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4课 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教案
第24课 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教案
课题:第24课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
一、原因①欧洲的共同特征
②近代以来的战争造成③二战后的西欧
④目的二、进程
1、开始:(时间,地点,标志)
2、成立
3、加快欧洲共同体一体化建设:①建立关税同盟:
②推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原则:
③欧洲共同体还着手建立
,稳定成员国之间的。④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 4、4、成立欧盟:①条件:
②标志:1991年欧共体成员在荷兰签订《_________________》,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制定了实现的目标,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
的任务和步骤,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
()简称,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 政策,以及 的合作。1993年生效,欧盟正式成立,大大扩大了一体化范围。③意义:
5、欧元诞生①时间:
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②意义: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
;因而
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从而加强了民众的。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
参与推动的 的进程。
6、欧盟扩大:XX年,欧盟扩大到_____个成员国,包括中、东欧的、等国。
三、意义
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想一想,为什么?结合教材P109阅读与思考,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国家主权、本国利益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欧洲经济一体化对欧洲、世界和中国分别有何影响?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重难点解析】
1、什么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地理上相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为了达到对内加强经济合作,对外增强竞争能力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组建一定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2、什么是主权让渡?主权让渡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核心问题,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往往越需要成员国转让国家主权。换句话说,各国的经济政策必须与区域内或国际惯例接轨,有时不得不放弃本国的一些保障措施,以求得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并不只是享受利益,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欧洲一体化得以出现的根源在于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c.知识经济的兴起
D.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②关贸总协定成立
③世界银行的成立
④欧共体的成立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3.西欧国家成立“欧共体”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与美国的经济竞争
B.实现欧洲政治经济的一体化c.加快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D.保证西欧国家的独立与安全
4、.西欧国家开始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有①经济政治上深受美国的控制②受到苏联及东欧盟国的威胁③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密切④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联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国际联盟
B.摆脱国际霸权主义的政治联盟c.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D.资本主义生产力再发展的产物6.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经济实体过渡的是A.(布鲁塞尔条约》的签订
B.1969年“欧共体”共同目标的确定
c.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
D.1973年英国加人“欧共体”7.下列有关欧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它是欧洲国家经济大联盟
B.欧盟的前身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欧共体
c.“北约"组织是欧盟由经济一体化向军事一体化发展的标志和产物
D.欧盟正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8.欧盟的建立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结果。下列各项中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无关的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c.华约组织的建立
D.欧共体的建立9.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
B.符合欧洲各国的利益c.改变了世界格局
D.破坏了欧盟各国的主权,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10、欧元的启动对这一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中最主要的是A.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
B.加强了各国之间的政治合作c.有效地保护了区域经济的独立发展
D.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为什么说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2分)材料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2)根据上图,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3)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正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总结与反思】课题: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参考答案)12345678910BBccccBcDA11、(1)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2)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危居前列;70年代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经济发展迅速。
(3)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欧洲文化认同。
第二篇:中国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
中国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自80年代以来呈迅猛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出的特点:数量不断增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是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其内容涉及国际贸易以外,还涉及到资本,技术、劳务,人员流动以及财政、信贷政策的协调等;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已介入区域贸易一体化;非传统形式的一体化、跨区域的一体化、南北经济体一体化等现象已经出现。鉴于此,中国应如何应对区域一体化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应对
【正文】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一些国家实行超国家的经济调节,相互消除经济贸易壁垒,甚至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起区域性经贸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起来,其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不平衡,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要求各国同时消除经济障碍是困难的,而且也是不现实的,而在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间率先开展一体化运动则成为现实的选择。综合现有的各种划分方法,我们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同盟、经济与货币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六种形态。这种划分的依据是结合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政策的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划分的。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单从生产要素流动或经济政策等单一的角度分析和划分未免要出现片面性。其实区域经济一体化每一种形态的发展都不是按照严格的界限了实现的,是根据这些成员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定的,生产要素的流动也是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具体成员实际情况。
1.关税同盟(CU)
关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形态,是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内核,也是战后西欧区域经济一体化付诸实践的基础。
关税同盟的特点是:在关税同盟内部,成员之间不仅相互减免关税,消除贸易壁垒,而且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CFT)。一般来讲,关税同盟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对内实行减免关税的统一政策。其最高目标是在同盟内部实现对外关税政策统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核心就是这样的一个关税同盟。
2.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又一种形态,主要关注的是贸易。在自由贸易区内成员之间相互减免关税,尽最大可能消除贸易壁垒,使各成员获得比较利益。但每个成员仍保留各自的对非成员的独立关税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类自由贸易区发展十分迅速,几乎遍及全世界的各个地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属“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3.共同市场
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三种形态。共同市场是各成员在实现共同对内对外关税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各成员之间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力图实现各成员在若干重要经济领域协调并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这种形态通常还要求成员之间在自愿协议基础上让渡部分主权,建立协调和制定共同政策及管理该组织共同事务的权利机构。如欧共体从一开始就普遍地被称为共同市场,但直到1985年以后才开始逐步的实现真正统一市场。
4.货币联盟
货币联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四种形态,在联盟内部要求成员发行统一繁荣货币,建立中央银行和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货币联盟通常与关税同盟或共同市场相伴而生的。欧盟
根据1992年建立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决定建立货币联盟,并经过8年的准备,于2002年1月1日起,欧盟成员实行了统一的货币—欧元。
5.经济和货币联盟
经济和货币联盟要求成员在经济、财政、福利、货币等领域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发行统一的货币。这类联盟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性质,建立起一整套立法、司法、行政和监督的联盟机构。在世界现有的各类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只有欧盟具有这样组织的性质。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欧盟将逐步实现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态,涉及共同市场与共同货币,以及其他领域的一些列整合或协调统一的政策。
6.完全经济一体化
这种形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最高的形态。不仅包括经济政策的统一,也包括各成员之间的一些政治政策的统一。一般情况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同时,政治一体化就会得到相应的发展。政治一体化同样也涉及面很广,各种形态常常相伴而生,渐进发展,从现有的各种组织中,还没有这一类一体化组织。
上述六类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也并不是具有十分严格的界限,也不是按部就班的逐级上升的。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具备条件时,就可以超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组成更高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态。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从自身的现实利益出发,积极寻求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一个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也正在成为新世纪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一、应对全球化,中国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置身事外”到“作用其中”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一方面,对有限世界资源的全球配置和对世界统一大市场的追求不仅已成为全球化的目标,而且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现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资源占有的不平等,使得各国在力图抓住全球化机遇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感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迅猛发展,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加紧行动,构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区依托,以期达到既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全球化过程中的好处,又能尽量规避全球化对本国带来的伤害。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选择。
目前,中国几乎全部参加了亚洲的40多个区域和次区域的合作机制,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中国还率先与东盟达成并积极筹建自由贸易区,第一个以非东盟成员国身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首倡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中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率先达成的共建自由贸易区协议更是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激活作用: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等大国随后都加大了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投入力度。鉴于已有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南非、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湾合作委员会、安第斯共同体等多个国家或集团希望与我国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正本着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与上述国家有选择地展开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尽快构筑起以自由贸易区为起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
二、积极投身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浪潮是新世纪中国最现实的战略选择
1.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自己赢得一个良好的对外经贸环境之需
从理论上说,参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意味着一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它在为成员国提供更高水平市场开放程度的同时,也要求成员国作出相应的主权让渡。这就要求成员国必须进一步全方位开放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其他成员国实施比WTO贸易自由化承诺更优惠的政策从而对成员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领域和层次提出了更大、更广和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提升了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级别,而且也进一步拓宽了成员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发展空间,使之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左右逢源。虽然中国“入世”已有三年,但是伴随着经济贸易规模及地位的快速上升,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与日俱增,因此,借助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2.树立中国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之需
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国家的行列。据IMF最新公布的按购买力平价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21.1%)和欧盟(19.9%)之后、位列世界第三。作为世界特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亚洲经济中的火车头作用已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凭借其外部性,通过为亚洲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已经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好处。
目前,中国的进口量占亚洲进口总量的1/5。近年来,中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也在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无疑给世界特别是亚洲带来了重要机遇。中国近年来不仅在对韩国、东盟国家和日本贸易中出现了可观的逆差,而且还成为了美国、日本及韩国最大的商品进口国,成为这些国家出口增长的重要基础。实际上,强劲的进口势头已经将中国推动成为其他经济体“需求拉动”的主要因素,并对本地区各经济体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有力支持作用。事实证明,中国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其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使他国能够分享自己的经济增长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愿与他国一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真正负责任的大国风采。
3.提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能力之需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的开放度与其经济安全并非呈正相关的变化,往往是一国经济越开放,其经济安全系数却也随之变小。因此,经济安全问题理应引起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特别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其能够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为一国构筑起地区经济安全,故理应成为中国经济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正在实现工业化的中国来说,石油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通过与世界石油富产国特别是我国周边的产油国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周边石油生产国的政府及石油大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彼此间稳定的协作关系和利益纽带,达到摆脱过分依赖单一的石油供应、降低石油进口的脆弱性、获得比较稳定的海外石油供给保障、提高中国的石油安全系数之目的。
4.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之需
所谓“走出去”战略,又称国际化经营战略,是指中国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它越来越成为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提升其竞争力,以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办厂,在世界范围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截至2004年5月底,中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为35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承包工程合同,涉及金额1200多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80多亿美元;签定劳务合作合同额近3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50多亿美元,外派劳务280万人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域已从昔日的贸易、航运、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对外投资的方式也由早期的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等多种形式。
无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可以优化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环境,使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得到制度保障,从而加快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步伐,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机率。
5.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需
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更是战略性的决策。实践证明,建
立由中国内地、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一国四方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90年代中后期以来,港澳台已经成为大陆的最重要贸易伙伴,内地与港澳台的货物与服务贸易额已经占其对外贸易额的首位;港澳台已经成为内地最重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对内地经济增长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四地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经贸一体化格局。
由两岸四方自发形成的经济融合正在呼唤两岸高层次的制度安排,以为其持续的深化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四地经济走向更深入的一体化,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建立自由贸易区成为了当务之急。这是现阶段进一步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实现直接“三通”,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以“一国两制”方式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完成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最佳选择。
三、当前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特点与问题
1.立足周边、地缘性强
2.起步晚,总体水平低
3.起点高,涵盖范围广,难度大
4.启动速度快,发展势头猛
5.灵活度高,具有一定的弹性
6.边谈判、边建设的“干中学”方式
7.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已经成为与我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前提条件
8.体制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
2.http://jpkc.sysu.edu.cn/gjmyx/uploadfile/***.doc
第三篇:区域教案
喂娃娃(生活)(小班)
一、材料提供
勺子(大、中、小)“躺着的”娃娃脸、托盘、红枣、腰果、白扁豆、赤豆、米等。
二、操作层次建议
a.用大勺勺红枣、腰果。(娃娃口大)。
b.用大、小勺勺白扁豆、赤豆(娃娃口中)。
除小肌肉练习,还尝试用大小勺哪一把更方便。
c.用大、中、小勺勺米或小彩珠(娃娃口小)。
除小肌肉练习外,还探索大中小勺喂小口娃娃哪一把更适合。
三、提示
观察重点:
a.幼儿能否手眼协调地操作,是否能控制手的稳定。
b.哪些幼儿还无法熟练运用勺子,易洒落。
指导建议:
a.“躺着的”娃娃脸恰恰可以变为“站着的”娃娃脸,以增长距离,提高难度。
b.还可以改用筷子、大小夹子:筷子也从夹有凸凹形状的物体(如腰果)开始,从大到小,从粗糙到光滑。夹子也可探索大、中、小夹子,夹不同物体。
剥豆(生活劳动)(小班)
一、材料提供
a.蚕豆(事先浸泡过的)、毛豆或四季豆等;
b.小盆子若干(用来放剥好的豆及豆壳);
c.剪刀和剥豆器等小工具。
二、操作层次建议
第一层次:幼儿用手剥豆(可先剥蚕豆,再剥毛豆或四季豆)。
第二层次:适时提供剪刀、剥豆器等小工具让幼儿选择使用。
第三层次:当大部分幼儿能熟练地剥豆后,可以按幼儿不同水平,提供一组写有10以内数字的小盆子,让幼儿把剥好的豆子的数量与盆子上的数字能一一对应并放人小盆内。
三、提示:观察重点与指导建议
a.小班幼儿年龄小,刚开始剥豆时,会用牙齿咬、用力拉常常剥不钓蚕豆皮,教师可及时换上发了芽的蚕豆,让幼儿从裂口处入手剥,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b.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在剥毛豆或四季豆时也会有多种剥法:有的是拧断后剥;有的是拉
掉两侧的茎剥;还有的会用指甲把皮划破后剥。教师应注意观察随着活动的继续适时地提供剪刀、剥豆器等小工具,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尝试。
c.当大部分
幼儿都操作过后,可以让剥豆方法不同的几名幼儿来演示,大家共同讨论,哪种剥
法又快又好,哪些剥法费力不讨好,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d.让幼儿把剥好的豆送到厨房间,请阿姨帮忙制作菜肴,进行品尝活动。
动物造型(生活)(小班)
扣纽扣系列三:
一、材料提供
第一阶段:各种动物头卡片若干。动物头拼图若干(可分割成2-5片)。
第三阶段:眼、耳、鼻、口等部位钉有纽扣的动物头底板,特征较明显的动物五官(上有开好的钮洞)若干套。
二、操作层次建议
第一层次:幼儿辨认动物卡片,试着完成动物头的拼图。
第二层次:幼儿随意拿取动物头底版及五官一套,尝试造型,说说自己做出的是哪个动物,看看象不象。
第三层次:取一动物卡片,试着做出与卡片上一样的动物来。
三、提示
a.观察重点:
幼儿是否认识卡片上的动物,能否拼出动物拼图。
幼儿对动物五官的明显特征的熟悉程度。
幼儿扣纽扣动作的发展水平。
b.建议:
教师可利用各种机会,让幼儿注意一些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并会区分这些动物,为用纽扣做动物头造型打好基础。
c.在幼儿随意造型阶段,教师可多引导幼儿观察:哪里看上去不大象。鼓励幼儿自己再试试。
d.当幼儿的操作水平发展到第三阶段时,动物的五官可以选出部分混合放在一起,让幼儿按自
己所有的卡片,有目的地挑选、造型。
玩具树(生活)(小班)
扣纽扣系列一
一、材料提供
可以放置在桌上或地上的立体树、树枝上能悬挂小玩具。也可以画在树形的纸板上粘上挂钩,让幼儿挂上小玩具。
第一阶段:略大些的树枝和挂钩,绳圈线较粗硬、绳圈较大和稳定的小玩具。
第二阶段:略细小些的树枝和挂钩,绳圈线较细软、绳圈较小的小玩具。
第三阶段:在玩具树上做出动物、交通工具、水果等标记。
二、操作层次建议
第一层次:幼儿能乐意地将小玩具全部挂到玩具树上,说说树上有哪些玩具,和同伴们一起分享快乐,玩玩具。
第二层次:试着将绳圈较小的玩具,耐心地挂到玩具树上,体验两种不同的感觉,为自己的成功感到自豪。
第二层次: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和猜测玩具树上的标志是什么意思,试着将玩具分类,做出“动物树”、“(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汽车树”、“水果树”等不同的玩具树,并说说自己的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提示
a.观察重点:
幼儿是否能将玩具上的绳圈,以较灵活的动作挂到树枝或挂钩上,是否需要降低或提高操作的难度。
幼儿是否注意到了玩具树上的标志,有没有试着将玩具分类或分别挂放。
b.建议:
玩具树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设置于墙面或操作板上的平面装置。
小玩具上的绳圈,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以提高活动的趣味性与挑战性。
也可在挂钩边贴上各种不同的动物和物品的标记,让幼儿看看标记、找找玩具、一一对应地挂上玩具。
玩具树上的挂钩,也可改成子母粘扣或揿钮,以提供给幼儿不同的练习内容。
我给汽车装纶子(生活)(小班)
扣钮扣系列二
一、材料提供
合成革等面料制成的、没有车轮的各种常见汽车。车轮部位预先做好了大小不一的钮洞。车轮上(反面)钉好大小不一的钮扣。
第一阶段:各种汽车大小可相似,车轮部位的钮洞大小与车轮上的钮扣基本相同。
第二阶段:各种汽车大小可相似,但车轮部位的钮洞与车轮上的钮扣都有大有小。
第三阶段:除车轮部位的钮洞与车轮上的钮扣都有大小外,各种汽车的大小和轮子的大小也不同。
二、操作层次建议
第一层次:幼儿通过玩汽车,发现汽车都没有车轮的秘密,并为汽车装上轮子。
第二层次:幼儿在为汽车装轮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钮洞和钮扣的大小不一样,小钮扣扣在大钮洞上,车轮会落下来,而大钮扣扣不进小钮洞。并试着想办法解决问题。
第三层次:幼儿能尝试为大汽车装上轮子,小汽车装上小轮子,逐步发现汽车与车轮正确对应的关键。
三、提示
a.观察重点:
幼儿能否发现汽车没有车轮,并试着装上车轮,是否将钮
扣扣进钮洞。
b.当幼儿在为汽车装轮子的过程中,遇到钮洞和钮扣的大小不一样等问题后,有怎样的行为表现。
c.幼儿是否能注意车身与车轮的匹配,为汽车装上合适的车轮。
四、建议:
应鼓励幼儿试着将钮扣扣进钮洞,体验为汽车装好轮子的快乐。
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引导他们再看看、比比、想想、试试,自己来发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第三阶段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从幼儿实际出发,决定材料出现的时间。
折折叠叠(生活)(小班)
一、材料提供
第一阶段:挂在夹子上的手帕、小毛巾等。
第二阶段:毛衣(套衫)、裤子、外套(开衫)。(可以放在塑料筐子里)。
二、操作层次建议
a.试着将手帕、毛巾从夹子上取下,对折后叠放整齐。
b.学习放毛衣和裤子辅平并折叠放整齐。
c.学习将外套的领口或下摆处对齐,然后折叠放整齐。
三、提示
a. 观察的重点
幼儿是否注意放在一边的范例,有没有试着模仿。
幼儿会不会把毛农和裤子铺平。
幼儿是怎样处理外套(开衫)的左右门襟。
四、建议
a教师以请幼儿帮保育员阿姨收、折毛巾。引起幼儿学习折叠毛巾的愿望。
b可以为幼儿提供折叠放整齐的毛巾、衣襟范例,引导幼儿注意井模仿。
c鼓励幼儿做事有始有终,做好了一件事情再换一件。
五、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在使用手帕后能把手帕折叠整齐。还可以试着折叠被子等小物品,乐意地做自己能做的事。
卷袜子(生活活动)(小班)
一、材料提供
a.托盘、藤蓝等盛器;
b.卷袜子图示;
c.色彩、种类或长短各异的袜子、娃娃、爸爸、妈妈等背景。
二、操作层次建议
第一层次:提供的袜子色彩差异大,长短相同,数量少,幼儿把袜子配对卷好,送给娃娃。
第二层次;提供的袜子长短不同,色彩相同,数量稍多,幼儿把袜子配对卷好,送给娃娃。
第三层次:提供的袜子种类不同,长短、色彩也各不相同,数量多,幼儿把袜子配对卷好,分别送给娃娃、爸爸、妈妈。
三、提示:观察重点与指导建议
a.观察幼儿袜子配对及卷的过程,允许幼儿用自己方法来卷袜子,只要卷好的袜子不松开即可,幼儿卷好袜子送给娃娃或爸爸妈妈时,鼓励幼儿说一句话“娃娃(爸爸、妈妈),我把袜子送给你”或“我帮你把袜子卷好了”等等。
b.背景也可以按需要设计,如:可以选小抽屉,并在抽屉上贴上数字,数字是几,幼儿就放进向双卷好的袜子。
第四篇: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二、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欧共体的成立、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过程、欧盟的成立及扩大、欧元的启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利用图表资料等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和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及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树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意识,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及影响。
2、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四、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史料、图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
以“中国梦”以及总书记的访欧引出“欧洲梦”,采用“猜猜看”的方式导入新课
一、欧洲共同体出现的背景
教师给出材料,学生阅读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教师指导学生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分析,尤其突出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设计意图:所给材料作为教材的补充,成为学生分析问题的依据,学生加强提取有效信息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1.各国冲突和战争给欧洲人民造成无穷的灾难和痛苦。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指出:战争使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指出:二战后,欧洲各国普遍衰落,英法等西欧各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
3.欧洲沦为冷战的主要战场:分析图片指出:欧洲形势异常严峻!4.联合合作的必要性加强:分析思考题指出:联合合作的必要性
一、欧洲联合的过程:
这部分采取学生自主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师给出表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填写,明确欧共体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然后具体展开。欧洲的联合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
第一步: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开始。【活动探究】 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像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请你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结束了欧洲一体化运动的舆论准备阶段,为西欧联合的具体化开辟了实践道路。
实践证明,煤钢共同体的工作是成功的,在它的统一协调下,煤炭和钢铁这两种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成员国之间的生产流转实现了有计划的优势互补,协调合理的资源和生产力配置使成员国的经济普遍受益。煤钢共同体的成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
第二步: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三者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第三步: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内容有关锐同盟、共同农业政策和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活动探究】 阅读课本第二个子目“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内容,思考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和统一大市场的实施目标、实施时间和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关税同盟消除了有形关税障碍,但在欧共体内部仍有许多非关税壁垒,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就是逐步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真正做到“没有内部边界”,实现人员、商品、资本、劳务自由流通。
第四步: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大扩大了一体化的范围,并改名为“欧盟”。这一条约是欧洲联合的又一里程碑。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成立。
【活动探究】 以漫画《今天欧盟成员国的生活》说明了什么 欧洲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给成员国带来的巨大的方便 第五步:欧洲一体化的深化。
1、欧元的诞生
【活动探究】 欧元的诞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而且欧元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从而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对于企业而言,欧元将减少企业成本和简化跨边境贸易。对于消费者而言,欧元将促进竞争,使可选择的商品品种和服务增多,并使价格稳定,利率降低。对于旅行者而言,因为取消了货币兑换的费用,旅游将更为便宜方便。
2、欧盟的扩大
欧盟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四、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学生讨论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辩证的认识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拓展思维,形成正确的认识。
1、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2、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3、以欧债危机看到一体化并不是事事顺心的,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本课小结:
欧洲一体化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
第五篇: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文章1
完善合作机制,实现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上海投资咨询公司 耿海玉
摘要: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经济合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二省一市之间应借国家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东风,紧紧把握世博会与奥运会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加快构建长三角旅游联合体和国际旅游圈。
关键词:区域旅游,一体化,对策
一、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背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下,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区域旅游合作也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已从由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进入区域竞争阶段。
长三角地区是世界第六大都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被看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长三角地区占了10个;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长三角地区占了一半。同时,长三角地区又是中国旅游经济的最发达区,2006年长三角地区接待国内游客人数约占全国的35%,旅游总收入约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62%,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约占全国的79%;全国661座城市中的247座城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而长三角地区已有33座城市榜上有名,初步形成了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市相互成为最大的国内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2006年上海接待的国内游客中江浙两省居前二位,浙江和江苏两省接待国内游客中排名前三位的也是省内游客和上海、江苏(浙江)游客,说明长三角区域目的地、客源地的双重角色突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有着良好的自然基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要求产业要素优化配臵和赋予高科技含量,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长远而多重的影响,区域旅游是开放的系统,面对的竞争应该是全球性的,旅游消费形态与经营模式应该是国际化的,因此,长三角区域旅游应纳入全球旅游一体化的竞争体系中,发展一体化进程必须加快。
二、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条件和机遇
(一)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
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长三角除具有很强吸引力的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外,旅游合作的各方都具有独特的难以替代的都市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园林文化资源、海洋文化资源等旅游资源,彼此互为客源市场,使得区域内的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协作潜力,整个区域拥有形成统一目的地的条件,为开展观光、度假等各种特种旅游以及区域旅游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二)区域旅游合作有一定基础
早在1988年,浙江、江苏和上海两省一市合力兴办“江浙沪旅游年”开始,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就已经初步形成。2003年7月,长三角1 5个城市及安徽黄山市签署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杭州)宣言》,构建中国首个无障碍跨省市旅游区,其合作的内容涉及“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环境一体化”等六个方面。
(三)区域交通设施布局促进旅游一体化发展
随着上海至浙江、江苏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运等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虹桥交通枢纽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为长三角地区重塑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在城市群间形成同城效应,加快长三角区域与周边区域的快速连接,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海洋旅游产品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战略布局将实质性地推进长三角区域内的游客流动和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形成,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四)上海世博会与北京奥运会提供发展机遇
旅游业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得益最多的产业,借助长三角区域内快速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大量的旅游需求将把长三角各个城市的资源融为一体,为提升长三角区域旅游服务管理水平、树立长三角区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加快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进程提供了难得机遇。
三、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旅游市场薄弱
长三角地区在国际旅游市场相对薄弱,虽然这其中有珠三角地区区位条件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但很大程度上与长三角区域共同进行海外宣传促销、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力度不大有着密切关系。目前长三角地区在涉及联合促销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方面只停留于理论探讨阶段,实践中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上海、杭州为各自的国际旅游形象、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均投入大量的宣传费用,而在联合促销的问题上和区域内其他旅游城市一样只停留在“面”上。
(二)区域旅游合作有待深化
虽然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早有设想和具体行动,然而其推进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当区域的旅游发展战略与当地规划发生冲突时,地方往往选择对当地最有利的途径来解决,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在“地方利益保护”的作用下,面对共同的旅游市场,竞争大于合作,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始终停留在政府号召的层面,真正促进旅游业跨区域的方法不多,合而不作或者作而不合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三)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长三角地区是一个典型的以行政区域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合作区域,长期以来的行政区经济和部门条块分割限制了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目前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协调主体仍是政府,缺乏企业与市场的多层次协调机制,缺乏利益协调机制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四)传统旅游产品同构,缺乏创新的世界级旅游品牌
同属江南地区,人文经济、自然资源相似,长三角区域内部的古镇、山水、农家乐、都市等旅游产品的雷同现象和可替代性强,导致旅游产品同构;同时长三角地区缺乏有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企业,缺乏能够代表长三角特色的创新品牌。
四、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优势互补,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是合作主体能在合作中实现共赢。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是以区域优势互补为基础、解决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旅游者选择性之间矛盾的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一)确立“共赢互融”的合作理念
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充足,旅游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合作基础和潜力,这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要建立动态的既有良性竞争又有高效合作的新机制,只有在这一“共赢”理念的指导下,才能“破壁互融”,抛弃狭隘的地方保护及恶性竞争,达到“双赢”与“多赢”的目的。
(二)实现五个“一体化”
一是要积极谋划,推进区域旅游规划一体化;二是要统筹区域内旅游资源,推动区域内旅游要素的优化整合,实现区域旅游要素配臵一体化;三是要建立畅通的旅游交通系统和便捷的结算方式,实现区域旅游服务设施一体化。四是要设立统一的服务规则和监督机制,实现区域旅游服务标准一体化;五是要本着实事求是、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营造安全、文明、诚信的区域旅游市场机制一体化。
(三)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旅游协调机构
除了已经建立的两省一市最高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各区域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及政府部门协调制度的区域协调机制外。还可考虑建立两省一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协调制度、旅游行业各部门衔接落实制度的旅游协调机构;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旅游企业及各类非政府组织的协调作用,可考虑有选择性地成立长三角区域旅游行
业协会,包括旅游饭店协会、旅游景区协会、旅行社协会、旅游交通运输协会、旅游人才与教育协会、旅游者协会、长三角旅游合作基金会等。
(四)建立长三角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
区域旅游利益分享机制是指各合作成员通过整合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通过规范的制度建设来实现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利益转移,从而实现区域旅游利益在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该机制应强调各合作成员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基础上既竞争又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合作成员共同分享区域旅游利益。各合作成员在共同发展区域旅游业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制定利益分享机制,以实现区域旅游利益在各合作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为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五)建立统一的长三角城市旅游市场网
区域旅游发展一体化是为了更好地鼓励竞争、保护竞争、促进竞争,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旅游竞争规则,形成有序的竞争格局。长三角区域要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联合打造长三角旅游品牌、共建旅游基础设施、统一构建旅游市场网络等。
(六)建立共同的旅游信息和预警平台
各方应积极促进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大力优化旅游环境,推进无障碍旅游区试点工作;促进区域内旅行社、饭店和景区管理培训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内各旅游网站的相互链接和信息互动,共享旅游信息资源;建立旅游质量管理、旅游投诉和应急事件处理热线电话,预警预报及重大事件通报制度等,使各旅游城市互为旅游客源地、互为旅游接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