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聊斋志异之香玉教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聊斋志异》之《香玉》教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小说的能力。
2、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文章。
3、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初步理解神鬼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难点:鉴赏神鬼小说的艺术手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如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女士
《聊斋志异》的问世,为中国文学史上增添魅力四射的女性形象。
二、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 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予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蒲松龄长期在乡间作塾师。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的兴趣。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卉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三、《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四、《聊斋志异》的艺术手法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五、《聊斋志异》的创作意图
《聊斋自志》说: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曰载笔,仅成孤愤之书”。蒲松龄假虚拟狐鬼花妖故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是他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补偿,他不过是将这等自遣寂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事。
六、“花仙系列”概说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聊斋志异》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写人妖之恋、人鬼之亲的作品,那些由花妖狐鬼幻化而成女性形象,容貌艳丽,温柔多情,体现了作者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其中几篇写花仙的小说,包括写牡丹花的《香玉》《葛巾》,写菊花的《黄英》和写荷花的《荷花三娘子》等四篇,而《香玉》和《黄英》是其中不朽的杰作。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香玉》和《黄英》两部作品;
2、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3、对比阅读两篇小说,感受其艺术魅力;
3、通过对作品的研读,理解全书的思想与艺术。
(二)梳理文意,把握情节
开 端(1):宫中读书,黄生邂逅二女郎 发 展(2):香玉不测,绛雪为友伴黄生 再发展(3—4):至情感天,黄生细心护牡丹 高 潮(5):香玉再生,二情依依再续缘 结 局(6):眷眷情深,黄生二女共生死
(三)艺术鉴赏
1、《香玉》主要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黄生——香玉(爱情)
至情 “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 黄生——绛雪(友情)
2、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这种“至深的爱情”呢?(1)亦真亦幻、曲折有致的情节——忠贞不渝
①黄生邂逅香玉,“ 爱慕弥切 ”,感动了香玉,两人往来情感日深。
②香玉被人掘走,黄生作哭花诗50首“日日临穴涕 夷 ”。③一年之后,香玉复生,“ 款洽一如从前 ”。(2)充满诗情画意的细节描写——无限情深
作者对香玉复生的情景作了精心描绘:“次年四月至宫,则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有小美人 坐蕊中,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欲下,则香玉也。”
作者以抒情的笔调,丰富的想像,娇美的情态,使香玉复生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将两人情深意浓的爱情刻画得摇曳多姿,升华到诗的境界,令人为之心灵震撼,感慨不已!
明伦对此评价:“ 种则情种,根则情根,苞则情苞,蕊则情蕊„„无限深情,一时全绽。”(3)想像神奇、超凡脱俗的生死盟约——为情死生 黄生说:“ 我他日寄魂于此,当生卿之左。”
黄生离世前说:“ 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
这段神奇的描写,使整篇小说呈现出诗一样的美丽意境,也使爱情、友情所代表的人间至情成为一种美好的追求。
3、探讨: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一般都是“大团圆”,哪怕无法“大团圆”,也来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化碟双飞”或“鸳鸯相向鸣”,但小说在结尾处却不这么处理,而是设计了一个凄婉的结局“一去而两殉之”,有人认为这个结局虽震撼人心,但有画蛇添足之嫌,你认为这样安排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①对作者而言,希望借此表达“完美的爱情在世俗中不被珍惜的悲凉与无奈”的现实;②对黄生、香玉和绛雪来说,凸现了“只要至情在,死何异于生”的愿望。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4、思考:蒲松龄是描绘妖鬼狐仙的高手,他笔下的香玉和绛雪两个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么体现的?
参考:物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①作者赋予香玉和绛雪以人的优秀品质;
香玉的热烈多情:“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绛姐性殊落落,不似妾情痴也。”“但相怜爱,合好自有日耳。” “妾忍风雨以待君,君来何迟也!”
绛雪的善解人意:“妾不能如香玉之热,但可少慰君寂寞耳。” “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
②作者捕捉香玉和绛雪的形貌特征;
香玉身为白牡丹,作者写她身着“素衣 ”;花枝摇曳多姿,状其“盈盈而入”;花易凋零,则写“妾弱质,不堪复戕”;花遭风雨吹打,即“妾忍风雨以待君”;花香扑鼻,则“ 香风洋溢”。
(四)课后作业
课后阅读小说《黄英》,结合蒲松龄的创作特色,谈谈你的感受,写一篇鉴赏文字,题目自拟,不少300字。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二篇:《聊斋志异》之《画皮》读后感
读《聊斋志异》之 《画皮》读后感
——谈《画皮》小说与电影作品之间的区别感受
汉语122班122367马彦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一部志怪小说集,所记载的故事上百篇,有的讲述了狐女的爱情故事,有的讲述了修行得道的奇人的奇妙幻术,有的则记录了枉死鬼的恐怖事件,还有的则是道听途说的一些奇闻轶事。它批判了科举制度,广泛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有的文章则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而在所有的文章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数《画皮》。
最先接触画皮不是从《聊斋志异》中读到的原著故事,而是看了赵薇和陈坤演绎的电影版的画皮,现在对比一下才知道这之间的区别。
小说《画皮》把王生塑造为懦弱、胆小、贪色的书生形象,看到美女便想占为己有。发现女鬼的身份后便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小说把王生的猥琐神态逼真地刻画出来,他在文章里无疑是一个反面人物。聊斋自认为《画皮》的主旨是:“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寤耳。可哀也夫!”显然作者批判了王生贪图美色、胆小怕事的卑劣性格,用途在于刺淫醒世,弘扬社会真理。
电影作品则一改小说的线路,把王生的形象重新塑造,使他成为力量与坚贞的代表。或许剧作者是想推翻蒲松龄老先生的传统,创新出一个全新的王生,使大家对于王生的形象有一个全新的了解。毕竟聊斋志异中的故事都是蒲老先生的想象之作,我们现在是有权利并且也会被提倡在原著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创作出更加吸引人、更有意义的作品和人物形象。
我们再说回王生的电影形象,已婚男人的王生在面对热情美丽的小唯时,也不由自主的喜欢上这个女子。虽然小唯让王生有了久违的怦然心动,但他选择了拒绝诱惑,在面对申请却被岁月磨去风华的妻子,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剧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我始终都记得:小唯在祈求佩蓉允许王生收她为妾时,王生明确告诉她的是“王夫人只有一个”。
与小说中的王生相比,电影中的王生则更具人情味。他的性格不是趋于卑劣也不是趋于高尚,对于美色,他会心动,对于自己的妻子,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我更喜欢这个王生,因为他更像一个正常的人,有着正常人的冲动,也有着正常人的理智。或许是由于时代的不同,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不同,我们唾弃卑劣,崇敬高尚,但我们都会觉得这两种极端都很不可及,一个正常的人则更能使我们理解,我想,剧作者和我的想法应该也是一样的,所以才有了电影王生形象的出现。
同样包括小唯形象的塑造,小说与电影之间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这里我就不特别说明了。
之前我们说王生形象塑造的不同,很有可能是由于时代的不同而影响的。接下来我要说的区别则绝对和时代不同的影响息息相关。
在小说中蒲松龄的侧重点在于警醒世人,教化那些愚昧无知的生活状态。而电影则更多的侧重于对“爱”这个字的诠释,陈氏对王生的坚贞,王生对陈氏的责任,小唯对王生的牺牲,每一个人的每一段情感都很好地体现了“爱”。
我们现在对于《画皮》都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不能说谁好谁坏,只有自己的喜好区分。蒲松龄先生的原版堪称经典,而在原著基础上改编的电影《画皮》也有它自己的特色之所在。无论从哪里,我们都可以收获很多精神感受。
看一本书,品一个故事,铭记一段感情,享受一刻满足,足矣。
第三篇:13、香玉剧社号教案
语S版五年级下册
13*.香玉剧社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2个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
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
1.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了我国古代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和英国在护理事业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南丁格尔,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女性,她就是我国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常香玉的资料。3.板书课题,质疑解题
(1)这架飞机为什么叫“香玉剧社号”?它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要写“香玉剧社号”飞机?
二、深入文本 品读感悟
1.自读提示,说说提示为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1)读一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一说常香玉在抗美援朝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3)想一想课文赞扬了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2.重点学习“常香玉捐献飞机”这一部分
(1)请你运用我们学过的“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找出描写常香玉在捐献飞机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句子。(2)想一想,你从中了解到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3.交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发言者,先交代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再说说是怎么读书思考的,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4.探究:说说你心目中的常香玉。
三、拓展延伸 主题升华
谈一谈:学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学以致用 积少成多
1.认读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及带出的词语。
2.画出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多读几遍,也可以抄写下来。
第四篇:《聊斋志异-小翠》教案
聊
斋
志
异·小
翠
一、作家简介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年),山东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号柳泉,后世因他写了一部《聊斋志异》,称他为“聊斋先生”。他出生于一个比较贫困的知识分子家庭,高祖、曾祖都是秀才,其父蒲槃,虽终困于童生,但却有渊博的知识,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蒲松龄19岁时,“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籍籍诸生间”。得到主考官、清初著名学者施润章的赏识。此后屡困场屋,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间,授例补廪膳生,时年已四十四岁。直到康熙四十九年(1710)七十一岁时才成为贡生。康熙九年(1670)三十一岁时,应江南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聘为幕宾,因生活不是适应,一年后返里。康熙十一年(1672),开始为同邑名宦毕际有家塾师,与毕家相处甚得,一干就是三十年。康熙十八年(1679)蒲松龄40岁时,《聊斋志异》主体部分已经完成,此后又陆续有些补写。
蒲松龄一生著述甚丰,除“孤愤之书”《聊斋志异》外,尚有文集、诗集、词集、戏曲及杂著多部,1960年路大荒整理编辑为《蒲松龄集》。现存《聊斋志异》的版本较多,可分为手稿本、抄本、刻本、评注本、三会本等。手稿本为蒲松龄亲笔。存第一、四、五、十卷及第二、九、十一卷的一部分,有199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现存抄本十二卷,有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本、19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铸雪斋抄本不仅保存了稿本的原貌,分卷也与作者原定卷数相同,很是宝贵。现存最早的刻本为乾隆三十一年青柯亭刻本,共十六卷,此本对《聊斋志异》的传播起到较大的作用。评注本有吕湛恩注本、何垠注本、冯镇峦评本等;而张友鹤会校会注会评本(即三会本,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收小说491篇,是收录最多的一个本子。
二、《聊斋志异》简评
中国文言小说的高峰之作《聊斋志异》,既仿效唐传奇的文体规范,又融入了志怪的内容,形成了“一书兼二体”的体制,被称为“聊斋体”。蒲松龄在《自序》中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川,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又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可见作者主观上自觉继承了志怪类笔记小说的艺术传统。在志怪的基础上,作者又借鉴了史传文学和传奇小说的艺术形式的技巧。清代纪昀指出:“《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虞初以下,干宝以上,古书多佚矣。其可见完帙者,刘敬叔《异苑》、陶潜《续搜神记》,小说类也;《飞燕外传》、《会真记》,传记类也。《太平广记》事以类聚,故可并收。今一书而兼二体,所未解也。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剧场关目,随意装点。”(盛时彦《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跋》)对于纪昀的指责,冯镇峦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聊斋以传记体叙小说,仿史汉遗法,一书兼二体,弊实有之,然非此精神不出,所以通人爱之,俗人亦爱之,竟传矣。虽有乖体例可也。”(《读聊斋杂说》)肯定了《聊斋志异》的这种新体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处于幻域,顿入人间;遇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鲁迅所论,大致包括三重含义。其一,〈聊斋志异〉形式上虽是志怪,但作者是传奇法来写志怪内容,使故事曲折有致,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传奇法”长于刻画人物和写景抒情。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二,作品虽具有志怪小说的荒诞特色,但在荒诞之中却显示了平常和真实。《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各具人情,和易可亲,忌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也就是说作品是以幻想的形式来折射现实生活。其三,《聊斋志异》虽以传奇为主,同时又杂入笔记体性质的小说,“叙事剪净,用笔明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这样笔记与传奇合理搭配,巧妙组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聊斋志异》的这种体制在以前的文言小说中十分罕见,“一书而兼二体”的形式是《聊斋志异》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三、作品赏析
1、小说梗概
小翠来到王家,本为报恩而来。王侍御在官场倾轧中是个弱者,小翠以她超凡的本领出力相助,因此作品从一个角度揭露了官场的腐败和世道的险恶。
2、人物形象
3、主题意蕴
4、艺术特色
第五篇:七月份工作总结 刘玉香
七月份工作总结
七月份工作紧张而有序,我的总体感觉就是累。累但却无比充实。
因为七月份是假期,所以课程安排的比较紧密,这对作为老师的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面对紧锣密鼓的教学工作,我所要面对的工作主要在课堂两小时。但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在课后付出更多:课前首先要针对学生情况做好课堂计划,有教材更要熟悉课本,做好备课工作,课后还得考虑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做好复习工作和测试。
七月份,我带了三个班和四个一对一。整体上,我对自己在这个月的教学工作不是很满意。首先,由于时间原因,很多本打算且需要扩展的东西,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好好的扩展,该精细讲解的也做得不是很好;有些计划要用的教具,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有落到实处,使课堂缺少一些我想象中的活力。其次,这个月我感觉自己教学能力没有提高,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而且时有烦躁情绪出现。最后,由于自己的疏忽和对一些工作流程不熟悉,导致有些工作不能按时高效完成。
时间真如白驹过隙,七月已经结束,紧张的暑期教学也即将告一段落,在此,我寄希望于以后的工作,期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的整体能力能有明显提高。
刘玉香 2011年7月30日