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病心得体会
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学习温病的心得体会
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认识温病是从大一接触《中国医学史》这门课开始的,那时候听老师讲温病四大家的故事,津津有味。事实上,温病作为四大经典的基本课程之一,无论在中国医学史上还是在临床作用上都有着无可磨灭的作用。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记性外感热病。温病是在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温病有一系列相对独特的治疗方法,依据温病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的要求,清热存阴为温病的基本治疗原则。详细说来,具体治法有:解表法,具有疏泄腠理、驱邪外出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初起,病邪在卫。解表法有多种,其中辛凉解表,适用于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宣表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热之邪郁表之证;疏表润燥,适用于秋燥初起,燥热伤肺之证。清气法,具有清泄气分邪热的作用,适用于温邪燔灼气分。其中轻清宣气,适用于温邪初入气分,气机不畅,热郁胸膈,热势不甚之证;辛寒清气,适用于阳明热盛之证;清热泄火,适用于气分蕴热不透,郁久化火之证。化湿法,具有宣通气机、和中利水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病。其中宣气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阻中焦,气机不畅,湿热又郁遏于肌表之证;燥湿清热,适用于中焦湿热互结之证;分利湿邪,适用于湿热郁阻下焦之证。通下法,具有通腑泄热、荡积通瘀的作用,适用于热结胃肠、湿热结滞及血蓄下焦等证。其中通腑泄热,适用于热传阳明,燥屎结于肠腑的腑实证;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积滞,胶结于胃肠之证;通瘀破结,适用于胃肠或下焦蓄血之证。开窍法,具有促使神志清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心包或痰浊蒙闭心包。熄风法,具有平肝熄风、镇痉的作用,适用于温热内燔,肝风动越。清营凉血法,具有清营泄热、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于营血。滋阴法,具有生津养液、滋补真阴的作用,适用于温病中后期阴液耗伤。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膈、少阳、阳明、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胆经、血室、少阴、膜原、阴分等特定部位,选择性地达到辩证用药的一线贯穿。此法有别于传统的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的。
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广东地处岭南,由于其湿热的水土和人文饮食习俗,是为温病发病的高发地区。而自西医的角度而言,尤其是那些不明原因的湿热证病症,现代医学没什么特效疗法,疗效往往不佳。往往是用上了最新最贵最高级的抗菌素,可是体温就是降不下来。发热不单单只是体温升高那么简单,高烧不退会损害人体的机能和器官,因为发热而变成傻子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相反地,中医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运用温病的理论治疗确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第二篇: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
《温病学》学习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
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
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
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
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
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
并相辅运用。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
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
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
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
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
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
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
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
1、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
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
膈、少阳、阳明、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胆经、血室、少阴、膜原、阴分等特定部位,选择性地达到辩证用药的一线贯穿。此法有别于传统的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的宏观泛指。
2、对比前后版本的教材,“具体诊断(如是风温还是春温)-证型论治”以及“诊断(如是温热类还是湿热类温病)-证型论治”的思维模式哪一个更好更适合临床,两者是否有矛盾?
3、温病学在现代传染病中的运用是否是温病学现代发展的契机或者潜力所在?
当然,温病学是以指导急性外感热病的治疗为最大目标。温病学中虽然对具有致病性强、传染性强的病型阐述不在最大篇幅,但也包括了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研究以及治疗。结合包括温病在SARS疾病等现代新传染疾病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作用,是否可以窥见温病学在现代流行病传染病中的运用潜力呢?
二、对《温病学》教与学的几点建议
1、要重视对温病源流著述的学习
只有“崇古远志”才能做到“汲古求新”。对比伤寒与金匮,前二者教学上将条文选列并按照条文逐文解说,而温病学则先阐明温病学的病因病机治病特点辨证论治以及临床运用,将前人的总结糅合在其中,结合现代发展用现代语言来阐述,二者各有其特点。但是,个人认为从本学期温病学的学习过程来看,教学上对于温病学相关条文相关古籍的学习并不放在其重点,这一方面也间接使同学们对条文的学习有所忽略。当然,这与本专业的教学时间安排等客观因素也有关。仅建议教学上同学们也要重视学习温病源流著述,才能更好掌握温病学的内涵。
2、在课时压缩的限制下、充分发挥在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
温病学的教材不断更新,其教材内容并不多的那是温病学的内涵却很丰厚,而课时不断压缩,给教学带来很大限制。
3、补充温病学在临床各科的实践以及运用
目前同学们能了解到的或者在课堂上认识到的温病学在临床的运用都比较有限。虽然老师也竭力为大家介绍很多自己的临床经验,但是在科目或者病种上相对也比较局限。故建议在教材或者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温病学在临床各科的实践以及运用,以便同学们的学习。
后话:感谢老师们对同学们的教导与付出!
第三篇: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
《温病学》学习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
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
1、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膈、少阳、阳明、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胆经、血室、少阴、膜原、阴分等特定部位,选择性地达到辩证用药的一线贯穿。此法有别于传统的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的宏观泛指。
2、对比前后版本的教材,“具体诊断(如是风温还是春温)-证型论治”以及“诊断(如是温热类还是湿热类温病)-证型论治”的思维模式哪一个更好更适合临床,两者是否有矛盾?
3、温病学在现代传染病中的运用是否是温病学现代发展的契机或者潜力所在?
当然,温病学是以指导急性外感热病的治疗为最大目标。温病学中虽然对具有致病性强、传染性强的病型阐述不在最大篇幅,但也包括了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研究以及治疗。结合包括温病在SARS疾病等现代新传染疾病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作用,是否可以窥见温病学在现代流行病传染病中的运用潜力呢?
二、对《温病学》教与学的几点建议
1、要重视对温病源流著述的学习
只有“崇古远志”才能做到“汲古求新”。对比伤寒与金匮,前二者教学上将条文选列并按照条文逐文解说,而温病学则先阐明温病学的病因病机治病特点辨证论治以及临床运用,将前人的总结糅合在其中,结合现代发展用现代语言来阐述,二者各有其特点。但是,个人认为从本学期温病学的学习过程来看,教学上对于温病学相关条文相关古籍的学习并不放在其重点,这一方面也间接使同学们对条文的学习有所忽略。当然,这与本专业的教学时间安排等客观因素也有关。仅建议教学上同学们也要重视学习温病源流著述,才能更好掌握温病学的内涵。
2、在课时压缩的限制下、充分发挥在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
温病学的教材不断更新,其教材内容并不多的那是温病学的内涵却很丰厚,而课时不断压缩,给教学带来很大限制。
3、补充温病学在临床各科的实践以及运用
目前同学们能了解到的或者在课堂上认识到的温病学在临床的运用都比较有限。虽然老师也竭力为大家介绍很多自己的临床经验,但是在科目或者病种上相对也比较局限。故建议在教材或者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温病学在临床各科的实践以及运用,以便同学们的学习。后话:感谢老师们对同学们的教导与付出!
第四篇:《温病学》学习心得
《温病学》学习心得
认识温病是从大一接触《中国医学史》这门课开始的,那时候听老师讲温病四大家的故事,津津有味。事实上,温病作为四大经典的基本课程之一,无论在中国医学史上还是在临床作用上都有着无可磨灭的作用。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记性外感热病。温病是在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温病有一系列相对独特的治疗方法,依据温病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的要求,清热存阴为温病的基本治疗原则。详细说来,具体治法有:解表法,具有疏泄腠理、驱邪外出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初起,病邪在卫。解表法有多种,其中辛凉解表,适用于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宣表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热之邪郁表之证;疏表润燥,适用于秋燥初起,燥热伤肺之证。清气法,具有清泄气分邪热的作用,适用于温邪燔灼气分。其中轻清宣气,适用于温邪初入气分,气机不畅,热郁胸膈,热势不甚之证;辛寒清气,适用于阳明热盛之证;清热泄火,适用于气分蕴热不透,郁久化火之证。化湿法,具有宣通气机、和中利水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病。其中宣气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阻中焦,气机不畅,湿热又郁遏于肌表之证;燥湿清热,适用于中焦湿热互结之证;分利湿邪,适用于湿热郁阻下焦之证。通下法,具有通腑泄热、荡积通瘀的作用,适用于热结胃肠、湿热结滞及血蓄下焦等证。其中通腑泄热,适用于热传阳明,燥屎结于肠腑的腑实证;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积滞,胶结于胃肠之证;通瘀破结,适用于胃肠或下焦蓄血之证。开窍法,具有促使神志清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心包或痰浊蒙闭心包。熄风法,具有平肝熄风、镇痉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的作用,适用于温热内燔,肝风动越。清营凉血法,具有清营泄热、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于营血。滋阴法,具有生津养液、滋补真阴的作用,适用于温病中后期阴液耗伤。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膈、少阳、阳明、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胆经、血室、少阴、膜原、阴分等特定部位,选择性地达到辩证用药的一线贯穿。此法有别于传统的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的。
广东地处岭南,由于其湿热的水土和人文饮食习俗,是为温病发病的高发地区。而自西医的角度而言,尤其是那些不明原因的湿热证病症,现代医学没什么特效疗法,疗效往往不佳。往往是用上了最新最贵最高级的抗菌素,可是体温就是降不下来。发热不单单只是体温升高那么简单,高烧不退会损害人体的机能和器官,因为发热而变成傻子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相反地,中医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运用温病的理论治疗确实取得了非凡的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成就。
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第五篇:温病学学习心得
温病学小论文
姓名:王寅博 学号:20165002072
通过学习,在老师的精彩讲评下,对温病学有了一定的理解。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也就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温病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温病皆隶属于伤寒范围。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温病始脱离伤寒藩篱;时至明清,才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
温病是急性外感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认识和防治温病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温病学一直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临床治疗。此外,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对内、外、妇、儿及五官等学科的某些疾病,也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因此温病学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这条经文从宏观上论述了发病过程中正与邪的关系,强调了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就温病的发病而言,人体感受温邪后是否发病也要取决于正气与邪气双方力量的对比。
对温病的认识:
1.概念:温病是指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伤寒论》第六条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2.温病的分类:按病变性质分为温热温病,湿热温病。按发病类型分为新感温病,伏气温病。
3.辩证:以三焦辩证和卫气营血辩证为主 4.温病的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温病的病因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是后世伏气温病病因学说的最早理论依据。联系季节性的外感病的临床特点,指的是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包括风热病邪、湿热病邪、暑热病邪、燥热病邪、温热病邪以及疠气等温邪。温病的发病除了存在温邪为主要因素之外,还要与人体体质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5.温病的症状: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温病在春季多见,在冬季亦可见到。风热病邪所致的温病,易犯上焦肺卫和化燥伤阴,因此,见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口渴,舌红少苔等症状。暑热病邪具有先入阳明、易闭窍动风、易伤津耗气、多挟湿邪兼寒和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发生于夏季。因此,暑热病邪所致的温病表现为痉厥、神疲、汗出、脉虚和身体倦重等症状。湿热病邪所致的温病可发生于四季,但以长夏为主。湿热病邪具有以下特点,如病势缠绵,传变较慢和困阻清阳,郁阻气机等,常表现为恶寒、身重、头重如裹、腹胀、便溏等湿温症状。燥热病邪致病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传变少,病情轻。而且燥热病邪还具有易燥伤津液和易从化火等特点,使燥热病邪所致的温病会有发热、咽干舌燥、干咳无痰、舌苔少津等表现。温热病邪所致的温病称为春温,是伏寒化温所致的疾病。温热病邪具有易伤津耗液,虚风内动等致病特点,因此,表现为身热夜甚、痉厥、脉虚、手足蠕动等症状。此外,还有疠气所致温病,多表现为强致病性和强传染性等。
三、对伤寒与瘟病的关系的认识:
伤寒与温病这两个术语均见于《黄帝内经》,尤其是《热论》中得一段著名的论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早在《难经》中,对伤寒又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说明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等都属于伤寒的范围。伤寒与温病的不同之处:
1.发病季节,“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温病,后夏至日为病暑。”说明虽然温病、暑病、伤寒都属于伤寒的范围,但发病时节不同,且表现也各有其特点,如太阳伤寒是发热、恶寒、无汗,而太阳温病则是发热而渴、不恶寒反恶热。2.辨证方面,伤寒是六经辨证为主,而温病主要是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辩证。
3.治疗方面,伤寒初起时,其病在表,治法以辛温解表为主;温病初起时,温邪首先犯卫,其病亦在表,但治法以辛凉透邪为主。若伤寒入里,证属阳明,寒邪化热,治宜白虎汤、承气汤;温病顺传,证属气分热邪益炽,治法自然一致。至于伤寒邪入三阴,虚寒已见,则宜温宜补;温病热入营血,阴伤耗津,则宜清宜润。
4.发病方面,伤寒理论认为人体发病与否取决于两种因素,即正气和邪气。如《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说明正气的强弱是人体发病与否的关键,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伤寒的发生,是人体正气亏虚,导致病邪乘虚而入。在发病方面,温病理论特别注重病邪的作用。温病因感受温热性外邪所致,其整个发展过程也是邪正相争过程,其中病邪则是导致温病发生并决定其发展过程的主导因素。如明·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明确指出:“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说明特殊的邪气是发病的主导因素。
知道了这些内容,可以在临床中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问题,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