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名称幼儿活动的迁移规律及教学应用
[课题名称]第十章 幼儿活动的迁移规律及教学应用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理解并掌握幼儿活动的迁移规律,以及迁移的具体含义和类型。
2、能够依据迁移规律来选择、编排、教授幼儿活动课程,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3、掌握促进“家—校”合作的正确方式方法,并建立起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和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学课时]
3课时(理论)[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迁移的一般概述
一、导入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有人学会了骑自行车,那么,他们学习驾驶摩托车就会觉得容易得多;如果学会了英文,再学法语等就没有那么难了;儿童在做语文作业时养成了爱整洁的书写习惯,那么他们在做其他作业时也会变得爱整洁。还有平常我们所说的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常见的学习迁移的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迁移?迁移的规律又是怎样的呢?
二、内容揭示 1.迁移的含义
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学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中。比如幼儿认识了“石”字后,有可能促进对“岩”的学习;幼儿在幼儿园学会的观察技能可以迁移到幼儿园以外的其他观察活动中去;幼儿在家庭中养成的爱劳动的态度也会在幼儿园中表现出来。迁移不仅存在于幼儿园内的各种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也存在于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小学等不同社会情境之间。
2.迁移的种类
迁移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就幼儿的学习而言,比较典型的迁移类型主要有:(1)正迁移与负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的两种类型。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幼儿在幼儿园形成了专心听讲,举手发言的学习习惯就会有助于其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活动。正迁移表现在幼儿对于新学或解决某一问题具有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从事某一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次数减少,学习效率提高。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如幼儿认识了“田”字后,将“由”也等同于“田”。负迁移经常使某种新的学习容易产生错误,致使学习效率降低。
(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进行的划分。
如果是前面的学习影响着后面的学习,则称为顺向迁移。我们通常所谈论的大部分的迁移都属于此类迁移,如幼儿在幼儿园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等影响到小学的学习活动。逆向迁移指后面的学习影响着以前所形成的经验结构,使原有的经验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即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重新建构等。比如,随着新的学习的不断进行以及经验的不断丰富,幼儿关于鸟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全面。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所进行的划分。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非常强调一般迁移,认为基本的原理、基本的态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适用于多种情境,并且能使以后的学习变得较容易。比如幼儿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的态度可以广泛迁移于家庭、小学或其他各种不同的社会情境中。
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如学习了“日”、“月”后,再学习“明”字,则比较容易产生具体迁移。具体迁移的范围不如一般迁移广,仅适用于非常有限的情境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具体迁移是不重要的,相反,它对于系统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三、强化部分 3.迁移的作用
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显然,学会学习或进行有效的学习是适应将来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而要真正地学会学习,其中最主要的条件就是能够主动而有效地迁移。所以,迁移在幼儿的心理发展及其社会适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其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迁移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环节
幼儿掌握各种知识经验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将这些知识经验储存于头脑中,而是要应用于或迁移于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境中,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广泛迁移,幼儿的知识经验才得以不断改造、扩展、概括、系统,心理才得以发展。
(二)迁移规律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应用迁移规律来指导幼儿的各种活动,可以促使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得更快、更好,促进幼儿心理的加速发展。在进行教育和教学设计时,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方法的确定、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利用迁移规律,有助于加快教育与教学的进程,提高效率。
4.影响迁移的条件 研究表明,迁移的产生不是自动的,而是受制于各种条件。幼儿身心的各种特点、幼儿最初的学习水平、学习材料的特性等等,这些不同的因素及其各因素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迁移。此处仅介绍影响幼儿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一)相似性
许多研究证明,相似性是影响迁移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相似性既包括客观因素的相似,如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方面的相似,也包括主观因素的相似,如幼儿的学习方法、态度、情感、过程等方面的相似。
如果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以及学习的态度、情感等与小学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则幼儿比较容易迁移已有的经验,顺利过渡到小学的学习活动中。这并非意味着迁就幼儿的原有水平,而是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扩展已有心理结构。这就需要幼儿园与小学有充分的沟通与衔接,双方都从促进幼儿迁移的角度考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多下功夫,尽量创造并充分利用各种相似性,以帮助幼儿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同样,家庭、社区等也应考虑到相似性的问题,以使幼儿能够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迁移他们所掌握的各种知识经验。
(二)已有认知结构的特性
原有的经验或认知结构的不同特性影响着后继的学习,这是比较常见的说法,原有经验的特性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
比如,有个研究者曾对一个3岁幼儿进行了实验。他让该幼儿在两张纸中的一张下面找到食物。一张纸是浅灰色,另一张纸是深灰色。食物就放在深灰色纸的下面。然后训练该幼儿学会在深灰色纸下面取得食物。当该幼儿学会后,改变实验条件,用一张颜色更灰的纸代替原来深灰色的那张纸,而用深灰色纸代替原来浅灰色纸,并将食物仍然放在颜色更灰的纸下让该幼儿再取食物。实验多次,该幼儿每次都从颜色更灰的纸下面取得食物。
这个实验说明,在前一次实验中,被试学会了在较暗的一张纸下取得食物,在后一次食物中,被试发现了与前一次同样的情境关系,并把两种情境联系起来。所以仍然对颜色更灰的一张纸作出反应。也就是说,该幼儿把原有的经验迁移到后面类似的情境中来。
一般而言,原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反之,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也越差。布鲁纳非常强调概括的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就幼儿阶段而言,要使幼儿的知识经验达到真正的概括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但可以通过引导着幼儿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等活动,来理解事物、发现事物之间的共同特性,进而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与概括水平。
(三)学习的定势
定势通常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倾向性,有时也称为心向。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而导致的。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就定势的积极作用来看,由于有了反复的经验,幼儿很容易以熟练的、习惯化的方式来应对眼前的问题,而无需重新学习。比如父母要求幼儿要有礼貌,见到与父母年龄相仿的人要叫“叔叔”或“阿姨”。有了多次的经验后,当遇到陌生的、、看上去与父母年龄相仿的成人时,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幼儿也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来称呼“叔叔”或“阿姨”,以顺利地与他人进行沟通。
就定势的消极作用来看,容易导致幼儿思维不灵活,进而影响问题解决,也有可能阻碍创造性的产生。比如,由于幼儿经常把纸当做写字、绘画的用具,因此很容易把纸的功能局限在此方面。当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时,幼儿可能不容易发现纸还可以用来贴在窗户上以挡风,或者还可以用作抹布等等。这表明幼儿产生了功能固着,即由于过去的反复经验,幼儿对某种物体所具有的特定的、主要的功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认识,当遇到问题时,经常想到的是这一功能,而不易发现其他的潜在的功能。
教师应指导幼儿利用其定势来解决新的问题,适应新的环境。同时,也要帮助幼儿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等方式,开阔幼儿的思维,使其更具有灵活性、变通性。
(四)教育与教学指导
成人对幼儿的教育与教学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迁移水平。在幼儿阶段,教师或家长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很多内容都教给幼儿,但要使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许多有用的经验,在教育与教学内容方面就必须精选与合理编排,即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适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能够使幼儿顺利适应不同情境的内容作为教育与教学的基本内容。同时合理组织这些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依据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等顺序来教学。还要注意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与幼儿园以外的情境之间的衔接,创设各种条件鼓励幼儿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除上面提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幼儿的智力、态度、外界的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迁移能力。幼儿园教师要理解迁移规律,并有效地利用迁移规律来进行教育与教学。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小学教育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关系,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幼儿各方面的顺利适应和健康成长。
四、内容小结
共同回顾本课内容全篇。
五、练习
1.复习全课内容,并预习180-186页 2.完成课后练习作业。
3.思考并回答:以幼儿的活动为例,说明什么是迁移及其主要类型?
第二节 家庭一幼儿园的迁移与合作
一、内容导入
虎妈妈的战歌
美国 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 蔡美儿 中国式教育方法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专门机构,要保证其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先导和准备,也是协调多方面作用的重要环节。家庭与幼儿园的结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二者之间的双向迁移的作用,使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更为可行,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更为适宜,同时也可以使家庭教育更为科学,这也保证了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二、揭示内容
家庭一幼儿园迁移与合作的必要性 1.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
从严格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是在家庭教育起点上进一步的扩大和深化。
人类最初的教育是由家庭承担的,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虽然幼儿的心理发展是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但家庭教育具有早期优势,是幼儿成长的奠基教育。父母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和评价,都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最初的是非、善恶观念的形成,首先来自家庭,家庭成为幼儿认识世界的起点。由此可见,家庭承担着幼儿认识社会的启蒙工作,为幼儿适应社会生活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幼儿与父母长期在一起,建立深厚的感情,亲子关系良好,这也为家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协调与补充
当幼儿进入幼儿园甚至走向社会后,家庭教育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的成长仍需要家庭教育的有利配合。这是因为幼儿园教育具有统一的模式、严密的组织,是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群体教育。虽然也强调要兼顾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发展差异,但其立足点总是要面向大多数幼儿。家庭教育则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因材施教。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起到协调和补充作用。
幼儿人园前在家庭里生活的经历、积累的经验、形成的行为习惯、获得的能力、特别是语言等等可以迁移到幼儿园情境中,促进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社会适应与健康成长。而幼儿园教育同样也可以迁移到家庭情境以及幼儿园以外的其他情境中。家园结合已经成为世界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共同方向,家园结合势在必行。
但就现阶段家园合作的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家园合作不深人,较多地停留在表面;家园合作的内容有所脱节,使家园之间的双向迁移受到限制。因此,应采取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加强家园之间的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
三、内容强化
促进家庭一幼儿园迁移与合作的措施 1.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的教育观念制约着他们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有两种教育观念值得重视。(1)学习观
幼儿阶段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应该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学习?这些都属于学习观。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盼望孩子早慧成才,这种心态是非常普遍的。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家长很容易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智力开发和知识教育,希望孩子多花时间在认字、数数、计算等学科知识的学习上,甚至不顾孩子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强迫孩子学习。虽然通过这些具体内容的学习,幼儿很容易展现其学习成绩,但从幼儿的长远发展来看,机械地记住这些知识是不够的。幼儿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如何发现知识、如何与别人交往等等更为全面、更为重要、也更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有关内容。因此,幼儿园应帮助家长明白这个道理,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幼儿阶段的学习才有可能顺利迁移到下一阶段,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2)幼儿观
幼儿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还是父母的附属品?幼儿是需要严加管教的对象还是有自我调节能力的能动主体?这些都属于幼儿观。虽然大部分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如何正确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这也是许多家长面临的问题之一。有的家长左右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使孩子很少有自己的主见;而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言听计从,倍加宠爱。这都反映出家长并没有正确地对待孩子,不懂得怎样真正地尊重孩子。幼儿园有责任帮助家长学会尊重幼儿,懂得如何理解、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如何提出合理要求;如何帮助幼儿学会表达、提出自己的合理需要,抑制不合理需要;如何帮助幼儿学会独立,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幼儿园鼓励和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为了使家长乐于参与幼儿园教育,应使家长明白参与的意义以及如何参与。因此,幼儿园应通过各种方式将有关的信息传达给家长。例如,开家长会、发放家园联系手册或家长通讯、确立家长开放日等,说明家长参与的意义以及需要家长怎样协助教育幼儿。
家长的参与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参与是指家长实际参与到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共同商议教育计划、参与课程设置、加入幼儿活动、与教师配合或被邀请主持某种教育或教学活动。间接参与是指家长为幼儿园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或将有关意见反映给幼儿园和教师,但不参与幼儿园各层次的决策和活动。
无论是直接参与还是间接参与,都有助于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了解,也有助于双方对幼儿的深入了解,进而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与措施来促进幼儿发展。
3.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
幼儿家长应了解一些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家庭中,尽量为幼儿营造一个民主、和睦、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另外,家长要积极、主动、经常地与幼儿园联系,熟悉幼儿的教师,了解幼儿园、班级的环境和活动条件,知道幼儿园对幼儿提出的各种要求,以及家长应该给幼儿提供的各种条件。
家长还应实事求是地将幼儿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在家中的表现等情况介绍给教师,不应隐瞒幼儿在家时的一些不良行为表现,以免贻误教育时机。但如果幼儿在场,则应注意谈话的内容,以免影响幼儿的自尊心。
四、内容小结
共同回顾本课内容全篇。
五、练习
1.复习全课内容,并预习186-190页 2.完成课后练习作业。
3.思考并回答:列举几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家园合作方式?
第三节 幼儿园一小学的迁移与衔接
一、内容导入
复习前篇,回忆并回答问题:影响幼儿迁移的因素?
促进家庭-幼儿园迁移与合作的措施?
四种家庭教养方式?
幼儿园一小学之间存在着广泛迁移的可能性,如能充分考虑到二者之间的迁移与衔接关系,可以促进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活动,促进其心理发展。相反,忽视二者的迁移与衔接关系,有可能造成两阶段的脱节或机械重复,或产生负迁移,致使幼儿适应困难或小学再教育的困难。因此,应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幼儿园一小学之间的迁移与衔接。
二、揭示内容
幼儿园一小学迁移与衔接的必要性及注意问题: 1.必要性
有人将儿童离开家庭走向幼儿园、走向集体生活称为儿童的第一次“社会性断奶”,将儿童进入小学、走向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新天地称为儿童的第二次“社会性断奶”。儿童进入小学后,在社会角色、生活内容、生活场所以及与教师的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心理发展水平也随之提高。
在小学阶段,每个儿童都将更广泛地进行社会交往,更系统地进行知识学习,并开始接受行为规范及伦理价值方面的训练和引导,心理发展也有了质的改变与提高。小学教育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链条。如果丧失这种教育,人的本质水平就得不到提高,人的精神面貌也难以提升,在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中,也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2.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并非意味着幼儿园小学化。完全把小学的一套搬到幼儿园,把衔接变成让幼儿提前上小学,显然违反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比如用小学式的上课取代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或把小学的教材下放到幼儿园等等,这样的做法不仅无助于发展幼儿对入学的适应,反而使其身心发展受到影响,有的幼儿甚至产生怕学、厌学倾向,给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埋下了隐患。
其次,幼儿园一小学的衔接并非一时一事,而是长期的工作。入学准备不应是急功近利的,不可能只靠大班后期来突击完成,必须作为整个幼儿园阶段的重要而长期的工作来对待。
再次,衔接应当从幼儿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方位地进行,而不是偏重某方面。
促进幼儿园一小学的迁移与衔接的措施: 1.促进幼儿身体和动作的发展
促进幼儿身体和动作的发展是进入小学学习生活所必需的。幼儿园每天要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坚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睡眠、人厕、盥洗和保持个人清洁卫生的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在各项活动中,教会幼儿正确的走、跑、做、行的姿势,如对大班幼儿可进行队列练习,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发展幼儿大肌肉群的协调机能和动作的灵活性及一定的耐力。同时要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训练手眼协调,为执笔写字打下基础,比如在教师指导下,训练幼儿较熟练、规范地使用学习用具、劳动工具,如剪刀、糨糊、笔、抹布、铲子等,使幼儿具有相应的操作能力。通过这些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动作的协调性,而且能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等多种能力。
2.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教师要有目的地将幼儿的好奇心转变成较为稳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幼儿不断地有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并能从学习中得到满足和愉快,以适应小学的学习需要。
为了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活动,应培养幼儿的基本的学习能力,如听讲、书写、阅读、思维等。
要求幼儿能安静地集中注意力听教师的讲解要求,培养幼儿听清楚、听准确,并能将听的内容基本记住的能力。
大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幼儿阅读,使幼儿初步掌握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顺序和方法。教师还应教会幼儿看书的方法、拿书的姿势等。
在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应克服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智力或思维能力的训练的倾向,应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来开发幼儿的认知潜能,使幼儿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运用知识等一般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在训练幼儿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使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坐姿端正,专心听讲,举手发言;正确地握笔、拿书、看书、写字;爱护学习用品,保护书籍、作业整洁;按时上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
3.培养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
有关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研究证明:儿童入学后社会性方面的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独立与自理、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以及入学意识等五个方面。因此,幼儿园教育要培养幼儿有一定的独立能力,有自理的能力。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会收拾整理自己生活的小环境,保持物品、用具摆放整齐,不乱扔,会做大人的小帮手;要;了解各种有关的规则,如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等,知道做事情要守规则、守秩序,人多的时候要排队,不争不抢,上课发言要举手,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在人际交往时,要学会与人友好相处,礼貌待客,能尊重、关心同伴,乐意帮助他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幼儿清楚地知道,执行任务前要记住任务的内容和要求,知道做事情要认真负责,要一心一意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在大班末期还必须加强入学意识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幼儿进入小学所必须的良好的社会性适应能力。
4.培养幼儿对小学的感情和入学的欲望
一般来讲,小学是每个幼儿园大班孩子向往的地方,这种入学愿望是可贵的。幼儿园大班教师可通过讲述,向幼儿介绍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可以组织幼儿参加一系列的活动,如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认识小学的教室,操场等环境,了解上课、课外活动等,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向往,使他们从思想上、情感上做好人学的准备。5.指导家长做好幼儿的入学准备
家长也要积极为孩子做一些入学准备,如帮助孩子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带孩子到将要上的小学走一走、看一看,增加他们对学校的感性认识。家长要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指导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学会与人相处。同时也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即学习用品的准备,使孩子的学习用具安全、实用、方便。
6.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密切配合
幼儿园教师必须了解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教学情况,主动与小学保持联系,以便及时交换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作好衔接工作,使幼儿较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幼儿教师还应帮助小学教师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了解每个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并利用幼儿已有经验的迁移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在教授新内容时,应考虑到刚入学的新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可以接受、可以理解的方式来教学。
幼儿教师还应跟踪调查本园幼儿进入小学后的各种表现,访问有关的教师和领导,有重点地解决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幼儿园工作。幼儿教师应主动适应小学的要求,努力培养幼儿具有较强的独立能力、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顺利、愉快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幼儿能否顺利地适应新环境,能否积极学习,这也是衡量幼儿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内容小结
共同回顾本课内容全篇。
幼儿园教育除了与家庭、小学密切结合外,富和深化幼儿园教育。
总之,迁移与衔接工作是一个涉及到家长、须依靠各方面力量的相互配合。
四、练习
1.复习全课内容,并预习第十一章192-198页 2.完成课后练习作业。
3.思考并回答:试对幼儿园小学化可能产生的弊端进行分析。
课本190页第7题。
教学后记:
这一章节内容不多,难度不大。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督促支持实地考察,就可以完成学业目标。从上课的课堂氛围及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学生有着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建立于前几章节的自学效果也逐步体现出来,不同阶段学生可以达到不同学业目标。
第二篇:体育教学中应用迁移规律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应用迁移规律的研究
浙大附中 李烈明
摘 要 运动技能的迁移问题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相互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大量的迁移和干扰现象,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着运动技能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迁移规律组织教学,安排学习,能强化动作技能的良性迁移,防止和克服各种不利于学习的干扰现象,对学生顺利地进行新动作技能的学习,加速动作技能的准确掌握,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体育教学;迁移规律;应用;教学质量
运动技能的迁移问题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各项运动中,都有大量各不相同的动作,有时已形成的动作技能有助于新技能的掌握,有时则妨害新技能的掌握,各种动作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已掌握了的动作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发生积极影响,能促进技能的形成,叫技能的迁移;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对新技能形成发生消极影响,起着阻碍作用,叫技能的干扰[1]。迁移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会骑自行车的人,就比较容易学会骑摩托车,这是迁移的促进方面,但骑惯了自行车的人,在初骑三轮车时,由于身体平衡与手臂配合关系的改变,则感到很不方便,产生负效应。这种现象的产生,关键取决于两种技能共同因素的相似性或内结构方面的差异程度。
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相互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大量的迁移和干扰现象,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着运动技能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迁移规律组织教学,安排学习,能强化动作技能的良性迁移,防止和克服各种不利于学习的干扰现象,对学生顺利地进行新动作技能的学习,加速动作技能的准确掌握,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对技能迁移与干扰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作初步探讨。
1.体育教学中的迁移与干扰现象
1.1纵向迁移
体育教学中技能的纵向迁移,是指同一项技术中各种动作之间的技能迁移。如铅球教学中的原地侧向推铅球与侧向滑步推铅球之间的技能迁移;篮球教学中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与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之间的技能迁移;体操教学中的前滚翻与纵箱前滚翻、鱼跃前滚翻之间的技能迁移等。体育教学中,每项技术都有若干技术动作,纵向迁移就广泛存在于各项技能的学习之中。
1.2横向迁移
体育教学中技能的横向迁移,是指同一项目中不同类技术之间的迁移。如排球教学中的正面上手发球与正面扣球之间的技能迁移;篮球教学中的单手肩上传球与单手肩上投篮之间的技能迁移等。由于在动作方面存在不少的相似之处,在教学中注意把不同技术间相似环节作针对性练习,就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1.3间接迁移
间接迁移是指A动作的掌握通过某种媒介对B动作的学习产生正迁移效应。如投掷手榴弹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方法要领时,结合学生已有的投掷石子的经验,使学生把投掷石子的动作迁移到投掷手榴弹的动作上来。
1.4部分迁移
1.4.1前半部分迁移
如支撑跳跃教材中,学生学会分腿腾越后,再学习屈腿腾越,动作的前半部分的助跑、踏跳可以迁移,而后半部分的屈膝并腿就会受到分腿的干扰。
1.4.2后半部分迁移
如技巧教材中,学生学会鱼跃前滚翻后,再学习手倒立接前滚翻,动作的后半部分低头含胸,团身动作可以迁移,而前半部分摆腿成倒立,则会受到干扰。
1.4.3两头迁移
如跳远教材中,学生学会了蹲踞式跳远后,再学习挺身式跳远,助跑、踏跳与落地动作可以迁移,而空中挺身动作则会受到干扰。
1.4.4中部迁移
如技巧教材中,学生学会了后滚翻后,再学习直腿后滚翻,中部的滚动与推手动作可以迁移,而两头动作则会受到干扰。
1.5已有的基本技能对掌握正确技术的干扰
1.5.1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跑、跳、投的基本活动能力对体育项目中各种跑、跳、投动作技术的干扰。
跑: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跑的动作,一般是全脚掌着地,身体重心低,后蹬不充分,送髋不够,快跑时全身紧张。而体育运动中跑的技术应是前脚掌先着地,富有弹性,重心高,后蹬、送髋充分,大腿前抬较高,快跑时用力与放松交替明显。在学习跑的正确技术时就很容易受到日常生活中已形成的习惯跑的动作的干扰。
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用全力做助跑起跳的动作,因此,对于起跳时的制动缓冲,两臂和起跳的协调配合就做不好,踏跳腿蹬地不充分,摆动腿和上肢制动不明显,在学习跳的技术时很容易出现这些错误动作。
投:主要是最后用力动作。人们习惯的投掷多是采用屈臂甩胳膊转动身体的用力方法,很难做出充分的蹬、伸、顶髋、振胸挥臂的“满弓”技术。
1.5.2习惯的用力方法和身体姿势对掌握正确技术的干扰。
人们上肢的习惯性用力是屈臂用力,而体育项目中有些动作技术则要求直臂用力。如排球教材中的双手下手垫球,学生在初学这个动作时很容易出现屈臂垫球的错误。
人们下肢的习惯性用力方法多是腿的屈、伸蹬、踏用力,而体育项目中有些动作技术则要求直腿用力。如双杠教材中的挂臂摆动屈伸上动作,学生在学习这个动作时,当伸展髋关节时很容易做出屈腿蹬伸的错误动作。
习惯性身体姿势对正确技术也有干扰。如人们在下蹲时习惯含胸、猫腰,而武术教学中的下蹲动作要求挺胸直腰,教学过程中,纠正这一错误动作往往需要下很大功夫。
2.体育教学中形成技能迁移与干扰的主要因素
2.1各种运动技能之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共同成分和一般原理、规律。因此,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得越多,越容易顺利地掌握新技能,产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反之,由于知识和技能掌握得较差,学习技能时,就容 易发生干扰[2]。
2.2运动技能发生迁移和干扰的基本原因是不同的技能具有共同的因素。如果两种技能在刺激和反应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对人的能力和心理特点有共同的要求,根据条件反射泛化的原理,相似刺激可以引起相同反应,就可以造成相互迁移[3]。但是,既然是不同的运动技能,那么它们必定在刺激物与反应方面又有不相同的成分,对人的心理特点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它们又有着相互干扰的可能[4]。
2.3两种运动技能的学习时间和掌握的熟练程度,也是影响技能迁移的重要因素。如果同时学习的两种运动技能,都没有达到熟练和巩固的程度,这两种运动技能就容易发生相互干扰。对于两种不熟练的运动技能,如果前一种掌握得比后一种牢固一些,则容易发生前一种运动技能对后一种运动技能的干扰作用。只有熟练地掌握了一种运动技能之后,再学习另一种运动技能,这两种运动技能间才不会相互干扰。有时,在旧运动技能的干扰下学习一种新的运动技能,比单纯地学习新的运动技能还要困难[5]。
2.4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运动技能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已有知识的概括性之所以影响运动技能的迁移,主要是由于迁移过程必须依据已有的经验去辨别、理解当前的新动作。如果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较高,能反映动作的本质,学生就能依据这些本质特征去揭露新动作的本质,并把它纳入到已有的经验系统中去。这样,技能的迁移就会顺利地进行。反之,如果个体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较低,技能的迁移就会发生困难[6]。
2.5技能的迁移和干扰不仅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着学生本人主观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的制约。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时如果缺乏自信和兴趣;或过分紧张;或注意力涣散,都会妨碍运动技能的迁移。通常学生对某种运动技能的习惯性思维方向,尤其影响运动技能的形成,这种影响既可能促使迁移的产生,也可能成为迁移的障碍[7]。
2.6教师的指导方式直接影响技能迁移的效果。教师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重视运用技能迁移的规律,重视启发学生去联想,去理解新旧教材的关系,重视解决新旧运动技能间的矛盾,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反应灵敏,思维活跃、富于联想,从而对学生新技能的学习起到积极的迁移作用。
3迁移与干扰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1加强技术教学的顺序化,精选教学内容
学生的认识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与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师在编写教学进度和安排技术教学顺序时,对技能迁移要有一个总体的、系统的设想。合理的教学顺序应在学年,学期教学计划和每堂课的安排中体现。在学年、学期计划安排时,应使各项教材前后衔接、逐步提高,并使各项教材之间互相促进。在每次课的安排时,要精选教学内容,把那些刺激相似,反应相似的技术动作尽量安排在相邻的位置教学,使其获得较大的迁移效果,而把那些刺激相似、反应不同的有关技术尽量错开安排,以避免或减少它们之间的互相干扰。如在篮球教学中,先教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紧接着学习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就能有利于两种技能的相互迁移。而行进间双手低手投篮的教学应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错开安排,以利于学生在初学阶段较快地掌握技能,这对他们后一阶段的学习将起到促进作用。
3.2处理好学习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有负迁移因素的教材之间的关系问题,对这类教材,在每节课或者相邻课之间的教材搭配时,不要同时出现。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理解一种新的动作技能时,必然要同已知的熟悉的知识、技能进行比较,对新旧知识、技术、技能加以辨别,而这种辨别只有在已学到的知识得到强化,并理解了它们的内在联系之后,才是清晰、有效的,否则这种辨别易含糊不清,产生混淆和干扰。例如,在一堂课中把急行跳远和支撑跳跃这两个内容搭配在一起,或放在相邻课中,就会由于它们在结构上相似和在“助跑--踏跳”上矛盾,而导致学生难以对一个技术达到“概括”的程度,也难以深刻理解两个技术的关系。因此,就容易干扰。在教学中,我通过合理安排两种运动技能学习的时间间隔和注意处理好学习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这样就避免了技能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教学效果。
3.3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提高对知识技能的概括能力
动作概念的掌握与学生能否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的运动技能进行概括是密切相关的。掌握有关知识技能越多,就越容易使技能发生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加深对技术原理的理解,使学生清楚地认识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和本质差别,将所学得的知识技能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促进动作概念的掌握,并引导他们揭露新旧技能之间的异同,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技能的学习中较好地排除干扰,加速技能的掌握。如在排球的垫球教学中,我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的有关力学理论,来调整好球出手时的角度和控制好用力的大小,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技术原理指导自己的技术实践。这样不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球的飞行弧度与落点,而且使知识技能前后连贯纵横沟通。
3.4重视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迁移与干扰往往呈现双重性与复杂性,通过运用分析对比,能使学生明确各项运动技术动作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或相关的技术环节,能使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明确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例如,单杠教材中的单(双)脚蹬地翻上成支撑与高杠慢翻上之间的技能;双杠教材中的挂臂摆动前摆上成分腿坐与挂臂摆动屈伸上之间的技能;技巧教材中的头手翻与支撑跳跃教材中的横箱头手翻之间的技能;篮球教材中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与行进间双手低手投篮之间的技能;田径教材中的投掷手榴弹与投掷标枪之间的技能,它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在教学中,我通过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综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抽象概括,找出新旧技能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处,从而为促进技能的迁移创造有利条件。
3.5采用诱导性和辅助性练习
在体育教学中适当采用诱导性和辅助性练习能较好地促进动作技能的局部和整体掌握。在教学开始阶段,可采用降低速度、缩短距离,减小动作用力与动作幅度,降低难度和采用分解诱导等多种方法,对动作的难点与关键环节进行强化刺激。同时要注意所采用的练习要与正式技能的刺激反应相似,符合内在联系,并做到逐步提高。如篮球教学中的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动作,初学时动作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我采用徒手三步上篮模仿练习,自抛自接三步上篮,慢运球三步上篮的分解法教学,在学生初步掌握分解动作的基础上,再逐步过渡到完整技术练习,这样不但缩短了掌握完整技术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
3.6加强运动技能的基本功练习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为新的技能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动作的基本功越扎实,对于新运动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8]。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去加强学生运动技能的基本功练习,一是合理安排、正确分配练习时间和练习量;二是采用练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四是加强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电化教学等手段,以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逐步将知识、技能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技能的形成和巩固。
3.7加强教学指导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教学指导,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能对学生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的,一是加强动作的准确示范与讲解,使其明确动作概念与方法要领;二是采取语言诱导与诱导性练习,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关键点上给予学生启示和帮助;三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提高练习效果的心理准备状态;四是帮助他们了解习惯性动作与正确技术的差别,使他们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肌肉感觉,形成正确技术的动力定型。从而,加速了新技能学习的速度,提高了练习效果,促进了技能的迁移。
3.8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保持良好的心理气氛。在课前,我认真作好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又以自己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友好的语言、新颖有趣的组织手段和多样化的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课上情绪活跃,富有联想,思维敏捷,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和使他们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技能,这样就能有利于促进技能的良性 迁移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年版
2.《体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注释:
[1]《运动心理学》192、193页 [2] 《体育心理学》238页
[3] 《运动心理学》193页
[4] 《体育心理学》238页
[5] 《体育心理学》239页
[6] 《体育心理学》238、239页 [7] 《体育心理学》239页
[8] 《体育心理学》240页
第三篇:[课题名称]第七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课题名称]第七章 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明确“认知、智力、知识、智育”几个关键词的概念。
2、掌握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3、掌握智商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教学重点] 重点: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难点:智育的心理依据有效措施 [教学课时] 17课时(5课时理论,12课时实训)[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认知能力与智育
一、导入部分
复习旧知识:运动技能对幼儿具有什么作用?
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育的含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既要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个体主动获取知识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既要发展个体的基本认知能力,又要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在幼儿阶段,智育的主要任务是从培养幼儿的基本认知能力入手,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掌握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本章纲要:
1、认知的概念?
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3、在幼儿阶段,智育的目标是什么?
4、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怎样?
5、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在教学上,怎样才能让学生不至于遗忘?
6、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培养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7、幼儿注意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果幼儿有这方面的表现,你应该给予什么建议,可通过哪些方法治疗?
二、内容揭示 1.认知
认知是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称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认知活动的水平即认知能力。
2.认知发展的过程
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智力或思维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甚至是胚胎时期。他所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的年龄阶段理论,对教育和教学理论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B、前运算阶段(2~7岁)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D、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感觉和活动来适应环境。他们用手抓物体,视觉、听觉、触觉等能与动作配合。他们也能够预料到一些行为的后果,例如知道敲击物品会发出声响。婴儿8、9个月时,物体如果在他的视线内消失,婴儿不懂得去寻找,但当他接近1岁时,把他眼前的物品藏起来,他已懂得去寻找,这就说明他已知道物体仍然存在。在感知运动阶段的后期,婴儿已能觉察到可以靠自己的行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例如,如果前面有障碍物挡住去路,婴儿就会懂得绕道而行,显示出智力活动的萌芽。
在前运算阶段,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来推测周围的事物,即从自己的角度去看一切事物,不能够从别人的观点或角度去看问题.另一方面,幼儿会靠直觉来认识外界的事物,并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进行思维活动,如幼儿处理数字信息时,常伴有手的动作或出声言语等.认知的主要发展是能够运用语言、符号、图画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能够通过游戏来模仿见过的人或重演经历过的事。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能在具体事物或具体形象的帮助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逻辑运算,出现了逻辑思维,能够理解事物的变化是可以逆转的,或者说他的思维是可逆的,并且形成了概念的稳定性,达到守恒。
在形式运算阶段,儿童逐渐摆脱了具体事物或具体形象的束缚,开始根据各种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运算。
皮亚杰认为,以上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它们之间的顺序不会颠倒,也不会省略。对于每个具体的儿童来说,他们发展的速度和高度是不一样的,但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一样的。
3.认知与知识的关系
知识是人们在创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与认知的关系非常密切,知识通过认知活动而获得;已有的知识又是认知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知识一经获得,又可以用于以后的认知活动中。事实上,判断幼儿知识的指标,往往也是判断他们认知发展水平的指标。它们互有联系并互为因果,但却不能以后者代替前者或认为后者会自然导致前者。
三、内容强化 1.智力
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由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构成智力的各个成分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它们不是互不相关、孤立存在的,也不是机械的相加,相反是互为必要条件、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一个整体。所以,幼儿的智力发展是指整体发展,而不是某一个成分或要素的发展。
2.智力与知识的关系 智力和知识虽然是不同的范畴,但相互间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彼此促进。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而智力的发展更能促进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研究发现:智力高的孩子接受能力强,掌握的知识也就多;而知识丰富的孩子,智力发展比较好,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得更迅速。
然而,知识并不等于智力。具有相同知识的孩子,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的聪明才干,往往是很不相同的。智力水平高的孩子,不仅能迅速而广泛地吸取大量的知识,而且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幼儿园中教师教幼儿认识水的特征,让幼儿知道水是流动的、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并且有浮力等。这些都是关于水的知识。当教师提出如果一个乒乓球掉进了无水的缸里,在伸手拿不到的情况下,怎样把它取出来时,有的幼儿不知怎么办,有的想找小棍,而有的幼儿就能开动脑筋,想到可以往缸里放满水,因为水有浮力,这样小球就可以漂起来,就能够拿到了。这种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人的智力。可见知识并不等于智力。如果有知识不会运用,不会解决实际问题,不会发现和创造,无异于一个材料仓库。只有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才能造就杰出的人才,才能把知识变成智力。
3.智育
幼儿智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逻辑特点对幼儿实施的一种教育,是通过发展语言、传授知识技能来开启幼儿智慧的教育。在幼儿阶段,智育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在幼儿阶段,智商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四、反思部分
(一)智育在幼儿发展中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生理的发展和成熟,为智育提供了可能性
幼儿期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迅速发育的时期。研究表明:幼儿3岁时的脑重相当于成人的2/3,7岁时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10。大脑皮层细胞的分化在幼儿晚期已基本完成。由此,婴幼儿时期的大脑结构和机能的迅速发展,为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提供了生理基础。
2.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智育的必要性
从幼儿认识发展的情况来看,注意、记忆、想象等都带有很大的不随意性,抽象概括能力差,其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对事物的认识多半是在外界刺激影响下发生的,缺乏主动性;获得的知识大多是零散的、片面的,缺乏系统性,不能认识客观事物间的联系,常有一些错误认识。对此,则需要成人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教育,使他们能正确认识事物,了解现实,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地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促进智力的发展。
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来看,幼儿期是许多基本的认知能力发展的飞跃时期,抓住关键期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就会使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智力也得到开发,才会更有助于幼儿今后的成长。3.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对幼儿进行智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时间明显缩短,这就要求教育者要重视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特别是在对幼儿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使他们在入学后能达到相应的智力水平。这样,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智育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智育作为向幼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智育有助于幼儿基本技能的形成种活动,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具体来说智育不仅要使幼儿掌握知识,而且还要教给幼儿基本的认知技能,这对于扩展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用。让幼儿获得各种基本的认知技能,这比告知幼儿繁多的资料性知识更为重要。人们常以“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作比喻:如果给人一条鱼,他只是当天有鱼可吃;如果教会钓鱼的本领(渔),他以后都有鱼可吃。给幼儿一条鱼,这好比告知幼儿某些具体的知识;而教会他钓鱼,也即教会他掌握学习的技能。他便可以靠自己进行学习,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而不必事事依靠老师。一旦幼儿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技能进行学习,他便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性;当他感到自己有能力去获得知识时,就会更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让幼儿掌握获得知识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技能的形成又必须通过智育来实现。
2.智育能够发展幼儿的智力
教师在实施智育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学会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也就等于给了幼儿一把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金钥匙”。如种子发芽实验,将蚕豆放在两个杯子中,一个杯子里有水,一个杯子里没有水,且被蒙上了黑布。几天后,教师让幼儿观察发现:没有水又见不到阳光的蚕豆,没有任何变化,而有水有阳光的杯子里蚕豆已开始发芽了。幼儿在这一实验中通过观察分析,了解了种子的用途,懂得了种子发芽的科学道理,从而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观察、比较、辨别等基本的认知能力,而这些基本能力的不断发展,也就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3.智育能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社会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幼儿把学习知识作为一种社会需要提出来,他们在和周围环境与事物的接触中,产生了好奇和兴趣,喜欢对事物探究,爱问“这是什么?”“为什么?”等,而这些正是在智育活动中得到满足的。通过智育活动,幼儿获得了求知的满足和相应的成功体验,进而产生新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在活动中提高了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促使幼儿产生积极的应对环境的态度和进取心。可见,通过智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个性成长。
五、内容小结
共同回顾本课内容全篇。
六、练习
1.复习全课内容,并预习117-120页 2.完成课后练习作业。第二节 幼儿应形成的认知能力
一、导入部分
复习旧知识:认知能力?智育?
二、揭示内容
幼儿应形成的认知能力包括一般的基本认知能力以及在各个不同领域中的 具体认知能力。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1.基本的认知能力
(1)在操作活动中,幼儿能正确并积极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探索。
(2)幼儿能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会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周围常见的事物,并发现事物或现象存在的明显差异及变化。同时,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或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找出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学习简单的推理。(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幼儿会根据物体的名称及某一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并逐步过渡到会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幼儿学会比较事物(人、动物、植物等)的不同点或物体间量的差异,会按某些外部特征、发展变化或某一简单规律对某些事物进行排序。
(5)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并能根据某些事物现象进行初步的猜想。
2.具体的认知能力 社会生活方面
(1)认识自己和别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龄、性别、自己的家庭、住址,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2)认识并喜爱周围的环境,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喜欢中国的风景名胜;认识并尊重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认识主要的民族,并尊重少数民族。
(3)知道节日,了解主要节日的内容和形式,能主动参与节日活动,感受浓厚的亲情与民俗气氛。
(4)认识到生活、游戏、学习等行为规则和自己行为的关系,知道应自觉遵守规则与要求,懂得自己的行为不应影响他人;主动遵守公共秩序,爱惜公物,保持环境整洁;学会简单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初步理解并分析行为的对与错;做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
(5)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在交往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学会分享与轮流,有初步的礼貌行为;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能尊重他人的意愿。
(6)认识常见的日用品,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外形特征、性质和用途;学会爱护玩具、图书,爱护生活、学习用具。
(7)认识周围成人的劳动,了解劳动的内容、使用的工具及劳动的社会意义,尊重他人的劳动;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具有初步的责任意识,愿意并能够为自己、他人和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事认真、有始有终。
自然领域方面 3-4岁:
幼儿喜欢小动物,愿意参加饲养小动物的活动,爱护花草树木,愿意给植物浇水; 能感知四季最明显的特征,以及下雨、下雪等自然现象,体会天气冷了多穿衣服、热了少穿衣服等人与自然的关系;
初步了解物体能滚、转、停等及人们的推、拉对物体的作用; 在玩沙、玩水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沙、水的特征。4-5岁:
能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周围常见现象,能对某些事物进行连续性观察,并发现事物或现象的差异、变化;
会用各种常见材料进行简单的实验,并进行初步的猜想; 喜欢参加饲养小动物地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动物的生长现象,学习为小动物收集饲料和喂食,与小动物有亲近感;
喜欢参加种植活动,在活动中感知植物有生命、生长,学习给植物浇水、拔草,知道应爱护植物;
能感知四季明显特征,说出四季名称,比较晴、阴、雨、雪等天气现象,体会人们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气候的变化;
能感知磁铁、石头、泥土、空气等的特性及颜色的变化,物体的溶解、沉浮等现象。5-6岁: 学会细心、专心观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或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物体进行连续性观察,找出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学习简单的推理;
主动参加饲养小动物和种植物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自觉爱护动植物,懂得珍惜生命; 初步感知动植物的多样性,体会人与动植物以及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并感知适宜的环境对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特别关注水、空气、土壤的清洁,感知它们对动植物生长变化及人们衣着、生活的影响,观察不同的天气现象(风、雨、雪等),发现它们与四季的关系,主动想办法适应天气变化;
了解风、电、水、太阳对人的益处和危害,初步体会事物的两面性;
感知简单的物理现象,喜欢玩声、光、磁、颤色的变化、沉浮游戏,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 体会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现代化手段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并对未来世界大胆想象。
数与时、空方面 3—4岁:
在操作活动中,会按物体的名称或某一特征分类; 会比较2-3个物体间常见量(大小、长短等)的差别; 会用对应的方法体会多与少(4以内); 能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 认识白天、黑夜、早晨、晚上。4-5岁:
会比较事物(人、动物、植物等)的不同点或物体间量的差异,会按某些事物的外部特征、发展变化或某一简单规律进行排序; 学会按一个维度对常见的物体进行分类; 体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认识长方形、半圆形,体会几何图形之间简单的转换关系; 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物体,说出总数,认读10以内数字,区分几个和第几; 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正确辨认前、后方位。5-6岁:
会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学习同时按两个维度对物体进行分类,有初步的概括能力;
学习用多种方法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记录统计和自然测量; 会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体会相等与不相等、变与不变的关系;
学会比较三个物体量的差别,体会量的相对性,按量的差异进行各种排序; 通过操作活动初步体会量守恒、图形守恒等;
能成组地数数及10以内倒数,并会按生活情景自编三句话的口头应用题;
能正确书写10以内阿拉伯数字,培养其认真、整洁的书写习惯,学会辨认加号、减号、等号等;
认识钟表,会看整点、半点,体会时间的不可逆性,知道应该珍惜时间; 学会辨别自身的左右,体会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的相对位置。
语言方面 3岁:
能安静地听别人说话或讲故事;
会分辨普通话中容易混淆的语音,正确发出普通话中大部分语音; 在生活和游戏中,能听懂简单的言语指令,并按简单言语指令行动; 愿意用语言与人交往,能运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并回答别人提出的简单问题;
能朗诵简短的儿歌,复述简短的故事。4—5岁:
养成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并具备根据言语指令连续行动或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能用语言与别人交往,乐于当众说话,并能较准确地发出难发的和容易混淆的语音,大胆使用各种词汇;
能初步理解作品,准确地回答问题并主动提问;
能独立复述简短的故事、续编故事、朗诵儿歌和仿编儿歌; 在生活和游戏中,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简单的评议。5-6岁:
有礼貌地听别人说话,能辨别声调、语调的不同,并正确的使用声调、语调和各种词汇;
能在欣赏、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想象并体会作品的情景和感情; 独立地朗诵诗歌和复述故事,会仿编儿歌和进行创造性讲述;
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全面的讲出事件完整过程,能针对某一话题展开讨论,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说明自己的想法,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表述进行简单的概括和评议。
三、内容小结
共同回顾本课内容全篇。
四、练习
1.复习全课内容,并预习120-130页 2.完成课后练习作业。
3.思考并回答:简述幼儿应形成的基本认知能力。
第三节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一、导入部分
复习旧知识:幼儿应形成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面,而在幼儿阶段,知识的掌握又是最基本的,也是认知能力形成的前提。幼儿的各种认知能力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增强。从知识的掌握人手来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这是最佳的途径。知识的掌握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领会、巩固与应用是最基本的三个环节。
二、内容揭示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1.知识的领会
领会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反应过程。对幼儿来说,就是关于新知识内容的直观映象的形成与抽象化的过程,它要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矛盾,也就是使幼儿由不知到知,由浅知到深知的转化过程。
领会知识是掌握知识的一个认识阶段,是掌握知识的开始环节,没有对知识的领会就谈不上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如没有对“和”的知识的领会就不可能掌握加法运算的问题。因此,知识的领会是掌握知识的基础,是掌握知识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是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前提。
知识的领会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实现的过程,它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1)感性认识阶段
感性认识阶段是领会知识的初级阶段。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直接反映的阶段,它是认识的最初来源。要获得直观反映,就必须依靠一定的心理过程来完成。如感觉、知觉、表象等。
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幼儿真正获得感性认识,就要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充分运用直观形式,形成感性认识
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直观的教学,促进幼儿准确地感知材料。
幼儿园中直观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实物直观:它是通过对各种实际事物的感知进行的。如幼儿认识蔬菜时,教师就出示白菜、萝卜等;认识蜻蜓时就观察其标本。通过实物直观,可以使幼儿产生关于实际事物的感知觉和表象,有助于幼儿更准确地理解材料,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模象直观:它是通过实际事物的模型和图象的感知进行的。如认识老虎就出示老虎的图片,认识青蛙就可以放青蛙的幻灯片等。这种方式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同时,还可以根据观察的需要,“大变小”、“动变静”等方式,使不易观察到的部位清晰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提高直观的效果。这种直观方式,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言语直观:它是通过形象化的言语描述,引起幼儿的回忆、联想,使有关的记忆表象恢复或激起幼儿的想象活动而实现的。如讲述故事、童话时,常运用言语直观。运用言语直观可以使幼儿在感知材料和领会知识时,摆脱实物直观与模象直观所需要的时间、地点、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同时,由于言语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因此,言语直观所提供的感性知识,能在幼儿头脑中形成一类事物的表象,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言语直观还可以使幼儿在此过程中掌握语音、语汇、语法,发展言语表达能力。
上述这三种直观形式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实物直观不易使人观察到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模象直观容易造成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小比例失调;言语直观不如实物直观那样生动真实。在运用时,应注意把三种方式结合起来,发挥最好的效果。
利用感知规律,提高感知效果
各种感知规律是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的依据,它有助于提高幼儿感知的效果。
感知规律:差异律:是指被感知的事物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区别。一般地说,差异性越大,对象被感知就愈容易、愈清晰、愈深刻。例如,在白布上,显示紫色的茄子、鲜红的苹果等贴绒教具,这些感知对象就很醒目、突出,可以增强感知的积极因素。这条规律非常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
活动律:指在静止的背景上,使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的效果。活动的物体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
组合律:指从背景中分出对象,使感知对象在内容上或在时间、空间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有助于幼儿形成规律性的知识。如让幼儿按动物的不同类型来认识各种动物,这比杂乱无章地认识效果要好。组合律利于幼儿抓住事物的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加深对观察对象的理解。
感知规律的利用与教育:
感知的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足够的强度,使幼儿能察觉到、引起清晰的感知觉。如教师说话的声音不宜太大和太小,使每个幼儿都能听到即可;实验中让幼儿嗅东西的气味,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适应现象。
要考虑知觉的选择性,提高感知速度。如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易被感知;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事物易被感知;刺激物本身的组合形式,也是事物构成感知对象的重要条件。例如在视觉刺激中,凡是距离接近或颜色、形式相同或接近的容易成为完整的感知对象;听觉方面,刺激物在时间上的接近也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条件。
教师在讲课、板书、制作挂图、运用教具时都应当遵循感知规律。如讲课时,重要的内容要加重语气,辅以适当的表情手势。板书、绘画或绘制挂图,必须在大小、线条、色彩等多方面加以考虑,注意用一定形式的背景把感知对象衬托出来,使幼儿对知觉对象能明确认识,易感知。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增强理解能力
幼儿在领会知识的过程中,对事物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幼儿所具有的经验,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来充实幼儿的表象,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生活经验,为理解打下基础。如组织幼儿参观、游览,扩大幼儿视野,在日常实际生活中经常提醒幼儿留心周围的事物,丰富经验,以利于幼儿对各种材料的理解。
(2)理性认识阶段
理性认识阶段是领会知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阶段,是对事物抽象概括的认识,是对感性材料加以改造形成的。幼儿要能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反映,就必须依靠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来完成。
幼儿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孤立的理解具体事物,不会从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出发。如看到一幅画,幼儿初期,往往只能指出个别人物或个别人物的个别动作; 第二:对事物的理解主要靠具体事物的形象,如幼儿对于词的描述必须能在头脑中引起生动的形象,才能理解;
第三:对事物理解多属于直接理解,即不需要复杂的思维过程,只恢复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可。如教歌曲《小猫,小猫,你别吵》时,当听教师唱到最后一句“小猫听到了,轻轻走掉了”,幼儿往往也会做出小猫轻轻走路的样子。直接理解多是表面化、简单化的理解。幼儿还缺乏间接理解,即不能通过复杂的分析、综合思维的积极活动宋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
鉴于幼儿理解的特点,可采取以下方法来促进其理解: 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和思考
3.促进知识系统化逐步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巩固
(一)知识的识记
识记是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它是巩固知识的第一步。
幼儿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能否达到良好的识记效果取决于下列条件: 1.识记的目的性以及自觉程度
2.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并提出一定的目的要求 3.识记方法的运用程度 4.识记材料的内容特性
上述这四种记忆是互相联系的,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它们在每个人身上发展的程度是不同的,即以哪一个占主要地位各有不同。
幼儿记忆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形象记忆的效果要高于语词记忆的。(二)知识的保持
保持是对识记过的事物进一步在头脑中巩固的过程。它是由识记通向再认和回忆所必经的环节。由于识记中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量的减少和质的变化,因此会出现遗忘。遗忘就是对于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遗忘分为两类,一类是永久性遗忘,已经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保留的痕迹消失,不经重新学习,记忆不再恢复;另一类是暂时性遗忘,已识记过的材料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头脑中保留的痕迹受到抑制,不能立即再认和回忆,但一经排除干扰,记忆仍可恢复。
要保持对识记材料的记忆,防止遗忘,其主要方法就是复习。1.及时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用实验方法来研究记忆中的遗忘问题,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即先快后慢,刚开始遗忘得较多、较快,而以后遗忘得较少。
2.过度学习
(三)知识的再认和回忆
再认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识记过的;回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以适当的方式把它重新呈现出来。再认和回忆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保持程度的不同。能回忆的一般都能再认,但能再认不一定都能回忆。所以要使知识最后达到巩固的目的,就需要检验回忆的结果。
幼儿的再认和回忆,取决于下列条件:幼儿的生理健康状况
幼儿的心理状态
能否运用正确的回忆方法
由此可见,知识的巩固是由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过程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即识记和保持是巩固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巩固的结果和标志。
三、强化理论 知识的应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的应用就是依据某种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既是检验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幼儿加深领会知识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
幼儿应用知识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用言语去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用操作活动去完成各种实验或任务;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疑难的问题等等。知识应用的效果,因问题的难度不同、所需知识和条件及实际功用的不同而不同。
在幼儿阶段,知识的应用是知识迁移的直接表现形式,因此,有关迁移的基本规律也适用于知识的应用这一过程。
三、内容小结
共同回顾本课内容全篇。
总之,知识的应用、知识的领会与知识的巩固密切相关。知识的领会和知识的巩固是知识应用的前提,知识的应用又使知识的领会和巩固得到检验和发展。因此,知识的领会、巩固和应用是在掌握知识、提高认知能力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环节,在幼儿智育活动中统一发挥作用。
四、练习
1.复习全课内容,并预习130-139页 2.完成课后练习作业。3.思考并回答:
第四节 智育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一、内容导入
幼儿期生长发育迅速,特别是大脑的发育以及脑机能的不断成熟,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这时期的幼儿求知欲旺盛,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游戏,成为显著的年龄特征。
二、内容揭示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培养,要选择有效途径,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第一,创造良好的环境,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幼儿大量感知,在感知中发现,在发现中询问,在询问中思考,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兴趣更广泛。第二,正确回答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导幼儿的求知兴趣更持久更深人地发展。第三,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猜谜语、小实验、游戏等,以及在活动中灵活的方式方法等,激发幼儿的广泛兴趣和求知欲。
第四,提供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培养幼儿的兴趣。幼儿好动,在活动中幼儿认识各种事物。而动手操作的活动是使幼儿在学
二、培养幼儿感知观察力
感知觉是认识的来源,是智力活动的重要前提。幼儿的感知能力愈强,对事物的感受就愈丰富、愈清楚、愈深刻,智力发展的前提就愈充分。
幼儿感知活动初期是无意的,主要受外部刺激的控制。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逐步过渡到主动地有意感知。观察是有意的感知活动,发展幼儿感知能力主要是培养观察力。具体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如下: 第一,要注意保护和及早训练幼儿的感官。第二,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和注意力。第三,要有目的、有条理的进行观察。第四,使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观察。
三、培养幼儿注意力
幼儿无意注意高度发展,有意注意逐步形成。他们的注意往往和周围的情境、个人的情绪相联系。他们对外界新奇的、强烈的刺激易产生注意。这种注意很不稳定,易转移。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主要是发展他们注意的稳定性,有意性。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如下: 第一,学习活动多样,内容丰富。第二,学习内容的难易要适度。第三,积极的思维活动能高度的集中注意,所以提问的方式能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提高注意的有意性。
第四,建构良好的环境,消除分散注意的干扰因素,提高注意的效果。
四、培养幼儿记忆力
幼儿是记忆迅速发展的时期,有意记忆处于形成、发展的质变阶段。要重视在发展感知觉和语言的过程中,有计划的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重复性训练,即让幼儿一次又一次的感知所要记住的事物,这是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方式。
第二,形象性训练,即运用新奇的形象、鲜艳的色彩等激发幼儿识记的兴趣。第三,归类训练,即要把识记的事物进行分类、比较、概括,了解事物间的差异和联系。
第四,语言训练,即用语言帮助幼儿在观察对象和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方法。
除以上几种训练方式外,还可以运用鼓励、游戏、联想等方式进行训练,培养幼儿的记忆。
五、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简单地说就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创造性思维主要特点有四个:
一是流畅性,指对特定的问题做出反应时所产生的意见、办法的数量。
二是新颖性,指能从新的角度去解释、解决问题,提出非同一般的见解,而不是以常规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三是灵活性,指对问题做出反应时,能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去考虑,而不只是拘泥于某一个范围或维度。
四是精密性,指对问题的意见、办法修改补充得更为完善,使之在现实中容易实现。
可以考虑以下几条措施:
(一)建立自由创造的环境(二)爱护幼儿的创造萌芽(三)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运用启发性提问的方式。运用故事,激发联想。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的训练。
总之,创造性的个性不是天生的,它也有一个发展过程,而这种发展与后天的培养教育是分不开的。
三、内容小结
共同回顾本课内容全篇。
四、练习
1.复习全课内容,并预习139-158页.2.完成课后练习作业。
教学后记:
本章知识点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非常认真、仔细,课堂气氛较好,互动也较多;同时,教师也举了很多实例,例如:讲到感知觉时,我引用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讲到注意时,我提问了“人能否一目十行” ;讲到思维时,引用了“础润而知雨,月晕而知风”等实例,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从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是可以的。
第四篇:幼儿数学教学《找规律》活动反思
幼儿数学教学《找规律》活动反思
一、设计思路 新《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儿童是主要学习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儿童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亲身经历探究活动。”
二、班情分析
幼儿数学《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灵活,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现,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老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再加之我班幼儿年龄差异较大,在数学按规律贴图标的操作中我发现,只有少数孩子只需要简单提醒就能准确的完成。有大部分孩子需要我多次引导,先看现有的图标排列情况,然后寻找排列的一组规律,最后根据规律接着贴图标。还有部分孩子我即使帮忙找到了排列规律,并让他们一边念规律一边操作,有时贴好一处图标再让他们贴下面也很困难。针对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创造简单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由于这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学习内容,因此活动的设计我以游戏、操作贯穿于整一节课,这是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三、活动要点及目标
本节课的要点是排序即将两个以上物体根据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按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程序,排序是建立在对事物比较的基础上,它需要有一定的推理判断能力,那么通过本次活动希望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简单规律(自然现象及特定的规律)。2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3体验思维训练的乐趣。
四、教法与学法
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观察法、操作法、尝试法等几种方法,动静交替,使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等过程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能够使其自由探索、发现、生动活泼的场景,让幼儿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五、活动准备
卡片(图形、物体、大小、颜色)、胶棒、粘贴小图片若干、各种玩具若干、排序图样6种、相关音乐。(以上准备考虑到幼儿的兴趣、操作能力和材料的操作性。)
六、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是基本部分:通过观察,引导幼儿思考,发现,感知各种物体的排列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这是活动中的重点。活动中让幼儿动手操作,找出问题的规律,并将规律补充完整,以加深巩固有规律的间隔排列的方法,培养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由于每一个幼儿都不在同一发展的起跑线上,所以在补规律的操作活动过程中,准备教具时按幼儿的能力来划分,能力强的有2-3种规律,能力弱的有一种规律,再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进行个别能力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成为活动的主人。
第二部分做游戏“去郊游”。幼儿按“男孩和女孩”的顺序搭肩拍好做游戏。变换排序的要求是“一个男孩,两个女孩”顺序排列,进行反复进行。
第三部分是让幼儿尝试自由排列的活动。这是活动中的难点,让幼儿尝试在有规律的排列中表现2--3种规律,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最后由我小结:原来同一种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列出很多种不同的排法,并鼓励幼儿到教室外面寻找在我们身边的规律,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六、活动延伸
1、有规律排序除了派出来,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示。如我们用小猫小狗的叫声来有规律的表示出来。(分成两组喵喵和汪汪)
2、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A、请小朋友们找找看,教室里有没有规律排列的东西呢? B、请小朋友们回家找找,家里有哪些地方也是有规律排序的?记清楚下节课我们共同分享。
总之,幼儿在情境的创设中,以主人翁的意识,通过观察来发现,通过探索来认识,通过操作来巩固,通过迁移生活经验来体验规律的特性。数学来源生活、存在生活、应用生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有意义和有情趣的活动,教师需要使幼儿切实体验到身边的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幼儿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使幼儿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让幼儿感知到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才是知识的源头。
第五篇:《商的变化规律及应用》教学设计
《 商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例8》导学案
大姚县金碧小学 张家明
【课标要求】探索并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且知道这个规律在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学习目标】
1.探索并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2.知道这个规律在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重点】通过计算引导学生总结商的变化规律。【难点】理解和应用商的变化规律。【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合作探究过程中积极参与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完成自己的目标。2.活动过程中、大胆展示补充和质疑。不懂的地方用红笔标注。
【探究案】
一、故事导入
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只叫小黄,有一天,猴王让小黄分桃子。猴王说:“给你4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吧。”小黄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吧,给你4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怎么样?”小黄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说:“那好吧,给你4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 小黄连忙说:“好了、好了”!猴王听了哈哈大笑。(同学们,你知道猴王为什么笑吗?)
今天我们研究了商的变化规律就会明白猴王为什么哈哈大笑的原因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一)商的变化规律。
1.看大屏幕:先口算两组算式,再观察第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1)这组题目中,什么数发生了变化?什么数没有发生变化?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从【除数不变,被除数 乘几,商也乘几。】下往上看,被除数和商的变化又有什么特点?【除数不变,被除数除 以几,商也除以几。】
(2)小组讨论、汇报。(3)小结: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也乘几或除以几。
(4)口答: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5倍,商是如何变化的?除数不变,被除数除以8,商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口答)
2、看大屏幕:再观察第二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
(1)这组题目中,什么数发生了变化?什么数没有发生变化?从上往下看,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特点?【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如果从下往上看,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特点?【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乘几。】
(2)小组讨论汇报。(3)小结: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几或乘几。
(二)商不变规律。看大屏幕:出示例8--(3)1.表中的什么数发生了变化?什么数没有发生变化?
2..从表中任选2栏进行比较:从上向下看,被除数____,除数_______,商_____。从下向上看,被除数___,除数_______,商____。
3.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的发现吗?小组内交流。
4.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得出: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5.刚才的故事中,猴王是运用什么规律教育贪吃的小黄的呢?
三、规律运用 1.你能利用三个规律,很快说出得数吗?说出理由? 180 ÷9= 320÷4= 360÷30= 180 ÷45= 320÷8= 360÷90= 180÷90= 320÷16= 360÷60= 2.根据每组题中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课本87页做一做)
【提升案】
1.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在()里画“√”.(1)一个除法算式,被除数乘15,要使商不变,除数也要乘15。()(2)两个数的商是8,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乘4,商就变成32。()
(3)一个除法算式的被除数、除数都除以3以后,商是20,那么原来的商是60。()(4)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那么商就扩大10000倍()。2.小精灵聪聪在口算200÷25=?时遇到了一点小困难,你能帮帮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