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学大纲(共5篇)

时间:2019-05-15 01:3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学大纲

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二00五年九月

一、前言

温病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阐述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规律及其诊断和防治方法的学科。它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既具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讨论众多具体疾病的辨证施治,兼有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双重性质。其理论不仅直接适用于众多的外感热病的治疗,同时也对内外妇儿科及五官等各科中的发热性病证的诊治有其指导作用,因而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临床实践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为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高级人才,为了适应我院进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该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本科使用。

本学科教学内容分二大部分:一为总论,介绍温病学的定义和发展简史,有关温病的概念,病因发病,辨证纲领,诊断方法及治疗和预防方法等,是认识和处理温病的理论基础;二为各论,阐述常见四时温病的概念源流,病因发病,病理传变,诊断要点,辨治原则,病证归类,辨证治疗及临床运用,为总论内容的具体应用。两者互相交织,构成温病学的完整体系。本课程的教学,要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中强调“三基”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既要保持中医传统特色,又要体现当前时代特点,正确对待和处理继承与发扬、古与今,中与西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概念明确,阐述准确,体系完备,内容稳定,简明实用。

按我院教学计划,本课程定为54学时。故本大纲内容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为蓝本。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临床病案讨论所要讲授的内容为11个单元,即总论7章(含绪论),各论4章。附篇3章内容自学。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总论

论 【目的要求】

1、了解温病学的概念和任务。

2、熟悉温病学发展简史,尤其是近现代研究与发展的概况。

3、掌握明清时代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对温病学的主要学术贡献。【教学内容】

1、阐述温病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明确温病学的性质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2、介绍战国至唐代、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及民国时期有关温病因证脉治的论述,代表性医家对温病的认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温病学科的发展和现代研究概况。

3、重点讲述明清时代温病学家,尤其是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的学术成就。

4、明晰温病学的发展史。【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教学

2学时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目的要求】

1、了解温病的范围和分类。

2、熟悉温病的概念。

3、掌握温病的特点。【教学内容】

1、明确温病是由温邪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热病。注意温病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

2、重点讲述温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四个共同特点。

3、简述温病的范围和分类方法。

4、介绍温病与伤寒、温病与温疫、温病与温毒的关系与区别。【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教学

2学时

第二章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目的要求】

1、了解温病病因的共性特点和温病的发病因素。

2、熟悉温病发病类型。

3、掌握各种温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教学内容】

1、明确外感温邪是温病致病的主因。其发病则与正气强弱密切相关。

2、重点讲授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热等主要病邪的病因性质及致病特点。

3、介绍温毒和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

4、简介温病发病因素、感邪途径、发病类型。

5、注意新感与伏邪的比较。【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教学或挂图

2学时

第三章

温病的辨证 【目的要求】

1、了解温病辨证的内容

2、熟悉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和临床运用规律。

3、掌握“卫气营血”和“三焦”各阶段的病理特点和主要证候。【教学内容】

1、阐述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理论的形成。分析它与《内经》所述的“营卫气血”和“三焦”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分别讲解卫气营血、三焦的证候表现、病机、病位、传变及治疗大法。

3、明确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临床指导意义。

4、注意分析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之间的关系及临床运用。【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教学

4学时

第四章

温病常用诊法 【目的要求】

1、了解白陪的临床意义。

2、熟悉发热、神志异常、痉、厥脱等的辨析。

3、掌握温病常见的舌象、斑疹的辨析。【教学内容】

1、阐述温病过程中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重点讲授发热、神志异常、痉、厥脱等症的形成机理、类型及鉴别要点。

2、明确斑疹形态、分布、成因、诊断意义。

3、阐明舌苔颜色、厚薄、润燥的变化,以及舌质色泽、润燥和舌形态的变化,对临床辨别温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津液存亡等的指导意义。

4、简介白陪、齿象诊察意义。【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6学时

第五章

温病的治疗 【目的要求】

1、了解温病兼夹证治疗和瘥后调理方法。

2、熟悉温病的治疗原则。

3、掌握温病主要治法的具体运用。【教学内容】

1、明确辨证论治是指导治疗立法的基本原则,讲述祛邪和扶正两大治则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和意义。

2、讲述各种治法的具体运用。重点介绍泄卫透表、清解气热、和解表里、祛湿清热、清营凉血、通下逐邪等治疗大法的分类、适应证候、临床运用及注意点。

3、介绍开窍熄风法、滋阴生津法、固脱法及外治法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

4、简介温病常见兼夹证的治法和温病瘥后调理。【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5学时

第六章

温病的预防 【目的要求】

了解历代对预防温病的认识和温病有关的预防方法。【教学内容】

1、简述中医对预防温病的认识及成就。

2、介绍中医预防温病的方法。【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为主

1学时

第七章

温热类温病 第一节

温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辨治原则。

2、熟悉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掌握本病的病因及致病特点、初起证候表现和传变过程。【教学内容】

1、明确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以及风温的概念和初起临床特征。

2、简介前人对本病认识及与西医肺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关系。

3、指明本病以肺系病变为中心,有顺传入胃及逆传心包的传变趋势,常易出现痰热喘急 【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1学时

第二节

温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诊断要点。

2、熟悉本病的辨治原则。

3、掌握本病的病因及其致病特点、初起证候表现和传变过程。【教学内容】

1、明确温热病邪的致病及其致病特点,以及春温的概念和初起临床特征。

2、介绍前人对本病的认识及与西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的关系。

3、阐述本病素有阴液亏虚、温热病邪内伏、时邪引发的病因发病特点。

4、指出本病发病急,初起即见里热证候;伤阴明显;病程中易见神昏痉厥的病机特点及传变过程。

5、介绍本病诊断依据,注意与相似病证的鉴别。

6、讲解本病的辨治原则。【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1学时

第三节

温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诊断要点。

2、熟悉本病的辨治原则。

3、掌握本病的病因及其致病特点,初起证候表现和传变过程。【教学内容】

1、明确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以及暑温的概念和初起特征,与西医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等病的关系。

2、讲述本病病机特点:起病急骤,初起即见暑入阳明气分,较少卫分过程;易耗伤津气;易内陷心营引动肝风。

3、阐明本病的辨治原则。【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1学时

第四节

燥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诊断要点。

2、熟悉本病的辨治原则。

3、掌握本病的病因及其致病特点,初起证候表现和传变过程。【教学内容】

1、明确燥热病邪的致病特点,以及秋燥的概念和初起特征。与西医急性支气管炎、咽喉炎等病的关系。

2、指出本病病机特点:津伤失润,燥象明显;以肺系为病变重心;病情较轻。

3、讲解本病的辨证要点和“燥者润之”的基本治则。

4、介绍本病的诊断要点,注意与相似病证的鉴别。【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1学时

第五节

温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目的要求】

1、了解温热类温病病证结合、以证为主的临床思维方法。

2、熟悉温热类温病主要证候的临床变化和治疗方药的加减运用。

3、掌握温热类温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和治法、方药。【教学内容】

1、分别讲解风热犯卫证(银翘散、桑菊饮),燥热犯卫证(桑杏汤),邪侵气分的肺热壅盛证(麻杏石甘汤),燥热伤肺证(清燥救肺汤),肺热腑实证(宣白承气汤),肺热发疹证(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热在胸膈证(栀子豉汤、凉膈散),邪热犯胃证(白虎汤),热结肠腑证(承气汤类),肠热下利证(葛根芩连汤),热郁少阳证(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热盛动风证(羚角钩藤汤),热灼营阴证(清营汤),热陷心包证(清宫汤、三宝),内闭外脱证(生脉散、参附汤),热盛动血证(犀角地黄汤),热与血结证(桃仁承气汤),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竹叶石膏汤),阴虚火炽证(黄连阿胶汤),邪留阴分证(青蒿鳖甲汤),真阴耗竭证(加减复脉汤),虚风内动证(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证的证候、病机分析和治疗方药。

2、分析主要证候的临床变化和方药的加减运用,注意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3、比较宣白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导赤承气汤、桃仁承气汤、新加黄龙汤的组成、主治和适应证。

4、分析比较加减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之适应证和主治。

5、分析比较银翘散、桑菊饮、桑杏汤等药物组成和适应证。【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6学时

第六节

临床运用指导 【目的要求】

3、了解古代医家对温热类温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认识。

4、熟悉温热类温病治法和方药的临床运用。【教学内容】

1、简要介绍有关温热类温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认识。

2、介绍温热类温病治法和方药的临床应用。

3、古今温热类温病医案举例分析。【教学方法和时数】

教师提示讲解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2学时第八章

温热类温病 第一节

湿

温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诊断要点。

2、熟悉本病的辨治原则。

3、掌握本病的病因及其致病特点,初起证候表现和传变过程。【教学内容】

1、明确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以及湿温的概念和初起特征。

2、简介前人对本病的认识及与西医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关系。

3、阐明本病病机特点:病势缠绵,传变较慢,病程较长,常留恋气分;以脾胃为病变中心,亦可蒙上流下;后期有化燥伤阴或阳气衰微的不同转归。

4、阐明湿温的辨治原则。注意讲解湿热郁蒸气分的证治规律:湿重于热者,病位偏重于脾,治以化湿为主;热重于湿者,病位偏重于胃,治以清热为主,湿热并重者则清热化湿并重。

5、介绍本病的诊断要点,注意与相似病证的鉴别。【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1学时

第二节

湿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的诊断要点。

2、熟悉本病的辨治原则。

3、掌握本病的病因及其致病特点,初起证候表现和传变过程。【教学内容】

1、明确暑湿的概念,指明暑湿除有暑热见证外,还有湿邪内阻的证候特征。

2、讲解本病病机特点:起病急,初起多见暑湿郁遏肌表卫分;传入气分迅速;易入心营,易耗气伤津。

3、阐述本病的辨治原则。

4、介绍本病的诊断要点,注意与相似病证的鉴别。【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1学时

第三节

暑 【目的要求】

1、了解伏暑的诊断要点。

2、熟悉伏暑的辨治原则。

3、掌握伏暑的发病特点、初起证候表现和传变规律。【教学内容】

1、明确伏暑是感受暑湿内伏,而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外感热病。

2、阐明本病由暑湿直接从气分外发,或暑湿伏于气分及暑湿发于营分的两种发病方式,明确初起以暑湿郁蒸气分或以暑热内炽营分为主症,而均兼卫分证候的特殊表现。

3、介绍本病病机特点:起病较急,初即见表里同病证候;病势延绵;病情较重。

4、简介本病的诊断要点,注意与相似病证的鉴别。

5、讲解本病的辨治原则。【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1学时

第四节

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目的要求】

1、了解湿热类温病病证结合、以证为主的临床思维方法。

2、熟悉湿热类温病主要证候的临床变化和治疗方药的加减运用。

3、掌握湿热类温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和治法方药。【教学内容】

1、分别讲解湿热郁遏卫气(藿朴夏苓汤、三仁汤),湿热阻遏膜原(雷氏宣透膜原法),卫气同病(雷氏清宣化湿法,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滑石方,黄连香薷饮),湿热内阻中焦之湿重热轻(雷氏芳香化浊法)、湿热并重(王氏连朴饮)、湿轻热重(白虎加苍术汤),湿热蕴毒(甘露消毒丹),暑湿积滞、郁结肠道(枳实导滞汤),暑湿郁阻少阳(蒿芩清胆汤),暑湿弥漫三焦(三石汤),暑湿伤气(东垣清暑益气汤),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菖蒲郁金汤、苏合香丸),暑湿内陷心营(清营汤、六一散、至宝丹),热闭心包、瘀阻血脉(犀地清络饮),湿热化燥、伤络便血(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湿胜阳微(薛氏扶阳逐湿汤),肾虚失固(右归丸、缩泉丸),余湿留恋(薛氏五叶芦根汤),余邪留扰、气阴两伤(薛氏参脉汤),余热未清(清络饮)等证候表现、病机分析和治法方药。

2、分析主要证候的临床变化和方药的加减运用,注意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3、比较藿朴夏苓汤、三仁汤,雷氏清宣温化法、新加香薷饮、雷氏芳香化浊法的药物组成、主治和适应证。

4、比较枳实导滞汤与承气类方剂的主治和适应证。【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7学时

第五节

临床运用指导 【目的要求】

1、了解古代医家对湿热类温病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认识。

2、熟悉湿热类温病治法和方药的临床运用。【教学内容】

1、介绍有关湿热类温病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古代文献。

2、简要介绍湿热类温病治法和方药的临床运用。

3、古今湿热类温病医案举例分析。【教学方法和时数】

教师讲解提要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2学时

第九章

温毒类温病 第一节

大头瘟 【目的要求】

1、了解大头瘟的概念和病因。

2、熟悉大头瘟的病机特点。

3、掌握大头瘟的临床特点和辨治原则。【教学内容】

1、明确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以及大头瘟的概念和初起特征。

2、阐明本病病机特点是热毒蒸迫,以肺胃为中心;上攻头面,壅结于脉络;有一定的传染 性和流行性。

3、说明本病以疏风透邪、清热解毒为主要治则。

4、简介本病的诊断要点,注意与相似病证的鉴别。【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教学

0.5学时

第二节

烂喉痧 【目的要求】

1、了解烂喉痧概念和病因。

2、熟悉烂喉痧的病机特点。

3、掌握烂喉痧的临床特点和辨证治疗原则。【教学内容】

1、明确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所致,以及烂喉痧的概念和临床特征。

2、阐述温热时毒蕴伏肺胃、充斥内外是本病病机的关键。

3、简介本病的诊断要点,注意与相似病证的鉴别。

4、指出本病的治疗以清泄热毒为基本原则。【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教学

0.5学时

第三节

温毒类温病主要证治 【目的要求】

1、了解温毒类温病病证结合、以证为主的临床思维方法。

2、熟悉温毒类温病主要证候的临床变化和治疗方药的加减运用。

3、掌握温毒类温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和治法、方药。【教学内容】

分别讲解风热毒邪犯卫(加味葱豉桔梗汤、金黄散),温热毒邪犯卫(清咽栀豉汤、玉钥匙),毒盛肺胃(普济消毒饮、三黄二香散),毒壅肺胃、热结肠腑(通圣消毒散),毒壅上焦(余氏清心凉膈散、锡类散),毒燔气营(凉营清气汤),余毒伤阴(清咽养营汤),胃阴耗伤(七鲜育阴汤)等证候、病机分析和治法方药。【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2学时

第四节

临床运用指导 【目的要求】

1、了解古代医家对温毒类温病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认识。

2、熟悉温毒类温病治法和方药的临床运用。【教学内容】

1、介绍有关温毒类温病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古代文献。

2、简要介绍温毒类温病治法和方药的临床运用。

3、古今温毒类温病医案举例分析。【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提要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1学时

第十章

温疫类温病

第一节

湿热疫 【目的要求】

1、了解湿热疫的概念和病因。

2、熟悉湿热疫的病机特点。

3、掌握湿热疫的辨证治疗原则。【教学内容】

2、明确湿热疫是感受湿热性质戾气所致,以及湿热疫的概念和初起特征。

2、阐明本病的病机和传变。

3、介绍本病的辨治原则。

4、简介本病的诊断要点。【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教学

0.5学时

第二节

暑燥疫 【目的要求】

1、了解暑燥疫的概念、病因。

2、熟悉暑燥疫的病机特点。

3、掌握暑燥疫的辨证治疗原则。【教学内容】

1、明确暑燥疫是感受暑燥性质戾气所致,以及暑燥疫的概念和初起特征。

2、阐明本病的病机和传变。

3、介绍本病的辨治原则。

4、简介本病的诊断要点,指出本病与湿热疫的区别。【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教学

0..5学时

第三节

温疫类温病主要证治 【目的要求】

1、了解温疫类温病病证结合、以证为主的临床思维方法。

2、熟悉温疫类温病主要证候的临床变化和治疗方药的加减运用。

3、掌握温疫类温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和治法、方药。【教学内容】

分别讲解卫气同病(增损双解散),邪遏膜原(达原饮),清浊相干(蚕矢汤、燃照汤),秽浊郁闭中焦(玉枢丹、行军散),疫困脾土(胃苓汤),疫漫三焦(甘露消毒丹、神犀丹),邪传阳明(白虎汤、大承气汤),热毒充斥(清瘟败毒饮),正气欲脱(生脉散、大定风珠、通脉四逆汤、炙甘草汤、参附汤),正衰邪恋(三甲散)等证候表现、病机分析和治法方药。【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2学时

第四节

临床运用指导 【目的要求】

1、了解古代医家对温疫类温病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认识。

2、熟悉温疫类温病治法和方药的临床运用。【教学内容】

1、介绍有关温疫类温病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古代文献。

2、简要介绍温疫类温病治法和方药的临床运用。

3、古今温疫类温病医案举例分析。【教学方法和时数】

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1学时

第十一章

叶天士《温热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叶天士的主要著作,学术思想及其对温病学的贡献。

2、熟悉本论关于风湿、湿温传变及治疗特点的论述。

3、掌握叶氏《温热论》关于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卫气营血治疗原则的论述。【自学内容】

2、简介叶天士的生平、主要著作,学术思想及对温病学的贡献。

2、着重讲述叶氏《温热论》关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对风温、湿温传变、治疗特点的论述。注意分析温病大纲(原文第1、8条);邪在肺卫(原文第2、3条);邪陷营血(原文第4、5条);流连气分(原文第6条);邪留三焦(原文第7条);里结阳明(原文第10条);论湿(原文第9条)。

3、简述叶氏《温热论》中察舌、验齿、辨斑疹、白的论述及诊断意义。

4、介绍叶氏《温热论》关于妇女温病论述的主要观点。

5、理解名词术语:上受、逆传心包、透热转气、凉血散血、胃热、救阴、通阳、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清窍、水主之气、两阳相劫、浊邪害清、战汗、分消上下、上者上之、内匮、甘温扶中、泻南补北、土燥水竭、肾肝色泛、阴下竭阳。【教学方法和时数】 学生自学

第十二章

薛生白《湿热病篇》 【目的要求】

1、了解薛生白的主要著作、学术思想及其对温病学的贡献。

2、掌握本篇关于湿热病的病因、病理、证候、辨证规律、用药特点的论述。

3、理解《湿热病篇》原文1、2、3、8、9、10、13条的内容。【自学内容】

2、简介薛生白的生平、著作、学术思想及其对温病学的贡献。

2、着重讲解湿热病的病因、发病、证候、辨证治疗的论述。分别介绍湿热病的提纲(原文第1条),邪在卫表(原文第2、3条),邪在中焦(原文第8、10、13条),邪在下焦(原文第11条),瘥后调理(原文第9条)。

3、简介湿热病的变证类证

4、理解名词术语:阴湿、阳湿、主客浑受、湿滞阳明、津枯邪滞、血液内燥、下泉不足。【教学方法和时数】 学生自学

第十三章

吴鞠通《温病条辨》(选)【目的要求】

1、了解吴鞠通的主要著作,学术思想及其对温病学的贡献。

2、熟悉本篇关于温病的病因、病理、证候、辨证规律及其有关方药的论述。

3、熟悉吴氏有关三焦辨证论治的论述,理解上焦篇原文第1、2、4、43条,中焦篇原文第1、17、63条,下焦篇原文第1条及“治病法论”的内容。【自学内容】

1、简介吴鞠通的生平、著作、学术思想及其对温病学的贡献。

2、重点学习温病的病因、发病、传变过程和辨证论治。温病提纲(上焦篇原文第1、2条)、温邪在上焦肺卫的代表性论治(上焦篇原文第4、43条)、中焦脾胃的代表性辨治(中焦篇原文第1、63条)、下焦肝肾的代表性辨治(下焦篇原文第1条)以及温病三焦传变规律和治疗原则(中焦篇原文第1条和“治病法论”)。

3、理解名词术语: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肺之化源欲绝、白虎“四禁”、阳明温病下之不通五证、邪正合治法、脏腑合治法、二阳合治法、两少阴合治法、气血合治法、无水舟停、阴复阳留、心中瞻瞻大动、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教学方法和时数】 学生自学

第二篇:温病学学习心得

温病学小论文

姓名:王寅博 学号:20165002072

通过学习,在老师的精彩讲评下,对温病学有了一定的理解。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也就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温病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温病皆隶属于伤寒范围。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温病始脱离伤寒藩篱;时至明清,才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

温病是急性外感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认识和防治温病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温病学一直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临床治疗。此外,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对内、外、妇、儿及五官等学科的某些疾病,也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因此温病学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这条经文从宏观上论述了发病过程中正与邪的关系,强调了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就温病的发病而言,人体感受温邪后是否发病也要取决于正气与邪气双方力量的对比。

对温病的认识:

1.概念:温病是指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伤寒论》第六条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2.温病的分类:按病变性质分为温热温病,湿热温病。按发病类型分为新感温病,伏气温病。

3.辩证:以三焦辩证和卫气营血辩证为主 4.温病的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温病的病因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是后世伏气温病病因学说的最早理论依据。联系季节性的外感病的临床特点,指的是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包括风热病邪、湿热病邪、暑热病邪、燥热病邪、温热病邪以及疠气等温邪。温病的发病除了存在温邪为主要因素之外,还要与人体体质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5.温病的症状: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温病在春季多见,在冬季亦可见到。风热病邪所致的温病,易犯上焦肺卫和化燥伤阴,因此,见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口渴,舌红少苔等症状。暑热病邪具有先入阳明、易闭窍动风、易伤津耗气、多挟湿邪兼寒和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发生于夏季。因此,暑热病邪所致的温病表现为痉厥、神疲、汗出、脉虚和身体倦重等症状。湿热病邪所致的温病可发生于四季,但以长夏为主。湿热病邪具有以下特点,如病势缠绵,传变较慢和困阻清阳,郁阻气机等,常表现为恶寒、身重、头重如裹、腹胀、便溏等湿温症状。燥热病邪致病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传变少,病情轻。而且燥热病邪还具有易燥伤津液和易从化火等特点,使燥热病邪所致的温病会有发热、咽干舌燥、干咳无痰、舌苔少津等表现。温热病邪所致的温病称为春温,是伏寒化温所致的疾病。温热病邪具有易伤津耗液,虚风内动等致病特点,因此,表现为身热夜甚、痉厥、脉虚、手足蠕动等症状。此外,还有疠气所致温病,多表现为强致病性和强传染性等。

三、对伤寒与瘟病的关系的认识:

伤寒与温病这两个术语均见于《黄帝内经》,尤其是《热论》中得一段著名的论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早在《难经》中,对伤寒又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说明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等都属于伤寒的范围。伤寒与温病的不同之处:

1.发病季节,“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温病,后夏至日为病暑。”说明虽然温病、暑病、伤寒都属于伤寒的范围,但发病时节不同,且表现也各有其特点,如太阳伤寒是发热、恶寒、无汗,而太阳温病则是发热而渴、不恶寒反恶热。2.辨证方面,伤寒是六经辨证为主,而温病主要是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辩证。

3.治疗方面,伤寒初起时,其病在表,治法以辛温解表为主;温病初起时,温邪首先犯卫,其病亦在表,但治法以辛凉透邪为主。若伤寒入里,证属阳明,寒邪化热,治宜白虎汤、承气汤;温病顺传,证属气分热邪益炽,治法自然一致。至于伤寒邪入三阴,虚寒已见,则宜温宜补;温病热入营血,阴伤耗津,则宜清宜润。

4.发病方面,伤寒理论认为人体发病与否取决于两种因素,即正气和邪气。如《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说明正气的强弱是人体发病与否的关键,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伤寒的发生,是人体正气亏虚,导致病邪乘虚而入。在发病方面,温病理论特别注重病邪的作用。温病因感受温热性外邪所致,其整个发展过程也是邪正相争过程,其中病邪则是导致温病发生并决定其发展过程的主导因素。如明·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明确指出:“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说明特殊的邪气是发病的主导因素。

知道了这些内容,可以在临床中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问题,处理问题。

第三篇:《温病学》学习心得

《温病学》学习心得

认识温病是从大一接触《中国医学史》这门课开始的,那时候听老师讲温病四大家的故事,津津有味。事实上,温病作为四大经典的基本课程之一,无论在中国医学史上还是在临床作用上都有着无可磨灭的作用。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记性外感热病。温病是在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温病有一系列相对独特的治疗方法,依据温病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的要求,清热存阴为温病的基本治疗原则。详细说来,具体治法有:解表法,具有疏泄腠理、驱邪外出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初起,病邪在卫。解表法有多种,其中辛凉解表,适用于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宣表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热之邪郁表之证;疏表润燥,适用于秋燥初起,燥热伤肺之证。清气法,具有清泄气分邪热的作用,适用于温邪燔灼气分。其中轻清宣气,适用于温邪初入气分,气机不畅,热郁胸膈,热势不甚之证;辛寒清气,适用于阳明热盛之证;清热泄火,适用于气分蕴热不透,郁久化火之证。化湿法,具有宣通气机、和中利水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病。其中宣气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阻中焦,气机不畅,湿热又郁遏于肌表之证;燥湿清热,适用于中焦湿热互结之证;分利湿邪,适用于湿热郁阻下焦之证。通下法,具有通腑泄热、荡积通瘀的作用,适用于热结胃肠、湿热结滞及血蓄下焦等证。其中通腑泄热,适用于热传阳明,燥屎结于肠腑的腑实证;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积滞,胶结于胃肠之证;通瘀破结,适用于胃肠或下焦蓄血之证。开窍法,具有促使神志清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心包或痰浊蒙闭心包。熄风法,具有平肝熄风、镇痉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的作用,适用于温热内燔,肝风动越。清营凉血法,具有清营泄热、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于营血。滋阴法,具有生津养液、滋补真阴的作用,适用于温病中后期阴液耗伤。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膈、少阳、阳明、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胆经、血室、少阴、膜原、阴分等特定部位,选择性地达到辩证用药的一线贯穿。此法有别于传统的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的。

广东地处岭南,由于其湿热的水土和人文饮食习俗,是为温病发病的高发地区。而自西医的角度而言,尤其是那些不明原因的湿热证病症,现代医学没什么特效疗法,疗效往往不佳。往往是用上了最新最贵最高级的抗菌素,可是体温就是降不下来。发热不单单只是体温升高那么简单,高烧不退会损害人体的机能和器官,因为发热而变成傻子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相反地,中医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运用温病的理论治疗确实取得了非凡的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成就。

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第四篇:温病学心得

刚刚接触的时候,张仲景的《伤寒论》最为有名。学了温病学之后,才更加系统的认识了温病。

《伤寒论》并非只有伤寒,广义上也论述了温病,只是那时还是比较笼统,没有明确提出温病的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终是沉淀在明清时期,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吴又可著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有《温热论》,薛生白著有《湿热病篇》,吴鞠通著有《温病条辨》,王孟英著有《温热经纬》,其中后四位又被称为温病四大家。他们都是秉承了前人的经验,参以心得,总结新的成果,温病学在伤寒体系中孕育发展、升华,最终自立体系。

何为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自是外感,当与四时“六淫”相关,而常见的温邪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热,温毒,戾气等。依据温病的病机演变,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理论,阐明了病位深浅、病情轻重、病理变化以及传变规律。“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卫分证常以辛凉解表,如桑菊饮、银翘散;气分证可清热生津,代表方有小青龙汤;营分证温邪深入营血,需清营透热如清营汤。血分证易耗血动血,用犀角地黄丸凉血散瘀等。临床辨证病多为兼杂,当以临证加减。另外卫气营血四证有深浅之别,就是叶天士所提到的“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有顺传和逆传之分,所以症候的相互传变也反映了预后的发展。而三焦辨证是吴鞠通倡导,“凡病温者,始在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但前者更是能的说明疾病的发展与预后。

温病学派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转心包”,“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在温病的诊断上,系统地提出了辨舌验齿、辨斑疹和白㾦的诊断方法,验齿犹是温病诊法中的独特。

温病本属外感,邪正相争,所以治疗法则关键在于祛邪和扶正。“温邪则热变最速”,温热之邪传变速度快,来势凶猛,易传心包,痰蒙清窍,发生危重急症。所以治法中急救也很重要,开窍息风,固脱救逆。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就是经典中的经典。

第五篇:温病学 暑温讲稿

暑温讲稿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暑温,本周我们刚学完了春温,春天过去,夏季来临。春天发生的温病有风温和春温,风温初起先见表证,然后由表入里。春温初起以里热为主,春天有两种,分别是风温与春温,是温热病的两个代表。风温是新感温病的代表,因为它包括冬温,春温是伏气温病的代表,春天过去,就是夏天,夏天暑热盛,可以见各种暑病,暑温是其中一种,这个概念大家要明确,夏天的温病不都叫暑温,暑温是个独立的病种,而且是最大的病,在暑病里面可以说是最严重的,除了暑温之外,冒暑、冒咳、中暑、暑秽等等,还有其他的暑病你夏天的感冒,和乙型脑炎是一个病吗,夏天的感冒叫冒暑,乙型脑炎叫暑温,大家要把概念分清楚。不是说夏天所有的病都叫暑温,应该说都叫暑病,暑病包括暑温。那我们来看下暑温是什么病呢? 一:概述

(1)暑温是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本病初以阳明气分热盛为特征,即初起高热,大汗,渴欲冷饮,脉洪大等临床表现。传变迅速,易伤津耗气,多化火闭窍动风之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生于夏暑当令之时。明显的季节性:在《素问·热论》有这样一句话“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按这说法,夏至的前一天发病是春温,过了夏至就是暑温。那么具体指什么季节?在雷少逸《时病论》有这样一句话“夏伤于暑者,谓季夏小暑大暑之令,伤于暑也,其时天暑地热,人在其中,感之皆称暑病。现在发病季节:从六月下旬夏至开始,到九月上旬处暑。我们了解完上的暑温的一些特点,我们总结它的定义为:由暑热病邪引起的,以病初即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为特征,传变迅速、易伤津耗气,多闭窍动风之变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夏季。

(2)沿革:最早在《内经》中有病暑之名:“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而后叶天士明确提出了“夏暑发自阳明”及“暑必兼湿”的见解,突出了暑病的病理特点。吴鞠通《温病条辨》首创暑温之名, 认为是“暑病之偏于热者”。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类型有哪些,类型分为了暑温本病、暑温兼证、暑温类证三类。暑温兼证:包括了暑温兼湿、暑湿兼外寒。暑温类证:包括了暑厥、暑秽、冒暑、暑风、暑瘵。暑温分类的认识有1:元代戴思恭奖之分为中暑、伤暑、冒暑三类;2:张元素将之分为阴暑、阳暑两类。暑温在现代病名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流感、钩端螺旋体病、热射病等。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是由有致病力的钩端螺旋体所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其流行几乎遍及全世界,在东南亚地区尤为严重。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本病的存在和流行。钩端螺旋体病是全身性感染疾病,病程常呈自限性,由于个体免疫水平上的差别以及菌株的不同,临床表现可以轻重不一。轻者可为轻微的自限性发热;重者可出现急性炎症性肝损伤、肾损伤的症状如黄疸、出血、尿毒症等,也可出现脑膜的炎性症状如神志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严重病人可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肺大出血甚至死亡。二:病因病机

暑温的病因是:暑热病邪,暑热病邪多发生于盛夏,盛夏天暑下逼,地湿上蒸,加之夏季雨水较多,故而湿邪多,挟湿 ——暑湿病邪。

暑湿的发病条件分为了元气素虚、素体湿盛两类。元气素虚是由于素体虚弱、劳作过度、饮食失节造成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病机演变,见表。暑温的诊断要点有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

我们先来看一下诊断依据:①发病季节——暑季(夏至到处暑)②典型症状——初起即见阳明热盛见证,病变过程中变化多、传变快,易有津气外脱、内闭、动风、动血等危重证候。后期多表现气阴亏虚、正虚邪恋的证候;部分病程中闭窍、动风持续时间较长者,常有痰、热、瘀留滞的后遗症。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鉴别诊断:①湿温:暑温兼湿与湿温颇为相似。系感受湿热病邪所致,起病较缓,病程初起多表现为湿邪偏盛,病变以脾胃为中心;暑温兼湿则起病急骤,初起即以暑热炽盛证候为主,虽兼挟湿邪,但暑热偏盛的症状表现较为突出。②疟疾:疟疾中的暑疟、瘴疟发于夏季或夏秋之交,严重时,亦有高热、神昏、抽搐等症状,易与暑温混淆。暑疟和瘴疟多具反复发作、高热、烦渴随汗出而退的特点,外周血及骨髓涂片可发现疟原虫,可与暑温鉴别。③疫毒痢:疫毒痢与暑温发病季节相似,其起病突然,多见于小儿,可发生热盛动风、内陷心包,甚则发生阳气外脱等证,与暑温往往不易鉴别。疫毒痢除厥脱证候出现比暑温更早之外,主要靠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检查,盐水灌肠或肛门拭取大便检查,方能作出鉴别。

“治暑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张凤逵

指初起用辛寒请清气,辛凉重剂白虎汤,第二,继用甘寒,用甘寒养阴、生津、清热。最后,暑邪已去,津气大伤,用酸味的药配合甘、苦“酸泄酸敛”,酸苦泄热,酸甘养阴,因为暑邪很少出现腑实证,所以不必用下。

原话:<伤暑全书>“暑证不分表里,一味清内,得寒凉而解,酸苦而收,不必用下”经叶天士加工《幼科要略》说的,又经王孟英整理收入《温热经纬》说出的。

三: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从三方面入手:有无兼夹邪气、辨邪热轻重、辨传变趋向。

2、治则:清暑泄热

3、治法:

初用辛凉——辛寒清气、涤暑泄热

继用甘寒——甘寒清热生津益气

再用酸泄酸敛——甘酸益气敛津、酸苦泄热

王伦:“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3、治疗禁忌:①运用下法,明断病机。②多夹湿邪,慎用滋腻。那么下面我们来讲一下暑温的各种证治。主要证治

A、气分证治 首先我们先来讲

1.暑热证

中的第一种症候

(1)暑入阳明

顾名思义,大家第一想到的是阳明气分→白虎汤。

症状:壮热,汗多,头痛且晕,面赤气粗,口渴,齿燥,或背无恶寒,苔黄燥,脉洪数或洪大而芤。

辨证要点:“四大”证。大汗、大渴、大饮、脉洪大。苔黄燥。

治法:清暑泄热,如津气受伤兼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2)暑伤津气

症状:身热息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肢倦神疲,脉虚无力。

辨证要点:暑热较盛而津气损伤较甚

治法:清热涤暑,益气生津

方药:王氏清暑益气汤

清涤暑热:西瓜翠衣、黄连、知母、竹叶;

益气生津:西洋参、石斛、麦冬、粳米

注意清暑益气汤同名方剂比较(3)津气欲脱

症状:身热已退,汗出不止,刷喝欲脱,脉散大。

辨证要点:身热骤退,大汗,脉散大(血压下降)

治法:益气敛津,生脉固脱

方药:生脉散

本方用于暑热之邪已退者,徐灵胎:“不可徇俗而视为治暑之剂”

2.暑温证

(1)暑湿在卫

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头痛胀重,无汗或微汗,脘痞,舌尖红,苔白腻或微黄腻,脉浮滑数或濡数。若兼寒湿者,可见发热无汗,恶寒,甚则寒战,胸脘痞闷,舌苔薄腻,脉象浮弦。

治法:透邪达表,涤暑化湿。

方药:卫分宣湿饮,新加香薷饮 新加香薷饮

香薷-解表散寒,涤暑化湿

厚朴-燥湿和中

银花、连翘、扁豆花-清热涤暑 卫分宣湿饮

香薷-解表散寒,涤暑化湿

青蒿-清解暑邪,宣化湿热

杏仁-宣畅肺气

鲜荷叶-芳香清暑

滑石、茯苓、通草、冬瓜皮-通利暑湿

淡竹叶-清热生津(2)暑秽猝中

症状:突然头痛胀,胸脘痞闷,烦躁呕恶,肤热有汗,甚则神昏耳聋。

病机:暑湿秽浊交阻,气机困遏,蒙蔽清窍

治法:芳香辟秽,化湿涤浊

方药:藿香正气散,通关散,玉枢丹

突然神昏可用通关散搐鼻取嚏;

呕恶闷乱者,服用玉枢丹

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藿香-辛散风寒,芳化湿浊 半夏曲-燥湿降气,和胃止呕 厚朴-行气化湿,宽胸除满 茯苓、白术-健脾运湿

大腹皮、陈皮-理气化湿和中 苏叶、白芷-疏表散邪 桔梗-宣肺利膈

炙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猪牙皂、细辛等分。为细末取少许吹鼻取嚏。玉枢丹(又名紫金锭)(《外科正宗》)山慈菇、五倍子、千金子霜、红芽大戟、朱砂、雄黄、麝香。制成丸药。(3)暑湿困阻中焦

症状:壮热烦渴,汗多溺短,脘痞身重,脉洪大。

辨证要点:见于病之初,治法:清阳明热,化太阴湿

方药:苍术白虎汤加减

(湿甚可加藿香、佩兰、滑石、大豆卷、通草等)

(4)暑湿弥漫三焦

症状:身壮热,面赤耳聋,胸闷,咳痰带血,脘痞,不甚渴饮,小便短赤,下利稀水,舌红赤苔黄滑。

辨证要点:见上中下三焦症状。

治法:清热利湿、宣通三焦。

方药:三石汤

杏仁——宣开上焦肺气,石膏、竹茹——清泄中焦邪热,滑石、寒水石、通草——清利下焦湿热

银花、金汁——涤暑解毒 B、营血分证治

(1)暑入心营

症状:灼热,烦躁,夜寐不安,时有谵语,神昏,谵语妄言,或昏愦不语,舌红绛,脉细数。或突然昏倒,不知人事,身热肢厥,气粗,舌绛,脉数。(暑厥)

辨证要点:营分证+热闭心包

治法:清营泄热,清心开窍

方药: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

可配合针刺人中、十宣、曲池、合谷等,或用红灵丹、行军散等成药

(2)暑热动风

症状:灼热,四肢抽搐,甚或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神迷不清,或喉有痰壅,脉弦数。

辨证要点:发生于高热之后,如抽搐持续则预后不良,或易留下后遗证。

治法:清泄暑热,息风定痉。

方药:羚角钩藤汤

本证的治疗应注意祛除引起动风的原因;每与清心开窍剂同用;对痰涎壅盛者,加用胆星、天竺黄、竹沥或猴枣散以注意清化痰热,或及时吸痰;可配合虫类息风药。

(3)暑入血分

症状:灼热躁扰,斑疹密布,色紫黑,神昏谵语,吐血、衄血、便血,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喉中乌黑声漉漉,舌绛苔焦。

辨证要点:多从气营分证发展而来,主症为“动血”。

治法:凉血解毒,清心开窍。

方药:神犀丹合安宫牛黄丸

犀角、金汁、银花、连翘、紫草、板蓝根、黄芩、生地、玄参——凉血解毒

天花粉(生地、玄参)——养阴生津

豆豉(紫草、生地)——凉血透斑

石菖蒲——化痰开窍

(4)暑伤肺络

症状:灼热烦渴,咳嗽气粗或喘促,咯血或痰中带血丝,烦躁,舌质红,苔黄而干,脉象细数。

治法:凉血解毒,清暑安络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C、后期证治

1.暑伤心肾

症状:心热烦躁,消渴不已,麻痹,舌红绛,苔黄燥。

辨证要点:发生于后期,属肾水不济心火。

治法:清心火,滋肾水

方药:连梅汤

黄连——苦寒清心火

乌梅——配合黄连酸苦泄热,配合生地、麦冬酸甘化阴

生地、麦冬、阿胶——甘寒养阴

注意春温黄连阿胶汤与暑温连梅汤证治鉴别 2.余邪未净

(1)暑湿未净,蒙扰清阳

症状:低热未除,头目不清,昏眩微胀,口渴不甚,舌淡红,苔薄腻。

治法:清化暑湿余邪。

方药:清络饮(《温病条辨》)

(2)暑热未净,痰瘀滞络

症状:或有低热,心悸烦躁,手足颤动,神情呆纯,默默不语,甚或痴呆,失语,或手足拘挛,强直,或抽搐、瘫痪。

辨证要点:见于后期,易发生于神昏、痉厥持续较久者。

治法:清解余邪,化痰祛瘀,方药:三甲散加减。

地鳖虫、炒鳖甲、炮山甲、僵蚕——通络化痰

柴胡——配合鳖甲入阴以透邪

桃仁——活血破瘀

病案举例

万××,男,12岁,学生。于1973年8月22日就诊。急诊号:1537。

病史:据患者家属介绍,患儿发热二天,微恶寒,发热,头痛,饮食减少,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家长自取“感冒药”服,未能取效,热势反剧,逐渐出现昏睡,神志不清,并发生抽搐,急送医院。

症状:患者呈昏迷状态,时有抽搐,口噤,项强直,面色不华,呼吸急促,苔黄腻,舌红绛,脉细弦数。

检查:体温40.3℃,脉搏118/分,白细胞计数:总数12000/mm3, 中性78%,淋巴22%。瞳孔轻度扩大,对光反射迟钝。

思考:

1、本病的中医病名。

2、本病例的病因病机。

3、确立治法。

4、选择处方。

参考答案

1、病名:暑温

2、病因:暑热病邪

3、病机:暑热犯于心营,神机失运,肝风欲动

4、治法:清心凉营泄热,开息风

5、选方:清营汤加至宝丹

下载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学大纲(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中医学院《温病学》教学大纲(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

    《温病学》学习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

    《温病学》学习体会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 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

    温病学习体会[共五篇]

    温病学习体会通过学习温病让我知道温病有别于伤寒,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而完善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早在《难经·五十八难》就有提到温病,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

    安徽中医学院专业介绍(共5篇)

    本科专业: 一、中医学(临床医学)专业 (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安徽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 学制五年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依托国家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的优势......

    温病学习心得

    温病心得 很高兴在这一个学期中,开设了《温病学》这一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复习到了原来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同时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共五则范文)

    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毕 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 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