙利奥对父母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感受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山雨》,要抓住描写山雨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愉悦自己的情感。
3、在诉说中表达。从文本入手,让学生在领悟爱的同时,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表达心声,主要方法有:
1、保持角色本色诉衷肠,如教学《可贵的沉默》,以“我对爸爸妈妈说„„”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说话,以表达他们的心声,这是传递爱的一种方式。
2、深入角色诉衷肠,如《秋天的怀念》一课,“每年扫墓时,史铁生会跟母亲说什么?”
3、变换角色诉衷肠,如《穷人》的拓展教学,“假如你是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你会说些什么?” 总之,充分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爱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耐心地引导学生深入思维,让孩子们用心地体验爱的博大与深广,这样将更有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