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评课稿

时间:2019-05-15 01:2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评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评课稿》。

第一篇:《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评课稿

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我是这样想的,口算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因此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法。

首先复习表内乘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接着创设一幅贴近儿童生活情境的画面,有很多叔叔阿姨和小朋友在玩游戏。还有一些游乐项目,如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坐踫踫车每人3元,坐登月火箭每人8元„„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索新知打下了基础。当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后,我又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再班内交流。通过学生的自由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为。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我又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学生很快明白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的培养。最后归纳概括,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

一、教学内容较于简单化,解决的问题过于单一。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呈现的虽然是学生新接触的学习内容,但竖式的书写学生早已不陌生,甚至用竖式的计算有些学生也已掌握,这一内容已经不能够成为学生愿意主动去探索的问题。

二、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笔算乘法的方法有所了解,不陌生。因此在教师讲解完他们不太明确的算理后,教师还是一味地反复强调这一问题,没有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得他们没有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吸引,失去学习的兴趣,促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而不活跃。

启示:可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加入进来,可以在完成12×3、23×2、123×2之后,再回到最初的情境中,把12元钱换成18元钱让学生计算他们一共需要多少钱?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评课稿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及一位数乘整十数或整百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接触笔算乘法的起始课。本节课中,老师以情境创设为主线,以明确算理为突破口,以算法优化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多样的评价,让计算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显得形散而神聚,让我们以往觉得枯燥无味的计算教学焕发出了活力。整节课的教学,学生在经历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愉快,获得了发展。我认为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四方面的优点:

1、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参与性。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了发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老师创设了“100元买三样同样的东西”的情境引入新课,会买什么?如果买三个足球需要多少钱?先估算一下?观察这些算式,从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然后在后面的教学中,又问买两双溜冰卸,老师至少要带多少钱?让学生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整节课以情境贯穿始终,这种富有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启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

2、优化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程标准也强调,要遵循学生个性特征,让每位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收获。算法多样化应该是“过程多样化”。本节课吕老师在教学例题:32×3,先让学生充分的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再通过同桌交流,最后探索出很三种计算12×3=36 的方法,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列竖式计算,这时老师问:为什么呀?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这种方法简单。那你是怎么做的?此时引出计算的最优化的那一种,通过优生的交流思维过程,资源共享,实现全班共同掌握。教师在课堂上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力图创新,学会学习。

3、明确算理,思维展示充分化。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数学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探索笔算的情境,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师从让学生明确算理入手,让学生充分展示了32×3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让学生阐明了自己的理由,在交流过程中,特别强调让学生对照主题图进行计算方法和过程的解释,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对笔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对算理的理解。

4、注重评价,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评价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基本上实现了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中,老师运用了“同意的点点头、你的声音能不能再在一点、声音很洪亮、手势判断、你听清楚了吗,请你再说一遍、”等评价语和过程性评价方法,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在此我也提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在进行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及时巩固练习时,老师是这样安排的“结合名称说说笔算过程”,这样的说法有点突兀,能不能这样提问“刚才我们是怎么算的?”并在学生回答的同时,结合课件演示,这样边说边演,会不会更具体形象点呢?

第二篇:笔算乘法(不进位)

笔算乘法(不进位)

课题

不进位乘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学生将初次接触乘法的笔算,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本领,如何开个好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1.自主探究,体验笔算乘法的必要性。

通过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教师适时地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比一比,在探究中自主建构新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面的学习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仔细观察,掌握笔算乘法的格式和算理。

在学习乘法竖式时,教师先不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演示了解乘法竖式的写法,体会乘法竖式的算理,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及时巩固强化学生学到的知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信息卡片。

1课时

时安排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6分钟)

1.计算。

2×20

3×30

2.观察下面的算式,与上面的算式有什么区别?

12×3

1.在练习本上完成习题,小组之间交流答案。

2.找出两组算式的区别,小组之间讨论。

1.算一算。

8×10=

4×20=

8×7=

6×5=

8×9=

6×4=

3×30=

7×20=

答案:80

140

2.填一填。

①2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②143是由1个()、4个()和3个()组成的。

③4个3是(),5个10是()。

④6个100是()。

答案:2

600

3.改一改。

改正

:

改正

:

答案:

4.把一根长10米的木料锯成2米一段的短木料。每锯一段需要3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答案:4×3=12(分钟)

二、探究学习新知(25分钟)

1.探究12×3的计算方法。

(1)想一想,该怎么计算?

(2)全班交流、反馈、总结算法。摆学具;口算;用连加法计算;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比较一下,你们喜欢哪种算法?说一说理由。

2.探究不进位乘法的笔算计算方法。

尝试把12×3写成竖式计算。

师生互动交流算法。因为积的十位上的3表示3个10,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可以把3直接写在积的十位上。教师板书:

1.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交流算法:

(1)因为三个12相加即12+12+12=36,所以

12×3=36;

(2)2×3=6,3×10=30,6+30=36;

2.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做并在全班交流。

总结:

两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写到哪一位的下面。

3.引导学生推想:322×3得多少?

4.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老师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把一位数写在多位数的下面,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下。

3.学生交流讨论。

4.学生试算并交流算法。

三、巩固练习。(5分钟)

1.巩固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

1.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2.独立完成,并说说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好奇心,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究不进位乘法的笔算计算方法。

首先探究12×3的计算方法。全班交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得出摆学具;口算;用连加法计算;利用数的组成计算。比较一下,你们喜欢哪种算法?引导学生学会笔算的方法计算。从而推导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计算方法。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积极地向学生渗透推理、类比的思想方法,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三篇: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我的教案

2.笔算乘法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教材第46页例1及“做一做”,第47页练习十第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挂图

【情景导入】

1.计算。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新课讲授】

1.谈话导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也需要我们计算出准确的结果。例如到商店里买东西,要付多少钱是不能估算的,不能给大概的钱,必须算出准确的结果,所以我们还必须掌握笔算乘法。我的教案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2.出示教材第46页的例题1。(1)出示主体图以及例题1:

王老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样列式?

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师:14乘2,我们已经会算,14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1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3)汇报:一种方法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王老师要付的钱。

板书:

师:刚才我们求一共买多少本书,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14乘12竖式。

刚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1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1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28,在28的旁边注明14×2的积)

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14,得140,在140的旁边注明1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14就是用10乘1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1,得10,但这个1不是表示1个十,10乘1得到的10应该表示10个十,10个十就是100,我的教案

所以这个1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140的旁边注明1×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28和140加起来,得16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3.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4.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5.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6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3,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2)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出的积是多少?

(3)23乘13得多少?

(4)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对,算完后互相检查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评一评,谁完成的最好。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1题。从题目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每排22个鸡蛋,共13排)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怎样算呢? 我的教案

指名说一说。【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分别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积的末位同第二个因数的数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3~5题。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习。

笔算乘法(不进位)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分别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积的末位同第二个因数的数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教学新知时,我首先让学生重点分析情境图,找出今天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14×12,再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估算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钱,最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口算方法,即14×10=140,14×2=28,140+28=168(本)。当学生用竖式计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尤其是理解为什么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写。本节课特别重视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让学生在“说”中理解算理。本节课从学生课堂 我的教案

反馈的情况看,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还需进行课后辅导。

第四篇: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李慧 黄河中心校 2014年11月11日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习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计算的方法及乘法竖式的列法和运用。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20×9=

40×6=

400×3=

600×8= 12×4=

22×3=

23×3=

43×2=

2、填一填

1)、28的个位上是(),表示()个()。十位上是(),表示()个()。

2)、122的个位上是(),表示()个(),十位上是(),表示()个()。百位上是(),表示()个()。

3).2个百、3个 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新的一天开始了,神奇的数学王国里正在举行画画比赛,大家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主题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交流汇报,板书信息: 板书:3盒水彩笔,每盒12支

3、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多少支彩笔?板书问题。

4、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汇报可能出现1)。12×3

2).12+12+12 集体计算12+12+12

三、合作探究:

1、用什么方法计算12×3的积,先独立计算,想一想有几种算法,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分享。

2、学生讨论算法的同时,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算法,合理的算法给予肯定,不恰当的及时进行引导。

3.分类评价:学生的算法可能有:(1)连加法;

(2)口算:10×3=30

2×3=6

30=6=36(3)还有列竖式计算,请学生板演。

问:6是怎么得来的?为什么写在个位上?3呢?(加强学生对乘法竖式计算的算理的理解)

4.认识竖式(加强学生对乘法竖式计算的算理)

12×3=36(支)2 × 2 —————

×

6......2×3 ————

0……10×3 6 ———— 3 5.强化练习

34×2(让学生说明算理)

6师:那我们在写乘法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呢?

(注意:两个乘法的数位要对齐,在左侧写上×,然后画上横线开始计算,这和加、减法法竖式的注意事项是一样的。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

四、巩固提高

1. “做一做”第1题,第2题多媒体展示,学生在学习纸上计算。

2.对对错错。

3.我能行。(两道解决问题练习题)4.数学小游戏。5.五、课堂小结

回头看,在今天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预设:

12×3=36(枝)2 ×—————

6......2×3 3

0……10×3 ———— 3 2

×

————

6

第五篇: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内容 数学书第74页,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估算—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在多样化的算法中能自主最优化。

2.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元旦”节就要到了。每个班都要举行一些活动。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画画)一副画画的情景就有许多的数学信息,你们发现了吗?

生:3个小朋友。两摞图画纸。三盒彩笔。„„ 师生共同处理数学信息。并让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张图画纸? 生2: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生3:一共画了多少个葵花?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我们先来解决其中的一个。要求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会列算式吗?

生:3×12

12×3

二、猜想结果,方法验证:

师:估计一下,12×3大约等于几?解说一下,你是怎样估计的?

师:用什么方法就得到12×3正确的结果呢?同学们先商量一下,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请几名代表汇报交流,师板书有代表性的思路: 学生讲解各自的思路。

三、提供空间,探索竖式

师:数学讲究简炼,除了以上方法,你还能创造出一种更简单,计算得更快的一种书写形式吗?请你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试一试。(师巡回指导)

教师指定几个人到黑板上板书:

师:同学们自己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现在同学们来评价一下,你来说一说我的思路,我来说一说你的思路,猜一下,他们在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自由谈: 生1:先用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生2:先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0,把3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上。

生3:先用2和3相乘得6,再用10和3相乘得30,30加6得36。„„

生评价得出最简练的方法:

四、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师:(课件演示)

师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一节研究的内容:笔算乘法。

师: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这两个相乘的数都叫做因数,最后的得数叫做积。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12×3笔算竖式的过程和方法。

五、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1.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师:我们刚才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请同学们列式并用竖式解答。学生独立解答,相互交流算法。2.我会填!

3.竖式计算。(可选期中两栏解答)14×2

33×3 21×4 423×2 212×3 2442×2 4.顺口溜:(抢答)

一只小鸡2条腿,10只小鸡___条腿。一只青蛙4条腿,12只青蛙___条腿。一只蜘蛛8条腿,11只蜘蛛___条腿。一只蜈蚣42条腿,2只蜈蚣___条腿。5.解决实际问题.小刚在布置房间的时候,发现桌子上应该放一瓶花,于是他到房间里选了这样4种鲜花: 月季 郁金香 米兰 百合 6元 12元 14元 22元 ①买2束百合,应付多少元?2束米兰,3束郁金香呢? ②如果搭配起来插一瓶花,你打算怎样插瓶?

六、知识梳理,师生小结。

下载《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评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评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笔 算 乘 法 济水南街学校贺青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页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计算法则......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设计(范文)

    2.笔算乘法 第1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万......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JHNC学校:WXL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切身感受、经历笔算乘法的......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丁瑜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6页例2笔算乘法(不进位)。 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教学......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共7课时,总第3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0页例1与“做一做”及练习十三相关习题。 例1教学不进位的乘法,呈现了不同的......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教案

    笔算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