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诸暨人文精神核心勇与和
“勇”与“和”
——诸暨人文精神之核心
“勇”是有胆识、有闯劲、有气魄的褒义词。千百年来,我们暨阳儿女沐浴吴越厚重悠久的历史精髓;深谙吴越文化之内涵;散发吴越“勇士”独特的魅力;敢为人先、勇往直前、可歌可泣!而诸暨人文精神的另一核心“和”,北大季羡林教授是这样诠释的:西汉匈奴王为了与大汉朝和好,送给汉武帝一块镌有“和”字的宝玉,意为“以和为贵”,而传至诸暨则是和衷共济,共谋发展的深义。越国范蠡弃官从商,毅然勇闯商海,经营一方财富,在“重农轻商”的当时是何等的难能可贵!他为诸暨人开创了敢为人先、革故鼎新、宁折不弯、和衷共济的先河;他是诸暨人从物质到精神和谐发展的创始人;也是诸暨人文精神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更激励引领诸暨人开创崭新的未来。
诸暨人有“勇气”更有“大气”。
诸暨地域“七山一水二分田”,地稀人稠,谋生不易。即使有着“耕读传家”的传统,也仍有不少有识之士倾家所有,远赴都城赶考谋生;不惜千山万水,长途跋涉,也“未有成就誓不还”的“勇气”和“大气”。“枫桥三贤”的“不安耽”,不走寻常路的大胆创新,是一鸣惊人的艺术奇葩;是暨阳儿女的 “人中之龙”;是大气勇敢的“暨阳猛士”;是智勇和三全的诸暨人文精神的楷模!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如今的诸暨人足迹遍布世界,早已突破狭窄的地域观;有有序竞争促发展的韧劲;有海纳百川的学习包容精神;是典型的毫无虞虑的大气。
不仅如此,诸暨人还是追求和睦融洽、团结协作、和衷共济的典范。有人误以为诸暨人是“木柁”,是不了解其粗中有细、讲勇气重义气的和气。有人误以为诸暨人是“倒背钿筒”,是不了解其豪爽乐观、乐于助人、不计得失、以和为贵的精神。有人误以为诸暨人是“三勿相信试试看”的硬碰硬,是不了解其迎难而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充满执着自信而又尽力尽理维护、争取自己权利的内驱力。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诸暨人一日千里,已学会把“勇”与“和”科学地融会贯通;已学会反思总结自己走过的路;已学会弘扬精华、摒弃糟粕的恢宏大度;以争创全国二十强为奋斗目标,以发展和谐新诸暨为最终目标。诸暨为把“勇”与“和”铭记于心,德才兼备,走品牌发展之路;与一切友人携手共进,树立建设新理念,探索发展新思路;继续开拓进取、和衷共济;把诸暨人固有的“勇”与“和”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使物质、精神文明和谐繁荣!阳光下,暨阳大地熠熠生辉,相信诸暨人文精神在历史前进的钟声里定将流芳百世!(作者章柏权)
第二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如何对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张志超
(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 天津 300161)
摘 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科学与人文的划分,是在工业文明占据统治地位以后才出现的事情。在今天,这两者的区别甚至对立日益明显,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关注,科学与人文的争论也日趋激烈。
在今天的中国,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讨论非常热烈,可是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以及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仍不甚明了,甚至存在着许多误解。1 科学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二者的联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对立而言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由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影响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从而人为得将这两种精
神对立起来。但事实上,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具有统一性:
1、从人文视角来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精神主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也是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第二,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既能促使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迈进,是科学作为一种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根本文化精神;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所体现的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根本的文化精神。
2、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是科学批判精神对神学蒙昧主义的超越;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把人从繁重的单调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些无一不充满着人文精神。
3、从人文精神与科学研究创新的内在关系角度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统一性:
首先,从科学创新和突破的特点看,科学发展到现在这种高度,特别是基础理论,要想再有突破,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刻性是前提。而这又以来于长久地、专注如一的把思想集中于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即沉思和反思。人类科学史的实践表明,只有一个从不关心自己,以追求超个人的东西为目标的人,才能摆脱形形色色的个人羁绊,去研究那些具有崇高意义的理论。
其次,从创新过程看,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崇高、最有趣,同时也是最伟大的精神冒险,要取得某种突破,不知要经历多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克服多少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经受多少挫折与失败的打击。没有纯洁的心灵,没有一切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社会和人类的利益为依归的崇高品质,是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做出重大创新的。
最后,从做出创新成就的结果看,从事科学探索,作出创新成就,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在经济上也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但这只是指其自然而然的结果而言,而且这也只是一种理想的结果。而事实上,在一个时期内,创新者常常不仅不能因自己的创新成就得到任何好处,还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这种只对社会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有坏处的事,没有纯洁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人是无法做到的。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项崇高无比、神圣无比的事业,研究者心灵的纯洁是创新、突破的内在要求。因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统一的,也必须统一。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探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途径和共建方式结束语
第三篇: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次作业
理实0902班
司浩楠
4096003
5成功的指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司浩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备受关注.有句话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对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理解也因人而异,通过学习我也有了一些自已的认识和想法,也许有些感性,希望能和老师分享吧!
我觉得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科学呢,我认为凡是能够被重复证明的事物,均是科学的。因而,科学不是某一种事物,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经得起考验能够重复和证明。科学精神,狭义的科学精神是指在自然科学中科学研究活动如科学理论的形成、技术发明的创造和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人们应该遵守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狭义的科学精神可以称为“科学研究精神”。
从定义上看人文精神,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总之,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所以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融合的过程中,应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要使我们在 21 世纪中立足、生存、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一个人的创新精神需要有两大精神支撑,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因此,我们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得到协调发展。就我个人而言,在大学我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让我有时候不知所措, 在大学,各类讲座及“讲座书”风起云涌,虽然由于受到时间、地点等限制,听讲座的人还不太多,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参加过多的讲座,但我读了许多“讲座书”,这类不下20种之多的包括《在北大听讲座》、《在清华听讲座》,以及在牛津、剑桥、哈佛听讲座,以及《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等在内的“讲座书”,让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了起来,同时影响着我以新的态度面对生活和社会中的种种事和人.记得一本书中,杨叔子院士说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因此,“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这个知识,这个认识,越符合客观规律,就越真,就越科学”。“人文
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这个知识、认识、价值、伦理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善”。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终极关怀”的“求善”的人文精神,作为“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求真”的科学精神,无疑对校正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我很同意这种说法, 理工科教育环境偏于单一,文化陶冶偏弱,我是理科实验班的同学,每天面对着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常微分„„着一系列的理科课程让我们的思维严谨的同时也僵化啦,创新思维扎根于文化修养所以我在学习任务之余还经常涉猎文学类,科普类的作品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感悟能力„„
此外,在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我还会找一些相关的科学文献,开拓自己的眼界,拓宽自己的学习广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结合自身谈了谈,关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认识,和其统一关系,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严格做到了标准意义上的统一,但我在学习生活中上的确看到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理性的同等重要性,并使自己尽可能的向其靠拢,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不仅具有足够的科学精神,而且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修养;不仅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更好的提升人格修养,培养与他人交往、与社会融合、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并坚持去做一个兼备科学精神、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人,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四篇:阅读教学与人文精神渗透
阅读教学与人文精神渗透
-----谈谈《报任安书》的人文精神
攀枝花市西区第十二中学 陈国琼
关键词:人文精神
司马迁
历史使命感
勇气和精神
人生价值的实现
内容摘要;人文精神的缺失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语文教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感染。《报任安书》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又是非常丰富的,如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巨著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在挫折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等,对学生都是很好的教育,挖掘其人文精神内涵就显得特别重要。
08年的高考结束后,点击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我们可以发现,对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关注是相当多的,有几个省市的作文题明显地指向了这次的抗震救灾。如四川卷的话题作文“坚强”,安徽省“带着感动出发”,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不要轻易说“不”,从这些作文题来看,命题者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自我、关注他人。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却深深地感觉到,人文精神正在一步步远离我们的学生。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有效地挖掘教材所选课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渗透点,让学生很好地接受人文教育。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等。根据相关定义,我们可以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其实,人文精神离学生并不遥远,他们所学的课文中就有很多例子。如《赤壁赋》和《兰亭集序》中两位伟大人物对生命的思考,对学生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在此我们重点来分析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将之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素材。
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根据历史记载我们知道,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遭受了令人难以启齿的宫刑,按理他应该自裁,但正如他在本文中所写的那样“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之所以隐忍苟活,是因为他还没有完成父亲的愿望。完成父亲的愿望是他苟活的一个原因,其实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所表现 出来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临终之际向司马迁倾述了自己著史的宏愿:“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於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从这个遗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谈作为史家的高度责任感,司马迁也有很深的触动。司马迁在病榻前流泪表示:一定要继承父亲遗愿,“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所以继承父亲的志向,完成编修历史的任务,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动机之一。
司马迁写《史记》,也是为了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司马迁所生活的时代,汉朝统一大帝国已建立几十年,汉武帝时期在巩固大一统政权方面又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需要有人把它记录下来,将古今进行比较,完成宣扬汉朝的历史使命。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说得很清楚:“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后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於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这段话表白了他以孔子为榜样,编修历史以端正世道人心的热切济世情怀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因为这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著作。从相关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史记》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中国通史。在纵的方面,它记载了从传说时代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大约3000年的历史。这部通史贯彻了详近略远的原则,特别注意当代史的撰述。全书130篇中,写楚汉战争之后百余年史实的占半数以上。《史记》一方面发扬了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其实更重要的是为了突出宣传汉朝的功业,完成宣传汉朝的历史使命。横的方面,它记载了中原地区以至西到中亚,北至大漠,南至南越,东至大海这一广阔地域上各民族及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历史活动。在记述范围上,它几乎囊括了社会历史所有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交通、民族、民俗、宗教等各方面内容。所记人物则包括社会各阶层,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者、游侠、医生、以至农工商贾,都在书中得到反映。可以说它是一部组织严密、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巨著。广阔的时空与丰富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史记》也就成为前无古人的开创之作。
二、在挫折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难免会遭遇挫折。有些人,将挫折看成是一种挑战,不断地努力奋斗,从而无数次超越自我,达到一个新的人生高度;有的人,稍有不顺心,就怨天尤人,仿佛他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前者淡化了挫折带来的痛苦,鼓起勇气,主动出击,推开了一扇希望之门;而后者,坐在已经关闭的门前恸哭流涕,这无疑只是坐以待毙。司马迁是前面一种人。
在古代有许多残酷的刑罚,但宫刑是其中最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一种。它带给 2 受刑者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巨大伤害,更主要的是使受刑者的心灵蒙受了永远的耻辱。它使正常人身体残缺,心理残缺,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再也不能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活着。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曾经也想到了死,但他最终选择了活下来,他不甘心于无声无息地老死于野落荒村,不愿屈从于命运的安排,相信只要自己是一块金子,总有放出光芒的那一天,因此,他认为只有文学才是他赖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好武器,一方面文学可以用来抒写自己内心的愤懑,表白自己的人格,向黑暗的社会抗争。另一方面,文学还可以传世,不至于使自己的名声,文学才华被埋没,而使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文不值。前人在困境中愤而著述的故事也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在文中他这样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于是他把痛苦耻辱全都埋在心底,调整心态,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狱中发愤著书,终于倾尽他毕生的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三、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
中国有一种传统理念:“士可杀不可辱。”不甘受辱,视死如归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壮举。司马迁绝不是怕死之人,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他而言,活着,实在是比死沉重万分!但司马迁对自己生命的存在和归宿有着这样的认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功成名就,壮怀激烈从容赴死,固然是“重于泰山”,而事业没有完成,陷入绝境而默默无闻地死去,则“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司马迁之所以“减死一等”,自己向皇帝提出接受宫刑,甘心受辱隐忍不死,是为着“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这是司马迁的生死观:人生事业,超越死生。这一选择,无疑是比死更加艰难的“伟大的痛苦”。这种超越精神的伟大之处在于,在生活的绝境中心中始终怀着希望,在屈辱和痛楚中保持进取的自信和尊严。这种精神也来源于伟大人物身上:“且西伯,伯也,拘于□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司马迁忍辱负重,想要自杀而最终选择了活下来,为的是“退而论书策”“曼辞以自饰”。这种超越死生超越时空的理念,是人的灵魂的净化、人的思想的升华、人的价值的实现。
其实生命的真谛就在于追寻。追求不同,价值体现也就各不相同。世间万物中,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感觉到了自身的尊严与价值,在家庭中,我们有了家庭价值;在社会中,我们有了社会的价值。任何一个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感觉不到自己存活的价值的人,是不幸的,也是痛苦的。
《报任安书》体现的人文精神是丰富的,远非上面几点所能概括。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文本,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教师将作品中的有关精神品质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让人文精神的光芒能够一代一代地闪耀下去,那么当他们面临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候都能从容应对,坚强地活下去,使他们的生命也能彰显出绚烂的色彩。
联系电话:***
第五篇: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天津工业大学世界科技文化史
世界科技文化史结课作业
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姓名:王 大 海
学号:091031091
5专
班级:机自099
学校:天津工业大学
2010年12月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的实践基础。应使对今天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要融和与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保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融汇中西,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的条件下构建和谐与融合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要求。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从古希腊开始,科学精神就在西方世界开始萌动,古希腊科学中的理性精神、分析精神非常的发达,柏拉图的理性主义还使理性负载着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样,亚里士多德才有可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形式逻辑体系。而突出表现在近代,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更是把理性推崇到了万能的地位,认为理性可以达到人的一切目的。如在康德看来,意志行为惟有合乎理性。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由于客观精神与理性精神的复兴,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近代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全面繁荣。突显出来科学精神的大旗更是在波澜壮阔的现代科学革命中表现出来。历史把科学精神推向了人类精神的核心地位。科学精神的演变与发展凝聚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而何谓科学精神?在美国科学史家默顿看来,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他进而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虽从未被整理过,但从科学家在习惯中,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在对触犯精神气质的行为的道德谴责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道义一致性,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而从科学认识方法的视角,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指出科学精神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物本—物化—对象化,这就是这种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核。”在我国,明确提出科学精神并提倡“弘扬科学精神”的是任鸿隽。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推进,黄昌款、胡适、毛子水、屠正叔等对科学精神的研究从而使这问题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而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从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牛顿、波义耳等人身上,总结出了科学精神的几个特点,它们分别是:不盲从,不附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等。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拓宽了科学精神的内涵,赋予科学精神以新的时代特征。科学精神是科学实践中
逐渐形成并不断表现出来的情操、气质、品格和特征,它是时代的科学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现代社会实践要求人们反思以往对科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求全面认识科学理性的作用。科学探索就是要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把握其本质及内在的规律性,反对用任何形式束缚人们追求真理的思想和行为。科学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理解它。科学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与创造。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宣传和探讨“科学精神”的热潮,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充分展示了科学精神及其巨大作用。
人文精神是从人文文化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髓。它以人为尺度,注重形象思维和整体综合,开掘主体生命内在的体验、感悟和直觉,人文精神突出了人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人文精神就其核心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上。人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也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中把握人的价值,人还要处理好人自我表现的超越性的问题。作为一种延续下来的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注重对个体的关注,夸大物欲作用,忽视精神价值的单面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也即通常所说的对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指“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实践原则,这种原则是评价一切实践活动结果的根本尺度。人文精神把人的利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人文精神是推动起一种有别于科学认识的探究活动,去展现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它与外间世界的交相辉映。以人性、人文理念来观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活跃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中,是一种理性意识与非理性的体验的结合,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知识形态,也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应承担消除人文危机的重任,为人类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开创一片新天地。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生的,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现象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规律的,其基础在于社会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共同的基础,其共同的根基就是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而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也是人。许多科学家还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这样主体层
面的科学精神中也包含了人文精神。科学界的优秀分子意识到自己从事的科学工作对于社会、人类的责任,从主体层面把科学精神理解为科学家的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精神价值。杰出科学家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如怀疑精神、敬业精神、奋斗精神、献身精神。这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层面,人们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深入实践的行动,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与统一建构。要在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大科学观,这种大科学观中蕴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气质和广博内容,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科学视野和实践价值。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撇开种种理论上的谬误,回到马克思说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本身,才会确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来就是统一的。科学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精神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融合在一起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科学精神根植于人文精神之中。科学作为一项探求知识和真理的认识活动,体现的对真理的无私追求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前进。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不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不也是充满着人文精神吗?科学精神就是人类一切美好、崇高、值得肯定的精神品质,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
然而,在我们所在的大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决定了大学的文化生活,而大学的文化生活又决定着大学的风格,影响着大学的运作行为,影响着师生的气质和品性,进而形成一所大学特有的价值观念、学风、教风和校风。它决定着大学的形象,使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那些具有个性的大学精神必然能形成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大学精神作为整个国家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形成后的大学精神也反过来影响着社会文化的长远发展。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弘扬和发展人文和科学精神。首先,我们应该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生活中注意我们的大学生形象,将这两个精神融合的注入我们的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