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联盟学校同交流 德育共享促发展
联盟学校同交流
德育共享促发展
12月12日,在我校副校长的带领下,全体班主任及德育线开展工作的一行50余人共赴联盟学校桐乡一中,开展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的联盟交流活动。
首先,一中德育副校长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概况和德育工作,学校秉承“勤奋、守纪、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勤学、好问、求真、有恒”的学风,全体教职工发扬“严谨、善教、正身、育人”的优良教风,踏实工作,锐意进取,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特别是文化立校,品质立人的理念,培养“品行高洁,学养深厚,个性鲜明”的学生,更是站在德育树人的高度来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对我的感受非常深刻,特别是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平时可能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多,通过学习交流,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品行,学养,个性都是同等的重要的。
其次,班主任代表,胡晓燕老师给我们做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班级管理报告,强调班级管理要从细微处入手。见微知著,从细节中认识学生;言传身教,用细节教育学生;落到实处,用细节规范学生;无微不至,用细节关爱学生;循循善诱,用细节感化学生。这些在我们自己的平时班主任工作中都在做,给我的感受是要做有心人,要注重方法,把自己做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积累自己的资料和经验。
最后,年轻的班主任苏阳为我们介绍了《主题班会课中的微情景》,强调主题班会的情境呈现,短小精悍;情境选择,贴近生活;情境设置,利于交流。并跟我们分享了自己几个主题班会的案例。毫无保留地将一线工作的真实感悟、所见所得分享给我校教师。这对我的启发最大。
主题班会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学生展示自我和锻炼的平台。但是,目前学校主题班会普遍存在内容不具体、缺乏创新、缺少特色、德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班主任在班级的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主题班会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内容和组织实施环节。也就是说取决于主题班会内容必须丰富,实施环节必须紧凑,操作必须科学合理。主题班会课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它具有其他课程教学的一些共性,其中包括它具有其他课程一样的可复制性,开展精品主题班会活动是提高主题班会成效的一个可行途径。
第一类是全校性定主题的班会活动,学校可以统一制作操作性强、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班会,由组织能力好、教学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上示范课,全体班主任进行观摩,然后把它在全校各班推广。实施精品主题班会一是可以提高主题班会质量;二是可以提高班主任组织主题班会能力;三是可以利用集体智慧,减少班主任从找主题到写方案及组织实施过程的精力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类是班主任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制定的主题班会,苏老师的这个讲座我觉得就很有用,平时的班会德育教育可以用当下较为先进的微课形式开展,不在时间长短,要注重实效,同时学校也可以把做的好的精品主题班会微情景课件进行编辑整理。做好精品主题班会的方案或教案或课件的收集和整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资源,推动主题班会上水平上台阶。这与我校的德育资源包的构想是一致的。
第二篇:共享采购联盟第一届采购交流大会纪实
共享采购联盟第一届采购经验交流大会纪实
19群闫凤玉
3月26日是共享采购联盟第一届采购交流的好日子,对于我这个刚加入群没多久的新群员来说是个认识同行的好机会,也是学习的好机会,平时工作也比较忙,极少在群里和大家交流,更何况今天参加的有24个群的会员。在这样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从接到请柬的那天起我就十分激动。
天气真好,很早就起来了匆忙赶去坐车,龙岗到聚会地点还真是有点远,8点就坐上车了,一路上咱们19群的群主夏丽娟就电话和短信在催了:“都开始了,什么时候能到?”“还在路上呢,我尽快赶来。”由于没有直达的车,到科技园后就赶紧打的过去,一下车丽娟就已经在门口等我了。拿出手机一看,十一点多了,见到丽娟我特别不好意思,不断地说:我来晚了。抬头一看,好气派的酒店,几月未见美女丽娟晋升为漂亮妈妈了。我戏称她是我们的国宝,是我要保护的重点对象。和她一路走进电梯,一路攀谈。一会儿工夫电梯就停在十一楼的门口了,一下电梯就看到一条大横幅“共享采购联盟第一届采购经验交流大会”,像是在欢迎着每一位来参加的同仁。
从横幅下面经过,正门口旁边站着一个身穿西装的帅气男孩,丽娟介绍说:这是李阳。同李阳握手认识后,推门而入后,我不禁大吃一惊,来参加的同行真不少,整整齐齐地坐在下面一排又一排,最少有二百来人,讲台后面的背景墙上用暗红的底色,镶嵌上白色字体,大方美观。第一行印上共享采购联盟,第二行印的是:第一届采购经验交流大会,两行大字格外醒目,左下角是三行小字也是今天交流的主题:如何应对当前原材料疯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如何开发优质供应商并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右下角是三位赞助商的公司名称和所经营项目。讲台上站着一位教授级的长者夏教授,正在聚精会神地给台下的同仁们请解采购与供应关系定位应用战略,精通的专业知识,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赢得台下阵阵掌声。讲台旁边印着一份特大的精美的宣传资料,写着采购联盟的成立日期,发展历程:
共享采购联盟简介
共享采购联盟成立于2007年8月22日
总部位于中国深圳,会员由全球各行业的专业采购人员所组成 是一个专业的非盈利性社团组织,目前联盟成员已超过三千人。
除深圳总部外,已在北京、上海、广州、东莞、惠州、中山、浙江以及重庆成立了分会。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采购团体。
我们的宗旨是:资源共享、广交天下、排忧降压、团结互助
所有个人会员终身免收会费,真诚欢迎全球采购加入!
原来共享联盟成立得很早,只是我在四年后才知道,真是落伍了。从06年到10年一门心思打理家乡论坛,再也没有参加相关的专业交流了,幸好是丽娟介绍我加入了共享联盟不然我还是像个与世隔绝的人了。我还在沉思着,丽
娟扯了一下我的衣服,我才回过神来,她带我走到讲台旁边的一张登记桌上,那里坐着几位美女同仁,正在付出他们的辛勤劳动,忙着为新进来的同仁们登记。
简单登记完毕后就站在旁边听教授讲课,其中有些内容和我06年听的课程差不多,采购的理论知识还是相同的,只是各位老师的表达方式不同,和我们自身的理解不同罢工了。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得真快,到了吃饭的时间了,会员部的同仁们分群给参加的采购同仁发餐票。上午的活动也就到此结束了。
午餐的时候我和12群的冯丹霞,廖正传,我们19群的丽娟,万秀同坐一桌,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聊天,除了丽娟外其余的都是第一次见面,但我们都感觉很亲切,仿佛是多年的朋友,轻松快乐度过了午餐时间。
下午的活动更丰富,首先是主持人LINDA宣布各群的采购同行合影,从管理群到24群按群合影,今天参加的美女帅哥还真不少,还有几位美女妈妈,虽然有些群前来参加的仅一人,我们19群参加的人数也是比较少的,仅五人,我,夏丽娟,伍万秀,李华,赖松谊,万事开头难,只要跨出了第一步,紧跟着就容易了,随着共享联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来参加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趁着合影的时间,各位同仁都在积极地交换名片,这时有赞助公司发小礼品了,一个方形的小盒里装着一个黑色的小包包,拉开拉链里面全是女士用品,指甲剪,眉夹等等。
合影完毕主持人LINDA宣布下午的活动正式开始了,首先请出的是资深采购经理人冯姐老师分享她的采购经验,冯姐她在采购这个行业工作14年,应该是今天到场做采购工龄最久的,冯姐做到今天这个位置,仍然不断地学习,她丰富的采购经验,专业的采购知识和应对供应商涨价时的对策,让我们受益匪浅,冯姐还不断地邀请各行业的采购上台交流工作经验,和她们应对涨价时公司的对策,有手机行业的,汽车行业的,医疗器械行业,还有军工的,各行各业都涉及到了。由于我从事的也是一个特殊的能源行业,我也有幸也上到台上分享采购经验,说实话,虽然我入这个行业也近七年的时间,也在06年参加过专业的采购知识培训,并拿到深圳首批采购师资格证,也参加过多次大型聚会做过多次主持人,但是今天面对台下的众多的采购精英,我不免还是有些自卑,所以显得比较紧张,说话中也有些语无伦次,但愿没有吓到在坐的同仁们。由于时间关系,交流的时间已经超出计划的时间,交流只能结束,大家感觉意欲未绝,只能期待着下一次聚会早点到来。
接下来主持人宣布颁发元旦晚会的获奖,首先颁发2011年元旦晚会优胜奖和三等奖,赞助商是颁奖嘉宾,优胜奖的奖品是精美的荣誉证书,三等奖奖品除了证书外还有奖杯,奖杯制作非常精美,高档。颁奖是参错进行的,发完三等奖后出场的是我们的陈雪鹏会长,由他介绍采购联盟会员部领导,并一一介绍了:于培金副会长,今天的活动主持人也是我们采购联盟的秘书长LINDA,和六大部门的部长:分别是组织部长高赢华,会员部长季岳培,财务部长古燕飞,外联部长袁方芳,宣传部长黄小梅,社团部长丁文纯,并邀请各位领导一一上台讲话,东莞分会会长燕大侠和副会长刘永平,中山分会副会长王红艳和王余荣,都发表讲话。当陈会长说到一位来自福建福州的采购朋友,大家都投来感激和赞许的目
光,真的感谢她千里之外赶来,她朴实的话语让我们倍受鼓舞。接着主持人着重将今天的赞助商都一一作了介绍,并表示对他们的感谢。颁奖在继续着,还是继续请出赞助商来颁发元旦晚会的二等奖和一等奖,奖品仍然是非常丰厚的,虽然在元旦晚会时我还未加入此群,但是从今天的场面能感受到元旦晚会的盛况,节目一定非常丰富,精彩纷呈。
颁奖完毕后陈会长一句幽默的:我又来了,陈会长给大家介绍采购联盟的历程,和共享采购群五年计划和目标,他讲到:共享采购联盟不但要在国内发展起来,也要在海外发展起来,希望在五年之后前来参加的会员过万人,掌声一次又一次打断他的精彩发言,陈会长是位有思想有抱负的人,共享采购联盟这个年轻的团队在陈会长的带领下一定会有更好的明天,我们拭目以待。陈会长的热情洋溢的讲话把今天的活动推向了高潮,同时也接近了尾声。
当主持人宣布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会员部的同仁又开始辛苦了,他们给参加的会员发放纪念笔记本和共享联盟简介宣传纸,笔记本上印着共享采购联盟第一届采购交流大会的字体,笔记本分黑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手拿来着今天的礼品和笔记本我特别的感动,今天的活动举办得圆满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我们看不到的是会员部筹备组的同仁们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从宣传,印制,喷绘,荣誉证书,奖杯以及会场的安排布置,组织一个如此大型的交流大会,得花上筹备组们多长的时间啊,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在工作的,利用工作之余占用他们的休息时间来为我们做这样的活动,我想对参与些次筹备的会员部同仁们说声:“您们辛苦了,谢谢您们”。
最后是照全体大合影,这就辛苦了我们的摄影师了,如此庞大的队伍人人入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在照不下了,于副会长干脆坐在了地毯上,并摆出了个最酷的POSS,摄影师赶紧按下快门照下了这个精彩的瞬间。
第三篇:学校联盟捆绑交流报告
关于学校联盟捆绑交流报告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力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搭建教师、学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以共同发展远景为纽带,四校合作。通过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学生活动、学校文化等方面互动交流,形成“学校联动发展,教师协作提高,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增强各校整体实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盟学校的联系,分享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与经验,帮助教师共同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县中学特选派4名优秀教师来我校支教,将中学的优秀经验带到我校,是我校不断缩短与县级学校教学的差距。而我校也选派了2名优秀女教师进行上挂学习,他们将认真学习兄弟学校的教学优点,上挂结束后根据我校的不足,提出更有效的教学措施。
县中学特派优秀教师努尔孜开西主任、娜孜依古丽、玛尔帕努、江怀茂、徐磊等教师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送课下乡活动。在下乡教师的示范课上,我校教师明显感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以及今后需要努力的方面。这就是当初结盟兄弟学校的最初目的。
同时,县中学、县小学还会定期安排我校教师上县听课、学习。县级学校有示范课或从有市级教师进行教师培训时,都会选派我校教师一同学习,一起进步。我校卡西盘、古丽曼等教师就从县级学校带回许多优秀经验,并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课堂,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今后的联盟学校的交流思路,通过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五校领导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整体提高。
1.名优示范。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结合各校教研课题,四校联合开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示范课活动。通过名师、优秀教师示范课、送课到校等活动(其步骤是:按照学校初选、联盟学校推荐确定人选、送课到校等程序,开展“示范课展示及送课下乡活动”)密切学校间的往来,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增强四校的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2.开展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为各类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升搭建成长平台,全面促进各层次教师教学整体再上新水平。主要开展“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两个年龄层次的课堂教学比武活动,打造人人争做课堂教学先锋的良好氛围,促使教师教学全员上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创建人民满意教育的卓越品牌。
3.做好联盟学校内部干部、教师交流与教师的结对文章。年内拟互派1-2名干部、教师到对方学校交流任职;同时注重联盟学校教师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行动。通过相互面对面、电话、QQ、E-mail等方式随时联系。结对教师互换电话号码、互加QQ好友,建立五校教师共同的QQ群,所有教师都在其中,即时“一对一”、“一对多”的进行解惑答疑、教学研究、互通有无,充分发挥五校联合的规模优势。
4.网络教研。网络交流合作仍然是今后校际间合作的重要形式,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四校建立QQ群,平时学校各项工作安排、规章制度、活动方案与教师的典型教案、课件、反思总结等都及时发送到群里,形成四校资源共享。开辟四所学校共同参与的专属网络教研平台,拟定以四校分别定期发主题贴,其他三所学校跟贴的形式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第四篇:交流共享文章
从“小和尚剃头”谈习惯性违章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个小和尚学剃头,老和尚先让小和尚在冬瓜上练习,等熟练之后,再给人剃头。可是,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就随手把剃刀插在冬瓜上。后来,他给老和尚剃头时,也随手把剃刀插在老和尚的头上。
这个故事虽然让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说,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了某些企业,由于习惯性违章,造成了多少起本不应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结果,人被伤残了,甚至走上了不归路,不仅如此,还使企业和个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分析来分析去,原来,这个罪魁祸首就是---习惯性违章惹得祸。
那么,在安全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杜绝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呢?首先就是要找到习惯性违章的成因。通过对学习过的违章案例进行分析,我认为违章者存在以下几种心理状况。
(1)侥幸心理
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烦琐或机械,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不是违章行为。况且认为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2)取巧心理
在远离班组、仓库的工作现场,因路途较远,或操作中有重复性操作内容。一些工作人员贪图方便、怕辛苦,嫌来回麻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程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的现象,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工器具和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3)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不是凭借安全生产工作规程而是靠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还有部分作业人员自持技术高人一等,按规定作业前应到现场核实设备,但是自持自己熟悉现场设备系统,逞能蛮干,往往出现违章操作或误操作,造成事故。
(4)帮忙心理
在生产现场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帮忙验电等现象,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帮忙者往往障于情面或表现欲望,但是在不了解设备情况下,盲目帮忙操作,造成事故。
(5)冒险心理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生产现场的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如果严格按有关规程制度执行确实有困难,我们的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往往冒险去工作。
(6)盲目从众心理
当一个班组的班组长带头违章,或者看见大家以前都是这样干的,没有出现过问题,自己这样做也应没有问题,于是大家就会对违章违纪习以为常,这样就会对班组其他同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即看见别人能违章违纪没出事,自己常常也跟着别人违章违纪。还有,我们的培训制度,一般都是徒弟与师傅签定师徒合同,由于师傅带徒弟过程中,将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也传授给徒弟,然而徒弟如果不加辩识,全盘接受,不仅成为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传播者,同时极可能成为因违章造成事故的责任者或受害者。
通过分析习惯性违章者的个人成因,如何实现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1、建立和完善消除违章违纪行为的制度及方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车间要针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一是要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方案;二是要制定对违章违纪行为的适时控制制度。目的在于通过采取具体措施,使职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消除可能产生人员违章违纪的主客观因素,确保我厂安全生产。
2、完善教育培训制度
教育培训制度应包括职工安全规章、纪律的内容教育及实操技能训练。注重对职工安全技能、设备检修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要求对新上岗的工人进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考试,达不到要求就不能上岗;已上岗了的工人出现违章违纪者,按照违章管理考核办法下岗重新学习,考核合格后再上岗;
3、加强班组安全管理(1)教育职工认识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习惯性违章是表面现象,支配它的思想根源是多种多样的。如:侥幸思想,重视一般情况,而忽视特殊情况。如安全规程规+ 定,停电作业时,岗位工必须先验电,机修工而后作业,而有的职工则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一般停电情况下,作业对象是不会带电的,但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未及时停电,一旦突然来电,后果将不堪设想。另一种思想是怕麻烦,图省事,把本应该履行的程序减掉了。如巡回检查,不按规定的检查线路和项目进行,走马观花。在反习惯性违章活动中,只有让职工从以往的事故教训中深刻认识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和后果,根除习惯性违章的思想根源,才能促使其自觉的遵章守纪。(2)排查习惯性违章行为,制订反习惯性违章措施。首先,对班组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进行认真细致排查。要防止出现走过场、应付上级检查的情况。例如某班组,墙上贴着厂、车间公布的习惯性违章行为的警示,但由于这
些班组没有认真结合自身的问题进行排查;有的职工甚至不知道哪些行为属于习惯性违章。其次,要吸取其他单位的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排查本班组有无类似习惯性违章现象。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有效的反习惯性违章措施。(3)班组长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由于习惯性违章是根深蒂固的,某些职工甚至没有意识到其错误所在,因此纠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班组长首先带头纠正自己的违章行为。随着主井提煤量的增加和我厂洗选规模的扩大,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有可能会造成整个生产系统的瘫痪或人身伤害事故,其后果十分严重。因此,班组长在工作中不仅要对发现的习惯性违章或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行为,立即指出、责令其改正,而且还应当以身作则。如果班组长不按章办事,甚至参与违章,很难想象去批评指正他人,怎能被别人接受?所以一个班组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班组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4)加强对习惯性违章的处罚,引进纠正习惯性违章的激励机制。习惯性违章是屡教不改、屡禁不止的行为,它与偶尔发生的违章行为是不同的。对向小和尚学剃头那样,把“随手”的毛病和“习惯性违章”带到日常安全工作中去的屡禁屡犯者,应该“小题大做”,从重处罚。安全生产的经验说明,安全工作中“严”是爱,“松”是害。必要的处罚是保障安全规章制度实施,建立安全生产秩序的重要手段。如果人人都对习惯性违章望而生畏,那么,何愁这种现象得不到制止。
第五篇:改善民生 共建共享促发展
改善民生 共建共享促发展
——湖州和谐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之二
发展是基础,民生是根本,民生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反映民意、牵动民心。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造福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既是理政之根本,也是和谐之先务。市委、市政府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高度关注民生,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完成了大批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探索建立民生建设的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湖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了心齐气顺、稳定和谐的局面。
积极有为,全力推进改善民生
翻开湖州60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始终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公共事业倾斜,把民生问题的解决绩效作为政绩评价的标准。今天的湖州覆盖城乡的市场就业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居民居住环境持续改善……一项又一项民生工程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
——富民为先,紧紧抓住就业创业这个根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促进群众就业创业,就是解决民生的根本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转制,开始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成功地实现了企业富余人员分流的“软着陆”,1995—2002年,3.2万名下岗职工、7万名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进入新世纪,着力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实行《再就业优惠证》制度。2003-2008年,全市共开发就业岗位1.6万个,帮助6.76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着力统筹城乡就业,2000年起三县陆续被定为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地区,2006年湖州市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实行统一的就业政策、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统计登记制度、提供统一的就业服务。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2007年在全市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大讨论大实践,兴起全民创业热潮。团市委、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创设了首批 资金为1000万元“湖州青年创业创新基金”,引导青年投身创业创新实践。全市实施创业促就“845”工程,从2008年至2011年,在全市筹集800万元创业引导资金,扶持推动创业。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用最大的心思、花最大的心血、下最大的功夫,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让广大群众各得其所、安居乐业。
——惠民为重,紧紧抓住解困纾难这个关键。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实施民生工程为重要载体和抓手,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主要举措,尽心竭力办实事、解难事,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从“456”民生工程到改善民生的“八大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行动计划”,从每年十个方面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到“百件实事惠民生”专项行动,湖州市民生建设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解决民生问题的力度越来越大,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在教育文化、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健康服务、住房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坚持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既做到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改善民生,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又针对当前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坚持着眼全民和向困难群众倾斜相结合。既着眼于全民,努力形成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又始终突出“雪中送炭”,着力解决最困难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强他们对未来的期盼和信心,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安民为要,紧紧抓住安定有序这个重点。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性标志,是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积极探索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积极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的活动,创优社区工作服务,建设社区“一站式”事务中心。农村社会治理从原来的单项突进转变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协调推进,农村民主管理不断向前推进。200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平安湖州”的重大战略。开展“十大平安细胞创建”活动,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联动机制,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建立“大信访”工作格局、加强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臵等措施,大力推广“三近”走访、“三好六有”警务新模式,确保社会政治持续稳定;完善公共突发性事件预警系统和各类应急预案,市区各乡镇率先建立“一中心六站”公共安全监管机构,防范和处臵重大突发性事件能力进一步提高。据浙江省统计局群众安全感调查显示,2003年以来湖州市群众安全感受度在全省均名列前茅。2007年在首届中国30个最安全城市评选活动中,湖州名列第19位。经过多年努力湖州基本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秩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相容。
统筹兼顾,有序推进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只有统筹城乡与区域,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关心每个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和利益需求,才能妥善解决民生问题。因此,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湖州市始终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经济发展是民生建设的基础与重要保证,改善民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统筹兼顾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十分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均衡发展。一方面,以富民强市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公共财政收入,提高居民收入。2008年,湖州生产总值达到1034.89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33.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604元和10751元,扣除价格因素,与1978年相比,分别增长28.4倍、72.5倍、57.2倍和47.5倍。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为不断改善民生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为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现实利益问题,着力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加快构建配臵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使发展带来的利益增量为多数群众所共享,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如困难群众就业援助制度,“一户一策一干部”低收入农户帮扶机制,困难群众医前、医中、医后全程医疗救助体系,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等各项惠民措施,有力地保障了社会均衡协调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正确认识和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既积极进取,尽最大努力抓紧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坚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市委、市政府在民生建设问题上始终坚持尽力而为,始终坚持不管宏观经济形势怎么变,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根本宗旨不变,对民生的投入只能加大不能减少,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民生工程的覆盖面只能扩大不能缩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同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分清轻重缓急,稳步扎实推进,顺应湖州民生改善的阶段性特点,适时推出了不同阶段的民生政策,较好解决了当时民生改善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如改革开放初期,重点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使绝大多数人能够吃饱穿暖,逐步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到广大群众实现低水平的小康生活阶段,重点是继续改善和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劳动制度、分配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和教育收费制度等各项体制改革,并建立初步的社会保障体系;当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重点就放在实施积极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有多种途径,需要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我们坚持社会多方参与和党委政府负责相结合。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和福祉,推进这些事业,从指导思想、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切实强化政府职责,特别是不断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减轻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出负担。而扩大社会就业、加强社会管理亦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同时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性、多层次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可能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因此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强化和完善基层村民自治、社区 自治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功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已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合理格局,形成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合力。
——正确认识和处理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的关系。推进改善民生,一要靠增加投入,二要靠深化改革,我们在实践中始终坚持把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这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明显增加,市委、市政府坚持每年推出和落实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做到每年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支出。同时湖州市牢固确立“大民生”理念,努力纵深推进各项改革,从应景性民生政策逐步转向对社会民生相关制度的设计。始终以扩大社会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覆盖面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策导向和政策落实、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体制改革和新制度建立等体系建设,形成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和基本权益的制度保障,在不断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建立多元化的民生领域建设投融资和运营机制,鼓励单位、个人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解决民生问题,共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致力长远,系统推进改善民生
民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民生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会不断扩展。因此,民生改善无止境,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需要健全的制度、完备的法律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来保障。湖州在民生建设实践中,致力于长远,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民生诉求、科学决策与有利于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民生建设的运行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大民生”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民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机构,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建立健全民情反映机制。畅通日常的民意反映渠道,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下访、蹲点调研等做法,深入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各级人大和政协建立健全人大代表走访制度、政协委员社情民意调查制度,各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为民办实事的建议。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各级政府在根据公 5 开、透明原则,采取社会公示、公众听证、专家咨询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每年确定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形成工作计划,向社会公布。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根据项目内容,明确分管领导、承办单位、完成时间和工作要求,保证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办公制度。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统筹安排专项民生资金,强化经费使用管理,切实为民生项目的落实提供财力保障。支出重点放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并着力向低收入人群倾斜,向农村和农民倾斜。对投入和经费开展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专款专用。建立健全督查考评机制。加强对为民办实事工作的督查,提出针对性的工作要求和改进意见;加强对为民办实事工作的考评,把为民办实事情况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人大对政府部门工作评议的重要内容;建立为民办实事工作报告、通报制度和责任考评追究制度,政府每年将为民办实事工作情况向人民大报告,向政协、民主党派通报,并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
——逐步建立共享发展成果的长久机制。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关键是要构建民生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不断深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84年向社会养老迈出第一步,对新招收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实行社会保险制度。2003年率先实行企业缴费与个人缴费分离,全市养老保险费征缴基本实现“全覆盖”。到2008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突破53.76万人。湖州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是从失地农民、村干部和乡镇企业职工开始,2008年,德清开始在城乡统一的制度框架内普遍推行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乡居民一视同仁。2000年建立起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31.20万人。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4年,开始实施《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暂行办法》和《工伤保险暂行规定》,开启医疗保险改革序幕。2001年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7年被列为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9个试点城市之一。到2008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达到11510家,参保人数达到44.59万人。1990年湖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恢复,1997年全面推行。2003年创建“三条医疗保障线”制度。2009年全市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最低达到160元,吴兴区、南浔区提高到18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以来,全市参合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保障程度逐步提高。此外,率先建立起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率先在市区实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率先为农民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进“四房+四型”城乡住房保障体系等等,都是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建立长久机制的有益尝试。
——积极落实改善民生的法律政策保障。法律是解决民生的一个基础性手段。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出台,更加突出民生诉求,使民生建设实践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对解决民生问题,湖州坚持严格依照法律进行,积极探索在市级制度权限内建立和完善保护民生的法规和政策,按照到2012年基本建成“六大体系”的工作目标,逐步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民生保护规范体系,实现民生问题解决的法制化和制度化。2008年以来,湖州各县区和各相关部门把《中共湖州市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若干意见》作为推进民生工作的行动纲领,结合职能,不断加大民生政策创新力度,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一批的操作性强、覆盖面广的民生政策举措,完善民生政策体系,为民生工作开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帮企业、保岗位、稳就业的角度,巩固并提高了民生工作阶段性成效。
改善民生是让人民幸福快乐的根本途径,只有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坚持科学发展才有深厚的力量,构建和谐湖州才有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社会,改善民生要在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从而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