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病读书心得
略论“温病”学说对于《伤寒论》的发展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顾钧青
温病学起源于《内经》时代,伤寒与温病的名称都来源于《内经》,《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论》中亦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条文。在唐宋以前,温病基本隶属于伤寒的范畴,唐宋以后,随着江南地区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渐增多,外感热病和流行感染的情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长期治疗热病的临床实践中,历代医家逐渐发展并突破了《伤寒论》的理论框架。时至明清,以明代汪石山、吴又可和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四大家为代表的一批医家不断在临床上探索总结,发展创新,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了温病学自己的理论体系。应当说,温病学确实源于《伤寒论》,但温病学又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伤寒论》,绝不是《伤寒论》一书所能完全概括的。
首先,在辩证体系方面,《伤寒论》首创的六经辨证体系综合概括了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而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辩证亦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阶段辩证方法,且辩证过程和思路更为直观详实。六经辨证对寒邪发病的病变论述较详,太阳病几乎占了一半的条文,阳明病的条文相对较简,而与之相对应,卫气营血辩证中的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等,辩证的证型和相应的治法要细致很多。此外,单纯分阶段和层次的辩证论治体系还不足以满足临床的要求,故而,温病学更提出了三焦辩证,以三焦来归纳临床错综复杂的辨证表现。凡心肺之病属上焦、脾胃之病属中焦,肝肾之病属下焦。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互为经纬,共同构建了温病学的辨证理论体系。
此外,《伤寒论》首创的方证辩证体系以六经为纲,共有112方,对后世医家的影响也极大。《温病条辨》将温病分为9种,列238法,处方198首,直接引用《伤寒论》原方和化裁原方有83首,其余为引用其他前代医家的方子和自创,由此可见,温病的方证辩证体系在《伤寒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对温病的辩证治疗也更细致完备。
第二,在病因学诊断方面,《金匮要略》提出了“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三因说,系统而明确地将疾病病因分类,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但在温病病因上,将温病归于伤寒的一类,对温病病因并未提出实质性的认识。温病学突破了传统的“六淫”致病学说,吴又可在《素问》“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疠气”致病学说,“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后的温病学家又对于暑温、伏暑、湿温、秋燥以及各种瘟疫、温毒包括大头瘟、烂喉痧、麻疹、天花等常见传染病的病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这些都是发前人之未发,是对于中医病因学的重大贡献。其对外邪的认识,较之前代医家的认识,更接近于疾病的本质。
第三,在诊断方法方面,《伤寒论》重视脉象,其腹诊也很有特色,但在舌诊方面很少涉及,而温病学以叶天士为代表,重视脉象之余,更重视辨舌验齿的诊断方法,对于斑疹白痘的诊断也很重视。例如热病病人开始表现为黄苔,热毒炽盛,当舌质绛时,热入营血,将要出现败血症。温病学非常重视舌质的颜色,舌苔的颜色、厚薄、润燥等等对于疾病的鉴别、治疗方法的指导和疾病预后判断的重要意义,更有“以手扪舌”的临床诊断方法。较之脉诊,舌诊更为直观,也较更易掌握,舌脉互参,对于当代医生的临床也更有指导意义。
第四,在治法上和具体方药上,与《伤寒论》相比,温病学在治法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丰富和补充了《伤寒论》在治疗温病(包括温热、湿热)方面用方用药的不足。《伤寒论》确实提到风温,却没有提出治疗方药,而且在火逆病中也未见治法,《温病条辩》第一章就针对风温根据卫气营血的辩证方法,由轻至重地分为4种证型,开出14张方子对应治疗。温病学很重视祛邪和存津液的治则,“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存一份津液,便存一份生机”。尤其是卫气营血辩证中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疗大法和三焦辩证中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原则,更是被后世医家奉为圭皋。具体治法上的发展如下:
(1)在解表方面,温病学以“治上焦如羽”,以辛凉解表为治则,在麻杏石甘汤基础上,创立了化秽解表的辛凉平剂银翘散、宣肺止咳的辛凉轻剂桑菊饮和清气保津的辛凉重剂白虎汤以治上焦病变, 颇有“举一反三”之妙用,大大地补充了《伤寒论》解表法的不足。
(2)在清里方面,温病学不仅沿用了《伤寒论》“承气汤”、“白虎汤”等方剂, 并对下法方证也作了许多补充。如兼小肠热盛、小便赤痛的导赤承气汤, 兼热闭心包的牛黄承气汤, 兼肺热喘促的宣白承气汤。还有津液枯竭,肠燥便秘者,补充了增液汤;正虚邪实,病情危笃,补充了新加黄龙汤;对于湿热积滞肠道,补充了枳实导滞丸等等。另外《伤寒论》对神昏谵语和动风痉厥等证, 均归之为阳明热甚而用承气汤, 而对营分证、血分证等临床表现《伤寒论》虽有描述,但并未提出有效的治疗方药,而温病学却创制了清营、凉血、开窍、息风等治法治之,并创立了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羚角钩藤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等一系列临床上确有疗效的方剂,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3)在和解方面,《伤寒论》以小柴胡汤为主方,专用柴胡剂治疗,温病学则一般不用柴胡剂,常用蒿芩清胆汤、达原饮、温胆汤等方治疗,以清热利湿为大法,用于治疗湿热阻遏少阳之证,进一步发展了和解法。
(4)在化湿方面,温病学除沿用了《伤寒论》的五苓散、茵陈蒿汤等方外, 还创制很多治湿方剂,如湿郁三焦的五个加减正气散, 湿温初起或暑温挟湿的三仁汤、以芳香化浊为主的藿朴夏苓汤、清热利湿,辛开苦降并用的甘露消毒丹等等, 均成为后世医者治疗湿温的准绳。
(5)在养阴方面,温病学极为重视此法之应用, 在沿用《伤寒论》中清热生津的白虎汤, 泻南补北的黄连阿胶汤, 益气生津、养阴清热的竹叶石膏汤的同时, 特别强调甘寒生津、咸寒养液的治法,更创造性地拟定了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方,为养阴的方法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
(6)在固脱方面,《伤寒论》对温病亡阳之证,论述甚详,创造了四逆汤、附子汤、参附汤、回阳急救汤等回阳救逆方药,但对亡阴则有所忽视。温病学派对于温病虚脱之证,除了继续回阳救逆治法外,还补充了亡阴的治法,运用生脉散、加减复脉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等治疗,全面地论述了温病虚脱的诊治,而且还补充了闭、脱并见的证候,提出了固脱开窍并用的治法,见地独到,符合实践。
综上所述,后世的温病学派确实源于《伤寒论》,两者存在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伤寒论》治疗温病已经有了一定成就,但不成熟、不系统,存在着用药峻猛,不够轻灵;清气、和解、化湿、通下、滋阴等法虽已具备,但对应的方法方药太少等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
温病学在《伤寒论》的基础上,无论是在辩证体系,病因学说,辨舌验齿和具体的治法方药上,均有实质性的突破和发展。就其治疗温病而言,无论是病因学说、辩证理论还是具体治法,温病学都比《伤寒论》显得更系统,更成熟,临床治疗也更有效。
第二篇:温病学心得
刚刚接触的时候,张仲景的《伤寒论》最为有名。学了温病学之后,才更加系统的认识了温病。
《伤寒论》并非只有伤寒,广义上也论述了温病,只是那时还是比较笼统,没有明确提出温病的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终是沉淀在明清时期,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吴又可著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有《温热论》,薛生白著有《湿热病篇》,吴鞠通著有《温病条辨》,王孟英著有《温热经纬》,其中后四位又被称为温病四大家。他们都是秉承了前人的经验,参以心得,总结新的成果,温病学在伤寒体系中孕育发展、升华,最终自立体系。
何为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自是外感,当与四时“六淫”相关,而常见的温邪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热,温毒,戾气等。依据温病的病机演变,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理论,阐明了病位深浅、病情轻重、病理变化以及传变规律。“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卫分证常以辛凉解表,如桑菊饮、银翘散;气分证可清热生津,代表方有小青龙汤;营分证温邪深入营血,需清营透热如清营汤。血分证易耗血动血,用犀角地黄丸凉血散瘀等。临床辨证病多为兼杂,当以临证加减。另外卫气营血四证有深浅之别,就是叶天士所提到的“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有顺传和逆传之分,所以症候的相互传变也反映了预后的发展。而三焦辨证是吴鞠通倡导,“凡病温者,始在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但前者更是能的说明疾病的发展与预后。
温病学派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转心包”,“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在温病的诊断上,系统地提出了辨舌验齿、辨斑疹和白㾦的诊断方法,验齿犹是温病诊法中的独特。
温病本属外感,邪正相争,所以治疗法则关键在于祛邪和扶正。“温邪则热变最速”,温热之邪传变速度快,来势凶猛,易传心包,痰蒙清窍,发生危重急症。所以治法中急救也很重要,开窍息风,固脱救逆。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就是经典中的经典。
第三篇:读书心得——温洋
读书心得
假期,我认真阅读了《提问技能训练》这本书,被书中那些真实的案例深深感染,被先进的理念深深折服,感触颇深,下面就与大家进行一下心得交流。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堂提问不仅仅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而是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预设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我以前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有的问题设计得就不够科学合理,而且问题太多,一问一答,频繁问答;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 提问只求通法或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让学生分不清主次,所以今后我应该注意:
一、提问要目的明确,表述清楚。
教师提问要考虑到提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提问。是关注教学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还是能力目标。同时一个好的提问必须表达清楚,准确严密,词不达意的问题会让学生茫然失措,浪费时间。
二、课堂提问要讲究新颖性、灵活性及调控性。
课堂提问要讲究新颖有趣。同样一个问题,老是“旧调重弹”将会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变换一个角度使之新颖奇特,那么学生就
会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课堂提问要灵活多样,不同方式的提问,效果是不一样的。
总之,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做到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
第四篇:《温病学》学习心得
《温病学》学习心得
认识温病是从大一接触《中国医学史》这门课开始的,那时候听老师讲温病四大家的故事,津津有味。事实上,温病作为四大经典的基本课程之一,无论在中国医学史上还是在临床作用上都有着无可磨灭的作用。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记性外感热病。温病是在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温病有一系列相对独特的治疗方法,依据温病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的要求,清热存阴为温病的基本治疗原则。详细说来,具体治法有:解表法,具有疏泄腠理、驱邪外出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初起,病邪在卫。解表法有多种,其中辛凉解表,适用于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宣表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热之邪郁表之证;疏表润燥,适用于秋燥初起,燥热伤肺之证。清气法,具有清泄气分邪热的作用,适用于温邪燔灼气分。其中轻清宣气,适用于温邪初入气分,气机不畅,热郁胸膈,热势不甚之证;辛寒清气,适用于阳明热盛之证;清热泄火,适用于气分蕴热不透,郁久化火之证。化湿法,具有宣通气机、和中利水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病。其中宣气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阻中焦,气机不畅,湿热又郁遏于肌表之证;燥湿清热,适用于中焦湿热互结之证;分利湿邪,适用于湿热郁阻下焦之证。通下法,具有通腑泄热、荡积通瘀的作用,适用于热结胃肠、湿热结滞及血蓄下焦等证。其中通腑泄热,适用于热传阳明,燥屎结于肠腑的腑实证;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积滞,胶结于胃肠之证;通瘀破结,适用于胃肠或下焦蓄血之证。开窍法,具有促使神志清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心包或痰浊蒙闭心包。熄风法,具有平肝熄风、镇痉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的作用,适用于温热内燔,肝风动越。清营凉血法,具有清营泄热、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于营血。滋阴法,具有生津养液、滋补真阴的作用,适用于温病中后期阴液耗伤。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膈、少阳、阳明、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胆经、血室、少阴、膜原、阴分等特定部位,选择性地达到辩证用药的一线贯穿。此法有别于传统的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的。
广东地处岭南,由于其湿热的水土和人文饮食习俗,是为温病发病的高发地区。而自西医的角度而言,尤其是那些不明原因的湿热证病症,现代医学没什么特效疗法,疗效往往不佳。往往是用上了最新最贵最高级的抗菌素,可是体温就是降不下来。发热不单单只是体温升高那么简单,高烧不退会损害人体的机能和器官,因为发热而变成傻子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相反地,中医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运用温病的理论治疗确实取得了非凡的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成就。
08中西医 2008013036 谢海旋
第五篇:温病学学习心得
温病学小论文
姓名:王寅博 学号:20165002072
通过学习,在老师的精彩讲评下,对温病学有了一定的理解。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也就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温病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温病皆隶属于伤寒范围。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温病始脱离伤寒藩篱;时至明清,才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
温病是急性外感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认识和防治温病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温病学一直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临床治疗。此外,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对内、外、妇、儿及五官等学科的某些疾病,也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因此温病学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这条经文从宏观上论述了发病过程中正与邪的关系,强调了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就温病的发病而言,人体感受温邪后是否发病也要取决于正气与邪气双方力量的对比。
对温病的认识:
1.概念:温病是指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伤寒论》第六条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2.温病的分类:按病变性质分为温热温病,湿热温病。按发病类型分为新感温病,伏气温病。
3.辩证:以三焦辩证和卫气营血辩证为主 4.温病的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温病的病因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是后世伏气温病病因学说的最早理论依据。联系季节性的外感病的临床特点,指的是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包括风热病邪、湿热病邪、暑热病邪、燥热病邪、温热病邪以及疠气等温邪。温病的发病除了存在温邪为主要因素之外,还要与人体体质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5.温病的症状: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温病在春季多见,在冬季亦可见到。风热病邪所致的温病,易犯上焦肺卫和化燥伤阴,因此,见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口渴,舌红少苔等症状。暑热病邪具有先入阳明、易闭窍动风、易伤津耗气、多挟湿邪兼寒和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发生于夏季。因此,暑热病邪所致的温病表现为痉厥、神疲、汗出、脉虚和身体倦重等症状。湿热病邪所致的温病可发生于四季,但以长夏为主。湿热病邪具有以下特点,如病势缠绵,传变较慢和困阻清阳,郁阻气机等,常表现为恶寒、身重、头重如裹、腹胀、便溏等湿温症状。燥热病邪致病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传变少,病情轻。而且燥热病邪还具有易燥伤津液和易从化火等特点,使燥热病邪所致的温病会有发热、咽干舌燥、干咳无痰、舌苔少津等表现。温热病邪所致的温病称为春温,是伏寒化温所致的疾病。温热病邪具有易伤津耗液,虚风内动等致病特点,因此,表现为身热夜甚、痉厥、脉虚、手足蠕动等症状。此外,还有疠气所致温病,多表现为强致病性和强传染性等。
三、对伤寒与瘟病的关系的认识:
伤寒与温病这两个术语均见于《黄帝内经》,尤其是《热论》中得一段著名的论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早在《难经》中,对伤寒又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说明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等都属于伤寒的范围。伤寒与温病的不同之处:
1.发病季节,“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温病,后夏至日为病暑。”说明虽然温病、暑病、伤寒都属于伤寒的范围,但发病时节不同,且表现也各有其特点,如太阳伤寒是发热、恶寒、无汗,而太阳温病则是发热而渴、不恶寒反恶热。2.辨证方面,伤寒是六经辨证为主,而温病主要是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辩证。
3.治疗方面,伤寒初起时,其病在表,治法以辛温解表为主;温病初起时,温邪首先犯卫,其病亦在表,但治法以辛凉透邪为主。若伤寒入里,证属阳明,寒邪化热,治宜白虎汤、承气汤;温病顺传,证属气分热邪益炽,治法自然一致。至于伤寒邪入三阴,虚寒已见,则宜温宜补;温病热入营血,阴伤耗津,则宜清宜润。
4.发病方面,伤寒理论认为人体发病与否取决于两种因素,即正气和邪气。如《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说明正气的强弱是人体发病与否的关键,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伤寒的发生,是人体正气亏虚,导致病邪乘虚而入。在发病方面,温病理论特别注重病邪的作用。温病因感受温热性外邪所致,其整个发展过程也是邪正相争过程,其中病邪则是导致温病发生并决定其发展过程的主导因素。如明·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明确指出:“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说明特殊的邪气是发病的主导因素。
知道了这些内容,可以在临床中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问题,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