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正负数观课报告、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01:3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识正负数观课报告、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识正负数观课报告、教学反思》。

第一篇:认识正负数观课报告、教学反思

《认识正负数》观课报告

我观看的这节课是桓台小学的毕老师执教的《认识正负数》。这节内容《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学习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况,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在创造符号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时,使学生在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培养数感。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我个人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学习借鉴: 1.正负数的导入,简单、明了。课程刚开始,毕老师就直接引导孩子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写出他们所认识的正负数。简单、直接,为学习后面正负数的意义奠定了良好的感官基础。

2.让学生创造符号表示意义相反的量,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

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创造数学符号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用上下箭头、或者是正立和倒立的三角形来表示。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3.以学生熟悉的温度的知识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学生对于温度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生活检验。我借助这一情景,引导学生先认识了温度计的构造,为后面零上和零下温度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也进一步理解了正负数的意义。4.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融层次性、趣味性、开放性于一体。练习题的设计,首先从基本的正负数的分类做起,既考查了学生对正负数的读写,又考差了对正负数的初步认识,以及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理解。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难度相对大些。特别是1.5等小数的考察,更是有一定的难度。第四题是一道开放题,考察学生根据给出的信息,发现更多的信息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都能很好的培养。个人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认识负数时,由于负数学生刚刚认接触,对于负号和减号,孩子们很容易混淆,课程开始有个孩子直接就把负号误读成了减号,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适时的把这个问题通过“化错”的方式,引起学生对于负号以及减号意义区别的思考。我想这个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第二篇:《正负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熟悉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正负数》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读写法等内容进行自学。在自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讨论交流,不仅学会了查找资料的方法,还体验了尝试探究,合作学习。正、负数是两相反的定义,在教学的时候,我着重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能使学生更好地明晰正、负数的意义,教学反思《《正负数》教学反思》。正、负数与零的关系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并且认清零在正、负数之间所处的位置是学生正确认识正、负数的关键。在教学时,我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温度计量入手,先让学生对温度进行分类,零上温度分为一类,零下温度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它们分别高于零度和低于零度。这样,学生在学习正、负数的概念之前就已经对正、负数与零的关系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负数<0<正数,并且为后面学习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做好了铺垫。在认识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时,我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课本上的图例和练习明确正、负数表示两个正好相反的意义,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正数可以表示增多、高于、正方向等意义,负数可以表示减少、低于、反方向的意义。让学生表述日常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的事物时,一开始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我给学生举了两个例子“妈妈买来的苹果用正数表示,吃掉的苹果用负数表示;朝杯里倒牛奶用正数表示,喝掉的牛奶用负数表示”,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寻找正、负数。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最大的问题在于放手不够,引导太多,给予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够,很多可以由学生自行探究、归纳的知识点都没有让学生自由发挥。由此也造成了前半节课节奏紧张,速度太快,学生适应时间不够,而后半节课富余时间又太多。

第三篇:正负数教学反思

正负数教学反思1

“正负数”被《标准》列入第二学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作为小学数学的一个全新的内容编入了新教材中。“小学生学负数,行吗?”“负数成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该怎样认识,怎样教?”这对于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我认真领会新教材的意图,明白了《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教学是要求教师利用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中体会到负数与原来学的数的意思不一样,逐步体会量的相反意义。

有了对新教材的'上述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在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本片段设计了几道有趣的题目让学生回答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记录得分与扣分的情况,通过创设这个学生较为熟悉的情境,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课所要学的正负数。

二、借助信息,初步建立数学模型。

这是本课的重要环节。我根据负数的特征及儿童认知发展水平,以大量的生活信息为载体,让学生体会到正负数和生活的联系以及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从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数、0、负数的知识结构。

三、深化对正、负数的认识。

该练习的设计具有思考性、灵活性、开放性和趣味性: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活动过程中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正负数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灵活变通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正负数的意义,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希望:希望每位同学每天的学习收获都是正数,而没有负数。

正负数教学反思2

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教师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展示了一组洪灾肆掠的图片,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发现有警戒水位线,然后教师再呈现某市8月1日至7日的水位记录表,让学生说说表中的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8月2日至5日的水位都达到或者超过了警戒水位线,其余几日的水位都低于警戒水位线;细心的学生还发现只有8月2日的水位高于历史最高水位。此时教师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警戒水位和历史最高水位的理解,学生的体会和感受已经比较深刻,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再鼓励学生以0米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水位变化情况并标出警戒水位就不是什么难事。

然后教师出示8月1日至7日的水位统计表,让学生用正负数来记录每天的水位变化情况,并以8月1日和2日的水位作范例尝试填一填,学生很快得出8月1日的水位是41.80米,记作高出警戒水位-0.20米, 8月2日的水位是42.60m米,记作高出警戒水位+0.60米,再让学生说说每个正负数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结合表中的数据理解:把警戒水位看作0米,-0.20米表示比警戒水位低0.20米;+0.60米表示比警戒水位高0.60米,然后再填其他值,学生通过填和说,体会到了“0”的相对性。接着教师鼓励学生以警戒水位为0米,画出折现统计图,学生在制图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两幅图的形状是一样的。

有了以上的铺垫,再让学生以历史最高水位为0米记录每天的水位变化,画出折现统计图,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再次体会到“0”的相对性,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将三幅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谈谈有什么想法或者发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幅折线统计图的形状(即水位变化趋势)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点是每幅图的参照标准不一样,第一幅折线统计图是以0米为标准,第二幅是把警戒水位看作0米画的折现统计图,第三幅是把历史最高水位看作0米作的.统计图。学生通过数据的比较还发现,虽然每次的0点不同,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变,因此折现统计图的形状是不变的。

整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掌握如何用正负数表示不同参照标准下的水位变化情况,能说说每个数实际表示的意义,体会“0”的相对性,感受到在研究问题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人为规定0点。难点在于比较三幅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画了三幅折线统计图,学生会感到困惑,为什么每次都要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它的意义在哪里?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学生的困惑终于解开了,明白了画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就是要体会不同参照标准下画出的图变化趋势一样,是因为每个数的相对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0点不同而已,从而深化学生对“0”的相对性的理解。

整堂课的设计比较清晰有条理,每个环节的过渡比较自然流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0”的相对性,会用正负数记录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能说出实际表示的意义;课堂氛围融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感受深刻。可是整堂课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只知道了三幅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一样,却没有深入细致讨论不一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虽然教参建议这个讨论不作为基本要求,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遇到类似问题,由于在课堂上没有将此部分深入处理,学生在练习时就说不出深层原因,回答比较浅显,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外在课堂时间的把握上也要多注意,课堂节奏的掌握还要教师多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训练提高,本节课也正是因为时间上处理得不是很准,才使得最后环节的讨论没有时间深入渗透。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学习多思考多请教,争取有更大的提高!

正负数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的实践活动《数的世界》内的一节很有意思的课,这节课的目标在于第一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另外学生还要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整节课上,我在组织上没有出什么大的错误,学生也没出什么大错,包括做练习,展示出来的作业等等都令人比较满意,看上去课堂效果还可以。可是,课后听了顺德教研室邓老师的话令我反思良久。

实施了六个年头的课改,我们要改些什么?我们真的改了吗?这,确实是我们们一线老师值得深思再深思的问题。

邓老师在谈话中说到:“只有真正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的课才是学生的,才是优质的课堂。一节学生没有错误的课,不是一节成功的课。”

的确,“课堂上学生少出问题为好,最好是别出问题,以免造成被动。”这也许是很多教师在执教公开课时的普遍心理。由于这种心理的影响,许多数学教师包括我自已在课堂上常常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按照预定的设计“走”下来,常常对学生练习本上的错误“视而不见”,造成学生没有错误的假象。殊不知,这种想法和做法不但违背认知规律,而且也正是常常使自己陷于被动的原因之一。

我在正负数

(一)解决“检查味精的质量是否合格”这一题时,我让学生读完题目、理解了表格中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后,马上引导学生用刚学习的“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的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在我巡视时,发现有几个中下生是这样做的:“(100-2)+(100+2)=200(克)”,他们把手举得高高并期待着我拿他们作业本的到展示台展示,当时我怕这样一讲会浪费很多时间,就叫了几个用正负数抵消方法来做这道题的同学回答,结果这个环节过渡得非常顺利。没有出现什么错误,本应让人觉得非常精彩,然而自己却感觉很遗憾——看起来一切都十分顺利,可是我却限制了孩子的求异思维,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实际上,学习的过程是认知的过程,既然是认知的过程,就不该怕有错误。正如邓老师所说的,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因为有千差万别的学生,就有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学生说错话,做错题,这是很正常的,这种错误,实际上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就应该宽容学生的错误,并挖掘利用这种错误资源。以前听过邓老师的课,邓老师在《讲鸡兔同笼》一课时,是让学生不断地去尝试,让学生在错误中不断地分析,让学生在互相争辩、讨论中逐步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也曾听过华应龙、黄爱华老师的数学课,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常常会听到华老师、黄老师大喊一声:“错得好。”“错得有水平。”这样的课堂,受鼓励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其背后的独立思考以及非人云亦云的勇气。“正确,可能只是一种模仿,而错误绝对是创新。”其实,学生的差错是极有价值的,正好引起我们的思考。有些知识只靠讲是不行的,有些错误只靠事前的提醒也是不大容易防止的。错误是正确的基础,没有错误就没有经验和教训;没有错误就没有成功和喜悦;没有错误也就没有了“吃一堑,长一智”。

因此,课堂上学生的错误并不是件坏事,因为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很多时候,一堂课的精彩,往往是巧妙地处理了学生的差错,使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正负数教学反思4

教材分析

1、在前一刻《温度》的学习基础上,将要拓宽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通过学习后,学生将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用这种理性认识观察生活中的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2、教材通过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引导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感受正、负数及0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较好基础。

学情分析

1、第一课时《温度》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零上、零下温度的区别、读写方法,并形象而生动地感受了负数产生的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2、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同时在本节课上也应尽量通过数学思想的渗透,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感知正数与负数,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负数是根据需要来界定的,体验具体情境中的负数;知道正负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尝试、探索等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了解0的内涵

正负数教学反思5

认识负数,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的内容,也是小学生对数的概念的又一次的拓展。很久以来,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负数就是在初中学习的。我上班的时候,20xx教的那版的小学教材,也没有负数,也是初中开始认识的。现在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的的广泛应用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接触了一些,有了认识负数的基础,所以《课标》将其提前到小学阶段进行教学。

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天气预报来初步让学生感知负数的意义。我让学生模拟气象预报员来预报各地的气温情况。开始的时候,有的学生不说地方,直接读气温;有的学生说几度到几度,而没有说摄氏度,也是不标准的。最后有的学生读出了零下几摄氏度到几摄氏度。我问学生还有没有不同的读法,几乎没有学生敢起来读负几摄氏度到几摄氏度。这也是受平时生活的影响,因为气象预报员就是读的零下而没有度读负几摄氏度。接着老师示范还可以这样度,也就是是从数学的角度,应该是标准的读法应该是负几摄氏度到几摄氏度。然后,学生再来读一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以零摄氏度为分界点,高于零摄氏度的温度记为正数,低于零摄氏度的温度记为负数。规定零摄氏度时淡水结冰时的`温度。零上和零下温度分别表示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接着,教学例2,存折上收入和支出时,显示的数据的不同,让学生明白收入的时候用正数表示,支出的时候用负数表示,收入和支出也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最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那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学生列举了很多,说明学生掌握理解的还不错。

正负数教学反思6

本节课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这节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有这两点:

一、游戏导入,深深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过程中,我特别设计了学生比较熟知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充分体验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例如:方位上和下,前和后,电梯的上升和下降,存钱和取钱,得分和扣分,盈利和亏损等。特别是温度计中零上和零下的引用既让学生很好的感知相反意义的量,又为下一环节利用温度计探索正、负数的有关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情景教学,大大提高学生的思考质量。面对熟知的教学情境,学生是充满自信的,始终以一种积极地心态面对问题,从而思考问题的质量也是相当高的。创设学生的熟知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在举完例子以后,体现相反意义时,引导性不够好,应多举几组例子后,在进行板书(板书太早),目标达成度不够高。

很多时候,因为教师的急于求成导致整个课程的教学不够完美。这是年轻教师教学的弊端,对一些关键性的东西往往“火候“不够。所以,要戒骄戒躁,踏踏实实的把一节课上好。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典型的概念教学课。本节课有单位“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几个抽象的概念需要学生熟知。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其中,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本节最难突破的一个难点。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单位“1”是一个物体,这节课的单位“1”指的是一个活若干个物体。学生在单位“1”的把握上有一定的困难。课中我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引导学生领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逐步渗透单位“1”的具体含义。从第一组例题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分析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第二足例题也是特别注意这个整体指什么?怎样得到分数的?学生只有在找到单位“1”的前提下,才能知道把谁平均分,才能知道分数是怎样来的。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我能够根据知识的产生过程逐步的展现在学生的思维中,这对孩子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非常有益的。

(二)注重在练习题的挑选上侧重分数意义的理解。本节课选择的每一道练习题都有精彩的现实情景,有利于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理解。在做每一道题以前,先让学生自己说单位“1”在题中指的是什么?在让学生充分的分析分数的意义。

(三)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总结结论。这节课,我设计了很多“抛砖引玉”的问题,让学生充分的说,教师适时总结引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当然,课程在设计上还有很多不足。就目前来说,我在研究怎样设计能使我的教学设计更合理,让孩子在接受新知识与技能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负数教学反思7

《正负数(一)》是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正负数,知道了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会读写正负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作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当中去感受正负数互相抵销的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感觉有以下两个成功之处。

1、联系实际学数学

创设刚结束的亚运会中国与韩国女排决赛的鲜活情境,负一局记-1分,胜一局,记1分,中国队先负两局该怎么记分,得分是多少?如果要赢得比赛,至少还需胜多少局?由于比赛的结果扣人心弦,反败为胜。有观看比赛的同学那种兴奋劲还意犹未尽,因此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伊始学生的积极性就非常高,参与气氛浓厚。接着充分利用班级开展的小组竞赛活动,让学生实际来统计各小组的得分情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发现+1和-1,+2和-2等可以互相抵消,方便快捷的算出最后的结果。

2、突显学生主体

教学中尽可能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如在“试一试”求五袋味精总质量时,我分三个步骤让学生逐步感受正负数的含义及用抵销思想解决问题的优越性。首先估算五袋味精的总重量,使学生体验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及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然后让学生通过看表中记录的数据,思考“实际总重量应该比估算的结果多还是少?”,这个问题就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抵销的数学思想”在生活的运用。最后问“实际重量是多少克?”就促使学生去思考如何去运用抵销的思想来帮助计算。经过这样有层次的体验与思考,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正负数的含义与估算与抵销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与好处,而且还在思考过程中,提出了很多种运用抵销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方法,闪出了智慧的火花。又如在“太空游戏”中,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懂时间表并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获取的信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负数表示发射前,正数表示发射后,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进而懂得进行相隔时间的计算。

纵观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效果还不错。但由于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是正负可以互相抵消,因此在解决温差问题时,一些中下生也使用这种方法,如-5~5℃温差错算为0℃。由于时间关系,没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讨论,这是本节课最大的遗憾。我想如果在解决“太空游戏”的第三个问题:太空人两餐之间相隔多长时间?之后,立刻引入温差的练习题的话,学生定能很快的把学到的新知识迁移到练习上去,就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了。因此,合理安排练习的顺序及使练习更有针对性,是我今后教学要改进的问题。

正负数教学反思8

1、例题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于自身、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充实到课堂中去。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和感受数学问题。

2、知识回归生活。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在“太空人的生活”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说出情境中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引导学生经历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认为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了知识的运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乐学情绪。

3、倡导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论把“通过学生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看成是教学的“灵魂”,对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都是“新知识”,不少内容是“旧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自身的数学经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鉴于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教学时,我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促使其主动建构。

如在一组学生身高数据的素材下,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感受到抵消在计算中的优越性,同样又通过两组数据大小的比较,发现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比较小。通过数轴上的整数联想数轴上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位置,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数感。

正负数教学反思9

教材分析

《正负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二课时,它的上一课是《温度》,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可以在数的前面加“+”和“-”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而且也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正负数》一课中,教材通过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0的特殊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下较好基础。

学情分析

在《温度》这一节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可以在数的前面加“+”和“-”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而且也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例为素材,从中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才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学生初识正负数,对正负数读写的指导、练习,对正负数意义的引导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早已知道0表示什么都没有,但在本节课中,0却是一个表示分界、基准的数,这与学生以前的认知有所不同,因此“了解0的内涵,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尝试、比较、探讨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负数,能正确读写正负数,了解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能运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0的内涵,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负数教学反思10

在<<正负数>>这节课中我能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生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在第一个环节我是这样做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记录数据,请同学们来记录下面三组数据。要求记录时做到准确、简捷、快速”这样开放性的`活动,以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为研究素材,呈现出了四种不同的记录结果,透视出学生的原认知状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新问题的研究,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又能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实施有效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教学中,我运用了多种活动方式。从天气预报中听一听;在存折上认一认;根据各地的气温读一读;在实际生活中举例说一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温度计这个教具“做足文章”,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尝试写出温度-5℃、-20℃;在温度计上拨出指定温度;把温度计横放后抽象出数轴,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非常形象的依据,学生学习起来有具体的事例做依托,抽象的概念就容易理解。

整节课中我紧紧围绕两个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接触、认识、研究,最后才有了课的结尾学生感悟到的:“前进后退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增加减少可以用正负数”“意义相反的量就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这样一些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我认为我们老师研究问题时要比较深、透,视角开阔,不要局限于教材设定的一个局部空间内,而是要广集资源,充分研发,为我所用。

正负数教学反思11

《正负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可以在数的前面加+和-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基础上进行教学。《正负数》一课就是让学生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识正负数以及0的特殊意义。

上课,我首先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三组相反意义的量,课堂上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记录方法。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正负数的表示方法。紧接着我又强化了正数分别代表了足球比赛中的进球、转学人数中的转入和做生意中的赚钱以及负数代表的丢球、转出和亏钱并板书在黑板上,为下一步学习“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埋下伏笔。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温度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感知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当我让学生用一个圈把所有的`正数圈起来,再把所有的负数都圈起来时,部分学生仍然认为0是正数。这时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先让学生进行争论,当学生争论到我认为时机成熟之际,我引导学生看黑板上的板书,并问:“我们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那谁能结合刚才的例子来说说0到底是什么数呢?”马上有学生回答出:“0既不是进球也不是丢球、既不是转来也不是转走、既不是赚钱也不是亏钱,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一番有力的论证让刚才所有认为0是正数的同学口服心服。

为进一步巩固对正负数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充分举了生活中的正负数的例子,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紧接着我又“趁热打铁”,安排了“电梯中的正、负数”、“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小华的位置”及“跑步时风速为何为负”等一系列的练习,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之翼展翅翱翔。

值得反思的是:在通过零下温度的比较,进一步过渡到负数比大小的过程中,没有让学生观察负数大小的特征(数字大反而小)并总结与正数比大小的不同,导致练习中还有学生做错。在引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时,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整堂课下来自我感觉比较急,有些细节的地方没有很好的深入,总结性的语言太少,学生对于很多概念性的东西掌握的还不是很好。

正负数教学反思12

《生活中的正负数》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课时,它的上一课是《温度》,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从温度的知识中了解了一些生活中的正负数。知道了可以以0℃为分界线,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而且也已经知道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但并没有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正负数》一课就是让学生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识正负数以及0的特殊意义。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前我也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理念和学生实际以及教材特点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课前温度复习

为了新旧知识点的自然衔接,课前设计了重温温度的活动,使学生自然的感受到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顺势过渡到新授的环节,生成自然。

2、通过记录相反意义的量,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

上课伊始,我首先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三组相反意义的量,课堂上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记录方法。最后由师生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总结出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更简便、清晰、准确。紧接着我又强化了正数分别代表了足球比赛中的进球、转学人数中的转入和收入情况以及负数代表的失球、转出和支出情况。并板书在黑板上,为下一步学习“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埋下伏笔。

3、总结归纳正、负数和0的关系。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温度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感知0℃既不属于零上温度也不属于零下温度。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说说发现了什么。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索出正、负数和0的关系。

4、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为进一步巩固对正负数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充分举了生活中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师不要小看学生,他们潜在的能力要靠我们教师去挖掘,让学生说“生活中的正负数”这一设计,也让我大开眼界,使我坚信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可忽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学生举出了“打羽毛球赢了、输了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有的同学想到“炒股赚了、赔了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紧接着我又“趁热打铁”,安排了 “超市经营中的正、负数”、“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老师的体重”等一系列的练习,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总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尽可能地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并引领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努力争取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感受,做到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正负数教学反思13

周昌老师所执教的《正负数》一课通过精心的准备,演绎出了一堂真实的、精彩的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讨素材。在这节课中,我认为以下方面周老师是做得很好的。

1.教学思路清晰,知识的呈现和生成自然。周老师首先复习了上一课内容——温度,由此引入今天的新课教学,过度自然且很有必要。这一章的内容为“生活中的正负数”,温度是正负数中的一个具体实例,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正负数的意义,但还没有真正归纳出正负数的概念。本节课呈现的是正负数在生活中更多领域的运用,并体会正负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节课中,周老师充分挖掘和利用了教材的四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正负数的意义,很好的让学生形成了正负数的初步感知。在认识了正负数后,周老师又利用温度计抽象出数轴,帮助学生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负数的分界点。最后练习层层递进,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了认识,并进一步认识到除0外其他的数也可以作为正负数产生时的分界点。由此,学生的收获是系统的,这一点从学生的完课小结我们可以感受得到。

2.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重点是: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难点是:体会产生正负数的分界点的实际意义。周昌老师在新课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一目标,充分挖掘教材价值,详细教学了海拔高度的情境,然后放手学生自主探索后三个情境,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探索、交流、发现正负数的意义,反馈中巧妙的利用板书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据的联系,由此总结出正负数的意义,这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突出了教学重点。在拓展0的意义的教学中,周老师更是巧妙的利用温度计与数轴的关系,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了0作为分界点的意义,难点突破得悄然无痕。

3.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的新课程理念。课堂中所利用的实例,不管是教材上的,还是学生所举实例,以及后面练习中所用到的正负数的情境,都是学生常见的,熟悉的,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学生的元认知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学生的'知识生成也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

4.重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原则。复习完温度的相关内容后,周老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正负数例子,体现出正负数这一内容学习的必要性。在总结出正负数的意义后,周老师有再次让学生回顾了前面所举例子中正负数的实际意义,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认知,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后面组织学生的讨论学习也很精彩,从学生的反馈中我们能体会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收获。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中,也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

1.对于正负数的描述不准确。正负数是一类数,而不是数量。周老师在总结时有说道:“像+8844。43米、1690元、+10分……这样的数就是正数,像—133米、—1000元、—10分……这样的数就是负数。”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2.正负数作为一类数应该是中性的。课后总结中,周老师说,让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进步、收获用正数记录,将毛病、缺点记成负数,会给学生一种感觉:正数是褒义的,负数是贬义的,这不科学。

总之,周昌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堂非常有价值的课例,很多方面老师们都还可以继续进一步的总结、挖掘、探讨。

正负数教学反思14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熟悉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正负数》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读写法等内容进行自学。在自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讨论交流,不仅学会了查找资料的方法,还体验了尝试探究,合作学,教学反思《正负数》教学反思》。

正、负数是两个相反的定义,在教学的时候,我着重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能使学生更好地明晰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与零的关系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并且认清零在正、负数之间所处的位置是学生正确认识正、负数的关键。在教学时,我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温度计量入手,先让学生对温度进行分类,零上温度分为一类,零下温度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它们分别高于零度和低于零度。这样,学生在学习正、负数的概念之前就已经对正、负数与零的关系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负数<0<正数,并且为后面学习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做好了铺垫。在认识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时,我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课本上的图例和练习明确正、负数表示两个正好相反的意义,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正数可以表示增多、高于、正方向等意义,负数可以表示减少、低于、反方向的意义。

让学生表述日常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的事物时,一开始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我给学生举了两个例子“妈妈买来的苹果用正数表示,吃掉的'苹果用负数表示;朝杯里倒牛奶用正数表示,喝掉的牛奶用负数表示”,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寻找正、负数。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最大的问题在于放手不够,引导太多,给予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够,很多可以由学生自行探究、归纳的知识点都没有让学生自由发挥。由此也造成了前半节课节奏紧张,速度太快,学生适应时间不够,而后半节课富余时间又太多。

正负数教学反思15

“负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学生经常会从收看到天

气预报、温度的信息中看到负数,所以上课时注意了几个方面:

1、将“生活化”和“数学化”融合在一起。从学生熟知运进、运出的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感受正负数的意义,理解了抽象的负数。

2、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了寻找生活中意义相反的量、天气预报、温度等贴近学生的教学情境,从生活的情境中展开对问题的探究,这些都为学生认识正、负数提供了形象的依据。让学生体会正负数是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然后认识到温度、海拔也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后。正负数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正”也就谈不上“负”,通过大量实例去体会:从学校向东走20米,可以表示为+20米,那么从学校向西走20米,可以表示为-20米,足球赛:进球3个,丢球2个怎样表示?转来12人,转走8人;车到站点,9人上车,5人下车。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深刻体会了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联系生活,举出了很多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寻找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这个环节表现很好。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明确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希望自己的课堂能让学生越来越投入,开开心心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篇:认识正负数

认识正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寻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2、通过温度计的演示,学会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数量。活动过程:

活动

一、情境引入,激发生活需要。

1、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1、师: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要和数打交道,你们对学过的数熟悉吗?

师:那我现在说几件事,你能把听到的数据信息,准确的记录下来吗?

师:好,请同学们准备好记录用的本子和笔。

(1)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明白你表示的意思。咱们开始!

师叙述、生记录。

①中国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②学校四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了15名同学; ③小明家三月份收入6000元,支出2000元。(2)汇报: 第一种:用文字表示

第二种:用笑脸图、哭脸图表示

师:你的符号你明白,我的我明白,数学语言是要交流的,怎么办? 生:要统一。

第三种:用+

2、-2表示

师:和数学家表达的一样,这种表达有什么好处?(简明、清楚)(3)认识正、负数。

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正数)+2怎么读? 师导读:正二

师:像下面的数呢?(负数)板书—2怎么读? 生:负二

(4)读上面各数,并板书在黑板上。

师:加号和减号和过去的意义不同,加号叫做正号,减号叫做负号。抢读。-100、+6.8、-1.8、36(同时贴于黑板相应位置)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记录方便,往往把正数前面的“+”省略不写,省略“+”后,这些数我们熟不熟悉?对,正数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数。负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师:对,这样就没办法表示意思相反的量了

2、介绍负数的历史

同学们今天认识到的负数,2000多年前在我国就开始应用了。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课件出示史料,进一步了解负数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生谈感受,思想教育。)

听完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学以致用,合作探索,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1、欣赏图片,发现数学问题。

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欣赏几幅美丽的风景图片。

(读信息)

那咱们同学对吐鲁番还有哪些了解呢?

(方案一)如果学生交流的水果比较多,师:是呀,这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有首民谣说的好:“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一枝花。”(方案二)如果学生不能说,师:大家听说过火焰山吧,《西游记》里,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说的就是这里,而且也是在这实地拍摄的,不仅如此,这里既有干燥炎热的沙漠,又有两千年前的古城遗址,可以说这里处处充满着神奇,将来有机会大家可一定要亲自去感受一下哟。

2、你能用刚才我们学习的知识来表示出上面这段文字中的数据吗?(1)(指着学生写出的数据)有正、负数吗?读出来。零上的温度用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用什么表示?(2)温度计。(教具:表示水银的位置可挪动)师:每格代表1℃,请生拔出13℃。拔-3℃。为什么拔不出来? 要先找到什么温度?

(先找到0℃,这是分界点。)

师:将温度计上的数揭开,越往上温度?(高)再拿一个温度计请该生再拔-3℃。拔-10℃

比较两个温度(-3℃和-10℃)哪个更冷?怎么能说明-10℃比-3℃更冷了? 我国新疆地区最冷时温度达到-40℃,大概在温度计的哪儿? 生比划。

师: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40℃时的感觉。

(3)比海平面低155米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它们又是以谁为分界线的呢?

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844米,可以记作:+8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记作:-155米。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3、正数、负数和0。你能说几个正数和负数吗? 说得完吗?用省略号表示。所有正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 所有负数和0比,有什么关系?(板书:负数<0<正数)用一个圈把所有正数圈出来,用一个圈把所有的负数圈出来。生圈出了板书的正数和负数。0,正数不要,负数不要。怎么办? 小组讨论:0算正数吗?算负数吗? 学生汇报

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0比0小吗?(0不是)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分界点。

师:你们答得太精彩了。0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4、请你用正负数表示出我所说的数学信息。用正负数可以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交流收获

第五篇: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

《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师:石头、剪子、布玩过吗?那我们也来玩一玩。生:玩游戏。

师:请同学们用你的表情来告诉我输赢的情况。

二、新课

1、引入实例。师: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要和数打交道,你们对学过的数熟悉吗?

生:熟悉。

师:那我现在说几件事,你能把听到的数据信息,准确的记录下来吗?

生:(异口同声):能!

师:好,请同学们准备好记录单,拿好笔。师:(投影记录单):

先听要求: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关键呀,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所表示的意思。咱们开始!第一件事:足球比赛,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第二件事:学校四年级共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了10名同学。

最后一件事,张阿姨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生记录,师边说事,边巡视)

2、深化认识正、负数。(1)交流学生的表格 从而引出:统一表示

(2)出示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的形式 交流这种的好处

(3)认识正负数及其符号

3、了解正负数的数学史、感受数学文化(课件展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国家,早在2000千年的《九章算数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会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的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的算筹表示负数。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要比咱们中国晚了数百年。

4、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在接下来的时间,就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去了解负数,认识负数,好不好?

同学们,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负数呀?(银行存折、扣分单、购物单……)

(1)出示城市天气预报,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北京的温度是-5℃到5℃,这两个温度的意思一样吗?(2)让学生来拨动温度计,再次感受正数、负数和0,并渗透负数的大小比较思想。

(3)讨论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看,所有的正数要和零比的话,有什么关系?

引导得出: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 讨论“0”的关系: “0”算正数,还是负数?

5、负数的应用

师:看来大家学得都不错,那就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填一填。

(2)出示电梯按钮,问上五楼和地下二楼应按哪两个键?

6、探究升华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新疆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出示海拔高度图)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学生尝试表达。

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844米,可以记作:+8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记作:-155米。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练一练

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在海平面以上3193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在海平面以下400米。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11034米

五、全课小结

下载认识正负数观课报告、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正负数观课报告、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

    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 李炳毅 认识正负数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数的认识的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学生对温度的认识并不......

    《认识图形》观课报告

    《认识图形》观课报告 在暑假远程研修中,我认真聆听了很多老师的优质课。特别是李晓老师执教的《认识图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师德魅力,让我......

    《认识方向》观课报告

    《认识方向》观课报告 通过老师的共同打磨,我认为《认识方向》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教学目标明确,达成效果良好。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现实生活,学会辨认方向,能区分东、南......

    《认识钟表》观课报告

    《认识钟表》观课报告 今年的研修我有幸聆听了张老师、韩老师、林老师3位老师精彩的3节课,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这三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各有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

    正负数的认识

    正负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 2、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经历数学......

    认识正负数教案

    教学设计-认识正负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算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

    英语观课反思报告

    英语观课反思报告 观摩了张教师的示范课,让我受益匪浅。我从中体会到教师上课的独到之处,感受到张教师上课的魅力和风格。就这次观摩课整体而言,是一节值得学习的成功课例。 一......

    《负数的认识》观课报告

    《负数的认识》观课报告 济南市匡山小学 吕四菊 我也是常年教中高年级的一线数学老师,但是听了赵老师的《负数的认识》这节课,使我感受深刻,收益匪浅。赵老师能紧紧抓住正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