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教案(2012版提纲)

时间:2019-05-15 01:4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教案(2012版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教案(2012版提纲)》。

第一篇: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教案(2012版提纲)

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教案(2012版提纲)

绪 论 第一篇 自 然 观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三篇 科学技术 正文+外章+深度阅读

参考文献

1.陈喜乐主编:《自然辩证法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2.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著:《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3.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7。

4.(美)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5.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绪 论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学科 第二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重 点:什么是哲学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学科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

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一、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二、寻求自然界的统一解释

三、探究科技发展的动因与意义

四、消除科学与人文的冲突 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一、哲学思辨与科技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三、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

四、借鉴与探索相结合的方法 附注:索卡尔事件

深度阅读:关于哲学的思考

(一)是否哲学的例解例

1.玻尔的互补原理(哲学否)2.盗版的经济分析(否哲学)3.芝诺的运动悖论(是哲学)

(二)哲学思维的特点 1.以反思为前提与基础 2.以逻辑思辨为核心 3.以难以验证为特征 4.以整体认识为追求

(三)关于哲学的二个说法

1.哲学即哲学史 2.哲学即个人智慧

附注之一:芝诺关于运动的四个悖论 附注之二:黑格尔关于芝诺运动悖论的解法

第一篇 自然观

第一章 自然观的历史演化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三章 自然观的发展 外一章 自然图景的再思考

重点:古希腊自然观,哲学物质,自然图景

第一章 自然观的历史演化 第一节 西方古代的自然观

一、古希腊早期的自然观

二、古希腊经典时期的自然观

三、希腊化时期和中世纪的自然观

四、西方他地的自然观 第二节 中国自然观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自然观的产生

二、中国自然观的发展

三、中国自然观的特点 第三节近代自然观的主要特征

一、以牛顿力学为主的科学基础

二、以分析、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

三、以静态自然为主的认识对象 深度阅读:古希腊自然观介评

(一)米利都学派的本原 1.泰勒斯的水

2.阿那克西曼德的阿派朗 3.阿那克西米尼的气

(二)毕泰戈拉学派的数 1.数是万物的本原

2.和谐的天体—“科斯摩斯” 3.数本原说的深远意义

(三)赫拉克利特的火与辩证法 1.火本原说的进步 2.辩证法思想 3.晦涩的哲学家

(四)爱利亚学派的存在 1.塞诺芬尼的“一神” 2.巴门尼德的存在 3.芝诺悖论

(五)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1.恩培多克勒的四根与爱和争 2.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与努斯 3.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与虚空

(六)柏拉图的相 1.人类的导师 2.柏拉图的对话

3.柏拉图哲学的基本框架 4.“相”客观存在的洞穴比喻 5.人治到法治

(七)亚里士多德的本体 1.希腊哲学集大成者 2.论本体 3.本体论

小结:古希腊自然观发展阶梯 另:值得思考的三个普遍性问题 附注之一:泰勒斯的几何定律 附注之二:毕泰戈拉学派的音乐数 附注之三:和谐的天体——“科斯摩斯” 附注之四:赫拉克利特的“永恒的活火” 附注之五:巴门尼德“存在”范畴的属性 附注之六:柏拉图《美诺篇》关于美德的探讨 附注之七:柏拉图哲学的基本框架 附注之八:“相”客观存在的洞穴比喻

附注之九:三个第一本体及其思想转变(唯物论—→唯心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 马恩自然观的产生

一、马恩自然观产生的背景

二、马恩自然观产生的前期工作

三、马恩自然观产生的标志——《自然辩证法》 第二节 马恩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二、物质的运动性

三、运动的规律性

四、规律的可认识性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苏联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中国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世界他地的发展 深度阅读:关于物质的思考

(一)恩格斯的物质:作为物质的物质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二)列宁的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三)笔者的物质图解:具体苹果—→苹果—→水果—→植物—→生物—→物质—→(阿派朗、存在)

(四)哲学思辨与科学建构例:宇宙的有限与无限 附注之一:黑格尔的“物质” 附注之二:《公孙龙子·指物论》 附注之三:大爆炸宇宙图景 第三章 自然观的发展 第一节 自然观的新探索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生态自然观

三、科学家的自然观

四、其它重要自然观 第二节 自然观的反思

一、西方反自然观思潮

二、非实在论的主要观点

三、实在论与非实在论之争的意义 第三节 自然观探讨的基本问题

一、自然界的统一性

二、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及其结构

三、自然界的演化形式及其规律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

附注之一:自然界统一性之科学解——化学元素周期律 附注之二:自然界统一性之科学解——超统一理论 附注之三:自然界统一性之科学解——宇宙蛋

附注之四:自然界演化之科学解——恒星归宿的三种形式 附注之五:自然界存在方式之科学解——太阳系及其成员 外一章 自然图景的再思考

一、自然图景的理论基础——黑格尔哲学体系

问题:黑格尔哲学体系为什么“头脚倒置”?

(一)欧洲近代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争 1.经验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理性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3.经验派与理性派论战的三个阶段

(二)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1.感性:数学知识何以可能 2.知性:自然科学知识何以可能 3.理性:形而上学究竟是可能的吗

(三)黑格尔的逻辑学

二、自然图景案例剖析——自觉辩证法与自发辩证法之辨

(一)逻辑斯蒂差分方程中的混沌:决定论与概率论的辨证统一例

(二)科克曲线的启示:简单系统产生出复杂行为

(三)观念需要更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眼睛乱动模型的误解 1.病症的物理表现 2.休伯曼的模型 3.模型运行结果

4.与会者对模型过于简单的烦恼 5.传统信念

三、当代自然科学自然图景的多元格局及重建维度

(一)自然图景的多元格局:时间性、熵、预测性

(二)自然图景重建维度 1.时间性的发现 2.整体论的出现 附注之一:康德的教学生涯

附注之二:黑格尔——古典哲学的宙斯 附注之三:分形几何学应用例:海岸线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四章 科学认识与科技方法 第五章 科学发现方法 第六章 科学抽象方法(上)第七章 科学抽象方法(下)第八章 理论建构方法 第九章 技术方法

外二章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介评

重点:科学问题,科学事实,科学抽象(创造性思维),科学假说

第四章 科学认识与科技方法 第一节 科学认识的内涵、结构与功能

一、科学认识的内涵

二、科学认识的结构

三、科学认识的功能 第二节 科技方法的认识论负载

一、牛顿的假说与爱因斯坦的想象

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方法论

三、费耶拉本德的“什么都行” 第三节 科技方法的体系结构

一、科学发现方法

二、科学抽象方法

三、理论建构方法

四、理论实践方法

深度阅读:关于第四章设置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方法论,抑或论方法

(二)方法论与论方法的结合

(三)准(科学)方法论的组合程序 另:技术方法 第五章 科学发现方法 第一节 科学发现的逻辑结构

一、提出科学问题

二、发现科学事实

三、整理科学事实 第二节 科学问题

一、科学问题的概念与特征

二、科学问题的结构与分类

(一)科学问题的结构:疑问项+解答域

(二)科学问题的分类

1.劳丹的分类 2.典型分类

(1)错误问题改造例:千年平行公理的证明(2)常规问题:希尔伯特提出23个数学问题

(3)非常规问题:20世纪初物理学天空中的“两朵乌云”

三、科学问题的来源与科研选题

(一)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

(二)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

(三)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

(四)科研选题的步骤与原则 第三节 科学事实

一、科学事实的概念

二、科学事实的特点

三、科学事实的作用 第四节 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一、科学观察

二、科学实验

三、观察与实验中的机遇

深度阅读:关于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思考

(一)科学事实 1.事实Ⅰ 2.事实Ⅱ

(二)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中的客观事实

(三)事例:氢原子的事实认知 1.无法直接感知的氢原子 2.测不准原理的提示

3.一个怪圈:不测量就不能认识客观事实,通过测量认识的事实就不是客观事实

(四)结论

1.客观事实是科学事实的逻辑前提

2.验证了贝克莱的哲学命题:存在就在于被感知 3.客观事实假定对科学认识而言是无用的 4.科学事实是可错的,客观事实无所谓对错 另:法律事实亦类似

附注之一:最具争议的25个科学问题

附注之二:科学事实确定例:新试验证明中微子不比光速快 附注之三:科学事实发现例:大亚湾发现新中微子振荡 附注之四:《科学》刊出华南虎争议照片的启示

附注之五:汉森的“理论负荷论”(亦称“观察渗透理论”)第六章 科学抽象方法(上)第一节 科学抽象及其进程

一、科学抽象的概念 事例:伽利略论单摆(1)传说

(2)现实摆运动的影响因素(3)伽利略单摆的影响因素(4)结论:单摆等时性规律的发现

二、从科学事实上升到抽象规定

三、从抽象规定上升到科学假说

四、科学抽象案例:万有引力发现权之争

(一)争议的缘起

(二)牛顿的思考

(三)背景介绍

(四)牛顿的独特贡献

1.如何测量r值

2.用数学证明了“万有引力”的逆命题 3.开创科学理性时代

(五)笔者的观点

1.思想层次:胡克与牛顿对万有引力都有独立的贡献 2.科学层次:牛顿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唯一发明人 第二节 科学抽象的逻辑方法

一、归纳与演绎

二、分析与综合

三、类比

事例: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类比(1)光波(2)电子(3)物质波

附注: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实验

四、理想化方法

第三节 科学抽象的非逻辑方法

一、想象

二、直觉

三、灵感

第七章 科学抽象方法(下)第四节 科学抽象的量化方法

一、数学方法

二、系统科学方法

(一)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 1.系统哲学或系统观 2.系统理论

(1)控制论及其分支(2)信息论及其分支(3)运筹学及其分支

(4)以各传统学科为背景的系统理论

3.系统工程

(二)系统科学方法是现代科学数量化的前提和途径 事例:申农信息论有关信息量的数学化(1)公式(2)数学工具(3)信息量(I)

(4)申农有关信息量化的选择

另:托姆的突变论有关“质变”的量化

(三)常用的系统科学方法

三、复杂性研究方法 事例:牛顿法的复杂边界(1)牛顿迭代法(切线法)

(2)迭代计算从“聪明的猜测”开始(3)实例:f(x)=x4-1=0(4)复杂边界图解

(5)结论:复杂性是由研究方法缺陷造成的

四、科技方法的多重认识论意义

(一)数学:以抽象量研究为核心

(二)系统:以质量转化研究为核心

(三)复杂性:以普适性研究为核心 第五节 科学抽象的假说方法

一、科学假说的概念与特征

(一)科学假说的概念

(二)科学假说的特征 1.科学性 2.猜测性

3.多样性或易变性

二、构造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一)解释性原则

(二)对应原则

(三)可检验性原则

三、科学假说的检验

(一)逻辑分析及其作用 1.逻辑的完备性 2.解释力与预见力 3.简单性

4.检验全称假说本身

(二)实践检验及其复杂性

1.实践检验的含义(以广义相对论为例)2.实践检验的复杂性(1)证实不实(2)证伪不伪

(3)判决性实验不判决

事例: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的历史检验(1)惠更斯的波动说(2)牛顿的微粒说(3)傅科的判决性实验(4)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 第六节 科学抽象与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与特点

二、创造性思维过程说的方法论意义

(一)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问题激发 2.孕育构思 3.潜伏顿悟 4.验证完善

(二)阿基米德“顿悟”机制的新研究 1.研究过程 2.机制解释 3.成果评价

(三)创造性思维的构成 1.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2.收敛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 3.意识与潜(下)意识

三、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科学抽象

(一)人脑是创造性思维的生理基础

(二)科学家直播大脑解剖全过程——珍贵大脑被切成2401片

深度阅读:有关创造性思维环境的思考——从柏拉图“灵魂回忆说”谈起 第八章 理论建构方法 第一节 科学理论及其结构

一、科学理论的概念

二、科学理论的特征

(一)客观真理性

(二)普遍性

(三)逻辑性

附注:假说与理论的差别

三、科学理论的结构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原理

(三)科学推论

第二节 科学理论体系化方法

一、公理化方法

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第三节 科学理论的评价方法

一、逻辑实证方法

二、可证伪性方法

三、解释与预见性方法 第四节 科学理论的解释方法

一、解释是理论的再建构

二、科学解释的类型

三、理论解释的D-N模式

四、溯逆推理法与因果解释法

第九章 技术方法 第一节 技术方法的内涵

一、技术方法的概念

二、技术方法的本质

三、技术方法的特征 第二节 技术方法的体系结构一、二、三、第三节 主要技术方法概述

一、技术预测方法

二、发明构思方法

三、工程设计方法

三、技术评估方法

外二章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介评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盛衰

二、批判理性主义哲学的崛起

(一)破:率先批判逻辑实证主义

(二)立:把“证伪”提高到认识论高度

(三)问题:不断革命论

三、历史学派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汉森的“理论负荷论”

(二)库恩的“科学革命论” 1.十五年构思 2.两大看点 3.范式困境

(三)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1.科学研究纲领的结构 2.强调科学预见力的决定作用

3.提出案例研究方法和科学史的理性重建

四、各家争鸣时代

(一)费耶拉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二)劳丹的“科学进步观”

(三)以“科学发现的逻辑”为中心议题

五、科学发现案例研究例:板块镶嵌理论与多元假说方法

(一)前期研究 1.大陆漂移说 2.海底扩张说

3.三个工作假说:地球收缩假说—地球膨胀假说—地球内部对流假说

(二)威尔逊的研究

1.比较收缩说与对流说,提出收缩说具体模式(1)对流说不能解释的地质现象(2)冷却收缩说的合理性

(3)根据收缩说提出的地面形成模式 2.海底山脉的发现与收缩说的修改 3.三个相互竞争假说比较研究

(1)1960年认真分析引力衰减假说的可能性(2)用事实比较三个相互竞争假说 4.1962年秋认真研究对流说

5.提出“变形断层”假说和板块镶嵌理论(1)大陆运动问题的思考

(2)预见“变形断层”模式的存在(3)板块镶嵌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多元假说方法

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

第十章 科学技术系统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第十三章 当代科学技术重大问题探讨 外三章 科技生产力的发现与发明 重点:科技的体系结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十章 科学技术系统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概念

一、科学

二、技术

三、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一、构建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原则

二、科学技术的门类结构

三、科学技术的学科结构:教育部2008年《学科分类与代码》

(一)一级学科:39

(二)二级学科:447

(三)三级学科:约447×5=2235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建制

一、科学技术活动职业化:科学家与工程师

二、科学共同体

(一)科学共同体的概念

(二)无形建制:科学的精神特质 1.普遍主义 2.公有主义 3.非谋利性

4.有组织的怀疑主义

附注:违反科学精神的最新案例——2009年的气候门事件

(三)科研不端行为的分类 1.伪造与篡改 2.剽窃与不当署名

3.不当获取与使用科研资源 4.科研管理失责

三、科学技术奖励制度

(一)科学发现权

(二)技术发明权

(三)科技奖励的负面效应

深度阅读:英美科技奖励系统实证研究

(一)期刊文章评议模式

1.样本选择:1948—1956年的《物理学评论》档案 2.结果及其解释

(1)撰稿人地位与稿件采用率:地位差异与质量差异

(2)评议的分配模式:评议人地位通常高于作者(3)两个辅助研究

3.最终结论:评议人对论文所运用的评议标准大致是相同的

(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评审制度

1.研究背景:NSF同行评议系统受到科学共同体和国会两方面的批评 2.研究过程 3.研究结果

(1)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老生俱乐部”(2)申请者的个人属性不影响同行评议的等级

(3)项目管理主任的最终决定高度依赖同行专家的评议

(4)“积累优势”效应在NSF资助中发生微弱作用 4.最终结论:NSF同行评议系统总的来说是公平的

(三)英美科学界奖励系统

1.英美奖励系统基本上遵循普遍主义规范

(1)研究方法

(2)统计分析

(3)结论:变量之间高度正相关支持普遍主义假设 2.两个未得到证实的推测(1)学科成熟度(2)研究集中度

3.最终结论:相当程度上证明英美科学界奖励系统按普遍主义规范运行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技术发展的矛盾运动

三、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条件

一、经济基础

二、文化氛围

三、政策导向

四、法律环境

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和规律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模式

二、科学发展的基本形式

三、科学发展的宏观描述规律

(一)带头学科的更替

(二)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

(三)科学中心的转移

四、技术发展的基本形式

深度阅读:关于自主创新内涵和测度的思考

(一)创新意识的觉醒 1.熊彼特 2.历史演变 3.笔者的理解

(二)自主创新内涵的界定 1.自主创新的主体性 2.自主创新的地域性 3.自主创新的过程性

(三)自主创新测度的构建

1.测度指标体系的结构 2.研发与服务指标(1)学术论文(2)发明专利

(3)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 3.产业化指标(1)新产品(2)新技术

18(3)新服务(4)技术扩散 4.环境影响指标(1)教育(2)基础设施(3)公众意识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经济支撑功能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马克思

(二)邓小平

(三)生产力要素说

(四)科技第一生产力表达式:

(五)质疑

(六)笔者的观点

(七)不良倾向

二、科学技术变革生产关系

三、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支柱深度阅读:有关知识经济的思考

(一)物质经济与知识经济 1.物质经济及其特征(1)理论(2)特征

2.知识经济及其未来(1)知识经济的提出(2)典型例证(3)知识经济的未来

(二)高技术“高”在哪里? 1.高技术的概念 2.高技术的特征 3.高技术高在垄断

(1)人类经济发展四大要素(2)要素的历史稀缺性

(3)超额利润来源于对稀缺资源垄断 第二节 民生保障功能

一、提升生活品质

二、强化医疗保健

三、优化服务质量 第三节 精神文明功能

一、环境美化陶冶情操

二、网络信息营造学习型社会

三、科技革命扩展人类视野

深度阅读:台湾工研院的崛起及其启示

(一)政府如何扶持公共科研机构 1.改革管理模式,建立官研合作新机制 2.加强体制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 3.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 4.对大陆的启示

(二)非营利科研机构如何维持自身发展 1.调整发展战略,拓展发展空间 2.加强组织管理,提高研发效能 3.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体系 4.对大陆的启示

(三)独立科研机构如何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作用 1.实施实验工厂计划,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2.组建产业研发联盟,实现科技成果“零距离”转移 3.鼓励人才流动,加快科技产业化步伐 4.对大陆的启示

第十三章 当代科学技术重大问题探讨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价值

一、科学技术是否价值中立

二、科学技术与全球性问题

(一)全球性问题的概念

(二)全球性问题的内涵

(三)全球性问题的视角

三、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一)不负责任论

(二)一般责任论

(三)完全责任论

四、社会公众对科技价值的判断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一、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结合

二、政府对科学技术的投入

三、科学与民主相互支撑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社会伦理

一、生殖克隆与生命伦理

(一)克隆的概念

(二)多莉羊事件(法律和道德影响)

(三)多莉羊的克隆过程

(四)多莉羊引发的生命伦理讨论

附注:世界首个“人造生命”诞生,是福是祸?

二、基因识别与缺陷歧视

(一)人类基因组工程

(二)三、代孕母亲与家庭伦理

第四节 西方: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一、西方哲学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反思

二、STS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STS成为西方显学的启示 外三章 科技生产力的发现与发明 一、一个实证研究:发明从问世到应用的周期

(一)问题的提出

(二)几个需规范的概念和时间

1.实际应用的含义:样品样机,抑或商业化应用 2.如何确定发明问世的时间:以有线电报为例

3.如何确定首次商业化的时间:批量生产的第一批产品,抑或稳定连续生产 4.哪一年作为“现代社会”的起点:1919年

(三)新旧时期的对比

1.旧时期:计18项,平均11.2年 附注:啤酒瓶盖胶垫是近40年最重要发明 2.新时期:计31项,平均19年

3.结论:与旧时期相比,新时期技术创新项目从“新的技术思想(发明)问世到首次商业化应用”所经历时间并没有缩短。

(四)可能的原因及其思考

二、美国科技生产力的两次“发现”

(一)科技生产力模型——生产函数

(二)50年代索洛有关“余值”的发现 1.索洛的余值法 2.余值的推算 3.余值的内涵

(三)90年代中期格林斯潘困惑中的发现

三、我国科技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科技日报》2002年系列文章

(一)创新文化从喝咖啡谈起:中科院的原始创新 1.到哪里去喝咖啡:轻松讨论和交流的场所 2.谁可以来喝咖啡:有限资源分配问题 3.喝了咖啡干什么:建设创新文化 4.咖啡壶里乾坤大:创新文化的三个层面

附注:中国两院成“高官俱乐部”——2009年新增院士超8成为现任官员

(二)激励机制:一壶难提的“温吞水” 1.给多少钱算奖励? 2.成果评价——倾斜的天平3.宽容失败?

(三)新“学而优则仕” 1.出名即折翅?

2.解不开的“心结”—— “则仕” 3.“好钢用在刀刃上”——人才的使用培养

(四)企业技术投入:有人算账,没人埋单

1.企业技术投入对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早已是一本明账 2.“不是不想投,而是不敢投、没钱投” 3.政府的角色

(五)教育创新:我们怎样突围 1.创新是教出来的? 2.素质教育的困惑 3.教育创新的瓶颈 4.教育观念的思考 5.退而结网

(六)为了苗壮,多一些沃土

1.对人才的评价管理考核制度简单化 2.不注意充分发挥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3.学科交叉阻力重重 4.项目招标难以保证公平

(七)创新:需要什么样的宏观管理 1.“多头拿钱” 2.科技投入 3.项目管理

(八)人口大国的人才忧患 1.国内种树,国外结果 2.隐性的人才流失 3.构筑人才高地

第二篇:哲学 提纲

哲学 提纲.txt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人生三难题:思,相思,单相思。本文由277212974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一讲 走近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广义:由马恩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 中国化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1、社会历史条件

2、自然科学前提

3、思想理论来源

1、社会历史条件 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政治条件

2、自然科学前提 19 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三大重要成果:

3、思想理论来源 19 世纪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合理内核” 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英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马克斯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和诞生标志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思考题

1、世纪之交马克思为什么能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思想家和最伟大的哲学家?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3、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理论来源。4、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2、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3、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方法论:人们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学说或理论体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者为世界本原,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根 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 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一,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其二,是各种哲学派别相互论争的理论焦点。?其三,是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其四,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

三、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形而上学: 把世界上的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和静止的,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源泉。?

3、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

四、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唯物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并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和几种具体的物 质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迄今为止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但并不意味着唯物主义的发展到此为止。

(二)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发展

1、古代朴素辩证法 ?

2、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

3、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

本问题?

3、什么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4、简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发展。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范畴的历史演进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 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2、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线(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 证法的统一)。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第二,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实现了本体论 和认识论的统一)。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第三,坚持了辩证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的局限性(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1、运动的含义 标志着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第一,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将导致——?

(二)相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静止的含义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 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静止的表现形式 一是指一事物相对其它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二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在运动和静止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其一,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的绝对性)其二,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思考题

1、物质观的历史演变

2、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3、什么是运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4、什么是静止?

5、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第三讲 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从动物的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4

(二)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已”。唯心主义与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观点 唯心主义:否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庸俗唯物主义: 19 世纪流行于德国的把唯物主义庸俗化的思想观点。它把意识也 看作是物质。

三、意识的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动性)的含义 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二)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目的性和计划性

2、主动创造性

3、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

4、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

(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尊重客观规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2、必须通过实践

3、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受段

4、恰当的估计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元论的对立

1、二元论:

2、唯心主义: 统一于意识、精神 主观唯心主义:心、感觉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精神

3、唯物主义:统一于物质

(二)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机械、呆板的统一 5 辩证唯物主义:多样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统一观的基本思想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 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 性。

(四)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大厦的基石,是建立科学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起点,也 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 的结论。思考题

1、意识的起源、本质、能动性?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

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点

第一,客观性 ?第二,普遍性 ?第三,多样性 ?第四,条件性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1、运动、变化和发展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 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的属性,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的趋势。包含两个方面: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 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含义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内部矛盾,也称为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外部矛盾,也称为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政策的理论依据。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2、矛盾的特殊性 性质的特殊性 地位的特殊性(力量的不平衡性)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第一,克服式 第二,同归于尽式 第三,融合式

3、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相互区别:个性比共性丰富,共性比个性深刻 相互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思考题

1、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3、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及其意义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

5、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6、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1、质的含义

2、量的含义 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认识量是深化、是精确化。

3、度 关节点 认识事物度的方法论意义

(二)量变和质变 8

1、量变

2、质变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首先,相互依存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其次,相互渗透 第三,两种形而上学错误 4 掌握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实际工作中,要把远大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和消极悲观、踏步不前的做法。

第一,要脚踏实地,注意量的积累和渐进。第二,防微杜渐,促进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思考题

1、什么是质、量、度? ?

2、掌握事物的度有何重要意义? ?

3、什么是量变、质变? ?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二、辩证的否定

1、辩证否定的含义

2、辩证否定的特点

第一,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二,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

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4、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5、掌握辩证否定观原理的意义 9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三、否定之否定

1、否定之否定的基本内容

2、否定之否定的实质: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3、把握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的意义 思考题

1、肯定、否定及其关系 ?

2、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

3、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什么?意义何在?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的本质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主体 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客体 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认识关系 实践关系 价值关系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1、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

2、坚持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3、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旧物主义反映论。第一,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它把认识过程看作是主体 10 被动接受客体刺激的过程。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认为人是在自觉地、主动地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

(二)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反映具有摹写性)

2、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反映具有创造性)

(三)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1、实践 实践含义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 社会实践: 科学实验: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现实性(包括实践的要素,实践的结果,实践的水平、深度、广度和发展过 程)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2、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首先,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其次,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两种情况)正确的认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错误的认识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的作用,使实践失败。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是什么?

2、主体、客体及其辩证关系?

3、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11

4、什么是实践?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认识的发展规律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一)感性认识

1、含义 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 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基本形式 感觉 知觉 表象

3、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 具体(形象)性

(二)理性认识

1、含义 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于抽象的思维对感性材料进 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 识。

2、形式 概念 判断 推理

3、特点 一是间接性 二是抽象性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辩证统一

1、相互依赖

2、相互渗透

3、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唯理论和经验论

(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获取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 料;

2、必须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思维加工,把感性材料加工成概念和理论。

二、从认识到实践 12

(一)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1、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该是正确的。

2、理性认识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3、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4、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5、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过程的循环性和上升性

(一)认识运动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原因

(二)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 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三)意义 第一,说明,认识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第二,认识辩证过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三,也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思考题

1、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2、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3、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条件?

4、如何理解认识运动总规律? 认识的真理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一)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 意识里的正确反映。

(二)真理的本质特征 客观性: 其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 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其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 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真理是客观的,因而是一元的。

(三)唯心主义真理观 唯心主义真理观即主观真理论,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

1、马赫主义:

2、实用主义:。

(四)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对立统一

1、相互对立:谬误是指人们对客体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而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

2、辩证统一 相互依存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一,真理转化成谬误 第二,谬误转化成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绝对性 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其一,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其二,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二)真理的相对性 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有条件 的。其一,从认识的广度 看,人们的认识有待于扩展。其二,从认识的深度 看,人们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作为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其次,任何真理都处在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中。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相联系。

(四)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可以使我们树立一个科学态度——对任何理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其次,这一原理也是批判形而上学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武器。

三、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权威标准、众人意见标准、实用标准是主观标准。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

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的认识和客观的实际相符合。

2、实践本身的特点(直接现实性)决定了它能够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实践标准的唯一性,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三)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4

1、绝对性即其确定性、无条件性。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无限发展的实践最终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

2、相对性即其不确定性、有条件性。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思考题

1、真理及其本质特征。

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4、如何理解实践标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方面,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

素等,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在的反映。

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是对社会存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一)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

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水系、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

2、地理环境的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地理环境能够通过生产而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第三,地理环境能影响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

3、地理环境作用的性质 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5 地理环境决定论(孟德斯鸠)21 世纪呼唤生态文明

第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第二,地理环境不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社会形态的更替)?第三,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受生产方式的制约

(二)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口因素

2、人口因素的作用

人口因素是指是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迁徙及其变化规律。?第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条件 ?第二,不同的人口状况(数量和质量)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第一,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 ?第二,人口因素不能说明社会制度的更替 ?第三,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受到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

人口决定论

3、人口因素作用的性质

(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含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特殊结合方式。

2、原因

其一,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二,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其三,它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

三、社会意识的结构及其特点

(一)社会意识的结构 社会意识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它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层次。

1、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从意识的主体范围看

2、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从意识的水平、层次角度看)

3、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从是否 属于上层建筑的角度看 16

(二)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是指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社会意识按照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去能动地反映社会存在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一是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根源 ?二是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1.1 ?1.2 ?1.3 ?1.4 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社会意识也是狭义的文化现象,狭义的文化仅指社会的精神现象。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就是狭义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统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变革的基础。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历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

2、如何理解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3、试述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的含义 力量,它体现着在生产活动中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2、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 ?1)独立的实体性要素

–劳动资料(劳动手段)17 –劳动对象 –劳动者

2)非实体性要素(智能型要素)

–科学技术、科学管理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潜在的生产力; 但它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基本要

素中去,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内涵

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物质

关系,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2、生产关系的构成 1)从静态角度分析

–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作用)–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 产品的分配关系

2)从动态角度分析

–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四个环节构成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 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1 ?1.2 ?2.1 ?2.2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主要内容 18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2.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2 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应当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1 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为人们正确理 解社会历史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据 ? 2.2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理论依据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一)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

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二)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

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2、上层建筑通常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政治上层建筑; –二是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通常叫社会意识形态。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1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 础状况的规律 ?2.2 “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方向、调整变革),上层 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 ?2.1 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全面理解社会历史问题的重要 理论依据; ?2.2 这一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是中国的政治 体制改革理论基础。19 第三讲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 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革命与改革),从根本上影响 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五、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决 定作用,宣扬少数优秀人物创造历史,因此被称为英雄史观。唯物史观主张: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

(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人民群众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四)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2、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3)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创造者、社会制约性)? 3.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及评价原则? 4.论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规律的内容及意义 5 试述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基础及意义。20 1

第三篇:自然辩证法教案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有别于科学技术自身的研究。科学技术把天然物或人工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抽象揭示它们如何存在、如何演化,进而对它们进行理论解释和行为预测。属于实证性研究,其目的在于获得经过确证了的规律性知识。

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则把科学技术本身作为对象,探究科学技术中运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世界以及这种观点的合理性,探究科学技术究竟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效应以及这种效应的价值。属于哲理性研究,其目的在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自我意识和哲学反思。通过这种反思,科学技术对自身的发展方向会更加明晰,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定位的理解也会更加准确。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系统地对科学技术进行哲学反思的工作是由恩格斯的著作开创的(爱因斯坦和波普尔的评价)。在欧美诸国,对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则在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名义下进行。不同学派观点林立,但所关注的问题大致相同,所提出的观点也可以相互补充。恩格斯代表着19世纪的一种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则包括着自然辩证法在当代条件下的发展。都属于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学科性质

1、与哲学的关系:

共同点:内容一致,视角一致(一般规律,整体研究)不同点:抽象程度不同 2、与科学的关系 共同点:对象一致

不同点:视角不同(实证研究,形成思想;哲理研究,形成反思)

一、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

1873年,他致信马克思阐述了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的思想,这封信被看作是恩格斯写自然辩证法的初步纲领。〈一〉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自然观 1、社会历史条件

工具机(纺织机)和动力机(蒸汽机)所奠定的机器大工业和产业革命,加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既向科学提出了新的需求(提高效率开拓市场),也是科学提供了新的事实(生物化石),更为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精密仪表)和交流手段(科学语言),从而使科学取得长足发展。2、科学前提

(1)康德(1775)和拉普拉斯(1796)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2)莱伊尔(1831)提出的关于地貌演变的均变假说。

(3)焦耳(1843)和迈尔(1845)提出的关于功热电磁相互转化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维勒(1824)从无机化合物氰酸铵合成尿素的实验。(5)施旺(1839)和施莱登()1838的细胞学说。(6)达尔文(1859)的进化论 3、基本要点

(1)从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的表现和运动的规律性相统一的角度,概括出基本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物体,接近和分离的位置运动,力学规律 物理运动:分子(以太),收缩或膨胀、吸引或排斥的物理变化,热学和电磁学 化学运动:原子,化合或分解的化学运动,化学规律

生命运动:蛋白体,同化或异化,遗传或适应之类的生命过程,生物学规律

运动形式对应着特定的运动规律,而特定的规律又对应着相应学科,因而主张把运动形式作为科学分类的原则。

(2)运动形式相互转化。机械运动借助摩擦和碰撞可以转化为热光电磁等物理运动;物理运动超过一定物理常数的情况下会带来内部构造的变化,即化学运动,当化学运动造成蛋白体出现时又转化为生命运动。所以在科学的衔接点上,可望取得最大的成果。(学科交叉边缘地带)

(3)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着能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每种运动形式既有转化为其他运动形式的能力,也包括着转化为其他运动形式的条件)。

(4)运动形式按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的、低级的和高级的运动形式。高级运动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下向分支),但不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低级运动形式可以演进为高级运动形式(上向分支),但它本身不是高级运动形式。〈二〉假说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科学方法论

近代自然科学初期:实验与数学结合,这种方法对研究既成事物的既定运动是有效的,而对于研究演化过程和起源关系往往力不从心。而假说则是以远离经验为代价而换得对现象更深刻的理解。

1、科学在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假说是科学从经验向理论过渡的思维形式。2、假说既要有实验观察事实作为基础(以前理论无法解释的事实),又需要新的观察事实进一步确证,以便纯化,修正或取消。

3、假说相互排挤和迅速更替,意味着科学认识在错综复杂的曲线上发展。

〈三〉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二、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系统理论的兴起,使自然科学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技术也突飞猛进。(生物物质时代)。〈一〉自然哲学

由于当时科学和哲学未曾分化,古代自然哲学既包括关于自然本质、自然本源、自然图景等形而上学设定,也包括关于自然现象、自然过程等经验性知识,而且往往用形而上学性质的设定来直接解释和校正来自经验的知识。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系统科学,系统技术和系统哲学(系统本体论,系统认识论和系统价值论)。海森伯的:现代物理学触及实在空间和时间等基本概念,它们存在着老传统和新传统的冲突,只能从哲学层面上才能解释现代物理学精神。

自然科学长足发展时代,自然哲学存在的必要性:1、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需要某种哲学信念作为前提假定。2、科学的进步又会强化、淡化乃至改变一些哲学信念。

一方面哲学信念引导科学发现,另一方面,科学发现又会修正以至改变哲学前提信念。1、研究内容上,把蕴含在科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的科学思想作为研究重点。其提供的知识是关于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研究自然界的知识。

2、在研究方法上,自觉地把科学中已确认了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哲学抽象。

3、在研究群体上,大量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加入其中,由此开始了哲学家与科学家在自然哲学问题上的对话。〈二〉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只有在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后才出现。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有过关于科学认 识的一般特点以及关于科学认识的一般方法的见解。

近代科学产生后,一方面形成大量实证知识及其体系;另一方面同时发展了获取知识、解释知识、评价知识、整理知识的众多活动方式和研究方式。对科学知识及其体系的哲学研究属于自然哲学;而对获取知识的活动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哲学研究,则是科学哲学的侧重点。

〈三〉技术哲学

过去没有一是因为在现实上人们对现代技术只是满怀热情的接受,没必要探讨;二是因为在思想上技术被看作是手艺,不值得哲学来研究;三是因为在历史上技术哲学缺少根深蒂固的哲学传统。

二十世纪技术哲学兴起的原因:1、新技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效应;2、与新技术的巨大社会效应相关,社会对技术的评价和控制越来越重要;3、20世纪新技术是科学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后自学应用于技术开发的结果。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

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虽然是在不同思想来源和研究重点下分别发展起来的,然而,内容上的交错和观点方法上的借用,又使它们相互渗透,很难划出严格的边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逐渐把整体性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而确认下来。表明,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哲学研究是适宜的。

事实上,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正是科学技术的一体化。首先,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在相互贯通。其次,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在相互结合。再次,科学组织和技术组织在相互渗透。〈一〉研究范围

1、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本体论抽象——自然观

古代本体论的具体内容虽已过时,它提出的问题却需要不断探讨。科学理论中所蕴含的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观点被抽象为科学思想。其中往往包含着对对象世界如何存在、如何演化的理解,由于普遍意义可以称为自然观。

2、对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抽象——科学技术方法论

既不对科学技术研究的具体方法作简单的枚举归纳,也不对认识过程作思辨式的臆想猜测,而是密切关注科技研究的具体实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认识论分析。

普朗克现象。

3、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论抽象——科学技术观

二、学习科技哲学的意义

1、体验方式:从科学素养培养层面。

2、观念框架:从科技战略、科技政策制定和执行。3、理解方式:从科学技术研究过程层面。

第一章

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

科学

关于科学性质的共识

1、科学是不断深化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的知识体系。存在方式 2、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活动体系。发展过程 3、科学还是一种社会建制。社会存在方式。

一、科学知识及其体系

广义知识(Scientia---Science):包括人们以各种方式认识自然和社会所获得的认识成果,包括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解释。

狭义知识(Knowledge):特指科学知识,即人们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对自然及社会现象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一〉科学知识和非科学知识

神话解释、宗教解释乃至艺术解释和自然哲学解释往往从预定的信念出发,采用隐喻、比附等方式说明现象(非科学知识);而科学解释则有确定的形式,确定的内容和确定的推理过程(科学知识)。

加拿大科学哲学家邦格的知识体系:

知识(认知域)

〈二〉实证科学知识的特点

实证知识一般不包含价值判断,只研究对象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对象的行为,预测对象的趋势。非实证知识中的相当一部分如规范性知识,是以一定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什么样的对象符合这些标准,以及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实证性知识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规范性知识回答“应当是什么”“应当如何做”的问题。自然科学提供实证性知识,而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所包含较多的是规范性知识。

1、真理性:其一是指科学知识本身就是真理,或者是具有向真理逼近的性质;其二是指某一科学知识可能最终被证明不是真理,但它是追求趔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具有追求真理的使命,尽管它可能被证伪。

2、合理性:首先,在经验上具有严格的可重复性、可预言性;其次,其逻辑体系是严密的。

3、进步性:后一种理论比前一种理论更仔细地更详尽地描述或说明同样的事实;后一种理论通过了前一种理论通不过的检验;后一种理论对前一种理论具有完全的包容性、能解释前一种理论所能解释的一切事实,还能解释并预言前一种理论不能解释和预言的新事实。

4、共享性:自然科学的内容及其利用有公共性和公享性。非实证知识自有其在调节情感、意志方面的价值。〈三〉科学知识体系及其演化序列

比较成熟的学科,都是由事实、概念、定律、理论所构成的结构化知识体系。(其一,理论与经验相联结,从而具有可检验性;其二,理论知识之间有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带有一定程度的演绎性质。这种结构化使其比字典等更具有易理解、易记忆、易传授、易提取的优点)。

1、准科学:不成熟的科学。概念的不确定性;思想内涵浅。

2、前科学:经验性定律和表征性理论得以出现。诸学蜂起,百家争鸣。持之有故,各不相让。

3、常规科学:带有某种确定的科学规范的知识。其存在形态基本上是稳定的、内涵丰富的知识体系。争论只在细枝末节上。

4、后科学:体系化极强的科学发展阶段。把常规科学中发现的规律更加数学化、理论化。完全排它。它又是孕育科学革命的阶段。所谓科学危机正是后科学僵死的信条与新科学事实之间激烈冲突的结果。

二、科学活动及其原则

〈一〉科学活动的基本目标

解释存在、预言未来。

解释存在是对现象和过程做出合乎规律的说明。合乎规律意味着将一般规律作为解释前 提,把被解释的现象看成规律在特殊条件下的表现。科学解释的前提:其一,解释项与被解释项必须是逻辑相关的,或者说解释项与被解释项一定要有必然联系;其二,构成科学解释的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科学定律,以及可观察的现实条件。

预言未来是提出将会出现的可观察到的某种事件的必然性或概率。科学预言比经验预测具有较大的可靠性。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客观存在却尚未发现的事物或现象的预见。另一种是对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必然要发生的现象的预见。〈二〉科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真理在古希腊时意谓真知,即绝对正确的终极知识。现代科学所说的真理,则指的是客观性知识,即能够描述、解释、说明自然界本来面目并能预言自然界发展趋势的知识。

1、科学活动成果的“真”。2、科学活动过程的“真”。3、科学活动发展的“求真”。〈三〉科学活动的基本矛盾

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科学实验是检验和评判科学理论的标准。

三、科学组织及其行为规范

〈一〉科学劳动职业化:科学共同体

科学劳动的特点:在性质上,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在任务上,是面向未知领域的创造性劳动;在产品形式上,其成果是精神性产品。

科学共同体的本质规定,不在于它的群体性或集体性而在于它的内部组织方式。群体性只表现了它的外部存在形态。其本质上是科学工作者按同一范式组成的集体。范式是指人们的科学认识活动中起指导和支配作用的理论框架或模式。〈二〉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1、普遍主义。2、公有主义。3、利他主义。

4、理性主义或有条件的怀疑原则。

四、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

伪科学的特征是主观性、特设性、孤立性、神秘性与反规范性。

第二节

技术

〈一〉技术的性质与形态

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运用的知识、技能、物质手段和规则方法的总和就是技术。经验技术(古代社会中以手工工具和经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工匠技术)的特征:与知识发现的分离性(其一,技术中知识的含量较少;其二知识发现与技术发明失衡);与生产过程的直接同一性。

近代社会技术的革命性变革的表现: 科学成为变革自然界的巨大精神力量。机器工具的出现使劳动手段发生了革命。

——所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创造、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的知识、手段和技能、方法的系统。具有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技术的操作形态(观念的技术和物化的技术)、实物形态和知识形态。〈二〉技术的知识本质

现代技术是客观的、理论性的、社会性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是现代技术的主要标志。现代技术的知识本质体现在:其一,以科学知识为根据、在多门科学知识基础上建立起来;其二,现代技术的实物形态和操作形态只有凝结了相应的技术原理知识之后,才能成 为技术系统的有机部分;其三,技术的实施过程实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技术知识同科学知识的区别:

目的和任务不同:是什么、为什么和做什么、怎样做。知识形态不同。

知识的评价标准不同:真理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不同。

知识表征方式不同: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二、技术研究活动

〈一〉技术研究活动的基本目标

创造天然物:从其来源和形成看,是人制造出来的人为之物;从其发挥作用的社会性质来看,它们是受人控制并为人服务的为人之物。(有时候会事与愿违)

技术研究目标的实现(三个阶段): 1、制定计划,酝酿蓝图。2、使用工具运作阶段。

3、在生产或生活中消费这些人工物,即物的使用。〈二〉技术活动的基本原则

以求用为原则,达到对善的追求。这由技术活动的两重性决定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可以用优、劣、精、粗等技术指标衡量;社会属性则可用善恶标准来衡量。求用与求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

古代:功利性——求用观念。善只与功利相关。

近代:科学性——求用观念;商品性——求用性。善与经济性、科学性相关。当代:伦理性——求用观念。善与功利、科学、经济、伦理全方位相关。〈三〉技术研究活动的基本矛盾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

技术目的指为实现社会需要面对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技术系统的功能所作的设定(必要性和可能性)。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通过发明创造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的组织管理方式,或对原有技术的重组和改造来解决。

三、技术的社会建制

〈一〉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它是将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带有应用性前景的项目进行商业开发的部门和组织,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中介组织。两种主要形式:

集约化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技术开发区、科技园、科学城、工业园等:硅谷,中关村),其共同点是以智力密集区为依托,以开发高技术和开拓新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综合性基地。

相对独立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政府部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大学的技术开发机构,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

〈二〉技术开发的激励和保护——技术专利、技术保密

目的是保护技术发明和创新主体进行创新获得的利益不受模仿者侵犯。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当代科学技术系统一、从前科学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一〉科学的萌芽和文艺复兴 〈二〉近代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进步开始先于技术进步,二者与生产的关系开始从生产 需要——技术进步——理论发展的趋向,朝理论发展——技术进步——生产需要方向转变。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正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技术进入知识本质阶段,科学直接带动技术进步,科学与技术对生产已悄仅起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已经走在生产前面,起着指导作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理论突破——(促进/促进)技术创新——(满足/提出)新的生产需要。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

1、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加速度增长的趋势。(1)科技成果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2)由于社会对科技投稿不断增加科学技术发展的规模也越来越大。(3)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基础上,呈现出一体化发展趋势。(4)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进程表现进化和革命的辩证统一。

一、小科学到大科学

〈一〉大科学的标志、本质和特征

小科学,就是指历史上那种以增长人类知识为主要目的,靠个人的财力、技艺和兴趣而选题的,以个人的自由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科学。——为科学而科学。,是科学的小生产方式。

小科学到大科学转变的历史性标志是第二次世界大点期间的曼哈顿工程。大科学的本质特征:

1、它是大规模社会建制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的产物。2、它是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产物。

3、它是系统化、整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整体化和技术群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4、大科学还是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二〉大科学观

1、要建立大科学的系统观念。古代:朴素整体论;近代:分析论。2、要建立大科学的经济观念。3、要建立大科学的人才观念。4、要建立大科学的战略观念。5、要建立大科学的大协调观。

一、代科学技术系统 〈一〉科学技术一体化

科学技术化是指在总体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作为其辅助部分,这些辅助的技术活动,并非用于科学研究成果向在京技术领域的转化,而是服务于科学研究活动自身的需要。

技术科学化有两重涵义:一是指已有的技术上升到技术科学并通过相应基础科学的指导,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反过来完善提高已有的技术。二是指技术创造发明根据已有的基础科研成果而做出。

科学技术连续体的形成。它是科学技术高度一体化的产物,是指某个领域科学与技术联结为从基础研究经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到实用技术的连续整体。两种途径:一是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两个过程相对展开,衔接后由于实践需要的推动而相互渗透融合而成;另一种是由于科学实验装置的技术原理符合某种实际需要,科学的技术化连续演变成新技术。

科技一体化的进程对科学技术系统的影响:

(1)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式及发展速度、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的机制。〈二〉当代国家创新体系

弗里曼:国家创新系统是在国家内部系统组织及其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下,在公、私领域内形成的一种机构网络,它的活动目标是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的技术。纳尔逊:创新是由大学、企业等有关机构形成的复合体制,制度设计的任务是是技术的私有和公有两方面建立的一种适当的平衡。

第二章

当代自然观

科学技术哲学中所讨论的自然观,是对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哲学抽象而形成的观察自然界的基本观点。虽不能代替具体的自然知识,却能提供不同知识领域相互过渡的观念启发。

第一节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原始人造工具和原始自然语言的出现的意义。如果把自然演化中自发形成的天然物总称为原生的第一自然(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既提供自然资源,又承受废弃物);那么,对天然物进行有意识重组改造而形成的人工物,则可总称为次生的第二自然(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内部支撑条件)。

一、科学所认识的天然物世界 〈一〉宇观世界

宇观世界是指恒星、星系、星系团、超星系等天体系统。相对论效应不可忽视,是广义相对论、星系动力学、宇宙动力学所研究的领域。

20世纪对宇观世界的重大进展,是发现了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着。据此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假说。〈二〉微观世界

要要指原子、核子、基本粒子所构成的物理系统。波粒两象性相关的量子效应,是量子力学理论所研究的领域。

二、技术所创造的人工物世界

人工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运用技术手段重组天然物所形成的人工制品。人工物的两个序列:实物(满足物质需要,物质流和能量流,以其固有属性被直接使用);符号(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信息流,以其指代意义被直接使用)。〈一〉人工物的实物序列

1、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工具机+传动机+动力机+控制机+智能机 2、消费资料:基本生活资料,基本保健资料以及享受资料。

3、还原资料:污水处理、净化除尘、工业和民用垃圾处理、殡葬掩埋等设施。〈二〉人工物的符号序列

1、作为人工物的符号:物理模式+指代意义

符号=符形(物理模式)+符义(指代意义)+符码(指代规则)2、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包括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科学语言、形式化语言、世界语)。它们都是由词素、词、短语、语法所构成的符号链。

非语言符号首先指相似符,同时也包括标示符、肢体符、情感符等。通常是比较简单或比较模糊的符号约定,符形与符义的变化范围也较小。

3、符号的生产、存储和传输系统

符号的生产主要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当前的符号生产往往在人——机系统中进行。符号的存储系统主要指脑外存储,它包括各种形式的数据库和图书——情报网。符号的传输系统是指各种信息网络。(因特网已成为现代信息传输系统的典型形式)。〈三〉人工物所构成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实物型人工物为人类的物质生产、物质消费和资源再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并通过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和资源再生活动的进行而构成社会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承载物质流的是物质网络,如公路网、水路网、铁路网、空运网等。符号型人工物为人类交往提供了基本手段。通过交往活动,生产活动、消费活动、资源再生活动才能得到调节。这样,符号型人工物将进入社会活动的所有领域,构成社会中的信息流。其承载工具是信息网络,如数据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等。

这样,在人类的生产、消费、资源再生以及及活动中,人工物世界被塑造为信息流调节下的物质——能量的社会循环。(P104)

三、地球上人工物与天然物的复合

〈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循环:天然物——人工物——天然物;天然的能量资源——人工的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终端能源——耗散了的热能和其他能量。

〈二〉低效用与高效用的重新组合:具有潜在效用的天然物——具有高效用的人工物——效用消失了的废弃物。(效用流)

〈三〉可能性与可行性的有效统一:认识天然物——创造人工物——更广泛更深刻地认识天然物。(知识流)

第二节

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一、科学中的系统思想

〈一〉对简单事物的研究:系统观念不必要

简单事物由于相互关系简单,通过部分之间的线性叠加就能把握对象的整体。原子主义:重构成轻关系、重个体轻整体的思考方式。

〈二〉对复杂而无组织事物的研究:系统观念不可少

经典热力学的出现,要求调整思考方式:不再关注每个粒子的细节,而从整体上去寻找宏观量(不是粒子微观量的简单叠加,而是大量粒子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宏观性质)。但经典热力学研究的是处于平衡态或最终回到平衡态的热现象和热过程,其最高成就是热二律。它虽强调了系统的不可逆性,但演化的方向却是使组织走向死寂。这显然是一种复杂而无组织的事物。

〈三〉对复杂而有组织事物的研究:系统观念充分展开

二、系统的规定

诸种系统的共性: 都由诸多要素构成

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结果造成了整体特有的性能。这些整体性能表现在外部环境中。

系统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一〉要素

从原则上说,凡是构成系统的组分和组元都可以称为要素。但在一定分析水平上,要素特指系统的基本组元,而不进一步追溯这些组元又由哪些组分构成。

要素总是带着特定属性进入系统的,但对其只做描述性分析。对要素而言重要的是其属性,能接受什么输入提供什么输出,可建立什么关系,至于具有这些属性的实体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满足相应的属性,都可以成为系统的要素。〈二〉结构

结构是要素之间各种关系的总称。既包括形式性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更包括实质性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作用是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实现的。

结构本质上是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方式。结构意味着差异非平衡和对称破缺。

〈三〉环境

环境分析与分析水平有关。一般情况下,系统的环境指直接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诸因素。也即系统的环境主要指工作环境、小环境。环境的作用相当于一种选择机制。结果是特定环境中才会出现特有系统。环境对系统的选择作用意味着控制系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控制环境。(软控制)〈四〉功能

功能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整体性能。它是在一定环境下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属性。

功能与要素有关。要素的属性不同或数量不同都会影响系统的功能。然而功能不能简单还原为要素属性的叠加。要素通过结构影响功能。

结构对功能的承载并不具有单值对应的性质。究竟哪些功能成为现实还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即结构蕴含着功能的可能性,环境则把可能变为现实。

结构是内部根据,环境是外部条件。

二、系统中的新质突现

系统概念的要义是强调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从而造成新质突现的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系统才会具有表征其整体特性的功能规定。

新质突现的外部条件由系统的环境提供,新质突现年内部根据则来自系统中的相干性关系。

〈一〉独立性与相干性

相干性是指,每个要素的活动方式不仅与自己相关,更与其他要素相关。其一,相互影响。其二,长程相干。其三,反馈调节。

〈二〉基于相干性的新质突现

其一,约束限制。其二,协同一致。

四、统的稳定性 〈一〉稳定与涨落

稳定性是对涨落的不变性。涨落是指瞬时值对平均值的偏离。

定态对涨落的反应有三种形式:涨落随时间而放大,定态一去而不复返(不稳定态);涨落随时间而衰减,定态能够复原(渐进稳定态);涨落在定态容许的范围内随时间而振荡,定态能够保持(稳定态)。〈二〉稳定性的形成

稳定性归根到底来自系统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是系统的整体性质。

〈三〉稳定性的范围

微涨落与巨涨落。〈四〉稳定性的效用分析

第三节

物质系统的层级结构

层级思想提供了一种理解复杂系统的基本方式。即把复杂系统看成逐层构成的大系统,整个系统的组分也许很多,但每层所包括的子系统却数量不大,研究这数量不大的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就可获得对复杂系统的基本理解。

一、层级结构的特点

层级结构的要点:层级结构是由下而上逐级构成的结构;层级结构是层层相干、层层有新质突现的结构。

层级结构的主要特点是,逐级构成所带来的逐级递进以及逐级相干所带来的逐级集约。这两个特点的实现都依赖于一种内部机制:层级结构中结合度逐级递减。

二、层级结构的结合度 〈一〉结合度及其递减趋势

结合度泛指相互作用的强度,可以用势能、结合能、键合力、信息量加以计算。〈二〉结合度递减的存在论意义 〈三〉结合度递减的进化论意义

三、层级结构中的信息流 〈一〉信息及其逐级集约

狭义的信息特指消除人们认识上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逐级集约意味着高层系统形成所需要的信息条件不仅低层系统严格,把而较为宽松,也较为容易得到满足。

〈二〉信息逐级集约与行为逐级控制

集中控制、分散控制、递阶控制 〈三〉信息逐级集约与问题逐级简化

四、层级间的因果链

因果链是指因果关系的传递方式。长程链、复合链和反馈链。〈一〉上向因果链与递进性解释

特创主义。

〈二〉下向因果链与扩展性解释

第四节

物质系统的演化

一、演化及其不可逆性 〈一〉演化图景

总星系的起源和演化。恒星的演化。地球的演化。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二〉可逆与不可逆

系统从初始状态出发经过某种过程到达另一状态,如果存在着另一过程能使系统和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的过程 可逆过程。反之,用任何方法都不能使系统及其环境完全复原,则原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两个要点:其一,可逆与不可逆是刻画过程的概念。单一状态不存在可逆与不可逆问题。其二,可逆与不可逆是刻画过程可复原性的概念。

不可逆并不意味其逆过程一定不会发生,而是说逆过程发生时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不足以消除原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从而造成环境的变迁。可逆过程也不意味着其逆过程一定存在,而是说如果真有逆过程的话,它应当能使系统状态及其环境完全复原。〈三〉不可逆与演化的方向性

时间之矢。

二、演化的两种分支 〈一〉序变

有序程度的变化简称序变,用以表示不可逆过程的初态和末态在组织性上的差异。有热力学中,序变用熵增或熵减来表示。信息论中的信息等于负熵。

协同学中,序变则用序参量的变化来表示。序变的实质是系统中相互作用方式的变化,是结构性的变化。自发进行的序变称为自组织。

〈二〉序变的熵增分支

熵增原理。〈三〉序变的熵减分支

三、演化的根据与条件 〈一〉演化的内部根据

根据是关于演化趋势和方向的内部规定。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根据。原因是:其一,相互作用中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是系统中动态过程得以进行的原因。其二,稳定了的相互作用方式是系统得以存在的原因。其三,相互作用中内含的要素结合方式是结构变换的依据,也是新结构得以出现的依据。

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分为线性相互作用和非线性相互作用。〈二〉演化的外部条件

重要的条件之一是从外部不断获得物质和能量,即系统是充分开放的。缺乏外部条件从而处于平衡态或最终回到平衡态的系统。外部条件不充分从而处于近平衡状态的系统。外部条件充分从而处于远离平衡状态的系统。〈三〉演化的诱因条件

诱因亦称导因。奇点效应和蝴蝶效应。引起重大结果微小原因称为诱因。引起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的诱因就是涨落。涨落在系统中有三种作用:

涨落触发系统失稳。涨落导引分支选择。涨落孕育新结构萌芽。

第三节

生态自然观简述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当代生态危机的表现: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机械唯物主义是基哲学基础。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最主要原因。工业社会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消费的生产消费方式把人与自然的对立推向高峰,造成人类生存困境。

二、生态自然观的现代科学基础

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的发展为生态自然观提供了现代科学基础。

三、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

生态产业是各个产业部门中,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换规律为依据,以“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物资源与非生物资源为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劳动手段进行的经济活动。

第三章

科学发现

第一节

科学研究领域

科学研究领域是知识生产领域,它把外部的社会需求转变为研究课题,通过创造性的探索加工,形成各种科学成果,提供给社会。

一、研究领域的内部构成 〈一〉建制化的研究主体 建制化主要表现为当代科学劳动需在分工协作中进行。其带来的结果是:其一,研究目标更直接地受社会需要的调节,个人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仅在与社会需要相协调时,才易于得到满足。其二,研究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由带头人、骨干成员、一般成员所组成的研究梯队,已成为研究活动的基本单位。其三,研究成果的编码方式更加规范,经验性成果主要用事实、数据、图表、曲线等表征,理论性成果主要用概念、定理、理论体系进行凝结,在特定的研究实体中,甚至连表征成果的语言和符号都需遵循约定的规范,以保证内部交流的准确有效。〈二〉对象化的研究对象

现实的研究对象是纳入研究活动之中从而与研究主体有信息交换的存在物。研究对象需满足两个要求:

其一,实在性。

其二,主体指向性。〈三〉客观化的研究中介

研究中介是沟通科学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实现二者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是主体用以反映对象的条件和手段的总和,从而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研究中的工具和仪器。科学研究中的语言和符号。

科学研究中的操作、运算和推理规则。

二、研究领域的活动结构

研究领域在外部需要的导引和激励下,进行着以先行知识存取为背景的评价、操作、编码活动,各种形式的科学发现均是在这些相互关联的活动中取得的。其中,评价活动生成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对研究活动进行调节;操作活动对各种信息进行转换加工生成新的结果;编码活动则把操作结果凝结起来成为可评价可交流的新知识;而这些活动中都包含先行知识的存取和运用。〈一〉驱动评价结构

其主要作用是:启动研究领域,拟定研究计划、调节研究过程。其中心环节是评价活动。真理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验前评价和验后评价。〈二〉操作运演结构

其主要作用是:加工转换信息、进行创造性探索。其中心环节是操作活动。操作的五因素:操作目标,操作动作及其结合,传递主体动作的各种中介物,操作对象,操作所引起的对象改变。

物理操作(观察和实验)和思维操作(逻辑运演和非逻辑运演)。〈三〉编码映射结构

其在功能上是操作运演结构的延伸。其主要作用是:对操作结果进行编码、释义,以便在主体中复制和再现对象。在形式上是用各类符号将操作结果凝结起来。实质上却是形成关于对象的映象。可分为经验编码、理论编码和预编码。〈四〉存储提取结构

这是由各种知识、观念、情报、信息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功能性结构。其主要作用是记载已获得的科学研究成果并随时提取出来用物操作、编码和评价过程。

三、研究领域的知识生产 〈一〉知识生产的特点

1、生产过程的充分创新:结果的创新性和过程的创新性。2、生产资源的永续利用。

3、生产能力的自行增加:马太效应。〈二〉知识生产能力

1、研究队伍的集团研究能力。外在指标:年龄结构、代谢速度和专业构成。内在指标: 选择研究目标的能力、进行创造性探索的能力以及作出多层级反映的能力。2、实验技术装备的质量。3、“图书——情报”系统的效率

4、科学劳动结构的最佳程度:科学队伍的流动性;实验技术装备系统的变换性;图书情报系统的交流性;科研经费的灵活性。5、再教育的水平。

第二节

科学发现的基本环节

两大环节:通过操作和编码以作出发现;通过评价以验证被发现结果的真理性。

一、归纳主义方法论与假说——演绎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关于科学方法之间如何关联、渗透和耦合的结构性见解。〈一〉归纳主义方法论

1、科学研究始于观察。

2、归纳方法是从经验事实中发现普遍原理的基本方法。3、理论的确认是在演绎结论与经验事实的对照中实现的。〈二〉假说——演绎方法论

它与归纳主义方法论的主要区别是:

1、在研究起点上,归纳主义强调观察和经验事实,而假说——演绎方法论则认为观察需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没有中性观察,也没有纯客观的经验事实。因而,驱动研究的主要因素是问题。

2、在提出理论(或假说)的方法上,归纳主义强调归纳方法的重要性,而假说——演绎方法论则认为纯粹逻辑方法难以作出创造性发现,应发挥自由想象的作用。

3、在理论(或假说)的检验上,归纳主义强调用经验进行确证(乃至证实),而波普尔等强调证伪。

二、解释

〈一〉科学解释及其类型

科学解释是对被观察现象作出合乎规律的阐明,即把现象涵盖在某种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内,从一般性的规律中说明个别现象为什么如此出现。

演绎性解释。概率性解释。功能性解释。结构性解释。起源性解释。〈二〉解释的逻辑模型

〈三〉解释与发现的相关性

1、对解释的大前提知之不多,需通过发现过程完善规律语句集。

2、对规律起作用的条件知之不多,需通过发现过程完善先行条件集。

3、有时解释的困难并不在于规律语句集、条件语句集或被解释语句集不具备,而在于如何从前提推演出结论的逻辑推导过程不清楚。这时,运用各种方法建立从前提到结论的逻辑桥梁,就成为科学发现的主要内容。

4、当解释前提已知,而被解释现象求知的情况下,解释模型变成了关于新事实的预言模型。

三、验证

验证是指对各类发现进行真理性评价的过程及其结果。〈一〉逻辑判定与实验验证

逻辑判定是指通过逻辑分析来判断发现的真假,具有前验性质。实验验证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取得经验事实,用以和科学发现进行对照,以判别发现的真伪。〈二〉实验验证中的证实与证伪

判决性实验:两个相互排斥的假说如果在某种条件下能推出恰好相反的预言,那么,在这种条件下所作的实验就有判决性,可以充分肯定一个真另一个假。

证实与证伪的关系:

1、把实验验证看成多次反复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行为。2、要持分析态度。

3、要注意验证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第三节

科学问题和科学事实

一、科学问题及科研选题 〈一〉科学问题的规定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矛盾。(历史性,指向性,可解性。)

科学问题的结构要素:问题域;求解目标;应答域;背景知识。〈二〉科研始于问题

科学问题的双重作用:问题的未知部分作为一类内部激励因素,驱动共同体去探索未知,解决问题。其二,问题的已知部分作为一类定向因素,导引共同体去进行创造性探索,把注意力集中在与问题有关的信息上,及早获得答案。前者可以称为驱动作用,提供的是动力刺激;后者可以称为导引作用,它提供的是选择框架。〈三〉课题及其选择

科学无禁区,选题有约束。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一般程序:

二、科学事实及其获取

〈一〉科学事实的规定和作用

客观事实;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

经验事实=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概念符号 科学事实就符合的要求:

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存在的陈述。科学事实应可重复、可复核。科学事实应精确、系统。〈二〉科学事实的获取 1、观察方法

它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其特点是:其一,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感性活动。其二,观察是在感性和理性的渗透中进行的观察。其三,它是在自然发生条件下或重复出现情况下进行的。其四,科学观察力求全面、系统,因此,具有长期性、连续性。

观察就遵循的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典型性。2、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对 象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科学研究方法。其特点是:可控性;精确性;可重复性。其结构由实验者、实验对象、实验手段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3、模拟方法

是以与研究对象有相似关系的模型为中介,通过对模型的实验研究将结果外推于原形的间接研究方法,是实验方法的延伸。

物理模拟、数学模拟和功能模拟。〈三〉关于“观察渗透理论”

其一,理论帮助选择观察实验对象,使之具有典型性。

其二,理论帮助选择测量系统,使之具有对主、客体的适应性。其三,理论帮助处理观察实验结果,使之具有确定的理解。

第四节 科学概念和科学定律

一、科学概念及其制作

〈一〉科学概念的特点和类型

科学概念是事物共性的符号表征。其主要特点是:它在内容上刻画对象的共同性、一般性,而不是个别性、特殊性;因而在形式上不再是个别存在陈述,而是普遍陈述。表征外在共性的形成经验概念;表征内在属性的形成理论概念。

空概念。

〈二〉科学概念的规定和作用 可确定性。可检验性。可变动性。

〈三〉科学概念的制作

抽取共同点——集中思路,深入抽取本质——理想地复制对象,即以本质一般为基点进行辩证综合,使本质向现象复归,将对象复制出来。

二、科学定律及其发现 〈一〉科学定律的特点

第一,在语法形式上表现为普遍陈述。第二,表现为概念之间的不变关系。〈二〉科学定律的类型

全称定律和统计定律。〈三〉科学定律的发现 1、材料驱动发现 2、理论驱动发现

第五节

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

一、科学假说及其提出

〈一〉科学假说的特点和构成

严格地说,凡是基于一定科学事实并有背景理论支持的事实预言、概念假定、定律假定、理论假定,均可称为假说。

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假定性的统一。〈二〉科学假说的作用

其一,凝结已有认识成果,为新理论奠立基础。其二,提示新的实验,促进新理论形成。其三,有利于百家争鸣,活跃学术气氛。〈三〉科学假说的提出

对科学假说进行验前评价的准则: 包容条件。归并条件。可检验条件。

为此,在提出假说时应遵循如下两个方法论原则:解释性原则和连接性原则。

二、科学理论及其建立

〈一〉科学理论的特点和结构化方式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其内容方面的基本特征是:真理性;普遍性;系统性;逻辑性。

其形式方面在构成上包括科学概念、基本原理和科学推论三类知识元素。

科学理论中还包含着使结构建立起来的各种方法和工具,主要是:抽象模型工具;符号语言工具;逻辑数学工具。

〈二〉构建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1、公理化方法

以尽可能少的不下定义的基本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为基础,运用逻辑规则演绎推导出一系列命题和定理,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其构造必须具有不矛盾性、完全性和独立性。

2、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三〉科学理论的评价

其一,好的理论应当具有与经验的一致性,即在总体上与大范围内的经验精确符合。其二,好的理论应当具有更大的解释能力和预见能力。其三,好的理论应当与其他已确证的理论有一致性,即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度上不相冲突。

其四,好的理论应当量尽量简明,即理论体系中所使用的独立逻辑元素越少越好。

第四章

技术发明

技术发明是人类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规律变革和控制自然的实践活动,是组建和拓展人工物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并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

第一节

技术研究的特点

一、技术研究的价值取向:技术功利

〈一〉技术研究的外部价值及技术利他性 〈二〉技术研究的内部价值及技术利己性 〈三〉技术的溢出价值及技术正当性

以技术的间接用户的需求作为价值尺度,衡量技术研究及其结果,可以称为技术的溢出价值。

二、技术研究的市场属性:技术商品 〈一〉专有知识和专利知识 〈二〉技术商品的特点 高额剩余 多次转让 预期承认

〈三〉技术商品属性的消解

三、技术研究的思维特征:技术理性

技术理性表现为实践中目的和手段的合理选择,有时被称为目的理性。〈一〉求真思维与求用思维 求真思维是以获得真知为目的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

求用思维是以获得效用为目的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其特点为:目标导向。手段搜索。程序编码。价值评价。

〈二〉目标和手段的最优化与满意性

最优化需要的条件:价值统一,边界清晰,精确预测。

但由于尺度限制,搜索限制和预测限制,使得技术理性成为有限理性。“看来不错”的方案。

第二节

技术研究的基本环节

一、技术目标

定性和定量统一的技术目标是由一系列技术指标构成的一个体系。技术目标一般具有层级结构。

〈二〉技术目标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

技术目标中的价值因素。这是社会需求与技术性能之间关系的反映。在这种关系中,技术性能是价值的载体,社会需求是价值的尺度。其作用一是对技术方案起“生成器”作用。二是对技术方案起“检验器”作用。

价值因素决定着目标的合意性与正当性。合意性指技术性能满足了什么性质的需要及满足程度,从内部价值看,性能先进的技术一般是合意的。从外部价值看,效用优化的技术一般是合意的。目标的正当性是指所研制的技术对现行法律和道德相符合的程度。其作用在于昼消除负的溢出价值。

技术目标中的事实因素。它指进入技术方案的各种事实陈述,即以符号形式表征的技术要素。可分为两类: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

事实因素决定着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可能性是指研制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依据是否具备,即技术目标是否在实际中可能实现。(理论上不可能,理论上可能,原则上可能)可行性是指对技术技术 投稿与产出所进行的综合权衡。其实质是把合意而可能性的技术再放到功利的天平上考虑为实现技术目标所付出的代价。〈二〉市场预测,技术预测与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市场预测是以技术市场为对象对技术需求的推测。其作用在于弄清技术的供需情况以及技术可能实现的外部价值和内部价值,进而制定出有适应性的技术目标。

技术预测是以技术为对象的预测,即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动向、成果及其对科学、生产。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影响进行推测。

技术预测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根据现实去认识未来。(惯性原理,相关原理和类推原理)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二、技术设计

〈一〉技术设计的基本问题

技术设计是为实现技术目标而搜索可用手段的操作过程。其中心问题是,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什么样的手段能使目标优化?

技术设计有如下特点:目标导向;条件约束;知识和效果的综合性。技术设计决定了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如何进行生产。(思维灾害)〈二〉技术设计的思维策略:目的——手段分析法

古代方法:技术与生产融为一体,没有独立的技术设计。近代方法: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

现代方法:动态设计、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期思维策略:尝试——错误法 发展:启发式。

〈三〉技术设计的方法论流派 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人本主义。

三、技术评价

狭义的技术评价:主要包括研制者的自我评价,研究共同体的同行评价,直接使用者的用户评价。

广义的技术评价:又称技术评估,这是一种社会评价。其主要特点是:系统性,有序性,广泛性、客观性和质疑性。

技术评估的基本步骤:准备资料阶段;分析影响阶段;制定对策阶段;综合评价阶段。

第三节

技术发明的形式

一、技术原理的发明

〈一〉技术原理及其知识属性

技术原理是指在技术发明创造过程中帮助人们将多种不同技术要素联结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技术系统的理论依据。它既包括适用于一大类技术的普遍原理,也包括适用于某种特定技术的工作原理。前者可称为技术理论,它在科学同技术的沟通中起中介作用,既是科学理论的实际技术应用,又是技术发展所依托的理论根据;后者是技术理论的具体实现,它把具体技术的“硬件部分”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的“软件部分”,是该技术系统存在的内在根据。

技术原理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它符合科学所揭示的自然规律,能把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变革或控制自然界的实践能力;二是它体现着人类的某种技术目的,能使技术系统产生一定的效用,满足人类的某种实际需要。〈二〉技原理构思及其方法 1、依靠科学理论构思技术原理 2、依靠已有技术构思技术原理 3、依靠自然原型构思技术原理 〈三〉技术原理方案化

技术方案是关于实现技术目标的途径或方式的总体构想。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技术研制过程中,技术方案把技术目标和技术原理结合起来,使技术目标明朗化,技术原理具体化,并为技术研制的运作提供具体的指导。

从构造理想对象获得启迪。从思考方式的变换中获得启迪

从智力激励中获得启迪:智力激励法(BS)

二、技术物品和技术方法的发明

〈一〉技术物品及对象化知识:产品设计

技术物品是技术的实物载体,集中体现为工具、机器、仪器、设备等。其特点是:第一,它们都可以和活动主体下分离而独立存在,不依主体的消失而泯灭,因而易于长期保存,延续和传播;第二,它们都具有直观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物质,但并不是天然自然物,而是经过人的技术活动创造、改进的人工物;第三,它们都是人们以往技术活动中积累的相关经验、技能和知识凝结体,并且成为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及利用;第四,它们都是人体的“外化器官”,都可以起到补充、扩大或延长人体机能的作用。

技术产品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可靠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标准化原则 继承性原则 优化原则

〈二〉技术方法及其程序性知识:工艺设计 技术方法是技术的语言表达,其形式可以是文字、图形、符号、软件等。一般体现为工艺、流程、程序、规程、规则等技术资料或专利文献。

技术方法的特点:第一,它是与活动主体相分离的抽象存在方式。第二,它可以供多人共享和反复使用而它本身却可以完全不发生损耗。第三,作为这种技术存在方式的具体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第四,它是通过对活动主体行为的影响和对物化技术作相应时空序列的变化来体现其功能的。

技术方法的发明在工艺设计中实现。工艺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现实可操作性原则 多领域综合性原则 多重制约性原则

一定的经验依赖性原则

〈三〉设计发明中的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信息来源中产生为数众多的输出。收敛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系列中去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第五章

技术创新

第一节

技术创新活动领域

一、技术创新活动的分界与本质

熊彼特:创新实质上是经济系统中新生产函数的引入,原有成本曲线因此不断更新。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一〉技术创新活动与科学发现

〈二〉技术创新活动与技术发明活动的分界 〈三〉技术创新活动与一般经济活动的分界 〈四〉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质

技术创新活动,从技术上看是把理论形态的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的技术系统或产品,从经济上看是运用新技术或改进原有技术来进行生产并开拓市场,取得高额风险垄断利润或社会效益。因而,技术创新的实质是:将新技术所具有的新观念、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模式新产品化、商品化,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从而最终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技术创新有三个最一般的特征:市场性;创造性;综合性。

二、技术创新活动领域的内部构成 〈一〉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

机构性主体: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

个人性主体: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经理、管理人员与业主和投资者;销售人员。〈二〉技术创新活动的客体

技术创新活动的客体,指的是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认知、操作、控制、组建和变革的对象,它主要以技术为中心构成。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技术系统本身;技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技术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三〉技术创新活动主客体间的中介环节

一类是内化为创新主体认知能力、技艺水平、实践能力的主观条件中介;第二类是创新主体所现实利用的各类材料、设备、工具等客观物化条件中介;第三类是创新主体所现实 从事的各种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管理的活动性中介。

三、技术创新活动域的系统维度

技术创新的活动域就是创新活动在知识、经验、资源、市场、社会环境等众多层次上的活动范围。由如十个维度构成:主体维度、客体维度、主客体中介维度、项目维度、知识经验维度、物质资源维度、经济维度、技术机会维度、政策法律维度、价值维度。〈一〉项目维度 〈二〉经济维度

〈三〉技术机会维度 〈四〉政策和法律维度

第二节

技术创新活动的机制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结构

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1、明晰的产权制度是技术创新内部动力的基本保证。2、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

创新主动力:对创新可能带来的高额垄断利润的追求;追求企业的发展;追求成就感和求新的精神。

创新被动力:市场竞争压力;迫于生产某种商品的原材料或能源短缺或技术系统内部出现故障或“瓶颈”;为保持某些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同科技界同行争夺优先权。3、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

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是指来自企业之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构成的创新动力。

〈二〉动力结构中的潜在冲突

1、企业发展和追求当前利润之间的潜在冲突。

2、自由研究活动与企业控制下的规定研究活动之间的潜在冲突。3、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潜在冲突。

4、销售部门与研究和发展部门之间的潜在冲突。〈三〉创新动力的形成

1、预期某项创新带来的风险利润高于社会或同行业平均利润。2、要在企业发展和当前利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3、给研究与发展部门的一部分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去进行自由研究,使他们同科技界的一些领域、专业保持联系,以提高他们在技术界的声誉,使他们具有科技上的成就感。

4、要协调研究和发展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的关系,缓解和避免它们之间的潜在冲突。

5、企业过分地垄断,甚至不需要创新就能维持生存。因此,市场保持一军事援助竞争压力才有利于企业创新动和的形成。

6、创新项目的选择,应落实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应尽可能与有关政策和公众、社会集团的需要相一致,尽可能得到政府的资助和各界的支持,使创新具有良好环境。

二、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一〉创新决策机制

创新战略决策 研究与发展决策

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 〈二〉创新研究与发展机制 〈三〉创新实施机制 〈四〉创新实现机制 〈五〉资源配置机制

〈六〉创新的评价与控制机制

〈七〉研究与开发部门、实话和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 〈八〉创新的自组织机制

三、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是指运用产权、宏观政策、市场等力量、手段,以影响、推动创新活动。〈一〉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 〈二〉技术创新的市场激励 〈三〉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 〈四〉技术创新的创业激励

第四节

技术创新的环境

一、技术创新的经济环境 〈一〉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 〈二〉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

二、技术创新的法律、政策及文化环境 〈一〉技术创新运行的法律环境 1、技术创新运行的法律支持体系

2、限制技术创新活动范围的法律边界体系 〈二〉技术创新运行的政策环境

1、对公共事业、国有产业、基础产业、国防事业提供巨额投资和资助计划和政策

2、对于以基础研究为先导的高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面临国际竞争的产业的创新活动,————

3、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创造新技术,加速折旧和产品、技术更新换代的折旧计划政策;————

4、对于风险太大企业不敢承担但对社会具有较大潜在需要的创新————

5、对于一般性的创新活动,政府一般采取增税或减税政策来引导创新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6、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状况,制定引进技术或输出技术的有关政策等等。〈三〉技术创新运行的文化环境

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一、科学家角色和科学共同体

二、科学的社会组织

三、科学共同体的激励机制和权威结构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一、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经济因素影响的表现:

其一,社会的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其二,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其三,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刺激因素。

其四,经济的发展,生产的发展,还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课题、经验材料和新的实验工具及设备手段。

政治因素影响的表现:

其一,在社会制度层面上,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其二,在社会体制政策层面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将发展科技的可能变为现实,是通过具体的体制、政策的中介作用实现的。

其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对抗是最激烈的政治行为。

二、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首先,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其次,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选择作用。再次,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具有调控作用。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一〉经济支持系统 〈二〉信息支持系统

〈三〉实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 〈四〉教育支持系统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一〉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原理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命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科学技术长入社会经济系统的途径

第一,对于具体的生产过程来说,科学技术作为“渗透”因素和“组织”因素,“并入”生产过程,从而促进生产力要素及其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

第二,对于社会生产体系,由于科学技术的“并入”,可以更新、优化社会生产要素的组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创新,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第三,对于更大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由于科学技术的“并入”,能有力促进社会基础结构和经济环境的改善,使经济运行状态日趋广阔、健全、高效,从而保证全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二、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

三、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四、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

一、科学技术应用中的负效应

科学技术在应用中所产生的负效应往往与以下情况有关:

其一,对立的社会集团中某个集团如果以利己的目的而对科学技术加以损人地利用,则会成为其他人群带来灾害。

其二,如果对科学技术的长远后果和间接影响未加详细审视而盲目地加以利用,则会 祸及自身,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

其三,如果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未加正确估量,而对科学技术加以无节制地应用,则会千万区域性及至全球性的资源环境危机。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

卢梭和伏尔泰的争论。

悲观主义、乐观主义和现实主义。基本要点:

其一,科学技术社会效应的双重性是一种客观现实,科学技术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某种灾祸,福祸往往同存共生,相互渗透。

其二,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社会条件是福祸权衡和福祸分配的制约因素。

其三,在各种社会条件中,利益冲突的社会集团的存在,是左右科学技术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

其四,除了存在着生产单位冲突的社会集团之外,认识水平和观念条件也是影响科学技术社会价值如何实现的重要因素。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调控方式

贝尔纳:对技术的控制,可通过“技术鉴定”和发展“智能技术”去实现。技术控制的一般程序是:技术鉴定;技术选择;决策与管理。

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除技术性方式外,还应包括法律政策控制、文化控制以及伦理控制等各种“硬”“软”控制方式。

第七章 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

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一方面,自然界作为先于人类的存在的各种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类活动的方式及限度;另一方面,人类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要,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使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形态 〈一〉屈从和顺应自然 〈二〉利用和强化自然 〈三〉控制和改造自然

二、人类中心主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由来

人类中心主义,又称人类中心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以人为自然界中心的观点。其思想实质是:把人看做宇宙的主宰和绝对支配者,一切从人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来处理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念萌芽于人类的自我意识觉醒之际。

工业社会中蔓延、膨胀,成为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行动准则和实践理念。〈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双重效应

三、生态伦理学

〈一〉生态伦理学的起源

〈二〉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主张

其一,在哲学理念上,生态伦理学坚持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论观点。其二,在伦理观念上,将人伦关系的行为规范扩展、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其三,生态伦理学更为强调实践性。〈三〉对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评价

四、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一〉生产劳动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纽带 〈二〉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首先,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再次,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形成 〈一〉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弊端

其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破坏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其二,个别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增长损害了全球整体的共同发展。其三,当代人的经济发展危害了后代人的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产生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的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其一,它所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长久的、连续性的存在和发展。其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突破了纯粹经济发展的狭隘界限,具有丰富和全新的内涵,指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包含三层意思:其一,它是一个着眼于未来的战略;其二,它是一个整体战略。其三,它是以人为中心的战略。

二、可持续发展持续战略要解决的基本矛盾

〈一〉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首先,应该转变人们的发展观念,即从狭义的经济增长观转化到以人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共同进步的新的发展观。

其次,以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三,建立很必要的社会调控体系。

〈二〉一国利益与国际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其一,建立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其二,进行国际间的科学技术交流和合作。其三,订立各国自愿遵守的道德契约。

三、国家主导的社会调控体系 〈一〉调控目标

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调控体系,其目标和任务就是在整个社会建立调节机制、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使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逐步趋于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1、调控目标建立的依据

从理论上讲,调控体系的目标是以新的发展观为其依据的。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是以全方位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基本的评价尺度而对社会系统的运行方向和目标所做的庙宇和期盼,其中包括构成社会系统各个要素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调控手段

其一,规划。

其二,强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行政干预。其三,建立健全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其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其五,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其六,建立国际性的合作关系。〈三〉调控前景

1、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并控制其发展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2、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知识经济与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

生态文明时代具有崭新的文化观念。

生态文明以生态技术作为生产体系的基础。生态文明时代具有全面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

二、知识经济是生态文明的现实基础 〈一〉当代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到来 〈二〉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经济。

其一,知识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其二,以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群体为基础。其三,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增大。〈三〉知识经济的社会效应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对政治的影响。

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四〉生态文明的现实经济基础

从生产方式看,知识经济是信纸型经济,它注意通过提高经济的质量、发送经济的结构,而不是靠扩大经济规模、加大资源使用量等非乔力因素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从消费方式看,在知识经济下,科学技术将成为新的消费需求的制造者,它通过抖动更多、更新和高层次的新需要,更新人类的消费方式,为经济持续增长流入活力。

第四篇:科技哲学论文

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的转向及其影响

内容摘要:后期的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体系发生了重大转变,由逻辑经验主义转向日常语言分析主义,这是哲学观点和哲学史上的重大转折。其日常语言哲学的主要观点在于语言游戏说、家族相似理论、描述主义和约定论。这使得语言在使用中才有意义,并标有家族的氛围。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对后期的日常语言界和语言研究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 家族相似描述主义 约定论 影响使用意义

正文:

维特根斯坦在1918年完成《逻辑哲学论》一书后,便停止了哲学的研究。而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并提出“在教学概念与意义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然而经过10年的反思,他决定推翻其前期的哲学体系,由语言的理解是从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来探讨的到语言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而建立后期的日常语言哲学。这使得维特根斯坦由早期的逻辑主义转向历史主义和经验主义,由本质主义转向现象主义;由抽象主义转向描述主义;由结构主义转向语境主义,开辟了后现代语言思潮的领域。

一.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观点。

后期的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发生了重大转变,他认为,哲学家的谬误之处在于诉说不可说的事物,更在于将语言与语言使用的语境与想对应的环境相互分离。维特根斯坦从根本上否定了语言与现实活动

向分离,而提出现实的语言学说,一种博弈或游戏。

1.语言游戏说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建立在逻辑和事实两大基石上的语言意义说,但其落脚点却在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中。他认为语言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风俗密切相关。他提出语言并非是“语言+游戏”,“游戏”一词只为了强调语言的动词性质(1),语言游戏强调的是一种活动的组成部分,或是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2)。它具有付出的社会性、实用性、有效性,是约定俗称的结果。它丰富多彩,变化万千。语言就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做的各种游戏。它只服从于游戏规则,却没有绝对的客观性或指谓对象。

维特根斯坦提出词的意义不在于指谓什么,而在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换句话说“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途”(3),离开了应用每个词都被变得僵硬而毫无意义。他认为语言游戏是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在一定的场合使用的规则活动,语言、规则和使用的活动就是其基本要素,任何一个语词所致的概念和意义并不在与其所指的对象中,而在于其按照一定的规则与其他语词的组合方式中。由此可见,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有意义,作为语言使用方法的意义,只有在于其他语词相互组合中才显得有效。

2.家族相似理论

有语言游戏理论可知,词的意义取决于词的作用,即在环境中与其他语词相互的关系,一个词有多少功效就有多少意义。然而要想给词和概念下定义,找出其意义家族的共同性却是不可能的。比

如说“考虑我们做游戏的那些例子,如纸板游戏、纸牌游戏、球类游戏、奥运会等,所有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如果你考察一下它们,就会发现它们没有共同之处,只是看到相叠盖,部分交叉,彼此类似的复杂网络:有时是总体上的类似,有时是细节上的类似。”

(4)所以有此可见,游戏只是各种游戏的相互叠加,不存在共同的本质。就像在物体上,你不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事物。在行为上,你不能同时踏入即使同一条河流,我们处在一个复杂的世界。至于如何区分不同的事物,维特根斯坦提出有独到见解的“家族相似理论”。他指出,每一个事物都构成一个相似家族,而家族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如体型、特征、眼睛的眼神、不太、性情等等,都是以相同方式互相叠加和交叉在一起的。因此我可以说游戏形成了一个家族”(5)。每一个相似的家族都成为一类质上相似的事物,以此相互区别.然而虽然相似却不同,其家族内部各部分间是相互独立的。

3.描述主义和约定论。

由上面的家族相似论,维特根斯坦对家族内部各部分之间强调多样性、相异性等,这样就引向了对物体的描述倾向于描述与举例而反对概括和抽象。故此,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no looking,only looking ”的思想。比如他在谈到如何做游戏时就指出“我们只应当描述游戏,应当说,诸如此类的东西都叫做‘游戏’。”(6)而他极力反对给游戏下一个定义,说一个概念。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描述和举例。“它只是简单地放置每样东西在我们面前,既不解释也不推算演绎任何东西,因为每件东西都明白可见,不存在解释,而且隐藏的东西对我们无益”(7)这样,当我们遇见某物时,我们只需举例论证即可,而万万不能下一个定义,人的理解是不会超过例证之外的,“不想,只看”自然成为人类的一个主要的方法论原则。这样,维特根斯坦就让哲学从抽象、概括和反思变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或日常语言的简单描述和使用中。

维特根斯坦重申,哲学的谬误就在于一种语言上的疾病。“当语言休息的时候,哲学问题就产生”“当语言像机器一样闲着,而不是当它工作时,混乱就会在我们中间产生”(8)因此,在他看来哲学的目的不是寻求真理探讨事物的本质,更不是在认识中探索,而在于先走出语言的迷宫。而只有“采用语言的日常用法就可以根治语言疾病”,这里需要的是最简单最易懂的语言。所有的语言都只能描述,不能思想,只能看,不能思。而使用语言取代了固定语言。

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对日常语言学的深刻影响

1.对语言使用权的影响。

维特根斯坦从对生活的观察与探讨,使得语言回到日常生活中来,更加重视语境对语言使用的重要意义。他从前期的图像论转化为后期的使用论,通过对现实中的考察,维特根斯坦对量词,名词,带有指称的词予以大加的限制,规定其必须结合语境中才有意义。他

说“对于我们使用意义这个词时,有相当一部分——虽然不是全部——对之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它,一个词的意义就在于其在语言中的使用”(9)也就是说,意义在于使用,词语的意义就是其用法,效用。生活中的各种形式是人们通过日常语言中的各种显现来表达的,这不需要证明,对于不同的语言游戏就会有不同的词语语言的表达。无论是词亦或句子,只有在语境中才有意义,一种表述只有在生活之中的使用才会有意义。

2.语言与对象相互使用

维特根斯坦的巨大贡献还在于其确立了语言与对象的相互使用。而这种相互的关系也只能表现在生活中的相互使用中。对于后期的维特根斯坦而说,其语言主要是指语言的日常性,而其思想也对以后的日常语言哲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在于实现并发挥生活中的日常性,使用性。语言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对的熟悉感,这种熟悉感在于双方之间都有可诉说性。什么对象都可以在说中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由对象与语言之间的共享一致性,以及这种一致性的可分析建立起来的”(10)通过对语言的实际中运用,来达到行动作用。

3.语言活动对后期的影响

后期的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活动观对后世的整个日常语言界乃至整个哲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语言活动能够带来细致明了的语言表达,也能够感觉到事物的存在,而这种存在也能随时被利用起来,这种利用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运用。并且这种运用具有强大的自我感觉活动,这种活动取决于自我的选择权,然而被选择的是我,具有选择权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表达出对象是明确的,语言是清楚的,用这样一种清楚的语言观来表达明确的对象,语言不但要在使用中才有意义,更多的是要与现实中的对象相结合,二者相融。

三.结束语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的转向对日常语言哲学和现代语言界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维特根斯坦关注日常生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关注语言和对象的相互融合,关注语言的活动,关注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来表达其意义。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转向主要在于对日常语言哲学的分析与论述,而对着一重要思想加以研读深究,有助于我们研究逻辑语言主义以及语言论的研究。

第五篇:哲学与人生提纲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答: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三纲八目”的内容,解释“八目”中每一目的内涵。看法:“八目”与当代青年的人生发展?

答:“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三纲;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目。

“三纲”与“八目”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其现实的依据的。三纲以“止于至善”总揽“明明德”、“亲民”两个子纲,两个子纲下统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个德目。八个德目又以修身为核心,依序递进,并把前几个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一个子纲上——“明明德”,把后几个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二个子纲上——“亲民”。

这样,三纲八目以独特的框架构建了一个封建士人的人生图式,为“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的天下读书人规定了一个人生理想,也规定了一个人生方向。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致知

: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

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

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

修身 :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齐家:就是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要实行恕道,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纲八目学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儒家学派的对人的教育的根本思想,其充分肯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对人的教育,总结出了一个人的修养(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综合素质)是成就事业大小的衡量标准,并且对一个人要成就如何的事业,走什么样的方向提供崇高的指导。正是这种思想造就了中国后世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辉思想。

3: “天下莫弱于水……莫能行”解释这一段话的含义,对你为人处事有何启示?

答: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七十八章》)”。

译文: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因为没有什么能改变它。水柔胜刚,弱能胜强,天下没有不知道的,然而却没有实行的。

点滴的雨水,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所谓“滴水石穿”;而洪水更能以排山倒海之势吞没一切,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柔弱胜刚强,世人皆知而不能行,众人难以做到的事,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4: 本课程在讲述哲学的功能是,曾引用并阐述相关学者这样的一句话“哲学是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㈠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系统地反思人生的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区别——

除了哲学之外的其他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也就是使你掌握某种具体的专业,掌握某种特殊的技能,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将来你可以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我们把这称为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就是成为一种“专门人才”;

而学习哲学,使你作为人能够成为人,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这是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也就是哲学的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㈡对人生的认识——人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人和动物都是一种生命活动,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动物是一种生存的生命活动,而人是一种生活的生命活动。

生存是一种无意义的生命活动,生活是一种寻求意义的生命活动。

人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实现了生活的现代化。所以人的存在是超越性的、理想性的、创造性的存在。这才是人的存在。

㈢对人生的认识——人的存在,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

什么叫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的过程而已”。人的这种活动的过程,成了人的历史。我们的实际的生活过程,构成我们人自己的生活的历史。人的自己的生活历史,就是我们每个人成为人的过程。我们每个人成为人的过程,既构成了历史的前提,又构成了历史的结果;而人只有首先作为历史的结果,才能够成为历史的前提,因为每代人总是上代人遗留的文化的产物。我们正是在历史文化的进程中而成为今天的存在。

5:孔子“仁”的内涵?

答:孔子把“仁”作为较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1 “仁者人也”

《中庸》中记载孔子答哀公问政的一段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这就是说,“仁”是人的类本质,是以亲爱亲人为起点的道德感。2“仁者爱人”

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智者是知人善任,尤其善于识别人的人。

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4“克己复礼为仁”

5“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6:“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中“五者”分别是指什么?其含义如何?

答:恭、宽、信、敏、惠。

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7:道德经是如何论“水”的?

答:“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最高尚的品德就应该像水一样:水具有滋养万物生长而不争的无私德行,它能赐予万物以利益,而从不与万物争利益,因而最接近于所谓的道。“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的确,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对于世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正是有了水的滋养,植物、动物才得以生长繁衍,世界才变得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水还作为重要的能源以水力发电形式便利人类多姿多彩的生活;水还以千变万化的姿态,或飞泉、或小溪、或湖泊、或大海,来装点五彩缤纷的世界,给人类美的享受。可以说水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非常巨大,但是水却默默无闻的流向低处,甘愿处在一个谦卑的地位,具有至谦之美德。由于水的谦卑,永远往低处流,不断的汇集承接点滴水流终于变成江海,即使世界上最宽广的海洋也不会拒绝其他水流的汇入。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拥戴和支持,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包容,成就了海洋的浩瀚与伟大。水的三德:为而不争 —— 善利万物而不争;低洼意识 —— 低姿态、高境界;以柔克刚 —— 柔弱胜刚强。

水有四性:适应性

渗透性

包容性

原则性。

下载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教案(2012版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教案(2012版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摘要:科学的自然辩证法,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及科学技术观,对于科学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以中国举办奥运会及地震灾难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论文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2014级苏州研究院机械工程学院自然辨证法结课论文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摘要:无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对它的依赖越来越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所有领域都渗透着科技的......

    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摘要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整个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依靠创新,科技与经济的进步则依靠于技术创新。创新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而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

    哲学教案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中国古代成语的寓意。马克思的话对后代人的影响,以及中国治国的方略体现的道理。 能力目标: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自然辩证法作文——科技与文化[5篇模版]

    自然辩证法作文 ——科学与文化专题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类活动的记录与沉淀,是人类的高级精神生活。文化包含了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思想和理论,是人......

    科技改变生活(提纲)

    科学改变了生活(提纲) 杜佳桐 一、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到处都是现代科技的影子。 二、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谈随着科学的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给我们带来......

    科技报告编写提纲

    附件3 科技报告编号: 公开范围[延迟时限] 科 技 报 告 报告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支持渠道: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底蕴(提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底蕴 谭清华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辩证唯物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二)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