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农业概论教学辅导第七章(范文模版)
现代农业概论教学辅导:第七章 现代农业经营管理
学习目标:
掌握: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熟悉:农业合作经济的类型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涉农政策与法规;
了解:农业的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的阶段性;农产品流通与贸易的发展。
本章要点:
一、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1.农地制度改革历程
农地制度改革率先揭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包干到户,重建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9月,中央文件,明确了农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15年不变。同年颁布的《宪法》明确了村集体对农地的所有权。199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同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农村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在《农业法》中确定下来。1998年,《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中增加了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和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内容。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重申了“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同时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转让权。至此,农民拥有了在承包期内对土地的完整产权,促进了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明确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
2.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历程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广催生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家庭分散经营这两个经营层次。集体经济组织用合同的形式划分两个经营层次的经济内容,明确了两个经营层次统分结合的责、权、利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各种形式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始产生。
3.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从1979年开始,国家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的统派购种类,并较大幅度地提高粮食、棉花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逐步推行农产品价格改革。至200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达4000多个,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市场1198个,其中,农副产品综合市场820个,粮油菜果等专业市场378个。这些市场承担着近70%的农副产品流通任务,是农副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和重要载体。
4.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历程
1978年开始,社队企业在全国迅速兴办,农村个体、联办企业也悄然兴起并发展壮大。1984年中共中央4号文件将社队企业正式改称为乡镇企业。新世纪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农业所占比重相对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也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推动了工业化进程,顺应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不断释放,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5.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历程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村就业结构的变革。在30年的改革进程中,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引发了农村就业结构的变革,随着城镇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允许和支持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经商政策的实施,解除了对农民流动的障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城乡之间生产要素隔绝的局面得以打破,推动了农村多元化就业格局的形成,也冲击并削弱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积极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进一步矫正了长期以来以城市和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进一步落实以工补农,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以农民为主体、在自愿互助基础上联合起来、实行民主管理并以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它有别于政治组织,是农民自由加入或退出的组织,是实行成员民主管理的组织,是为其成员利益服务的组织。从本质上说,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为了改变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条件而建立起来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实体性经济组织。
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经济功能包括:
1.降低交易费用。通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可将农户少量的剩余农产品和有限需求集中起来形成较大批量的交易。
2.提高农户在市场交易谈判中的地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个比较强势的整体参与市场交易时,可增加农户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农户的地位,有效地抵御来自各方面对农户利益的不合理侵蚀,改善农户在市场中的不平等地位,形成农户利益的自我保护机制。
3.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各种农业经营风险。农户按合作经济组织分工进行生产加工,发挥合作优势,大大降低盲目性,从而降低风险。可以抵御自然风险、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对农业生产者、经营者造成的重大损失。可以减少技术风险。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和发展
(一)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我国农村开展了广泛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新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也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等阶段不同寻常的曲折演变。
1.互助组和初级社(1949~1954年)
2.高级社和人民公社(1955~1978年)
(1)高级社(1955~1957年)
(2)人民公社(1958~1977年)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1988年)
4.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989~)。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分类
关于合作组织提法有多种,主要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来作为统称,进行研究并将其定义为:农民及相关企业为了在生产经营上谋求共同发展,按照平等自愿、互助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在技术、资金、购买、销售、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或技术组织。根据农业合作发展历程,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以下三类:
1.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各种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为适应市场客观需要而发展的。主要从事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共同利用农业设施、机械和农业服务合作等业务。
(1)专业合作社
(2)专业股份合作社
(3)专业协会
2.社区合作经济组织
指以土地集体所有为条件,以农户社区集聚为前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以集体提供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双层经营为特征,以增加效益为目的,集体与农户采取合作方式从事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为特定区域的农户提供生产、管理和服务,属于农民在特定区域上的合作形式,为农业生产服务并管理协调组织资产。
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公司
主要指各地“公司+农户”组织模式中的公司。根据企业主营产品覆盖范围将企业划分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企业和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
(1)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
(2)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企业
(3)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
①加工企业
②综合企业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的深层次矛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意义在于:
1.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根本出路
2.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战略举措
3.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
4.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
5.农业产业化是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1.组织机制
组织机制是指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表现形式以及与农户联结的实现方式。农业生产的独特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1)要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2)要具有良好的约束机制与集体行动激励机制;
(3)要具有承受风险的能力;
(4)要具有一定的分散性。
2.组织模式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1)龙头企业带动型,具体划分为以下几种:①松散型;②半紧密型;③紧密型。
(2)专业市场带动型,有三种具体形式:分别为在农产品产地建立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型、在消费区域建立的消费地批发市场型和消费地零售超市型。
(3)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
(4)中介组织带动型。
五、我国涉农政策与法规
(一)涉农政策概述
这里所说的政策,既包括农业政策,也包括农村政策。在许多发达国家,农村政策虽然也表现为一系列、一揽子的涉农政策,但更多地表现为农业政策。
从1978年始,中央先后出台了七个“一号文件”。从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到延长土地承包期的第三个“一号文件”,再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的第四个“一号文件”,这些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但是,伴随农业政策创新的滞后,我国“三农”问题再次陷入困境。从2004年开始,我国新一届政府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民尤其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以第六个“一号文件”为标志,启动了以“三补一减”为主要内容、以“多予、少取、放活”为特征、以让农民与非农集团“平起平坐”和让农民分享以现代化繁荣为宗旨的新一轮农业新政,为农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
二、我国涉农政策的特征
政策有其阶段性,因而政策的特征也分阶段性。按时间顺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80年前:此阶段,我国农业政策最鲜明的特征是大力支持工业发展、支持城市发展。
2.1982~1986年:针对不同时期“三农”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五个“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给我国粮食主产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3.2004年以后: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六个“一号文件”,并且首次提出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同时开始减免农业税,从而形成了“三补一减”(即: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民购买农机补贴和减免农业税)的基本政策框架,不仅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新政的启动信号,而且标志着我国的农业政策进入了新的调整和发展阶段。“三补”政策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出发,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开创了我国对农业补贴的新局面;而“一减”政策,为我国最终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同时,这也是时隔18年来中央又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和解决“三农”问题。从精神实质上讲,它不仅是2004年抓好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部署,而且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根治“三农”问题的总的指导方针。
(三)农业法规概述
1.农业法概述
1993年制定的《农业法》在2003年进行了修订。修订的《农业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基本法的地位和大农业的观点。进一步加强了《农业法》作为农业方面基本法的地位;二是明确目标和强化保障措施;三是确立了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四是重点突出并有新意。《农业法》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增加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粮食安全、农业支持保护、农业科技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权益保护和执法监督等内容。新增“农民权益保护”一章,反映了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
2.我国农业法律体系
在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3年3月1日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修订的《农业法》等法律也都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承包的期限、承包期限内能否调整土地、承包土地的流转、与二轮承包工作的衔接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等法律的问世,对保障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有关农业农村方面的法律有20多件,这些法律中,既有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基本制度方面的法律规范,如《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也有农村经济主题方面的法律规范,如《乡镇企业法》;既有关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规范,如《种子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动物防疫法》等,也有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范,如《渔业法》、《草原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既有关于农业科技教育方面的法律规范,如《农业技术推广法》,也有关于农村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如《防洪法》等。
这些法律已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框架,这些法律的颁布施行,对保障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篇: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辅导
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辅导(3)
――《经济法概论》第二章(经济法基础理论)内容辅导
一、学习要点
主要有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定义、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联系和区别、经济的本质和功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和种类,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运行过程以及对其管理和保护。
二、学习难点
难点主要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主体,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管理和保护。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只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也就是说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领域中和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以各种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具体包括:经济管理关系、经营协调关系、组织内部关系即企业、公司等生产经营性组织内部的一些重点经济关系和涉外经济关系。
2.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
(1)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时,必要时也采取行政手段。但经济法与行政法又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①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不同于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管理关系。②经济管理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权利、义务的联结状态也不同于行政法律关系。③经济管理法律关系追求的是一定经济目的与经济效益,遵循的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不贯彻和体现行政机关和行政首长的意识。
(2)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经济法与民法的两者都调整经济关系,两者的一些概念、原则、制度、手段可以通用。区别在于①民法与经济法调整的内容不同。②民法以个体权利为本位,在微观经济领域,经济法以社会责任为本位,在宏观经济领域。③民法与经济法的主体系列各不相同。
3.经济法的本质和功能
经济法的本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其阶级性;二是它与其他相邻法律部门相区别的法律属性。
经济法有四个功能:
(1)经济法是综合系统调整法
(2)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3)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法
(4)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4.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律、法规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组成。由四个特征: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为组织
(2)经济法律关系是组织管理要素与财产要素相统一的法律关系
(3)经济法律关系是国家意志与社会组织意志直接协调结合的法律关系
(4)经济法律关系是采取较严格的法定程序与形式
5.经济法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经济法主体主要是组织,在法定条件下,个人也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经济法理论承认统一的法人制度,但法人不能包含经济关系中各类组织主体。
6.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
经济权利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资格或许可。包括(1)主体凭借这种资格为或不为一定经济行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2)主体凭借这种资格,依照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的规定,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经济行为。以实现自己的要求。(3)经济主体义务不依法或不依约履行时,经济主体可以凭借这种资格要求有关国家机关强制其履行或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经济义务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责任,包括(1)经济义务主体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合同、协议的要求,为或不为一定经济行为,以实现经济权利主体的利益和要求,(2)经济义务主体应自觉履行经济法律、法规、合同、协议所确定的各项要求,否则要受到国家强制力制裁。
7.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和目的,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大量是物,一定的行为也可以成为客体,它主要有有形物、经济行为、无形财富。
8.经济法律关系的管理和保护
特点:(1)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不只是保护,而是要管理。(2)经济法对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是从其产生及运行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地进行管理和保护。(3)既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要直接或间接地保证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的实现。(4)它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地管理和保护。
第三篇:社会学概论教学辅导(六)
第六章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学习要求: 1.了解
社会群体的界定、社会群体的分类、规范的形成、规范对群体的重要性、改变群体规范的方法、凝聚力对群体的重要作用、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群体目标的作用、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不同性质的目标与群体的互动、社会组织的特征、社会组织的分类、组织过程、组织变迁、转型社会中的群体与组织现象。
2.一般掌握
社会群体的定义、社会群体的特征、规范的定义、群体凝聚力的含义、组织的结构。3.重点掌握
初级群体、次级群体、有关组织的理论。
一、社会群体的含义
(一)社会群体的界定
社会群体是指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能够满足群体成员的工具性需要和情感性需要。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
1.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交往关系。2.群体成员之间有着持续的相互交往活动。3.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4.群体成员有共同行动的能力。
(三)社会群体的分类
一般而言,通常分成以下五类:
1.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3.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4.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主要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来划分。
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它是指成员间有着面对面的直接的交往,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较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它是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而结成具有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5.内群体与外群体。
二、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对社会学来说,比较具有研究意义的群体分类大概就是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的划分。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也可能是最重要的社会群体就是初级群体,即一个相对较小、有多重目的的群体。在那里,互动是亲密无间的,并存在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感。而次级群体则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次级群体是为了达到特殊目标而特别设计的群体,其成员主要以次级关系来相互联系。与初级关系相比,次级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缺乏情感深度的关系,它所包含的只是一个人人格的某些有限方面。
(一)初级群体
1.初级群体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1)初级群体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2)初级群体可以被看做是社会的雏形。
(3)初级群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有着重大影响。
2.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1)群体成员数量有限。
(2)群体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3)群体成员间的交往具有情感性。(4)群体成员的关系难以替代。
(5)群体整合程度高且多依靠非正式控制。3.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
(1)活动空间接近。(2)互动的持续性。(3)交往的情感性。(二)次级群体的特征和作用 它还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次级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多数是工具性的。(2)次级群体成员关系的转移性和可替代性比较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次级群体给个人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性。(2)次级群体有助于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
(3)次级群体的日益占主导地位,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三、群体中的规范
规范是指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整体行为的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是成员对群体中正规和恰当的行为方式的共同期望与信念。
规范在群体中的主要功能是稳定群体和促进群体成员间的变化。
如果规范妨碍群体过程或规范的存在会导致非理想的行为,就要改变规范,群体规范的改变有助于群体成员的改变。改变规范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改变群体的期望。2.奖励理想的行为。3.改变奖励和惩罚机制。
四、群体凝聚力(一)凝聚力的含义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中成员希望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对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群体的凝聚力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群体成员安全、自尊等需求的满足。第二,群体的资源,如成员的名声、群体目标及活动内容等的吸引力。第三,成员对群体有重要结果的期待。第四,比较此群体与其他群体的结果。
(二)凝聚力对群体的重要作用
1.保持群体成员身份。2.群体规范的遵守。3.划清群体界限。4.提高群体成员的参与。5.提高群体成员的满意程度和个人适应性。
(三)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的构成。
2.个人需求和相互依存的目标。3.信任的关系。4.其他因素。
五、群体目标的作用
群体目标是群体成员对事情未来状态的期望。群体目标对群体如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引导和激励群体成员。2.发展成员责任心。3.为评估打基础。4.指导冲突的解决。
六、社会组织概述(一)社会组织的特征
社会组织就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结成的群体。与群体相比,社会组织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1.组织目标的特定性和明确性。2.组织成员的契约性关系。3.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4.组织结构的复杂性。
(二)社会组织的分类
1.按照组织的功能和目标来划分。社会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经济组织。(2)政治组织。(3)社会组织。
2.以受惠者为基础来划分。社会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互惠组织。(2)服务组织。(3)经营性组织。(4)大众福利组织。3.以组织谋求人们顺从方式来划分。社会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疏远型组织。(2)功利型组织。(3)道德型组织。
4.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来划分。社会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长链组织。(2)媒介组织。(3)集约组织。
(三)组织的结构 1.正式结构
组织的正式结构是指为了完成组织的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整套权责分工与合作协调体系,通常表现为指导组织成员活动的一系列明确陈述的规定、纪律和程序。正式结构包括规范化;专门化;标准化;权力层级;复杂化;集权化级;职业化;人员结构。
以正式结构为主的组织就是正式组织,大多数组织,包括公司、学校和政府等,都属于这类组织。2.非正式结构
非正式结构是由组织成员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一般表现为利益型和友谊型两种。非正式结构有助于组织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然而,在有些情况下,非正式结构也会产生消极性后果。
几乎所有正式的组织都存在一些非正式的结构,例如,大学里的同乡会,公司里的登山队等。
(四)有关组织的理论 1.传统组织理论
传统组织理论主要是指古典科学组织理论和行为科学组织理论,代表人物分别是泰罗、韦伯、法约尔以及梅约、巴纳德等人。
古典科学组织理论主要侧重对静态组织结构的研究,重视组织经济效率的协调,认为组织是由合法的管理权威进行计划和控制的机械性系统。其中,以韦伯对科层制的研究为代表。科层制组织的主要特点是:因职设位,服从效率和管理原则;分工明确,横向按职能分工,讲求职责、权限和任务清晰,纵向按职位层层授权,每一层级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特殊的才能和经过特殊的培训;规则严密,组织管理和权力分配建立在一系列为所有组织成员共同认可和严格执行的正式规则基础之上;等等。
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主要偏重动态组织结构的研究,认为组织是一种心理及社会系统,重视组织结构中人的问题,特别是人的心理需要及反应对组织结构的影响。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以梅约等人的“霍桑实验”最具代表性。在对美国西屋电器公司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在正式组织中,并非只有正式的规则在发生作用,非正式的规则和非正式群体同样在发挥作用。
2.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强调应该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卡斯特、罗森茨威克、加尔布雷斯等。
权变理论有三个基本命题:①不存在所谓“最好”的、一成不变的组织形式;②任何组织方式都不具有同样的有效性;③最好的组织方式总是依据组织和环境的关系来确定的。其基本假设是,如果组织内在的特征能够最好地满足环境的要求,组织就具有最好的适应性。
七、组织过程和组织变迁(一)组织过程
组织过程像一切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一样,也有从诞生到死亡的生命发展周期。一个组织的发展过程可以被描绘为五个重要阶段:产生、成长、成熟、衰落和消亡。
(二)组织变迁 1.组织变迁的动力
(1)织变迁的内部动力。①组织目标的改变。②组织结构的改变。③组织职能的转变。④组织成员的心理变化。
(2)组织变迁的外部动力。①技术的更新。②竞争压力的加大。③社会的变迁。2.组织变迁的阻力
⑴来自组织成员个体的阻力。①习惯。②安全的需要。③对未知的恐惧。④知觉的选择性。
⑵来自组织本身的阻力。①组织的结构惯性。②组织中不同群体的惯性。
八、转型社会中的群体与组织现象
(一)家族式企业与庇护主义关系——初级群体与正式组织的交错现象 1.家族式企业——初级群体中的正式组织现象 2.庇护主义关系——正式组织中的初级群体现象(二)社会群体变迁过程中的矛盾
1.自由与亲密——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不同社会功能
在传统社会,社会群体的主要形式是初级群体。它是人们主要情感的来源和心灵的栖息之地。
而在现代社会中,正式组织等次级群体成为替代初级群体的主要形式。人们在次级群体中获得了较大的个人自由,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做出较大的个人成就。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初级群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正在逐渐被次级群体所取代,相应地,人们在获得更多自由和张扬个性的同时却发现,传统社会那种人和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
2.自由与亲密不可兼得——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更替所产生的矛盾现象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变迁在转型社会所产生的矛盾现象,主要来源于人们对情感性需要与工具性需要的不同要求。人们一方面希望挣脱传统社会强加给个人的约束和限制,也即初级群体所产生的对个性与自主性的压抑;另一方面,在竞争日益激烈,人和人之间关系逐渐疏远、淡薄的时候,人们又渴望能够改善现代社会各类大型社会组织或次级群体中那种例行公事、缺少温情的工具主义关系。
第四篇:《市场经济概论》教学辅导三
《市场经济概论》作业三讲评
第九章的主要知识点: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我们这里简单介绍这三种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三种方法计算所得出的结果,从理论上说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计算同一国内生产总值。但在实际上,这三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往往并不一致。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包括一系列总量指标和明细账户,从而能全面地反映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全貌。在这个体系中,有五个基本的总量指标,除了国内生产总值外,还有其他四个指标。即 国内生产净值、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与国民收入
◆国民经济中有一个基本的恒等关系。总支出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而总收入和总产量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供给。因此,在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中有一个恒等关系。
第十章主要知识点:
◆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是均衡的国民收入。当不考虑总供给这一因素时,均衡的国民收入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储蓄函数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是成反方向变动的。增加消费国民收入增加,增加储蓄国民收入减少。
◆乘数理论是指自发的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从而使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多。
◆乘数发生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社会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需求增加才会产生乘数效应。此外乘数作用是双重的。
◆总需求曲线表示物价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物价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除物价水平之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既定物价水平时,总需求量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既定物价水平时,总需求量减少。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明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是可以增加的。
◆短期总供给曲线表示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短期总供给曲线表示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表示在长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无关。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由经济的潜力决定,随着经济增长向右移动。
第十一章主要知识点:
◆周期性失业定义,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根据严重程度可以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速的通货膨胀和超速通货膨胀。
◆由于总需求过大或增加过快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菲力普斯曲线表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不同经济学流派对菲力普斯曲线作出了不同解释,得出了不同政策结论。
第十二章主要知识点: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或者说国家其他目标而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以及公债的发行、公债的偿还做出的决策。
◆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即以政府开支代替了私人开支。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减弱。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减少。
◆财政政策运用: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的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
作业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四种产品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A)。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D、生产商今年计划明年生产的拖拉机
2.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B)。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D、田里收上来的小麦
3.在下列四种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d)。
A、公司用于联系业务的小汽车
B、工厂用于运送物品的小汽车
C、旅游公司用于载客的小汽车
D、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的小汽车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C)。
A、有形的产品
B、无形的产品
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
D、供给生产阶段投入所需产品
5.支出法又称(C)。
A、要素支付法
B、部门法
C、最终产品法
D、要素收入法
6.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C)。
A、个人乘坐购买小汽车
B、个人出行购买游艇
C、个人居住购买住房
D、个人购买的冰箱
7.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B)。
A、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个人可支配收入
8.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别是(A)。
A、间接税
B、直接税
C、公司未分配利润
D、折旧
9.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C)。
A、直接税
B、间接税
C、折旧
D、公司未分配利润
10.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A)。
A、个人所得税
B、间接税
C、公司未分配利润
D、折旧
11.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的表达式为(A)。
A、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B、总需求=消费+储蓄+税收
C、总需求=消费+投资
D、总需求=消费+政府支出+出口
12.三部门经济中,收入的恒等关系可表为(B)。
A、I+S≡G+T
B、I+G≡S+T
C、I+G+X≡S+T+M
D、I≡S
13.政府支出是指(A)。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的支出
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
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
D、政府的税收
14.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等于2
15.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B)。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等于2
16.引致消费取决于(C)。
A、自发消费
B、边际储蓄倾向
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D、收入
17.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下降
18.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A)。
A、收入增加
B、利息率提高
C、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
D、政府支出增加
19.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政府支出增加
20.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C)。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消费倾向为0.75 D、边际储蓄倾向为0.2
21.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
A、100%
B、10%
C、90%
D、50%
22.IS—LM模型研究的是(B)。
A、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C、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23.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条件是(b)。
A、自发总需求增加
B、自发总需求减少
C、价格水平下降
D、价格水平上升
24.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C)。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不能肯定
25.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C)。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不能肯定
26.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不变
C、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27.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C)。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升
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28.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B)。
A、政府支出的减少
B、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C、私人投资减少
D、货币供给量减少
29.当价格不变,总供给可以增加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
A、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长期总供给曲线
D、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30.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A)。
A、与横轴平行的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C、与横轴垂直的线
D、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31.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A)。
A、经济中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
B、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
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
32.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表示(c)。
A、价格水平上升,总供给增加
B、价格水平下降,总供给增加
C、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减少
D、价格水平下降,总供给减少
33.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时,总供给增加引起(B)。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
C、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34.总需求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总供给曲线是(B)。
A、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长期总供给曲线
D、不能明确肯定
35.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减少引起(c)。
A、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B、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不变
C、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
D、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增加
36.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a)。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37.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制止通货膨胀的最有效办法是(B)。
A、刺激总需求
B、刺激总供给
C、抑制总需求
D、抑制总供给
38.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D)。
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货币价值;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39.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B)。
A、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
B、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C、边际消费倾向小于0
D、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
40.LM曲线是描述(B)。
A、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C、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D、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41.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C)。
A、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B、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C、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D、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42.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当总供给曲线为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增加会引起(B)。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不变,价格水平下降
43.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A、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C、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收入)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44.失业率是(A)。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没有工作的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45.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周期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D、消灭了摩擦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46.各国的自然失业率是(B)。
A、始终不变的 B、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C、零
D、实际的失业人数和有劳动能力的总人数的比率
47.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C)。
A、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刚性
B、总需求不足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技术进步
48.周期性失业是指(B)。
A、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D、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
49.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50.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A、社会福利支出
B、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C、政府购买
D、货币供给
二、判断正误题(你认为是正确的判断,在后面的括号里填上√,错误的填上×)并简要说明理由。
1.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国民收入。(错)
2.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错)
3.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错)
4.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错)
5.用作钢铁厂炼钢用的煤和居民烧火用的煤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错)
6.同样的煤,在生产中作为燃料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燃料就是最终产品。(对)
7.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增值的部分,应该计入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对)
8.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内。(对)
9.居民购买住房属于个人消费支出。(错)
10.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对)
11.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就是国民生产净值。(对)
12.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对)
13.国民收入等于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之和。(对)
14.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错)
15.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错)
16.消费和储蓄都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动,所以,收入增加,消费和储蓄都可以增加。(对)
17.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一。(对)
18.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错)
19.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对)
20.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对)
21.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对)
22.在任何情况下,乘数原理都是适用的。(错)
23.IS—LM模型与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都是总需求分析。(对)
24.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物品市场的均衡。(对)
25.在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对)
26.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物品市场的均衡。(错)
27.增加国民收入的方法是增加财政支出或增加货币量。(错)
28.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情况主要取决于资源利用的情况。(对)
29.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对)
30.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对)
31.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错)
32.当考虑到总供给时,总需求变动对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就不一样。(对)
33.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对)
34.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采用刺激总供给的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比采用抑制总需求的政策要更为有利。(对)
35.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错)
36.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情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对)
37.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错)
38.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
39.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税。(错)
40.内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错)
第五篇:社会学概论教学辅导(八)
第八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学习要求: 1.了解
改革前后中国的社会分层;中国的中产阶层问题;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结构。2.一般掌握
西方社会分层研究;封闭性分层结构与开放性分层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的新趋势。
3.重点掌握
韦伯划分层次的三个标准;社会流动。
一、社会分层与流动
(一)韦伯划分层次的三个标准
韦伯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所谓划分社会层次结构所必须依据的三个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这种对于社会层次结构的多元划分标准也是今天社会学中社会分层理论一个最基本的特征。
在韦伯看来,经济标准即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实际上,这是把收入作为社会分层的经济标准。
社会标准是指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在社会分层理论中,就是按照这个标准而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身份群体。
政治标准就是指权力。权力不仅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对于财产的所有关系,而且也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制度中的地位。
韦伯认为,这三个标准虽然有时是互相联系,甚至是互相重叠的,但它们之间并不能完全等同或互相代替。其中的任何一个标准都可以独立作为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一个原则,财产差别产生阶级,威望差别产生身份群体,权力差别产生政党。
(二)西方社会分层研究 1.把社会划分成几个大的阶级
⑴三个阶级理论。即把人们分成上等阶级、中等阶级和下等阶级。
⑵林德的两个阶级模式。林德夫妇在他们的《中镇》和《过渡中的中镇》两书中提出了“企业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模式。
⑶米尔斯的阶级模式。米尔斯在《权力精英》一书中,把工人分成白领和蓝领两个阶级。此外,近些年来所开展的对“新中间阶级”的研究也属于这个层次的研究。
2.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若干个阶层
20世纪40年代,沃纳等人曾提出六个阶层的划分方法,实际是把上、中、下三个阶级各一分为二。
这六个阶层是:①上上层。②下上层。③上中层。④下中层。⑤上下层。⑥下下层。3.续谱排列
从这个层次上所进行的划分,既不是把社会成员划分成几个大的阶级,也不是划分成若干具有相当规模的阶层,而是根据人们在职业分工、工资收入和身份声望等方面的具体而细微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连续排列的多个小层,即续谱。
(三)封闭性分层结构与开放性分层结构
社会的分层结构(包括阶层结构)从它的变动上看,又可以分为封闭性和开放性两种。所谓封闭性的分层结构,是指那种分层划分较固定、社会流动性较小的结构。所谓开放性的分层结构,则是较富有弹性的、社会流动性比较大的分层结构。在封闭性的分层结构中,分层和等级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从字面上看,等级和分层是不同的,分层是一个社会概念,并且首先是一个经济概念;而等级则是一个政治、法律、宗教、种姓的概念,它是指从政治、法律,宗教和种姓制度上将社会成员划分成若干个不平等的层次。等级的划分,既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又有政治制度的保证,这是与分层不同的地方。但是,在另一方面,等级和分层又是有联系的。
(四)社会流动
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过程叫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按其本身的性质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结构性流动,其二是非结构性流动。
结构性流动是指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发生的根本变化。非结构性流动则是在常规状态下社会分层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它是在一个社会的基本分层框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某些社会成员的阶级、阶层地位发生的变化。
非结构性流动的情况比较复杂,大体可以分为下列一些类型。1.垂直流动 垂直流动可以分为两种,即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
有人认为,影响上向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工业化水平,二是教育的发展程度。2.水平流动
水平流动是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横向流动。3.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流动。这种流动既可能是垂直流动,也可能是水平流动。代际流动是指一个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流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层向别的阶层流动。
二、改革前后中国的社会分层(一)从身份社会到分层社会
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是与这种再分配体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概括地说,这种分层结构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身份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基础。第二,在各种身份中,政治身份占有重要位置,因而这种社会分层又有一种政治身份分层的特征。第三,分层结构的封闭性。第四,分层结构的相对平等化。
(二)目前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
经过连续几年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于2002年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报告将目前的中国社会划分为10个阶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经理人员阶层。3.私营企业主阶层。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办事人员阶层。6.个体工商户阶层。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8.产业工人阶层。9.农业劳动者阶层。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三)中国的中产阶层问题
从社会结构图上看,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社会是一个菱形结构的社会,而两极社会是一个金字塔形社会。从社会结构的意义上来说,中产阶层占据社会的主体,是现代社会走向稳定的重要结构原因。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中产阶层仍然很小。如果将国家公务员以及享受公务员待遇的人员剔除出去的话,目前中国中产阶层主要是由如下几部分人构成的:
一是传统的“中产阶级”,包括小业主、小商贩等自营业者、个体户等。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生的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家。三是由引进外资及高新技术人才而生的新型中间阶层。
中产阶层的形成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第一,工业化。第二,职业变迁。第三,教育的状况。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的新趋势(一)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数据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仍在以每年0.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收入差距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仅表现在收入上,同时也反映在财富的占有上。比如,在国内金融资产中,80%为占总人口30%左右的城市居民所拥有,其中近一半又被只占城市人口20%的少数高收入阶层占有。
(二)社会分化的细化与聚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动的基本走向,是两种表面上看来互相矛盾的趋势的交织。这两个趋势,一个是社会分化的不断细化,另一个则是细化的碎片不断聚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聚合的结果,就是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和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形成。
(三)从资源弥散型配置到一体化的资源配置的转变
社会资源从类型上说可以大体分为三类:一是物质性的财富,即经济资源;二是政治上的权力;三是社会威望或社会声誉。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资源扩散的年代。
但在20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资源由弥散型配置向一体化配置的转变,社会中各种资源日益集中到强势群体的手中,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少。
(四)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 2.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 3.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